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教学设计【最新5篇】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如何有效促进学习?以下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的《细胞》教学设计相关文章,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细胞》教学设计 篇1
教案 细胞(完全版)
每 课 必 记
课 题
细胞
日 期
教
学
目
标
1、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对各种动植物细胞能有形象的认识。2、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3、说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4、了解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5、学习使用显微镜;学会制作简单装片;绘制细胞结构简图。6、了解观察工具的发展及使用对生命科学微观领域研究的意义。
重
点
难
点
分
析
细胞学生平时没有条件去观察,所以,可以先通过课件让学生对细胞有一个形象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生命科学的热情。显微镜的使用是这一节的难点,在实验中应规范的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对于一些课堂不能及时掌握的学生,课后应开放实验室。观察动植物细胞后,在课堂上从感性到理性进行分析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可以用橡皮泥模型加上学生的想象进行生动的认识。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课件的制作,相关资料的收集,包括各种动植物细胞的动画和图片,各种各样的显微镜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本节分为4-5课时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一、细胞的发现。 平时生活中我们用肉眼观察各种事物,其实在我们的地球上还有一个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世界,微观世界。这时候,我们就要借助工具——显微镜来进行观察。 借助显微镜,我们不仅仅只观察动植物的形态、内部结构或生活方式等方面,更深入到了它们的内部,由什么组成的? 1590年 荷兰人 用两块透镜组成显微镜 1665年 英国人 胡克 观察木栓切片 发现了细胞(cell) 细胞的大小 一到几十微米(um)(10-6米) 和纳米(10-9米)和头发(10-3米)进行比较 随着科技的发展,显微镜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能看到的微观世界越来越小(纳米、原子、中子等) 各种用途的显微镜介绍(从网上搜索到的资料) 结论:观察工具的发展是生命科学微观领域研究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认识各种动植物细胞(课件进行介绍)各种人体细胞 植物细胞 红细胞 植物细胞1 dna神经细胞 白细胞 植物细胞2精细胞 心肌细胞 叶子的细胞结构 这些细胞的介绍,主要是让学生对细胞有个感性的认识,为接下去的自己动手观察动植物细胞打下基础。 三、细胞学说 那细胞到底是什么呢?显微镜发明后,科学家们一直一边观察动植物的细胞,一边在思考。 从原型——原液——细胞学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德国人细胞学说: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讨论得出:科学的发展需要几代人或同代人的协同工作和孜孜不倦的努力;科学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科学家协作努力的历史。 四、认识显微镜,练习使用显微镜。 1、认识显微镜:书上p166-167边演示边让学生认识名称及作用 2、使用显微镜: 1安放:接近光源,靠体前略偏左,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 2对光: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转动集光器(最大),左眼看 调节反光镜——>>>合适亮度 3调焦和物镜升降:后生(升) 前降 4放片、调焦距:1、“上”字载玻片,夹住,通光孔;2、眼盯目镜,向前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靠近载玻片;3、左眼看,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上升,再用细准焦螺旋。 5观察 3、观察细胞形状,指出细胞结构功能。 依次观察一组不同细胞形状的永久装片,用铅笔画出来,三个细胞外形,并根据放大倍数估计细胞的真正大小。 4、观察一些实物。 头发、纸片、线、透明塑料尺、红领巾、树叶等等放到显微镜下面观察,然后画出来。 5、讨论 p169 五、细胞的结构。 1、复习练习显微镜的使用,观察一组不同形态的细胞装片。 指出动物细胞的构成: 功能 细胞膜 保护,控制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细胞质 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变异) 2、观察一些植物细胞永久装片,并画出植物细胞结构与相应的名称。(略) 3、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比较。(讨论得出) 均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但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撑的作用。(树木顶天立地) 液泡:里面有细胞液,我们吃的水果其实就是吃液泡里面液体 叶绿体:含有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的叶绿色的原因) 六、分组实验,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略) 七、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1、受精卵——>>>生物个体 模拟受精过程(竞争)——>>>问题,人如何从一个细胞长成现在这样? 分裂(变多),生长(变大),分化(变成各样)——>>>转化成人(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2、细胞的分裂 p58,橡皮泥分裂,从一个到二、四、八,数量变多,总体积不变 例如:切蛋糕,切纸片……(分裂了8次,变成了几个?) 问题:细胞都变小了,会长大吗?(刚分裂好就是分裂前的一半) 分裂不是像我们捏橡皮球这么简单,看课件演示如何分裂:分为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有丝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着丝点(简单介绍) 3、细胞的生长、分化 分裂的子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物质,不断长大到母细胞大小,一部分继续分裂,一部分则分化。 生长、分裂变多,分化产生各种细胞,变成了生物体的各种结构。再次请学生描述自己的生长过程,从受精卵到现在……注意:1刚分裂的子细胞只有母细胞的一半大小 2细胞的分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生长和分化是相伴而行 3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是不断进行的 4、细胞的再生 伤口愈合,头屑脱落…………细胞死去再生 蚯蚓,壁虎的尾巴都能再生,但有些却不能,如人腿…… 八、小结九、练习,基础题做做也好(附在本教案的下面)
轶
事
记
录
课
后
反
思
一、 显微镜的使用1、写出显微镜的各个结构:(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 3、使用显微镜要注意的问题:(1) 如果从目镜看到要观察的物体在左边,要移动到中间,载玻片该往 边移。(2) 向 旋转 准焦螺旋,物镜会快速上升;向 旋转 准焦螺旋,物镜会慢慢下降。(3)拿显微镜时,要左手托 , 手握镜臂;要使观察的视野最亮,可以把 最大的光圈对准 ,并且用反光镜的 面镜。(4)在自己动手做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时候,如果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应该 细胞结构不太清楚,可能时因为 ,要 有黑色圆圈等杂物体,应该 二、各种各样的细胞1、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建立早在300多年前,一位名叫 (robert hooke)的英国科学家,用自已精心改良的 观察瓶塞的软木,发现了蜂窝状的小室,并把这些小室称之为“细胞”,这就是人类了解植物基本构造的开端。事实上,胡克当时所看到的只是植物细胞的外壳—— ,而对细胞里面的细微结构却一无所知。到了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 和 终于发现动物细胞虽无细胞壁,但有与植物细胞一样的细胞核,于是提出了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的内容)。2、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的三种基本结构是 、 、 ,其中有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作用的是 ;含有遗传物质的是 ;许多生命活动场所是 。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 、 、 ,有些树木之所以能长的这么高,就是因为有 ,它主要由纤维素组成,有 的作用,使植物有一定的结构;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是因为树叶细胞里有 ,里面含有叶绿素,是进行 的场所。3、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只有母细胞的 大小;细胞的分裂是一个 的过程, 和 是相伴而行的;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是 (填不断进行 或者 断断续续)的。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发挥想象,简单描述一下人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如何发育成一个复杂的人体结构。(其中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各起了什么作用?)
《细胞》教学设计 篇2
教案示例
1.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细胞结构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设疑,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总结细胞概念→将静止的内容变为动态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索生物生长的奥秘
通过步步设疑,引导学生由外向内、由平面到立体、由结构到功能,不断深入地认识细胞,从中总结出细胞的概念,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联系起来,并认识生物体生长的奥秘。
2.教学过程 说明
(1)通过学生们复习、回忆、观察——细胞结构简图,引出教学主题。首先展示上节课由学生完成的细胞结构简图,引发学生思考:细胞是平面结构吗?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区别吗?这些结构都叫什么?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索细胞结构的兴趣。
(2)教师适时展示细胞的立体结构模型,目的是:一方面让学生知道细胞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另一方面借助于模型讲解动、植物细胞结构。
首先介绍植物细胞的结构。在介绍过程中渗透研究结构的方法——由外向内,同时采用边画图边讲解的方法。在讲到细胞膜的时候,应提出问题:在观察过程中谁看到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细胞膜?目的是,一方面讲清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极薄且紧贴细胞壁,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讲到液泡时,由于学生容易将它与细胞质看成是两个并列结构,所以教师要强调液泡是细胞质的一部分。
然后介绍动物细胞的结构。这时也采用边画图边讲解的方法,同时用对比学习的方法:先找出动植物细胞的相同之处,即都有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再找出不同之处,即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质里没有液泡。实施对比学习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通过观察,了解细胞的功能。教师进一步设疑:细胞有生命吗?并带着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
这时,教师可以将课文中的“动动手”改为演示实验“利用高倍镜观察黑藻(或苦草)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最好将视野中的物像通过显微摄影仪投射于屏幕上(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多摆几台示范镜供学生观察),使每一个学生都亲眼看到细胞质的流动。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从这些现象看到本质:细胞质正在不停地流动着,说明细胞是活细胞,是有生命的。细胞质的流动可以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生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最后教师应指明:
①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②细胞膜可控制物质的进出。
③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对细胞的遗传有控制作用,这一点以后会详细介绍。
这时,教师再总结细胞的概念,学生就容易接受了。同时教师应指出:
①经过科学家的研究,证明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可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②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比如病毒就没有细胞结构。从而加深学生对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结构的理解。
(4)关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是教学的难点 。
这时可以通过制作课件体现细胞分裂和生长的过程,课件主要体现两个内容:
①通过细胞分裂产生多个细胞。
②分裂后的部分细胞体积增大,说明细胞生长。
通过课件使微观、动态的知识变为直观的感性材料,便于学生的观察与理解;同时也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 ,达到了识记细胞分裂和生长基本过程的目的。
《细胞》教学设计 篇3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情感态度: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 教学重难点: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说出生命系统的层次是难点
三、 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 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关于冠装病毒相关的资料。
五、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 引入新课
(二) 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三)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难点)
小结
课后练习
教师活动
以"病毒是不是生物?"问题引入,简单复习病毒的结构(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核心,但是能复制)。举引起sas的冠状病毒为例,提出问题,病毒在细胞外不具备很多生命的基本特征,它是怎么复制的呢?……冠状病毒在那些细胞里面复制呢?
小结上面的内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在细胞外表现不出生命的特征,说明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为什么呢?)细胞的任何一部分脱离了细胞就不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大分子物质也不具有生命的特征。所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提出问题:细胞能表现出那些生命活动呢?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并开展讨论。
小结:(幻灯片展示提纲)细胞为什么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是在在细胞生命活动基础上实现各种的生命功能。(举出一些实例)
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谓是恒河沙数,但是这些生物,小到组成它们身体的细胞,大到一个生物个体,一个物种、甚至一个生态系统、整个生物圈,都可以一个一个的生命系统(什么是系统呢),而且这些生命系统之间还有层次的关系。(以一只龟为例分析)
单一个心肌细胞就是一个生命系统,(为什么呢?)因为细胞各个部分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而使细胞能表现生命特征;心肌也是一个系统(分析略)。引导学生分析心脏、循环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等也是一个系统。
学生活动
讨论、思考问题:病毒是怎么样复制的?(在细胞内)
汇报冠状病毒的相关的资料
阅读资料并讨论:
(实例一:草履虫除了分裂和运动,还能镊食、排泄,生长,应激;实例二:精子和卵细胞作为桥梁,胚胎发育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有关系;实例4:例如疟疾、非典感冒等等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生物系统的层次性、以及尝试分析后面几个层次作为生命系统的原因。(着重引导说出多个组分互相配合影响成为整体)
完成资料后的"思考与讨论"。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课时)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细胞学说的发展过程
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细胞形态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技能: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
制作临时装片
观察不同细胞的差异
情感态度:认同科学探索是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
认识水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禁采发菜的意义
二、 教学重难点:显微镜高倍镜的使用;细胞的多样性,特别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是本课的重点。而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三、 教学用具:实验材料、显微镜、ppt幻灯片。
四、 课前准备:准备好实验的材料(选取多少种细胞?)。
五、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 使用显微镜的高倍镜观察集中细胞
(二)第一课时的课后练习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彩图,回忆4种细胞的来源以及复习在初中阶段所了解的细胞的结构。
简单复习一下显微镜的使用。用幻灯片指导学生制作临时装片并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并以问题作为引导:你观察的是什么细胞;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后,视野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并将其移动到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尝试用简图来描述一下你观察的细胞;你认为造成细胞形态结构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比较)
小结,造成细胞形态结构差异的原因由于功能上的差异。
课后联系第1、2题
第一题:答案是b
第二题:(1)上皮组织细胞、角质保护层细胞、皮下结缔组织细胞;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叶肉细胞、导管细胞、筛管细胞。(2)共同点: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相异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3)因为两者都有多种组织有机结合,并有一定生理功能。
学生活动
思考并回答问题
制作临时装片并观察。思考讨论老师的问题,并作出回答交流。
完成练习
(二)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第二课时)
(三)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课后练习
科学前沿
本章小结
自我测试
引导学生比较上一节实验课所绘制的细胞图与大肠杆菌相片、模式图的差异。提出问题:两种细胞之间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导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代表生物。(真核细胞如动物、植物、真菌;原核细胞如细菌、蓝藻)
以蓝�
1.什么是蓝藻,身边熟悉的蓝藻有那些代表生物?(发菜、水华)水华对环境的影响和禁采发菜的环保意义。
2. 形态:比较小,营养方式。细菌主要以寄生、腐生为主,而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3.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
4.用幻灯片比较一下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不同点。然后比较两者的相同点,突出细胞核与拟核物质组成的共同性。
设问:被誉为现代生物学三大基石是什么?(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尔遗传理论、细胞学说)
简单地解释细胞学说的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描述了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第二要点描述了细胞的生命活动;第三要点描述细胞的繁殖。(可以以设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讲)
以讨论题引导学生阅读"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资料。
课后练习3:根本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共性是细胞核的组成物质。
(略)
《细胞》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细胞的发现史;
(2)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结构的功能
(3)说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4)知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能力目标:培养自学能力、通过观察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体会对事物的观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2)感受科学的发展往往需要付出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初步感受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二、教学重难点: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三、教学过程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引
入
设问:每位同学都吃过西瓜,西瓜多汁美味,那你知道西瓜汁是哪里来的吗?为什么多数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那就请同学们认真听课,答案本课中找!
可能不知
激发学生求知欲。
2分钟
细
胞
发
现
史
问:你们知道细胞吗?
述:确实,由于细胞极小,小到我们肉眼根本无法分辨,所以,普通人一般无从所知。
课件展示:微生物大小
问:那么细胞是怎么被发现的?
(布置学生阅读p53和p62)
活动一:
思考:细胞发现的过程是怎样的,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怎样的,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怎样的?
置疑:从细胞的发现到今天的细胞学成就,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其间凝聚了许多科学家的探索成果,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可能不知)
阅读
学生思考后回答
细胞大小的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通过自习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细胞发现史与细胞学说的建立史,以及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发展往往需要付出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分钟
7分钟
3分钟
细
胞
学
说
置疑: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知道动、植物都是由一个共同的结构构成的吗?这个结构是什么?
述: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就是细胞学说。
(板书)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生答:细胞
让学生初步了解物质世界的统一性。
3分钟
细
胞
的
形
态
过渡:细胞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课件展示各种细胞形态图。
要求学生谈谈观察后的感受。
总结:细胞的形态是各式各样的,但它们都很小。
观察
回答。
感受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3分钟
细
胞
的
结
构
过渡:细胞的形态各异,那么其内部结构又是如何的?
课件展示动物细胞结构图,介绍各部分结构。
继续在旁边展示出植物细胞结构图。
问:你能找出它们共有的结构吗?
追问:有没有不尽相同的地方?哪位同学能在图中指出?
介绍植物细胞结构。
思考,并回答。
指定学生上台指出。
培养学生的观察及辨别能力。
10分钟
细
胞
结
构
的
功
能
过渡: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细胞各部分功能。
针对动植物细胞图在引导的基础上介绍各结构的功能。
思考:
1、高大的树木为何能顶天立地?
2、叶子为什么通常是绿色?
3、西瓜的汁来自哪里?
讨论并交流
使学生初步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让学生用新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达到既帮助学习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6分钟
实
践
应
用
︵
小
结
︶
活动二:(“小小侦探家”)
设障:公安部得到一份生物作品,从外形上分辨不出该样品是取自植物还是动物,你能否用学过的知识将它鉴定出来?(展示样品图片)
说明你的鉴定理由,并完成相应的表格。
分组讨论。
汇报成果。
学以致用。并进一步明确动植物细胞的区别与联系。
5分钟
练习
(见课件)
3分钟
布置
作业
作业本bp12—13第1、2、6、7、8题。
课
后
反
思
四、板书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壁
液泡
叶绿体
:保护、控制物质交换
:含有遗传物质
:生命活动的场所
:支持、保护作用
:含有细胞液
:含叶绿素,光合作用场所
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教学设计 篇5
1、《细胞》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细胞的图片和资料。
2:教师准备:洋葱鳞片叶、载玻片、盖玻片、镊子、解剖针、吸收纸、滴管、清水、稀释的碘酒、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其他植物细胞等。
注意:最好把自制的洋葱表皮细胞深染成红色。
二:教与学的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概括能力,教给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的方法。
2:愿意合作交流,会查阅书报及其他信息源。
3:使学生初步知道什么是细胞,生物体都有细胞构成。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命都是从一个新的细胞开始的。但是由于细胞很微小,用肉眼看不到,只有在显微镜下才可以观察得到。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在显微镜下观察人士细胞,了解细胞的作用,知道神武的生长、发育、衰老、死亡都与细胞息息相关。认识细胞必须先了解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精密放大的仪器。是16世纪前后发明的,他的问世
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显微镜的发明对于生物学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意识到
科学技术使不断发展的,科学水平的提高可以影响多个领域的发展来引入新课。
教师参考资料:
开微观世界大门的工具——显微镜(1665 年)
最早的显微镜是由一个叫詹森的眼镜制造匠人于 1590 年前后发明的。这个显微镜是用一个凹镜和一个凸镜做成的,制作水平还很低。詹森虽然是发明显微镜的第一人,却并没有发现显微镜的真正价值。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詹森的发明并没有引起世人的重视。事隔 90 多年后,显微镜又被荷兰人列文虎克研究成功了,并且开始真正地用于科学研究试验。关于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的过程,也是充满偶然性的。
列文虎克于 1632 年出生于荷兰的德尔夫特市,从没接受过正规的科学训练。但他是一个对新奇事物充满强烈兴趣的人。一次,他从朋友那里听说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的眼镜店可以磨制放大镜,用放大镜可以把肉眼看不清的东西看得很清楚。他对这个神奇的放大镜充满了好奇心,但又因为价格太高而买不起。从此,他经常出入眼镜店,认真观察磨制镜片的工作,暗暗地学习着磨制镜片的技术。
功夫不负苦心人。1665 年,列文虎克终于制成了一块直径只有 0。3 厘米的小透镜,并做了一个架,把这块小透镜镶在架上,又在透镜下边装了一块铜板,上面钻了一个小孔,使光线从这里射进而反射出所观察的东西。这样,列文虎克的第一台显微镜成功了。由于他有着磨制高倍镜片的精湛技术,他制成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超过了当时世界上已有的任何显微镜。
列文虎克并没有就此止步,他继续下功夫改进显微镜,进一步提高其性能,以便更好地去观察了解神秘的微观世界。为此,他辞退了工作,专心致志地研制显微镜。几年后,他终于制出了能把物体放大 300 倍的显微镜。
1675 年的一个雨天,列文虎克从院子里舀了一杯雨水用显微镜观察。他发现水滴中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小生物在蠕动,而且数量惊人。在一滴雨水中,这些小生物要比当时全荷兰的人数还多出许多倍。以后,列文虎克又用显微镜发现了红血球和酵母菌。这样,他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微生物世界的发现者,被吸收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
显微镜的发明和列文虎克的研究工作,为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利用显微镜发现,各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定的细菌引起的。这就导致了抵抗疾病的健康检查、种痘和药物研制的成功。
据说,列文虎克是一个对自己的发明守口如瓶、严守秘密的人。直到现在,显微镜学家们还弄不明白他是怎样用那种原始的工具获得那么好的效果。
显微镜是人类各个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物之一。在它发明出来之前,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所看到的东西。
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上图:这是17世纪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的显微镜。它有一根内装透镜的简易皮管,安放在一个可调整的架子上。灌满水的玻璃球用来把光聚焦到物体上。
最早的显微镜是16世纪末期在荷兰制造出来的。发明者可能是一个叫做札恰里亚斯•詹森的荷兰眼镜商,或者另一位荷兰科学家汉斯•利珀希,他们用两片透镜制作了简易的显微镜,但并没有用这些仪器做过任何重要的观察。
后来有两个人开始在科学上使用显微镜。第一个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他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一种昆虫后,第一次对它的复眼进行了描述。第二个是荷兰亚麻织品商人安东尼•凡•列文虎克(1632年-1723年),他自己学会了磨制透镜。他第一次描述了许多肉眼所看不见的微小植物和动物。
1931年,恩斯特•鲁斯卡通过研制电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使得科学家能观察到像百万分之一毫米那样小的物体。1986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奖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洋葱细胞,
(1) 制作洋葱表皮薄膜,(教给学生用镊子从洋葱表皮撕下一层薄薄的膜,进行观察。教师也可以先演示一遍,如果没有洋葱也可以用葱膜来代替。还可以将苹果皮上的肉刮干净,使其仅似透明。用来观察效果也很好。)
(2) 学习认识显微镜
教师出示显微镜,让学生认识显微镜是有目镜、物镜、载物台、反光镜、调教螺旋等各部分组成。让学生知道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放大仪器,能够靶细胞个体放大到几倍到几千倍,从而能观察到肉眼观察不到的微小物体。
教师参考资料: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可分为两个部分:
(一)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1.目镜:由二、三片透镜组成,安装在镜筒上端,也叫接目镜。在目镜上方刻有5×、10×、20×等为放大倍数。从外表上看,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低。
2.物镜:由数组透镜组成,安装在转换器上,又称接物镜,每台显微镜上常备有几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物镜上所刻8×、10×、40×等就是放大倍数,习惯上把10-20倍的叫做低倍物镜;40-60倍的叫做高倍物镜;90-100倍的叫做油镜。从形态上看,接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高。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粗略计算方法为接目镜放大倍数与接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如观察时所用接物镜为40×、接目镜为10×,则物体放大倍数为40×10=400倍。
3.集光器:位于载物台下方。由二、三块透镜组成,其作用是聚集来自反光镜的光线,使光度增强,并提高显微镜的鉴别力,集光器下面装有光圈(可变光阑),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可以调节进入集光器光量的多少。若光线过强,则将光圈孔口缩小,反之则张大,集光器还可以上下移动,以调节适宜的光度。
4.反光镜:具两面,一面为平面镜,一面为凹面镜。其用途是收集光线。平面镜使光线分布较均匀。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反射的光线较强,一般在光线较弱时使用。(有些显微镜可自带光源,因而没有反光镜)
(二)机械部分
1.镜座:在显微镜的底部,用于支持整个显微镜。
2.镜柱、镜臂和倾斜关节:镜座上的直立短柱叫做镜柱。镜柱上方的弯曲的弓形部分叫做镜臂,是握镜的地方。镜臂和镜柱之间有一个能活动的倾斜关节,可使显微镜向后倾斜,便于观察。
3.载物台:镜臂下端安装的一个向前伸出的平面台叫做载物台。用于放置观察用的玻片标本,载物台中央有一圆孔,叫通光孔。通光孔左右两旁一般装有一对弹簧�
4.镜筒:安装在镜臂上端的圆筒叫做镜筒,上端安装目镜,下端连接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镜筒下端的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其上可以安装几个接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镜头。
6.准焦螺旋:镜臂上装有两种可以转动的螺旋,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称为准焦螺旋。大的螺旋转动一圈。镜筒升降10毫米,用于调节低倍镜,叫做粗准焦螺旋。小的螺旋围动一圈,镜筒升降毫米。主要用于调节高倍镜,叫做细准焦螺旋。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也可以用印有“6”字的薄纸片制成)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3) 学习观察洋葱细胞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要指导学生边观察边作好记录。
(4) 学生观察完后,进行交流,交流方式可以用图表示也可以语言描述。
(5) 教师对学生的回报做出鼓励性的评价。并强调正确的画图方法,(即观察到暗的地方要用细点来表示,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密集)
2:认识其他动植物细胞
(1) 出示其他动植物切片。可以让各小组观察不同的动植物细胞切片,以便与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与不同。
(2)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活动
在此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是学生明白细胞多种多样,由于功能的不同,细胞的形态也不一样,从而扩大学生对细胞的认识范围。
(3) 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和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得出结论: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动植物体格部分的细胞大小、形状不尽相同。
(三)拓展活动
继续查阅资料,了解细胞是怎么生长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