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一刻钟活动倡议书【通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倾听一刻钟活动倡议书【第一篇】

敬爱的家长、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倾听是交流沟通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种艺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爱与被爱、渴望获得尊重,倾听能够让诉说者感到安全,让说话的人感觉受到了尊重,从而让倾听者慢慢走近诉说者的内心,让彼此的关系更加密切。为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__〕10号)文件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长办发〔20__〕1号)及《____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五条措施(暂行)》(__教小组通[20__]6号)文件精神,我校向全校师生和家长提出每天“倾听一刻钟”活动倡议,让我们一起放慢脚步,趁着闲暇,每天拿出一刻钟,更好地做到从“我”变成“我们”。

“倾听一刻钟”

我们可以这样做

每位同学每天主动与自己的同学、老师或家长交流分享15分钟。倾听者,在倾听的过程中要放下手中的事情,耐心倾听,积极主动与交流者进行互动交流。

学生篇

倾听时间:15分钟

倾听礼仪:眼睛要关注对方、动作或语言给予及时回应、态度表情表示尊重、充分理解对方表达意思。倾听后有思索:可以思考自己在倾听老师、同学朋友、以及家长说话的过程中,哪方面做得比较好,哪方面做得不够好;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教师篇

倾听时间:15分钟

倾听环境:安静,不受打扰。

师生倾听要注意:

1、用真情,感染学生。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束关注的目光,往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走出既定的生活圈子,摆脱因烦躁带来的不良情绪。

2、用耐心,引导学生。耐心地教育、和风细雨地开导,能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促成其产生道德行为的动机,并能达到使其动机转化为行为的目的。

3、抓时机,响应学生。与学生谈心,必须看其“火候”,不必操之过急,采取“冷处理”或积极的暗示,将更有利于学生的转化。

4、善激励,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并激励其张扬,通过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在“扬善救失”中积极面对,寻找对策,自觉加强自我调控。

家长篇

倾听内容:可以是孩子当前的情绪状态、睡眠情况、近期的困扰或担忧、人际交往中的烦恼、对学习的期望和计划、探讨如何度过亲子时光等。倾听环境:安静,不受打扰。

倾听时间:15分钟倾听状态:家长和孩子双方需专注,放下手中的事情,不可边玩手机或看电视边谈心。

倾听技巧

1、淡淡地微笑,专注的神态。

在倾听的过程中看着对方的眼睛,以点头或者“是、嗯、好”等对他(她)进行反馈,表示你在很认真地倾听。

2、尽量理解对方的话语内容。

做好两件事情:听他的表面语言;感受他的内在语言。因为积极倾听的作用就是让对方知道他说的话被人听见了。谈话可以让他将情绪释放出去,同时再告诉他(她):你是我所重视的,我在认真地听,在意你所说的一切。如果你这样做了,对方很愿意对你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心底话。

3、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

倾听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学会专注倾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倾听时,带着同理心听,同理心不是同情,而是理解,放下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体会对方的需求和感受。积极倾听,要求不对倾诉者发表任何意见和判断,既不要批评也不需要赞美,既不去分析,也不尝试给出解决方案,只需要理解并且共情他(她)。

4、少说话,尽量地倾听

不做过多的反馈,偶尔只是问一些问题,比如“哦,是吗?”“那后来怎么样呢?”“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呢?”“哦,原来是这样啊!”等等,记住你所有的话,目的依然是为了引导他(她)把话说完,帮助他(她)把话说尽。

一次愉快的同学交流,胜过一整天无意义的相处;一次真诚的师生互动,能让他(她)铭记一生!一次温柔的亲子陪伴,都是家庭最美的瞬间!请每天抽出一刻钟,用倾听的方式走进童心世界,记录每一个心贴心的温馨时光。

____市心理服务热线:____________

____区心理服务热线:____________

倾听一刻钟活动倡议书【第二篇】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朋友:

亲子沟通是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传达彼此思想与情感的过程,顺畅的亲子沟通能促进彼此的理解,增进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丰富的家庭互动方式能更好地缓解彼此的冲突。亲子沟通其实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倾听,二是表达。国家卫健委在《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提出“倾听一刻钟”行动:学生应每天与同学、老师、家人有效沟通交流至少15分钟。为此,我校德育处、文明办、团委、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发出“倾听一刻钟”的活动倡议,亲子之间每天至少用一刻钟(15分钟)去倾听彼此的心声并鼓励孩子每天与他人沟通一刻钟。

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2到5岁和12到15岁是两个特殊的发育时期,以逆反为主要特点,这就是儿童的两大反抗期。初中生刚步入青春发育期,也进入第二反抗期,亦被称为“心理断乳期”。国外有心理学家则称作“为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战斗的”的时期。

青春期的孩子观念和想法与父母常常不一致,同父母的关系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处处希望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像成人一样被接纳;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认同和帮助,表现出既要依靠父母又想摆脱父母的矛盾心理。

这时候,如果父母有过强的权威意识,就容易引发孩子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和不信任感,产生分歧和距离。父母在高权威意识的情况下与孩子进行沟通,效果不佳,因为沟通的方式无法平等,其目的不是商量,而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孩子,这会加重亲子之间的隔阂和矛盾。

亲子沟通法宝

01、积极倾听

倾听并不仅仅是“听孩子说话”,更重要的是一种认知和态度,也就是在孩子生气、哭泣、发脾气、吵闹或恐惧的时候,理解孩子的烦恼,给孩子提供一个情绪宣泄和心理康复的渠道,用倾听和安慰帮助孩子度过精神和感情上的困境,从而舒缓紧张和压力,增强自信心和自控力。平时在轻松(散步或吃喝玩乐)的聊天中抛出话题,引导孩子成长无痕化,比如自然地切入话题,倾听孩子讨论、分享他人的成长故事,好的与坏的均要有,让其在参与思考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或者示弱,唤醒孩子内在的自我责任担当与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02、当顾问,不当领导

青春期的孩子特别敏感,所以父母说话时的语气就变得十分重要。如果父母开口就是下命令——“你应该……”(你应该用功学习,你应该收拾房间……),“你不能……”(你不能出去玩,你不能变发型……)就说明父母自视是孩子的领导,当领导说话,孩子只能接旨服从。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当成大人,受到尊重时才能与父母理性沟通。因此,“领导”型父母在亲子沟通上常会吃闭门羹。换一种语气就会有效多了:“我建议你可以考虑……”(我建议你找个时间收拾房间……)“我建议你,……可能有……坏处。”(老妈提醒你,剪那个发型可能会让老师有意见……)这样如顾问般的开口方式,会让孩子感觉受到尊重,同时也能表达父母的关心之意,一举两得。因此,聪明的父母做顾问,而不是做领导,才能贴近孩子的内心。

03、对孩子先说“是”

人际关系大师戴尔·卡耐基在剖析人性弱点时指出:人的思维有惯性,当你的思维朝某一方向倾斜时,就倾向于一直延续下去。巧妙地利用这一原理,有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具体来说,和孩子谈话或讨论问题时,不要一开始就批评孩子或反驳孩子的意见,那样会将双方的观点对立起来,接下来你说什么孩子都可能说“不”。相反,尝试先谈论一些你可以和孩子达成共识的话题,营造和谐愉快的谈话氛围,让孩子在温和的气氛中,从心理上接受你。一旦孩子从心理上接受了你,对你的观点就会认同和接受,在此基础上再逐渐过渡到双方可能存在分歧的话题。此时,由于前边的谈话氛围和心理定势做基础,孩子对与你有分歧的问题反应就不会太强烈,双方的沟通就容易进行下去。

04、化解孩子情绪

青春期孩子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的背后都会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是在宣泄心理或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也是在呼唤成年人的关注和帮助。如果父母出乎意料地接受了他的行为,平静地接受他的反抗情绪,孩子就会感觉一拳打到棉花上,使不出力,从而转变态度,心甘情愿地与父母沟通。所以,当孩子有反常表现时,父母应当通过倾听、安抚给孩子化解孩子的情绪。父母默默地听孩子讲述,可能让孩子的心情放松,感到父母对自己的信赖。但光靠这种方式是不够的,因为它很难对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因此,父母不妨(尤其是在对方讲话停顿时)用一些暗示,我们称它为“酬劳式反应”,让孩子知道事实上父母是在用心地听着。这种“酬劳式反应”包括身体的动作和口头语言。点头、身体前倾、微笑、皱眉以及其他身体动作,只要使用得当,就会让孩子知道父母确实在听。口头的暗示,如“怎么样”、“真的”、“我懂”等,也能表示父母愿意孩子继续讲下去。

05、避免长篇大论的说教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就准备捐款,他掏出了自己所有的钱。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就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仍在讲,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作 文 吧用时间过久,会使人极不耐烦或产生逆反心理。心理学上称为“超限效应”。某个道理,孩子明明已经晓得,可是家长仍絮絮叨叨说个没完。从心理学上讲这种絮叨是一种重复刺激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性抑制。你越说孩子越听不进,甚至还会冲撞你。在孩子们看来,家长的“喋喋不休”和“不厌其烦”,是对他们的不尊重,不信任是侵犯了他们的心理领地,会使他们产生与父母对着干,拧着来的逆反心理。每一个父母都是从心底想给予孩子最好的一切,但除了在物质生活中满足孩子的需求,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倾听、我们的陪伴。让我们一起开展“倾听一刻钟”的亲子沟通活动,共同培养温馨的亲子关系。

“倾听一刻钟”简单技巧:

打开孩子心门的第一步就是积极倾听。倾听,即用尊重的心态去理解其他人正在经历的事情。

倾听的四个要点:

两个需要:需要全身心地去体验那份内在的感受和需要;需要练习。

两个不要:暂时把自己的判断、观点和恐惧放在一边;不给出建议、说教和安慰。

倾听的心法:

同理心、接纳、真诚

倾听的方法:

1、眼神、点头、表情回应、表达内容+感受

好的倾听=心里听进去+愿意听的姿态(全神贯注听,不打断,不评论)+恰到好处的反馈(复述+情感镜子+指出希望、期待+表达关心、共同解决)

2、拥抱一分钟

行动的力量永远大于语言的力量。一个小小的拥抱,就能让孩子感受到你有多爱他(她)。心理研究表明,拥抱不仅可以拉近亲子关系,还能帮助平复情绪、缓解压力,甚至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完善。而且,那些经常被父母拥抱的孩子,长大后也更加自信,更容易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所以,不妨每天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用轻柔的动作、亲切的笑容、充满关爱的眼神,给予孩子一天的抚慰和上进的力量。时间点可选在起床后、上学前、放学后或睡觉前。如果你平时与孩子肢体接触较少,那么可以从一些孩子比较容易接受的动作开始做起,比如简单的拉拉手、拍拍肩、摸摸头等等,避免僵硬和尴尬。

一分钟有品质的陪伴,胜过一整天无意义的相处;一次真诚的亲子交流,能让孩子铭记一生!请您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用倾听的方式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希望这份活动倡议能成为家庭的常态活动,同时也希望通过“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拥抱一分钟”,增强亲子联结。当家庭被爱、关心、热情、尊重填满的时候,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力量,帮助孩子去迎接未来遇到的挫折与挑战。

教育和爱,从倾听开始。每一个孩子的世界都应该被看见与点亮,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主角。

____市____中学德育处、文明办、团委

____中学心理室与家庭教育研究辅导中心

20__年10月8日

为营造温馨和谐、暖心相伴的校园环境,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____中学启动了“倾听一刻钟”主题教育活动,用真心去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成长。

与孩子相拥

家长们放下手头的事情,看着孩子的眼睛,利用十五分钟时间,各自围绕自己每天的经历、见闻或体会等向对方诉说,最后一个深情的拥抱,感受彼此的温暖。

与学生倾心

老师们利用工作闲暇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以伙伴的身份倾听学生的心声,以共情的方式理解学生的心情,以友爱的途径解决学生的困扰。教室、走廊,草坪上、树荫下、行知园……师生座谈,和谐融洽。

与伙伴畅谈

在校园里,同学之间进行着大量的交流,有学习上的相互切磋,有生活中的相互帮助,更有心灵的相互沟通。

与爱同行

一句激励性的话语,可以使他们的心里得到滋润,一个信任的眼神会使他们扬起风帆,一个拍拍肩、摸摸头的动作会引出他们智慧的泉水,所以只要老师善于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肯定他们的优点,就能使他们增强自信心,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与校长相约

每月一次的《与校长相约》,我们一起来发现学校的亮点:那些吸引我们的、触动我们内心的、让我们心情愉悦的、让我们感觉到收获很大的、让我们内心得到比较大的自我成长的,还有那些期待中的美好的人、事、物,包括学校的、老师的、家长的、同学们的等均可。

这是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来开设的专栏,该活动目的使全校学生受益、使学校更美好,让师生更进一步找到共成长的动力,让全员心育在生活中落实。该活动将形成一个心育特色专栏,每月发一次公众号分享辐射到全校家长、老师、学生,也让全体师生感受到来自学校领导的关爱与学校的快乐“磁场”。

特别提醒:

希望这份倡议能成为家庭的常态活动,增强亲子联结。当家庭被爱、关心、热情、尊重填满的时候,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力量,帮助孩子去迎接未来遇到的挫折与挑战。如您的孩子遇到心理方面自己或家庭无法解决的困扰,需要寻求专业心理援助的时候,可以拨打以下心理热线电话:

1、全国免费心理援助希望24小时热线:____________

2、____省心理健康服务热线:____________

3、____市心理健康服务热线:____________

4、____市____中学心理健康服务热线:____________

倾听一刻钟活动倡议书【第三篇】

各位家长朋友:

您是否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您是否关注到孩子的喜怒哀乐?无论成年人还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或大或小的烦心事。这些烦心事,应该如何正确面对呢?其实,有一种很简单但常常被忽略的疗愈心灵方式——倾听。

____市____实验小学现向全校学生和家长提出每天“倾听一刻钟”活动倡议。让我们一起静下来,做孩子忠实的倾听者,在倾听交流中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增进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提升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和勇气。

倾听的作用并不是一定要帮助对方解决问题,而是要去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想法。当您能够耐心地、以不急于评价的态度去倾听孩子时,孩子便会感觉到:虽然有很多困难,但仍然有人能够理解我、支持我,心中倍感温暖。

家长朋友们,请您每天抽出宝贵的时间做孩子忠实的倾听者,在倾听交流中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深入其内心,也有助于增进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

一、谈心内容

可以聊聊孩子今天的学习状况,在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如果您的孩子暂时不在身边,您可以给他打个电话,关心、问候他的近况,倾听他的述说。您也可以专门腾出一个时间,比如饭后,带孩子一起去散步,边了解孩子的近况。聊聊孩子当前的情绪状态、最大的困扰或担忧、人际交往中的烦恼、探讨如何度过亲子时光……

二、谈心环境

选择一个让人感觉到放松的、安静的环境谈话。

三、谈心状态

调整您自己的情绪,放下手机、放下工作,保持全神贯注的状态关注孩子。谈心过程中语气温和,遇到分歧时试着换位思考,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四、谈心时长:建议15分钟左右

五、谈心技巧

1、多些专注。

您和孩子交流时,只讲三分之一的内容,留下三分之二的耐心来倾听孩子。习惯用耳朵听,眼睛看着对方,用心倾听,停下手中的事,给予孩子全部的注意力。通过眼神、手势、肢体动作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反馈,表示您在很认真地倾听。

2、多些理解。

做好两件事情:倾听他的表面语言,感受他的内在语言。因为积极倾听的作用就是让孩子知道他说的话被人听见了,和父母的谈话可以让他将情绪释放出去,而父母愿意接受他这些情绪。同时再告诉孩子:你是我重视的,我在认真地听,在意你所说的一切。如果父母这样做了,孩子很愿意对父母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心里话。

3、多些包容。

倾听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学会专注倾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倾听时,带着同理心听,同理心不是同情,而是理解,放下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体会对方的需求和感受。积极倾听要求父母不对孩子的话发表任何意见和判断,既不要批评也不需要赞美,既不去分析,也不尝试给出解决方案,只需要理解并且共情孩子。

4、多些关爱。

倾听过程中始终做到不管时间长短也要多倾听、不批评、不指责、不打断、不分析、多换位思考。等孩子把话说完帮助其分析原因,不代入主观想法,谈心结束后可以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亲子之间的拥抱可以传递爱、关怀、安慰、支持等情感,同时也可以缓解压力、减轻焦虑、增强自信等。

亲爱的家长们,请您每天抽出宝贵的时间做孩子忠实的倾听者,在倾听交流中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增进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

希望这份倡议能成为家庭的常态活动,增强亲子联结。当家庭被爱、关心、热情、尊重填满的时候,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力量,帮助孩子去迎接未来遇到的挫折与挑战。

最后,温馨提醒,如您的孩子遇到心理方面的困扰,需要寻求专业心理援助,可以拨打以下心理热线电话:

____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热线:____________

____市心理援助热线:____________

____市____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____________

倾听一刻钟活动倡议书【第四篇】

尊敬的家长:

亲子之间的互动交流能促进彼此的思想和情感传达,缓解彼此的冲突,融洽亲子关系。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__年修订)》文件精神和《____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十五条措施(暂行)》通知的要求,____市____实验中学现向全校学生和家长提出每天“倾听一刻钟”活动倡议,让我们每天拿出15分钟,用心倾听,让爱说话。

倡议主题:用心倾听,陪伴成长

倡议内容:“倾听一刻钟”是指专注并积极倾听孩子的述说至少15分钟。

如何有效地倾听?

一、倾听,听什么

3F倾听法——在和他人沟通时,倾听对方关注的事实(fact)、感受(feeling)和内心的需求(focus)。

Part1:倾听事实

事实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或已被证明的,是客观存在的事件,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孩子表达时,家长要注意听事实的陈述,辨别孩子的主观判断,不要被孩子的主观判断和观点所影响,产生联想,从而曲解了事实。

Part2:倾听感受

家长在倾听孩子述说时,常常关注事件本身,而忽略孩子对这件事的感受或情绪。孩子在说一件事的时候,语气、神态、动作都能显示出他当下的情绪和心情。家长要听到并感知孩子目前的情绪,以同理心去理解孩子当下的心情和感受,并且准确地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被别人理解和尊重,这时孩子才愿意坦诚沟通。

Part3:倾听需求

孩子在说一件事的时候,无论是陈述事实,表达感受,还是发表观点,其实都是想表达自己内心的需求。因此,孩子在倾诉时,家长要听出孩子的意图和需求,如果做不到这点,就无法有效地和孩子进一步沟通。

二、倾听,怎么听

Part1:不急于打断孩子给出建议

有些家长面对孩子倾诉时,总是想着尽快把事情解决,常常在孩子还没有完全说完就急急忙忙地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孩子提出建议,希望孩子采纳。殊不知孩子的倾诉目的是多种多样的,有时需要有人倾听,有时是为了宣泄自己的情绪,有时是提出自己的需求……其中不仅仅是求助。甚至有些时候在跟你倾诉时,他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只是希望得到你的支持和理解。

孩子对谈及的事是有情绪的,首先他需要宣泄自己的不满,此刻他内心想得更多的可能是“怎么偏偏就来惹我呢”“我好委屈”“为什么没人理解我”……如果这时给孩子提一堆建议,等于挡住孩子的情绪出口,让孩子觉得“你就是想赶紧解决问题,根本不在乎我的感受”。这样沟通就会中断。

倾听中不随意打断孩子提出建议,一方面是为了给予孩子一个宣泄情绪的通道,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便于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因此家长要努力克制自己“赶紧解决问题”的欲望,耐心地让孩子尽情地表达自己。

Part2:不讲大道理,先共情

当孩子宣泄情绪时,或是发表你不认同的观点时,家长也不要急于搬出大道理教育孩子,强行给孩子洗脑。这样做常常是无效的,甚至让孩子产生抵触的心理,沟通就不会顺利进行下去。所以我们要与孩子共情。

如何共情呢?

首先,换位思考。我们假设自己是孩子,想象一下:当时的我会不会也这样说或这样做呢?这样的行为给我带来了什么好处?试图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看问题。

其次,厘清需求。孩子的行为、言语表现了孩子内心的需求,这个需求是健康的、合理的吗?家长要引导孩子去思考,进一步探究自己的内心。比如,这样的行为给我带来了什么好处或者坏处?我更能接受什么?为什么?从而让孩子看清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通过引导,孩子会逐步明晰自己真实的想法和内心的需求。

最后,鼓励孩子勇敢表达。在引导孩子探寻内心真正的需求时,家长不做评价与判断,鼓励孩子自由表达。孩子会越说越多,越说思维越清晰,越来越能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与人沟通,三分说话,七分倾听。亲子沟通也是如此,家长学会听,孩子才肯说。从现在起,让我们一起好好听孩子说话!

48 25824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