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城市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生态与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载体,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城市作为美丽中国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城市品位,展现城市形象的一个发展方向。
一、生态城市功能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以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产业结构等,为广大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
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其自然、人和技术充分融合,人与环境和谐共生,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大幅提升,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在科学技术的大力推动下大幅度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激发,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能量、物质、信息被高效利用,整个城市就像一个生态系统一样进入良性循环、和谐相处的状态。生态城市从广义上讲就是一种文化观,一种发展状态,一种发展理念和建设实践,它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和谐、舒适、美好、幸福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从生态学的意义上讲,生态城市是建立在自然、社会、个人关系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的,是一种新型社会关系,既有效地利用了自然资源,又能够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为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提供一种更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注入动力与活力,为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狭义地讲,生态城市就是市民的聚居环境得到改善,生活工作更加轻松愉悦,是一个复合多元的生态系统,既实现了与周边及世界的大循环,也能使城市内部系统实现信息、能量、经济、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和谐共生,这些内容能够实现再生利用,达到高效融合,充分发展,是一种更加科学的发展方式,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和方向。生态城市定位通俗讲就是确定一个城市在一定区域内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和承载的主要功能,因为一个国家各个城市的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其发展的方向和扮演的角色也不相同。所以,只有针对每个城市的不同情况,把它们摆在正确的位置,并进行精准分析,才能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展示每个城市的职能差异,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的优势和特色。
二、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生态城市建设对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近几年生态城市建设中,出现了一些违背绿色发展规律、不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乱规划、乱建设现象,一些地区为了追求政绩和追求“高大上”目标,出现资源被浪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乡差距扩大等问题,影响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城区设计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不完善。城市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科学的发展规划和蓝图,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各种管网的相互配合、城市未来发展的承载功能等都要有长远的科学规划,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长久发展。现在有的中小城市盲目追求大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方向,盲目求大求全,规划设计不结合地区发展实际,还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不合理,规划内容过于简单,缺乏科学性,没有体现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千镇一面”现象突出。
城市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管理,各自为政。近年来,一些中小城市对各自城区进行了统一规划,建起了许多居民小区,相关配套设施初步建立,以城区为中心的城市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但由于资金紧缺,有的城市基础设施仍然滞后,功能不健全,一些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绿化等设施简陋落后,服务功能不完善、不健全,文教、卫生、公共福利等社会事业发展迟缓,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造成城镇基础设施始终处于滞后状态。
全民参与力度不够,制约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进程。全民参与力度不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没有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动,部分市民自身文明素养还不是很高,随意践踏绿地、乱扔垃圾、故意损毁公共设施情况时有发生,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摆摊点等行为依然存在,这些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城市良好形象,也制约了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进程。
三、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思路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提高城市品位的基础性工作。城市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形象最外在的表现形式,也承载着城市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在区域发展中所赋予的作用应该更加广泛。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来提升城市品位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城市建设中不仅要满足长远发展的需要,也要顾及当前发展的需求。在旧城改造工作中,除了要解决原有居民的居住条件外,还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绿地、公园的建设,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等。
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拓展城市功能。城市承载能力是指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生态资源、自然资源等要素支撑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水平的能力,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必然要有充足的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承载能力。大力加强中心镇和重点镇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开发力度,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深化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抓住农村居民加快向城市流动的趋势,积极为农民进城创造就医、就业、就学等基本条件。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在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围绕绿色、可持续的目标,在统筹城内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居民基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优先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优先发展无污染、低能耗、高产出的工业项目,同时要加大与周围乡镇的对接,发展优质服务业,如旅游业、文化产业等,尽可能地减少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整合优质资源,提高市民素质,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高度融合、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县域突破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和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所以在推进生态城市建设中,要紧紧抓住政策机遇,大力推进城市生态建设,加快建设一批民生工程和城镇化项目,使城市功能和城市品位有明显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软件和硬件条件。
下一篇:大队辅导员(述职报告)精彩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