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教学设计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游园不值》教学设计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游园不值》,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感悟、积累、应用语言

教学难点、关键:

1、理解《游园不值》的第一句。

2、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查找有关春天的诗词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老师上初中的时候,曾学过到过1篇著名的作家朱自清的文章《春》。有几句话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给大家朗诵几句,好不好?

师朗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写得美吗?这几句话赞美了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春天。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一首小诗,看看古人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引入,既是联系新知,是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又含蓄地揭示了诗文。同时又暗示学生,老师学生时代学过的课文还记忆犹新,说明优美文章的段落是需要长期积累,记忆的。)

二、学诗

1、投影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自由说。

2、投影诗文

1)学生不同形式地读诗

2)了解诗人(投影诗人简介)

3)怎么理解诗句的意思,回忆一下,有哪些好的方法?

补省略、换语序、看注释、看插图、查字典

4)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学习这首诗。(投影古诗)

经过自学,你学懂了什么,汇报一下。

“应”“怜”分别解释成什么?

辨析“怜”的字义,得出“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设计意图:回忆总结理解古诗的方法很有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五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解古诗的方法,在回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方法,是照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字字落实的方法,也为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基础。)

5指导朗读。(投影出示古诗让学生按节奏读)

(a)按节奏读。自由读。

诗人游园心切,可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是多么失望!该怎么读这句话?

(b)引导学生将后句说成感叹句、反问句。

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呀!

呀,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来啦!

满园的春色怎么能关得住呢?

一枝红杏不是伸出墙外来了吗?

说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

(设计意图:因地制宜,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能让学生充分感悟诗人看到一枝红杏后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

(c)诗人仅仅是为一枝红杏兴奋吗?

你们想不想欣赏这满园的春色?(投影出示录像欣赏)

(d)欣赏了满园的春色,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想到了哪首古诗?

(设计意图:诗文整合、新旧知识整合、课内外整合,通过调动学生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强化了语言的积累、应用。正如巴金所说,“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

三、寻春

1.老师这儿也有几首优美的诗文可以用来描绘这满园的春色请大家组成学习小组,一起研究一下。(投影两首诗)

(设计意图:顺势研读《江畔独步寻花》《绝句》,形成了一种诗中有诗、景中有景的意境,课堂结构呈现出一中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态势,这是和古诗本身的意境幽远相和谐的。)

(1)找到哪几句话可描绘满园的春色?

(2)任选一句或几句,朗读或用自己的话来描绘。

2.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边读边想象。

(设计意图:朗读指导要从纯粹的技巧性的指导转向“启发语感、训练朗读”之路上来,注重边读边想象,真正读活语言,“读出声,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神。)

四、悟情

1.刚才,我们和诗人叶绍翁一样,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联想了满园的春色。

2.《游园不值》是叶绍翁的代表作,尤其是诗中后两句广为流传。

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两句,方得感悟

热爱大自然,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设计意图:至此为止,整堂课的结构已实现“递归”,这两句诗的第二次朗读,升华了学生的认识与情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3.己学完了这首诗,老师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朱自清爷爷的话,让我们齐声朗读。(投影《春》中的几句话)

(设计意图:最后再用《春》当中的排比句整合两首诗,找到诗、文中的契合点,进行概括、总结,使整堂课的结构回归一个“圆”。)

4.配乐背诵古诗。(投影古诗)

五、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画、说、写、背、演、默、收集两位诗人的诗或春天的诗。

(设计意图:把代表老师至高权力的“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了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还有选择作业的权力和自由,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自己设计的作业五花八门,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各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游赏(兴致勃勃)柴扉红杏

春色久不开(扫兴)出墙(欣慰)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2

一、复习已知,谈话导入

1.同学们,人说诗是推敲出来的,让我想起了一位诗人叫——贾岛。齐诵《题李凝幽居》和《寻隐者不遇》。(出示这两首诗)

2.像这样“不遇”的诗很多,比如邱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李白的《访戴天道士不遇》。除了古诗,还有古文《雪夜访戴不遇》等。诗人为什么要把“不遇”记下来呢?看来这“不遇”中有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

揭题。

二、小组讨论,确定目标

1、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的古诗了,那依据往常的经验,你认为通过这堂课的古诗学习,我们应掌握些什么呢?

(1)熟读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古诗的意思。

(3)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4)推敲字词的奇妙。

三、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1.指导读正确。同桌读,指名读。

2.指导读出韵味。

我们可以按古人最基本的读法: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

范读,指名读。齐读。

四、集体交流,理解诗意

1.现在让我们跟着作者——(叶绍翁)一起去“游园”,首先一起来推敲“不值”。 “值”是什么意思,(相遇)“不值”是什么意思?(没有相遇)

“游园不值”的意思是——到朋友家的花园去游玩,却没有遇到主人。

2.在游园的时候,诗人虽然没有遇到园主人,但看到了——苍苔、柴扉、红杏。

请同学们结合你的生活谈谈你对他们的了解,想谈谁都成。

(1)柴扉。

柴扉是用柴和树枝编成的一扇门。(看插图)这样的门显得——简陋,但是这样的门没有半点的人为雕琢,自然而然,多么贴近大自然的本色呀!现在谁再来读这句,让我们感受,你所见到的柴扉可不同于我们现在的柴扉,那是特别的一扇门。

指名读第一句,齐读第一句。

(2)苍苔。

苍苔是在空气潮湿的时候贴着地皮长出来的苔藓。

苔藓是什么颜色的呢?从诗句哪个字上看出来的?(苍)

这个贴着地皮的小植物沿着园门连接到台阶,瞧,那隐隐约约的一点绿,生命力是那么旺盛。所以那么普通的小植物一定会让你感觉到春天充满了——生机!

那就把你的这份感受送到这里,让我们眼前看到的苍苔绒绒的,可爱极了!

指名读。

(3)红杏。

你知道红杏是什么时候开花吗?

叶绍翁的好朋友陆游也爱杏花,他在在诗中这样赞道:

出示:杨柳不遮春色断,

一枝红杏出墙头。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我们也跟着一起夸夸吧!生读。

所以,叶绍翁也禁不住的赞叹他所见的这枝红杏。那我们把刚才感受到的送到这一枝红杏来吧!

生齐读最后一句。

(4)总结:同学们,诗人叶绍翁来游园,只遇到了——(苍苔、柴扉、红杏),而且,所见的都是普普通通的景物,如此而已的园,如此而已的景物,然而却给你怎样的感觉?

(春意盎然、万紫千红、生机勃勃。)

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用我们的慧眼去发现的时候,我们会深刻地感觉,这些自然的小生物啊就是春天的使者。你瞧这一地的苍苔已经将我们的眼睛染绿;这怒放的红杏已经将我们的心田湿润;这简陋的柴扉,让我们真切地感受自然的回归。让我们再一次把刚才所见的留在心中,体验春天中的景物所带给我们的那份新的愉悦。

生齐读。

五、推敲字词,体会感情

1.那么这样的一座园,这样的一些普通的景物诗人又对它们赋予了怎样的感情呢?请同学再一次默默地读这首古文,请你拿起笔,一边读一边品,诗中的哪个字包含了对我们所见景物特别的感情?

生默默地品。

2.推敲“怜”

叶绍翁在最初写的时候用的是“嫌”,你能推敲一下“嫌”和“怜”吗?

哪个字儿说明他惜苍苔?(印)。

这印是谁留下来的呀?出示屐鞋的图片。

现在就请同学们来想象一下,这叶绍翁这么地爱苍苔,这么地惜苍苔,他该怎么走哇?你怎么走的就怎么读。

生深情地读。

3.推敲“扣”

用“敲”置换“扣”,生读。

生做小扣的动作。

你扣了多少长时间?读第二句。

4.推敲“关”

推敲“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来。”和“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两句中的“遮”和“关”。

怎么读这一句?师读前半句,生读后半句。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习《游园不值》这首古诗。

2、学会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3、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5、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设计理念:破古诗死记硬背呆板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走进作者,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达到自悟自得。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体味古诗内容;文题勾联,感悟诗人情感。

教学准备:自己制作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揭题

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古往今来无数世人都用饱含深情的诗句赞美春天。谁能背诵一些有关春的诗句?

即使是同样的风、同样的雨、同样的花,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也是不相同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游园不值》

(二) 复习学古诗的方法

1、 还记得我们学古诗的“四步法”吗》?

第一步:释诗题

第二步:知诗人

第三步:明诗意

第四步:悟诗情

2、 今天,我们就用这“四步法”来学习古诗。

(三) 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感悟诗情

1、 释诗题。

值———遇到。

《游园不值》是说作者叶绍翁到老朋友家的院子里去欣赏春天的景色,但是没有遇到主人。

2、 知诗人。

叶绍翁:南宋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建宁浦城(今属福建人),诗以七绝著称,有《四朝问见录》、《靖逸小集》。

3、 初读指导。

(1) 自渎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

看图片,说说什么是柴扉,什么是苍苔。

柴扉——柴门

苍苔——长得非常繁茂的绿色的苔藓。

(2) 标出停顿的符号,有感情的读诗句。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4、 理解诗句的含义。

(1) 读诗句,交流难理解的词。

怜:爱惜。

小扣:轻轻的敲门。

屐齿:木鞋底下的横木条。

(2) 深入体会:你觉得诗中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怜”在这里表达了作者对“苍苔”的爱惜。

“扣”不同于“敲”,写出了作者对园主人非常有礼貌。

“关不住”写出了红杏的勃勃生机。

(3) 说说诗句的意思。

莫非是(主人)怕木屐踩坏了他的青苔?我轻轻敲着柴门,却久久不见有人来开门。这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红杏早已伸出了围墙外。

5、 悟诗情。

(1) 体会前两行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 读诗的后两句,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3) 创设情景(看图画,听音乐)

假设你就是叶绍翁,来到友人家敲门,门久久不开,抬头正看见一枝红杏探出墙来。你来朗诵这首诗,体会这种情感。

(4) 拓展:假如你就是红杏,你想说些什么呢?假如你是叶绍翁,你想对红杏说些什么呢?

6、 体会写法。

作者如果不写那只出墙的红杏,而去描写满园的春景,你认为那种写法更好?为什么?

(四) 配乐朗诵全诗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4

一、景中寓理,含蓄蕴藉

刘乃昌先生在(璀璨恢宏的宋代文代)(《中国教育报》1999年5月4日)一文中指出:“宋人重视思想,一些作家惯于以哲人慧眼审视生活,使许多诗文寓哲理,……”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借登山观景,暗示站得高方能看得远的哲理。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之所以传诵千古,历久不衰,在于其景中寓理,且含蓄蕴藉。在诗人笔下,春天如大地孕育的生命,借红杏之体,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冲破墙门禁锢,灿然而笑,生机勃勃!诗人格满园春色乃至整个春天,聚焦为一枝红杏,赋予它生命,给予它蓬勃向上的朝气。如不细加玩味,“蜜咏恬吟”,这一哲理是探寻不到的。

二、景中有情,诗中有人

“应怜展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初读时觉无甚可嚼,细品时方有疑窦顿生。“柴扉不开”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表面看,是诗人的老朋友爱怜苍苔,怕心爱之物道伤害之故。这是诗人的揣度之词。正是这揣度之词,暗含着园之主人在园内,且已听到了扣门声。园主人惜花爱草,连最不起眼的苍苔也珍视为生命,可见,他是一个与世无争、淡泊名利、品质高洁之人。物以类聚。叶绍翁与其为友,可见也是一个高洁之人。春天来了,叶绍翁想到了老朋友,于是去访,去赏春。正当叶绍翁“扣柴扉不开”扫兴之时,猛然间见到了一枝伸出墙外的红杏,其欣喜之情油然而生,灵感突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便脱口而出。伸出墙外的红杏,寄托了诗人的情感。诗人的感情历程是,去访友看春高兴——进不了园,扫兴——见杏花,欣喜,可谓一波三折。景中有情,情中有人,这就是本诗的特点。

根据诗文的含义及其特点,教学本诗的过程设计如下:

1.课前准备。

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写春的古诗。

2.自学古诗。

自学方法:先朗读古诗几遍,把古诗读熟,再借助文中注释、课后“思考题”,大体上读懂古诗,提出疑难问题。

3.深入探究。

①组织学生汇报学习情况,让好、中、差学生朗读古诗,讲一讲诗句的意思,教师指导解决学生自学中提出的疑难问题。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出节奏,读好重音,把握语调。前两句,语速平缓,声音以柔和为佳。“久不开”后,要有较长的停顿,以蓄势读好后两句。后两句应语速轻快,声音以洪亮为妙而又不失稳健。这样读,可以传出诗人的情感变化。

③启发学生想象,培养想象能力。一方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古诗时就进行,主要方法为边读边想,如“满园春色”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另一方面,在朗读后,让学生说一说想到的内容。

4.体味哲理。

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反映了小草怎样的品性?

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想一想,画中人有怎样的想法?

③谈一谈读“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后的想法。

5.课堂练习。

①默写古诗。

②把古诗改写成1篇写景记叙文,把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游园不值》,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想象 “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景象。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春天的诗词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春色是多少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不息的主题,有许多诗人都留下了赞美春天的不朽诗作。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你们小脑瓜中积累的描写春天的诗给大家展示出来。(生自由说)

看来大家的知识储备还真丰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赞美春天的诗——《游园不值》。大家齐读课题。

二、自读自悟,乐于探索

1、指名读诗,纠正字音

2、出示学法指导:解诗题 晓诗意 悟诗情

我们以前学习古诗采用了什么方法呢?老师也给大家总结了学习古诗的方法。   ( 投影出示学法指导)

①知诗人,解诗题。

②抓字眼,晓诗意。

③入诗境,悟诗情。

下面我们就按这样的步骤来学习《游园不值》

先请同学们用课前的搜集资料知诗人,解诗题。

不值:没有遇到要访问的人。  题目:去园中游赏却没有遇到要访问的人

利用你手中的各种资料,四人小组合作用过抓字眼知晓诗意。

应:大概。  怜:怜惜    (大概是花园主人爱惜这些绿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

小扣:轻轻地敲  久:很长时间。  (我轻轻地敲了那柴门好久了也不见有人来开。)

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美好的春色事关不住的,一直开得正旺的红杏伸出墙外来。)

这句话又给你什么感受?带感情朗读这句。

老师:同学问理解得很准确,谁能把全诗得意思完整地给大家说一遍。

请同学们在有感情的朗诵全诗,并相互说说诗意。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接诗句。

师:有一天,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南宋诗人叶绍翁禁不住春色诱惑,终于合上书,想到一位朋友家中去欣赏他家园子里的春景。他独自缓缓而行,来到朋友家的门前。可是——

生:(读)小扣柴扉久不开。

(结合诗意理解“小扣”、“柴扉”的词义)

师:这是怎么回事扣了这么久还不来开门是主人不在家吗?不会吧,他是很少出门的呀!噢,他家园子里满地长着青苔,绿得像铺开的地毯,美丽极了。看来园主人是很爱惜春色的,可我穿着一双木底鞋。哦,主人大概——

生:(读)应怜屐齿印苍苔。

(引导理解“应”、“屐齿”的词义)

师:大概主人爱惜苍苔,怕外人的木底鞋在上面踩上印子,破坏了他家园子里的春景。可是我也不虚此行,你园子里的春色怎么关得住呢——

生:(读)春色满园关不住。

师:是啊,满园春色是关不住的呀,你看——

生:(读)一枝红杏出墙来。

3、根据刚才的情景扮演叶绍翁编故事。

三、品评诗文

诗人不是画家,但是用了28个字就画出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绚丽多彩的图画,这就是诗歌的魅力所在。你觉得这首诗中那句话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生自由说)

齐读古诗

师接:是呀,春天是不会因为你的吝啬小气而推迟到来的脚步的,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季节的轮换也是挡不住的。

四、拓展练习 启发想象

1、诗人并没有进园,他怎么知道园中早已是满园春色呢?

2、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

a、有柳树,有美丽的,各色的花。

b、有蝴蝶,有蜜蜂。

c、有浓郁的花香。

3、根据想象,任选一项完成练习:

a、画一副红杏出墙图。

b、写一段话描述园中的景象。

c、写一首小诗赞美园中美景。(附诗作为参考)

柳暗花明绿青苔,

鸟语花香蝶恋花。

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枝红杏报春来。

五、作业

背诵、默写《游园不值》

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看到          想到          心情

柴扉不开       印苍苔         失望

红杏出墙       关不住         高兴

16 20397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