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稿书记讲宣讲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稿3篇
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讲稿: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党课讲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总动员总部署,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汇报我学习三中全会精神的体会和思考。下面我就主要从全会的基本情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决定》提出的进一步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抓好贯彻落实四个方面向大家做汇报。
一、这次全会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一)会议基本情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在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确立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根据党的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是党的历史上又一重要纲领性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报告和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一年多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重要举措、根本保证等重大问题,并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65人,中央纪委常委和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党的二十大代表中的部分基层同志、专家学者也列席会议(下划线部分为中央宣讲员成员闾柏在广西宣讲时的录音整理,及xxx实际,下同)。与会同志一致认为这次全会是一次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集
智慧、更好统一思想、有效激发斗志的高质量会议。
会议取得的重大成果、作出的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坚强决心,对于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锐意进取,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二)党内外、国内外对全会的反映和评价
与会同志高度评价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定方向谋改革”的政治站位、“系统集成谋改革”的全局考量、“人民至上谋改革”的价值取向、“科学方法谋改革”的高超智慧,开启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开创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是改革开放;新时代新征程上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开放。
与会同志对全会决定进行了热烈讨论。一致认为,《决定》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措施务实,谋的是强国复兴伟业,布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大局,立的是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之基,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生命光辉的政治宣言书、新征程上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动员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是巩固发展“两大奇迹”的主动抉择和战略之举。
广大干部群众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关注,给予高度评价。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届三中全会重点
究的若干问题,指明文件起草的方向、目标、基本原则、科学方法,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重点。总书记多次组织召开文件起草组全体会议、文件起草组专题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文件起草情况汇报,组织研究相关重大问题,在文件起草的每个环节都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二是抓好理论武装,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总书记强调,准确把握我们党关于改革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是起草好全会文件的重要前提。文件起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对标对表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认真总结研究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各方面改革的决策部署和落实情况,全面把握改革的历史进程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以此作为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三是坚持调研先行,为起草工作打下扎实基础。总书记强调要把全会文件起草好,需要对文件设计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调研。这次文件起草工作采取了重点课题研究,实地调研访谈,专题论证相结合的办法。重点课题研究,共部署38个重点课题,委托中央和国家机关55家单位开展专题调研,形成78份调研报告,汇总形成综合报告。调研期间当面听取23位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意见,组织
16个调研组奔赴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到9个中央部委和9家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校开展调研,访谈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一些基层单位干部群众,提交访谈材料107份,调研报告16份,也汇总形成综合报告。总书记对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意见及省部级主要负责同志的访谈报告逐一审看,对重要意见建议做出批示,就一些重大问题,交有关方面进行定性、定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论证。对调研掌握的情况,文件起草组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吸收其中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形成一批分量重、措施实、成色足的改革举措。
四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集中党内外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起草好文件需要集思广益,集中党内外智慧,这也是制定党的重要文件的一条成功经验。文件起草过程中,先后两次较大范围征求了意见。第一次是就全会议题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和部分干部群众意见建议,并由中央统战部组织座谈会征求党外同志的意见建议。各方面反馈书面意见建议材料109份,共计82.1万字。第二次是就《决定》征求意见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以适当方式征求党内老同志的意见。总书记还在5月20日在中南海召开了党外人士座谈会,当面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全国工商联的负责人意见建议。5月23日总书记在山东济南调研的时候,当面听取企业和专家代表,第二次征求意见共收到书面反馈意见材料186份,经梳理共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1911条,文件起草组对决定稿进行了必要的增写、改写和
调整,并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意见作出重要决策。全会期间,与会同志提出一些意见建议,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又作出多次修改。据统计,《决定》在成稿过程中一共有38次的过程稿,可以说《决定》的起草是发扬党内民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二、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讲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重大问题,是全会精神的要求的“纲”,必须深入学习,深刻体会。
(一)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在全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从十个方面总结了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
一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二是进一步推动和谋划全面深化改革。三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四是不断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五是切实抓好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六是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七是有力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八是继续推进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九是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十是一以贯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大家从中深刻感受到,面对严峻复杂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
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经济回升向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这一年多来的成绩可圈可点。比如,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面对新冠疫情影响、外部打压和多重困难挑战,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果断实行新冠疫情防控手段,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全力稳增长稳预期,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分别达到5.2%、5.0%。比如,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第一颗6G卫星发射成功,在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为全球汽车产业增添新动力,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经济支柱产业快速崛起。比如,大国外交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议、中国一中亚峰会等国际峰会,总书记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多边峰会,举办中非领导人对话会,我国在乌克兰危机上坚持劝和促谈,在巴以问题上维护公平正义,促成伊朗、沙特历史性和解。2024年7月23日我国促成法塔赫、哈马斯等14个巴勒斯坦主要派别在北京签署的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团结的《北京宣言》,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升。
与会同志对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大家认为,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稳”的基础更加扎实,“进”的动能更加充沛,“新”的特质更加鲜明,“大”的担当更加彰显,“严”的成效更加显现。这一年多的奋斗历程极为关键、极其艰辛、极不平凡,使我们赢得了战略主动,增强了必胜信心。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二)深刻认识全会的主题
这次全会的主题,就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确定这个主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从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出发,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
总书记指出,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展反腐败斗争,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新征程上,靠什么来进一步凝心聚力、汇聚起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答案就靠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必须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二十大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征程上凝聚全
党全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旗帜,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主动、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坚决破除国有体制机制障碍和制约因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有效防范化解前进道路上的重大困难挑战,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从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中可以看出,理解全会主题需要从认识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统一关系入手,一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许多复杂矛盾的问题,以及克服种种困难和阻力,需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包括进一步深化改革在内的党和国家一切重大战略部署,都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来谋划和展开,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全会主题,抓住了事业发展的关键,是理所当然、势所必然。
全会《决定》提出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的
“七个聚焦”,从总体上囊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三)深刻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必然性
《决定》在总结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成就的基础上,用“六个必然要求”集中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要求。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四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五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六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
总书记在对《决定》作说明时,就在“六个必然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了概括凝练,提出了“四个迫切需要”。一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迫切需要。二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三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我国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需要。四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迫切需要。
(四)深刻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会文件要深入总结来之不易、弥足珍贵的经验,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遵循,并在
新的改革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决定》深入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提炼形成指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具体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我们的最大政治优势,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推进的根本保证,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环节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改革的根本立场,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善于汇集民智,凝聚民心,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民。坚持守正创新,这是改革的本质要求,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这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特点,要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注重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这是改革的重要保证,要善于运用法律思维,用合法的方式破解改革难题、巩固改革成果,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依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坚持系统观念,这是改革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统筹兼顾,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教育和公平、管理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五)深刻认识推进改革中需要掌握的一些重大问题
总书记在有关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在推进改革中把握好
一些重大问题。主要有:一是全面总结经验,坚持正确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创造许多宝贵经验。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运用好这些经验。根本的一条是,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这些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更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二是紧紧围绕主题,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决定》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各个领域的风险问题,特别注重增强改革的针对性。三是突出改革重点,彰显改革成色。总书记强调,这次全会的《决定》应该是一个能够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起到全局性引领性作用的文件,必须更加突出重点,把重心放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战略性的重大改革举措上,不能搞成各方面具体工作举措的拼盘。《决定》全面布局各领域各方面改革,注重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体制机制改革,突出战略性全局性重大改革,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四是坚持人民至上,把牢价值取向。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
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决定》注重从人民群众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安置、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出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五是注重系统集成,加强整体谋划。总书记指出,现在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考虑的各种矛盾及其关系,越是这样越要抓好系统机制决定,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改革,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增强整体效率。
(六)深刻认识党中央对下半年工作的重要部署
做好下半年各方面工作,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十分重要。总书记在讲话中侧重强调了4点:
一要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上半年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得以巩固,积极因素增多,同时经济运行面临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困难挑战和不确定性仍然不少,要按照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予以应对。要落实好宏观政策,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培育外贸新动能,扎实推进绿色发展,建设保障和改革的民生,解决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问题。二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重点是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作战举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监测管控措施,织
密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要加强舆论引导,有效管党抓紧意识形态宗旨,要有效应对外部挑战,主动塑造有利于外部环境。三要搞好“五年规划”总结评估和谋划工作。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明年是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要总结评估十四五规划落实情况,切实搞好十五五规划前期谋划工作。四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抓好党的理论武装,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和现代化建设能力。要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切实改进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为基层减负,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实做好巡视巡察工作,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三、全面准确理解《决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
《决定》紧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展开,除了引言和结束语以外,分三大板块,15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至十四部分,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方面改革部署。第十五部分,主要讲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决定》的条目采用通篇排序,开列60条,共提出了369项改革举措。
(一)关于经济改革
《决定》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牢牢抓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着力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决定》从第二部分开始,用了6个部分,24条来讲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
第一,关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明确提出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着眼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出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着眼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着眼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出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的做法;着眼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
第二,关于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重点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近年来我国形成了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制造等一批优势产业,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展现出强劲推动力。《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强新领域新战略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
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提出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机制;提出构建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协调机制;提出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第三,关于构建支持全面创新机制。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竞争既是力量融合竞争,也是制度和机制的竞争。《决定》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保障机制、改革创业、挖掘创新人才培养等制度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生物科技等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引发产业变革,推动全球产业结构、经济形态和人类生活方式重大调整。《决定》提出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机制,统筹强化观念和技术攻关,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升级工作。目前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已经达到2.5亿,理工科毕业生的规模全球最大,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人才优势,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优势。《决定》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资源机制,强化人才激励机制,为人才
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xxx市近几年持续加大教育科技人才综合领域改革。一是教育体系提质增效。推进18所集团化办学试点学校建设,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二是产学研协作体系进一步健全。市人民政府与广西科学院、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成立xxx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广西科学院xxx分院)。目前已初步构建“广西蔗糖业现代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建设”“于石灰岩废弃矿石的新型石塑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示范”等厅市会商项目。三是高层次人才认定配套政策更趋完善。出台《xxx市“人才飞地”管理暂行办法》,支持企业到区内外建设人才飞地,用好外地人才资源开展科技创新。
第四,关于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决定》提出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增强国家战略宏观引导,统筹协调风险,针对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地方基层财政保障,《决定》统筹规定财税体制改革,提出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着眼提高金融服务质效,《决定》提出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决定》还提出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第五,关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城乡融合发展一头在城,一头在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能一边是繁荣的
城市,一边是落后的农村。《决定》在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围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提出一些改革举措。如,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管理制度,加快健全重点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横向利益共享机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是一个关键。《决定》提出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健全保障耕地用于种植基本农作物管理体系,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宅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等。
xxx市结合实际,持续探索推进农业农村体制领域改革,一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在忻城县开展2023年广西二轮承包到期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工作,在象州县启动实施广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与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二是深入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市所有涉农的752个行政村(社区)已完成成员身份认定、股权设置、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工作。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全市共核实农村集体资产共28.23亿,
核实集体土地总面积1074.66万亩。三是创新实施乡村振兴“八大工程”。以实施“八大工程”作为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抓手,大力实施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显著增长。
第六,关于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服务贸易规模位于世
界前列,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决定》就对外开放作出了重要的部署,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开展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释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明确信号。
(二)关于民主和法制领域改革
第一,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发展。《决定》对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作出了部署。围绕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健全基层民主制度、管党治党战略工作格局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第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决定》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明确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点任务。截止到今年6月份为止,我国现行有效法律有303件,行政法规598件,地方性法规1.4万余件,县级有效重要党内法规225部,部委党内法规227部,地方法规3485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完善。《决定》提出深化立法领域改革,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健全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法规衔接协调机制,提高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效性。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必须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确保政府职权法定,依法履职。《决
定》提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基层综合执法体制机制,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完善行政处罚等领域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提出解决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律师制度、公证体制、仲裁制度、调解制度、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还对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作出了部署,提出完善涉外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法制实施情形。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三)关于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建设,既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物质富裕,也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实现精神富足。《决定》从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播体系“4个方面”作出了部署。如针对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提出构建设立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近两年,xxx市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深入推进媒体融合改革,xxx市融媒体中心的改革被纳入全国媒体改革试点之一,扎实开展媒体融媒体改革工作,一是“报十台”深融,全面提升媒体“四力”。将xxx日报社、xxx市广播电视台合并为xxx市融媒体中心,在机构、人员队伍、平台、业务等方面真正融为一体、合二为一,
有效提升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二是“市十县”通融,实现全域协同发力。主动探索市级融媒体中心主导、县级融媒体中心同向发力的市县联动模式,实现市内
媒体全域融合,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大宣传格局。三是“心十心”相融,有效提升宣传服务能力。把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守正创新的有力抓手,积极探索“两中心”融合发展路径,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经过两年多的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xxx市融媒体中心的管理体制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产品内容不断丰富、机构活力显著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传播力影响力持续扩大,改革成效得到包括自治区党委领导、广大干部职工和市民群众的充分认可。
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决定》提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建立管理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和统一监管。针对互联网领域存在突出问题,提出深化网络管理体制改革,整合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职能,推进新闻宣传和网络舆论一体化管理。
(四)关于民生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改革
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决定》紧紧围绕解决好人民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不少改革举措。
一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制度体系,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形成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合理调节过高收入的体制机制。二
是完善就业优先政策。提出健全高质量综合就业促进机制,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完善促进机会公平制度机制,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出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全面取消在就业地的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四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健全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机制。五是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决定》提出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这些举措的落实见效必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五)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决定》聚焦美丽中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部署了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等重点任务,提出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
系,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xxx市积极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制定了《xxx市2023年危险废物处置规划意见与思路》,加强危险废物收集、利用、处置单位的利用处置能力建设。制定《关于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的实施方案》,从加强环境资源审判机构专门化、归口管理、审判队伍专门化三个方面,扎实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建设,先后成立“旅游巡回法庭”和全区首家“矿山巡回法庭”、“碳酸钙产业巡回法庭”,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司法保护。
(六)关于国家安全和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
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决定》把维护国家安全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围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出构建联动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公共安全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社会安定有序的风向标,《决定》对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进行部署,涵盖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生活安全监管、预警防控、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方面。《决定》还聚焦制度完善、机制创新、效能提升,对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的重点任务作了具体部署,提出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口管理制度;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完善社会责任整体管控体系,依法严惩群众反应强烈的犯罪活动。随着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越来越多,涉外安全在国家安全工作全局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决定》提出建立健全周边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同时,《决
定》的经济、金融、对外开放、涉外法制建设等其他相关部分,也注重体现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的要求,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改革举措。
(七)关于国防和军队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领导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破解长期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决定》把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盘子,对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作出部署,从完善人民军队领导管理体制机制、深化联合作战体系改革、深化跨军地改革等方面提出重大改革举措。
(八)关于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决定》在总结经验、阐述疑议、提出原则、部署举措中,都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并从三个方面部署相关制度改革。
一是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提出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改革设计中来。围绕解决重要任务设置改革议题,优化重点改革方案生成机制,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二是深
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提出以调动全党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三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决定》提出健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机制,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防范作用,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四、全力以赴抓好全会精神贯彻落实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任务重,责任大。习近平总书记对抓好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党中央的精神上来,齐心协力贯彻落实,坚定不移把《决定》的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第一,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同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结合和贯通起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首先要把全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要学习领会好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
论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研究、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把握改革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如,集中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提出改革必须凝聚共识,推进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等等。这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问题,凝结着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总结,体现了扩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必须要更加珍惜,长期坚持,要结合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体悟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用以指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研究。
第二,加强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过程的领导。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第一条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抓好涉及本地区重大改革举措的组织实施,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担负起这个责任,把改革抓在手上,既挂帅又出征,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各地各部门要全面把握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本地区本领域发展的战略定位和
指示要求,根据《决定》精神列出自身的改革任务,既全力以赴把党中央确定的原则、明确的举措、提出的要求不折不扣的完成,又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
第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实。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触及的利益矛盾也是复杂尖锐的,只有在抓落实上下功夫,才能克服种种阻力,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系统的思维、配套的举措、持续的行动。一是吃透改革要求,正确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谋篇布局,准确理解每项改革举措的背景和定位、指向和内涵,搞清楚创新的基点、关键点在哪里,内容边界及其他相关改革举措的关联在哪里,从而有的放矢、精准发力的抓好改革落实。二是做好实施方案。制定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把《决定》的“大写意”转化为“工笔画”“施工图”,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进。三是严格抓好责任落实。明确各项改革的协调主体和责任,逐一厘清牵头单位、参与单位、责任事项、责任人,对跨领域部门、某一单位难以牵头落实的改革举措,由党委、政府直接组织实施,抓深抓透,
防止出现“九龙治水”现象。四是强化督促落实。改革推进到今天,在改革顶层设计方面,我们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大盘子,今后一个时期要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上。要持续开展专项督察,全面督察综合流程,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将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巡视巡察内容,从政治监督的角度去检视改革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落实和执行党中央改革决策部署的情况。五是务求取得实效。求
真务实,真抓实干,一茬接着一茬干,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坚持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和纠正改革中可能出现的消极畏难、无的放矢、贪图虚功、本位主义、简单草率,推诿扯皮、虎头蛇尾等不良现象,切忌好大喜功,脱离实际,不能留下乱摊子、埋下新隐患。
同志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已经绘制,我们要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把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汇聚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奋力谱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
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讲稿:深刻领会进一
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全力以赴抓
好全会精神贯彻落实
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安排,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提出300多项重大举措,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提出一大批战略性、全局性的改革举措,既有鲜明的改革特色,也有足够的改革成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是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起全局性、引领性作用的文件,必须更加突出重点,把重心放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战略性的重大改革举措上。我们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当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以钉钉子精神稳扎稳打向前行,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今天的专题党课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的内容、要求,以及如何抓好落实。
一、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找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力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紧紧抓住的战略重点任务
《决定》除引言和结束语外,有15个部分,分三大板块。第一部分为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至第十四部分为第二板块,是分论,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方面部署改革。第十五部分为第三板块,主要讲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会着眼党的中心任务,科学谋划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明确了改什么、怎么改等根本性关键性问题,体现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要求,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主攻方向、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法。
第一,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决定》在结构布局上,安排6个部分部署经济体制改革,分量最重,包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基本涵盖了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和
重大问题。必须深刻认识到,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只有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才能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只有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才能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只有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才能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只有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才能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只有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才能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第二,注重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在这方面,《决定》围绕着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作出重要战略部署,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以此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专章阐述并一体部署,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必须深刻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
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才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第三,注重全面改革。《决定》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框架下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部署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领域改革。抓好《决定》部署贯彻落实,要增强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下力气做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不断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着眼全局、突出重点,有针对性解决近年来人民群众反映比较集中、强烈的问题,包括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人口发展、网络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治理等,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四,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决定》把维护国家安全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行专门部署,为破解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推进《决定》部署贯彻落实,要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既要抓好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点改革举措,又要注重国家安全领域改革同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改革的
协同性,注重防范化解地方债务、房地产、金融、产业发展、对外贸易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第五,注重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决定》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明确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要求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一方面,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切实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另一方面,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完善为重点,以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为目的,坚持不懈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通过坚持和完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贯彻落实机制,持续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
二、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决定》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一系列
重要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以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不能仅仅依赖经济增长,还需要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同步推进。因此,统筹推进各领域的改革,可以更好地回应人民的需求,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通过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其他各领域的改革方式,目标是全面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坚持问题导向,解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一)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营造公平、有活力的市
场环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着力健全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制度体系。当前,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等领域还亟待加强;与此同时,市场秩序不规范,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市场竞争不充分,这些问题不利于更好发挥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此,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法治环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力;另一方面,要通过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保障经济安全,让政府精准发力,弥补市场失灵。要把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制度创新,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
有力支撑。坚持对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对待,下大力气引导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健康发展,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深刻认识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的重大意义,不断提升公平竞争治理水平,持续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坚持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大力整治扰乱市场正常秩序、妨碍市场有效运行的突出问题,以良好的环境保障市场运行。进一步树牢底线思维、强化风险管理、狠抓责任落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不容有失”的紧迫感、“人人责任在肩”的使命感,坚决守住市场监管领域安全底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断提升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水平,一体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完善和效能提升,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以开放促改革,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营造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必须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有效应对挑战,努力拓展中国走向世界的发展空间。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绿色贸易、服务贸易,重塑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引进外资力度,支持企业有序“走出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要以统一大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为核心,深化产权保护、公平竞争、
政府采购等规则、管理、标准的国内外相通相融;要有序扩大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开放能力,强化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联动效应。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强化贸易、金融、产业政策协同,促进通关、税务、外汇等监管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于支持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发展的制度环境。货物贸易方面,积极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营造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服务贸易方面,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数字贸易方面,加快贸易全链条数字化赋能,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巩固东部沿海开放先导地位,提升中西部和东北开放水平,优化区域开放功能分工,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推动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政策沟通与产业对接,加强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能源、税收、金融、减灾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高质量建设境外合作园区,把“一带一路”打造成造福各方、惠及世界的“幸福路”。
(三)以改革保障民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同时,
这也是实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通畅的客观要求。只有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不断提高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才能持续扩大消费,夯实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就业优先政策,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
三、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当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把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改革要重视谋划,更要抓好落实。要切实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回应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期盼,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提高改革的获得感。围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适应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要求,健全
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等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充分挖掘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潜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保持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发展。倡导不断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鼓励、保护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正确区分出公心的改革探索失误与借改革之名行谋私之实的违法违纪行为,使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举国群策群力、上下联动互动的工作格局,把改革的“最后一公里”甚至是“最后几米”走深走实。
第一,加强思想引领和宣传教育。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是抓好贯彻落实的基础。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齐心协力抓好《决定》贯彻落实。认真组织专题学习,广泛开展集中宣讲,精心做好宣传报道,深化理论研究阐释,着力推动全会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更好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把握巨大成绩中坚定发展信心,在把握深刻论述中增强行动自觉,在把握部署要求中提升工作效能,切实做到理解透彻、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在宣传工作上下功夫,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方位做好新闻宣传报道,深入进行理论研究阐释,引导干部群众全面准确把握全会精神。要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把稳改革方向、增强改革主动,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全力推动全会精神落地生根。
第二,细化落实改革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要根据全会精神,细化落实改革任务,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夯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基。顺应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等发展规律和趋势,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着力培养一大批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围绕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围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引导规范民营医院发展。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第三,强化制度保障和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强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通过依法治国、依规治党,确保改革措施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要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化律师制度、
公证体制、仲裁制度、调解制度、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和法治实施体系,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强化“凡属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等理念,提高运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要改进法治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认识和信仰水平,厚植法治社会土壤,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第四,增强改革的协调性和系统性。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各领域之间的协调配合,避免单兵突进和碎片化改革。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确保改革措施能够相互支持、形成合力。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冲破陈旧腐朽思想的观念束缚;敢于碰硬、敢动真格,打破根深蒂固、束缚发展的利益枷锁;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核心原则,既要追求“金山银山”的经济繁荣,也要守护“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倾听人民群众心声,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汇聚人民群众智慧,推进全面改革不断深化。通过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
系建设等方式,进一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立足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实际,精准定位改革方向,充分考虑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从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远景规划,确保全面深化改革能够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第五,加强监督和考核。对改革实施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建立健全问责机制,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能够按时保质完成。要及时总结改革经验,推广成功做法,不断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个方面全部过程。坚持原则不动摇,确保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坚持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强化理论武装,增强在深化改革中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保持与党的改革部署“同频共振”,对党的改革拥护“坚如磐石”。始终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从老百姓关心、关注、关切的热点、痛点、堵点中寻找改革的切入点。坚持换位思考,把涉及民生利益的小事,当成我们的中心要事、心头大事、头等急事、不断推进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改革,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改革的红利。鼓励和支持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听取意见、吃透问题、查找不足、思考对策,提高改革创新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要动员党员干部加强宣传引导,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改革、关注改革、支持改革的强大合力和战略定力,在彰显改革担当中激发奋进之力,在坚守改革初心中把守提高基层工作质效的“压舱石”。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抓落实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工作要求和大力倡导的工作方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已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号角,我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落实,以知难而进、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推动各项改革重点工作落到实处,全力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讲稿: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
众路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同志们: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改革设计中来”。这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根本宗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不断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中获得无穷的智慧,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关切和拥护支持中获得强大的动力。
一、深刻认识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一)这是引领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进入新时代,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推动时代进步是互相适应的。而推动时代
进步要求坚持走群众路线。时代进步表现在经济物质发展、精神思想充实、思维方法发达、社会结构完善、生活秩序和谐等方面,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总体面貌和基本趋势。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所谓“根本”,是指事物具有全面、全局的意义;而所谓“政治路线”,是指在执政条件下,党加强群众工作,集中群众智慧,反映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这样一个思想路线、组织路线、行动路线的集中表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要正确带领群众,及时反映群众意愿,善于集中群众智慧,不断满足群众需求,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这一路线说明了: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创造世界历史的根本动力。历史活动不仅造就了群众事业,也推动了社会进步,而社会进步则推动了历史发展,也印证了走群众路线的伟大功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走群众路线,才能站在时代前沿,引领社会进步。
(二)这是促进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社会稳定是群众促成的,群众的活动方式和力量走向决定着社会的稳定程度。社会稳定涵盖经济走势稳定、政治局面稳定、文化活动稳定、百姓生活安定等内容,这些内容实质就是人民群众经济文化利益发展的稳定,正确对待、维护和代表群众的经济文化利益,就要按照群众路线的本义、要求和方法去制定政策、战略或决策,促进经济走势稳定、政治局面稳定、文化活动稳定、百姓生活安定,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实现发展,在社会发展中推进改革、维护稳定,在深化改革中实现稳定、加快发展。在稳定、改革、发展中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在社
会全面进步中实现稳定、改革、发展,这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逻辑,也是巩固党的群众路线的发展逻辑。新时代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一中心任务,把促进稳定、推动改革和实现发展三者高度统一起来,形成稳定合力,增强改革动力,提高发展能力,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运行,全面提升发展质量。
(三)这是完善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党是群众路线的制定者、执行者和推动者。党的领导及其地位不是自封的,也不是天掉下来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在建立密切关系基础上,为着共同的理想目标,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战胜一切敌人、推翻一切反动统治和反革命势力取得的,也是在建设和谐中国、文明中国、民主中国、富强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党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居于核心领导地位是历史赋予党的神圣使命,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抉择。但是,党居于执政的核心地位,并不等于党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组织,党的工作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历代领导人都强调,不允许任何一级党组织、党员以恩赐的方式对待群众,与之相反,要坚持以民为本、情为民系;不允许任何一级党组织、党员凌驾群众之上,与之相反,要坚持以民为根、利为民谋;不允许任何一级党组织、党员以权力的掌握脱离群众,与之相反,要坚持以民为基、权为民用,等等。这些执政理念构成了群众路线的本质内涵,它被写入党章,载入党
的文献,成为党指导群众、检查自己、巩固组织和促进工作的重要原则。新时代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意味着要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改进学风、文风、会风,改善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新时代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意味着各级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始终清醒,增强为民执政的忧患意识;要在政治上始终坚定,提高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要在作风上始终务实,增强为民发展的节俭意识。深刻认识这些新的要求和丰富内涵,对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坚持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一)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汲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智慧和力量
人民创造历史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回望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我们党领导人民经千难而前仆后继,历万险而锲而不舍,在列强侵略时顽强抗争、在山河破碎时浴血奋战、在一穷二白时奋发图强、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靠的是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无论是围绕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相关
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还是基层治理中加强调查研究、畅通民意渠道,我们党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在总结群众经验、汇聚群众智慧中获得新认识、作出新概括、形成新成果、推动新发展。比如,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留言超过854.2万条、2.9亿字。无论是科技界、产业界,还是乡村教师、种粮大户、快递小哥、餐馆店主、法律工作者等,都能通过各类渠道、各种方式提出真知灼见,推动政策落实、改革落地。从“加强对重大改革问题的调研,尽可能多听一听基层和一线的声音”,到“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发现基层创新典型,及时宣传总结推广”,只要坚持人民立场,充分尊重人民意愿,人民就会积极支持改革、踊跃投身改革。实践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书写者。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的力量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心更珍贵。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才能始终保证中国这艘大船的正确航向,更加积极稳妥地摸着石头过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加需要从人民那里获得应对风险挑战、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智慧和力量。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人民群众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使人民的创造热情得到激发、创造意愿得到尊重、创造实践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
概括、总结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和政策并指导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的伟大实践。
(二)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国家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其一切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其一切工作部署和工作安排,都应该来自人民,都应该为人民利益而制定和实施。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始终将“人民”二字铭刻在灵魂深处。建党初期,我们党积极领导与组织工人运动,领导全国反帝反封建伟大斗争,掀起大革命高潮。革命战争年代,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开展抗日战争、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再到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
在一次次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不畏牺牲,抛头颅、洒热血,就是为了人民翻身得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始终重视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无论推进什么领域的改革,无论改革推进到哪个阶段,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大到医疗、教育、户籍等重大制度改革,细到身份证异地挂失受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等便民服务,国家共推出2000多个改革方案,涉及经济社会各领域,一切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旨归都是为了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实践充分证明,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只有坚持人民至上谋划和推进改革,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拥有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最澎湃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百姓心为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
人民。《决定》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就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话题作出部署,体现出鲜明的人民性。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必须把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切实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具体改革思路、制定具体改革举措,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凝聚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磅礴力量
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40余年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和辉煌成就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是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统一。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凝聚起改革开放的磅礴力量,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出征,议大事、抓大事、谋全局,主持召开72次中央深改委(领导小组)会议,引领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改革航程。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改革措施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范围更广、触及利益更深、推进力度更大,协调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任务更重,更加需要依靠党的自身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担负起这一重任。只有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才能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沿着造福群众的正确方向健康发展。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步调一致、
令行禁止,始终确保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要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改革设计中来,通过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增强改革决策科学性和改革落实执行力。要加强改革方案评估和改革落实情况督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不断调整优化改革方案,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取得成功。要广泛凝心聚力,把全党和全社会的力量集中起来,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形成齐心协力抓改革的良好工作格局。
上一篇:升旗仪式演讲稿(优推27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