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精选5篇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新闻两则》精选5篇”教学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新闻两则》【第一篇】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新闻常识。复习记叙文的六要素
3、了解解放战争概况,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
教学重点:了解新闻常识。复习记叙文的六要素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辨字形,读准字音
芜湖( )阻遏( )阌乡( )襄阳( )绥靖( )鄂豫区( )高屋建瓴( )荻港( )歼灭( )溃退( )杜聿明( )阻塞( )要塞( )锐不可当( )负隅顽抗( )
2、解释词语:
(1)排山倒海:比喻力量强盛,声音浩大
(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3)惊心动魄:形容(故事、人物)非常感人。
(4)绥靖:安抚,平定。
(5)高屋建瓴: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
3、文学常识填空:
(1)新闻的六要素是( )( )( )( )( )( )(2)新闻的结构分五部分,即( )( )( )( )( )。
(3)新闻的主要特点是( )( )( )
二。指导学习•研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⑴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写的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 。并板书课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投影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及新闻知识。
⑶检查预习情况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⑴朗读课文,找出这两篇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选1篇完成下面的填空)
标题:
导语:
主体:
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是:
(3)学生交流。教师可作适当提示。
(提示:导语往往是一则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主体,三路三个层次)
3.理清文章的主体层次顺序。
⑴摘读全文,找出第一则新闻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起因:
经过:
结果:
(2)熟读、感悟思考:第一则新闻按什么顺序来报道三路大军的渡江作战的?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
(3)感悟思考第二则新闻主要内容是写南阳,可文中写了许多地方的战况,为什么?
4.语言实践
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认为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两则新闻?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重点指导:
①全文的朗读基调:慷慨激昂、豪情万丈。
②“冲破”“横渡”“均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应重读,读出一种胜利的喜悦。
“控制”“封锁”“切断”应干脆利落地重读,读出一种自豪与骄傲。
③“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应读出奚落、嘲讽的语气。
5.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加深对新闻文体理解。
练字:以本课生疏的字词为内容。
教后感
八年级语文教案
1.新闻两则
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2、记叙中插入议论的作用
3、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
教学重点:揣摩语言,体会本文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听写词语
二、揣摩语言
1、本文用语准确。找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加以体会。
例如: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
学生找出讨论,每组选出一人发言。
2、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例如:
①结果就在21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学生品味语言美,并展现出来。
3、语言的精练还体现在:一、用单音节的词不用双音节词。电文极端精练,军事用语更斩截有力。二、适当采用文言词语。例如,“至发电时止”斩截有力,如果写成“到了发出电文的时候为止”,就拖沓了。又如,说“现已占领”不说“现在已经占领”。(另外,还有一些鲜明、生动的用语,如:“甚为微弱”“整天激战”“控制”“封锁”等,不再一一赘述。)
4、体会这两则新闻语言风格有何不同。学生默读感悟。
提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三、阅读训练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飞渡过30万人。④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1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1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3)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1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17)我军前锋,业已②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教学札记
1.这则消息的“电头”是________,“导语”部分是第________句(只填序号)。主体部分是第________句。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________。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________。
2.第⑤句能否改为:“现在,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多一半,剩下的23日可渡完。”为什么?第(16)句中“歼灭”与“击溃”,“占领”与“控制”这两组词在句中能换吗?为什么?
3.第(11)句中,战犯汤恩伯对长江防线作了两点判断,实际情况又如何呢?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剖析。
4.“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其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述。(30字以内)
5.这篇新闻中属于议论的句子是哪几句?这些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教后感
八年级语文学案
1.新闻两则
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新闻常识。复习记叙文的六要素
3、了解解放战争概况,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
学习重点:了解新闻常识。复习记叙文的六要素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学习过程:
一。预习•自学
1、辨字形,读准字音
芜湖( )阻遏( )阌乡( )襄阳( )绥靖( )鄂豫区( )高屋建瓴( )荻港( )歼灭( )溃退( )杜聿明( )阻塞( )要塞( )锐不可当( )阻遏( )负隅顽抗( )
2、解释词语:
(1)排山倒海:
(2)锐不可当:
(3)惊心动魄:
(4)绥靖:
(5)高屋建瓴:
二。学习•研讨
1.朗读新闻,看“课后练习一”中的问题,边读边找出这两则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用一句话概括第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分头筛选信息,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概括。
标题:
导语:
主体:
第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是:
2.学生交流。教师可作适当提示。
3.理清文章的主体层次顺序。
⑴摘读全文,找出这两则新闻写作的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起因:
经过:
结果:
(2)感悟思考:第一则新闻按什么顺序来报道三路大军渡江作战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顺序?
(3)感悟思考第二则新闻主要内容是写南阳,可文中写了许多地方的战况,为什么?
4.语言实践
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认为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两则新闻?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重点指导:
5.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加深对新闻文体理解。
练字:以本课生疏的字词为内容。
学后感
八年级语文学案
1.新闻两则
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2、记叙中插入议论的作用
3、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
学习重点:揣摩语言,体会本文准确精练的语言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
二、揣摩语言
1、本文用语准确。找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加以体会。
学生找出讨论,每组选出一人发言。
2、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例如:
①结果就在21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学生品味语言美,并展现出来。
3、语言的精练还体现在:一、用单音节的词不用双音节词。电文极端精练,军事用语更斩截有力。二、适当采用文言词语。
4、体会这两则新闻语言风格有何不同。学生默读感悟。
提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三、阅读训练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飞渡过30万人。④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1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1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3)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1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17)我军前锋,业已②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学习札记
1.这则消息的“电头”是________,“导语”部分是第________句(只填序号)。主体部分是第________句。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________。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________。
2.第⑤句能否改为:“现在,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多一半,剩下的23日可渡完。”为什么?第(16)句中“歼灭”与“击溃”,“占领”与“控制”这两组词在句中能换吗?为什么?
3.第(11)句中,战犯汤恩伯对长江防线作了两点判断,实际情况又如何呢?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剖析。
4.“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其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述。(30字以内)
5.这篇新闻中属于议论的句子是哪几句?这些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学后感
第一课《新闻两则》参考答案:
课时一
一、3(1)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3)真实、及时、简明。
二、2(1)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这则新闻的前两句。主体:从“二十日起”至文末。3、(1)时间:1949年4月20日至21日;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前线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事件的起因:国民党拒签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事件的经过和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30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35万渡过三分之二,占领南岸广大阵地,东路军35万已渡过大部分,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铁路线。(2)按时间和时间发展的顺序来写。从时间上看,中路军最先发起渡江作战,紧接着写西路军,原因是西路军与中路军所遇敌情相似,“所遇之敌抵抗甚为微弱。”虽然东路军与西路军同时发起渡江作战,但东路军遇敌“抵抗较为顽强”,所以另说。(3)这里作者分析双方的军事态势,给我们勾勒出一幅中原战场纵横交错的战局图。把对南阳战场的分析和对中原战场的分析结合起来,分析深刻。
课时二
二、1“至发电时止”“已”“止”等语言简练、准确。2①“突破”用词准确,表现了我军作战迅速、神勇无比。②“不料”突出了战争形势发展迅速,国民党的江阴防线不堪一击,显示我军的神勇、出敌不意、制胜千里。整句充满对敌人强烈的嘲讽之意。
三、1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第一二句 第三至十七句 冲破、横渡、 锐不可当 2、不能改。因为原句中“至发电时为止”一是增加新闻的具体性和真实性,体现新闻的时效性 。因为事件仍在发展变化,这样写可以避免作者发稿时和读者看到新闻时,事情发生变化而产生误解。 不能。“歼灭”是消灭的意思;“击溃”是打散的意思。二者语意不同,如果颠倒位置,不符合实际情况。3、实际情况是“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战犯的‘不料’恰恰表明我军的英勇善战,出敌不意。4、客观原因是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主观原因是国民党拒签和平协定,玩弄和谈阴谋,人心向背,造成被动。5、议论句是“此种情况------有很大关系” 此句恰如其分的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新闻两则【第二篇】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港( ) 锐不可当( ) 歼灭( ) 击 溃( ) 绥靖( )( )
阻遏( ) 鄂豫( ) 逃窜( )
2.形似字组词。
3.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
①“西起九江(不含)”能不能去掉“不含”一词?为什么?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不料”一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③“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为什么要连用“歼灭”、“击溃”两个动词?
④“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这些词语内涵分别是什么?体现语言特点是什么?
4.在下列语段中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国民党的 (a.广大 b.大量 c.多数 d.部分)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 (a.反对 b.抗拒 c.拒绝 d.抵触)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 (a.作战 b.指挥 c.鼓动 d.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 (a.牢* b.坚固 c.巩固 d.顽固)的, (a.弱点b.松懈 c.劣势 d.困难)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二、阅读
(一)
(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3)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7)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5.句(2)与句(1)形成鲜明对比。能说明敌人麻痹轻敌、我军出奇制胜的关键词是“ ”;句中的“又”字照应了段前写中路军战况、西路军战况时用过的“ ”一词和两个“ ”字,行文很严谨。
6.从句(4)的“所有”“都”两词中,我们能感觉到作者发电时的感情。这种感情是( )
a.藐视敌人的豪情 b.胜利的自豪感
c.必胜的信念 d.对敌人的嘲讽
7.句(5)中的“至发电时止”体现了新闻的什么特点?
8.前几句中与句(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相应的内容应是“ ”。
9.句(6)、(7)中能表现我军英勇无畏、锐不可当的一系列动词是: 。
(二)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①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②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③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④在过去一年中,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⑤上月,白崇禧使用黄维兵团三个军的力量,经营整月,企图打通信阳、南阳间的运输道路,但始终未能达到目的。……
10.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是这则新闻的 ,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相比,两题都交代了 、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还说明了 ,体现了 。两题都体现的语言特点: 。
11.电头交代了哪些内容?电头的价值是什么?
12.用“ ”画出文中导语部分,它的作用是什么?
13.找出文中属于插叙的内容是 ,其作用是什么?
(三)
(新华社南京1949年4月24日5时电)国民党22年反ge命中心南京,已于23日午夜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灭亡。人民解放军入城后,受到学生和市民的热烈欢迎,男女学生们纷纷向解放军献花致敬。人民解放军已布告安民,城内秩序稳定,商店照常开门营业。在发起渡江作战后三天内,人民解放军便攻占这一全中国第一个大城,这说明解放军威力的强大,国民党匪军一触即溃,已经无法进行有组织的抵抗。
14.为这则新闻补充题目: 。
15.在文中用 线画出导语部分,指出导语部分明晰地交代了哪些记叙要素。
16.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并写出大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17.文中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有人以为新闻必须强调客观性,只能用事实说话,不应当发表议论,这种看法对吗?
(四)
阿富汗儿童——我们该怎么办?
北京时间10月8日凌晨,美英开始对阿富汗进行军事打击。这使得本已十分贫困的阿国陷入更大的灾难与恐慌,其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是阿富汗的儿童。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的统计显示,阿富汗是世界上20多个“儿童基本生活‘严重不足’”的国家之一,其儿童受教育程度为全世界倒数第七……现在又面对美英的“反恐怖战争”,阿富汗儿童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战争将导致大批无辜百姓逃离家园,沦为难民。在颠沛流离的逃亡过程中,将会有许多儿童因卫生状况不佳、缺少干净的饮用水和生病得不到有效的医治而死去。看着天真无邪的儿童死去,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痛心。可是阿富汗儿童目前正处在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的环境里,幼小、脆弱的生命将如何承受这起人为灾难?
我们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宗教极端主义,但这一切都不应以伤害无辜为代价。对于儿童这一弱势群体更应当优先考虑。
战争仍在继续,死亡仍未停止。愿和平的曙光早日降临在阿富汗儿童身上。
18.读了本段新闻,你认为最令人担忧的是什么问题?
19.在这次战争中,阿富汗儿童面临什么问题?
20.战争的罪恶是 。
21.针对美英对阿战争,我们的态度是 。
22.针对这次战争,想想阿富汗儿童,我们的愿望是 。
(五)巴格达居民不进防空洞
(路透社巴格达3月22日电)今天的巴格达烟尘笼罩,城市空中轮廓线上火光点点,在美英部队对巴格达无辜迷茫的居民发动空前猛烈的轰炸之后,巴格达大街小巷几乎空无一人。
随着夜间炸弹和导弹接连不断的爆炸声,伊拉克首都全城的建筑物摇摇欲坠,火球和浓烟冲天而起,3天来的连夜轰炸首次变成了青天白日的闪电战。
一家宾馆的司机说:“(战争的)前两个晚上跟这次一比简直就是开玩笑。这就是他们所谓的震慑,真是让人胆战心惊。他们是说到做到。”
巴勒斯坦饭店的接待员说:“战争真的开始了。谁知道下一个晚上会是什么样子。”
做父母的都说自己的孩子被这次轰炸吓得瑟瑟发抖。有居民说美国在拿他们来试验自己的最新武器。
夜间袭击和新展开的白天轰炸在打击定点目标时显然很精确。很多目标,包括政府各部,位于巴格达平民区的中心。震惊不已的巴格达居民说,尽管美英接连不断的轰炸让人不寒而栗,但他们不会躲进遍布首都的防空洞。
萨阿德•萨利赫说:“我们宁愿死在家里,也不愿意闷死在地下防空洞里。我不会进防空洞。”
23.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①无辜( )
②震慑( )
24.用 画出文中导语部分,其语言特点是什么?
25.主体部分怎样详细说明导语中的“烟尘笼罩”、“火光点点”。
26.这则新闻表现出的人民对待战争的态度是什么?
三、写作
27.发挥想像,用200字左右的文字描写我军万船齐发,直逼南岸的壮观场面。
28.写1篇300字左右的消息,反映身边社会生活新面貌、新问题。
参考答案:
一、í dānɡ jiān kuì suí jìnɡ è è yù cuàn
2.①锐气 税收 ②芦荻 获取 ③悲哀 衰老 ④歼灭 纤维 ⑤击溃 遗留 ⑥蓑衣 衷心
3.①不能。如果去掉“不含”,意思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②好。“不料”一词褒贬鲜明,充满了嘲讽,同时也显出了我军的神勇;③“歼灭”是把敌人消灭掉;“击溃”是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不一定消灭。连用两个词表现了不同的作战结果,语气准确、简洁。④“树木”是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森林”是扩大了根据地;“生了根”是根据地巩固了;“枝叶茂盛”是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体现语言的生动、形象。
c d c a
二、(一)5.不料 首先 已
7.真实,及时。
8.句(1)前半句
9.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
新闻两则【第三篇】
教材简析:
教材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则报道”的例文,第二部分,对照例文,简要介绍了报道的写作特点。第三部分,提出本次习作的要求并提示取材范围。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例文,感悟“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初步掌握“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并能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
2、能按照写“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一次竞赛活动。
教学重难点:
要求能做到“新、真、短、快”,以简洁的文字,真实的内容,迅速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收看过新闻联播吗?
2、播音员报道的新闻都是由记者撰写的“新闻报道”。
3、今天我们要来学做小记者,了解“新闻报道”的写法。
二、自学例文,了解这则新闻报道
1、自读,再指名读。
2、思考,讨论:例文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3、讨论:读了这则报道知道了什么?
三、明白新闻报道的框架
1、我们读了例文,就能对这次男篮比赛情况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呢?自读习作3第二部分,发现报道的写作特点。
2、讨论
1)、例文各部分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2)、归纳,板书:
标题:题目突出重要内容
导语:交代结果
主体:事情经过
结尾:补充交代
四、指导写好一次体育比赛或学习竞赛
1、 可以组织一次拔河或跳绳比赛等。
2、 学生口述比赛情况,注意体现出报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为什么等因素。
3、指导确定标题,突出重要内容,然后按导语:交代结果;主体:交代事情经过;结尾:补充交代这一格式开始落手报道内容。
五、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报道的事件清楚,重点突出,语言规范。
六、讲评所写报道
让比赛人人皆知
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习作三习作指导
作文课正在进行中……
张老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学写新闻报道,请大家先看看习作三。
明明:老师,您能给我们讲清楚一点吗?
张老师:好的。同学们,我们要想写好这篇新闻报道,我们先要弄明白写比赛的新闻报道与以往我们叙事的文章之间的区别,这样我们就会看得更清楚了。
明明:老师,这有哪些区别呢?
张老师:第一点,题目的拟定不同。以往的作文题目字数不是很多,可以从写作的内容、人物、作者的情感态度等多方面来考虑题目,而写这种比赛的新闻报道题目要求明确,要突出报道的最重要的内容。对于写比赛的新闻报道来说,重要的是什么呢?一是比赛的项目,二是比赛的结果,确定报道的题目时,我们可以在这两者中选其一,也可以例文那样采用副标题的形式,既说清了比赛的项目,也说清了比赛结果,使人一目了然。
明明:哦!那第二点是什么?
张老师:第二点,写作的顺序不同。写比赛的文章也是属于叙事类的。以往我们在写叙事类的文章时,都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依次写下来的,而写比赛的新闻报道一般在开头就要交待比赛的结果,同时要交待比赛的时间、地点。这样写的好处就是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让读者接着往下看,满足读者浏览的需要。
明明:明白了!老师,还有什么区别吗?
张老师:第三点,写作的要求不同。在习作指导上有这样一句话:“接下来才写事情的大体经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大体经过”?我们以往在写叙事类的文章时,往往要做到记述具体、描写详细,要抓住人物的心理、表情、动作等方面来细致描写,做到了“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而在写新闻报道时,我们就不必这样做,只要把比赛的过程叙述清楚,把比赛双方的成败原因交待明白,做到过程清楚,层次分明,这就是比赛的“大体经过”了。
明明:老师,能不能再给我们举一个例子?
张老师:好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班一位同学写的新闻报道。
我校五六年级国歌比赛落下帷幕
五(1)班、六(2)班夺冠
五六年级的“祖国在我心中国歌比赛”于11月3日,在我校的校园里如期举行,五(1)班、六(2)班分别夺得五六年级组的冠军。校长亲自为他们颁发了奖状。
赛前,各个班级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在音乐老师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准备,刻苦练唱。走进我校,你随时都可以听到从各个班级里传出来的嘹亮的国歌声。
11月3日下午,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临了,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楼下,一张张严肃的小脸膛,一条条鲜艳的红领巾,成为了校园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比赛开始了,参赛班级在指挥员的指挥下纵情歌唱,歌声响彻云霄,都显示非凡的实力和风格,比分不相上下,其中五(1)班、六(2)班的表现更加出色。坐在台下的同学们听得热血沸腾起来,一个个涨红了脸庞。
这次国歌比赛,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课。
新闻两则【第四篇】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今日开馆 李靖 摄
长90米的水下扶梯 李靖 摄
水下参观舷窗 李靖 摄
无压容器内的聚光灯 李靖 摄
长江涪陵岸边的水上展厅 李靖 摄
无压容器模型 李靖 摄
三峡工程蓄水前的白鹤梁原貌 资料图片
三峡工程蓄水前的白鹤梁原貌 资料图片
记者帮你解开参观白鹤梁的三大谜团?
华龙网讯(数字记者何青枚18日10:15分涪陵报道)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如同一个水族馆,为保护历史文物、便于游客参观,该项目工程屡有“奇招”。 现在,记者就帮你解开,参观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三大谜团。
如何深入水下参观?
2001年2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提出用“无压容器”方式对题刻密集区进行原址水下保护,即在白鹤梁题刻东区50米段的题刻密集区构筑水下保护体,灌注经过过滤处理的江水,通过循环水系统使保护体内水压与外面长江水压达到动态平衡。游人可步入垂直高度40米、约90余米的亚洲最长的隧道式自动扶梯,深入到40 米下的江底,通过参观廊道中的特制观察玻璃窗欣赏白鹤梁题刻原貌。
如何防范轮船撞击?
三峡蓄水后,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为减少船只航行对白鹤梁水下保护体的威胁,水下保护体、通行廊道连接形成的近10000平方米水域将禁止船只航行和停泊。此外,两块鱼嘴状防撞墩担当“保安”,确保白鹤梁水下保护工程的寿命达百年。
如何清晰观赏题刻?
罩住白鹤梁题刻的巨大的钢筋水泥罐内进行清淤,并启动水处理系统。经过物理过滤和净化的水从底层注入,可达到直接饮用标准,保证游客清晰观赏题刻。同时,水下题刻周围安装了10800盏灯,共有6排、150组灯源,每组灯源由9个小灯组成,而每个小灯里又藏着8个聚光和散光灯。据称,这些灯耗电量仅是普通白炽灯的十分之一,寿命却是其20倍,能使用10万小时。工作人员多次试验后发现将灯装在题刻之上2米至米的高度,能使题刻最清晰。
华龙网讯(数字记者何青枚18日10:20分涪陵报道) “闭关”六年,“水下碑林”白鹤梁题刻终于现身!今日上午10:20分,200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启动暨重庆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开馆仪式隆重举行。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国务院三峡办党组成员张宝欣、重庆市人民政府原顾问甘宇平、重庆市政府副市长谭栖伟、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等领导和专家亲临现场。白鹤梁,这个只有在枯水季节才浮出水面的文物遗址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水下博物馆,从今天开始,人们可以直接深入水下40米观赏它的真容。
水下瑰宝白鹤梁
白鹤梁是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上游涪陵城北江心的一处小岛奇观。其为一块长约1600米,宽15米的天然巨型石梁,每年12月到次年3月冬春交替、长江水枯时,才偶尔露出真身。一说因石梁早年常有白鹤群集而得名,又相传唐朝时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鹤仙去,故得名白鹤梁。
1200多年前,唐朝广德元年,有人在白鹤梁刻下两条石鱼,记录了当时的枯水水位。此后,效仿者不断,形成石鱼雕刻18尾,生动记载了一千多年来长江72个枯水年份的水文情况。古人刻鱼为标,已近似现代水文观测原理,且记录之早,令白鹤梁享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美名。
江水每年枯盈不同,但石鱼现身被当地人视为“吉兆”,预示来年丰收,故有“白鹤绕梁留胜迹,石鱼出水兆丰年”流传。白鹤梁出水逐年成为川江上游的一大盛事,于是吸引无数文人墨客到此题刻。据统计,白鹤梁题刻多达165段,文字内容约三万余字,或诗或文、有记事,有抒情,涉及到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层面。其中还不乏历代名家、文人骚客的真迹。黄庭坚、朱熹、庞公孙、朱昂、王士祯等名家的诗文题刻赫然在列,艺术价值极高,因而又有“水下碑林”的美誉。
1988年,白鹤梁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八年“沉浮”白鹤梁
三峡工程修建后,库区水位上涨,白鹤梁将永沉江中,不见天日,而对白鹤梁的保护,一路磕磕撞撞,悬而又悬。
从2003年2月13日白鹤梁水下保护工程正式开工至今,国宝白鹤梁“闭关”6余载。而此前,白鹤梁保护方案的讨论几经波折历时10年。若从最后敲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提出的“无压容器”方案算起,白鹤梁保护工程遥历8年。
1994年起,国家开始组织专家为保护国宝白鹤梁出谋划策。切割搬迁、复制搬迁的设想先后被否决,直至2001年2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院士提出“无压容器”方案,为白鹤梁量身打造“水下宫殿”。即在白鹤梁外修建一个椭圆形罩体,对题刻密集的石梁东区50米段进行保护。通过专门的循环系统,过滤后的长江清水流入罩体,使其内外基本处于水压平衡的状态,也可减少风化、泥沙侵蚀对题刻的损坏。同时,罩子内设参观廊道,由耐压金属和玻璃窗构成,游客可近距离观看“水下碑林”。这一沉箱式的理想保护方案最终被敲定。
2003年2月13日,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正式动工。然而6年间,工程建设却几度搁浅,悬而又悬。
据了解,整个工程由“水下保护体”、“连接交通廊道”、“水中防撞墩”和“岸上陈列馆”四部分组成。2005年1月,施工方和投资方因经费闹矛盾,最主体的水下工程曾遭拖延,整个工程险些没顶。
由于三峡工程156米的蓄水目标整整提前了一年,若不赶在2006年6月前完成水下工程,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只能瘫痪。而修建水下建筑,又只能在枯水期进行,经协商化解矛盾后,白鹤梁与三峡工程拼命赛跑,总算逃过一劫。
2006年下半年,工程再度停工,这次整整耽误了2年。重庆市政府垫付亿元后,2008年5月工程才恢复建设,电动扶梯安装、“岸上陈列馆”建设等相继开工,而面对三峡工程不断向更高水位目标提前蓄水的信号,工程进度一直令人忧心。所幸8年沉浮,白鹤梁总算“有惊无险”。
独具特色白鹤梁
耗费亿元的白鹤梁保护工程,不仅为世界独具特色的水下博物馆,更为千秋后世最大限度地留存了先祖文物。
据介绍,保护白鹤梁的“壳”实际是一个用钢筋水泥浇注而成的椭圆形水泥罐,周长米,厚米,顶盖高程米,设计耐用 100年。罐体内的水经过物理过滤和净化,有如供人直接饮用的纯净水,江水浑浊时,也可使游客清晰观赏白鹤梁题刻,同时物理净化对文物本身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该项工程技术精深,施工要求高、难度大,亦堪称一绝。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于今日正式对外开放。游人在进入3000平米的陈列大厅观看白鹤梁原始的文字、图片,可亲手操纵水下28个摄像头,放大、拉伸,点击观看题刻景观实况。还可以由岸边的通道入口,步入约90余米的亚洲最长的隧道式自动扶梯,下到40米的江底,穿过140 米水平交通廊道,来到保护体内的参观廊道中。据了解,该参观廊道长约77米,游客可透过23面直径为60厘米的特制观察玻璃窗尽情欣赏白鹤梁题刻原貌。参观窗旁还设有液晶触摸屏,供游客点击听取、观看白鹤梁题刻介绍。此外,少部分身体等各方面合乎条件的游客,可潜水参观。不过,根据水下环境和条件,每批参观人数限制在20人。
新闻两则【第五篇】
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学习
浙江省建德市寿昌初级中学唐钲富
毛泽东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与一般写具体事件的新闻有所不同,它的主体是对一年多来蒋方溃败原因的分析及对己方一年多来经验、教训的总结,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那么怎样找准突破口来学习呢?笔者以为,从新闻学和军事学双角度结合切入较为有效。
笔者教授该课时,先从新闻结构的导语入手来理解,知道“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再看结语又说“王凌云(逃)到襄阳”、“并没有走得多远”,毛泽东“预言(推测未经历到的事)”“王凌云如不赶快逃跑,必然被我军所擒”。按理新闻的主体顺承导语之意必定是交代“我方如何发动攻击,王方如何守御;我方攻势如何猛烈,王凌云如何招架不住到四日终于弃城逃跑”的事实经过。可文中主体却在谈占领南阳的军事意义及对我军一年多来经验、教训进行盘点。我们如果将“标题”看作“话题”,一般而言“导语”就应在扩展“话题”,“主体”则是进一步具体地来写“话题”;而该则新闻“导语”是扩展了“标题”这个“话题”,而“主体”仅仅写了一些与“话题”相关的可以用来指导日后工作的“处事金针”。
然后让学生讨论“‘一年了,才登报’是否与新闻报道要‘及时’这个基本特点相矛盾”的问题。学生认为:①“四日逃跑,五日即见报”算得及时;②对一年多来的经验、教训立即总结是及时。笔者由此追问:三月、半年也可以总结,岂不更“及时”?学生研究后回答:拿下南阳,使得我方很多个根据地终于连成一片,且隔断了“汉口块”与“徐州块”敌军的地面联系,这是我军一个划时段的胜利,所以攻下南阳才总结,“深远意义”显而易见。
新闻应该报道已经发生的事,而结语预言“王凌云前途黑暗”是毛泽东信口开河吗?否则又有何根据?诚如前述,我方众多根据地已连成一片,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是用来更好地指导日后扩展根据地、壮大我军力量的工作,这些也是取胜因素。而必胜因素,主要包含在两个妙喻中。毛泽东引用蒋军智勇双全将军白崇禧的话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来说明“军事要塞被共产党抢了,可以派重兵去抢回来;而共产党解放了该地区并做通了老百姓思想工作,老百姓一致拥护共产党是最令国民党头痛的根本问题”这个道理。借比喻设喻,毛泽东认为“一个根据地是一棵树,而我方已建立连片根据地,已长成森林且根深叶茂”,解放区广大老百姓衷心支援解放军、解放军英勇作战是“王凌云在襄阳不远逃必定被俘获”的事实根据,让人信服这是即将可以实现的事实。
这样来学习,学生易于接受,教学者也能教得较为有条理。有意思的是,笔者在授课之先曾与学生商量“从军事角度学习”与“从语文角度学习”让他们二选一,大多数学生要求选学后者角度,而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将这两个角度相交融,在讲军事形势却从不脱离文本,析导语,谈比喻,议新闻特点……不知不觉中一堂课就过去了,学生也学得饶有趣味。
及时记之,用以日后反思。
上一篇:登上地球之巅精编4篇
下一篇:《新闻两则》(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