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书记讲宣讲党课稿全面深化改革3篇

好学生 分享 时间:

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讲稿: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

同志们: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大旗,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魄力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的丰富内涵形成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革命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一套逻辑严密、系统完整、内涵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在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深刻把握这一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等,坚定改革方向、锚定改革目标、落实改革要求,不断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不断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一、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党的改革经验,立足新的改革形势,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在领导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党在理论、制度、实践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而这些历史性突破,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指导下取得的。这一重要论述逻辑严密、系统完整、内涵丰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刻阐述了改革的正确方向、原则方法重点任务等方方面面,为在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历史方位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根本遵循,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这些重要论述,准确定位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深刻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重大意义,不仅讲清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战略性,而且讲清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依然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这个“关键一招”,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从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前行。

(二)坚持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偏离了这一条,那就南辕北辙了”:“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改革开放这艘航船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实行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改革,取得了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成就。这些伟大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后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自上而下形成了党领导改革工作体制机制,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出征,谋划指导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最坚强有力的领导保障。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的极端重要性,充分显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领导核心作用。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当然要高举改革旗帜,但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这些重要论述,有力回答了改革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向什么目标前进等根本性问题。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我们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要深刻认识到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前进方向,该改的、能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不动摇、不偏轨、不停顿,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四)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两句话都讲,才是完整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提出,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方向和总任务,丰富并深化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使我们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尤其是要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为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价值指引。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全面深化改革,人民至上。改革,改到深处是民生,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在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深入推进就业、教育、收入分配、医药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幼、基层治理等民生领域改革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并不断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改革是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需要汇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来推动。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宝贵经验。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汇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把高质量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人民高品质生活,进而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六)坚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也要回答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结果这个问题”“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增强整体效能,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现象”。这些重要论述,表明我们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认识、全局把握更加精准深刻。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是各领域改革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科学规划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我们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以及国防军队改革等诸多领域的改革,目的在于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领域改革都取得明显进展,其中,已经开展的两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充分体现了我国改革的全面性。

(七)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表明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因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抓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在当前改革发展的谋篇布局中,关键是要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抓好关系改革发展的重点和关键。“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所在,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兼顾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发展高科技、高效能的新质生产力,更好地推动生产关系转型和升级;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更好相适应,为其他领域的改革提供助力。

(八)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永远不会关上”:“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们主动作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要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对外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积极主动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改革和开放的内在统一性,阐明了我国扩大开放的坚强决心。改革离不开开放,开放也是改革。在当代中国,改革和开放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把开放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之一,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布局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高水平推进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加注重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顺应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大趋势,我国要坚持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加快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为经济发展不断拓展新空间,为各国开放合作提供新机遇。

(九)坚持正确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作用”方法是“桥或船”,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渡过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问题导向,坚持稳中求进、立破并举,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方法论。一是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在推进改革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坚持辩证法,“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在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必须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以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抓手,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扎实调研、认真思考,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将改革进行到底。三是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效果协同,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发力。四是坚持法治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要处理好改革与法治的关系,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将改革发展决策同立法决策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五是抓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繁重,必须抓好落实,要建立健全抓落实机制,建立健全改革决策落实督察机制。

二、全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在谋划,更在落实。新时代新征程上,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中务求实效、真抓实干的要求为指导,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问题谋划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切实将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有效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

(一)聚焦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二)坚持守正创新。改革没有现成的方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所获得的经验、成就都是在实践中自行摸索出来的。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中国化运用,内含勇于尝试的探索创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免。”基层是改革的前沿和第一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激活基层经验”;“要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各地区各部门要因地制宜、大胆尝试,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把自觉维护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既坚决按中央确定的方向、目标、原则办事,又勇于探索、勇于创造。同时,我们要坚定改革信念、把准改革方向、掌握科学方法,既坚持守正不移又勇于探索创新,既积极主动作为又扎实稳健推进,既笃定目标任务又注重梯次推进,坚持科学思路与务求实干统一,保证改革行稳致远,不断取得新的实践成效。

(三)突出改革重点。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实现整体推进中的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既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也是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主攻方向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推出一批战略性、创造性、引领性改革,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突破,带动其他领域改革的整体推进,进而在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时,对可能面对的困难与风险做到心中有数,以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实践,带动各类矛盾与风险的消解,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四)坚持问题导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论是国内改革攻坚、应对外部风险还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其他方面改革,都还存在各种各样阻碍现代化发展的障碍。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与发展,实践进程中的不同领域、具体方面也会出现新的矛盾与问题。因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笃力破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用改革的方法解决新出现的问题。

(五)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的突出特点。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要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抓好这条主线,既在原有制度基础上继续添砖加瓦,又在现有制度框架内搞好“精装修”,打通制度堵点、抓好制度执行,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六)坚持系统观念。2024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会议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贯彻的一系列原则,其中之一是“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深化改革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运用好系统观念,正确处理和解决好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更好地驾驭复杂局面、应对风险挑战。要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加科学、有序、高效。要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七)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全面深化改革。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要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的先行先试作用,在规则对接、规则创新、规则开放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八)领导干部要担当作为。当前,改革的重点领域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领导干部要克服畏难情绪,勇担当、勤作为,自觉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亲自抓、带头干,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全面准确地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弄清楚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要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和个人进退留转,积极支持改革,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

三、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落到实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向未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好运用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不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

确保把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各方面全过程。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以调动全党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完善党的建设制度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健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机制,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

确保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把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认真倾听人民心声,注重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治国理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确保在守正基础上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创新。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向什么目标前进等根本性问题上有着绝对不能动摇的战略清醒和政治定力,确保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鼓励支持地方基层解放思想,大胆试、大胆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创新。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实践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以科学的谋划、创新的魄力把各项工作抓好抓实,用创新办法寻求化解矛盾的锁钥,用创新思路获取攻坚克难的良方,以创新举措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确保以制度建设不断提升国家治理效能。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不断健全制度框架。做到破立并举、先立后破,适时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制度规则,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强化制度执行力,通过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使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断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纂。着力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的关系,及时调整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确保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和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提领,加强改革举措

协同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增强整体效能。以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为关键抓手,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对一些利益关系复杂、协调难度大的改革,建立强有力的协调推进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凝结着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必将成为新征程上指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全力以赴抓好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把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讲稿: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稿

同志们: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在北京举行。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起草是在党中央领导下进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文件起草组组长,全程擘画、组织调研、精心指导、把脉定向,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决定》共15部分、60条、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板块是分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第三板块主要讲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其中有的是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据实践需要和试点探索新提出的改革举措。

一、提高站位,深刻领会全会的重大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出发,经过通盘考虑,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目的是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有效防范化解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障碍、重大风险挑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这次全会是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党中央再次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局性战略性的安排,对于确保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必将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史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会议。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这次会议取得的最重要成果。《决定》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彰显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决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前进道路上面临风险挑战的清醒认识、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自觉,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标志着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是指引新征程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伟大历史主动、巨大政治勇气、强烈责任担当,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敢

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总体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改革取得的这些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深入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和重大原则,全面准确把握《决定》提出的重大举措,凝神聚力、务求实效,抓好全会精神和改革任务的贯彻落实。

二、统筹兼顾,抓好改革任务的谋划落实

《决定》最后一部分也就是第十五部分“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第60条突出强调“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明确指出:“对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全党必须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坚持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明确各项改革实施主体和责任,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内容,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

改革重谋划,更要重落实。《决定》从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方面共部署了300多项改革举措。《决定》强调“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并就全党如何抓落实、如何检验改革成效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要重视谋划,更要抓好落实。”《决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覆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方方面面,构筑了全景图,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目标、重大原则,重点部署了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新起点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把《决定》绘就的改革蓝图变为现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关键在于真抓实干。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强化想抓落实的自觉、敢抓落实的担当、会抓落实的能力,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以钉钉子精神把改革各项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领会全会精神、吃透改革要求,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不折不扣抓好改革落实。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新征程上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旗帜,也必然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

本质要求”……一系列明确要求,体现了紧扣中国式现代化来谋划和部署新一轮改革的鲜明指向。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正确认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谋篇布局,准确理解每项改革举措的背景和定位、指向和内涵,搞清楚创新的基点、关键点在哪里,内容边界、与其他相关改革举措的关联在哪里,从而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地抓好改革落实。

抓好责任落实、精心组织实施,把《决定》的“大写意”转化为“工笔画”“施工图”。抓好改革落实,必须强化责任担当。要明确各项改革的实施主体和责任,逐一厘清牵头单位、参与单位、责任事项、责任人,推动责任主体知责明责、守责尽责,各就各位、各负其责。对跨领域跨部门、某一单位难以牵头落实的改革举措,由党委、政府直接组织实施,抓深抓透,防止出现“九龙治水”现象。要精心组织实施,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突出重点,更加注重实效,根据轻重缓急确定各项改革任务的起止时限,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进完成。

锚定改革目标、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的落实。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触及的利益矛盾越是复杂尖锐,每前进一步都不容易。要深刻认识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坚持正确方向,保持战略定力,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要以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精神状态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的奋斗姿态,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做到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困难面前迎难而上、风险面前积极应对。要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恒心和韧劲,把改革各项任务落实落地落细,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既从最现实的问题出发、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又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点问题紧盯不放、一抓到底。

三、精心组织,推动全会精神落实见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狠抓落实的重要性,告诫全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强调要真抓实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决定》明确到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时完成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迫切要求我们增强狠抓落实本领,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我们要抓好改革落实,必须深刻领悟《决定》精神,吃透改革要求,准确理解每项改革举措的背景和定位、指向和内涵,搞清楚改革创新的基点、关键点在哪里,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完整准确全面把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做到不打折扣、不层层加码、不变形走样、不把好经念歪,使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

抓落实贵在实。全党必须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我们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绝不能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要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坚持为基层、为企业减负,让干部群众把精力真正花在干实事上。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在新的改革大潮中开拓进取、干事创业。

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我们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要讲求方式方法,坚持上下协同、条块结合,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明确各项改革实施主体和责任。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增强整体效能,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现象。既要积极主动,更要扎实稳健,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脱离实际。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改革落实情况怎么样,关键要看给人民群众办成了多少实事,解决了多少困难和问题,大家认不认可、满不满意。要深刻领悟“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所蕴含的人民至上价值理念。要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让“改革红利”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为政贵在行。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拿出抓铁有

痕、踏石留印的劲头,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勇毅前行,把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二十届三中全会党课讲稿:深入学习党的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

的深化与实践

同志们:

党纪学习教育刚刚结束,但不意味着我们的责任履行就此终止。相反,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要将学习的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确保党纪国法在每项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坚定不移纠正“四风”,严明纪律,以身作则,强化党性修养。今天,我就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和大家共同上一堂“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的深化与实践”专题党课。

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总体情况

(一)全会的主要内容与决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次重要会议,其核心内容与决策深刻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强调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全会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这一精神指导下,党纪学习教育成为推动党的自我革命、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教育,可

以有效提升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确保党的纪律和规矩在全党范围内得到严格执行。例如,根据全会精神,各级党组织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如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使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党纪党规的内涵,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自觉遵守,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

(二)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在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这一精神指导下,党纪学习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我们能够确保党的纪律和规矩在全党范围内得到严格执行。例如,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2万起,处理8.6万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1万人。这一数据反映出纪律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必须通过党纪学习教育,构建起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从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二、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性

(一)党纪学习教育的目标与意义。党纪学习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系统性的学习,使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党的纪律和规矩,从而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意义不仅体现在提升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更在于通过这种教育,构建起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长效机制。例如,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

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这为党纪学习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实践方向。通过学习教育,党员干部能够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确保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党纪学习教育在新时代的定位。在新时代背景下,党纪学习教育的定位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党纪学习教育不仅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关键环节。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有超过9800万名党员接受了党纪法规的系统学习,这表明党纪学习教育在新时代的定位已经深入人心。通过学习教育,广大党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并遵守党的纪律,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自觉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例如,某地党委通过开展“党纪教育月”活动,强化了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有效预防了违纪行为的发生。此外,党纪学习教育的定位还体现在其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紧密结合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这要求我们在党纪学习教育中,不仅要注重理论学习,更要注重实践应用,确保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党纪学习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一)当前党纪学习教育的成效分析。通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纪党规的认识和遵守程度有了显著提升。据统计,参与学习教育的党员干部

中,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习教育的积极成效。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发现那些在学习教育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其工作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例如,某地纪委通过开展“党纪党规进基层”活动,将党纪教育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有效提升了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此外,运用SWOT分析模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党纪学习教育在强化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也面临着诸如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学习方式单一等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纪学习教育的深化与实践,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一是党纪学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思想特点和工作需求。例如,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最新修订,党员干部在执行公务时,必须严格遵守廉洁自律规定,但现实中仍有不少案例显示,一些党员干部在利益诱惑面前,未能坚守底线,导致违纪违法事件的发生。这反映出党纪学习教育在实际操作中的执行力度和效果仍需加强。二是党纪学习教育的普及和深化面临资源分配不均、教育方式单一等问题。在一些基层党组织中,由于缺乏足够的教育资源和专业师资,党纪学习教育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触及党员干部的内心。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工具,创新党纪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是

当前亟待解决的挑战之一。三是党纪学习教育的制度保障仍需进一步强化。虽然党内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监督不力、考核不严的问题。如何通过制度创新,确保党纪学习教育的严肃性和实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难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确保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四、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策略

(一)创新党纪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一是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开发党纪学习教育移动应用,通过互动性强的在线课程和模拟情景游戏,提高党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可以设计一款名为“党纪先锋”的APP,


其中包含党

纪知识问答、虚拟现实(VR)廉政教育场景等模块,让党员在模拟的廉政环境中学习和体验,从而加深对党纪的理解和记忆。二是结合大数据分析,对党员的学习行为和成效进行跟踪评估,以数据驱动的方式优化学习内容和方法。通过分析党员的学习数据,可以发现哪些内容更受欢迎,哪些教学方法更有效,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的定制。例如,通过分析党员在“党纪先锋”APP上的学习数据,可以发现大多数党员在学习党纪处分条例时遇到困难,据此可以设计针对性的强化课程,帮助党员克服学习障碍。三是引入案例教学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增强党纪学习教育的

现实感和针对性。可以定期举办“党纪案例分析研讨会”,邀请有经验的纪检监察干部分享案例,引导党员进行讨论和反思。例如,可以选取近年来发生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例,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党员在模拟的决策过程中体验党纪的约束力,从而提升党纪意识。四是创新党纪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还应包括跨部门合作,通过与其他部门联合开展党纪教育活动,形成教育合力。例如,可以与司法部门合作,共同举办“法治与党纪”专题讲座,邀请法律专家和纪检监察干部共同授课,将法律知识与党纪教育相结合,提高党员的法治意识和党纪观念。

(二)强化党纪学习教育的制度保障。制度是确保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基石,它不仅能够为学习教育提供规范化的路径,还能确保学习成果的长效性和实效性。例如,可

以借鉴“PDCA


循环”(即计划


执行


检查一行动)模型,

将党纪学习教育纳入组织的日常管理之中,形成闭环管理。通过定期的计划制定、执行、检查和调整,确保党纪学习教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同时,引入数据驱动的管理方式,比如通过定期的党纪知识测试和满意度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以评估学习教育的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案例分析显示,那些建立了严格党纪学习教育制度的党组织,其成员的纪律意识和执行力普遍较强,违纪行为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正如邓小平所言:“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通过制度建设,可以为党纪学习教育提供坚实的保障,确保党的纪律和规矩在全党范围内

得到严格遵守和执行。

五、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

(一)制定针对性的学习计划。首先,应根据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确立学习目标,确保每个党员都能准确把握全会提出的各项决策和要求。例如,可以设定具体的学习指标,如每位党员需完成至少20小时的党纪学习,并通过考核来验证学习效果。其次,学习计划应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在新时代的定位,将学习内容与当前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确保学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例如,可以引入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近年来党内外的典型违纪案例,让党员们深刻理解党纪的重要性。此外,学习计划还应注重创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在线学习平台和互动式教学软件,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通过这样的学习计划,不仅能提升党员的党纪意识,还能促进党纪学习教育的长效发展。

(二)加强党纪教育的日常监督与考核。通过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监督考核机制,可以确保党纪教育的实效性和长效性。例如,可以借鉴PDCA(计划一执行一检查一行动)循环模型,将党纪教育的每个环节都纳入到监督考核的范畴内。在日常监督方面,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党员的学习进度、参与度以及党纪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每位党员都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同时,通过定期的考核,如开展党纪知识测试、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对党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以此来激励和督促党员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提高遵守党纪的自觉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持

之以恒正风肃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通过强化日常监督与考核,我们能够更好地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实保障。

六、党纪学习教育的未来计划

(一)构建长效学习机制。长效学习机制的构建需要从制度化、常态化、个性化三个维度着手。首先,制度化是确保学习教育持续性的基础,通过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和考核标准,确保每个党员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可以借鉴PDCA(计划一执行一检查一行动)循环模型,将学习计划的制定、执行、监督和反馈纳入一个持续改进的循环体系中。其次,常态化意味着将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中,使之成为党员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定期组织学习交流会、研讨会等形式,使学习教育成为一种习惯。最后,个性化学习是针对不同党员的需求和特点,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党员的学习行为,为他们推荐适合的学习资源和路径,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长效学习机制的构建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确保党纪学习教育能够不断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实的思想和行动支撑。

(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方略,而党纪学习教育则是实现这一方略的重要途径。通过党纪学习教育,可以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确保党的纪律和规矩在全党范围内得到严

格执行。例如,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2万起,处理8.6万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1万人。这些数据反映出全面从严治党在实践中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也指出了党纪学习教育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未来,党纪学习教育应继续深化,通过构建长效学习机制,如定期开展党纪法规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形式,使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从而不断提高党纪学习教育的实效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纪学习教育也应不断深化,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同志们,党纪学习教育是我们时刻不能放松的必修课。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以严谨的态度,扎实的作风,将党纪国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确保每一项决策、每一项措施都经得起实践和人民的检验。同时,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全会的核心要义,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决抵制各种诱惑,严守廉洁自律的底线。我们要以党的会议指示为指引,深化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觉悟,确保每项工作都能体现党的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各自的岗位上,我们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态度,推动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69 3587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