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管副市长在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会上的讲话
强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各部门加强协调,落实整改措施,确保资金安全和资源合理利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分管副市长在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会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分管副市长在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要素。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仅关乎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更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必然要求。自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当前,整治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重要意义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民权益保障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从我市实际来看,农村集体“三资”总量庞大,据统计,全市农村集体资金总额达X亿元,资产总额X亿元,资源总面积X万亩。这些“三资”是农村发展的宝贵财富,但在管理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近年来,我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开展专项清查等措施,推动了“三资”管理的规范化。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三资”管理中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一是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村(社区)尚未建立完善的财务收支、资产处置、资源发包等制度,导致管理无章可循;二是监督机制不完善,民主监督、审计监督等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存在“走过场”现象;三是管理队伍素质不高,部分村(社区)财务人员业务能力不足,甚至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四是侵占挪用问题时有发生,个别干部利用职务之便,侵占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损害了群众利益,破坏了农村政治生态。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明确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规范管理、堵塞漏洞、防范风险为重点,全面清查农村集体“三资”底数,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一)全面开展清查核实,摸清“三资”底数
清查核实是专项整治的基础工作。要按照“全面、准确、彻底”的原则,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查。在资金方面,重点清查村级财务收支、债权债务等情况,确保资金账目清晰、收支规范;在资产方面,对村集体所有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逐一登记,明确产权归属;在资源方面,对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草地、水域等资源进行全面清查,摸清资源的数量、位置、用途等情况。要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组织群众参与清查核实工作,确保清查结果真实可靠。同时,要建立健全“三资”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三资”信息,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二)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维护群众利益
针对清查核实中发现的问题,要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对于侵占挪用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问题,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追回被侵占挪用的资金、资产和资源;对于违规处置集体资产、资源的问题,要及时纠正,重新规范处置程序;对于账目混乱、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清理整顿,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要畅通群众举报渠道,设立举报电话、信箱和电子邮箱,鼓励群众对“三资”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举报。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受理、认真核查,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同时,要加大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形成强大震慑,营造风清气正的农村环境。
(三)健全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治本之策。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完善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和资源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规范管理流程、强化监督制约。在资金管理方面,要严格执行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加强对村级财务收支的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公开、透明;在资产管理方面,要建立资产台账,加强资产的登记、保管、使用和处置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在资源管理方面,要规范资源发包、租赁、流转等行为,实行公开招标、公平竞争,确保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要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实现“三资”信息的实时更新、动态监管和资源共享。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增强管理透明度。
(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发展活力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以专项整治为契机,盘活农村集体“三资”,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集体经济组织。要鼓励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合作、租赁经营等方式,盘活闲置资产和资源,增加集体收入。要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在项目安排、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倾斜,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和指导,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规范收益分配制度,确保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三、强化保障措施,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密切协作配合,确保专项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会同财政、审计、民政等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要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力、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要加强督促检查,定期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整治工作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二)加强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效,提高群众的知晓度和参与度。要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向基层干部和群众宣传“三资”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增强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群众的监督意识和维权意识。要加强对基层干部和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培训内容要涵盖财务会计知识、资产管理制度、资源管理政策等方面,通过培训,使基层干部和财务人员熟悉“三资”管理的各项规定和操作流程,能够规范开展“三资”管理工作。
(三)加强监督检查,建立长效机制
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监督。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定期对“三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要加强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以专项整治为契机,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长效机制。要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三资”管理制度体系;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三资”管理队伍素质;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三资”管理水平。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巩固专项整治成果,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同志们,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扎实推进专项整治工作,不断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为推动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新年国旗下讲话稿【优质29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