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学设计【汇集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颐和园教学设计【汇集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颐和园教学设计【第一篇】
构建温馨和谐课堂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不可急于求成,而要千方百计,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设温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把课堂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师生关系融洽,相互尊重,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营造语文教学情境,构建温馨的学习氛围 要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到这一点。教师可以根据新课的内容,设计相适宜的语文情境,深入浅出,丝丝相扣。如教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时,可先放颐和园的鼎盛时期图片,教师当“导游”带领学生浏览颐和园,让学生陶醉在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中,学习兴趣自然被调动起来了。
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变成温馨大家庭 始终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学习的主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语文学习课堂,真正使学生畅所欲言,主动地在教师制定的目标轨道上运转。师生互敬互爱,学生把教师引导当成一种求之不得的教育机会,教师视学生成长进步为自己的荣耀,彼此心心相印,视为知心朋友,共同在温馨的学习环境中分享语文课堂带来的快乐。
用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艺术一直是好的教师追求目标,讲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讲课生动活泼,不拘一格,面向全体学生,重点突出,简略得当,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这样的授课艺术就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制作声情并茂的课件,使学生在课堂上静动结合,说做结合,同老师一起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感悟语文知识。如笔者在制作四年级上册《观潮》课件时,首先就要下载钱塘江涨潮的壮观场面,让学生描绘“人声鼎沸、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风号浪吼、恢复平静”等情境,感知课文,发挥想象,提升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师在讲解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用木材做成的?木材来自哪里?如果在我们的环境中没有树木行吗?为什么?这些问题的设计,目的是引发学生联系实际引起思考。
鼓励发散思维,激起学生探究兴趣 多视角看问题,充分发挥学生想象,激发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见解,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设想不同的答案。这样有利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想象。
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学生广泛兴趣 组织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在语文方面动手动脑的能力,经常组织朗读、书法、作文、故事会比赛,指导学生办手抄报、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广泛兴趣,为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写作能力,激发学习热情,潜移默化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赏识与情感教育的方法
紧扣教材激发学生的情感 课本是语文教学的根,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让作品中的人物在课堂上活灵活现,让课文中的事例打动学生的心,总之,尽可能让学生走进教材中。这就要求教师吃透课文,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挖掘教材情感因素,打动学生,使学生在教材的情感中兴趣倍增。如教四年级上册《长城》时,教师就要把热爱长城与热爱中华民族联系起来,要使学生感受到长城的雄伟,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调动学生情感 语文教材选取的文章大多是文情并茂的经典。教师在朗读教学中,既要读出节奏,又要读出文章的情感意境,用学生可以接受的语言,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情感的海洋陶醉、遐思。
用肢体语言传达情感 师生的面目表情是情感信息的体现,是师生心灵交流的窗户。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恰如其分地用自己丰富的五官表情,形象直观、情真意切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获得心灵体会与感应。如解释动物的叫声,教师就可以模仿;人物的不同笑声,如“讥笑、偷笑”,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用肢体语言做出示范。
颐和园教学设计【第二篇】
莫先生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知名教授,被公认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老师。我们都知道他是梁思成先生的得力助手。梁先生带着他去寻找并发现了一座座国之瑰宝的古建筑,并教他绘制出一幅幅精美的、文献性的建筑实测图。他是全清华大学唯一不具大学学历的教授!每当莫先生给我们上中国古代建筑史课的时候,大家都抢第一排的座位,以便看清他在黑板上飘逸的钩画和用投影仪反射出一幅幅精选的实例图片。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他曾放出一张黑白照片,高高的叠石陡山上矗立着一片雪白的粉墙。他说:“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各种不同的美。你们看这一景,是不是简洁明快、对比强烈、充满了现代美?”至今这个画面还印在我的脑际,不可磨灭。
我大学毕业时被分在清华的建筑历史及理论教研组当研究生。1961年我这个研究生有幸参与教研组进行的两次大规模的学术考察活动。第一次是在北方考察历史遗址、古建、园林,第二次在南方,则主要是园林。两次都由莫宗江先生带队。每到一处都是莫公(当时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莫公”)为我们“导读”。他边走、边看、边讲,揭示了许多我们看不出或不懂的美景和典故,特别是点评规划设计的成败,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入情入理。他既要对我们这些晚辈进行教学辅导,还要围绕自己的课题抓紧深入研究、实地拍照,所以总是忙得不亦乐乎。那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连香烟也要限量供应,这对劳累不堪而曾是烟不离口的莫公真是相当够呛,可他却每到一处总是神采奕奕。
这两次学术考察使我为中国古典园林倾倒,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古为今用的广阔领域。1962年在我的研究生课题定向时,我竟然没有按照梁思成先生和系里原来希望的那样选宋《营造法式》,而表示想研究中国园林。事后又为此好几天心里忐忑不安。於是我去向梁先生汇报一下我的心思。可喜的是梁先生毫无责怪之意,并尊重我的志愿。他说:“你有志于研究中国园林,这很好。这方面请老莫(即莫宗江先生)指导最合适。他对古典园林研究很深。不但造型、尺度十分精到,而且对这种东方的美有特殊的感受,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亭一阁、一情一景都能讲出许多道理。”从此,我就正式追随莫先生学习中国皇家园林了,一学就是三年。
这时正值、自然灾害之后,全国正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这是风平浪静的三年,清华园洋溢着浓浓的学术氛围。清华建筑系历史教研组在中国古代建筑史方面有两个重大课题,一个是梁思成先生宋《营造法式》研究。一个是莫宗江先生的颐和园研究。莫先生在关于清代北方十大皇家园林,特别是颐和园的来龙去脉、规划布局、景点设计、艺术特色等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他曾在教研组小范围内讲过几次《颐和园研究》。他到颐和园进行现场研究有时叫我随同前往。他不时会提出问题要我回答,促我思考。一次,他让我分析一下“意迟云在”、“重翠亭”和“千峰彩翠”这三个处在一条路上的建筑的景观特色。为此,我在这三处转了好几次,画了速写及平面图,后来发现在造景方面除建筑的形式、位置外,道路与建筑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我把这些图和体会向莫公汇报时,他笑着表示满意。然后,他让我接着做一个课题,把昆明湖中的龙王庙这个岛屿作为景点进行研究。对当时的我这就是个大题目了。我学着莫公的工作方法,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弄清沿革,从全园总体布局上进行分析,对岛上建筑群进行测绘并研究,摄影、画图、成文。在此过程中不断受到莫公指点。在他鼓励下,我将这篇文章送交《建筑学报》发表。
这时莫先生给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研究生论文题目定为《颐和园后山西区若干风景点的园林原状、造景经验与修复改造》。莫公就是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一步步引领我进行学术的攀登。他对我们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严格而又慈祥,高深而又浅出。他曾经说要在一场大雨之后带我们年轻人去看香山的瀑布,这是他独到的发现。可惜,时光流逝却始终未能成行。
莫先生在从事课题研究、带研究生、给同学讲授中国建筑史外,还在教研组内部给教师作专题讲座。如:他在教研组内曾系统地讲《中国古代建筑法式制度》,内容丰富,分四次才讲完。有一次我和年轻教师一起带学生测绘古建筑实习之前,莫公专门给我们讲了《清官式的基本作法》。从莫先生那里得来的关于古建筑的系统知识,可以说是我受用终生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还回到母校专程拜访莫先生,就唐代建筑问题向他请教。他仍像当年我在校时一样,不厌其烦地向我讲解传授唐代建筑之要领,对于我在西安设计新唐风建筑是莫大的鼓励与支持。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莫先生健康每况愈下。1991年7月27日上午我回清华看望莫先生,他七十五岁生日刚过,正值作完第一次癌症手术。罗森教授陪同我前往清华大学校医院探望。手术后的莫公精神很好,很想出去走走。在莫涛陪伴下我们一起在“荒岛”散步并摄影留念。最后一次见到莫先生是在1999年11月。他又一次手术后病危住在北大医院,周围的人都知道他的时间不多了。莫先生则还是很精神地叫师母取出他写的书稿详细提纲,很兴奋地对我说他还要写什么、补充什么。我只好忍着泪水劝他休息、待身体康复后再工作。这是最后的道别。半个月后我在西安获悉莫先生已辞世而去。莫宗江先生在中国建筑界是大师级的人物,是梁思成先生的得力助手,是清华建筑系栋梁之才,作为莫先生的弟子是我一生的幸运和光荣。莫宗江恩师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颐和园教学设计【第三篇】
引言
旅游业在我国发展迅速,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游客满意度评价的基本原理是运用合适的方法测评游客满意度,从而找出服务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但旅游景区的大部分服务具有无形性和间接性,多数游客选择自行游览的游览模式,游客与服务人员直接交互的机会较少,因此对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评价具有一定复杂性。1984年美国学者 Shostack和Jane Kingman Brundage等人提出的服务蓝图技术,站在顾客的角度描述企业提供服务与顾客接受服务的工作流程,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考虑到服务蓝图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和无形服务有形化的特性,服务蓝图特有的反映系统支持功能,以及景区游览路线的可视化和可塑性,本文将服务蓝图技术引入到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中,将服务蓝图法与游客旅游路线相结合,构建旅游景区服务蓝图,并基于此建立适用于旅游景区的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
一、服务蓝图
(一)服务蓝图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服务蓝图(Service Blueprinting)理论由美国学者 Shostack于1984年提出,她将服务蓝图定义为“服务所有要素的组合图表”。比较详细的一个定义概括为:服务蓝图是一种基于流程图的服务分析设计工具,合理划分服务过程模块,再逐一描绘服务系统中的服务过程、接待顾客的地点以及顾客可见的服务要素,是解决服务叙述不完整、过度简化、描述偏差和解释困难等问题的方法论(Shostack,1992)。
服务蓝图主要由4种行为、3条分界线、连接行为的流向线和设置在顾客行为上方的有形展示构建而成。其中,四种行为包括顾客行为:展示了顾客从进入到离开服务系统的整个行为过程,把顾客的行为步骤和行为过程置于服务蓝图的上方是为了突出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前台服务行为:前台服务行为是指前台直接与顾客接触且服务于顾客的员工行为,是顾客能够直接感受到且看得见的行为活动;后台行为:是发生在幕后、不直接与顾客发生直接接触的员工行为,如景区官网的技术维护人员;以及系统支持行为:系统支持行为是指组织内部给前台与后台员工的支持性工作内容,可以是系统性文件或管理系统等。
(二)服务蓝图应用文献综述
国内对于服务蓝图的应用集中体现在提升企业服务质量方面。服务蓝图作为一种产生于服务业的管理工具,对于提升服务质量具有独特的优势。分析服务蓝图,离不开分析顾客与员工接触的关键步骤和关键服务接触点。冯俊等(2013)将服务蓝图技术应用于北京燕莎奥莱商场的服务质量提升,详细描述了失败点、等待点、判断点、体验点、促销点5类关键点,并指出关键点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路雷,冯鼐(2014)以青海省倮宾馆的服务蓝图设计为例,在分析关键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公务酒店感知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并进行问卷测评。将感知服务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关键服务接触点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起来,结合问卷分析结果,提出提升该宾馆服务质量的建议。美国的Hsiang Ru Chen, Bor\Wen Cheng(2012)将服务蓝图应用于医院的管理系统,以满足顾客的需求提升顾客的满意指数。
二、游客满意度
(一)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含义
本文认为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是指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景观、基础设施、娱乐环境和接待服务等方面满足其旅游过程需求程度的综合心理评价。可以说景区运营过程中每一个服务流程或服务支持过程都对游客满意度产生影响。本文将基于旅游景区服务蓝图,根据游客关键服务流程步骤,以及结合历史文献研究,构建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
(二)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文献回顾
根据对以往文献的梳理,本文主要回顾景区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构建方法的相关文献。王恩旭、武春咏(2008)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入境旅游服务质量进行了满意度的研究,对入境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李晶博,钟永德等(2008)从游客的个人特性、游览动机、游客对公园的预期想法与实际体验进行研究,根据旅游地顾客满意度指数理论,在分析旅游业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特点的基础上,构建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指数的测评模型。温碧燕(2006)以Olive的期望不一致模型为基础构建了旅游服务顾客满意度模型,并在模型加入了服务公平和消费情感两个变量。李万莲和王梅(2010)以顾客感知实绩模型为基础,从旅游服务质量的6个方面进行游客满意度测评,并以宏村为例,分析了游客满意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对国内外文献梳理后发现,几乎没有将服务蓝图技术应用于旅游景区的服务研究,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一来旅游景区中游客的游览行为具有灵活性,不利于在服务蓝图中展现游客行为;二来游客作为服务接受者,接受旅游景区的间接服务,而景区为游客提供的直接交互服务较少,服务蓝图中的前后台服务行为区分不明显,且相对于系统支持行为来说较少;三来而服务蓝图流程呈现功能是更为图形化和模板化,而景区服务系统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造成绘制景区服务蓝图的复杂性。
三、服务蓝图技术在颐和园景区的应用
(一)绘制颐和园旅游景区服务蓝图
本文绘制景区服务蓝图的思路如下:首先,本文选取颐和园为研究对象,绘制旅游景区服务蓝图的目的并非给出既定模板,而是通过实例说明服务蓝图在景区的可用性以及基于服务蓝图构建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的可实施性,因此以游客一般游览过程中会经历的行步骤为线,绘制游览概念蓝图,具有一定针对性;其次,针对景区服务特殊性,本文对服务蓝图的版块进行部分改进,考虑到景区服务的特殊性,其后台服务行为的直接目的是为提供良好的游览体验提供支持,而且很多后台服务行为不是直接作用于一线员工,所以为使服务蓝图更加紧凑美观,支持系统更加完整,本文将景区的后台服务行为融入系统支持行为。
本文以颐和园旅游景区为例,采用实地调研法、观察法、访谈法以及文献分析法充分了解游客在景区内外的游览活动,充分获取信息。以游客的游览活动为切入点,从游客准备前往颐和园到最终离开颐和园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的过程为主线,结合服务蓝图理论绘制景区服务蓝图,但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展示如图1所示的概念蓝图部分内容。
从图1中可以看出,游客在景区内的游览步骤一般包括:获取信息―到达景区―购票―检票入园―景区游览―娱乐购物―就餐―上洗手间―休息―离开景区。每一步骤对应着游客可以感知的有形展示,有形展示是影响顾客满意度的重要元素;在游客行为步骤过程中,会涉及到与一线员工的接触,流向线与互动分界线的交点表示服务的接触点;最后一行表示系统为游客游览提供了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等系统性支持。
(二)构建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
1.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思路
本文在对以往有关顾客满意度的文献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以顾客行为流程为线索,绘制景区服务蓝图,该图中不仅显示了游客的行为,同样展现了影响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有形展示,以及相应的系统支持。游客在旅游景区的一系列活动共同构成游客的完整游览经历,服务蓝图中每一环节、每一细节的改善都会对游客满意度产生影响。充分分析服务蓝图中列示的顾客行为、有形展示、一线服务行为和系统支持行为,按照全面性、代表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构建项目层指标;由于游客购买的景区服务产品具有组合性和整体性,所以在构建指标层因素时充分理解服务包理念,充分分析服务蓝图中包含的显、隐、支持设施和辅助产品,构建了分析体系的指标层。
2.游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
基于上述原则和思路,构建颐和园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游客对景区游览的满意度评价体系由3层评价指标构成:(1)第一层是目标层,即游客总体满意度A1;(2)第二层是项目层指标,以往相关文献研究常按照旅游过程中“食住行游购娱”的内容构建指标体系项目层,但是往往无法实际贴合游客的实际情况。本文项目层指标紧随游客步伐,依据服务蓝图中游客行为活动列示,包括:获取信息B1、到达景区B2、购票B3、检票入园B4、景区游览B5、娱乐B6、购物B7、就餐B8、上洗手间B9、休息B10、离开景区B11,11个指标;(3)第三层次为指标层,是对项目层各指标所涉及的服务包进行充分分析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设定。由此初步设定出颐和园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根据该指标体系设计预调研问卷,实施预调研后修改指标体系,最终制定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对应为B1(官网信息的完备性C11,电话咨询服务的效率C12,微信公众号C13,口碑宣传途径C14),B2(景区门前的环境C21,景区指示牌的清晰度C22,停车过程的流畅度(自驾)C23,游客中心的设施C24),B3(售票员的服罩柿C31,等待服务与排队管理(旺季)C32,门票价格C33),B4(检票的流畅度C41,检票员耐心热情C42,排队管理(及时指出插队等不文明现象)C43),B5(景观特色C51,景区地图易读性C52,指引员的态度C53,导游讲解服务质量C54),B6(项目价格C61,安全维护C62,服务等待C63,项目种类C64,项目设施维护C65),B7(商品价格C71,旅游商品特色C72,购物场所秩序C73,购物环境C74),B8(餐饮价格C81,就餐环境C82,餐饮口味C83,饮食安全卫生C84,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和效率C85),B9(洗手间指引标识清晰度C91,环境干净整洁C92,洗手间设备的完备性C93,洗手间的等待休息区C94),B10(游客公共休息设施整洁C101,休息区的卫生情况C102,休息环境的氛围(是否嘈杂等)C103,休息区的遮阳情况C104),B11(醒目的出园标识C111,地图的准确度C112,指引员的态度C113,景区外交通导引标识C114)。
3.确定各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并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继而邀请权威专家用Yaahp软件进行矩阵判断,最终得到各指标权重。C11:;C12:;C13:;C14:;C21:;C22:;C23:;C24:;C31:;C32:;C33=;C41:;C42:;C43:;C51:;C52:;C53:;C54:;C61:;C62:;C63:;C64:;C65:;C71:;C72:;C73:;C74:;C81:;C82:;C83:;C84:;C85:;C91:;C92:;C93:;C94:;C101:;C102:;C103:;C104:;C111:;C112:;C113:;C114:
四、测评体系的景区应用
(一)问卷的设计与调查
本文主要依据测评体系对游客满意度问卷进行设计。问卷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主体问卷部分,这一部分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进行设计,对各个指标进行量化,有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5个选项,分别赋值1、2、3、4、5。第二部分是基本信息部分,主要包括游客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以及总体满意度等。问卷以景区实地调研为主,问卷星网上调研为辅,共回收问卷251份,有效问卷235份,问卷有效率94%,问卷样本量合理。问卷收回后,运用统计软件,严格对收回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
总结分析各项目层指标的得分情况以及问卷调研过程中游客的评价反应来看,景区在景区服务蓝图中可以对应发现,“系统支持”部分需要重点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节假日游客流量太大,很多游客反映在节假日期间,颐和园内几乎爆满,无论是洗手间还是休息区,都是人满为患的状况,导致游客满意度大打折扣。鉴于此,建议景区应该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景区游客量的实时状况,便于游客选择合适的时间避开人流高峰;(2)在填写建议的问卷中,有很多游客反映在昆明湖的游船项目需要加强安全防护力度,可以的话,希望能在湖边增设护栏,原因是当游客特别多时,容易发生拥挤,在湖边安全性会很大降低。(3)园区内没有免费无线网,这对很多年轻游客的满意度影响较大。
五、总结
颐和园教学设计【第四篇】
《经济》:“颐和集团”这个名称有来历吗?
何建梁:因为北京有颐和园,1999~2000年我们开发了第一个项目“颐和山庄”。我觉得“颐和”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和谐,有颐养天年的意思,非常适合当前提倡和谐社会这个主题。
《经济》:其实,这种改变不仅仅体现在名称上,还体现了从区域公司到全国公司的发展结果。能否介绍一下颐和集团截至目前的发展计划?
何建梁:从颐和山庄的第一个项目到现在的10年时间里,我们在颐和山庄这个项目发展创新的基础上,重点开发了颐和高尔夫庄园。现在的颐和集团是一个集团化、多元化的公司,除了房地产之外,还投资酒店、教育以及物业管理。
《经济》:据了解,颐和高尔夫庄园的室内设计经过上百个名家修改了上百次,您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何建梁:颐和高尔夫山庄是南湖旅游度假区,为了与之相配合,我们在这个项目的规划、设计方面下了很多功夫,请了香港和澳大利亚、新加坡的设计师,带来了多元化的全新风格。
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设计师,在建筑和自然结合方面做得很好。而我们在高尔夫庄园里面的规划、设计上也非常注重如何让室内室外景观相结合,我们要的不是一个单纯的、简单的居住场所,而是一个与自然相融,有文化感、艺术感的社区。而且每一套都有一个主题,分为不同的风格。有现代、欧式、中式的,也有东南亚式的;有突出房间多的;也有突出餐饮、红酒屋的;有突出SPA的;还有突出运动的。根据不同房子的格局和环境,装修出不同的风格。
《经济》:能谈谈坚持以旅游地产为核心的产品定位吗?
何建梁:这几年因为住宅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市中心的项目定价也高,而且要拿到项目也很不容易,所以,我们一般都是争取别人不看好的地块、别人没信心的项目,我们主动去争取。
首先是把项目的整体环境做好。 这方面主要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30年前做的工作,学习他们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旅游、休闲地产是我们的主导方向,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十来年的开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经济》:颐和集团品牌战略、企业文化是什么?
何建梁:颐和集团的品牌就是颐和山庄。颐养天年,兴建绿色社区,使住户在里面安度晚年、发展自己的事业。我们的企业是多元化,坚持现代企业观,很多员工,很多高管层都有这样的认识,把企业当成自己的事业。不求发展多大,只希望做精、做强,这样职工才能做得安心、舒心,企业才是一个有前景、有前途的企业。
《经济》:颐和集团核心房地产产品理念是什么?
何建梁:“以人为本,中西融合”,在开发上,选择具有独特资源的土地,充分发挥土地的时空价值与外延价值,最大利用土地的综合价值,进行空间与休闲氛围的创新,使住宅产业、酒店产业、休闲娱乐产业可持续循环发展,引领旅游度假新潮流。同时,以五星级酒店的服务精神为总纲,开发人性化的精品高尚住宅,注重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的融合,以国际化休闲生活配套为主导,关怀生活细节,贴近现代居住心理,建设中国人真正喜爱的、并具有长久生命活力的人文社区,创造现代都市居住新空间与新潮流。
《经济》:去年整个地产呈现下调趋势,但是据了解,颐和集团却逆市而上。
何建梁:在去年房地产大幅度降价、促销的时候,我们没有降价,一直坚持守住。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整合推出一些配套服务,比如说采取优惠的措施。与此同时,当别人大幅度提价的时候,我们不提价,而是采取优惠政策。
《经济》:能不能谈谈颐和集团今后三到五年,乃至十年的计划?
何建梁:我们曾经有一个五年计划。即五年内发展五个酒店,办一所职业学院。所以,未来还是以休闲旅游地产为主,从地域上来说立足于广东广州,今后的发展方向是面向西北,比如西安、山东、新疆、青海、甘肃这一带,因为这些地方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大的,开发商没有太多进驻,竞争会相对小一点。
今后我们会继续把主业房地产做好,重点在于退休社区和生态社区。每一个项目都要配套跟上,比如小区、学校和酒店。扩大规模,提高管理水平,争取和国际接轨,向专业化、数字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下一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汇总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