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在2025年坚决扛牢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会议上的讲话
要坚决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加强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的舌尖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各部门要协同合作,共同构建安全保障体系。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副市长在2025年坚决扛牢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副市长在2025年坚决扛牢食品药品安全责任 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专题会议,核心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部署,全面落实国家和省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市上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须臾不可放松”的紧迫感,扛牢政治责任、筑牢安全防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刚才,市食药安办通报了2024年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情况,部署了2025年重点任务,相关部门和区县作了交流发言,大家讲得都很好,关键是要把共识转化为行动,把责任转化为实效。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把食品药品安全作为最基础的民生工程、最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
食品药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安全之基、发展之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这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当前,我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向好,但风险隐患仍然存在:一方面,食品药品产业链条长、市场主体多、新业态层出不穷,从田间地头到餐桌药房,任何一个环节失守都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群众对安全的期待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对监管的精准性、时效性要求更高。特别是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加速和婴幼儿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需求增长,安全监管的压力与挑战更加凸显。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食品药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必须做到“零容忍”。要站在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把“四个最严”要求(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贯穿工作始终。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扛起属地责任,监管部门要履行好法定职责,企业主体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全社会要共同参与监督,织密“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全链条防护网。要树牢“风险即危险”“隐患即事故”的理念,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以“一失万无”的警醒确保“万无一失”的安全。
二、聚焦关键环节,以系统性举措筑牢食品药品安全防线
2024年,我们开展了“护苗行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等12个专项行动,查处违法案件238件,抽检食品合格率98.6%、药品合格率99.2%,成绩值得肯定,但问题仍需正视。比如,网络订餐平台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屡禁不止、中药材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依然存在。2025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第一,强化风险防控,下好“先手棋”。建立“风险监测-预警评估-核查处置”闭环机制,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冷链食品、集采药品等重点品种,对学校食堂、农村集贸市场、网络订餐平台等重点领域,实施“一业一策”“一品一策”精准监管。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全市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地图”,对高风险企业实施动态预警、分级管控。
第二,严格全程监管,织密“防护网”。在种植养殖环节,推广“合格证+追溯码”模式,年内实现规模化农业生产主体追溯覆盖率100%;在生产加工环节,开展“透明车间”创建行动,对高风险企业实行派驻监管;在流通环节,推进“阳光仓储”“阳光药店”工程,严打药品非法渠道购销;在消费环节,实施“明厨亮灶+互联网”提质扩面,让群众吃得放心、用药安心。
第三,推进社会共治,打好“组合拳”。深化“政府主导+企业自律+社会协同”模式,落实“吹哨人”举报奖励制度,鼓励企业内部员工举报违法行为。发挥行业协会桥梁作用,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开展“诚信经营示范店”评选。加强科普宣传,开展“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活动,年内举办科普讲座不少于200场,提高公众辨识能力。
第四,服务产业发展,激活“新动能”。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支持食品药品企业技术创新,推动“食安XX”“药安XX”品牌建设。对首次轻微违法的企业,实行“处罚+教育+整改”柔性执法;对恶意违法者,依法顶格处罚、公开曝光。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园区建设,年内引进3-5家龙头企业,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
三、突出机制创新,构建科学高效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
新形势下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必须向科技要效率、向机制要效能。重点推进三大创新:
一是打造智慧监管平台。整合农业、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数据,建成全市统一的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实现“一屏观全市、一网管全程”。推行“AI+监管”模式,在食品生产企业和药店试点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对违规行为自动抓拍、实时预警。
二是完善信用惩戒体系。建立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黑名单”制度,将严重失信主体纳入联合惩戒范围,实施行业禁入、融资限制等措施。开展信用修复专项行动,对主动整改、消除影响的企业,按规定及时移出“黑名单”。
三是健全应急处突机制。修订《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建市级应急专家库和应急处置队伍,每季度开展1次模拟演练。落实“首报负责”“即接即报”制度,确保突发事件1小时内上报、24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防止舆情发酵。
四、强化责任担当,锻造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硬核保障
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关键在责任落实,根本在能力提升。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调整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每季度召开1次专题会议。各区县政府要参照市级模式,确保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管、责任有人担。
二是能力建设到位。实施监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年内培训监管人员1500人次,组织技能比武、案例研讨等活动20场。加强基层监管所标准化建设,配备快速检测设备,确保基层“接得住、管得好”。
三是考核督导到位。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区县高质量发展考核、市直部门绩效考核核心指标,对排名靠后的单位约谈主要负责人。市食药安办要会同纪委监委,对履职不力、推诿扯皮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
四是共治共享到位。深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多元共治格局,支持媒体监督、鼓励公众举报,对有效举报最高奖励50万元。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周”“你点我检”等活动,让安全监管走进群众生活。
同志们,食品药品安全事关千家万户,责任重于泰山。让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XX提供坚实保障,以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谢谢大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