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干了一节课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体育课干了一节课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体育课干了一节课范文1

一、课题研究管理工作

1.本学期结合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实际,继续完善、健全教育科研工作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严格教育科研课题的各项管理工作。课题管理做到了有要求、有考核、有总结。

2.完成了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个人 研究档案建立工作。试验教师定期完成案例反思和阶段小结。

3.为加强参与课题研究教师间的交流与互动,本学期召开了课题研究案例反思交流会。

4.针对课题研究中发现的新问题,本学期做好课题变更的准备工作。

二、培训工作及队伍建设

1.本学期重点加强学习团队建设,继续以学习小组形式组织教师学习。主要建立以数学、语文、英语三学科为主的学习团队,定期组织活动。

2.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提高广大教 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本学期围绕课题进行了“有效教学”专题培训和测试。以及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认识和能力的培训以及有关多元智能理论有关知识的学习。

3.注重骨干教师的培养,形成骨干教师培养和评选的相关制度。以校级骨干为基础,初步形成骨干教师梯队。本学期内选送了两名教师参加省骨干培训。

三、课题研究实践

1.继续坚持科研小组内研究课制度,注重发挥团队优势,组织跨学年的研讨活动,提高研究课的质量。做到以问题为牵动,注重课后的评析与反思。本学期加强了课堂教学工作的研究,开学初布置了本学期的研究课任务,每个教研组40岁以下的老师每学期上三节有研究价值的课,要有教案、有评课。有一个反思。本学期共上研究课78节,这更促进了研究课的实效性,一课多讲、多人共备一节课成为研究课主要形式,甚至打破了学年组,备课组的界限,好多教师都觉得收益很大,从而更加喜欢上研究课了。也培养了一批教学骨干教师,英语组更是在主任的带领下开电工小学教研课的先河。

2.总结课改经验,科研教改一体化,开展课题研讨课活动,王敏老师讲了《丰碑》一课,课后组织听课教师研讨,引起了激烈的争论,针对这节课提问题和改进意见,教者本人积极反思,有的教师觉得上的不过瘾,主动请缨在自己班上,到别人班再上这节课。极大的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研究家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之在学校形成课堂教学研究之风。

3.有6名教师参加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赛课选拔赛第一轮赛事-英语说课,并取得了团体好成绩,王晓鹤取得了全区第二的优异成绩。王晓鹤参加了此次赛课的第二轮比赛--微型课赛课,在原动力赛区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入选。我校作为区第三轮选拔赛的赛场,王晓鹤又获得了市红杉杯市级优质课的好成绩。

四、其他工作

1.认真完成了做为整改委基地学校的各项工作。

2.及时做好科普信息交流工作。

3.完成了各项科研成果征集工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5篇体育课干了一节课,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体育课干了一节课的相关认知。

体育课干了一节课2

1.常规:体育课堂基本要求“少不得”; 2.音乐:体育课堂教学元素“多不得”

3.口令:体育教师教学技能“错不得”; 4.掌声: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要不得”

5.表情:体育教师课堂观察“粗不得”; 6.提问:体育课堂师生回应“定不得”

7.观察:体育课堂教学行为“弱不得”; 8.学法:体育课堂教学方法“少不得”

9.创编:体育课堂教学诚信“低不得”; 10.探究:体育课堂教学问题“假不得”

11.事件:体育课堂突发事件“造不得”; 12.安全:体育课堂防范意识“松不得”

当我们走进体育新课改后的体育课堂的时候,发现很多课上都响起了音乐声,有的是在做准备活动的时候响起了音乐,有的是在做放松活动的时候,还有的是在练习过程中有音乐响起,甚至有的音乐贯穿在课的始终。音乐走进课堂有哪些现象发生?该如何准确定位体育课上的音乐?音乐与哪些教学要素有关?在有效选用音乐时需要重点考虑哪些关键点?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做进一步的总结分析。

一、体育课堂上的“音乐现象”

音乐走进体育课堂以后,在音乐的选择和使用上等,都出现有若干现象值得思考,下面举例进行分析。

1.过门过长时间浪费现象

众所周知,体育课上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在40~45分钟内要完成很多的任务,组织若干项活动,因此,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争分夺秒,减少对时间的浪费。然而,有的老师在选择音乐的时候,往往忽略了音乐过门的长短,有的过门时间过长,师生等待开始练习的音乐起点的时间过久,无形中对课的有效时间是一种浪费。如一节篮球课,老师让同学们熟悉球性的时候,选择了一曲音乐,当时学生成圆形队站立,老师站在圆心处准备在音乐的伴奏下带领学生做练习,但是,由于音乐选择不当,过门过长,师生都静静地抱着球等约1分多钟,这一时间反映出对有效教学时间的浪费。出现这种现象,一是教师对音乐的选择能力不足;二是教师对音乐的处理能力缺失。随着音乐逐渐走进课堂,对体育老师不断提高音乐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2.音乐故障处理不当现象

音乐走进课堂,无论对课、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件有着积极作用的事情。但在使用音乐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且对其处理不当,很有可能正向作用发生逆转,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体育课堂上所出现过的音乐故障有音乐不出声,音乐内容错位,音乐戛然而止,音量过小或过大等一系列现象。遇到这种情况,需要老师机智敏捷地做出恰当处理。但由于有的老师前期准备工作做的不是十分充分,有的老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还有欠缺,因此,就出现了一些对音乐故障处理不当的现象。如,某省组织的一次课堂教学大奖赛上,一位老师上了一节前滚翻课,课上的非常精彩,无论是夹彩带做“不倒翁”前滚翻辅助练习,还是课堂教学气氛都十分突出,但就在结束部分做放松活动,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共同跳起了彩带舞的时候,突然,音乐被卡了,老师及时走向录音机,一看磁带被缠绕在录音机上,一时间很难处理好,又时逢课即将结束,就随口发出了一句不文明的语言“他妈的”,顿时,评课专家和看课老师都面面相觑“傻了眼”。精彩的课就因故障处理不当而失去了获奖机会。实际上,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依然需要镇定,用口令继续下面的放松活动依然能够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3.音乐过多干扰课堂现象

体育课堂上选择使用音乐,其目的都是力争能够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但音乐的选择与使用一定要把握好“度”,即不可过多过泛的使用音乐,尤其当音乐的使用成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干扰项时,说明在音乐的选用上走向了一个极端。在体育课堂上目前出现过,有的老师把播放器系在腰间(并不反对),是方便了很多,但有的利用这种便利,过多地在课堂上播放音乐显得不妥,放大了音乐对体育课堂教学的功效。使用不当就会干扰到体育课的有效性,使用音乐要恰到好处,只有“必需的、健康的、有效的”音乐才是最适宜的。还有的老师上篮球课,准备活动环节就放开了音乐,基本部分作为背景音乐组织学生学练篮球技术,结束部分又在音乐的伴奏下做了放松活动。问题在于,当基本部分学习篮球技术的时候,背景音乐将有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当老师讲解、示范篮球技术的动作要领和动作方法的时候。一旦出现干扰现象,说明对音乐的使用“度”缺乏准确的把握。因此,笔者认为,音乐作为一种新的体育教学元素不可过泛,即“多不得”。

二、体育课堂上的“音乐定位”

体育课堂上的音乐该如何定位,我们可以分别从结构性上和主体性上加以分析。

1.从“结构性”上对音乐的定位

音乐与体育课是什么关系,它在体育课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不同的人或许会有不太一致的认识,目前,主要集中在三种观点上:其一,认为音乐是体育教学媒介;其二,是把音乐当做体育教学的手段;其三,把音乐看做是体育教学元素等。无论是“媒介说”“手段说”还是“元素说”,都反映出,音乐逐渐成为了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笔者比较倾向于将音乐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元素,说明在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方面,以及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方面,逐渐凸显其重要价值。实际上,我们过去在谈到体育教学的时候,并没有把音乐作为其元素之一来考虑,一方面说明尚未认识到其作用和价值;另一方面,课改之前,未要求从“运动参与”方面来评价学生,也就缺乏对激发学生兴趣的特殊考虑。由此,过去的某些体育教学,有的略显枯燥乏味,有的过于死板教条,有的死气沉沉缺乏激情。当把音乐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一种元素考虑的话,强化了要重视将音乐融入体育课堂,进而就要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音乐素养,选好、用对音乐使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或特殊的功效。

2.从“主体性”上对音乐的定位

音乐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究竟应该是什么地位?目前,存在两种认识,其一,是把音乐当做“主体”,即达到一定的练习效果必不可少。其二,是把音乐当做“背景”,即发挥其辅助作用,而并非必不可少。笔者看来,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音乐,根据其在教学环节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有的属主体音乐,有的属背景音乐,并非只有一种定位形式。如健美操,离开音乐就很难跳出动作的韵律效果。而其他项目的教学,如篮球课做学生运球练习时,有老师放了一曲《相信自己》,能起到激发学生练习的激情,但假如不放这曲音乐,也同样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三、体育课堂上的“音乐关系”

体育课堂上的音乐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很多因素有关,诸如音乐与教材是何种关系?音乐与教法的关系如何?音乐与师生的关系何在?要想正确、合理、有效地选择使用音乐,首先需要弄清体育课堂上的音乐关系问题。

1.音乐与教材

体育课堂上选择什么样的音乐,与教材关系最为密切,换句话说,在将音乐引入课堂的时候,首先要看一看,音乐为谁选?即什么样的教材?有的教材非音乐难学难练;有的教材有音乐比无音乐好;可有的教材,有没有音乐差别不大;甚至有的教材,添加的音乐成了干扰项。由此,选择什么样的音乐、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关键性作用。但该如何区分“必须”“可以有”“无需”与“不能”呢?老师们可以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来做出判断,尤其从音乐引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上都可以采取经验法来辨别。但,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考虑教材的主导作用。也就是说,依据教材而选择音乐。如街舞、踏板操、健美操等教材,音乐就是必须的,这些教材在课堂上没有音乐就难以教,更难以学,因为,没有音乐,节奏很难把握;没有音乐,兴趣很难激发;没有音乐,律动很难体现等。

2.音乐与教法

体育课堂上的音乐与教法是否有关,假如有关系的话是什么关系?也就是说,从体育教学效果上来看,音乐对教法的选择和使用是否有影响?教法对音乐的选择是否有较为明确的要求?实际上,当音乐尚未走进课堂的时候,体育教学同样离不开一定的方法,无论所采用的方法效果如何,体育课堂上教法的存在是必然的,其中,教师讲解、示范阶段,学生练习环节,都有教法包含其中,学生在原有的教法教学指导下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新课改以后,当人们把音乐引入到了体育课堂以后,教法在原有的基础上,某些方面无形中已经发生了变化,有的因为音乐方法上更加有趣了;有的因为音乐方法上更加多样了;有的因为音乐方法上更加有效了。也就是说,因音乐的存在,教法的形式、效果等都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说明音乐对教法发挥了促进作用。如过去做徒手操总是老师喊口令,学生完成每节操的动作,有的学生会懒洋洋的,出现胳膊伸不直、腿踢不起、腰弯不下等现象。当把口令换成了一曲适宜的音乐后,大多数学生都精神十足,甚至出现为“自我表现”而做好每一节动作的改变。

3.音乐与师生

体育课堂上的音乐除了与教材、教法有关以外,它与教师、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爱音乐、懂音乐的教师,音乐的选择就会比较适宜和合理;不爱音乐、不懂音乐的教师,在音乐的选择和使用上都有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同样,音乐的选择也离不开学生这一重要教学对象。如,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音乐喜好有所不同,当一节体育课上,选对了音乐,意味着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音乐,与时俱进的音乐,教学效果就能达到理想的水平,否则,有可能费力不出功。有人疑虑“为什么我们国家“广播操”推了那么多年,很费劲,而且学生又很难对广播操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江南style”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实际上,其中一个关键点就在于音乐。大家都知道,广播操的音乐大都以第一节什么运动,第二节什么运动来伴奏,可后者却大不一样。当然,还有两者的运动特点与风格上的差异,也决定了主动与被动的参与情况。由此看来,因后者更贴近孩子们的实际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与需求,而迅速火热起来。因此,选择什么样的音乐不可无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也不可不强调教师的音乐素养,否者,音乐的选用上就不会达到十分理想的境界。

四、体育课堂上的“音乐选择”

1.选择音乐要考虑“必要性”

当我们在考虑是否选用音乐,以及选用什么样的音乐的时候,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一定要首先考虑其必要性。再好的音乐,体育课堂不需要,就没必要将其引入课堂,另外,并非体育课堂的各个环节都需要音乐。但体育教学实践中,有的音乐的选择却忽略了该问题,出现有准备部分本可以用口令就能达到较好效果的,却刻意选了一曲不太适宜的音乐,反而影响了活动的有效性;放松活动有的需要肌肉、关节、韧带等放松的,却为了引入音乐,放出了一曲仅让学生闭目养神意念放松的音乐,而未充分达到放松的目的;还有就是在前面谈到的基本部分选择音乐的时候,除了韵律操、街舞等类型的教材,其他如篮球、田径、器械体操等在组织教学时,在选择音乐上需要慎重,有的可能仅仅是干扰了课堂,可有的或许因分散注意力而在器械上做动作时出现危险情况,因此,音乐选用的必要性不可忽视。

2.选择音乐要考虑“针对性”

基于以上分析,在为体育课堂选择音乐的时候,其“针对性”是要考虑的一大因素。音乐一旦脱离了针对性,就很难看到其作用和功效。但针对性该如何把握?建议把握“三看”,即一看教材可选什么样的音乐;二看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音乐;三看教学需要什么样的音乐。如准备活动所需音乐与放松活动所需音乐都应该有截然的不同,因为,准备活动与放松活动的目的和作用差距很大,但体育教学中却看到过两个教学环节选用完全一样音乐的现象。这说明,缺乏针对性的考虑。还有就是,不同学段的孩子具有较为明显的音乐倾向性,甚至同样是小学学段,一、二年级学生的体育课与五、六年级学生的体育课在选择音乐上都应考虑其差异性,如小学低年级尽量选择儿歌类音乐。

3.选择音乐要考虑“多样性”

音乐进入课堂,几乎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了是一件好事,但单一音乐,很难持久发挥其作用。长期都用一种音乐的话,学生自然也会产生听觉疲劳,甚至出现新的“枯燥乏味”感。基于此,教师平常要善于积累音乐,尤其是在观看别人的体育课时,听到好的音乐,要能够及时的记录下来,并在自己的课上尝试使用。除此之外,还要多熟悉音乐,包括从类别上要能够掌握不同类型音乐所能发挥的作用,以及尝试引入在不同的体育课堂之中。一方面能够体现多样性;另一方面,经过多次反复的新尝试,能够发掘对促进体育教学效果更加明显的音乐。为实现多样性,教师需要用一种求变、求新的思想选用音乐,否则就很难达到效果。

4.选择音乐要考虑“实效性”

体育课上所有要选用的音乐,都需要考虑其实际能发挥的作用,这是我们选用音乐的初衷。有一种辩证关系,即,好的音乐不一定什么课都适用;好的音乐不一定课的每一部分都适用。因此,我们既需要选择好的音乐,又要考虑该音乐适合放在什么环节。另外,音乐的选择要想达到一定效果,还要考虑几个一致性,即音乐节奏与动作节奏的一致性;音乐曲目与年龄段的一致性;音乐类型与教材内容的一致性;音量控制与教学环境的一致性;音乐内容与时展的一致性等。因此,是否具有实效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点。

体育课干了一节课3

一、场地器材短缺

农村学校体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使场地器材严重匮乏。学校体育设施不能得到补充,破损器材不能及时维修,这直接导致体育课的一些科目无法正常开展。运动场地少,人均活动面积少得可怜。作为体育老师都知道初中的体育课每周是三节课,几个班级同时上课的情况非常常见。这难免就会发生拥挤的现象。严重影响到学生活动空闻及有效利用运动器材,造成运动密度、强度、量均不足。遇上雨季。操场一片汪洋。即使雨停了,土质的操场也要等到操场干了以后才能用,这样往往要等上一个星期才能正常地开展体育课。

二、师资力量短缺

受地方人事制度的制约,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特别是村级学校,专职教师可以说寥寥无几,即使配备了兼职教师,也是挂名的,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相应的水平。这使得体育课无法开足开齐,即使开齐了体育课,对于非专职的体育老师来说上体育课也是“放羊式”的教学。学生既得不到锻炼又学不到科学锻炼的知识。

三、学校体育地位低下

体育作为“小学科”“非考试科目”经常挂在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嘴边。受考试评价机制的影响,学校教育工作主要围绕中考和高考这两个指挥棒运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还把学科分成“三六九”等,每个学科的工作量不同,补贴待遇也差很多。体育教师除承担正常的体育课外还要组织每天的“两操”课外活动及兴趣小组活动,不免有些老师会抱怨工作量大责任多,钱少地位低。工作得不到重视,前途一片渺茫,日积月累教学态度就会发生改变。上课不再积极,备课不再认真,教学不再探究。更有甚者,体育课直接占为他用,抓文化成绩。体育老师的备课也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成为一周上三节体育课的依据。

四、学生自身的情况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农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懒惰心理日益滋生。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带到学校,导致上体育课吃不了一点苦。部分学生本身对体育的不重视,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再加上其他任课教师的“言传身教”,在体育课中随意留下部分学生到办公室或其他地方开所谓文化课的“小灶”。在他们看来,多上一节、少上一节体育课无所谓,这在无形之中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教师应从转变思想和提高业务水平人手。加强正规化教师队伍建设。从自身做起,组织好课堂,上好每一节课,提高教学有效性。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力度,使教师尽快适应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体育教师要参加业务进修,自觉为自己“充电,用现代教育观武装自己的头脑,要选用多种教学手段满足学生对体育的需要。学校领导应端正办学思想,要抓升学率、抓普及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根据农村学校的自身特点,开发、研究适合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管理及评价体系,加强对学校体育的指导和管理,关心和帮助解决体育教师在工作中的困难,逐渐增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使场地器材逐渐完善,为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物质保证,同时要落实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体育教学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体育课干了一节课4

两位大队长为什么会对值周的工作头疼?原因并不复杂,因为他们也爱玩儿。课间休息时,眼见伙伴们在操场上尽兴地玩耍,可队干部却要和其他值周生一起,无聊地站在楼门外、走廊里、楼梯口……眼巴巴地看着别人玩乐,自己却想玩儿而不敢玩儿,想走又不能走,多令人郁闷。

姜润达记得有一次上体育课,本来他和同学们一起玩儿得正高兴,忽然下课铃声响了,其他同学仍可以乘兴继续玩儿下去,他却要赶紧跑到值周岗位站好,那个闹心劲儿就别提了。而且,还是在走廊里站岗。正逢下课时间,走廊里空无一人,静得可怕,连看热闹卖呆儿的机会都没有。一分钟过得似乎比一节课还要漫长,这使他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度日如年”。

两位队干部还曾发生过争执,张邑鸥负责安排每名值周生的站岗位置,她与姜润达就常常因为安排岗位的问题而产生不同意见。通常,楼上来来往往的人比较少,便于管理,操心少,不得罪人,大多数值周生都认为那是好岗位。而一楼则恰好相反,一逢课间,人来人往,虽然热闹,可实在累人。毕竟走廊里进进出出的都是小学生,有的板不住自己,便会违反校规。值周生如果视而不见,那就是失职。如果去管,得罪人就在所难免了。又操心又劳神,没人愿意去这样的岗位。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只能由队干部“吃苦在前”了。而张邑鸥和姜润达就是为此发生争执的。

“这样吧,今天你到一楼岗位值周,我去各个岗位查岗。”这是大队长在分派任务。

“为什么?我也很想去查岗呢,还是你去一楼值周吧。”姜润达不高兴地说。

“哟,你对值周岗位还挑挑拣拣了!”

“……”

其实,查岗是值周生眼中最好的任务,可以到处走动,不寂寞,又神气。可是,总不能人人都去查岗吧?

分派岗位太容易得罪人了,张邑鸥常常为此感到头疼。如果自己总是挑选好岗位,或者把好岗位分派给其他大队干部,别的值周生就会有意见。可是,成天把守在那些不好的岗位上,又实在太累人,真令人心烦。

每逢分派值周岗位时,值周生便用讨好的眼神望着张邑鸥,希望她能把看守花坛或查岗的任务分给自己。用姜润达的话说,“在花坛边站岗最美了,不仅因为是在室外,而且任务轻松,只要不让人进入花坛践踏就行了。有时,还可以跟其他同学玩儿一会儿呢。在楼内站岗可就惨了,连句话都不能说。”

在值周工作中,最令这两位大队干部感到棘手的是,这些天,总有值周生找他们诉苦:“这工作太难干了,今天又看到几名学生没戴红领巾或校牌。”

“那就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呀。”张邑鸥的这个办法听上去挺不错。可值周生却说:“谁敢哪,他们可都是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根本就不怕值周生,也不服咱管,怎么办?”

对此,姜润达也深有感受,“没错,这种事情我也碰到过,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一点儿都不怕我们,许多值周生都不敢得罪他们,搞不好挨一巴掌咋办?”张邑鸥想了想,说道:“那……就把他们的情况记下来,到时候给他们所在的班级扣分就行了。”

“那也不是办法,”姜润达直摇头,“有时,我们也无法搞清违反校规的大哥哥大姐姐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怎么记呀?”

张邑鸥还真拿不出主意了,她就觉得这大队长真不好当。

前几天,大队辅导员对大队干部的值周工作不太满意,不仅批评了两位大队长,还命令他们连续值周四个星期。如果这期间值周工作依旧出现问题,那就罚他们一直值周,直到这个学期结束。

“真要命,看看,当大队干部可不仅仅是风光的事,更要操心费力,承担责任。”张邑鸥尽管面带笑容,却是在倒着苦水。

“可不,其他同学在值周时如果出现了问题,还可以被原谅,大队干部一旦犯了错,连我们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姜润达补充道。

两位大队长对值周工作如此烦恼,其他同学又是怎么看待值周这件事的呢?这不,一群正在玩耍的同学,听到我们谈起值周的事,纷纷围拢过来,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发表看法:“我最想当值周生了,在岗位上一站,多威风!”“我也愿意当值周生,想管谁就管谁!不服管的,扣分!”……

听着伙伴们的议论,张邑鸥和姜润达相视一笑,然后对我们摊开双手,那意思好像在说:“瞧,大队干部的烦恼谁知道?”

是呀,大队干部并不意味着高人一等,他们需要承担。他们的责任,就是当好老师的助手,为同学们服务。

体育课干了一节课5

关键词中学体育 学生 情感教育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感性的世界,因为有了独特的情感才使得我们是真正意义上的万物的灵长。可以说情感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交流的纽带,而在教学领域中,情感的教育更是无处不在,从古至今,任何一种形式的教育都不可能把情感教育与纯粹的知识技能教育割裂开来,本文就此结合情感教育在现今体育教学的现状,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简要阐述体育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作用并提出了教学中的一些拙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曾指出:“体育运动,为教育中――重要之科学,虽主旨在练习、健身,然对于道德精神关系更为密切,若注重体育而忘道德之现象,深可慨叹者也。”可见在体育教学中,既要重视对孩子们的知识技能的培养,又要根据不同教学体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情感教育。在去年我所教学的初二年段,刚接任时女生普遍不爱运动,只要是上体育课时间,她们宁愿躲在班级看书做作业,为改变这种现状,我经常组织她们观看中国女运动员在国际上的各项比赛,介绍她们的成长历程,慢慢地,她们看懂了体操,看懂了举重,看懂了篮球……,尤其是对乒乓球特别感兴趣,此后,在学校的体育赛事中女生的身影多了,而在她们欢笑呐喊的背后,更看懂了运动员们取得荣誉背后的艰辛,也为女运动员们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而感动自豪。可见只要能充分地利用体育课堂,就能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这比纯粹的枯燥乏味地理论说教难道不会更具有说服力吗?

二、情感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现状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受传统应试教育方式、方法的影响颇深,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认为体育就是体力,体育教学无非是以竞技为目的,并增强受教育者的体质的教学,基本没意识到可利用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学校体育课被文化课占用是司空见惯之事,这样连体育的正常上课时间都没有,更何谈情感教育之事?

三、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

1、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情感教育

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体育教师本身要有深刻的思想认识,那就是在传授技能知识的同时,还要让体育课堂教学成为重要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培养勇敢坚毅、团结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的大课堂。再次,要力求做到教师队伍专业化,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很强的业务素质,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教师要给学生半桶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乐学、善学、会学。

2、改变教学方式,渗透情感教育

梵高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首先,教师要做到从心底里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改变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不容学生有独立想法的观念。记得在我教学初一孩子100米快速跑的一节课上,讲解完动作要点,并示范后,为激发孩子的兴趣,我准备加入到他们队伍和他们一起竞赛,可孩子们却不干了,他们提出了抗议:“老师比我们身高腿长,跑得肯定快,这不公平!”当时我一愣,没想到老师也会有遭孩子拒绝的时候,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和孩子拉近距离的机会吗?我随即爽朗一笑,说:“那大家说说,老师要怎么做,才会显得公平呢?”“我们要比老师先跑10米……”在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中,我们约定了比赛规则,可想而知那堂课的效果是让我惊喜的,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动作要点,而且学会了能根据实际看待、解决问题,体现了一种课堂主人翁的意识,同时培养了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其次要做到根据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如对于活泼有表现欲的学生,可多让他们做些表演性的、示范性的动作,并让他担任小老师,带领并调动其他同学,培养他们团结互助的精神;对文静内向的学 生,要以关爱的语言多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其勇敢的表现自己,培养他们坚毅 勇敢的品质;对素质较低的学生,可为其树立阶段性目标,不要急于求成,培养 他们不怕困难,奋勇进取的精神。

3、善用多种社会渠道,促进情感教育

学校是教育孩子的主要教学基地,但离不开社会、家庭的支持,只有善用多种社会渠道,方能很好地促进情感教育。如我所从教过的一所中学,在每届的秋季校运会中,不仅是学生参加校运会,还专门设立有老师和家长参加的项目,老师的参加,更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家长的加入鼓舞了孩子们在比赛中的斗志,我清楚地记得在一次校运会的男子1500米的长跑中,一个孩子已明显体力不支,而距离终点还有很长,看样子随时有放弃的危险,这时孩子的父亲出现了,他在赛道旁陪着孩子在跑,鼓励着孩子,周围的老师同学也在为他呐喊,孩子似乎汲取了无限的力量,拼尽最后的力气奔向终点……当时的场景真是感人至深,那时在场的每个人都深深感到,这已不仅仅是一项比赛了,而是一场人生的拼搏,这种体育价值情感的体验就是我们的最大收获。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要科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体,一节没有情感渗透的体育课是枯燥无味的,那只能称为纯粹机械似地模仿、练习,一个现代的、合格的体育教师必能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提高着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快乐、充满感性的课堂中真正感受到“体育不是无情课,纵是无情也动人”

参考文献

[1]潘绍伟,于可红 主编。《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魏淑华 撰写。《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教育艺术 》2010年第四期 .

[3] 郁玲 撰写。《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创新素质教育的若干实践和体会 》.中小学教师资源站更新时间:2007-7-19

[4] 于磊杰 撰写。《略论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时间: 2008-09-26

48 643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