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最新10篇
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探索光的传播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如何更好理解这一现象?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光的折射教学设计”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精编 篇1
1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2)知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折射规律.
(3)了解光在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4)初步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有关现象.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尊重科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浓厚的学科知识.
2教学重点
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的折射规律.
3教学难点
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的有关现象.
4设计理念
(1)重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与总结.
(2)重视学生的协作和会话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合作;加强“师生”,“生生”交流.
(3)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能;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想法,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思想的空间.
(4)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先易后难展开教学.注重运用本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5器材准备
激光笔、水、水槽、牛奶、烧杯、折射演示器、水槽、硬纸片、蚊香等.
6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小组探究.
7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给学生演示两个小魔术:硬币在水中上升、筷子在水中弯折.
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
学生认真分析、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体验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
二、新课教学
(一)介绍光的折射现象
1.做一个小实验,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线的传播方向是否会发生变化?
器材:激光笔、水、水槽、蚊香、牛奶、火柴.
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所演示的实验.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领悟光线发生偏折是真实的现象.
2.提出问题:你看到什么现象?(引导学生分析,从而引出光的折射现象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学生踊跃回答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
设计意图:初步领悟光的折射现象及光折射的定义.
3.介绍实验光路图
(1)在黑板画出光折射的光路图.
(2)介绍光折射的一些名词术语.
学生认真听讲.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内容,分小组做实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提出问题:光在折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器材∶激光笔、牛奶水、光折射演示器.
学生猜想.
探究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发生怎样的变化?
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展示、交流得到的实验光路图及结论.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绘制实验光路图,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实验结论,并提出疑问:在实验过程中是否观察到其他光线.
学生认真观察和自己小组得到的结论是否一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探究2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发生怎样的变化?
找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展示、交流得到的实验光路图及结论.
学生认真听讲并积极思考回答:实验中出现了反射光线.
教师总结实验结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探究3光线垂直入射到界面,折射光线发生怎样的变化?
请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展示、交流得到的实验光路图及结论.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绘制实验光路图,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实验结论.
学生认真观察和自己小组得到的结论是否一致.
设计意图:画光的折射光路.
(三)光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提出问题: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依然是可逆的吗?请两名学生上前给大家演示如何验证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绘制实验光路图,得出结论.
认真观察和自己小组得到的结论是否一致.
教师总结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几组探究实验,对光的反射规律进行总结.
学生认真听讲.
设计意图:也是本节的重点,通过作图可以帮助同学们建立起物理模型,使抽象问题变得更加形象,有利于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
(四)简单解释折射现象
解释在课前所做的两个魔术的原理――光的折射现象.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知道学习物理非常有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在折射中遵循的规律,并学会了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
(六)布置作业
1.用一束光向玻璃砖入射,将会看到哪几种折射现象?试试看并画出光路来.
2.请你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光的折射,生活中会出现什么样情景?请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
学生认真听讲、整理、总结.学生课后完成.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联系实际,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
8板书设计
一、光的折射
二、光的折射规律
三、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9教学反思
老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一个“导”的角色,“导”的结果取决于你对学生了解的多少,你对本课难易程度的把握.在本节课中有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1.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师生配合、学生合作较好.
2.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通过实验探究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物理学习的实验特色,从而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一个良好时机.
3.学生对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两角的大小关系理解较好,并能总结出在空气中的角始终是大角.
4.实验和媒体相结合,在学校器材不足的情况下自制教具可折叠的光屏,加深了学生对折射规律的印象.
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整堂课虽然气氛较活跃,但语气语调较快,没有把握好时间.应加强学习时间控制,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须设定时间,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学生在有效时间内,获得最大收获,让本节课显得更完整.
2.对本次课的准备不够充分,有些实验现象来不及调整实物展台的效果.“光的折射现象”演示实验还有待改进.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精编 篇2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第四章第一小节内容。从知识结构来看,光的折射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以及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之后编排的,是光的传播规律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光传播规律的进一步学习。光的直线传播及光的反射、折射是几何光学的基本规律。研究这些基本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研究控制光路的平面镜、透镜等基本元件以及它们的成像原理,就构成了光学的基本内容。这些知识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就本节内容光的折射来说,它不但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而且也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具备的前期认知基础: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路可逆及光的反射;
2.
初中生学习的特点是学习兴趣很广泛,但这种兴趣还仅限于一般的直接兴趣水平,满足于被新鲜的生活、实验现象所吸引,容易忽略对现象本质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②。知道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等名词
③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的初步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④能够应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使学生初步掌握正确观察折射现象以及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②使学生体验通过实验探究折射现象、归纳出规律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在自主实验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细心观察和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与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初步规律。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光的初步折射规律;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现象。
五、教法、学法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教学中主要采用实验探索、讨论等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讨论、动手实验等,充分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眼,通过多种感知觉参与学习,以启发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要求,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实验、探究、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交流等方式。
六、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简要复习光的反射现象,设问: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时除了在表面发生反射外,还可能发生什么现象呢?
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先让学生观察几种现象:
现象一:观察水中的游鱼
由看到鱼时光的传播路径提出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时又会怎样呢?.
现象二:水中断筷
从以上现象引入,不但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学习折射现象的意义,而且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有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出课题)
给学生留下悬念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_和探索_,为下面的自主探索实验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作好铺垫。
3.新课教学
(1)课本活动:教师出示并介绍实验装置,然后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现象。让学生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并试问:谁能将所观察到的光路图大致画出来?请一同学上黑板画光路图,其余同学在下面画,然后互相交流、评价。
(2)课本活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的情况。首先由学生进行猜想,然后师生共同探究,并让学生用观察到的现象检验猜想是否真确,画出光路图。同学之间可相互讨论、交流。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所画的光路图,先由学生评价再与教师事先画好的规范的光路图比较,同时介绍折射光线、折射角等相关概念。
(3)分析论证、归纳规律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结合光路图分析归纳讨论结果。师生共同探讨分析各组的结论,不断补充整合,归纳出: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老师可作适当启发:除了发现折射光线偏向法线外,还有没有别的发现?这时候有的同学还可以归纳出: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等相关知识。
(4)。知识迁移、深化理解
设问:如果让光从水中或玻璃中斜射入空气,情况会怎样呢?
教师引导学生猜想,画出猜想的光路图。
问:怎样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请同学们实际做一做试试看。
学生接着继续探究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情况,并通过充分讨论很容易得出结论:光从玻璃或其它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也会发生折射现象,()并且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师生共同归纳小结得出光折射时的特点。并介绍光的可逆性。
为了加深对折射规律的理解,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作出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光路图。
5.规律应用、首尾呼应——师生共同解释现象(渗透STS思想)
现象一:水中断筷的现象(学生分析+多媒体动画解释说明);
现象二:折射使水中物体看起来变浅的现象(安全教育);
现象三:视频演示说明雨后美丽的彩虹、海市蜃楼、大气的折射等现象的原因。(书本p86生活、物理、社会)
课堂练习
老师用多媒体展示达标测评题并指导学生完成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7、小结: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小结,
8、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
2.练习册相关习题。
3.预习第二节透镜
七、板书设计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在界面发生偏折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光从水(玻璃)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应用:海市蜃楼,彩虹。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精编 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或其他介质中的偏折规律,理解光路可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折射现象,联系实际,学生体验折射引起的错觉,掌握用物理学原理解释生活现象的方法,培训总结归纳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培养热爱科学,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探究光的折射现象,总结折射规律。
【难点】
归纳折射规律,理解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是否注意过插入水中的筷子,让学生主动说一说自己注意到的现象,然后让学生做这个实验:把筷子斜放在透明的玻璃杯中,然后向杯中加水,让学生注意观察,从杯子上方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观察并给出观察结果: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了。
教师提问:筷子是在什么位置发生的“弯折”?
学生回答:筷子在水面上发生弯折。
教师追问:为什么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发生这种现象呢?
教师讲解: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
教师提问:什么是光的折射呢?光的折射又有什么特点呢?从而引出课题《光的折射》。
环节二:新课讲授
演示(一):
让靠窗户的同学将窗帘拉上,教师演示用激光笔照射滴有牛奶的玻璃水槽,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教师提问:你们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甲回答: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中时,有一部分反射回空气中,还有一部分光进入玻璃中。
学生乙回答:光线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教师总结光的折射定义: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演示(二):
教师再次演示实验,并请学生帮教师在玻璃水槽上画出光路图,根据光路图,向学生讲解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和入射角、折射角。
教师提问:通过光路图,对比我们上节课学的光的反射,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甲回答: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和分界面两侧。
教师总结:“两线分居”。
学生乙补充: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探究(一):
教师提问:这位同学说的是否正确呢?改变入射角,折射角又该如何变化呢?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由各小组代表分别回答讨论结果:
1.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教师总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探究(二):
教师继续提问:之前研究的都是光束斜射入玻璃中的情况,那么,如果光束是垂直射入玻璃中的话会是什么情况呢?
学生动手实验并观察,给出观察结果:当光垂直射入介质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教师总结:其实就是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三线重合了,折射角等于入射角,均为0°。
探究(三):
教师提问:光的反射具有可逆性,那么折射是否也具有可逆性呢?
给予提示:采用探究反射可逆性的方法,设计探究光的折射的可逆性的实验。
学生动手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环节三:巩固提升
1.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导入环节中筷子“弯折”的原因。
2.播放关于泳池中水看起来很浅,但是人进去之后实际水却很深的视频短片。并找学生来解释其中原理。
启发学生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物理知识,要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它们。
环节四:小结作业
1.回顾本节课,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收获。
2.课后搜集有关光的折射的现象,自己思考原理,并在下节课中进行分享交流。
四、板书设计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精编 篇4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光的折射定律。
2.通过实验现象,理解光的折射的概念。
3.体会物理在生活中神奇的应用,激发对光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折射概念。
【难点】熟练运用折射定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播放“海市蜃楼”视频,以及观察空碗中的硬币,在逐渐注入水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环节二:新课讲授
【模块1】折射现象
提出问题(结合旧知):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演示实验:用激光笔斜射入装有水的透明水槽中,提示学生观察光线射入和射出的方向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光线发生了偏折。教师总结出: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模块2】光的折射定律
提出问题(直接提问):光在发生折射时,遵循什么样的规律?
学生上台板演:根据刚才演示实验中的现象,由学生上台将光的折射的光路图画在黑板上。并根据之前的知识,试着标出三线两角。学生根据旧知,能够标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探究实验:探究折射现象具有什么样的规律。
(猜想与假设)提问学生根据光的反射规律,折射现象可能有什么样的规律,学生根据旧知进行猜想,光的折射中,入射角和折射角、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参考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实验,进行小组讨论,试着讨论出实验的步骤。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实验器材能够讨论出:
(1)让激光笔的光从空气射入水槽中,移动激光笔,使光的入射方向发生变化,观察折射方向是否发生变化,怎样变化。
(2)将实验中的光路图画在纸上,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关系。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观察进入水中的光线将沿什么方向行进?如果改变方向,是向界面偏折呢,还是向法线偏折?多次改变入射方向,进行实验。
(分析与论证)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折射光线也靠近法线。并且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教师讲解:光在发生折射时,遵循以下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线垂直入射时,折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同时,折射现象也遵循光路可逆。
环节三:巩固提高
1. 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的是( 丙 )。
2.生活中关于光的折射的实际现象。【岸上看湖水觉得很浅;在水中看岸上的树变高了】
环节四:小结作业
总结本堂课内容,找出生活中更多折射现象的实例。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精编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b.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c.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b.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教学重点】
折射规律的探究。
【教学难点】
折射规律及其应用。
【教学用具】
小平面镜、白纸、光盘、清水、大烧杯、铅笔、折射规律探究装置。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通过用身边的物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进行探究。
情境1:教师分别将小平面镜、白纸、光盘的正面在教室里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向同学们展示,让同学们发现这些物体表面“反光”有什么不同,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
现象1:小平面镜、白纸的正面无论从什么方向看反射的都是白色的光,在一些方位上能从平面镜中看到教室内的一些物体或人的像;光盘的正面在某些地方看起来是彩色的,在有些方位也能看到教室内的一些物体或人的像(如图1所示)。
情景2:学生在装有清水的大烧杯中竖放或斜放铅笔,分别从杯子的上方俯视和从侧面正视铅笔,启发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
现象2:若将铅笔沿竖直方向插入水中,学生从杯子的上方竖直向下观察,将看不到铅笔的变化,若从侧面正视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水中部分变粗,铅笔没有被弯折的现象;一种是不仅水中部分变粗,而且水中部分与水上部分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若将铅笔斜插到杯子的底部,学生从无论从水面上方向下观察还是从侧面正视都将看到:不仅水中部分变粗了,而且水中部分的铅笔在水面处发生了弯折(如果侧面观察时铅笔与视线在同一平面内,铅笔的水中部分将变粗,却没有被弯折的现象。如图2所示)。
通过观察,同学们发现这些现象无法完全用前面学习的光学知识来解释,使得他们在观察之后会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从而引入要学习的课题──光的折射。
二、实验探究
(1)折射现象
教师演示课本图2.4-1所示的折射现象,并介绍实验装置(光源,水槽,水等),然后解释什么是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折射。
(2)探究规律
教师:光线以不同的入射角射到水面上,进入水中的光线将沿什么方向传播?如果改变方向,是向界面偏折呢,还是向法线偏折?
在引起了学生的观察兴趣,明确观察目的和观察对象后,先向学生介绍几个基本概念(一点、二角、三线,如图3所示)。
a.入射光线:ao。
b.入射(折射)点o:入射(折射)光线与界面的交点。
c.折射光线:ob。
d.法线::过o点与界面垂直的线nn′。
e、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f、折射角∠β: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在进行探究实验时分两种情况进行: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况
实验过程中,应至少三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每次都向学生说明入射光线怎样了,然后让学生注意观察水中折射光线的方向,并根据观察进行记录(将数据填入表1中),检查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垂直入射时折射光线方向不改变这一特例也要演示给学生看。
表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的情况
次数
入射光线入射情况
折射光线偏折情况
1
入射角为i
2
增大入射角
3
减小入射角
4
垂直于界面入射
2.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的情况
实验过程与上面的相同,让同学们将数据填入表2中,并检查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表2: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的情况
次数
入射光线入射情况
折射光线偏折情况
1
入射角为β
2
增大入射角
3
减小入射角
4
垂直于界面入射
(3)归纳总结
演示完毕,让学生根据实验中观察到的情况,总结出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三、光路可逆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光沿直线传播时光路是可逆的。关于折射光路的可逆性,不能简单地进行“推导”,可以让同学们先根据前面的实验进行猜想,并用光路图把自己的猜想表达出来,然后由学生代表进行演示(教师进行指导、强调):先让光由空气射入水中,记下入射光线、入射点、折射光线的位置,再让光线逆着折射光线方向射入,让学生观察光线是否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用光路图来描述,从而得出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性。
四、课堂小结
虽然课堂中只做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以及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的实验,却并不影响告诉同学们光在其他不同介质界面发生偏折的情况,从而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
2.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五、尝试答疑
在学习了折射的有关知识后,让同学们自己尝试解释课本中的几种现象,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说明;课前引入的两个例子,由教师进行必要的说明就行。
(1)解释课本中叉鱼和钢笔“错位”的问题,可以在教室里边进行实验边解释。由于条件限制,“鱼”、“叉”要弄细一些,“叉鱼”时要让同学们凭“感觉”去做,不能“一叉到底”;观察钢笔“错位”时,学生的视线不要垂直于玻璃砖的水平面,而要成一定的角度。通过实验,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体验光的折射现象,使他们相信折射真的能产生错觉。
(2)在解释池底变浅时,要强调人看到池底,是因为从池底射出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可以利用前面学过的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的规律,画出从池底某点a发出的两条光线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如图4所示),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觉得折射光线好像是从交点a′射来的。虚像a′的位置在a之上。眼睛看到的池底各点都如此,所以看起来池底升高,池水变浅了。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则正好相反。
六、阅读提高
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科学世界──海市蜃楼”相关内容,明白光的折射所带来的奇妙的自然景观,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财富,强调学习、研究自然科学的重要意义。最后要明确指出:光只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才是沿直线传播的,从而完善光的直线传播概念。
七、课堂练习
1.如图5所示,一条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请问,哪条光线可能是折射光线?
2.在夏天晴朗的夜晚,天空中总会有许多的星星眨着眼,好像在跟我们暗示什么。请问:这些闪烁不定的星光是由于星光通过疏密不同的空气产生了(选填“反射”“折射”“漫反射”“反射和折射”“散射”)。
3.如果你是潜水高手,当你从水中用肉眼看岸上的房屋时,你看到的“房屋”将比真实的房屋(填“高”或“矮”)。
4.如图6所示,一束光线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请你根据所学的光学知识,在图中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并标出界面的位置及空气和水在界面的哪一方。
八、课后作业
1.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2、4。
2.收集有关光现象的其他信息。
九、板书设计
以上是关于光的折射教学设计优质的分享内容,希望有助于光的折射教学活动的开展。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精编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重、难点:
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
利用试验、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器材:
激光源、透镜、水、纸、角度测量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说明光是沿传播的。
2、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另一种介质,就会在介质表
面发生,其反射角入射角。
3、作出反射光线。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精编 篇7
【学习目标】
1.能识别光的折射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的折射规律。
3.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4.知道光路可逆
【导学过程】
1 知识回忆: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光的反射定律:
2 演示实验
⑴在空玻璃杯的内壁(侧壁中部)做一个标记,用激光发出的光斜射到标记处(让标记点正对着学生),如图所示。保持玻璃杯和激光笔不动,向玻璃杯里加满水,激光笔发出的光还照在标记处吗?
⑵把一根筷子斜插在盛水的碗中,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一、光的折射现象(演示实验)
活动1:利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激光束从空气(有烟雾)斜射向水中,观察光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路径。
1.请写出你的发现:
2.在右图中画出光传播的大致路径。并仿照光的反射光路图,画出法线,标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
总结一:⑴光的折射现象: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 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⑵折射角是 与 的夹角。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活动2:实验探究
1.光从空气射入玻璃
⑴如图所示,让激光束先后以不同的入射角射向半圆形玻璃砖O点,观察并记录激光束的偏折方向。
⑵读出每次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填入下面的表格。
实验次数 1 2 3
入射角
折射角
⑶根据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2.光从玻璃射入空气
⑴如图所示,让激光束通过玻璃砖先后以不同的入射角射向O点,观察并记录激光束的偏折方向。
⑵读出每次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填入下面的表格。
实验次数 1 2 3
入射角
折射角
⑶根据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⑷将光具盘的上半部分沿直线NN向后折转一个角度,在光具盘上半部分还能看到折射光线吗?
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
3.在实验中你还有其他发现吗?请简要记录在下面:
总结二:(光的折射规律)
(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 。
(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 。
(3)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 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于入射角;当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 。
三、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
活动3:解释斜插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的原因。
请思考讨论:
1.如图所示,筷子上A点的光是从 (介质)射入 (介质)而进入人眼的。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传播的方向。
2.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是靠近法线还是远离法线?
3.人们逆着光线看过去,感觉光线好似来自A点还是A1点?为什么?
4.筷子在水中的其他各点情形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看起来筷子浸在水中的部分好像向 折起了。
总结:所以,人们看水里的物体比实际的物体要 (深或浅)
猜想:人站在水里看岸上的物体要比实际的物体如何?(注意光路可逆)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精编 篇8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第四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下一章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出一些光的折射现象,说出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说出光的折射规律,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观察现象,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动手做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培养对自然现象热爱、亲近的情感。
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迷信,热爱科学。
3. 难点和重点
(1)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2)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二、学生分析
光的折射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选用的教具及设备
1. 选择教具依据
丰富的教学用具及设备,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地。
2. 教具:
光的折射演示仪;碗;适量的水;筷子;多媒体课件;录像剪辑。
四、教材处理
对日常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以现象引入新课,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兴趣浓厚。光的折射规律的认识,宜先提出问题及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猜想,对照演示实验的观察,辅以多媒体模拟演示,学生思维清晰、准确,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归纳,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遵循认识的规律: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五、教法、学法
1. 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针对新课标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观察分析、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观察分析、启发对比、总结归纳得出规律。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2. 学法
本节采用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折射规律,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
(一)复习提问:
光在均匀介质中如何传播?
什么是光的反射规律?
(二)新课引入:
【学生实验一】:
在碗中倒入适量的水,斜插入一根直筷子,让学生侧面斜视观察现象。请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
设计此导入简洁,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三)新课教学:
1.光的折射现象
【学生实验二】:
光的折射,让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
让学生想想:从空气射进入水中的光线将沿什么方向行进?如果改变方向是向界面偏折还是向法线偏折?当入射光线垂直于水面入射时,折射光线的方向如何?
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明确观察目的和观察对象。
继续探究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物理规律
① 光线斜射入水中;
② 让入射角先发生变化;
③ 光线垂直射水中。(上述实验时多做几次,同时用课件显示实验的问题和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学生交流合作,得出结论:
①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强调:斜射、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②(光线从空气斜射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③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④ 光线垂直射入水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教师补充):如果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水晶等透明物质时,折射情况与上述相同。
直观明确地把抽象的折射知识具体展示,培养学生装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能力。
〖想想议议〗:课本P46想想议议。 [学生分组讨论,请代表发言]
【学生实验三】:
光线从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得出结论。)
结论:
①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离法线。
②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让学生动笔画出光折射的光路图,并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
〖现象一〗:池水变浅了
〔问〕:我们看到河水的深度(视深)跟河水的实际深度那个大?[利用电脑课件解释]
〖现象二〗: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弯折?[学生讨论,代表回答]〔利用电脑课件解释〕
〖现象三〗:原来碗底的硬币看不见,倒入水后却能看到硬币?[学生讨论,代表回答]〔利用电脑课件解释〕
思考:若从水中看岸边的物体位置是变高了还是变低了?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掌握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的学习方法。
〔讲述故事〕:在清澈见底的池塘,常有小孩下水戏耍而溺死,有的老人说,这是水中有鬼迷惑小孩。请同学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小孩溺水可能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请代表发言]
对学生进行破除迷信、热爱科学的唯物主义教育。
四、反馈练习、巩固提高:
课本P48动手动脑学物理1、2
五、复习小结:
六、布置作业
(1)课本p48阅读材料《海市蜃楼》
(2)课后练习与评价P19。
(3)小实验:观察压在厚玻璃板下的图像文字有何变化?并用折射规律加以解释。
【板书设计】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精编 篇9
学习目标:
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常见的现象。
实验器材:激光笔、量角器、白纸、光的折射演示仪等等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激光笔将一束激光斜射到水槽底部的右侧边缘,然后向水槽内加水,观察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你看到什么现象?
二、学习新课
1、初识光的折射现象
(1)分析容器底部的光斑如何移动的?
(2)光的折射:
为什么强调斜射?
(3)光的折射各部分名称:
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复习光的反射定律:
(2)探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分居在法线两侧?
(3)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①至少三次实验的目的是
②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 法线方向,即折射角 入射角;
③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
(4)探究:当光垂直入射时,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什么关系?
光垂直于介质表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 ;
(5)探究: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是否会发生折射,会有什么样的现象产生呢?
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 法线方向,即折射角 入射角;
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
(6)比较入射角和折射角在什么介质中时比较大?
结论:
(7)观看视频: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记录光射入玻璃砖后的光路,比较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并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 (偏向/偏离)法线方向,即折射角 (小于/大于)入射角。
②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 (偏向/偏离)法线方向,即折射角 (小于/大于)入射角。
(8)观看视频:了解光折射时,光路可逆吗?
(9)探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10)光的折射的特点:
①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 法线方向,即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 法线方向,即折射角 入射角;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
②光垂直于介质表面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 ,折射角为 ;
③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3、作出大致的折射光线
考考你:已知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为OA’,当入射光为 BO时,画出折射光OB’的大致方向。
4、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1)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时怎样才能叉到鱼?
(2)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树,看到的是实际的树吗?
总结得到结论:只要发生折射,像总比实际位置 (偏高或偏低)。
你会解释吗? 课本P80图:从岸上看为什么会觉得水的深度比它的实际深度要浅?
5、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了解太阳奇观。
6、今天我的收获是什么?会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了吗?
巩固练习(1—6必做题,7—9选做题)
1、光由空气斜射向水或玻璃的折射规律是: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内,折射 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______两侧;光由空气射向水或玻璃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_______,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方向____
2、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
就是光的_________现象
“池水照明月”说的是光的_________现象。我们观察到水中的鱼和水中的云,它们形成的原因,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_像(虚/实);后者是由于光的___ _____而形成的 像(虚/实)。
3.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4.在水深1m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鸟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5m高的树杈上婉转地“唱歌”;在距岸边2 m的水中,一条红色的小鲤鱼悠然地游动.静观湖面,“小鲤鱼”“画眉鸟”和“柳树”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关于上述情景,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 )
A.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虚像
B.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
面1 m
C.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小于l m
D.我们
看到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虚像
5.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 )
A.逐渐减小,且总大于入射角 B.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
C.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 D.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
6.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是( )
7.一束与水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水斜射入空气中,则折射角 (
)
A.小于50° B.大于50° C.大于40° D.小于40°
8如下左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
9.一束光线A0以与水面成450的角斜射到水面。试在下右图中画出光线AO经过水面后的光路图.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精编 篇10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特点。
能够运用常见器材设计并探究光的折射特点,经历探究全过程并写出探究报告。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
【教学方法】实验法、归纳法、讲练法。
【教具与教学准备】激光光源、光的折射演示装置、水槽。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交代目标:
演示:在碗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了。
导入:我们能看见水中“弯折”的筷子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了一种光现象,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光的折射,由此引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一)折射现象
1、演示光和玻璃(直射和斜射)
现象:(1)当光从空气直射进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2)当光从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在水面处。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介绍几个基本概念:界面、入射光线、入射点、法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
探究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折射光线向界面偏折,还是向法线偏折,
[1]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确定可行方案。
[2]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要求画图记录下观察到的光进入水(玻璃)中的传播途径)
结论1: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探究2:多改变几次入射光的方向,你还会发现什么规律?
[1].分组实验,收集证据。(要求仔细观察对比现象,画出观察结果)
[2].组内对观察结果比较分析。
结论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结论3: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探究3:光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向法线还是界面偏折?
[1].学生猜想并画出图表达自己的想法。
[2].讨论交流:师投影学生做图的情况
结论4: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结论5:光从空气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三)折射规律的应用
1.利用动画讲解“鱼的虚像形成的原因”。
2.学生讨论“折射断筷”、“硬币升高”的原因。
3.折射现象不仅会使眼睛“受骗”,有时还会产生一些很美的奇观。(播放 “海市蜃楼”、海市蜃楼是在海面上或沙漠上出现的虚幻景像,是一种奇特的景观,它是由于空气疏密不均匀使光线发生折射造成的。)
三.成果展示、答疑解惑
1.通过今天学习,有哪些收获?(从知识、能力、研究方法、对折射现象的感受、成功经验、失败教训等多方面谈一下)
2.光射到空气和水(玻璃)的界面上,反射和折射同时发生吗?光的反射和折射有哪些异同?
四.反馈检测、归纳提升
必做题:
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O 的点,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则入射光线是____,入射角是____;反射光线是_____,反射角是_____;折射光线是____;折射角是______.
2.当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_____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____________.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入射角逐渐减小时,折射角________;当入射角减小到零度时,折射角_______.
3.”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一定发生偏折”.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
选做题
4.下面列举的各种现象中,哪些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
A.筷子插到水里,看到它在水面以下的一段向上翘起。
B.岸边的树在湖水中形成的倒影。
C.注满水的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D.人看到了自己在地面的影子。
4.请画图解释插入水中的筷子弯折的原因。
【板书设计】
第三章第四节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现象.
二.光的折射规律.
三.用光的折射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学生在轻松中学到了知识。我在感动的同时也对自己做了一下反思。一是讲练结合,各个击破,例题的选择恰到好处,本节两个重要知识点,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都有配有例题,很好的巩固了知识点。二是概括精当,方便同学们理解记忆:书本和许多多资料上对光的折射规律总结得繁琐,不方便学生记忆,我在上课时,大胆改革,把规律概括成20个字,三线共面,法线居中,空气角大,垂直不变,光路可逆,学生读来朗朗上口,很快就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