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14课《背影》教案、教学设计
通过对《背影》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父爱的深沉与无私,培养感恩意识。课堂活动包括朗读、讨论与写作,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与表达能力。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八年级上册:第14课《背影》教案、教学设计相关范例,供您参考!
第14课 《背影》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叙事散文的特点,把握文章内容,感知“父亲”形象。
2.感受“我”的情感变化,理解和体会真挚的“父子”深情。
3.品味质朴而又细致的语言,感受文章语淡情深的风格特点。
重点难点
1.感知“父亲”形象,理解和体会真挚的“父子”深情。
2.品味质朴、细致的语言,感受文章语淡情深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诵读经典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朱自清《匆匆》
2.导入新课
每一个当下的日子终会一去不复返,我们每个人都在匆匆的岁月中用自己的言行书写人生的痕迹。那些刻骨铭心的情感,那些难以忘怀的记忆,那些成长的瞬间,好在有文字帮我们铭记。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朱自清先生的另1篇经典名作《背影》。
3.名家评论
这篇文章用一种最本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了人类心中最美好的情感,拨动了人们心中最柔软的那根弦。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温暖了几代中国人。
《背影》论行数不满五十行,论字数不过千五百言,它之所以能够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当然并不是凭藉了甚么宏伟的结构和华瞻的文字,而只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
——李广田《最完整的人格》
二、知识简介
1.了解作者
朱自清(1898年11月—1948年8月),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转西南联合大学任教。代表作品有散文集《背影》,诗文集《踪迹》等。
《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思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
朱自清先生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但同时,取字“佩弦”,表明自己对生活的严肃思考和做事的谨慎性缓。正如他的诗:“一步步踏在土泥上,打下深深的脚印”。这种进取不懈的人生态度,在当时有较大影响。毛泽东曾撰文号召写“朱自清颂”,赞扬他的英雄气概和积极进取的思想品质。
2.写作背景
1917年,朱自清的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的徐州榷运局长(相当于“烟酒公卖局长”)职务也交卸了。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便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二人在浦口车站惜别。本文写于1925年,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于是,作者想起了8年前父亲在浦口车站为自己送别的那一幕,提笔写下了这篇文章。
“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3.字词积累
读准字音:
迂腐(yū) 擦拭(shì) 游逛(guàng) 满院狼藉(jí)
交卸(xiè) 簌簌(sù) 蹒跚(pán shān) 祸不单行(huò)
搀扶(chān) 马褂(guà) 踌躇(chóu chú) 不能自已(yǐ)
赋闲(fù) 颓唐(tuí) 琐屑(suǒ xiè) 触目伤怀(chù)
理解词义:
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典,当。质,抵押。
赋闲:失业在家。
蹒跚: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颓唐:衰退败落。
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不能自已: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
三、活动一:感知“背影”
1.复述内容:复述课文内容,复述时请用上以下三个词语。
惨淡:悲惨,凄凉。(文中“家中光景惨淡”指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差使交卸了))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文中写谁的?我是在什么情况下看到的?)
大去:死亡的委婉说法。(谁“大去”?谁说的?在哪里说的?)
明确:祖母死了,家中光景很是惨淡,父亲送“我”北上念书时,拖着蹒跚的脚步上月台去给“我”买橘子,看见父亲的背影,“我”潸然泪下。现在,父亲写信告诉“我”他大去之期不远矣,“我”感受到父亲的爱,泪流满面。
2.揣摩主题:
《背影》是1篇写 (主题)的散文。
预设:父爱,儿子爱父亲等
四、活动二:感受“父亲”
1.聚焦“背影”
课文中最集中写父亲,最体现父爱的是哪里的文字?我们先来朗读这一段文字。(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
(1)指名朗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2)品味比较: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俯)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踏)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扶)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抬);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看看这四处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请任选择一处说一说。
明确:
探,有试探的意思,侧面说明了月台很高,父亲要想下去不是轻而易举的。而俯是无法体现月台之高,动作之艰难的。
爬,说明月台之高,父亲上去是不容易的,而踏却是很容易的,不能体现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艰难。
攀,再现了父亲两手一起向上用力的样子,而扶是一种水平的状态,用在这里是不准确的,更重要的是表现不了父亲的吃力的状态。
缩,说明父亲想爬上月台是很艰难的,再次印证了月台之高,是一种双脚够不着月台,反复尝试,很无力的状态,这种状态让我们感受到父亲的老迈,生命的脆弱,读来不禁让人心疼、让人感动!
(3)品味外貌
刚才我们分析了这段文字中的动作描写,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段文字。
先看父亲身材,是“肥胖”的,同学们想一想一个胖子要爬很高的月台,谈何容易?再看父亲的穿着“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同学们这样的穿着是当时的正装,穿着很庄重的衣服去爬月台,会让人感觉很不得体,很狼狈。
小结:同学们父亲这样的身材,这样的穿着,这样的动作,你读出了父亲是怎么样去爱儿子的。(努力,竭尽全力,艰难)
(4)情感朗读
这是父亲在竭尽全力地去爱儿子,竭尽的不仅是金钱,还有体能啊!同学们,买橘子本来是一件平常的事,但因为各种原因,对于父亲成了一件需要竭尽全力才能完成的事,父亲的这一上一下之间,这努力与无力之间,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父爱的艰难。于是这艰难与脆弱中的出现的背影就感人了,它感动的不仅仅是作者,还有我们这些读者。
下面让我们放慢思绪,有感情地朗读这个片断,感受这份艰难的父爱。(生读)
2.再寻“父爱”
(1)同学们,刚才我们在课文描写父亲“背影”的文字中感受到艰难的父爱,下面请同学们再到文中找一找,看还有哪些地方看出了父爱和父爱的艰难。(学生讨论,交流)
(1)父亲鼓励我:“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父亲怕家庭的变故会影响儿子的学业,表面上比较想得开,这是为了宽慰儿子,实际上他把悲痛压在了心底,不让儿子看到,这是一个多么善良而又坚强的父亲啊!
(2)嘱托茶房,最终决定送“我”
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请同学们揣摩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这句话时的语气和背后的心理活动。
“只”字表明父亲说这句话时,表面上轻松,实际上父亲在作出这个决定之前,可以说作了无数次的思想斗争。“本已——但——踌躇——终于”, “再三”“甚是”“颇”“再三”这些词语都表明在送与不送之间,父亲不断地在纠结,可以说这个决定下得一点儿也不轻松,经历了多次思想斗争之后,他还是决定自己送我去。越是纠结,越是踌躇,越是曲折,越是能体现出父亲对儿子的爱,而这种爱是竭尽全力的。
(3)父亲用紫毛大衣给“我”铺座位。(自己却穿着布棉袍)
资料:读过《背影》的人,可能还会注意到父亲的穿戴是这样的: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与些相对照的是:自清大哥却带着一件较为华美的紫毛皮大衣。此时,一方面为服孝,一方面是由于把所有的贵重衣物全部变卖了,但父亲却在这样的情况下,给自清定做了一件紫毛大衣,并亲自为他铺在座位上,以期抵御北国的风寒。——(朱国华《朱自清写〈背影〉的背景》)
(4)当父亲要为我买橘子时,他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上了车,替儿子拣定了椅子,铺好了座位,既关照儿子自己路上小心,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要做的几乎都做了,但觉得还不够,担心儿子在路上口渴了怎么办,多么细心,多么周到。
同学们,父亲的爱是那样的竭尽全力,那样的艰难,这份爱流淌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总结:回首“父爱”
下面让我们随着一首小诗再次感受朱自清父亲对他的那份爱。
父亲的爱
父亲的爱
是那再三的叮嘱
嘱一千遍一万遍
还是不放心
父亲的爱
是黑布大马褂和深青布棉袍
不帅也不酷
却模糊了我的泪眼
父亲的爱
是家道中落时“天无绝人之路”的鼓励
父亲的爱
是那件披在儿子身上的紫毛大衣
父亲的爱
是那千挑万拣的靠门的座位
父亲的爱
是那蹒跚的脚步
是那辛苦地攀
是那努力地爬
衰老 笨拙 迟缓 狼狈
父亲的爱
是那堆朱红的橘子
像是跳动在冬天里的
一团温暖的火焰
六、布置作业
1.积累“读读写写”字词。
2.回忆你有关父亲的往事,选择一件具体描述出来。
板书设计
背影
朱自清
安慰劝勉 动作:探 爬 攀 缩
父亲 买橘背影 父爱子
反复叮嘱 外貌:肥胖 小帽 马褂 棉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字词默写
2.作文展示
二、活动一:品读“儿子”
面对父亲的爱,作为儿子的朱自清是当时怎样的表现呢?当时能理解吗?能接受吗?下面再一起来读一读,品一品儿子面对父爱时的表现。
1.揣摩儿子心理:
(1)请同学们根据提示找出“我”当时反应的句子。
当父亲要送我时: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我再三劝他不必去。
(这些表明自己已经完全可以自己去,实际上是不愿意与父亲待在一起,从“再三”可以看出。)
当父亲和脚夫讲价时:
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实际是在嫌弃父亲)
当父亲嘱我和嘱托茶房时: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内心上认为父亲的言行不合潮流,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嫌父亲呆在自己的身边麻烦)
当父亲努力爬月台,买橘子时: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他不想让父亲知道自己在关心他,也不想别人知道。)
(2)从上面“我”的表现中,你觉得作为儿子的朱自清理解父亲吗?(不理解,很烦父亲,甚至内心里有点瞧不起父亲)但是朱自清没有直接说出来,而说得很含蓄,同学们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吗?
(3)下面请同学们揣摩“我”当时的心理,选择一句读一读。(学生情感朗读)
2.分析儿子行程
课文第4自然段开头交待的是“我”的行程,完全可以删去,请觉得呢?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明确:
这句话与后面的一句“父亲因为事忙”形成对比。祖母去世,父亲失业,“我”落泪了,但事情一过,“我”却轻松地和朋友“游逛”,可见“我”并不分紧张和难过。而父亲却与“我”不一样,是在“忙”,忙着找工作,忙得是焦头烂额,虽然忙,但他还是去送儿子了,而且还为他挑座位,铺大衣,爬月台,买橘子。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朱自清当时的确是不理解父亲的。
三、活动二:探究“父子”
1.理清父子关系
读到这里,我们同学不禁会问,父亲的如此艰难,如此竭尽全力地爱儿子,作为儿子的朱自清当时为什么不理解呢?这就需要了解一下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了。(出示背景)
1915年,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父子生隙。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自清”,父亲生气。
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同年,朱自清再次回家,父亲不搭理他。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
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1928年,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解冻。
1945年,朱自清父亲去世。
这些信息很复杂,同学们梳理一下,看一看哪几点信息与本文的关系最紧密?
(明确:1917,1925)
2.探究关系转变
(1)通过刚才的梳理,我们知道了文中的故事发生在于1917年,当时朱自清不理解父亲,现在也就是1925年,时隔8年,朱自清开始理解父亲了,父亲也理解儿子了。请同学们找一找文中最能集中体现父子之间矛盾化解的句子在哪里?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2)朗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上的关联词。思考: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虽然都是东奔西走,但是,家中光景还是一日不如一日。
(学生齐读)
同学们读出了什么?(无可奈何,走投无路,努力但无法改变现状的痛苦。)
小结:同学们,朱自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受过中国最好的教育;他的父亲朱鸿运也曾经驰骋官场和商场,做过许多大事。但如今他们都东奔西走,但家中光景还是一日不如一日。同学们,如果一个人靠着智慧、阅历和勤奋都不能改变生活的现状的话,那也许就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的问题了。确实当时不仅是季节的冬天,整个中国也正在冬天,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朱自清父亲面对不仅是家中老人离世和自己失业的悲哀,也是当时那个社会的悲哀。这一切,岂是当年只有20岁的朱自清所能理解的?所以他才会埋怨父亲的“迂”,这一切直到他也为人父,经历沧桑之后,他才渐渐明白。
同学们接着往下读,看看下面的文字中,那个词最能表现朱自清完全理解父亲了呢?(自然:表明是顺理成章的,理所当然,这是在写父亲的人生经历,也是朱自清为父亲辩护,更是对父亲的理解)父亲也是忘却了“我”的不好
所以,他才会在现在觉得: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同学们,是真的“聪明”吗?(其实是不聪明,是反语,是自嘲,更是朱自清为自己当年不理解父亲,甚至笑父亲“迂”的惭愧和内疚)学生读。
(3)研读父亲来信
而真正促成父子关系缓和和转变的是什么?(父亲的来信。)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封父亲的信到底写了什么?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学生齐读,思考,从这封信中,你读出了什么?
解读:
A.父亲一方面说自己身体平安,另一方面又说自己膀子疼痛;仅仅只是膀子疼痛,举箸提笔不便,父亲就说自己大去之期不远了。(其实父亲是死于这封信后的20年)
B.父亲的信要表达的是说自己身体不好,又不想让儿子着急;想见儿子又不好明说,只好示之以病,示之以死。一方面流露出来的是对生命流逝的无奈,老至将死的惶恐(虽然用的是句号,但仍掩饰不了内心的惶恐)另一方面放下父亲的自尊,含蓄地表达盼望见到儿子的心情。
C.朱自清的父亲这封信直接促成了《背影》的写作:
《背影》是1篇纪实散文,写于1925年10月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中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现在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D.同学在研读和分析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一种阅读文章的方法“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矛盾是指文本中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不符合常理的地方,和作者的写作习惯相悖的地方,通过分析这些矛盾,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本。
文中还有两处,老师觉得有矛盾的地方:这两处分别出现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起到了首尾照应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两处矛盾,看看会有什么更深刻的理解。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是文学大师,语言高手,他为什么不用比“不相见”更简洁的“分别”呢?如果想见,完全能够见的,他为什么还说“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呢?
请同学们揣摩原因,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我与父亲不 相见已二年余了……
(不敢相见,不愿相见,不能相见,不相见 等)
带着这样的感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不相见的遗憾和失落,以及想要相见的强烈和坚定。
E.老师想问,如果父子关系得不到缓和见了又能样,如果父子情深不见又何妨?下面老师改编的小诗《见或不见》送给朱自清,也送给同学们
见或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
父亲就在那里,不去不离
你念,或者不念
父爱就在那里,不偏不倚
你想,或者不想
时间都在流逝,不言不语
你懂,或者不懂
父亲永远站在你的身后,不舍不弃
去父亲的怀里
或者 让父爱住进你的心里
默默 相守
时常 忆起
四、课堂总结
1.同学们,读了那么多,也了解了那么多,现在我们再回到课堂最初的问题:《背影》是1篇写什么的文章?除了亲情,除了父爱,你还能说点其他感悟吗?
《背影》还是1篇写 的散文。
下面是老师的一些感悟,希望能对同学们一些启示:
母亲离世的悲凉 事业衰颓的辛酸
父子生隙的隐痛 送子远行的牵挂
年事渐高的颓唐 死期将至的惶恐
一个时代的风雨飘摇 一个家庭的凋零没落 一对父子的情感战争
生的苦痛 爱的艰难
2.结语:同学们,《背影》这篇经典散文,很浅,也很深,深到要用一生去读,当你真正读懂了《背影》,也就真正学会了阅读,也就真正懂得了人生。
五、布置作业
以“爸爸,我的爱对你说”为题,写1篇日记,结合《背影》的学习感悟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叙写自己的收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