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教案(精彩11篇)
通过观察和分析《画》,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主题、表现手法及情感表达,培养审美能力与批判性思维。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画》教案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画》教学设计 篇1
课业类别:
绘画创作课。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学习与语文知识的关系,了解日记画的特点。2.引导学生多侧面地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表现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3.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平衡发展。
教学重点:
典型事例的分析与表现方法;色彩、黑白关系的处理与空间层次的体现。
教学难点:
画面与文字的相互关系,画面的表现形式。
教具准备:
了解学生写作水平和日记的实际情况,收集学生的优秀日记画习作。
学具准备:
选择1篇自己认为较好的日记,彩色水笔、钢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行为规范,稳定课堂学习秩序。
二、导入新课
1、复习语文知识:
日记。(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语文知识回答问题。)
2、出示日记画范样、板书课题。(教师配合动作与板书,用语言进行衔接,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讲授新课
1、引导欣赏。
①这幅日记与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日记有什么不同?(有形象、色彩、文字。)
②画面与文字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主要内容一致、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图文一体。)
③作者选择了生活中的什么事例进行表现?
(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或较为特殊的事例。)
2、赏析课中图例。
请学生把课本翻至第14页。
①图例表现方法分析。
有黑白、白底有色、有底色有色彩三种表现形式。
②图例是如何选择表现内容的?
《钓鱼》,小作者选择了星期日与父亲在湖边钓鱼的活动内容,仅用下饵的瞬间,概括了活动过程。
《帮妈妈做家务》,选择了整理家务中的扫地一事,小帮手手中的道具、屋里陈设反映了扫地的结果。
3、日记画的特点。
4、日记画的方法与要求。
方法:
①选择利于自己表现的事和物;②合理分配画面与文字叙述的位置;③铅笔起稿;④草拟与画面相符的文字;⑤着色。
要求:
①注意文与画的整体关系;②画要形象鲜明、主次分明,能反映出事情发生的特定环境;③文字叙述言简意赅,与画面相呼应。
(教师可结合上述方法和要求,作步骤演示,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日记画的方法与要求。)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
根据自己的日记,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特点的形式完成一幅日记画(彩色、黑白均可)。要求事例典型,环境独特,语言冼练,构图饱满,主次分明,对比中有协调。
辅导要点:
①合理分配位置(根据学生日记的特点进行辅导);
②主体形象的刻划(出示学生能够接受的人物画资料,供学生借鉴、参考);
③环境气氛的渲染(强调对比关系的运用);
④草拟文字(注意语句的连贯、通顺及与画面的关系);
⑤黑白对比方法(点、线、面的合理运用);
⑥色彩关系的运用;
⑦文字书写(要求规范,注明时间、作者、年龄)。
五、小结
优秀日记画讲评。
《画》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尝试用中国画绘画工具作画,了解中国传统笔墨的技法并能运用到实践当中。
2、赏析与实践,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3、促进学生绘画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教学难点】
很好的控制用笔和用墨,熟练的完成绘画。
三、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挂图、ppt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鹰嘴的局部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图片当中表现的是哪种鸟类的喙?
学生观察回答,教师总结:老鹰,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笔下的老鹰是什么样子的?顺势引出课题——《花鸟画》。(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获取更多备考资料)
(二)直观感知
教师展示“鹰”的整幅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请同学介绍鹰的外形特征。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翅膀、腿六个部分,体表都披有羽毛,鹰的嘴呈钩状,足比较大、有长而呈钩状的爪。
教师继续展示画家笔下的鸟,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与自然中的鹰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笔墨情趣,生动等。
(三)具体分析
教师展示画家作品局部图,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画家是怎样运用笔墨来表现的?
学生讨论回答:墨色有深有浅,用笔有实有虚。
教师总结并讲解:墨破色、浓破淡的技法。学生局部尝试,结合实践理解其技法。
(四)示范讲解
教师讲解猫头鹰的画法:(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获取更多备考资料)
1、先用浓墨点睛勾喙,然后用淡墨画出头和颈部;
2、用淡墨画出腹部,然后用浓墨破头部和腹部的淡墨;
3、再用浓墨勾出爪部并画出枝干;
4、用破墨色法画出叶子,并给其他部分上色,题款完成。
(五)实践练习,作业展评
1、学习练习画一只猫头鹰。(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获取更多备考资料)
2、教师巡回辅导。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把一些较好的作品展示出来鼓励学生,指出优点、缺点,并对一些画得不够好的学生给予指导。
(六)小结作业
学生临摹不同姿态的猫头鹰。
五、板书设计
《画》教学设计 篇3
一、设计理念
通过故事创编及游戏情境的创造,使学生更满怀激情地去体验和创作,在这一系列的美术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涂色的技巧,懂得和掌握了刮画的新技法,更重要的是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们的。心理得到了舒展并健康发展。
二、教材分析
《刮出来的画》通过让学生自由涂色和练习,使学生掌握正确使用油画棒的方法,达到手、眼、脑的协调发展,在特色过程中自发学会了色彩的和谐搭配,发展了审美能力,并且在尽情涂色中,使儿童的情绪得以宣泄。
三、学生分析
本次美术教学活动对象为二年级儿童。他们的年龄特点使其具有好奇性、游戏性,而且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处于概念化阶段,对事物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的理解、认知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保持其对事物永久的热情是这一阶段美术课的必要。
四、教学目标
1、掌握用油画棒涂色的技巧,学习制作刮画,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2、采用讲授法及直观演示法,使学生学习了解树的形态及画法。
3、通过《彩色森林》、《刮画》一系列创设情境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审美感觉及审美情感。
4、教育学生从小树立保护树木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线描形式进行刮画,描画美丽森林。
难点:学习掌握运用不同的刮器,不同力度,产生不同效果的方法。
六、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学生:小钉子、废圆珠笔芯、小刀、刻刀。
教学过程:
一、尽情地涂色
1、复习巩固色相:学生看一看自己的笔盒,说说在我们周围,还有没有你不认识的颜色,提出来大家一起认识。
2、涂色练习:你会用油画棒涂色吗?学生在16开图画纸任意选择颜色尽情挥舞,注意颜色涂匀。
3、学生展示涂色成果,比较、发现不如意之处,然后修改。
二、感受森林的美
1、录象播放美丽的大森林画面,学生说说森林美在哪里?有什么特征?
2、课件出示四季及不同天气变化下的森林图片,学生说说有什么收获?学会了哪些色彩?
(1)学生述说。
(2)教师选用各种漂亮油画棒颜色不规则性的厚厚涂在范画白纸上。
3、对呀,森林里有着丰富的色彩,那里还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树木,而树又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是人类的好朋友。下面谁来说说对树的了解:
(1)树的种类及不同用途。
(2)树的形态构造。
3、这么美丽的家园,不仅是同学们迷恋,老师也非常地神往可是你们知道吗?有一天,森林里来了一位女巫,她看到我们美丽的家园以后居然想据为己有,于是,她就施了一层魔法,美丽的大森林顿时一片漆黑。(教师在漂亮底色上均匀涂上黑色,将底色完全覆盖。)
4、这么美丽的家园被女巫霸占了,我们怎样去拯救森林,使它再焕发昔日容颜呢?哪位同学想到了?(学生展开激烈讨论、出谋划策)
三、拯救彩色森林
刚才听了同学们献上的决策之后,老师不仅发现了我们班的同学机智聪明,而且个个都是忠肝义胆,为了正义事业都甘原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下面,就请小精灵们拿起你们手中的魔法棒去恢复森林色彩吧。
1、“魔法棒”的使用。
(1)教师讲解刮画可轻可重,刮的轻重不同,效果也不同。
(2)以线条为主,适当地刮出块面。
2、恢复美丽“容颜”。
(1)教师将刮出的范画予以展示,请同学们进行比较,说说它与我们其他的画有什么不同?(刮出来的)
(2)构图讲解:主体部分画得大些,运用遮挡关系,刮出轻重,线条的粗细等,画得多,画得满满的,使画面内容丰富。
(3)等了这么久,老师相信同学们早就迫不及待地想去拯救森林了,那我们现在就一起出发吧。(创设情境:小精灵们小组合作拯救彩色森林。)
(4)播放轻音乐,教师巡视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让学生们互相观看,比较发现的方法,自找不足。老师帮助查找原因,鼓励学生对症下药,纠正方法或修笔。)
四、体验“庆功”喜悦
经过同学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美丽的大森林又露出了往日的微笑。瞧,他们正向我们招手致谢呢!
(1)学生派代表陆续把组内完成作品送上讲台。
(2)小组介绍成员创意。
(3)学生评价到师小节。(如:刮画时,刮痕是否清晰,力度是否到位,创意是否独特……)
五、总结拓展
今天,小朋友们利用手中的“魔法棒”拯救了美丽的森林,维护了正义,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也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更加爱护树木,热爱我们的大自然。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把这些刮画贴到外面去,告诉大家要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带领学生走出活动室)。
《画》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门画的由来及
2、让学生初步了解门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的艺术特点。
3、让学生了解民间门画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对门画的作用、艺术特点的探究,进一步加深对门画的认识,鼓励学生大胆自主探究。
2、通过讲解、对比、评价活动,改进自己的门画,初步表现到门画喜庆的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不同表现形式门画的艺术美。
2、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
1、了解门画的作用和含义。
2、了解门画特有的表现手法(对称、夸张、喜庆、吉祥)。
教学难点:
能对门画的人物造型、色彩特征、喜庆效果进行创造性的想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新年音乐,创设春节欢快情景。
师问:同学们,听到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预设:新年的感觉)
2、介绍春节传统习俗,导入课题《门画》。(播放过新年的习俗图片)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被人重视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春节有哪些习俗吗?
今天我们就来尝试一下自己画门画。
二、初步了解门画(预习汇报)
1、了解门画的由来,学生汇报,教师点评。
2、了解门�
三、对比欣赏传统和现代门画,进一步了解门画的基本艺术特征。(重点、难点)
1、通过赏析传统和现代门画,谈谈对门画基本艺术特征的感受。
2、欣赏学生作品。
四、学习门画的绘画步骤。
1、勾画动态造型。
2、完整造型,添加细节。
3、添加吉祥语,上色。
五、学生自主创作:以线描方式为�
1、提示:构图饱满、色彩喜庆、大胆创新。
2、学生作画,教师巡堂指导。
六、作品展示,评价。
1、学生作品展示,互相评价。
2、表扬大胆表现和有创新的学生作品。
七、总结、拓展
1、谈收获。
2、中国门画的传承。
《画》教学设计 篇5
一、认识版画
版画与其他画种作品欣赏
思考:版画与其他画种的区别?
1、什么是版画?
是通过制版和印刷的过程来完成的,可以同时出现许多作品。
2、版画的制作工具
制版工具:板材、刀具(刻刀、剪刀)、胶滚、木蘑菇、板刷等。印刷工具:版画油墨(水性或中性)、颜料(水彩、水粉、国画)白卡纸或图画纸。
3、版画的种类:凸版、凹版。
二、分析版画的美感
欣赏版画作品让学生分析并说出感受。
1、主要归类:以黑衬白、以白衬黑、黑白互衬。
2、灰色的处理是黑白木刻的关键。
木刻:刀感味,力量感,木纹的肌理美
铜版画:细腻的表现风格
纸版画:层次感、制作方便
三、制作过程(看录像)
1、画稿
2、透版
3、剪贴
4、印刷
四、小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展评。
《画》教学设计 篇6
教材分析
口语交际《我们的画》是人教版第一册教学内容,文中的图上画着一群小朋友准备画展的场面。他们有的构思,有的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新作,还有的在评说别人的画。画面激发学生展示交流绘画作品的欲望,提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形式和内容。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兴趣,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讲清楚自己画了什么和作画时的想法。
3、培养学生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在观察画面中交际
1、看图画,进行交际。
你们看,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进行口述,可先总后分,也可先分后总。)
2、同桌交际:让学生从图上小朋友的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交际。
3、指名口述,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4、小结,揭示课题:《我们的画》。
5、提出评“小话家”活动。
师:谁是我们班能干的小画家?指名学生说说。
和图上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谁是能想会画的“小画家”,谁又是能讲会评的“小话家”。
二、在展示实物中交际
师:小朋友都带来了自己漂亮而美丽的画,让我们举高,给大家看一下。老师也带来了一张,(出示范画)。咦,这时候,老师有一个提议,让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1、讲解游戏规则。
游戏的名称叫我是小小解说员──就是我们要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大家听,谁介绍得清楚,我们就评他为优秀解说员,并颁发荣誉证书,其他小朋友要仔细听,是不是优秀解说员,请你们来评一评,同时,你也可以对别人的画提出修改意见。
2、教师示范介绍自己的�
师:老师也真想参加,教师想和大家商量一下,能不能让我先说一说?你们要听仔细了,如果我说得好,让班长给我颁奖;如果你对老师的画有更好的建议或问题,欢迎大家指出。教师在回答问题、接受意见或建议时,注意引导学生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3、指名两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画。
你能给大家讲讲,你画了什么吗?说说你作画时的想法。其他小画家要仔细听,他讲清楚了吗?听完后评一评。
(因为要在自然而然中再次告诉学生交际目标,并为大多数学生做出交际、互动的良好示范,所以教师可以在第一个介绍自己的画的学生旁边小声提示、帮助。)
4、学生自由组合进行交流。介绍自己的画。
自由组合成小组,在小组内互相讲讲自己的画。每个小组还要选出一个画得好、说得好的小朋友作为代表。
5、小组代表上台介绍自己的画。
三、在创设情景中交际
1、我们的小朋友真棒,有那么多优秀的解说员,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看呢?
⑴ 创设公司
让我们先开一家公司吧!下面我宣布,我是开心图画公司的总经理,你们是我的六家分公司,我让大家做三件事:
① 把你们的画摆放在座位上,放整齐,做到美观
② 选出一名分公司经理
③ 给自己的分公司取名字。
⑵ 学生交流分公司的选好经理和名称。
⑶ 由分公司经理推选好两名营业员,并佩带标志。
⑷ 游戏规则的渗透。
游戏时小朋友可以自由购画,购画分公司经理要仔细看,评选最佳顾客和最佳营业员。
⑸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2、小朋友都买到了称心如意的画,但是你们的成果大多数同学还没欣赏过,这样,让我们来举办一个画展,一起来分享快乐,好吗?
⑴ 分类画展:请学生将自己的画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地方。(植物园、动物园内)
⑵ 师生共享“丰硕的果实”,欣赏同学们的画。
四、在评价小结中交际
1、评出班级最佳优秀小画家、小话家
大大方方奖;热情奖;微笑奖
2、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要改进的地方?
《画》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认识山水画空间、笔墨特点,掌握山水画的绘画步骤。
2、通过欣赏中国山水画,了解山水画的表现手法,并能够运用笔墨技巧表现简单的山水画。
3、增强对大自然、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和表现技巧
难点: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水画构图。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多媒体展示08年奥运会开幕式片段,引导学生观赏并思考“这幅画是什么画?”“是谁画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教师总结:《千里江山图》以“咫尺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精密的笔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山河,那同学们想不想通过中国画的形式画一下自己的家乡呢?
(二)直观感知
1、简单讲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概括。
2、展示《白云深处有人家》,引导学生观赏并思考:作品都描绘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总结:山石、树木、房屋;郁郁葱葱,巍峨雄伟。
(三)形式分析
1、继续引导学生欣赏《白云深处有人家》,并思考问题:作品中山有什么特点?
学:近山、远山
总结中国画的构图特点三远法,并结合作品进行讲解。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的放大图片,提出问题:近山与远山有什么区别?树木又有什么不同?
总结:干湿浓淡的变化、繁简的变化、虚实的变化等
3、多媒体展示古今中国画作品并总结中国山水画意在借景抒情。
(四)示范练习
1、教师示范
树的画法:点、横、个字形、介字形等
山的画法:近景-中景-远景
2、练习要求:构思一幅有近景、中景、远景的风景画,大胆的用中国山水画的画法画一幅山水画。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评价
1、开展美术展览会,展示学生作品。
2、鼓励学生谈谈从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
(六)小结作业
1、总结中国画的画法。
2、观察家乡的自然景色,并尝试用中国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四、板书设计
《画》的教学设计 篇8
是第一册中的第1篇课文,学生入学才两个月,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与能力正在逐步培养过程中。这篇课文的内容是一则谜语,谜底即题目——画。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对这首诗,基本上的学生在幼儿园时就已滚瓜烂熟,倒背如流了。)我决定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
师:今天学的这首古诗,实际上是一则谜语,我们来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生:(兴奋的,异口同声)画。
师:(故作惊讶)你们为什么猜它是画呢?你的根据是什么?
生:一部分学生举手要求发言,一部分学生呆住了,根据是什么,还从来没去想过。
师:别急着说,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分四人小组讨论讨论,每位小朋友要大胆地说出你的看法。小组长要把小组内同学的意见向大家汇报。
生:马上四人一小组围在一起,说开了。
师:慢慢巡视,时而凑过去听听小朋友都在议论些什么。教师走到一个小组旁边,弯下腰加入了他们小组的讨论。
生A说题目是画,所以猜是画。
生B说书上画着一幅画,所以猜是画。
生C表示赞同B的说法。
生D说如果是真的水在流动,肯定是有声音的,现在走近水旁没有听到水的声音,肯定是一幅画,所以猜是画。教师认真地听完每位同学的发言后,微笑着点点头,离开了。
看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教师示意停下,请小组选代表汇报交流。
生:我们组毛思琪认为这则谜语边上挂着一幅画,因此说是画。陈子熙说题目是画,因此就猜是画。我认为,书上写着“人来鸟不惊”,如果是真的鸟,没等人走近,鸟就老早飞走了,而现在人来了,鸟也不飞走,肯定是画着的,所以猜是画。还有黄天宇说,春天过去了花还开着,说明花不是真的,是一幅画。
师:你们小组讨论得很认真,还有哪一组要汇报?
生:(马上又有一位小组代表站起来发言)远看山有色,就是远远看去山是有颜色的,近听水无声就是站在水边听不到水的声音,春去花还在,就是春天过去了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就是人来了鸟也不飞走。
生:(马上反驳)她汇报的不是他们小组的意见,而是她自己一个人的意思。
生:(另一位学生马上又接着说)她说的是这首诗的意思,不是我们讨论的问题。
师:你们两位同学真了不起,会倾听,会思考。你们才真正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带头为他们的精彩发言热烈鼓掌,其他小朋友也鼓起了掌。
这是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环节,尽管还很稚嫩,但至少给我们以下几点反思:
1、要相信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完全能扮演好这一角色。他们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他们有交流、评价的能力。我们教师完全可以提供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一宽松、和谐、民主的平台上,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共享学习成果。如,那两位提出质疑的学生,他们是具有何等强的学习力,他们已经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思考,能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
2、毕竟是刚入学的七、八岁的孩子,一切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还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培养,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规范教育。这在小组学习的起始阶段里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要培养学生清晰、连贯地讲话;文明有序地交流;认真、专注地倾听的良好习惯,以保证小组学习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
3、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点拨显得尤为重要。它有利于从学生学习习惯较差、缺乏自主、合作能力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对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实施有效控制,避免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放任自流,从而提高学习有效性。
《画》教学设计 篇9
班级情况: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本班的学生12人,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很好,自学能力强,学生的识字能力较好,老师只要好好加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很轻松的。
教材简介:
本课是以“祖国”为主题的一首小诗,通过一个孩子和妈妈外出旅行,坐在车窗边与妈妈的对话,表达了孩子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觉保护祖国的自然环境的情感。这是既充满了款款的深情又充满了浓浓的情趣的一首儿歌。这首小诗文质兼美,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琅琅上口,非常适合学生的口味。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识字14个,会写6个字。
2、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祖国的秀美山川,并学习用实际行动来爱护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教学重点:
通过落实“读”,让学生感悟诗歌的“美”。
1、借助多种手段引导孩子入情入境地朗读
2、仿照课文的样子续写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词卡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动画激趣。
1、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四单元:祖国(齐读),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你们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的赞美之情。是啊,我们的祖国有壮丽的河山、秀美的风景,像一幅动人的山水画,今天,老师也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幅画,你们想看吗?(生:想)让我们坐上火车一起去看一看吧!(播放动画)
2、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祖国的画很美丽;这一幅幅的画好像动起来了)
3、师小结:是啊,我们的祖国美丽如画,坐在火车上来观赏,画好像在流动,看上去更美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幅流动的画吧!(板书:流动的画)认读
4、写“流”字
①仔细看一看这个“流”字,怎么记住它?闭上眼睛书空
②记住的孩子跟老师一起写一写
③在书上21页描一描,注意关键笔画,跟你的同桌说一说(注意右上有四画,第三画是撇折)
④在一号本上写两个,自评,写好后想一想可以组什么词。
5、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己练习写一写“动”字,再次齐读“流动”一词。
二、巩固字词,读通文章
教师活动:
1、师: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要来考考你们了,有信心吗?(开双列火车读词语,正音)
2、“大转盘”游戏认读
3、自己小声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反馈:齐读课文,读流利
学生活动
1.开火车读词,读准字音;感情读词,读出自己的理解。(如“微笑”读时应带着笑意,“白纱”应读得轻柔)
2.学生自由练读文章,读准,读通。
3.全班自读,反馈情况。
三、品读文本
教师活动
(一)学习前三句
1、师:孩子们,听“呜,火车开啦!”这时的你坐在火车上,是什么心情啊?(生:非常激动)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指名读)
2、引读第二句,妈妈说——“快看哪,窗外有一幅流动的画!”(齐读)
点拨:注意后面是个感叹号哦!应该怎么读?谁再来试一试?(指名读,生评价)
3、师:是啊,我也看见了窗外这幅流动的画,并且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啊,真的!(出示句子,生齐读)
4、师:带着你们的体会,自己练习读一读这几句,(出示句子,生练读)
5、反馈:谁来读一读?其他孩子认真听,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指名读,交流)(预设:如果孩子没有表达完整,引导孩子知道以下三点)
《画》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分析:
本课是一首谜语诗,谜底是画。全诗共四行,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照样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这些都表现出一幅画的特点。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老师如若引导不当,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课堂中我把故事寓于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本节课以故事贯穿始终,检测生字的过程中以开火车、猜字的游戏,让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为他们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应用多种朗诵形式,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感受学语文的乐趣。
教学目标:
1.检测“远、看、近、听、春、还”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能积极的参与古诗朗诵活动。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主动积极的参与古诗朗诵活动。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一分钟:经典诵读----《雨》
二、检测生字教学----我的课堂我做主
1、小老师领读
2、个别读
3、教师指导前鼻音“近”、后鼻音“听”
4、去掉拼音开火车比赛
5、猜字游戏:老师藏一张字卡在身后,让学生猜是哪个字宝宝这么调皮,在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生字的读音)
6、小组赛读
三、授课:
一、导入
借助故事,引出课文插图。
1、故事《书生写诗》。
2、出示课文插图,根据学习指导,小组讨论:从上往下,看一看,图上画着些什么?
3、小组代表发言。
3、教师小结过渡:有人根据这幅图,写了一首古诗,老师读给大家听一听。
说明:
由于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因此让学生结合故事、课文插图,有顺序地展开观察,初步建立画与诗之间的联�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课堂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的仪态、声音,教师随机进行指导。
二、引出古诗,初步感知。
1、分句欣赏,思考问题:为什么从远处看山是有颜色的?为什么走进听水流声,却听不到?为什么春天过去了,花儿还开得那么鲜艳?有人走过来了,小鸟一点也不惊慌、害怕呢?
2、揭示谜底,引出课题。
让学生猜出谜底:画。(板书课题,齐读)
3、引出古诗。
远看山有色”,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说明:
通过插图、生动的语言、表演进行描述,帮助学生对理解诗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三、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1、听视频范读。
2、教师出示古诗,学生逐句跟读,把古诗读正确。
3、教师标注停顿,再次带领学生朗读,注意诗句中的停顿,把古诗读通顺。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同桌互相听一听。
5、男女生对读,师生配读、分组读、齐读。
说明:
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有序,读来琅琅上口,独具韵律美和节奏美,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把这种美体现出来。大量事实也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逐句串讲,事倍功半,也扑灭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以学生�
在朗读指导中,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教师充满激情地朗读,可以把学生带入意境,帮助学生体验感情。其次,读的形式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不断变换,如个别读、男女生读、小组读、全体读等。再次,不要让学生变成“盲读”,因为学生有些字不认识,有些学生就有可能不是看着字读,而是背诵诗句。因此在起始阶段引导学生字字过目,帮助学生掌握指读的方法,左手按书,右手点字,跟着老师的速度指着字读。
四、吟诗打擂台:
1、课件提示:可以用两人拍手、围圈拉手、拍手加拍腿或拍桌子、唱歌、跳舞、摇头晃脑、等朗读方式展示。小组讨论3分钟,(小组合作多种形式练读)。
2、小组学习成果展示。
说明:
采用小朋友喜闻乐见的表演读、比赛读等形式,使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味,从中自然地接受了古诗语言美的熏陶,也增强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结合朗读,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评价。教师的评价语应结合具体内容展开,并提出继续努力的方向。学生当当小老师评价同伴,训练学生一起认真听、仔细评。
五、当堂完成,成果检测:
六、板书: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利用“山、水、花、鸟”图画绘制板书。
七、课外延伸,配乐朗读
跟着诗人李峤走进五言谜底诗《风》,去感受风的世界,聆听风的声音。
八、作业布置:
A、默写古诗《画》。
B、标出11个生字的音节,每一个音节写2遍。
C、练习册第一题。
说明:由于学生基础不同,所以按照分层次布置作业。
《画》教学设计 篇11
一、设计思路:
一直以来美术活动都是幼儿很喜欢的活动之一,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提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手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和最常用的,一双小小的手,它不仅能做许多事,还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大班幼儿对自己手的了解更理性一些,愿意了解每个手指的名称,体会自己手的本领,同时愿意尝试各种和手有关的创意活动。因此,我设计了本次美术活动《有趣的手指印画》。在活动中,我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现阶段发展水平,通过欣赏、启发等形式,将活动层层推进,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降低了活动难度。让幼儿自然而然地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手指的作用及指纹。2、大胆参与尝试手指印画,能在单个手指印画的基础上,进行多个手印的组合印画。3、能发挥想象力利用不同手印的外形特点,添画出各种不同生动有趣的形象。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大胆参与尝试手指印画,能在单个手指印画的基础上,进行多个手印的组合印画。难点:能发挥想象力利用不同手印的外形特点,添画出各种不同生动有趣的形象。
四、活动准备:
1、教师范例画(单个的手指印画和手指组合印画)2、幼儿用纸、颜料、油画棒、抹布、水彩笔。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手指印画”的范例。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漂亮的画,大家仔细观察,都有什么?(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教师:它们是用什么画的?(引导幼儿说出手指。)
教师:你知道这幅漂亮的画是怎么做的吗?(引导幼儿了解组合画。)
(二)基本部分:
1、了解手指的作用和指纹。知道手指指纹还可以作画。
2、介绍作画所需要的材料。
3、示范与讲解制作过程。教师向幼儿示范手指印画的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步骤:
(1)用任意一指蘸颜料,在合适的位置用力按。
(注意手指蘸的颜料要覆盖整个指肚。若颜料太稀,注意在颜料盒旁边刮一下;若颜料太干,注意尽量让颜料覆盖整个指肚;可以尝试分别用五个手指进行印画,注意一个手指尽量蘸一种颜色的颜料。)(2)待颜料干后,用铅笔在按出的形状上进行添画、创意。(鼓励幼儿尝试用多个手印进行组合创意。)
(三)结束部分:
教师鼓励幼儿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和方法来做自己作画!
《有趣的指印画》教学反思
一、优点:1、活动流程较流畅,能基本按照计划实行。
2、所选取内容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及兴趣需要。
3、能让幼儿基本掌握用手指印画的技巧。
4、能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
二、缺点:1、活动中太重视原计划,缺少变通。没有很好处理预成和生成。
2、语言不够生动活泼,没能十分吸引幼儿。
3、在指导幼儿印画技巧时没能十分清晰地教授。
上一篇:《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15篇)
下一篇:我们爱整洁教学设计汇总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