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教案、教学设计

荣誉 分享 时间:

通过对五首唐诗的赏析,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情感,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八年级上册:第13课《唐诗五首》教案、教学设计相关范例,供您参考!


第13课  《唐诗五首》教案、教学设计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 

学习目标

1.了解律诗,感受其“起承转合”的结构美、和谐的音韵美。

2.背诵并默写古诗,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

3.体会诗歌遣词炼字的特点,品味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重点难点

1.感受其“起承转合”的结构美、和谐的音韵美。

2.体会诗歌情感,品味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诗歌主旨。

课时安排

5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任务:学习《野望》

一、导入新课

1.话说唐诗

中国是诗的国度,而唐代是诗的时代。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明史中,唐诗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唐诗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唐诗的意象,成了我们民族诗歌最具代表性的象征,唐诗精神也成了我们民族精神血液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将穿越时光的长河,翻开诗的篇章,撷取唐诗中的几颗明珠,一睹唐诗的风采。

2.提问导入

提到唐诗,你会想到哪些唐代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今天咱们要学的这首唐诗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甚至从未听说过这位诗人的名字。他就是王绩。我们先来看一看对他的这首诗的评价。

王尧衢说:“此诗格调最清,宜取以压卷。”

沈德潜说:“五言律前此失严者多,应以此章为首。”

闻一多说:“此诗得陶诗之神,而摆脱了它的古风形式,应该说是唐代五律的开新之作。”

施蛰存说:“唐代以前,还没有‘律诗’,王绩这一首诗是最早的唐代律诗。”

结合上面的评价思考:编者将王绩的《野望》放在《唐诗五首》的首篇的原因?

明确:是唐代五律的开新之作,宜压轴。

小结:诗人王绩和这首诗的意义很了不起,这首诗遣词造句朴素自然,意境清新恬淡,一洗齐梁以来的雕饰浮艳之气,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河。

二、知识简介

1.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初唐诗人。贞观初年,因病罢归弃官,隐居东皋(今山西万荣),故自号“东皋子”。他除一度作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和陶渊明。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描写隐居生活和饮酒情趣,有避世的思想。诗风淳朴自然,无齐梁藻饰雕琢之习,对唐诗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后人辑有《东皋子集》。

2.律诗知识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领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一般说来律诗二、三两联( 即领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说来,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此外,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律诗的结构:格律诗的四联往往遵循起承转合的格局。首联:起,开门见山,直接扣题;颔联:承,紧承首联,延续延伸;颈联:转,转折变化,由此及彼;尾联:合,呼应开头,收束全诗。

三、吟诵诗歌

1.听读诗歌(视频朗读)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野望

王绩

东皋(gāo)/薄(bó)暮/望,徙(xǐ)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dú)/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朗读展示

四、释读诗歌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东皋:地名,今属山西万荣。作者弃官后隐居于此。皋,水边地。

薄暮:傍晚。薄,靠近。

徙倚:徘徊。

依:归依。

诗意:傍晚时分我站在东皋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皆:都。

落晖:落日余晖。

诗意: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出浓浓的秋意。

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犊: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诗意: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家,猎人骑马带着猎获的鸟兽归来。

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相顾:相视,互看。

采薇: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作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薇,是一种植物。后来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诗意:举目相望竟没有一个相识的人,我只好放声歌唱来怀念古代的隐士了。

五、“望”美景

1.解释诗题:诗题“野望”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改成“望野”?

明确:“野”,田野,这里指东皋的平地,“望”指眺望。“野望”指在东皋的平地上眺望,强调所望的状态与心情。“望野”是“眺望田野”之意,强调所望之景。

2.描绘美景:“望”到了什么景?

(1)用诗中的原句回答。明确: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2)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所“望”的东皋之景。

明确:诗人驻足远眺,每一棵树落叶纷飞,染遍了秋天的凄凉萧条之色;每一座山只剩下了落日的余晖,美好但萧瑟,牧人们带着猎马,赶着牛犊,载满收获,三三俩俩结伴而归。

3.赏析诗句: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这两句都是作者望中所见的自然界的景色,称为“物象”;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两句写牧人与猎马都在返回或回家的路上,称为“事象”。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景与事,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4.质疑探究:山上会不会只有落日的余晖?路上是会不会只有牧人和猎马?

这就是王国维先生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也就是说,与他的心情有关。“皆秋色”“唯落晖”,写出了他的内心孤独寂寞、失落彷徨;“驱犊返”“带禽归”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却走不进诗人的人生。

六、望诗人

东皋是王绩眼中一道孤独而又亮丽的风景,王绩何尝不是我们眼中一道孤寂的风景呢?再读诗歌,说说这首诗颔联、颈联写景,首联和尾联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首联赏析:首联交代了什么?哪些词能传递他的情感?

明确:“望”的地点:东皋。时间:薄暮时分。“徙倚”,意思是徘徊。“徙”指移动,“倚”指停下来靠在树边或石边;“欲何依”,是说依托在哪里呢?他没有找到一个可以依托的所在,因此他的心不能够定下来,内心不安静。首联叙事、抒情

2.结合王绩的生平思考:王绩徘徊而无处依托的原因。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撰 《酒经》《酒谱》。

小结:王绩曾三次辞官,最后一次,以疾罢归。

明确:王绩一生主要过着隐居的生活,但他没有陶渊明那么坚决和潇洒,由于他是由仕而隐,是求而不得才隐的,所以他的内心深处依然有仕的理想,只是他没有可供施展才华的归属地,没有一展抱负的舞台。归隐田园却与农人、牧人格格不入。牧人眼中他只是一个孤独而又怪异的徘徊者,一个既不耕种,又不打猎的怪异者,他既不属于牧人的群体,也回归不到读书人、士大夫所在的政治舞台,只能徘徊再徘徊。

过渡:因此从内心深处来说潇洒不起来,总有一种不甘心的挣扎和苦闷所以,尽管颈联所描绘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在很多人看来很温馨、和谐,但牧人和猎人,看来看去就是“相顾”,没有一个人是真正认识我的,也没有人理解“我”内心真正的理想,无奈之下王绩只能吟唱一首《采薇》。

3.结合注释,说说你对“长歌怀采薇”的理解。

采薇: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记载,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和叔齐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最后饿死。后用“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明确: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知音难觅,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寻找精神上的知己。

小结:从诗的首联的叙事和尾联的用典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彷徨无依,孤独落寞的诗人。

4.下面有四首诗歌的节选,读一读,你觉得哪一首或几首出自王绩的那颗“寂寞心”?

(1)无人堪作伴,岁晚独悠哉! --《黄颊山》

(2)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其二)》

(3)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

(4)所嗟同志少,无处可忘言。--《古意六首(其一)》

明确:(1)(4)出自王绩,因为这两首诗都能读到王绩虽然身处山林之中,但依旧内心无所依归的迷惘和孤单,正对应着王绩那颗千古寂寞心。

七、望自己

过渡:孤独徘徊东皋之上的王绩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无奈,看到了他的悲愤,更看到了他在坎坷面前的坚持和坚守。王绩是我们眼中一道孤寂而又卓尔不群的靓丽风景,其实我们自己何尝不是人世间的一道道美景呢?人生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当面对困难,面临各种选择时,你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了王绩的《野望》,请你说说你“望”到了一个怎样的自己,你希望成为一个怎样的自己。

示例1:我望到了曾经自己的胆小懦弱,做什么事总是瞻前顾后,我要像王绩那样哪怕前行的道路艰难曲折也要勇敢追求。

示例2:我望到了我们的社会,它很美好,有许多的机会可以实现梦想,而不像古代,专治落后,埋没了好多人才,所以我们要珍惜生活,努力奋斗,报效祖国。

八、课堂总结

东皋是王绩眼中孤独而又亮丽,萧条而又凄凉的美景,景中融着作者深深的孤寂无奈,执着坚守;王绩是我们眼中一道透着伤感却卓尔不群的美景,身处逆境,不甘平庸,穷途末路不坠青云之志;我们也要在人生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中,砥砺前行,顽强拼搏,做人世间那道最为靓丽的独特美景。

九、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野望》。

2.发挥丰富的想象,你觉得诗人当时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把这首诗歌改写成1篇短小的散文。

板书设计

野望

王绩

图片首联(叙事)——总领    迷茫

颔联(写景)——静态    远景     惆怅孤寂

颈联(写景)——动态    近景     避世归隐

尾联(抒情)——用典    追贤

第二课时

任务:学习《黄鹤楼》

一、导入新课

1.江南三大名楼

预设:黄鹤楼(湖北武汉)、岳阳楼(湖南岳阳)、滕王阁(江西南昌)

2.神话传说导入

关于黄鹤楼有这样一段神奇的传说: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祎,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正是这一段传说,引起了无数文人对黄鹤楼的向往。

崔颢的《黄鹤楼》到底怎样精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被誉为唐代七律神品的《黄鹤楼》。

二、作者简介

崔颖 (?-754),汴州 (今河南开封) 人,唐代诗他生长在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开元、天宝时代,0二十岁左右中进士,然而宦海沉浮,终不得志。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生漫游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而他诗歌的“忽变常体”正是从他及第前两年的南游开始的,其标志就是由汉水行至湖北武昌时创作的《黄鹤楼》。严羽在 《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颖《黄鹤楼》为第一。

三、诵读诗歌

1.听读诗歌(视频朗读)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黄鹤楼

崔颢[hào]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qī]/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3.朗读展示

四、释读诗歌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昔人:指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

去:离开。

空余:只剩下。

诗意: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诗意: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3.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晴川:晴日里的原野。川,平川、原野。

历历:分明的样子。

汉阳:地名,今湖北武汉的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鹦鹉洲:长江中的小洲,在黄鹤楼的东北。

诗意:晴川上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草木长得茂盛喜人。

4.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乡关:故乡。

诗意: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五、赏读诗歌

下面让我们借助《黄鹤楼》,与诗人崔颢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

1.灵魂拷问:崔颢,游黄鹤楼你快乐吗?

(1)请同学们和崔颢一起登临这有“天下绝景”之称的黄鹤楼,极目远望,你看到了什么?(找出写景句)

明确: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姜萋鹦鹉洲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诗人所看到的画面。

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长江对岸的汉阳平野上那一棵棵葱翠的树木,清晰可辨;长江中的鹦鹉洲上,芳草如茵长得非常茂盛。

(3)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如此优美的画面,那它在写景方面有何精妙之处?

“历历”分明的样子,“姜萋”繁茂的样子,两个叠词连用,色彩明艳,生动地描绘了草木葱郁、清晰可辨的繁茂景象,以繁荣之景反衬诗人的思乡之情,为下文抒情蓄势。两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小结:面对如此美景,诗人站在楼上,不觉痴了,醉了,此看来诗人看似是快乐的。

景美——看似快乐

2.进阶拷问:崔颢,你真的快乐吗?

(1)面对如此美景,崔颢真的快乐吗?悄悄地,夕阳已斜,暮色渐合,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明确:“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从这一联诗中,我们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仔细品味。

明确:思乡之情

①为什么诗人总在夕阳西下、日暮时分,想起自己可爱的故乡、温馨的家园?

诗句链接1: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天边归雁披残霞,乡关在何方?(《梦驼铃》)

明确:夕阳西下,应该是归家时分,但游子却不能回家,所以夕阳最容易引发游子的思归、思乡、思亲、相思愁绪,还有迟暮的伤感等。

②“烟波江上使人愁”,愁绪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诗人如何把愁绪表达得形象生动的呢?

明确:诗人用烟波暗喻愁绪,挥之不去,驱之不散,充溢心头;又以烟波下的江流,暗喻愁绪无穷无尽。

诗句链接2:这些诗句是如何形象化表达出愁绪的呢?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

明确:它们把愁绪或比作无尽无期的江流,或比作淅淅沥沥、点点滴滴的细雨,把愁绪表现得生动感人。

小结:面对夕阳,一种茫茫渺渺,抓不住也赶不走的乡愁一下子把诗人给笼罩了。所以,崔颢,你不是真正的快乐!

景美——并非快乐(乐景衬哀)

3.深度拷问:崔颢,你愁个啥?

诗人这忧愁仅仅只是乡愁吗?

背景材料:

大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不到20岁的崔颢到长安参加科考,得中进士,可谓是少年得意。可惜,却只被授予了一个许州扶沟县尉的九品官职。

第二年,他便从扶沟跑到了陈州(今河南淮阳)去见时任陈州刺史的大书法家李邕。李邕这个人喜欢结交名士,李白、杜甫等人都曾受到过李邕的高规格接待。可唯独崔颢去了连面也没见着,就被李邕给赶了出来。(原因是他去见李邕时准备的献诗,竟是一首闺房乐诗,诗名为《王家少妇》: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正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时斗百草,度日不成妆。这让以道德君子自居的李邕大为愤怒,直接以“小儿无礼,不予接而去”把崔颢给赶出门去了。)碰了一鼻子灰的崔颢从此负气出游,开启了他20年游历南北的生涯。

历史对于崔颢的评价是“有文无行”。不仅说他行为顽劣,好赌嗜酒,更说他荒淫好色,不尊重女性。

明确:人生失意之愁。

4.文学科普:唐七言热搜榜

过渡:人生失意的崔颢,却因为这一首七律登上唐七言热搜榜,在诗人辈出的唐朝,能评上第一,肯定有其过人之处。

[南宋]文学评论家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颖《黄鹤楼》为第一。”

诗歌开篇1连用三个“黄鹤”和两个“空”,为什么还能称为唐代第一诗?

诗前半“黄鹤”二字三次出现,颔联失对,虽为写作律诗之大忌,更不觉其重复罗嗦,反而为其回环流转的音韵之美所感动。

千百年来,飞逝的何止是仙人和黄鹤呢?朝代更迭,王侯将相,功名利禄、恩怨是非又何尝不是“一去不复返”呢?抚今追昔,斯人不在。是耶非耶,亦真亦幻,茫茫渺渺的苍凉感扑面而来。正是因为这句话太自然顺畅,根本不会意识到黄鹤这一词已然出现三次。

第一个“空”是“只,只有”,强调空间上的广阔。人去楼空,空间开阔,衬托出独自登楼的作者的孤独渺小(虚实结合)。第二个“空”是“徒然”的意思,强调时间上的久远。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空”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惆怅、感慨物是人非,世事沧桑。

六、拓展阅读

过渡:巍峨的黄鹤楼成就了崔颢的这首千古绝唱,崔颢的这首诗扬名天下。

材料:元朝辛文房《唐才子传》中记载:“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

后人证实这首打油诗是一位禅师所作,但李白对这首诗佩服得五体投地却是真实的。李白自从崔颢题诗后,便不敢直接写关于黄鹤楼的律诗。但是作为崔颢的迷弟,也想穿偶像同款衣服,于是李白模仿崔颢不写黄鹤楼,写了鹦鹉洲,写了凤凰台,吊古伤今,表达了有才无命,抱负不得施展的悲愤和思念家乡之情。

《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纵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晴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七、课堂总结

崔颢的这首诗虽然只有五十六个字,却将黄鹤楼的来历、登临黄鹤楼所见的美景和自己的感慨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从茫茫渺渺的虚景开始,到中间历历如画的实景,再归于最后的茫茫渺渺的乡愁,从天上,到人间,再到天上,一派自由自在,一派行云流水。可谓盛唐气象的代表,不愧被称为唐朝七言律诗的第一神品。

八、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黄鹤楼》。

2.比较崔颢的《黄鹤楼》与李白的《鹦鹉洲》《登金陵凤凰台》的异同。

板书设计

黄鹤楼

崔颢

图片叙事——昔人去,空余楼(起)

虚景——黄鹤去,白云悠(承)   惆怅

实景——汉阳树,鹦鹉洲(转)   思乡

抒情——乡何处,使人愁(合)

第三课时

任务:学习《使至塞上》

一、导入新课

他,是唐朝的诗人、画家、音乐家,也是公认的美男子。我们从小学过他许许多多名篇佳作,“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作者借一颗小小的红豆抒发内心绵绵相思之情。我们同样学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作者借一抹柳色倾诉内心对友人的无限不舍之情。我们还学过“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借一轮皓月和一片幽幽簧竹吐露内心的孤独。他就是王维。

我们今天来学习他的另1篇传世佳作,齐读课题——《使至塞上》。

二、知识简介

1.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河东人,唐代诗人,画家、音乐家,山水田园诗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故人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晚年作品中多含禅宗哲学思想,我们又称他为“诗佛”。

2.诗题解读

使至塞上:出使到边塞

3.写作背景

朝廷外:河西节度使崔希逸率众将士战胜吐蕃,斩敌人首级2000人。

朝廷内:张九龄受李林甫等人排挤而罢相,王维失去政治上的依靠。

唐玄宗任命王维为监察御史,名义上是出塞慰问、察访军情,其实是被排挤出了朝廷。《使至塞上》就是王维从最繁华富庶的长安去到偏远荒凉的凉州在赴边途中写下的。

三、诵读诗歌

1.听读诗歌(视频朗读)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jì),都护/在/燕(yān)然。

3.朗读展示

四、释读诗歌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轻车简从。

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娄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居延: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

诗意:我轻车简从去慰问边关守军,途中经过了辽远的边塞地区。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归雁:北归的大雁。

胡天:泛指胡人居住的地方。

诗意:像飘飞的蓬草飘出汉塞,似北飞的大雁飞入了胡地的天空。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孤烟:指烽烟。

长河:指黄河。

诗意:浩瀚的沙漠中孤烟直上,横贯的黄河上落日浑圆。

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萧关:古关名。

候骑:负责侦察、巡逻的骑兵。

都护:官名,这里指前线统帅。

燕然:山名,这里代指边防前线。

诗意:走到萧关恰好遇到负责侦察、巡逻的骑兵,告诉我统帅正在边防前线。

五、赏诗中画

1.古人评论

“长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王国维《人间词话》

“‘大漠’‘长河’联,独绝千古。”——徐增《而庵说唐诗》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了。

2.王维“诗中有画”,这幅“画”“壮”在哪里?“直”和“圆”好在哪里?试从语言和画面两个角度赏析。

语言角度:

“大”字,突出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

“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使荒凉的大漠上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显得格外醒目。

“直”字,又表现了烽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长”字,将没有山峦林木的浩瀚无垠的沙漠上那横贯其间的黄河的令人震撼的壮阔之美写得淋漓尽致。

“圆”字,突出了在大漠中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温暧又微带苍茫的感觉。

画面角度:

构图美:烽烟 夕阳  大漠  长河   ——苍凉壮阔

线条美:直烟 曲河  圆日        ——立体壮丽

色彩美:黄沙 浊水  红日  青烟   ——丰富壮美

3.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画面。

苍黄的戈壁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蓝天没有一丝云影。极目远眺,只见天尽头有一缕灰白色的狼烟升腾,殷红的落日静静地悬于黄河之上,落日的余辉洒在河水上,波光粼粼。

六、悟诗中情

过渡:诗人王维此行出塞到底心情怎么样?

静静思考,细细品味:从       (词语/意象/诗句)中,我感受到了诗人出使边塞时是         的心情。

预设: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首联叙事,交代诗人出使的路线。诗人作为属国出使,出使规格是很低的,只有一辆车,“单车”二字十分刺目,万里行程只用“单车”轻轻带过。诗人此行名义上是出塞慰问、察访军情,其实是被排挤出了朝廷。所以诗人眼光只在一车之内,心境也只有一己之大,计较的是个人的得失荣辱,充满了失落、愤懑与孤寂。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颔联写景,描写沿途风光。诗人以“征蓬”、“孤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暗写诗人内心的孤寂、激愤、抑郁、忧伤。

诗中的蓬、雁意象: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李白《送友人》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颈联写景,描写沿途风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诗人信奉佛教,是有慧根的,一见到这景象,把自已的孤寂情绪融入到广阔的自然景象中。诗人立即明白了自己的渺小,心中也随之释然,得失荣辱可能都如同那缕“孤烟”慢慢消散。在壮观雄浑的景色中,诗人的情感得到陶冶、净化、升华,产生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豁达、超然的心境。

(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尾联再叙事,写前线消息。表达了诗人到达的喜悦,以及作为大唐子民的胜利的自豪和骄傲。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大将窦宪率兵大败匈奴,一直追到燕然山,刻石记功,纪汉威德而还。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朝的附属小国小勃律(即今克什米尔北部)。737年春,节度使崔希逸率大军战胜吐蕃军。

探究1:运用典故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崔希逸率大军战胜吐蕃,就像大将窦宪大败匈奴一样,心里很自豪。

探究2:“诗佛”王维为何会有这样世俗的逢迎之句?

明确:这与他当时监察御史的“仕人”身份相关。出于世俗礼节或利害得失之需要,王维难免于俗,还处于“有我之境”的诗歌境界。

小结:

想到自己被排挤出朝庭之外——他孤独苦闷;

看到边塞壮阔的自然风光时——他心胸开阔;

听到将士不畏艰苦驻守燕然——他自豪喜悦。

七、走近诗人

这是壮年的王维,生活在盛唐时代的他,虽然抑郁不得志,但是并未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对政治的希望,所以才能为我们呈现如此奇丽壮美的画面。然而,被称为“诗佛”的他,诗中更多的却是这些充满“空”“静”“虚无”的人生妙悟。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寨》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泛》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

不过也正因如此,王维才称其为一个精通诗书画乐,深悟佛学禅理的伟大天才,李杜之后的又一位伟大诗人!

八、课堂总结

王维仕途不顺,在朝廷遭到排挤,本是悲凉、失意、落寞的但终究被眼前如画的大漠风光所治愈。这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起起落落是常态。起落之间,我们在生活中一定会遇到“单车问边”的孤独,也会体会到“征蓬、归雁”的漂泊,但我们一定要相信,终有一天,我们抬头间会见到辽阔的“大漠”、劲拔的“烽烟”,执着的“长河”、浑圆的“落日”。坦然地接受人生起落,才会变得大关豁达,活出自己如诗般的人生画卷。

九、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使至塞上》。

2.推荐阅读:《诗佛传》。

板书设计

使至塞上

王维

图片出使路线   单车问边    孤独寂寞

图片                                           征蓬归雁    苦闷抑郁

沿途风光

大漠长河    豁达超然  

前线消息   都护燕然    喜悦自豪

第四课时

任务:学习《渡荆门送别》

一、导入新课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且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很看重离别。文人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以诗相赠。面对离别,唐代诗人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说“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宋代词人柳永也道:“多情自古伤离别”。而当25岁的李白离家时,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于是笔下便流淌出了这首动人诗篇——《渡荆门送别》。

诗歌之美,古来共谈,让我们共度一段寻美之旅吧。

二、知识简介

1.作者简介

李白(701一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他的诗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仙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李白在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此次李白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三、诵读音韵美

1.听读诗歌(视频朗读)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朗读展示

四、释读文字美

(一)解读诗题

从诗题“渡荆门送别”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交通方式:乘船;

地点:荆门,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形势险要。人们常把荆门称作“蜀楚咽喉”。等到长江冲出峥嵘突兀的荆门山口,才真正流入江汉平原地带,水面骤然变得宽阔,江流也随之显出舒展奔放的姿态。

事件:送别

(二)理解诗意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从:往。

楚国:楚地。这里指今湖北一带。

诗意: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平野:平坦的原野。

大荒:辽远无际的原野。

诗意:山随着平坦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月下飞天镜: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的一面镜子。

结:形成。

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

诗意: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的一面镜子,云霞多变,形成了海市蜃楼的美景。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怜:喜爱。

故乡水:指从四川游来的长江水。李白从小生活在蜀地,故称蜀地为故乡。

诗意:我依然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三)感知内容

全诗各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首联:叙事,行程目的

颔联:写景,途中景色

颈联:写景,途中景色

尾联:抒情,水送行舟

五、欣赏画面美

诗歌中间两联都描写了途中景色,请仔细品味。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寻找景物

颔联和颈联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

颔联:逐渐远去的山峦、广阔无垠的原野、奔腾而去的江水。

颈联:月亮、月影、云霞、江水、天空

2.赏析画面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用“随”“入”二字来刻画景物,请分析其妙处。

“随”字化静为动写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使景物富于动态;

“入”渲染出江水奔腾,流入原野的气势;

两句以移动的辽阔视野写两岸的壮阔景象,境界高远展示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和开朗喜悦的心境。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巧用修辞来写景,请具体分析。

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夜晚俯视所见的水中月影如同飞来的明镜,表现了江面的澄澈平静;

写黄昏远望看到的天边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表现了云霞的变幻多姿。

用浪漫的想象衬托出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表现了诗人见到平原时的欣喜。

六、体会情感美

在一系列的景物描写中,诗人那种走出重重山峦的豁然开朗,乍见平原的喜悦,对未来的憧憬也触动着我们的心灵。

1.清代沈德潜在 《唐诗别裁》 中评论道:“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你同意吗? 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

不同意,诗人这里所写的送别者是故乡水。故乡之水送别诗人,别具新意。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紧扣“送别”的诗题,借写故乡之水情深义重,不远万里送我远别故乡,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对故乡的眷念和深切的思乡之情。

2.沈德潜为何认为无送别意呢?他指的是没有哪种送别意呢?(离别的感伤哀愁)

抒发离愁别绪的送别诗: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夏完淳《别云间》)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送别》)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为什么李白面对离别并不伤感呢?

背景资料:

《渡荆门送别》是诗仙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诗人常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公元724年,李白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明确: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

4.朗读下面两首诗,思考表达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写作背景: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曾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730)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江夏别宋之悌

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写作背景: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4年),这首诗是宋之悌赴越南河内的贬所前,李白在江夏(即今武汉市武昌)与他分别而作。可谓是前途未卜,曾经仕途显达的好友老境却如此悲凉,不免勾起李白壮志难酬的感伤和对好友的深切同情。

明确: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对友人的惜别以及对扬州的向往之情。

《江夏别宋之悌》表达壮志难酬的感伤和对好友的深切同情。

七、课堂总结

饱读诗书的李白,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外面世界的好奇,首次辞亲远游,宽阔的平原是他看到的景色,完全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和无限的新奇和愉悦,意气风发情怀和蓬勃的青春活力呼之欲出。然而,初次出行的李白,对故乡的那份依恋和不舍,犹如这长江水一般连绵不断、源远流长……那一叶轻舟,载着诗人远去了,而那优美的诗句,那深挚动人情感却会永远留在这个世界上,一次又一次地触动着读者的心灵。

八、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渡荆门送别》。

2.积累古人送别诗的诗句。

板书设计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图片叙事——行程目的   

写景——途中景色    思念故乡、憧憬未来

抒情——水送行舟

第五课时

任务:学习《钱塘湖春行》

一、导入新课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抹浓妆总相宜。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杭州西湖的美景在苏东坡的笔下摇曳多姿,美轮美奂,今天,我们跟随白居易一起也到钱塘湖春行一番,感受西湖的春色。

二、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著《白氏长庆集》,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三、诵诗歌

1.听读诗歌(视频朗读)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zhuó]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mò]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dī]。

3.朗读展示

四、释诗意

疏通诗意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孤山:在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山上有孤山寺。

贾亭:贾公亭。唐贞元年间,贾全在西湖边建造此亭。

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初,刚刚。

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诗意:从孤山寺的北面出发,到贾公亭的西面,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暖树:向阳的树。

诗意:几只早早飞回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不知道谁家刚飞回的燕子正忙着啄泥筑巢。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乱花:纷繁的花。

欲:将要、快要。

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没:遮没,盖没。

诗意:纷繁的野花渐渐将要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春草刚刚才能够没过马蹄。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行不足:游玩不够。

白沙堤:指西湖的白堤。又称“白堤”或“断桥堤”。

诗意:我最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觉得游玩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五、解诗题

1.从诗题“钱塘湖春行”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春”点明季节春天;“行”出行、游览之意。

诗题意思即春天出游钱塘湖,题目点明了诗人出游的地点、季节、事件。

2.通读全诗,找找诗人的行踪。

明确:孤山寺——贾亭——白沙堤

六、赏春景

1.春天可以分为早春、仲春、暮春三个阶段,诗歌描写的是哪一阶段?

明确:早春

2.从那些地方读出这是描写早春的景色?结合诗歌字词分析。

首联:水面初平云脚低。

“初”是刚刚的意思,湖面春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云脚”是雨前或雨后低垂近地的云气。白云重重,仿佛被印在如平镜一样的湖面上,同湖面波浪连成一片,天水相接,也就显得“云脚低”,这是春雨过后的早春图。

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①“早莺”是唱春的歌手,“新燕”是报春的使者。诗人从对春意最敏感的动物中捕捉春的独有特征,展现初春的活力。

②“暖树”,指向阳的树枝。莺争暖树,显见暖树不多,春寒尚浓,它们还惧怕早春的寒意,是初春的时节。“春泥”加了个“春”字,说明冬天已经过去,泥土已经解冻,变得柔软湿润,透着春的气息。

③“几处”“谁家”,说明莺、燕还不多,可能还有在回南方的路上,写出了新的一年到来时作者重见莺燕时的喜悦心情。

把“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改成“处处早莺抢暖树,家家新燕衔春泥”觉得如何?

①“几处”“谁家”突出了“早”“新”。“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中“谁”又带有几分猜测、探寻,不乏发现的欣喜。“几处”“谁家”一方面因为少而带有欣喜之情,另一方面这时毕竟还是初春,所以还未到“到处莺歌燕舞”的时候。如果是“处处”“家家”便无法体现早春的特点。

②“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争”既有“抢”意,早莺争抢着向阳的高枝;又有“竞”味,它们像竞赛一样撒欢打趣,“抢”是贬义词,与语境不符,也全无美感。“啄”为用嘴叩击并夹住东西,“啄”更有动态美,表现出新归燕子衔泥筑巢的兴奋状态,而用“衔”只有口含之意。两个动词的运用,使诗歌洋溢着早春的活力与生机,诗人观察的如此仔细,可探出诗人对这早春美景的喜爱。

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①“乱”“浅”写出花种类的繁多、草的柔嫩。“乱花”显出花儿有的蓓蕾初绽,更多的是含苞待放,并非深春极盛,姹紫嫣红。“浅草”,指的是早春刚钻出地面的小草,足见其幼嫩,正是未长欲长之时。展现西湖早春勃勃生机,万物复苏的特点。

②“渐”渐渐地,“欲”将要。写出花儿零星开放,但不久将使人眼花缭乱,从而传达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春意。“才能”,指刚好只能的意思,点出草的新生,还来不及长得太深,只能微微“没马蹄”。但不久过后,草长莺飞定会叫人流连忘返。写出了欣欣向荣的趋势,表现了西湖早春勃勃生机。

3.选择你最欣赏的句子,运用联想和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将画面描绘出来。

格式:读          (诗句),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想到了                。

示例1:读“水面初平云脚低”,我仿佛看到了春雨充沛,湖水初涨,满湖盈盈春水,漾起无限的生机,与湖岸相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构成了一幅水天一色的西湖水墨画。

示例2:读“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我仿佛听到了几处树上传来的黄莺清脆的歌声。它们唱得此起彼落,前呼后应,就像是为了多占一些阳光而争吵起来。转过眼来,一两只燕子迎风飞掠,正衔着泥草,忙着做新窝呢!

示例3:读“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我仿佛看到了各种颜色,各样姿态的花,正相继开放。虽还未是姹紫嫣红,却已十分迷人,一簇簇,一丛丛,使人目不暇接;那湖四周的草,春风吹又生,绿茸茸,嫩柔柔的。游人骑着马在沙堤草地上款款缓步,繁茂的春草刚好盖过了马蹄。

七、悟情感

作者描写如此美丽的西湖春景,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诗句中那个词可以概括这种感情?

明确:诗歌描写欣欣向荣的早春景象,融“乐情”于“乐景”,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西湖早春的喜爱和游览西湖的喜悦之情。最后一句“最爱湖东行不足”中“最爱”更是直抒胸臆,表达诗人真挚的感情。

背景资料:

这首诗是白居易于二或三第年任杭州刺史期间,到西湖游玩时写的。白居易在任时,曾筑长堤防旱涝,大规模浚(疏通)湖,重疏六井,使得西湖的面貌焕然一新,少了几许壮阔和放浪,多了几分婉约和妩媚,西湖变得更加风姿绰约。同时还解决了水涝和农田灌溉问题,又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并提高了饮用水的质量和数量,为本州市民长久居住湖畔创造了条件,使市民能够近湖而栖,安居乐业。

看见百姓生活安定祥和,白居易自然欣喜、愉快。如此心境下,理所当然感受到春天的到来,注意到这早春的美景,也为这早春美景、为这勃勃生机感到愉悦。因此留下这首千古绝唱,抒发自身对春天西湖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在杭州期间,白居易不仅留下了叫后人缅怀的丰厚政绩,诗歌创作上也给后人留下了两件精品:一首诗——《钱塘湖春行》;一首词——《忆江南》。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八、课堂总结

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带着我们的脚步,游览了早春的西湖,感受到了诗人的无限喜悦,感受了诗人的妙笔之美。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用心用情感受这里风光之和美。希望同学们也能细心观察,留心身边的一事一物,发现隐藏在身边的美。

九、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钱塘湖春行》。

2.将《钱塘湖春行》改写成200字左右的游记。

22 35969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