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样例优秀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样例优秀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第一篇】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的第三课时(第4页)“小数乘小数”中的例3,是小数乘小数(不需添0占位)。这是学生在整数乘法的基础上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探究。本节课设计分为三个环节:①复习旧知,铺垫新知。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复习整数乘整数的竖式运算。此环节的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利用旧知识的迁移很快地掌握新知识。②探究算法,明白算理。利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使学生了解计算的算理。③总结方法,拓展思考。此部分是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总结,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是本节课知识的结束,而是新知识的开始,长期的训练能培养学生们深入思考的习惯。
学情分析
第一,小数乘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知识铺垫。
第二,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类推理能力,他们能在做题过程中,借助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经验,自主探索,把小数乘小数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运算。
第三,五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会运用多种感官来接受外部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探索,能正确笔算小数乘小数(不需添0占位),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小数乘小数的算法,发现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并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环境与准备
在计算机上安装播放器;建立班级QQ群;在“一起作业网”上建立网上班级,每位学生拥有一个账号和对应的密码。
教学过程
1.巧妙创境,激趣引入
我们利用我国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唐僧师徒四人创设了一个情境,即在21世纪,唐僧为了使徒弟们更快地适应新生活,特意开办了“三藏课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动画人物导入本课,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其很快进入到对知识的学习中。
2.找准起点,复习引入
出示“43×58”,复习整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小数乘小数是基于整数乘整数的学习而进行的学习活动,因此,可以先让学生对这个知识点进行复习,以便其更好地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3.探究算法,明白算理
(后续以师徒四人为主线抛出的几个学习任务,被放在一个故事情境中,这样学生学习起来自然兴趣浓厚,接受起来也更容易一些。)
①唐僧出示例题:“一斤桃子元,要买斤,为师要付多少钱?”
猪八戒抢答:“师父,这个简单,我会用竖式计算。×,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因为24×8=192,所以192的小数点与乘数的小数点对齐,结果是。师父,快表扬我吧。”
(反例是纠正错误的常用方法,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特别是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适时选用反例,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其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在这里,借助猪八戒“粗心”的人物特点出示一个学生在此知识的学习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反例,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带着审视、批判的思想,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和掌握。)
②悟空发言:“哈哈,过了这么多年,你还是不爱认真思考。不用师父教你,俺老孙来给你说说。把看成24,它扩大了10倍;把看成8,它也扩大了10倍,它们的积就扩大了100倍,所以应当把24×8的积缩小100倍才对。×的积应当是。师弟们,懂了没?”
(利用“悟空”聪明的人物特点来纠正猪八戒的错误,这样既能给学生以正确方法的示范,也能让在前期发现猪八戒的错误的学生,对自己予以肯定,认为和悟空一样聪明,可谓“一举两得”。)
然后师徒四人一起来观察这个竖式,发现“是一个一位小数,也是一个一位小数,那么它们相乘的积是两位小数”。
③沙僧:“猴哥,俺懂了,让我来说说‘×’这道题吧。先把扩大100倍,看作192;把扩大10倍,看作9。192×9等于1728,它是×扩大1000倍后的结果,所以要把1728缩小1000倍,就是。”
悟空:“完全正确。八戒,你懂了吗?”
(此环节中,利用沙僧“勤学、踏实”的人物性格来再次帮助学生巩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以便他们消化新知识。)
最后师徒四人再一起来观察竖式,发现“是一个两位小数,是一个一位小数,那么它们的积的小数位数应该是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因此,积应该为三位小数”。
(两次对竖式中小数位数的观察,是对难点的突破。)
4.总结方法,拓展思考
①猪八戒总结小数乘小数的方法:第一步,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上小数点。第二步,点小数点时,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只要细心、肯学,及时纠正之前的错误,同样还能成为优秀的学生。这也是对平常爱犯些小错误的学生给予心理暗示,告诉他们不要灰心,不要放弃。)
②总结小数乘小数的儿歌:小数乘法很简单,先看整数乘整数。乘数小数共几位,积中小数与之同。(儿歌朗朗上口,便于学生对小数乘小数方法的记忆。)
③如果我们在积上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点,该怎么办呢?(学习应该是开放互通的,所以此处设疑是为了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激发他们更好地进行后续学习。)
5.巩固训练,提升技能
学生在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之后,进入“一起作业网”完成测试题,以检测学习效果。学生不仅能及时看到自己的做题情况,而且遇到错题时还可以点击查看错题解析,以便及时纠正错误思路。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计算机在线生成的全面分析数据对学生的完成效果和成绩进行及时的评价,以帮助学生及时地消灭知识薄弱点。
设计亮点
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微视频作为一种新的知识载体,它具备了时间短、问题聚焦、主题突出、易传播、可反复观看等特点。利用它,可以开放学生学习的空间,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本节课制作的微视频,基于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旨在帮助学生快乐自学,突破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1.正误对比,凸显重点
在微视频制作中,针对×=,我们呈现了两种计算方式:一种是正确的计算方式,另一种是学生易犯的错误形式。受到“用竖式计算小数点加减时,要把小数点对齐”知识的负迁移的影响,在用竖式计算时,学生往往会把积的小数点与乘数的小数点对齐,这样得到的积是。这一错误的计算形式与正确的计算形式形成对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其对本节课重点的了解。
2.及时总结,突破难点
当正确的竖式方法被写出来后,学生及时对算式进行观察总结:一个乘数是一位小数,另一个乘数也是一位小数,那么它们的积就是两位小数;一个乘数是两位小数,另一个乘数是一位小数,那么它们的积就是三位小数。同时,我们也对小数乘小数的方法进行了总结。这样从两方面实现了对难点的突破。
3.儿歌助力,提高效率
儿歌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相对于枯燥的文字叙述来说,学生对儿歌更容易理解并记忆。因此,我们编写了一首儿歌:小数乘法很简单,先看整数乘整数。乘数小数共几位,积中小数与之同。朗朗上口的语言节奏,在无形中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
4.巧妙留白,引发思考
此次微视频针对的是小数乘小数(不需添0占位)制作的。如果最后的结尾只是总结新知识,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所以在视频的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在积上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点,该怎么办呢?这样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时刻延伸的状态,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第二篇】
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口算乘法中又包括,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和每 位积不满十的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几百几十数;笔算乘法又包括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不进位的、 进位的),被乘数中间有0,末尾有0 的乘法。
二、本单元在小学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又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多位数 乘法,不论乘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一位数乘多位数。
三、本单元编写特点
1. 适当加强口算。
为加强口算与笔算的联系,为学习笔算做好准备,特意把口算提到笔算之前进行教学,还适当扩展了口算 的范围。如在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中,开始教学口算乘法,并且先出现一位数乘两位数而每位乘积不满10 的, 如12×3等;另外增加了一位数乘几百几十而每位乘积不满10 的,如120×3 等。学生掌握这些口算,便于理解笔 算的算理。
2. 适当调整了笔算乘法的教学顺序。
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虽然被乘数的位数不同,但算理、算法是基本相同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 是使学生掌握乘的顺序和某位乘积满10 如何进位的问题。教材中一开始先教学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每位乘积 不满10的,以解决乘的顺序问题,接着教学一位数乘四位数,引导学生类推。然后教学某位乘积满10 的和每位 乘积都满10 的,着重使学生理解积满10 进位的道理,并掌握进位的方法。这样安排仅规律明显,而且重点突 出。
3. 注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材中十分注意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类推出某部分新知识。如教学被乘数末尾有0 的乘法时,先 举被乘数末尾有一个0 的例子,说明简便算法,然后出现被乘数末尾有两个0 的例子, 引导学生类推出简便算法 ,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4. 注意引导学生探索规律。
教材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如教学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以后,引导学生想怎样计算简便? 从中找出它们的共同规律,总结出简便算法。
四、备课建议
1. 本单元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部分。
口算乘法主要是解决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两位数;乘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编者对这些内 容共设了4 个例题。例1、例2 主要是教学一位数乘整十、整百的数,至于乘整千的数,学生可以类推出简算方 法。这两个例题教材中都配有直观图,并在虚线框中说明了思维方法和过程。教学时,可通过让学生操作学具 理解口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重点应是例1。
例3、例4 主要是解决每位乘积不满10 的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乘几百几十数的口算。这两个例题中例3 是重点,可以让学生操作学具,讨论交流,使其明白可以把被乘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乘以乘数后再相加 的算理和算法。
笔算乘法主要解决一位数乘多位数乘的顺序、进位问题和被乘数有0 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编者共设 计了11 个例题, 它们各自的作用与内在联系及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建议如下:
例1、例2、例3,重点解决乘的顺序问题, 这是笔算乘法法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很 好掌握。
这三个例题中,例1 是重点,可让学生通过操作学具弄懂算理,掌握算法及简写方法。例2 和例3 则可 以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推理,或学生自己类推, 掌握乘的顺序。 转贴于
例4、例5、例6、例7 重点是解决进位问题,这是笔算乘法法则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点。教学例4 应让学生通过操作学具, 明白进位的算理及进位方法。例4 掌握了,例5、例6可以引导学生推理得出计算方法, 进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法则。例7 可让学生独立做。
例8、例9 重点解决0 和任何数相乘得0 的问题, 它是被乘数中间有0 和末尾有0 的乘法的基础。教学例10,应着重引导学生明白被乘数中间有0时,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与被乘数中间没有0 是一样的。
例11 是被乘数末尾有0 的乘法。在教学时, 可以提问:“如果用笔算,怎样写比较简便?”启发学生思考 解决。
2. 让学生建立数学与实际的自然联系。
现代数学是一种直接用于生活的技术,为了让数学更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感到所学数学是看得见,摸得 着,用得上的科学。在教学时,要把新内容的引入都力求来源于实际生活,使学生感到所学的数学就是身边的 事情,解决这些问题,就是为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使抽象的数学具有实际的意义。
如口算12×3,可以表 述成, 清明节我校去栽树,每班栽12 棵,3 个班共栽多少棵?然后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 应该怎样计算? ”同学们可以摆一摆小棒,算一算。对于其他例题也最好加上生活情境,这样所有的计算就具有了实际意义, 不再是抽象的数学和枯燥的计算,学生感到亲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油然而生。这种对科学的兴 趣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吗?
3. 重视学生参与,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北师大教授周玉仁讲:“要让学生做科学,而不是让学生听科学。”经验也告诉我们,要想把学生真正放 在主体位置,就必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学数学。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在活动中得以提高,学 生的智力是在活动中得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在不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做法中得到锻炼。所以在课堂 教学中要让每个同学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手“动”起来,口“说”起来,思维“活 ”起来。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操作活动是非常必要,也是观察和演示不能替代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在课堂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操作。学具操作目的要明确,操作的时机最好为学生想获得新知,又苦于没有 好的办法时,教师提出用相应的学具试一试,这时让学生操作学具为好。重视操作方法的指导,一般来讲,学 生操作学具,应让其先自由操作,再规范操作。自由操作就是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去操作,去探讨,不要强求一 致,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展他们的个性,使其体验成功的愉悦。在操作过程中, 要求学生把操作、思维、语言及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数学学具操作数学化。如教学口算12×3。可以让 学生摆小棒,学生可能有以下三种摆法。 ①每行摆12 根小棒,摆3 行,可以列算式为12 + 12 + 12= 36 ;②先摆 10 根一行的,摆3 行,再摆2 根一行的,摆3 行,可以列算式为10×3 + 2×3 = 36 ;③先摆2 根一行的,摆3 行,再 摆10 根一行的,摆3 行,可以列算式为2 ×3 + 10×3 =36。这些不同的摆法,反映出不同的思考过程。 之后引 导学生发现10×3 +2×3 符合先算高位再算低位的口算方法, 这时可让学生按这种方法再操作一遍,最后总结 归纳。像以上这样把操作、思维、语言、计算有机结合,既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又有利于发展学 生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第三篇】
一、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1.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鼓励引导同学们进入到情境中,通过角色与氛围的设定逐步将课程导人,为下一步学生进入探究做好铺垫,只有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进人探究式课堂的状态以后,老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学、思、疑、问这几个过程,让他们形成一种对知识的体验,产生对探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的关键之处就在于老师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自主探究的氛围与环境。
2.针对课堂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采用不同的合作方式完成探究
探究的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是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让小组内部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他们布置特定的任务,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让每一名组员都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大家共同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一些人的观点可能会对组内的其他成员产生启发,既能够很好地开拓大家的思维,同时又能做到思维上的互补,对探究问题的不断深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吸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有效促进思想感情的交流,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精神。
3.多进行交流与沟通,对探究过程与结果进行验证
经过了探究的过程,接下来要对学生已有的探究成果进行巩固,同时对学生的自主探究效果进行检验与验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指导与帮助的途径,让他们对问题的分析与认识更加多元化,第一步老师要以课堂知识的授课要点以及学生探究的具体情况,对大家的探路结果进行一个综合归纳与概括,对那些表现优秀的地方要特意提出来表扬,对于那些还需要改进的方面也要及时指出,以便于后期的不断完善;再者,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通过自主探讨学到的知识以及获取的信息进行灵活的运用的能力,对于类似的问题在下一次遇到时可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第三点则是引导学生对知识不断地深化与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思维的拓展能力。
二、新课改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设计
以《小数乘整数》为例,进行具体的教学过程分析:
老师:同学们,夏天快要到了,有很多大家爱吃的水果要成熟了,我一起去水果超市看看吧,这时老师以课件的形式展示出带有价格的水果图片,香蕉2元每千克,甜瓜元每千克;现在老师先买了2千克的香蕉,同学们计算一下老师一共花了多少钱,然后又买了3千克的甜瓜,你们计算一下老师又花了多少钱?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谈论和计算,然后互相交流计算方法以及计算结果。接下来是小组的发言时间了,对于甜瓜来说每千克元,买了3千克,就是乘以3,也就是3个相加,一共元。
首先是创设情境,提出课堂内容的问题,老师可以以学生都喜欢水果为开篇将生活中的情境引入到课堂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对于香蕉的价格计算,学生很容易计算出来,下一个甜瓜的计算因为牵涉到了小数与整数的乘法,这是学生之前没有见过的,但是借助之前的学习经验,整个问题还是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突破,让同学们通过自主的探索与交流,可以想出多种解决办法,从而对数学问题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以及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有所感受与体验。
下一步让学生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原理与计算方法进行自主的探索,展示一些整数与小数相乘的算式,比如123×、15×、55×等,让同学们猜一猜这几种算式的乘积结果会有几位小数,然后再用计算器进行计算,验证一下是否与自己的猜测结果相一致,让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如何才能确定小数的位数,最后得出结论,在对小数乘整数进行计算时,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看一看因数里面有几位小数,就从乘积的右侧开始数几位,最后点上小数点,这个环节主要是以教学要求为导向,将教学内容逐渐深入,同时有效利用计算器,让同学们找到乘积与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第三步让学生根据已知的乘积算式比如132×23=3036,直接写出下面变式的结果,例如×23、132×、132×、×23的计算结果,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对乘积与因数的小数位之间的联系进行基本的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的相同之处有所体会,同时也让学生对计算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巩固与练习,为以后学习小数与小数之间的乘积打好基础。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第四篇】
[关键词]提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7-0089-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作为教师常用的一种手段,设计有效提问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无意义,不能真正启发学生思维,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也就只剩下了简单机械地重复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把握也就难以达到深刻。要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有效,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要提的问题。
一、试探性提问
在教学中,教师试探性的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情况。在学生学习新知时,教师通过试探性的提问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状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案与进度,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教学“认识负数”时,教师设计了一个学习情境(图片展示):某游乐场举行了一次冰雕展会,在展会现场,整个冰雕展区的温度为零下15℃。
师:请问零下15℃一般可以如何表示呢?
生(齐):用负数表示。
师:你们是从哪知道这个信息的?
生1:天气预报。
生2:我是从“零下”这个词语知道的。
师:真棒,看来大家对负数都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负数吧!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零下15℃一般可以如何表示呢?”这个试探性的提问了解到学生对负数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教师把准教学脉络奠定了基础,使课堂的展开更顺利。
二、引导性提问
正确理解数学信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理解困难时,教师要善于通过引导性提问的设计,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引领学生步步深入,从而获得对数学信息的真正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学“小数乘整数”时,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整数乘整数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师没有直接教学生小数乘整数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并总结学习规律。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很快探究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即可先将小数看成整数计算,再点上小数点。
师:小数乘整数时,为什么乘数的小数位数跟积的小数位数一样?
下一篇:教学秘书的岗位职责【优秀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