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公开课教案一等奖通用7篇
通过苏武的故事,探讨忠诚与坚韧的价值,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与情感共鸣,如何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苏武传公开课教案一等奖”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苏武传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篇1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等文言文基础知识;
2.分析苏武这一人物形象,研读体会文章鲜明突出的对比与生动入微的细节对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作用;
3.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节。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卫律劝降、苏武牧羊、李陵劝降等重点段落,对比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质;
2.从文中归纳出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言行选择?
【教学设想】
1.为避免课堂流于枯燥的字词讲解,在课前布置学生做好译注等准备工作;
2.课文篇幅较长,语句较生拗,应让学生多读,以培养文言文语感;
3.在欣赏课文时,以讲述故事的方式来将重点由“言”转移至“文”上,吸引学生兴趣。
【辅助手段】
PPT,板书
【课时安排】
4课时
公开课为第3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板书标题:苏武传)故事讲到苏武奉命持节出使匈奴,被牵连入匈奴国中叛乱事件,他两度寻死,慷慨陈词,终于消弭了可能导致两国发生误解争端的危机,扭转了外交上的被动局面。但是不料匈奴公然违背两国通好的宗旨,粗暴扣留了苏武等使节,要逼迫他们投降,以此来羞辱汉朝。卫律的威逼利诱以失败告终。(板书:苏武-张胜,苏武-卫律)匈奴明白苏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便改变了劝降策略。
二、 研读:
“乃幽武至大窖中,绝不饮食。”想以摧毁折磨苏武肉体的方式来征服其意志,可是苏武“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顽强地活了下来。以至于“匈奴以为神”。于是匈奴变更为残酷的方式,“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把他单身流放到气候苦寒的无人之地,这已经够残酷了,何况又被判处了终身流放。但“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又顽强地活了下来。
思考: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之前曾两度要自杀,现在却又想方设法要活下去,这是否矛盾?请学生讨论。参考:并不矛盾。第一次自杀是因为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耻辱,所以要自杀避免受辱;第二次自杀是在审讯时他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语后,这是为了杀身息祸,为国雪耻。但是后来匈奴转为劝降,劝降失败后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之前的求死转为求生,因为他要证明汉使的气节不可折辱,所以,当他在北海上牧羊时,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时时提醒自己不忘使命。可见,他的求生求死都是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只不过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好不容易过了三年温饱日子,偏偏王短命而亡,卫律又使人盗牛羊,苏武又陷入了困境中。人不怕平地摔交,怕的是从高处摔落。此时正是一个人最脆弱的时候,而苏武的故友,叛将李陵就在此时出场了。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李陵受命而来,显然是来说降的,可是他的技巧比较高明,他是以老朋友、老同事的身份,在饮酒叙谈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这一句道尽了那些沽名钓誉之辈的心事。如果苏武是此类人,一定会为之动摇,也正中了单于让他“羝乳乃得归”的心理战术。
李陵知道苏武久处异域无人之地,对于来自家中的消息当然是很喜欢听的,所以他下面的话正迎合了苏武的心理:“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後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这几句话大有深意,他诉说苏武兄长与弟弟被汉武帝逼死的经过,其实是在说明汉武帝对苏家的薄情。这句应与后文“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结合来看,言下之意为何呢?汉武帝年高昏聩,又对不起你苏家,这样的皇帝实在不值得你效忠,意在挑拨苏武与汉武帝之间的感情。而把苏武母亲去世,妻子改嫁,妹妹子女下落不明的消息告诉他,又是为何呢?为了断绝苏武对妻儿家室的挂念之情,使他了无牵绊,屈心受降。李陵又说:“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何苦为了这个忠义的虚名耽误了大半辈子时光呢?“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接着他又从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进一步劝降苏武,我李陵刚投降时,顾虑比你还多,我不想投降的心情绝不亚于你苏武,可如今我也这样过来了,投降也并非难事。“愿听陵计,勿复有云!”这些话确实是李陵的心里话,说得是推心置腹,通情委婉,可惜,苏武不是李陵。
我们看苏武是如何回答的。“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苏武的回答并没有提到亲人生死离散的问题,只是强调了自己愿意肝脑涂地,杀身自效,心甘情愿,因为汉武帝对我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君臣之间犹如父子关系,子为父死,天经地义,所以请李陵你不要再多言了。
当李陵再想多言时,“子卿,壹听陵言。”他刚一张口,苏武立刻制止道:“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马雚,效死于前!”请注意这里苏武对李陵以“王”相称,有何用意?划清两人界限,揭去朋友间饮酒谈心的幌子,让李陵无法再多言。
以上两处苏武的回答话语虽少,但都表现了苏武的什么精神?意志坚定。以至于“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连李陵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情、羞耻之心都被苏武坚定不移的气节唤醒了。
思考:在本部分,李陵的话语委婉动听,而苏武则显得沉默少言,此处苏武与李陵的对话实际上就是两者的对比。(板书:苏武-李陵)面对生死和民族大义,他们是如何选择呢?他们本质上的不同体现在哪里呢?请学生分角色饰读,然后讨论。
参考:李陵的话语中处处是从个人、家庭考虑打算,他斤斤计较于一家一己的恩怨,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苏武则相反,他“先国家而后私己”。两人胸怀,有如天渊之别。
拓展:有人认为,苏武的这种忠诚的出发点也是一家一己,只是他知恩图报,不计仇怨,但实际上也是一种“愚忠”,你认为呢?课上讨论,自由发表见解。
三、 作业:
作为降将,李陵与卫律劝降时的情形和说辞有何不同之处?为什么?苏武对二人的措辞态度又有何不同?这又体现了苏武什么样的品质特征?请学生课后思考。
《苏武传》课后反思
高一语文组 周晓瑶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语句较生拗,学生比较难以进入情境。在讲课之前,我督促学生做了课前的译注准备工作,让学生们自行翻译课文,并将难以理解的实词词义、虚词词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文知识点结合《名师一号》自行地标注在书本上。虽然比较辛苦,但是我觉得便于学生更熟悉课文,而且能使自己的课程不再停留于字词句的释义层次,可以深入去挖掘课文内涵。这项课前准备作业我已经实验了一个学年,效果较为不错,只是有时候学生会抱怨作业量过大,我应当在日后加以改进,对于篇幅较长的古文,应当酌量酌情。例如《苏武传》,我完全可以布置几个重点段落的翻译作业而非全文。
这节课我还进行了一项创新,就是在串讲课文的时候,我不再是让学生读一句原文,讲解一句,而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联系句与段,其间贯穿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但是很可惜的是,我铺叙得过于详尽主观,占去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而学生思考讨论的部分被极大程度地压缩了,而且使得这堂课的重点——对比凸显人物性格特点也未能突出。于是课堂显得很是沉闷,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没有能够展开讨论,这对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很不利。虽然这次创新失败了,但是我想在日后的文言文课程中,我可以适度地运用这一形式,挑起学生的听课兴趣。最重要的是,我得先弄清楚学生需要学什么,更不要认为学生什么都不懂,让自己一个劲儿地重复学生本已明白的问题,而应相信学生,让他们放胆发言,哪怕与自己观点不符,只要言之成理,皆当鼓励,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而自己所应担任的角色应当是疏通他们阻塞的思想,连贯他们断续的语言,点拨他们不解的疑惑,提供他们未知的问题,领涉他们未及的领域,概括他们思索的结论。这样才是真正的授之以渔。
另外,在学生饰演角色朗诵对话的时候,我发现了一大弊端:学生读得太少,文言文语感未能培养起来。我经常为了赶课而省略掉了他们课堂上朗读课文的环节,其实这样学的效果事倍功半。我的导师告诉我,教师讲上20分钟课,不如让学生自己读上15分钟,教师再提点性地讲上5分钟。如果学生连课文都不熟悉,都还没有读出自己的理解,那么在听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就不可能真正学到些什么。所以,以后要多让学生读,多让学生说,这样,自己也上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活跃。
优点还是有的,备课非常细致,教材把握准确,教态自然,语言流畅。只是我还需要改变自己的一种观念: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必须要先准备一桶水;但是教师准备了一桶水,就千万不要试图将一桶水都灌进学生肚子里去。
苏武传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篇2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2、借助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
3、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积累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在对比中分析苏武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预习准备: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文章背景2、预习课文,大致疏通文意
二、课堂教学:
1、学生简介背景:教师掌握:汉武帝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讨伐战争,其中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时间为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与汉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所以,到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时,却被扣留,并迫使他投降。《苏武传》集中叙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热烈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2、作者介绍: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续成的。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全书有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七10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六家》),则是其特色。
3、生读课文,标注重点实词虚词。
4、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自己不懂的内容。
5、合作讨论班固是怎样用对照、映衬的手法塑造主人公形象的?在出使匈奴之初,与副使张胜的对照。在威逼利诱之时,与叛徒卫律的对照。在以情相劝之时,与降将李陵的对照。
6、以班级为单位,交流补充。
三、布置作业:
赏析《苏武传》中的人物形象。
苏武传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篇3
一、概述
《苏武传》是高中语文必修4里的选文,它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掌握和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培养正确分析文言文内容及准确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了解作者尊重史实的态度和对苏武的赞美之情,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和对比手法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传主的坚强意志、爱国精神与不屈信念,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经过多半年的教学,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已比较浓厚,文言基础能力也比较好,虽然本课的难度较大,但相信通过如下实用的设计,突破目标还是可以实现的。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组成积极的学习活动,转变教师讲解、学生记录的教学模式;
2.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究质疑能力;
3.学生小组合作,深入文本,对文本进行质疑,激发学习的兴趣;
4.教师对质疑辅导,课堂上师生互动,让课堂绽放出活力和生命力。
第二课时教学理念:
1、这节课是学生小组之间开展交流,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进程中来,实现资源、知识的共享;
提高学生的讲解、交流能力,极大地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更突出他们是学习的主动者、主体者;
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由讲师对各小组进行评价,鼓励;
3、 结合背景材料,深入理解人物特征(学生展示自己了解的材料,教师适当补充);
4、让学生走进历史,走进文本,直面人物,主动参与,挖掘探究,培养独立的鉴赏能力,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
5、以鉴赏为契机,培养民族精神,传成优秀的传统文化,涵养个人素质.
第三课时教学理念:
1、加强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开放课堂,让现代视角与历史视角融合;
2、学生在古典文本的解读中注入现代的意识,去体现出时代意识和创新精神;
3、让优秀的文化在新世纪绽放出光彩。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优化方案》。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汉代的“苏武牧羊”故事广为传颂,千百年来,苏武已成为一名伟大的爱国英雄定格在人们心中,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历尽艰辛,“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表现出崇高而又令人震撼的民族气节,有民歌《苏武牧羊》唱道: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在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帷。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下面,我们走进苏武,认识苏武,敬仰苏武。板书《苏武传》。
二、介绍作者、作品和背景。
学生介绍,然后明确:
1.作者简介:班固(32—92),我国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幼年即聪慧好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后来继承父志,在父未完成的《史记后传》基础上撰写《汉书》。因被人诬告私改国史而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完成《汉书》写作。
2.简介《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纪、七十传、八表、十志,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3、苏武出使背景: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三、朗读课文,熟悉内容。鉴于学生的文言文朗读能力较弱,课堂自读或教读非常必要。朗读中重点注意把握:
1、校正字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jiù)监;②数(shuò)通使相窥(kuī)观;
③以状语(yù)武;④既至匈奴,置币遗(wèi)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mò)胡中;⑥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yānzhī)归汉;
⑦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注:课本注音“yún”有误。煴,有二音,读yūn意为“微火”,读yùn意同“熨”);⑧拥众数万,马畜(chù)弥山;⑨故使陵来说(shuì)足下;⑩何以汝为(wéi)见;⑾子卿尚复谁为(wèi)乎。
2、注意断句: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于)匈奴中。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幸蒙/其赏赐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自抱持/武
使(汝)/决人死生
(卫)律知/武终不可胁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掘野鼠/去(jǔ)草实/而食之
武与李陵/俱为侍中
大臣亡(wú)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
四、通过朗读课文,看看谁能够概括地讲述课文的故事来。
五、理清课文的基本思路。
1.学生标出课文结构层次,指出划分层次的依据。
2.同桌间讨论,概括层次意。
【板书】
↗㈠(1-2)苏武身世,出使背景
苏︳1、(3-4)扣留自杀——义不受辱
武︳㈡备受艰辛2、(5)恐吓——威武不屈利诱——富贵不淫
传︳坚守气节3、(6)逼迫——贫贱不移
︳4、(7-8)劝降——私情不动
↘㈢(9-10)匈汉和亲,苏武得返
本文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还运用插叙,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六、课后同桌间可以分角色朗读课文,以便把握人物形象。
苏武传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相关文言文知识。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习通过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所取得的成就。
【教学重难点】
突出弘扬爱国主题,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中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都是十七八岁的姑娘小伙了,自己体会一下十七八年的光景,这是七八年我们有多少的幸福时光,有多少成长与收获。这十七八年太珍贵了。而有一个人居然用十九年的时间,甘心忍受匈奴的囚禁与压迫,也不愿意投降,于是书写了一曲高亢的民族气节之歌,这一壮举也被载入史册,被后人广为流传,这个人就是汉代的苏武,今天我们就一起翻开历史的卷轴,来品阅一下苏武的传奇故事。
二、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2.关于《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3.故事背景
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三、划分课文层次
1.请同学复述文章内容。
汉武帝晚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不巧却碰上匈奴内部发生叛乱,由于叛军内部有人告密,很快就被匈奴首领一举歼灭。副使张胜因为与叛军头领虞常意欲劫持匈奴单于的母亲,因而单于迁怒所有汉朝史臣,无辜的苏武也因此受到牵连。苏武为保名节两度自杀,虽然未遂,却坚定了单于要劝降苏武的决心。单于先派了丁灵王卫律去劝降,没有成功,他本人也被苏武痛骂一顿。单于便将苏武放逐冰天雪地的北海,让苏武放牧公羊,只有当公羊生下小羊的时候,苏武才能回来。苏武历尽艰辛,渴了喝雪,饿了挖草根,不论坐卧起身都时刻拿着汉节。后来单于又派了投降匈奴的李陵去劝降,李陵虽与苏武有故交,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动苏武,却被苏武的民族大义感动得泣下沾襟。最后,汉昭帝继位,汉朝与匈奴恢复邦交,在胡地呆了十九年的苏武才得以回到自己的祖国。
四、请学生快速划分层次
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 1 )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第二部分(2~8 )段:记述了苏武在匈奴十九年倍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第三部分(9、10)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课文,合作与探究
1.苏武一共自杀了几次?为什么自杀?后来被流放北海又想方设法活下去,这是否矛盾呢?
讨论明确:
两次。第一次是张胜告诉苏武自己参与谋反的事实,苏武敏感地认识到自己定会受到牵连,因为不想国家尊严受辱,所以自杀。第二次是面对卫律的讯问,为了维护国家尊严,引刀自刺。
不想自己受到屈辱,更不想因为自己而侮辱国家。
第一次是被张胜和常惠阻拦下来,第二次是被卫律请医生救活。从救治的繁琐的程序可以看出苏武是真想自杀,但都没成功。
苏武的举动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忠于国家,视死如归的精神品质。
☆不论是自杀还是求生,都是苏武的反抗方式。他自杀为的是不给国家带来耻辱,正如他所说“见犯乃死,重负国”;他求生也是向匈奴示威示强,为的是不辱使命,这可以从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看出。
☆苏武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一心考虑的都是汉朝的荣誉与利益。
☆自杀表示坚决不投降,求生更是体现出苏武坚忍不拔的意志,他的出发点都是缘于爱国。
2.难道只有咱们关注到苏武的精神品质了吗?
明确:不是,还有匈奴的单于。“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单于对待苏武和对待张胜是截然不同的。朝夕候问,一来是怕苏武再出事,而来体现自己对苏武的关怀,试图收降苏武。这是对苏武人格的肯定。
3.说服苏武是事情首先落在了卫律身上,因为他就是降将。卫律是怎样来说服苏武的?苏武有何表现?
讨论明确:
①剑斩虞常:震慑苏武
威逼: ②吓降张胜:有人带头 不动
③强加死罪:寻找理由
大骂卫律
以自己的地位与财富做例子
利诱: 封官加爵:拥众数万 不应
荣华富贵:马畜弥山
总结卫律的劝降策略——威逼利诱。威逼不动摇,利诱不应许。于是卫律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发出最后通牒“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这番话也激怒了苏武,苏武大骂卫律。于是有了第6段的“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苏武越是坚决,单于越是喜欢。于是用尽办法来折磨、摧残苏武,企图动摇他的意志。幽禁地窖,断绝饮食;放逐北海,不至廪食。
幽禁地窖,断绝饮食——啮雪吞毡,数日不死
放逐北海,不至廪食——掘鼠食草,杖节牧羊
苏武这一去已然近十年了。短暂的抗拒固然可贵,但时间是检验一切意志的试金石。十年的艰辛与苦涩,是否会动摇苏武的信念呢?我们再往下分析。
4.李陵,匈奴的又一位降将,他来到北海,试图以自己曾与苏武同僚的身份来说服苏武。他有事怎样劝降的呢?卫律的“威逼利诱”策略已然失效,李陵又是什么样策略呢?
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因此李陵对苏武的劝说不像卫律那样威逼利诱,而是企图以情动人,用肺腑之言打动苏武。他先是说汉武帝年高而昏庸,苏武的兄弟为国尽忠却枉死,苏武自己也已是妻离子散,而后他又现身说法,叙述自己刚刚投降时的心情和调整过程。李陵企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肺腑之言打动苏武,但苏武却始终忠贞如一,不为所动。李陵见状,惭愧不已,更加自责于自己的背叛祖国的行为,痛哭而去。
由此可见,李陵从情感上是赞同甚至是崇拜苏武的宁死不屈,只可惜,他由于自己意志不坚已经投降了匈奴,铸成大错,所以他一直处在这种矛盾、痛苦的状态中。李陵的矛盾、痛苦在苏武归汉之际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他且饮且歌,且歌且舞,长歌当哭,泪如雨下,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的坚贞让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自己叛国变节的可耻卑劣,羞愧悲痛之情无以复加。这就是李陵,一个矛盾痛苦的悲剧人物。
(请同学们细读一下李陵对苏武说的话,其中表达了几层意思?)
讨论明确:是什么支撑着苏武艰苦地走了十年?(换位思考,人共同的生命体验)苏武认为自己可以回到大汉朝,回到自己亲人身边。他心中还有对“国”对“家”的念想,还有对团聚的期待。这就是李陵的突破口。
从李陵的言辞中体察李陵的策略
家——母丧兄亡,妻离子散
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前长君伏剑自刎;弟孺卿饮药而死;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国——郡主昏庸,法令无常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李陵老母被系保宫;苏武两兄弟畏罪自杀,侧面可以看出皇帝的统治严酷。
得出结论:“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苏武的回应:“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心甘情愿
李陵走后,在没有人来劝降过,这一过又是近九年。
小结:“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能为信念坚持如此,却实令人佩服!幸而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使命,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气节,作者的欣慰之感和赞美之情显而易见。十九年的年华就这样过去了,如果这十九年苏武在自己的国家,也许会有更高的爵位或官职,自己也许不会妻离子散。如果苏武投降了,也许也享受到不尽的荣华富贵,有了自己新的家庭。但是那样的话,历史不会记载他,人们也会忘记他。十九年是磨难,他诠释了什么才是坚守气节,什么才是忠心耿耿。苏武用一身肝胆照耀了史册。
五、板书设计
副将阻拦,未遂
两次自杀
围炉救活,重伤
出使匈奴 北海牧羊
卫律:威逼—不动 利诱—不应
两次劝降
李陵:国——统治无道,皇帝昏庸
家——家破人亡,妻离子撒
十九年(须发近白)
六、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①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②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③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⑵教师小结:
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第三课时
一、整体把握
1. 探究:苏武的忠君是否带有愚的成分?
明确:苏武的忠君表面看起来是对汉武帝,但实际上是对国家对人民的。身为汉使出使匈奴,在遇到意外事件之时,他首先想到的是不能屈节辱命,不能使人格、国格受辱,而是为了大汉王朝的利益,愿意赴汤蹈火。在他心目中,君国是一家,如果他变节投降,那么他个人虽安享富贵,但国家与人民无疑会蒙受屈辱。当然武帝的恩情也不能抵消其对亲人的伤害之过,苏武一味强调武帝对他们父子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为之肝脑涂地也不免带有愚的成分。
2.说到“忠义”,我们还会想起谁?
(同学们讨论并发言,要求用心组织语言,精炼流畅,注重口语的表达)
引导: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⒊讨论: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明确: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4、我们国家近些年,每年都会举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活动,一个个来自民间的道德模范,用自己平凡的行动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请同学们仿照“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为苏武也写一份颁奖词。小组讨论完成之后请代表发言。
(1)朱邦月:一根拐杖撑起的家
这个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头发花白,面带微笑,这位温和而坚定的老人,胸中盛满40年的艰难。他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他这双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2)阿里帕-阿力马洪:十九个孩子的妈妈
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开羽翼,撑起他们的天空。风霜饥寒,全都挡住,清贫劳累,一肩担当。在她的家里,水浓过了血,善良超越了亲情。泉水最清,母爱最真!
(3)沈浩:践行信念好村官
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放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颗颗都是他的碑文。
(4)翟墨:中国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第一人
古老船队的风帆落下太久,人们已经忘记了大海的模样。六百年后,他眺望先辈的方向,直挂云帆,向西方出发,从东方归航。他不想征服,他只是要达成梦想——到海上去!一个人,一张帆,他比我们走得都远!
苏武传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篇5
[学习目标]
1、了解班固和《汉书》的相关知识。
2、朗读断句,讲述课文故事梗概。
3、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4、学习苏武的英雄气概,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学习方法】诵读法、比较法、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预习自测]
1、写出下面汉字的拼音
厩( ) 且( )鞮( )侯 单( )于 缑( )王 昆( )邪( )浞( ) 野( ) 侯 阏( ) 氏( ) 左伊秩訾( ) 旃( ) 羝( ) 去( ) 辇( ) 雍( ) 棫( )阳宫 斧钺( ) 汤镬( )
2、注意断句: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于)匈奴中。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3、文学常识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 体, 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 ”为“志”,取消“世家”并入“ ”,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 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二十四史”是指由《史记》至《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它的前四史是 、 、 和 。
班固,东汉著名的 、 ,《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 体例,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历史与文学巨著。文学史上,司马迁与班固并称 。班固又是东汉最著名的的辞赋家, 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4、分组整理文言常见字词。(见资料)
[质疑探究]
(一)本文在刻画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上,用什么写作方法?
1.学生讨论:文章如何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的?
【参考答案】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环境及细节的描写。苏武出使匈奴,因突发事变,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权的单于和卫律的屠刀,有贪生怕死的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而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苏武更是被置之死地。这些典型环境,把苏武这个人物推到了矛盾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作者又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温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又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
2.学生讨论: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3.学生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
①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②学生分别总结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分组讨论、探究)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
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4.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5.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
6.教师小结:
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二)学生总结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1. 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
2. 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3. 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前面的总结中已经谈及)
4.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重点分析了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感动。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环境及细节描写、详略得当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
课后作业;
试结合课文和李陵作《答苏武书》,谈谈你对苏武这一历史人物的认识。
苏武传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篇6
【学习目标】
1、把握历史事实,理清文章脉络。
2、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剖析传主的性格特征,体会传主的人格魅力。
3、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技巧。
4、对传主的功过得失和价值意义进行讨论、评价。
【自学指导】
一、简介班固及《汉书》
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续成的。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全书有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七10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六家》),则是其特色。
第一课时:
主要介绍相关背景,理清课文结构层次,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分析第一部分。
二、预习检查:正音
当dàng 旄máo节 厚赂 lù 昆hūn邪yé王 厩jiù 窥kuī观 置币遗wèi
单于 浞zhuó野侯 没mò胡中 阏yān氏zhī 徙xī 使牧羝dī 更gēng嫁
三、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把全文分成三部分,并思考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理清课文脉络。
明确:课文按苏武一生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苏武在胡、汉两国关系微妙时期奉汉武帝旨意出使匈奴,以通两国之好,主要是交代苏武出使的原因、背景和使团的主要成员。
第二部分(3-8):苏武被匈奴扣留胡地十九年,九死一生而不改气节的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先写苏武出使匈奴时遇到的意外变故,再写卫律威逼利诱,苏武被幽禁并流放到北海牧羊,以及李陵来劝降等事件。
第三部分(9-10):苏武返回汉朝的过程。先写汉与匈奴和亲后,苏武终得重见天日,重归祖国。
2、分析第一部分,让学生从原文中找出答案:
(1)苏武何许人也?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2)当时匈奴与汉关系怎样?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3)苏武为什么要出使匈奴?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4)苏武被匈奴扣留的原因是什么?
①张胜糊涂帮助缑王谋反被发现。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于)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②匈奴只是因为“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3、这是1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关键一点是要突出人物的性格。那么读完这篇传记,你认为苏武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
那么课文是如何表现苏武这些性格特征的呢?——通过人物对比。
第二课时
分析人物
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参考: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分角色朗读,务必读出每个人物各自特有的语气。
卫律和李陵的劝降有何不同,结果如何?这些语言都表现了人物怎样的个性 ?
(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 )
卫律:
先是“威逼” ,企图“杀鸡儆猴 ”;接着他又用死亡来威胁苏武投降;再就”利诱“,想用荣华富贵来打动苏武的心。
苏武毫无畏惧,不但不吃这一套,还义正词严地指责卫律通敌叛国的可耻行径。卫律恼羞成怒,悻悻离去。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
李陵:
企图以情动人,用肺腑之言打动苏武。先是说汉武帝年高而昏庸,苏武的兄弟为国尽忠却枉死,苏武自己也已是妻离子散;而后他又现身说法,叙述自己刚刚投降时的心情和调整过程。李陵企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肺腑之言打动苏武。
苏武始终忠贞如一,不为所动。
李陵见状,惭愧不已,更加自责于自己的背叛祖国的行为,痛哭而去。
李陵——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小结: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
详略得当的情节、
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
评价传主的功过和价值。
围绕几个问题对传主的功过和价值进行讨论
(一)问题一:
什么是真正的值得提倡的忠诚?晏子认为真正的忠诚是忠诚于国家、人民,而非忠诚于君主。换句话说,就是要忠诚于明君(因为明君善治国),而非昏君。而那些不分黑白,一味盲目服从君主,为君主作无谓的牺牲的行为我们称之为“愚忠”,那么你认为苏武的忠诚是愚忠吗?
二)问题二:
前段时间,教育部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其中备受争议的是如下一段文字:“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有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不宜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提法……对于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杰出人物,我们虽然也肯定他们在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当中的作用与地位,但并不称之为民族英雄。”按照教学大纲的说法,苏武也就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课后作业:
《假如我是苏武》
假如你正在面对苏武所面对的局面,作为汉使出使匈奴,匈奴有骄横的单于,你的一个糊涂的部下参与了匈奴亲王的谋反,身为汉使的你会怎么做?你要怎样处理这种复杂的外交局面?运用你的智慧,结合你平时知道的历史和外交知识,看你能否做一个比苏武更加出色的使节。苏武传导学案教师
以上就是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的《苏武传》导学教案的全部内容,导学案中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设置。最后,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苏武传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言常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文言句式的特点;培养正确分析文言文内容及准确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了解作者尊重史实的态度和对苏武的赞美之情;把握本文的写作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掌握文中刻划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一、班固与《汉书》简介
司马迁开创了纪传体的历史学,同时也开创了传记文学。由于《史记》的杰出成就以及它的历史记载截止到汉武帝时代,后来就有不少文人学者如刘向、刘歆、扬雄、史岑等皆缀集时事来续补它,但大都文辞鄙俗,不能和《史记》相比。班固的父亲班彪有鉴于此,乃采集前史遗事,旁贯异闻,著“后传”数10篇。“后传”仍是递续《史记》的,不能独立成书,但它成为班固著《汉书》的重要基础。《汉书》独立成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同样对后代史学和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幼年聪慧好学,“九岁能属文,诵诗书”,十六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经九流百家之言,“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因此,颇为当时儒者钦佩。二十三岁,父班彪死,还乡里三年。明帝永平元年(58)开始私撰《汉书》。五年后,有人上书明帝,控告他私改国史,被捕入狱。弟班超上书解释,明帝阅读了他著作的初稿,不但没有惩罚,反而对他的才能十分赞许,召为兰台令史。一年后,升为郎,典校秘书,并继续《汉书》的编著工作。经过二十余年努力,至章帝建初七年(82)基本完成,一部分“志”、“表”在他死后由妹班昭和马续续成。章帝时,班固升为玄武司马,与诸儒讲论五经同异于白虎观,撰成《白虎通义》。和帝永元元年(89),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班固为中护军,随军出征。窦宪得罪后,牵连到班固,入狱死,时年六十一。
《汉书》在体制上全袭《史记》,只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它叙述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断代历史。
班固出身于仕宦家庭,受正统儒家思想影响极深,缺乏司马迁那样深刻的见识和批判精神;他每每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来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又由于他奉旨修书,所以《汉书》虽多半取材于《史记》,却没有《史记》那样强烈的人民性和战斗精神。但班固作为一个历史家,还是重视客观历史事实的,因此,在一些传记中也暴露了上层统治阶级的罪行,如《外戚列传》写了宫闱中种种秽行,特别是成帝和昭仪亲手杀死许美人的儿子一段,充分暴露了统治阶级残忍险毒的本质。《霍光传》揭发了外戚专横暴虐及其爪牙鱼肉人民的罪行,在一些字里行间表示了对他们的谴责。《东方朔传》抨击了武帝微行田猎和扩建上林苑扰害人民、破坏农业生产的行为。在《汉书》的一些传记中也接触到了人民的疾苦,像《龚遂传》中他写了人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因而铤而走险,流露了对人民的同情。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他对那些能体恤人民疾苦的正直官吏如龚遂、召信臣等都特为表扬,对酷吏则肯定其“摧折豪强,扶助贫弱”的进步一面,又斥责其残酷凶暴的一面。此外,班固对司马迁的不幸遭遇,东方朔的怀才不遇,也都寄予同情,表现了他的爱憎。这些都是《汉书》值得肯定的地方。
作为史传文学,《汉书》有不少传记写得十分成功。《陈万年传》通过陈咸头触屏风的细节,写出了陈万年谄媚权贵、卑鄙无耻的丑态;《张禹传》也只通过了张禹自己的行为、生活和谈话,写出了张禹虚伪狡诈、贪财图位的丑恶形象。最著名的是《苏武传》。它表扬了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品德,通过许多具体生动情节的描写,突出了苏武视死如归,不为利诱,艰苦卓绝的英雄形象。
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少年时就能作文诵诗赋,长大后博览群书.和帝永元元年(89)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 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
家庭—- 父亲: 班彪
弟弟: 班超(投笔从戎)
妹妹: 班昭(续写《汉书》)
作品—- 史书: 《汉书》
辞赋: 《两都赋》
诗: 《咏史诗》
《汉书》(《前汉书》)
作者—东汉班固撰写,班固去世后,由其妹班昭和同乡马续完成.
性质—《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其中还收录了西汉大量的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性质.
内容—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新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历史,共100篇,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
二、苏武出使的背景简介
民族,兴起于战国时期,强盛于秦末汉初.秦汉之际,匈奴贵族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三、问题探究
(一)、在第三自然段的叙述中,主要体现了苏武的什么精神? 结合课文谈谈作者是如何体现这种精神的?
体现了苏武以死报国,义不受辱的浩然正气
具体表现在语言和动作上.“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表现苏武未考虑个人安危得失,而是想到如何才能不辜负国家和民族的使命.“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说明苏武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表现“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
对苏武的评价
在苏武出使匈奴时,因随行人参与谋反而被扣押,在危难时他处处维护国家利益与民族尊严,既表现了对匈奴的修好之愿,也不愿意“屈节辱命”,对卫律的劝降从容处之,甚至以自刎来避免受辱.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仍没有屈服,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信念,仍念念不忘自己的使者身份.通过这些描写,塑造了一个爱国者的光辉形象.
(二)价值—-
史学价值: 作者能尊重客观实际,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赞扬清廉的官吏,流露了对人民的同情.
文学价值: 叙事详明,详赡严密,语言典雅繁复,富于文采,有骈体化倾向,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很大.
史书形式—–
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
例:《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左丘明)
《资治通鉴》(司马光)
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
例:《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刘向编订)
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
书
例:《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范晔)—-纪传体断代史
《史记》:本纪 世家 列传 表 书
纪传体
《汉书》:本纪 列传 表 志
(三)、关于气节的名句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禹》)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四)、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这种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作者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1)苏武和张胜—张胜见利忘义,在匈奴剑下丧失骨气,屈膝投降,反衬出苏武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2)苏武和卫律—卫律贪图名利,投降匈奴,并且为虎作伥,作威作福,逼迫苏武投降,对这种卖国求荣的叛徒嘴脸的揭露,更突出了苏武崇高的民族气节
写反面人物来烘托正面英雄人物的形象,使苏武形象更真实丰满,生动高大.
7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8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题画竹石》)
四、基本知识
(一)句式
1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判断)
2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被动)
3 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
4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判断)
5 见犯乃死,重负国. (被动)
6 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
7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判断)
8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宾语前置)
9 为降虏于蛮夷. (介宾后置)
10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宾语前置)
11 引佩刀自刺. (宾语前置)
(二)词类活用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动)
其一人夜亡 (名作状)
宜皆降之 (使动)
惠等哭,舆归营 (名作状)
单于壮其节 (意动)
欲因此时降武 (使动)
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使动)
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被动)
空以身膏草野 (名作动)
(三)文言实词积累
数:
1、名词。
(1)数目,数量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
(2)六艺之一。算术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规律
夫物之合并,必有数存乎其间焉。
(4)定数、命运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数词。几、几个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曹皆冒行之。
3、动词
(1)shu 计算
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2)shu 列举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4、形容词。Cu 密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5、副词。Shuo 屡次
当
1、动词。
(1)相当于,与—–相称。
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2)挡住,阻挡。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
(3)占有,把着。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4)掌握,主持,执掌。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5)判处(某种刑、罪),处以相当的刑罚。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
(6)抵抗,抵挡。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7)担任,充当。
臣闻圣贤之君,不以禄私其亲,不以官随其爱,能当之者处之。
(8)承受,承担。
亲供养备,不敢当仲子之赐。
(9)当做,代替。
安步以当车。
(10)抵,顶。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11)适当,符合。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2、介词
(1)表处所。对着,面对。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慌。
(2)表时间。值,在,正当。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副词
(1)表助动。应当,应该。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2)表必然。必定,一定。
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
(3)表时间的未来。将。将要。
今当原理,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连词。相当于“倘”,如果,假若。
官职的任免升降
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译为“授……官职”。如:于是辞相印不拜。
2、除。拜官授职。 如:予除右臣相兼枢密使。
(举、辟、授)
3、擢。提升官职。
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升级:迁生、迁授、迁叙
(调、徙、转、改、放、出)
降级:迁削、迁谪、左迁。
平级转调:转迁、迁官、迁调。
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6、黜。与“罢、免、夺”就是免去官职。
7、去。解除职务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补充赏析
在史传文学中,人们往往班、马并提,史汉合称。其实,就总体水准而言,《汉书》在思想和艺术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较《史记》逊色;但是,《汉书》中的某些部分,却完全可以和《史记》中的优秀之作媲美。《苏武传》正是《汉书》中这样的出色之作。
汉武帝即位之后,对于在北部边陲一再骚扰、侵袭的匈奴族,修改汉初的一味纳贡、和亲的忍让政策,多次进行武力征讨,给骄横的匈奴以沉重的打击,迫使他们有所收敛,转而采取两国通好的和平政策。这样,两国关系解冻。天汉元年,且鞮侯初立,释放了以前被拘执在匈奴的’汉使。汉朝也将匈奴的使者送回匈奴,并且还“厚赂单于,答其善意”,以作为回报。苏武正是执行护送使者并答谢单于的使命到了匈奴。可是由于匈奴内部产生变故,缑王与虞常企图射杀叛将卫律再次归汉,苏武的副手张胜又行为不慎,暗中给虞常财物,使对整个事件毫无所知的苏武和他的使团陷入极为困难的境地。匈奴单于则不惜毁弃刚刚得来的两国通好的局面,不分青红皂白,企图杀尽汉朝使者,过后又以各种方式逼降苏武,完全置两国友好大计于不顾。苏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维护了尊严,表现出高度的气节。
班固在描绘苏武这个忠君爱国的光辉形象时,在信守“史家”笔法不虚构、不溢美的前提下,笔端饱含赞佩推崇之激情,调动了许多艺术手段,使苏武的艺术形象璀璨夺目,跃然纸上。这篇传记,艺术方法有三:
首先,这篇传记的结构体现出作者精于剪裁、善于布局的特点。作者始终围绕着苏武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落笔。苏武的一生经历共有八十余年,但班固只截取他出使羁留匈奴的十九年生活。在这十九年中,又只选取了几个典型场面作浓墨重彩的描绘,如两次自戮、幽禁断食、北海牧羊、李陵劝降等等。这几个场景中,随着人物的一次次得到考验,其精神境界不断得到升华。
文中第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是苏武的两次自戮。苏武得知虞常事发,而张胜又卷入其事,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国家的荣誉,“见犯乃死,重负国”。因此,想以自杀来维护国家的尊严。虽被张胜、常惠劝止,但当卫律召武受辞时,再次引佩刀自刺,以至“气绝、半日复息”。在卫律等的抢救下才挽救了生命,充分体现了苏武以民族尊严为重的气节,表现出他以死殉国的决心。
班固用重墨描绘的第二个场面是卫律劝降,两人相对如短兵相接,唇枪舌剑,惊心动魄。卫律首先剑斩虞常作为威胁,并以“谋杀单于近臣”的罪名举剑欲击张胜。在这种情势下,意志软弱的张胜请降。卫律马上利用这有利局势,以“相坐”的罪名胁迫苏武。这时,如果承认自己与虞常之变有牵连,就为匈奴攻击汉朝制造了口实,使匈奴在舆论上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因此,苏武很沉稳地对“相坐”的罪名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击:“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声明作为汉朝的正式使节,与虞常的行动没有任何牵连,再一次维护了国家的声誉,并且在卫律“举剑拟之”作出要杀他的样子的情况下,苏武巍然不动。卫律见威胁无效,只得改换手段采用软的一套,以自己为例,企图以荣华富贵打动苏武。苏武却趁此机会反守为攻,力斥卫律叛国降敌的可耻,宣扬国家力量的强大。这一大段话,苏武说得酣畅淋漓,既使卫律折服,也使匈奴不敢轻易加害于他。这一段描绘苏武行动的文字极为简洁,仅有六个字,即“武不动”,“武不应”,极为传神地勾勒出苏武的形象。
班固用重墨渲染的是李陵的劝降。李陵作为苏武相知甚深的同事和交情甚笃的朋友,深知以死相威胁,以富贵为诱惑,以幽禁断食来逼迫,均不能让苏武屈服。对苏武这样刚直和有着极为坚定的信念的人,只能从精神上、心理上着手。从李陵口中我们得知,苏武的哥哥苏嘉因被弹劾大不敬,伏剑自杀;弟弟苏贤,因为逐捕犯罪的宦骑不得,服毒药自杀;苏武的母亲已经逝世,妻子已经改嫁;虽有两女一男,也是存亡不可得知。这一系列的变故,对苏武的打击之重可想而知。如果苏武是为了求得忠君的名节,那么,处在北海牧羊最终不得归汉的情况下,只能是:“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如果苏武是留恋着汉朝的家庭而拒不肯降,现在的苏武可说是家破人亡,没有什么可顾虑了。如果苏武是为了效忠君主而拒降,则李陵认为汉主完全不值得效忠:“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而且苏武兄弟之死,全与君主的残暴有关。你效忠君主,可君主又对你怎样呢?这里,李陵处处为苏武着想,把声名流传、家庭安全、效忠君王等一般人视为信念的东西一一推翻。辅之以李陵自己的遭遇,更使他的劝降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再加李陵与苏武的关系,苏武又受到友情的逼迫。这时候,只要苏武的思想稍有一点杂念,精神就会立即全面崩溃。苏武的断然拒绝却使他的形象更加光耀夺目。李陵的劝降衬出苏武的精神境界上升到一个极高的层次。
苏李诀别也是班固用重笔描绘的场面。在这个场面上,虽然没有正面描绘苏武,但从李陵的言语中透露出苏武高风亮节的感人力量。从李陵的悲慨中,我们得知,背叛祖国的人,他们永远失去了支撑自己的精神力量,一辈子只能生活在永无希望的追悔之中,与苏武得到的精神上的充实和功名上的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显示了苏武精神追求的高尚和不凡之处。
在用浓墨重彩写好一些典型场面的同时,班固对苏武长达十九年的生活作了简略的叙述,不少地方都是一笔带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极为简略的叙述中,由于抓住了最具感染力的细节,给我们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充分表现出苏武过人的意志、韧劲和忠诚。如在匈奴把苏武囚禁大窖,并且断绝食物供给时,苏武“卧嚙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流放北海,廪食不至时,苏武“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又如在苏武回国时,仅有一句描写“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这些鲜明感人的细节,使苏武的形象进一步得到升华。
其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在苏武这个具有坚定的民族气节的人物形象周围,环绕着一批屈节仕敌的投降者,如卫律、张胜、李陵等等。他们当中,有的还数次易节,这种出尔反尔、反复无常的态度更鲜明地衬托出苏武持志如一、坚贞不移的高贵品质。卫律劝降张胜与苏武时,采用了同样的威胁手段: 举剑欲击。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张胜请降,而“武不动”;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卫律自以为得计了,而“武不应”。同样是家庭惨遭不幸,皇上不明,臣下深受冤屈,李陵绝望了,苏武却仍然一片赤诚。正是在这层层衬托下,苏武的形象才格外显得高大。
其三,就是本文对人物语言的逼真叙写。出场人物的语言基本上做到能毕肖其人,而且随着环境、情势的不同,人物的口气也发生变化,这特别表现在两次劝降的描写上。面对自己所憎恨的卫律的无耻劝降,苏武的回答义正词严,语气极为激昂,骂得可谓是酣畅淋漓!“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正是这段铿锵有力的警告,使得匈奴不敢轻举妄动。苏武面对老友李陵的劝降,其回答却变得诚恳委婉,柔中有刚,简短的言辞包含着不容置疑的决心,致使李陵因自愧而泣下沾襟。这两段截然不同的回答,完全符合苏武和卫、李二人的关系。
同是劝降,卫律的语言粗俗而直露,李陵的劝降却是推心置腹,设身处地,娓娓动听。他层层进逼,从声名存没、家庭安危、人生苦乐到皇帝恩宠,一一加以否定,极具说服力,恰与卫律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对话,都毕肖其人。
班固的史笔,虽被范晔称之为“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得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后汉书班固传》)。但其大部分篇章,与司马迁充满激情的叙写比较起来,总显得有点“质木无文”,《苏武传》则较好地克服了文学性不强的弱点,成功地塑造了苏武这位忠君爱国之士的高大形象,一千多年来,成为无数志士仁人的榜样。而且在其他文学形式如戏剧、诗歌中一再出现。《苏武传》的苏李诀别、鸿雁传书等情节,早已成为典故,被后来的文学作品反复引用,其影响之大之广,在《汉书》中首屈一指。
以上是苏武传公开课教案一等奖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上一篇:《小小的船》教案一等奖汇总13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