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论文(最新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图书馆论文(最新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图书馆论文范文【第一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信息时代网络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五个方面的建议来阐述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构想,从第一要素得人才到构建,使图书馆的发展完全实现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方向,保持图书馆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为第一要务的本质不变,彻底改变读者对图书馆得认识,扩大图书馆在社会的影响,提高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地位。
图书馆学作为唯一一门以机构名称来命名的学科,其发展速度以及现状并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在我们国内似乎一直都处于低谷状态,我们很少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很多时候都是借鉴或者说是追随发展的好的国家后面跑。
综观整个现代化的社会,已经实现了网络化,当然伴随而来的网络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为此,我想提一点关于网络图书馆的建议。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越来越向着80后的用户发展,所以更多的要考虑这一代人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尤其是网络化的现代图书馆,我们可以从这里受到某些启发。为网络图书馆的发展做些什么,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才是第一要素。我们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就是要求有掌握现代化信息管理与分析的全面人才,要彻底改变图书馆工作人员以亲戚朋友为主、只要能搬动书就好的错误观念。图书馆必须进行彻底全面的人事改革,以优厚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我们的队伍,壮大我们的队伍,创造更加优质、更加现代的服务。我们需要真正掌握高科技的现代化人才,能为图书馆创造更先进的文化、更具特色的体现图书馆建设的现代化服务系统。拥有图书馆学专业的很多高校似乎已经远远的被时代落在后面了,对人才的培养太偏重理论,学生的学习内容过于死板,不能让学生掌握技术层面的东西,这样很不利于学科发展以及未来图书馆服务建设。所以要坚持“走人才强馆”的道路,全面实现图书馆建设的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建设一条通往未来图书馆的“信息高速公路”。因此,一定要注意人才培养,制定合理的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方针,尤其是开办图书馆学专业的高校更应该为重视学生的技术层面培养。
第二,公共图书馆要做好带头模范作用。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点最多,面最广,它面对的是来自社会各个不同级别的用户,尤其是中国的人口日益老龄化,进入图书馆的读者的需求已经跟传统的图书馆读者需求有了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80后的这一代,更是希望足不出户就能得到自己满意的资料,如果觉得好还可以收藏,这些用户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可是潜在的巨大资源。公共图书馆必须认真的去调查了解潜在用户的需求,因为他们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广大图书馆服务的主流客户,因此实现全面的图书馆信息化、网络化势在必行,也是刻不容缓的工程。现在的网络图书馆也不少,虽然方便了用户足不出户的需求,但是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读者就网上读书的要求,进馆的程序过于繁杂,购书倒是方便了许多,但这似乎不符合公共图书馆的宗旨。
第三,构建图书馆个人网站,实现图书馆咨询服务一体化。这个个人网站要靠我们的工作人员来设计,只要是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人员就能设计的出来,读者通过在网上申请,就能得到一个属于读者自己个人网站。我们的网站主要发挥这么几个功能:一是发挥邮箱的作用,及时向读者最新图书出版情况,读者可以通过订阅服务内容,比如时政、经济、娱乐时尚等,我们都会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读者,为读者节省时间,另外读者还可以通过这个网站与我们直接进行交流,不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有回应。二是有一个强大的咨询服务队伍,那么又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能准确无误的解答客户的疑问,并且要反映迅速,对他们的技能要求也是很高的,必须掌握已经相当普遍的计算机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技术,有着崇高的职业道德情况下,把最新、读者迫切需要的信息提供给我们的用户,真正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当然是传递给读者所拥有的网站,节省读者的金钱。三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网站设计,这也是符合现代年轻人的需求特征,在这些方面,腾讯公司就做的特别好,我们网络图书馆就很值得借鉴同时进行创新。四是可以提供一个网上学术交流的平台。这也是图书馆本身的一个功能,我们通过设计这个网站可以让大家的交流更加方便。这个工作是很有意义的,方便读者,体现现代化图书馆的强大功能,也体现了图书馆与时俱进。图书馆作为现代社会的信息载体,更应该引领信息发展潮流,走在发展的最前沿。第四,自动化服务。大多数图书馆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图书馆自动化,然而这种自动化却主要是面向图书馆工作的一些简单流程,比如图书的到馆登记、编目、借阅、管理等,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进行图书馆的运营,那么我们是否应该考虑进一步提高它的自动化能力或者说是为它创建升级版,在这儿我们引进图书馆机器人的概念,是指图书馆在计算机的支持下,把读者所需要的文献或者是信息载体直接送到读者手中。在这个概念中,图书馆就像机器人一样,读者想要什么样的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比如某一读者想要查一本书,当他在图书馆的操作系统输入图书信息时,并且确认无误,图书馆就会自动把这本书送到该用户手中。这种图书馆机器人服务现在还没有出现,但是可以看作是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如果实现,将会大大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节省读者时间。
第五,实现面对面的学习交流平台。面对面地交流即是说通过视频、音频等设备,实现对话。比如现在我们知道有外语热,很多人为了学习外语吃尽了苦头,报名各种培训班,这些培训地价格昂贵,让很多的人望洋兴叹,尤其是大学生们,他们迫切的希望以最少的投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将寄希望于图书馆,然而很多图书馆只能是提供各种借阅书刊,而不能真正意义上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此,作为具有教育功能的图书馆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实现用户这一需求,这一项措施可以归入到图书馆咨询服务工作中去,当用户提出网上学习外语时,我们可以推荐给他们我们的网站服务系统,具体可看根据用户需要,比如有的用户是初学者,需要从零开始,了解该用户的特点,对其传播所需知识,或者有的用户就要进行口语练习,这几乎是现代人最需要的主流,图书馆要在这方面下很大的功夫,以最好的态度,优质的服务满足用户需要,发挥更加强大的图书馆教育职能。现代图书馆是信息的集中交流管理中心,是信息的最有效、最安全的传递着,一切以满足现代用户的信息需求为目标。
在今天信息高速增长,技术飞快进步的时代,相信图书馆只要合理、充分的应用,就一定能够走在信息服务产业的前列。
参考文献:
[1]詹德优。信息咨询理论与方法。武汉大学出版,2004,7.
[2]查先进。信息分析与预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8.
图书馆论文【第二篇】
[论文摘要]澄清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和本土化、中国化和全球化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从西方图书馆学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学理结构上论证中国化将是图书馆学研究的永恒课题。认为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其中的重点应放在努力发现中国当今特定时空下、特定图书馆实践的新问题,去证明那些一度作为中国图书馆学研究中心的西方通则。
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问题,是目前图书馆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但什么是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图书馆学研究为什么要中国化?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的内容有哪些?在这些“关于”中国化的基本问题上,学术界并没有完全达成共识。这三个议题事实上涉及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的概念、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何以必要以及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何以可能的问题,从逻辑学角度讲,它们共同构成了具有逻辑周延关系的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的必然性,因而是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所无法绕开的基础性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辨析。
1、概念的澄清
“本土化”是相对宽泛的上位概念,建议使用更为准确的“中国化”术语
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更多地被表述为图书馆学研究的“本土化”。如吴慰慈先生1998年在(《图书馆学学科建设要本土化》一文中的倡言Ⅲ以及刘兹叵先生对图书馆学本土化的思考的一组论文等。那么,什么是图书馆学本土化呢?“图书馆学本土化是使来源于西方的图书馆学中的合理成分同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以增强图书馆学对本土图书馆现象的认识和在本土图书馆实践中的应用,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图书馆学理论、方法的一种学术活动和学术倾向”。这个定义预设了图书馆学学术落后国家引进和借鉴图书馆学学术发达国家理论的事实。但落后和发达是相对而言的,如19世纪美国曾派出大批学者“留洋”德国学习先进的图书馆学思想;又如,印度以阮冈纳赞为旗旒的图书馆学思想对英美有着一定影响,后阮冈纳赞时期的印度图书馆学界同时又提倡自己的“本土化”,并形成了印度特色的图书馆学“本土研究学派”。
显然,作为一种学术活动,本土化诉求是学术落后国努力摆脱对学术发达国的依附地位、追求学术话语独立权的行为,具有学术意义上的民族主义运动色彩。而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是世界范围内的“本土化”的一种类型,提倡使用“中国化”这一术语,将有助于把问题局限在个案的水平上作出恰如其分地剖析。
社会全球化和图书馆学中国化的关系
图书馆学本土化是图书馆学学术发达国和落后国在学术交流中的必然产物,并不是社会全球化的今天才导致的结果。同样,作为本土化特殊类型的中国化问题也肇始于西方图书馆学“东渐”的晚清。早在1925年梁启超先生就呼吁建立“中国的图书馆学”。1926年,刘国钧先生也强调:“本新图书馆运动之原则,一方参酌欧美之成规,一方稽考我先民对于斯学之贡献,以期形成一种合于中国国情之图书馆学”。总之,图书馆学中国化问题渊源久远,历史上从不鲜见关于本土化问题的探讨。当然,问题的存在是一回事,该问题是否被关注又是一回事。当中国化问题并不被关注时,实质上是默认西方理论在面对中国图书馆实践时不存在效度边界。但任何西方图书馆学理论都是源自西方图书馆实践的局部真理,当它们“外推”到中国实践时仅有参考价值,而绝非全面真理。可以说,当历史上的某个时期,“中国化”问题不为学界所关注时,也是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成果匮乏之时。
另外,中国化并非源自对全球化的学术反弹。作为图书馆学中国化的核心,西方图书馆学理论在面临中国图书馆实践的具体问题时表现出了某种错位甚至无能,因而,图书馆学中国化并不是作为全球化的反弹才出现的学术诉求。以经济一体化为基本动力的全球化作为一种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并不意味着西方化,或仅仅是向欧美运动的向心化。英国学者齐格蒙特·鲍曼指出:“全球化概念所传达的最深刻的意义就在于世界事务的不确定、难驾驭和自力推进性;中心的缺失、控制台的缺失、董事会的缺失和管理机关的缺失。全球化其实是乔伊特的‘新的世界无序’的别称”。鲍曼又说,“全球化过程缺乏人们所普遍认为的效应的一致性”,它“既联合又分化。它的分化不亚于它的联合——分化的原因与促进全球化的原因是相似的。在出现全球范围的商务、金融、贸易和信息流动的同时,一个本土化的、固定空间的过程也在进行之中”。也就是说,全球化本身就意味着不同利益主体的多元存在,并由此滋生出包括图书馆学在内的基于民族本位立场的本土化学术关怀。同样,作为全球化技术平台的互联网也不支持一个超国界、去民族化、以欧美为中心的单一世界秩序。查尔斯·艾斯认为:“网络空间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文化认同、传统、意见、习惯等方面广泛的多元性”。就图书馆学而言,全球化所导致的世界中心的缺失,意味着建立多极化图书馆学理论的可能。
综上,全球化伴随着本土化的运动,提供了各种能动创造的可能。中国图书馆学界应该抓住历史机遇,基于中国当下图书馆实践并借鉴西方图书馆学成熟学理,构建出“中国制造”的、因而也更能解释中国图书馆现实的学术理论。强调“中国制造”并非出于狭隘的民族自尊,而是因为图书馆学中国化将会成为生生不息的永叵课题。
2、图书馆学中国化将会是生生不息的永恒课题
作为一门科学,中国的图书馆学是在近现代借鉴西方图书馆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化问题正像在图书馆学建立之初就存在一样,它也必将会永远存在直到图书馆学消亡。历史上,任何时代的图书馆学研究都必须、也只能中国化,而根本不需要等到梁启超、刘国钧、吴慰慈或其他哪位大家的呼吁。西方图书馆学产生的背景决定了中国化必将是永恒的课题。众所周知,德国学者施莱廷格于19世纪初提出“图书馆学”的社会背景是欧洲工业化以及由此而来的对传统社会的重组,学术背景则是欧洲启蒙运动以来自然科学理性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延伸。这决定了西方图书馆学理论无论是在历史向度上抑或是在现实向度上,都与中国图书馆实践颇多凿枘。总体而言,虽然西方图书馆学理论本身内涵丰蕴,并随着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而变化多端,但其指涉的内容不外乎特殊理论和通则理论。
在特殊理论方面,正如学术界所总结的那样,西方发达国家的图书馆理论可以大致概括为源自德国的技术学派,源自英国的管理学派,源自美国的社会学学派、交流学派、新技术学派、信息管理学派等;而俄罗斯、印度、日本等也在图书馆学研究中取得了个性特色十分鲜明的研究成果,如后阮冈纳赞时期的印度即有知识组织学派、管理学派、信息技术学派、本土研究学派等。它们无一例外地表明,所谓图书馆学“理论”,总是特定时期和特定社会条件下的某个或某些学者的思想。因而,“理论”更多地取决于时空的特殊性和个体视角的差别,而理论内涵和解释者的知识前定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图书馆学作为人们对图书馆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总结,与人类的精神现象须臾不离,近年来人文图书馆学的活跃正表达了对人类的精神现象和图书馆理论之间相关性的关注。人文图书馆学强调人与人之间(包括馆员之间、读者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的理解沟通,从而实现对图书馆实践规律的人性把握。而人的实践活动是受到时代和环境的时空二维关系制约的。简而言之,时空结构比具体图书馆学理论更为根本。因为在历史向度上,随着历史时间的变迁,“时过”的图书馆学理论必将面临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在共时向度上,随着社会空间的移易,“境迁”的图书馆学理论必将面临如何与世偃仰的问题。这样,在源流上作为西方学术的图书馆学对中国具体图书馆实践的制约意义肯定是值得怀疑的,只要“时过”和“境迁”永远存在,西方图书馆学如何中国化的问题也将永远存在。因为理论可以移植,但背景永远无法移植。
在通则理论方面,和其他学科的通则性问题一样,图书馆学的通则性主要包括本体论层面和逻辑学层面。
图书馆学的本体论层面涉及到图书馆理论和实践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以数学为例,“l+1=2”是一般化和非时间化的,在秦始皇时代或路易十四时代,在美国白宫或阿富汗平民窟,“l+1=2”都是真命题。然后,你研究“1+1=2”干什么?“1+1=2”有没有超数字游戏的具体应用?在这些体现研究目的和研究价值、涉及主体立场和观念体系的问题上,却因研究主体的不同而大相径庭。价值论是不能被证伪的,它与近现代西方自然科学理性背道而驰。作为社会科学或管理科学的图书馆学,其价值论空间远远大于1+1=2。几乎可以断言,图书馆学研究中完全的“价值无涉”是不存在的,即便是纯技术研究,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能够刻意追求某种“客观立场”,但在立题伊始和研究成果的最终用途上还是不可避免地回归某种价值判断。历史上,图书馆学中国化始终存在知识理论的价值选择和判断问题。一个显例是,1949年建国后对前苏联的图书馆学理论的引进是有选择的,鲁巴金关于自学和阅读问题的研究以及图书馆藏书补充理论(后者又称“图书核心”理论)尽管更具学术性和现实指导意义,但出于政治价值的考虑,我们却更加迷恋丘巴梁的社会主义图书馆学说。
图书馆学的逻辑学层面涉及认识论和方法论。图书馆学在追求知识信息的编码与解码一致性时所创造的原则(如杜威十进分类、元数据理论等)遵循逻辑思维规则,显现出了人类思维能力的稳定性。然而,图书馆学理论并非来自逻辑思维的简单演绎。以图书分类学为例,以杜威十进分类为代表的西方分类表面上是以文献主题概念的学科属性和逻辑类项的划分为两翼构筑的,具有“天才着作和下流作品同样都是分类表中的一个号码”的“客观精神”。但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来源上看,它乃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信念的产物。所以,我们从杜威十进体系中可以轻易找到它与哲学家培根知识三分论的有机联系。而我国自刘向以来的图书分类也一直与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吻合。所以,逻辑只是图书馆学科学活动的条件而不是科学活动的验证对象本身。换言之,图书馆学理论都是对不同时空条件下、基于特定图书馆实践的理性概括,因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源于图书馆实践的。西方流派纷呈的图书馆学理论表面上都具有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逻辑预设,实际上却深受社会习惯的制约,使理论的纯粹性大打折扣。可以断言,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历时社会传统和共时文化思潮都从不甘于寂寞,它们总是“主动”和自然科学理性一起影响图书馆学理论的生成。
综上,西方图书馆学理论的生成机理决定了西方学理永远存在中国化问题。“中国化”不是一个有朝一日终将解决的任务,而是中国学者在图书馆学研究中永远应该坚持的根本方向。
3、中国化所指涉的内容
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的精髓是,既然西方学理是特定时空背景下基于特定图书馆实践的理论总结,它在面临“时过境迁”的中国时空和中国特定图书馆实践时,必然存在一个理论有效性问题。总体而言包括下述三个方面。
基于不同历史传统的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中国五千年历史大致可以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而划分为大小两个传统。通常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大传统,它与西方文明的差异突出表现在科学精神的缺失上,即缺乏从下定义到通过实验或逻辑推导得出一般化和非时间化的结论、要求结论可证实或可证伪的整个科学研究程序。从西方“科学”来审度,一般认为中国古代既没有图书馆更没有图书馆学。这就像从“西装”来审度,中国古代没有衣服一样。显然,中国古代是有衣服的,只不过没有西方式的衣服(西装)。同样,中国古代既有“自己的”图书馆实践也有“自己的”图书馆学。如北宋程俱的《麟台故事》就较系统地表达了图书馆理念,对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图书馆的基本内容、馆舍建筑、馆员的管理等有较全面的概括。事实上,离开了古代图书馆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的丰富实践,就不可能产生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明。而基于大量图书馆实践,中国古人也不可能没有对图书馆学的理论思考。如中国古代关于文献政治教化功能以及藏书对于政治意识形态的促进作用的洞见,比之现代西方图书馆学“社会学学派”的相关理论也绝不逊色。因此,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一方面要“洋为中用”,借鉴西方的理论对中国古代的图书馆实践做总结、对中国古代的图书馆学理论做修复,以增益其“科学”的成分;另一方面要“古为今用”,从中国古人的图书馆学智慧中吸取养分,改进业已独步天下的西方式的图书馆学理论。
1949年后形成的中国社会小传统因受政治单一性话语的影响(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社会生活中的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比重在下降),而与“科学主义”经验研究意义上的西方图书馆学颇多隔膜。如何对待西方图书馆学的学术话语和中国小传统所特有的社会主流话语之间的差异性,也是图书馆学中国化的重要议题。它包括:①图书馆学者如何在坚守应有学术规范的前提下,将西方式的学术话语转换为政府和大众都可以接受的话语。②政府职能部门如何信守“价值无涉”原则保证图书馆学学术研究程序和表达方式的独立性。③大众作为图书馆的读者或潜在读者如何自觉接受西方科学主义图书馆学学术精神的洗礼,以便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甚至参与中国化的图书馆学理论的创造。
图书馆学理论传播和普及过程中的中国化
西方图书馆学作为与中国图书馆实践有一定距离的学理结构,其输入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中国的现实需要,这是前提。从鸦片战争及洋务运动中国先贤对西方图书馆的宣传介绍,到戊戌变法前后学习西方创办新式图书馆,到清末新政时期公共图书馆观念的传播和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兴起,直到1919年新文化运动以来对西方图书馆学理论的引进,中国近现代图书馆理论和实践过程始终伴随着如何学习西方的问题。这其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在当今图书馆学研究如何中国化的问题上仍有参考价值。②传播普及。即努力突破西方图书馆理论的纯粹学术层面,引起官方和大众的广泛关注。这首先涉及到语言转换和理解转换的问题,意味着学者们不仅要在学术层面上一展身手,还要在学术层面之外有所作为。③发现问题和证伪通则。即西方学理在面对中国图书馆实践时,到底表现出了哪些错位甚至无能。这是中国化研究过程中最为重要和核心的一环,集中体现了中国图书馆实践的现实需要与西方学理之间的张力。
图书馆学知识体系现有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全国高校设立的图书馆学本科、硕博士教育已初具规模。如何在普遍性工作大发展的基础上,对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而带来的图书馆事业新问题作出新理解,这是目前中国化问题的重中之重。遗憾的是,学术界目前津津乐道的仍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后现代”话语在图书馆学中的嫁接和应用。技术图书馆学、科学图书馆学和人文图书馆学,作为当前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三大话语类型无一不是在亦步亦趋于西方的学术理论。如图书馆哲学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即起源于1986年卿家康等翻译了美国学者谢拉的《图书馆哲学》。
西方图书馆学科学主义经验研究的中国化
西方图书馆学理论是具体的,同时也因具有西方科学主义经验研究的传统而具有“通则”性。然而,这些具有“通则”生的理论虽然“科学”,但不一定符合中国的国情。这样,通则如何在中国经验下被证伪,就成为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化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那些在西方形成的“科学”理论,在相关论域中只能作为分析中国问题的参照,无可避免地体现着西方理论与中国实践之间的紧张。如,元数据作为一种微观知识组织法,其理论所强调的对各种复杂形式的知识的格式化描述,在现实知识组织过程中并不为中国人(尤其是普通用户)所接受和理解。早在《七略》时代,中国图书分类的类名就不是“格式化”的。如“六艺略”这个一级类名其实下分“九种”文献,人们是根据先秦以来关于“六艺”(它的组成、它和孔子的关系、它在政治教化上的功能等)文化背景来理解这一“略”的所有文献的;又如《四库总目·集部·诗文评》类以《文心雕龙》为核心文献,人尽皆知的“《文心雕龙》”参与着人们对“诗文评”类名含义及其下分所有文献的理解。虽然以“科学和民主”为信念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迄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但饱受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中国知识分子仍然更多地倾向于诸如“六艺略”或“诗文评”那样的经验感受而不是西方科学主义演绎下的抽象理解。这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西方自信心爆棚的各种知识管理方法,当运用于中国图书馆实践时几无成功案例的事实。
4、结语
图书馆论文【第三篇】
论文摘要:文明信息是人的生理上特有信息,其在人的生理上构件就是“文化基因”。信息的传递便产生了文献,文献产生后,人类倍加珍重文明信息的精神追求,这样,图书馆便形成了。本文主要通过对图书馆的形成,阐述了文明信息与图书馆的关系。
0引言
文明信息标明了人的人性生存,确立了人区别于一般自然的根本信息特征,标明了人所具有的信息属性。于是,古往今来的人类都倍加珍重文明信息。原始人从简单的会意发音和图形标记逐渐发展成为语言和文字,就是原始人倍加珍重文明信息发展的结果。语言文字是较为完备的文明信息符号形式,语言文字的形成,使人们的意识信息更加准确和丰富,人们的思维更加细致明了,人们的交流更加便利,人们的运筹和记事更加快捷,人们的社会生活得到进步。因而,语言文字的形成,使人类踏上了信息符号较为稳定的文明发展之路。伴随人类语言文字的更新、文明的发展,人们为了记事备忘,为了系统的向社会和后代传播文明信息,于是人们就创造了文献。从古文献发展到现代文献情况看,文献有两个显著特征:1.文献能用一定物质介质形式将文明信息进行跨时代地历史传播和多方位地社会传播。2.文献中的信息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零碎繁琐的文明信息,而是在人们普遍社会生活中具有典型性、重要性的人或事及思想或技能的系统化的文明信息。
就此,我们根据以上文献的两个显著特征,可以给文献下一个定义:文献就是人们用一定物质介质形式为质料而专门表达出来的系统化文明信息。
1文明信息和文献继续发展。导出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
文献产生后,人类倍加珍重文明信息的精神追求,慢慢走上了专门化社会发展的轨道。其社会中逐渐产生了专门从事撰写的着重思考的人群,由此,文献就被大量的撰写出来,这样,社会就自然需要专门收藏管理文献的行业,于是图书馆就产生了。
图书馆刚刚产生时,由于古代社会文献制作和传递技术的落后,文献在社会中的存在往往就是人们社会生活的无价之宝。所以,古代社会的人们对文献几乎都是倍加珍惜的收藏,这有就形成了古代社会图书馆重收藏、轻传播的典型特征。
2对图书馆各种物质存在分析及信息存在分析
从以上图书馆产生和发展的实事我们可以看出,图书馆的核心物质是文献,而馆舍和馆设备则只是图书馆的表体物质。
图书馆功能确定根据文明信息特点,图书馆的首要社会功能也就是收集保管人类生活中一切已形成的文献,于是实际生活的一切表达重要的、典型的人或事及思想或技能的文明信息也就都有系统地集中到图书馆中来了。这样,图书馆第一位的社会功能就是有系统地集中社会生活中重要、典型的文明信息。这就是图书馆的表象功能。
对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发展的分析前些年,图书馆学术界,有一种观念认为:随着当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将越来越主要以使用互联网收集文献、获得信息,而图书馆中文献和信息的使用率将会越来越低,图书馆信息效率与互联网信息效率比较将会越来越低,最后将导致图书馆的消亡。
其实文献和信息不但可以在纸质图书的图书馆中存在,也能以电子数据形式在电子计算设备和互联网上的数字图书馆中存在。同时,其文献的基本物质依然都还是文明信息,所不同的只是在文献表象物质属性方面:一个是以纸张介质形式确定的纸质文献,从而也就构成纸质文献为质料根据的纸质图书馆;另一个则是以电子质料数据形式确定的电子数据文献,从而也就构成电子数据文献为质料根据的数字图书馆。
这里我们讨论文明信息与图书馆学的关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问题是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的,这就是文明信息与知识信息的关系问题。从人文信息的广扩领域讲,知识信息是属于人进取成功、实现价值的生存范畴,而文明信息则是人社会存在情理必需的生存范畴。明显,文明信息是它包含知识信息的。这里文明信息可以给人带来心安理得和生存的信心、勇气、力量、智慧和乐趣,因此它能使人的生存一直延续;而知识信息给人带来的则只是为达到某一生存目标的成功,其不一定能保证人的生存延续。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成功是不一定会使成功者心安理得的,有时还往往给成功者带来烦恼和不安,甚至危险,这就会使成功者又转回到原初文明信息中的道德理性领域,反省自身所获成功的文明性和文明水平,进而重新制定生存目标,并构成新的知识系统,以此向文明生存水平更高的成功方向迈进。
文明信息包含知识信息的关系,反映在文献种类上也是比较明显的。同一个文学艺术作品文献,对不同种族,不同个性,不同生存环境,不同情绪状态的人,所带来的人文信息效果是不同的,这是因为文学艺术文献信息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生理上的文化基因,并舒展文化基因中的信息向道德理性方面扩充。就这种意义,我们就将文学艺术文献信息称为:人性拓展信息。很明显,文学艺术文献信息也是属于文明信息的,并且其完全区别于知识信息而在文明信息领域中存在,其对社会生存者发挥着拓展道德理性的人文功效。知识信息是一种人们为成功生存必须遵循的带有强制性的文明信息。就全人类而言,对于确定的生存环境和确定的价值目标,知识信息强制要求人们普遍遵循。科技文献信息一样也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生理上的文化基因,并强制启动文化基因中的确定信息做功。因此,知识信息是文明信息域中最明显的一种,其对社会生存者发挥着强制成功生存和价值实现的人文功效。
图书馆论文【第四篇】
论文摘要书馆信息不对称现象很普遍,通过对图书馆信息不对称的种种表现与成因及造成的影响分析,提出若干抑制图书馆信息不对称之对策。
论文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激励约束机制
不对称信息经济学是以不对称信息为特殊视角对信息、经济关系问题展开分析的理论成果。研究信息不对称对图书馆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一方面可以丰富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能够指导图书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用最低成本提供最优质的信息服务,最大化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1信息不对称的产生
2O世纪70年代,三位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A.Akedof)、迈克尔·斯彭斯(A.MichaelSpence)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ze)已经奠定了关于市场经济的不对称信息理论的基础。2001年l0月,三位经济学家因“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而分享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唁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所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一般是指参与市场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双方的交易属于不对称信息结构。信息不对称向人们揭示了现实经济生活中很多费解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人们普遍不信任二手车经销商,为什么政府总是怀疑公民填报所得税不准确,总是有人知道得比别人多。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如何运作,卖方能向买方推销低质量商品,是因为市场双方各自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信息失衡甚至可能使劣质的二手车市场挤掉优质品牌市场。人们该如何谋求掌握更多信息来获取更大收益?掌握信息较少一方如何进行市场调整,三位经济学家对这些问题解释的同时就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事实上,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广泛存在于图书馆服务活动中。比如,为什么读者总是认为图书馆员的服务不够优质,为什么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永远缺少读者想要找的文献。为什么“好”的图书馆员会被“差”的馆员同化。不可置否,读者(群)与馆员,图书馆与文献信息供应商,馆员与图书馆管理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这就需要图书馆设计激励与约束机制(契约)以提高读者的满意度。
2信息不对称在图书馆中的表现
2.1读者服务部门的道德风险模式与逆向选择模式道德风险是指占有信息优势方利用自身拥有而不被占有焦息劣势方所观察的隐蔽行动,使自身效用最大化,从而损害了信息劣势方的利益。图书馆员在与读者(群)不对称信息服务过程中,馆员是实施服务的主体,拥有着专业的图书馆学背景知识,对本馆的馆藏资源有一定了解,也具备如何为服务读者的工作方法,而读者(群)对馆员这些服务情况掌握较少,从一定层面上,处于具有信息优势的馆员如何操作、如何管理信息,决定着处于信息劣势的读者(群)得到的信息多少及质量的好坏。往往是这样一种情况,图书馆员在与读者的服务与被服务的过程,利用信息不对称,在“利益”的诱导下(这里所指的“利益”并非为直接赚取金钱,而是指偷一点懒,少出一点力),而“隐瞒”或“故意隐瞒”对读者的服务信息。比如,不愿意主动去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阅读需求,导致读者利益受损,出现了隐藏信息的道德风险或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
与此同时,读者群(如学生),学生花钱上学,是希望买到知识、信息。在交易原则中,学生获得信息的利益应该得到保障。然而,实际上,读者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往往对图书馆员的要求过于苛刻。美国某互联网公司通过调查得到如下结论:花最少的钱(最好是不花钱)享受最快的网络浏览速度(最好送一台计算机并配条专线),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或服务(最好1秒也不要等)。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读者(用户)的要求是苛刻的、无止境的。
在这样一种不平衡的动态博弈互动过程中,不难发现,图书馆员与读者(群)在服务与被服务的过程中处于一个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过程。即馆员怎么服务影响到读者(群)如何获得和利用信息。反之读者(群)如何获得、利用信息,同样影响信息服务的范围、设施、方式等。动态博弈的基本特征是博弈双方的行为不是同时,而是有先后次序。在多数场合,后行为的博弈方在选择自己行为前可观察到他方的行为,再由此决定自己的行为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馆员在与读者信息服务过程中是起主导作用,因此,图书馆需要设计一个激励与约束机制来避免图书馆员在工作中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2.2文献信息资源采购的逆向选择模式
逆向选择是指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利用对方对信息的无知而隐瞒相关信息,获得额外利益,客观上导致不合理的市场分配行为。口逆向选择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采购的过程中表现较为典型。例如:文献信息供应商(甲、乙)——在图书馆信息文献采购中占有信息优势方;图书馆采购人员——在图书馆信息文献采购中处于信息劣势方。其中,甲公司论文引文数据库比乙公司收录核心期刊数据多15%——图书馆采访人员获得的信息模糊;乙公司论文引文数据库价格比甲公司低lO%——图书馆采访人员获得的信息清晰。从性能——价格比看,甲公司论文引文数据库的运用价值高于乙,但因为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原因,图书馆采访人员难以相信卖方提供的信息,更愿意以较低的价格来购买以此来弥补其信息上的损失,卖方(文献信息提供商)的意愿当然是抽走运用价值高的数据库,让买方(图书馆采购员)在价值不是很高的文献信息中采购,为了获利,各个文献信息供应商竞相采取降价竞争策略或回扣策略,争取图书馆采购人员购买该公司的数据库,该信息的对称,导致图书馆未能真正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形成了图书文献资源购买市场上的逆向选择模式。最终不仅信息供应商利益受损害,还造成文献信息资源浪费(如图1)。
图1中,由于信息供应商纷纷降价,使产品的市场平均价格从P降到P2引起需求曲线右移,由s。变为s,市场需求量也相应地从Q。增加到Q2。尽管增加了产品的绝对销量,信息供应商却可能增销不增利,甚至利润反而下降。此外,这一过程中虽然图书馆剩余增加了梯型AB区域,却造成了三角形c区域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损失。
当然,图书馆中信息不对称理论引起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图书馆管理层与员工的之间就存在这些问题,这里就不再赘述。
3信息不对称下的激励机制设计
3.1针对道德风险而设计激励约束机制针对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可设计一套激励约束机制。所谓激励约束机制是指该机制所提供的激励必须能诱使占有信息优势者自愿地根据他们所属类型而设定的契约,若机制所依据的有关占有信息优势者的类型信息与实际相符,则这一机制给占有信息优势者所带来的效用不会小于其他失真信息设计的机制所提供的效用,否则占有信息劣势者就会因占有信息优势者拒绝接受这一契约而无法实现其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其次,在设计该方案时也要加入个人理性约束,即要求占有信息优势者接受契约比拒绝契约在经济上更划算,从而保证占有信息优势者有参与机制设计博弈的利益动机。该激励机制在图书馆应用可以促使占有信息优势的图书馆员从自身利益出发所做出的行动符合读者的目标,使图书馆与读者的目标一致。该约束机制的核心目标在于促使图书馆人员积极地参与到服务中,并积极地按照读者的希望而努力工作。具体而言,图书馆要把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联系起来,把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与各项奖励(奖金、晋升、评优、继续教育等)挂钩,使工作人员能主动向读者释放相关信息,促进信息互动,使服务双方互利互惠,不至于产生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从而保障读者的权益。
3.2针对逆向选择而设计信息信号传递机制
针对在图书馆文献信息采购中因双方信息不对称而出现的逆向选择,可用信号传递机制解决。信号传递是指通过可观察的行为传递商品价值或质量的确切信息。信号甄别是指通过不同合同甄别真实信息。二者差别在于,前者是信息优势方先行动,后者是信息劣势方先行动。图书信息供应商信号传递机制:
①图书信息供应商信号传递机制的实施前提是“分离条件”,即低能力供应商履行相同承诺水平要比高能力供应商花费的成本多。因此,在实际的招标采购中,只要具备分离条件属性的信号,我们均可以用来区分供应商的能力高低,如供应商获取的相关资质认证、协议书、证明等。
②图书馆评判供应商的分离标准。标准过低,低能力供应商冒充高能力供应商的成本下降,信号的区分功能不明显,信号使用价值降低。此外,评判标准的可量化与否也直接影响其信号功能的实现。如果指标量化比较困难,会导致信号传递成本增加,在选择供应商过程中主观因素偏重等不利影响,因此图书馆在选择分离标准时宜选择量化指标。
③第三方认可增加信号传递的可信度。若有第三方证明供应商所获取的一系列认证资格或曾有过的一些好的业绩。图书馆会更相信图书供应商所作的承诺。更加确信其高能力供应商的身份,从而增强信号传递的可信度。
4加强制度建设
迈克尔·斯彭斯指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靠制度保障。因此,在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应当注重规则及其原则的制定,从而降低服务关系双方之间的信息系不对称度。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①加强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完善读者服务机制。图书馆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规则时,要从大局出发,有意识并积极地抑制信息不对称现象,以保护读者的利益。
②建立信息披露制度。促进图书馆与读者的信息互动。图书馆要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确立真诚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及时、全面、真实地向读者揭示有关图书馆及其信息产品的服务情况,图书馆能够赢得忠诚读者和长久读者。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实行电子化媒体信息的揭示。以适应高校学生读者阅读媒体的多样化要求。因此,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披露制度,对于增强图书馆与读者信息透明度及弱化信息不对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音乐教学随笔5篇
下一篇:音乐谱曲1~7基础知识实用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