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教学设计【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二泉映月教学设计【最新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泉映月教学设计【第一篇】

关键词:营造氛围;升华情感;体会意境;陶冶性情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91-1

一、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表现形式

1.音乐导课,营造氛围。利用音乐导入新课,能驱除无关干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文中描绘的意境。《长江之歌》是一首诗歌,描绘了长江的恢弘的气势,悠久的历史,赞美了长江博大的胸怀,无穷的力量。表达了诗人对长江赞美依恋之情。教学这一课时,我先请学生欣赏歌曲《长江之歌》,放第二遍时,学生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起来,同时教室里响起了轻轻的节拍声。学习课文的感情基础奠定了,后边的教学教师教得自如,学生学得主动轻松,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知识的殿堂。再如教学《灰椋鸟》一课,在揭示课题前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百鸟朝凤》这首非常动听的唢呐吹奏曲,各种鸟的鸣叫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起他们对鸟的喜爱之情。于是我借机揭示课题,美丽的灰椋鸟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形成了阅读的良好契机。

2.配乐朗读,升华情感。在朗读课文时,适时配上一段适宜的音乐,可以使静态的文字具有立体感。音乐在教室里弥漫,学生读得入情入境,自如的声音、悦耳的语调、生动的语气传入耳鼓,那深邃的思想内涵,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憧憬,以音乐为媒介,也流进听者的心田,心中涌起美妙的感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而小学生没有特定人生阅历,体会特定环境中好友间的深情,还有一定难度。因此,在上这一课时,我为学生配上一段感伤的《二泉映月》,语言文字与音乐相结合的“魔力”使学生体会到了当时的意境,让作者、教者、听者的心跳动在同一个节拍上。

3.背景音乐,体会意境。课堂中适时加入背景式音乐,可使师生沉浸于一种诗意的氛围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能更快地让学生感悟到课文要表达的意境。学习《二泉映月》第四自然段之后播二胡曲《二泉映月》,屏幕出现画面,再配以朗读,美妙的旋律,优美的语句仿佛把学生带到了恬静优美的二泉边;升腾跌宕的二胡曲仿佛让学生感受到了盲人阿炳坎坷的人生。学生对《二泉映月》的内容及其所表达的意境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对阿炳当时的激动心情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达到了突破难点的作用,然后让学生当配音演员,给《二泉映月》配上文字,最后让学生借助旋律的伴奏背诵课文,不仅事半功倍,而且再次体会了《二泉映月》的优雅意境。

4.曲文对照,陶冶性情。文学同音乐自古就有一种不解之缘,无数诗文名家常在音乐中捕捉灵感,在音乐中陶冶性情。在上《钱学森》时,我先让学生听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然后我又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课文与歌词的感情有何相通之处?(2)课文与歌词分别通过什么来寄托自己的感情?(3)为什么用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的感情?在比较欣赏过程中课堂气氛热烈起来,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这节课在师生同唱《我的中国心》中达到高潮。

5.文乐交辉,触发灵感。音乐可触发学生的灵感、激发想象力、创造力,使平常大家不愿去写、无话可写的作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一次指导习作《美丽的洪泽湖》作文课上,我播放古筝曲《渔舟唱晚》让学生听:夕阳西下,归帆点点,渔歌互答,此起彼伏,水面点点碎金,水气四下里弥漫开来……学生一边听一边将听懂的内容记录下来,不规定条条框框,学生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这样,既发展了儿童的形象思维,又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后,为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特别是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我把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的音乐电视又请进了课堂,反复引导学生品赏电视荧屏上那美丽的景色,欣赏那美妙的华尔兹圆舞曲,理解作者对多瑙河的热爱赞美之情。

6.音乐结课,诱发兴趣。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如果在课堂的应用评价阶段使用音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节课即将结束,学生一定感到比较劳累,应用评价阶段的激活练习常利用做游戏、抽签问答、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如果在这时播放一些与练习形式相协调的音乐,课堂气氛会更活跃,为后面的达标测试设置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生的测试阶段播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使学生身心放松,这样会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运用音乐渗透法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运用的内容要恰当。对于课堂教学中的不同阶段,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选择不同的音乐。如准备阶段的放松练习,就要放一些轻音乐;学《大海中永生》这类文章可适时播放哀乐;学习《卢沟桥烽火》、《半截蜡烛》这类文章,可以播放激昂的进行曲来创设一种特定的氛围。总之,只有选择合适的音乐,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的效果。

泉映月教学设计【第二篇】

阿炳自幼丧母,中年双目失明,生活艰难并沦为流浪艺人,长久生活于社会的黑暗低处。即便如此,他依然保持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他那单纯率真,刚正不阿的性格让接触他的人都终生难忘。阿炳曾被人称作“无锡八怪”之一。他卖艺时敢说敢唱,勇于为劳动大众打抱不平,说新闻,骂奸商,还擅长用胡琴模仿各种无锡方言以及小动物的的声音,只要有阿炳的地方就有生趣和欢笑,到哪里都有一群孩子快乐的围着。在那个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年代,阿炳的琴声着实为无锡的百姓带来了难得的精神食粮。即使生活在底层,阿炳依然峥嵘傲骨,他的心灵并非卑微和杂乱,相反他能收心去欲,简单快乐。法国有一句名言:风格就是人本身。风格是指艺术家在作品中表现出他的艺术特色和个性。马克思把风格解释为“自己的精神面貌”的“表现形式”,这与“风格就是人”的观点也很接近。琴是心声,正是阿炳如此博大淡然的情怀,他的琴声才能达到心灵与外界的统一,瞬间便能引发听者心中的共鸣。

《二泉映月》大约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没有取名,阿炳称其为“依心曲”,意为“随心所欲奏出来的”,后来杨荫浏先生为其录音时,经过商定正式命名为《二泉映月》[1]。凡听过阿炳演奏的人无不有“一曲难忘”之感。1956年10月开始,无锡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将全天节目结束的“终了曲”,改为阿炳的《二泉映月》。每当夜深时分,电台播放的《二泉映月》响彻全城,在空气中弥漫飘散开来,不少家庭仿佛上了瘾一样,每天一定要听了这支乐曲才能安然入睡,不然,总会觉得少了什么而睡不踏实。《二泉映月》已成为无锡人的“就寝音乐”。[2]正是阿炳这种单纯乐观,随处安然的个性特征,才使得他在那样困苦的状态里还能做到琴声与宇宙对话,并最终为人类奉献出震撼心弦的永恒音乐。

我国道教文化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它扎根于中华沃土并与中华文化紧密相连,对中华文化各方面都产生深远影响。老子对道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老子看来,“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是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总根源。“道”也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3]。“道”无形无状,混而为一,不受局限,永无终止。道的性质是简单、自然,是天地万物产生变化发展的动力。而道家“贵生”观念,则包含对生命的深刻体认,理论指向人类个体生命的存在及长生久视。《太平经》指出“人者,乃中和凡物之长也,而尊且贵,与天地相似”。它把人置于万物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拘名利,清心寡欲,尊重生命,旷达逍遥,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自然化人,人化自然的最高境界。[4]《二泉映月》是阿炳困苦一生的真实写照。对于艺术,我们要知人论乐,因为艺如其人。一件艺术品最终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物化外现。

据1938年7月10日《新锡日报》载:阿炳本姓严,七岁出家为道士,从图书馆前火神庙跟道长华清和为徒。崇尚李耳,诵《道德经》,能以精神致魂魄。华彦均是他的道名。10多年广泛接触和深入学习民间音乐,使得阿炳掌握了丰富的民间音乐素养,而深受道教文化熏陶和积淀的特殊经历更为《二泉映月》的创作注入了永恒博大的精神内涵。

正是道教文化的渗透,阿炳的《二泉映月》才能如仙乐般超脱凡世,给无数人以灵魂的震撼。因为它是人类与自然的对话,与宇宙的交流,这种博大与天地共存,他直面的是作为宇宙主体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它是琴与道最完美的结合。老子还提出了“大音希声”的音乐美学命题。“大音希声”的涵义是指真正伟大完美的音乐应该是自然天成不可分割,无所不在无所不容,不需用耳朵仔细辨听,用心就能体味,它伴随着人类的生命和灵魂,不受约束和限制,就像“道”本身,看不见摸不着,却可以溶入人类精神,指导人们言行,无处不在,至善至美。这种美学思想在《二泉映月》中也有深刻体现,只有音乐和心灵相融并产生共鸣,才能真正实现它永恒的价值。

“音乐语言”是从普通语言中借用而来的名词,它作为构成音乐形式的材料是作曲家用来表情达意的一种体系。主要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音色,时值,速度,音阶,调式,调性,和声,演奏法等。音乐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一定的完形(gestalt),音译为格式塔。完形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整首作品是一个完形,一个乐段或一个乐汇也是一个完形。音乐语言的弱点是不善于表达概念,而它的长处却是善于揭示运动力度状态的极其微妙的差异。阿萨菲耶夫说,音乐语言不可能有什么辞典可查,音乐音调的“辞典”就在听众的社会意识之中,要通过这些要素才能表现。

在诸多音乐语言中,旋律在音乐作品中的地位是首要的,如同人体的血液供给全身营养一样,旋律直接牵系整个作品的趋向。一般音乐作品中旋律线的发展是以平稳级进为主,而阿炳在《二泉映月》的创作中运用了旋律线急骤上升和下降的手法,减去常规运行中的过渡音,表现在音乐旋律上的大跳,如音阶的八度音程、五度音程的跳进,使音乐在平柔的旋律进行中顿生棱角,简洁古朴又刚正不阿,恰好地表现了阿炳倔强的性格及乐观向上的精神。作为音乐语言之一,《二泉映月》的旋律揉合江南丝竹,江南戏曲,无锡民歌,梵音锣鼓等多种音乐元素,吸百家之优,炼一己之长,体现在作品里却浑然天成,自成新派,既质朴简约,却更宏博精深。

《二泉映月》中弓法的设计也很独特,多用分弓,即一音一弓,且以短弓见长,简单不繁琐,仿佛阿炳率真的性格,也与他用弦较粗和经常在室外演奏有关。阿炳运弓多顿涩滞意,弓头用强音带起,奏出之音铿锵有力,结实饱满,加上阿炳的琴弦用的是老弦,即比普通琴弦低5度,所以奏出音响格外的古朴苍劲,潇洒磅礴,让人难忘。《二泉映月》巧妙揉合了道教音乐的吟诵调,在速度和调式调性上也相对单一,从头至尾徐缓从容,没有快速节奏和转调出现,旋律建构简洁却意韵无穷。它诗化的音乐语言,深刻凝练,仿佛一个得道的老者在向我们娓娓讲述生命的意义。

《二泉映月》主题形象单一稳定,旋律简洁,易于记忆,便于流传。相较于现代流行的庞杂体系的二胡作品及音调多变的加法性质,《二泉映月》以它单一主调的减法特质,以它功能大于设计的内在魅力征服了世人。

《二泉映月》天衣无缝、浑然一体的音乐结构至今是旁人无法超越的。它的曲式结构为循环变奏体。通过变奏的手法,即句幅的扩充、缩减,结合旋律音域的上升或下降的手法,让音乐层层推进和迂回发展,从而塑造出单一而集中的音乐形象,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5]。旋律由单一主调的两个主题变化衍展为六个部分而成,全曲采用民间传统的“头尾重叠”的变奏手法,对主题进行多次变奏,这并非是为了表现对比的音乐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主题印象。主题的变奏随着旋律的发展,时而低沉哀伤,时而激情傲然,深刻的展示了作者的辛酸苦痛又乐观豁达的多重心情。开始是一个由下行音阶构成的深深叹息般的引子,接下来的第一个主题,旋律在二胡的低音区进行,音色哀怨低沉,表现了作者悲苦的生活境遇。第二主题和第一主题产生强烈鲜明的对比,利用不断上行的音阶和多变的节奏形成一种冲击力,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的激烈控诉,展现了他顽强、不甘屈服的个性。这两个主题共做了五次变奏,分别以不同的手法展示,第一变奏中将每一主题分别进行了压缩,第二主题却大大扩展,激昂有力。第二变奏中第一主题衍展为两个乐句,第二主题则用离调手法改变旋律色彩,将情绪推向新的高度。第三变奏中旋律又回归迂回平缓,为冲击下一次的高潮做好了准备,第四变奏中第二主题犹如层浪叠涌,旋律在高音区煞住后陡然极速下沉,淋漓尽致的表现了阿炳内心积压的悲怨和不屈的精神。第五变奏中则是音阶极速下行,以全曲最低音开始作为尾声,给人以意犹未尽之感。

整个主题旋律线的发展也呈波浪起伏状,这正符合了道教文化中的阴阳理念。阴阳学说就是解释自然和宇宙万物的规律的哲学。阴阳是指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的正反两方面,诸如白天和黑夜,男人和女人,太阳和月亮,夏天和冬天等等。阴阳哲学包含了事物双方即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思想。相互对立消长又相互促进提高,这体现在《二泉映月》的音乐中,即简单又深博。

《二泉映月》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道乐,却是吸收道教文化而产生的极品,是道化生态观的积极体现。它清幽出世,恬静无为,弦外之韵透出神秘和神圣,仿佛天人合一般的天籁之音。它的美体现在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回归,这是精神的最高境界。这正是我们现代音乐创作中要学习的无为精神,同时也给我们学习音乐的人提出更高要求,不能只追求精湛高超的技艺,更要有渊博的艺术修养和改善主体的思维能力,提高实践质量。认识自己并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显得至关重要。

通过对阿炳收心去欲乐观精神的了解和对《二泉映月》旋律构架中减法特质的分析,学习用减法法则指导我们的人生,不是消极无为,而是要人顺应自然规律,珍惜现世的快乐,学会辩证思观,努力追逐却看淡得失结果,不以功利主义为归宿,关怀个体生命情怀,坚定生命无上的信念。这既是救治现代人心灵困惑的一剂良方,也为漂泊无依的灵魂营造一所宁静的精神家园。老子主张顺应自然“为,无为”而后达到“无不为”,任何事物都应该顺任它自身的本性和规律去发展,不强为,不妄为。最后达到无所不为。老子所否定的是那些违背自然之“道”的音乐和思想,推崇的是无为而自然、朴素而虚静的合乎“道”之性质的“大音”,修性炼命。性即精神,命指肉体,修炼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对精神和肉体进行自我控制调节,达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崇高情怀。

当今时代,诱惑颇多,不断追逐名利财富,桎梏灵魂,甚至失去自我,变得浮躁迷失。所以我们要学习民乐中包含的内在哲学思想,恬静无争,心平气和,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摒弃凡事做加法的惯性思维。真正的养生之道,是要学会做好人生的减法,所谓有舍才有得,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知道该做什么更应明白不该做什么。不为外物所滞,顺应自然,减少欲念,摒弃盲崇,保持独立的个性和勇气,坚定的做回自己,这就是《二泉映月》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它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注释:

[1]张琳:《从看阿炳的二胡艺术》,《乐器》2011年第1期。

[2]黑陶:《二泉映月》,新星出版社 2010年版,第82页。

[3]陈艳:《略论老子“大音希声”的音乐审美观》,《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4]张恩富:《道家简史》,2005年版序。

泉映月教学设计【第三篇】

关键词 生活体验 有效留白 有效课堂

最近在《鉴宝栏目》中有幸见到了齐白石大师画的一幅虾,画中一群虾活灵活现,但除了虾外,其他的什么也没有,为什么还会让人产生那么奇妙的感受呢?除了齐老先生炉火纯青的画技外,是生活中的长期观察,并且在作画时巧妙地留下了“空白”,给欣赏者无限遐想的空间。正是这种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和巧妙的留白艺术,使整幅画美仑美奂。语文教学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为什么就不能利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来设置课堂教学中的留白,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质疑留白,运用生活体验唤醒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的质疑问难,这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的有效方法。苏教版的教材内容大多数来源于生活实践。我们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巧妙的设置质疑留白,在这个留白过程中,让学生提取最有价值的问题或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教学《秋姑娘的信》一课时,当学生读完课题时,便迫不及待地提出了很多问题。秋姑娘为什么要用枫叶写信?秋姑娘为什么写信给南去的大雁,叫它们路上小心……学生的问题很多,很多老师在此时都急于让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或可以通过预习解决的问题,因此花了一些没有必要的时间来解决“不是问题的问题”。如果在此时,老师能及时的给予学生质疑留白,让学生不急着解决先前提出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先去读课文,然后一起来寻找秋天,看看说说现在我们身边的天气有哪些变化,同学们刚才提到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同学们很快会从已有的生活体验中找到答案。这样的一个质疑留白是一个“存疑”“筛疑”的过程,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联系生活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从而留下急于解答又难以解答的“真正的问题”。

质疑问难的留白,既唤醒了学生的求真意识,又让学生在头脑筛选问题的过程中逐渐走进文本。这正是我们一直期待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期待!

二、情感留白,捕捉情感体验丰厚朗读韵味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情感浸染的过程。而朗读作为情感的一种输出渠道,我们在其预设过程中,也要注重情感的留白,让学生们充分酝酿感情,有空间抒发感情。

《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用文字的形式再现了二胡曲《二泉映月》的优美旋律,介绍了其中的内容和意境。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文本先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之后用自己的朗读把这份情感表达出来。但由于学生与文中所描写的年代距离遥远,学生感悟虽有,却很难有切身的体悟。让学生站起来朗读,有时明显感觉那仅仅是读,没有情感的投入。这时老师通过语言讲解文章背景,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去理解文章的内容,用心感受阿炳的遭遇,学生自然会有自己的感悟。当学生在体会文境之后,渴望用朗读来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悟时,可能无法马上进入角色。此时老师可以用留白的手法,让学生闭目静心,有足够的时间酝酿情感,从而更好的抒感。有时为了更好地体验意境,酝酿情感,我们往往会借助配乐。如《二泉映月》中第五小节是对二胡曲《二泉映月》的诠释,为了帮助学生进入意境,我经常会先播放《二泉映月》,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如果在此处设计情感留白,任学生在想象的意境中徜徉,不仅延伸了审美空间,也使学生的心灵在美的意境中流连忘返。相信此后的朗读,才是酝酿已久亟待抒发的真挚情感的流露。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感情朗读中的留白期待的就是为了达到这种艺术效果。当然,在情感的体验中我们还要时时注意,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教师应留出学生自己情感体验的空白,引领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感受去体验,和作者产生感情共鸣。

三、板书留白,利用生活经验提高概括能力

板书作为教学设计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中心,因此老师在板书设计上,总是力求完整,很少留有让学生填补完善的空间。其实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留下板书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去填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泉映月教学设计【第四篇】

一、“知识链”:音乐课堂的主体

看事物要看到事物的本质,音乐课堂同样如此。各知识点(一系列歌曲、乐曲)的罗列设置就像事物的现象摆放在教师面前,教师需要通过各知识点传递的信息,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也就成了贯穿整节课的“一条线”,这就要求教师做好知识点的归纳与整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把各个知识点串起来,使讲授内容形成知识链条,做到步骤清晰、层次分明、环环相扣,避免知识点的零散罗列,避免走形式、玩花样、知识脱节。

例如在讲授“音乐与影视”时,课本上仅提供了几首相关的影视音乐作品,通过对作品的分析,笔者意识到编者的目的是通过这些作品让学生理解音乐与影视的关系。于是,笔者紧紧围绕“音乐与影视的关系”这一主线展开教学:首先通过动画片《猫和老鼠》有音乐和无音乐两种形式的对比导入,使学生认识到音乐与影视的结合,可以使影视形象更突出,气氛更热烈;接着向学生简要介绍电影的发展史,使学生了解到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发展过程;然后选用课本中出现的三首音乐的选段――《辛德勒的名单》《冰山上的来客》《红楼梦》,加以诠释,使学生了解不同的音乐在影视中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同。这样设计,使音乐课堂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更具有流畅性,更大程度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更直观地了解音乐在影视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更有利于学生音乐知识的建构。

二、“情绪链”:音乐课堂的灵魂

好的音乐课堂离不开对学生情绪的调控,而这需要教师恰如其分的设计和安排。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导入,以在一堂课起始时就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此,教师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找准“切入点”,运用最有利的方法,再辅以讲课的艺术美感,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须知,教师重视并抓好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对促进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

例如在讲授二胡曲《二泉映月》时,笔者一开始没有播放这首乐曲,而是直接在黑板上书写题目《二泉映月》。这时就听到学生在下面唧唧喳喳的说话声,于是笔者就直接让几位学生起来谈谈对乐曲的了解和认识。有的说:“是瞎子阿炳的曲子,应该是描写二泉的美景吧。”有的说:“是描写了二泉夜晚的景色。”随着学生们的答案渐渐一致,笔者说:“同学们说得很好。二泉,在无锡惠山脚下,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据说阿炳在失明前常去那里歇憩。秀美的山水确实曾使阿炳流连忘返,然而当我们听到这首动人的乐曲时,更多感受到的却不仅仅是二泉的美丽景色,而是仿佛看到一位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穷艺人含着眼泪在倾吐着人生辛酸和控诉着世间不平。也就是这首乐曲,陪伴着瞎子阿炳走完了他整个的人生道路,被称为阿炳的‘依心曲’。下面我们一起欣赏阿炳的‘依心曲’――《二泉映月》。”这样,通过教师深情的描述,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全被吸引过来了。

三、“双边活动链”:音乐课堂的调味剂

确定准确、合理的音乐教学重难点,是确保音乐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而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究音乐新课程标准,深入钻研音乐教材。

例如在讲授《十面埋伏》时,虽然乐曲共有十三个乐段,但笔者重点讲解了《列营》《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四个乐段,让学生了解古代战争的一些知识及琵琶在表现战争场面时所采取的一些独特技法及表现方式。在讲授《埋伏》这一乐段时,让学生通过钢琴展现的埋伏场景的音乐,感知在琴上运用低音区的沉闷及小二度音程模仿出的紧张和节奏快慢的变化,由此很容易地理解了《埋伏》这一场景中也是运用音区、音程的变化及节奏的不均匀等音乐要素来表现乐曲的,对难点的突破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建议

1.方法追求“灵活点”

教学方法运用得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我国古代就提出“因材施教”观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研究学生、研究教法。

例如在讲授“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时,笔者先选用典型的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让学生对比欣赏,这样学生便很容易地归纳出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的不同特点,并能列举出熟悉的群众歌曲及艺术歌曲;然后采用“对应连线”的形式让学生分辨哪些是群众歌曲,哪些是艺术歌曲。这样的教学,教师省时省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更透彻。

2.活动要有“华彩点”

上好一堂音乐课就像导演一出戏,每出戏都有戏曲的高潮或冲突,音乐课堂也是如此。那么,制造课堂的“华彩点”也就成了引起学生共鸣的切入点。

教师在选择“华彩点”时要仔细斟酌,要寻找适当的时机。例如在讲授“梨园百花”起始课时,笔者提前让学生收集京剧脸谱,制作成脸谱道具,再让学生戴上脸谱道具根据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有的表演旦角,有的表演净角,有的拿着书本朗读诗文表演生角……引起同学的哄堂大笑。通过形象直观的表演,学生对京剧中生、旦、净、丑四个行当及其各自的表演特点便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得到了直观的艺术感受,增强了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和京剧艺术这一瑰宝。

需要注意的是,“华彩点”的出现不一定就是教学的重难点。例如在讲授《十面埋伏》时,笔者将“华彩点”放在《九里山大战》这一环节上,让学生通过观看《十面埋伏》最后这一战争场面,找出战争中的各种声音,如战马奔腾声、枪械碰击声、战士呼喊声,并对应音乐找出这些声音。这一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耳力、脑力,也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乐曲奠定了基础。但是这一环节的设计要适可而止,不要为制造兴奋点而制造兴奋点,要根据课堂的需要而进行。

22 3025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