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学设计(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三峡》教学设计(精编5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三峡》教案1

教学目标:

1、全面把握课文内容。

2、揣摩语言。

3、把我本文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领会作者着力探究和思索的内涵。

教学方法:

自读,师结合诗文适当分析

教学课时:

一课时 (29)

教学程序:

一、导入:

回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逐节朗读课文,其他学生画出与标题有关的语句。

2、分组讨论练习一,请代表发言。老师总结。

3、精读课文,揣摩语言。

(1)这雨,是我前日从三峡带回来的。至今不断。现在湿了,我的稿纸,湿了我的心。(旅途归来可以带土产、带纪念品,难道还能带回雨吗?雨水“湿了我的稿纸,湿了我的`心”是什么意思?)

明确:第1问与下文“至今不断”呼应,指几天来雨一直下个不停,这样写,委婉、抒情,别具韵味。第2问:“湿了我的心”与下文“闷及无聊”呼应,指引起“我”翻阅有关三峡的诗书的念头,以至使“我”愁消闷解,享受无穷。

(2)譬如,我发现写“猿声”的诗可真多。而且这些猿声,竟千古不衰地表达了三峡中诗人们的旅怀。(句中加点的两个“猿声”寒意是否相同?)

明确:不相同,前者指猿的叫声,后者指猿声的诗句。)

(3)总之,这猿声是不断的,绵长的,日日夜夜地悲哀在旅人的心头的。(“悲哀在旅人的心头的”是不是病句,为什么?你能举例说明吗?)

明确:不是病句,而是继承了古汉语活用词语的传统,意思是使旅人在心头感到悲哀。

4.自由发言,指出你认为值得揣摩的句子,并说说你的体会。

三、小结

本文由于也回忆三峡之游、重温古人诗章起笔,写到有关三峡猿声的诗歌及其之所以具有独特的悲秋之美的缘由,并对人类因大贪婪导致猿声绝迹而感到深深的愧疚。

四、了解本文写作特点。

1.从引述古诗、史料和传说中提炼、归纳出许多判断。

2.引用描写三峡猿声的诗句,加以画龙点睛式的评点、议论,使本文具有了融抒情、鉴赏、叙事、考据于一体的特点。

3.语言或直白、或含蓄,或典雅,或质朴。

《三峡》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捡石头、玩石头,比较石头的花纹、颜色、形状、硬度等,让幼儿体验和感知石头的一些特性,尝试区分三峡石。

2、幼儿能相互合作,大胆表现,并在观察、讲述、创意的活动过程中丰富自身经验。

3、扩散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及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活动前教师、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石头;小提篮(人手一份),易拉罐若干;精美三峡石工艺品,手工材料(彩笔、悬挂吊饰半成品、强力粘合剂……),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有趣的石头。

教师带领幼儿户外捡石头,自由玩石头,体验玩石头的乐趣。

提问设计:

1、看一看,这些石头都是什么形状的?哪块石头上有花纹?石头上的花纹象什么?

2、比一比,哪块石头大?哪块石头小?(自己比、互相比)按大小顺序排列,并准确说出总数。

3、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捏一捏会怎样?

4、用两块石头互相敲击听声音,并用词汇准确描述。

5、用石头自制打击乐器(石头装进易拉罐即成),并演奏一曲。

二、美丽的三峡石。

1、出示精美的工艺品(三峡石),让幼儿欣赏。感受家乡人民的`智慧与勤劳,萌发浓厚的爱家乡和爱家乡人民的真挚情感。

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并自由讲述三峡石的特性,总结归纳后,幼儿认真区分、归类。

三、创意石头:“小小三峡石”。

1、启发幼儿说出生活中石头的用处(建筑、铺路、工艺品……)。

2、教师和幼儿一切摆弄石头,寻找创作灵感。(分组进行,幼儿自由选择)

(1)作画:自制三峡工艺品、装饰石头。

(2)拼图:任意造型(神女峰、小动物……)

(3)自制玩具:悬挂吊饰、项链……

《三峡》教案3

一、导入

同学们去过长江三峡吗?想去看看吗?

首先让我们欣赏一段风光片。(出示CAI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是一个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山,那里的水,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有位游客写下了自己在三峡的所见所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船过三峡》。

(板题、齐读)

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游览三峡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想想作者游览长江三峡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汇报:(板书)

三、朗读领悟,合作学习

1、三峡的风景迷人,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描写了山奇、水急、船险的`特点?(2、3、4自然段)

2、那第一、五自然段又分别写了什么?1至5自然段是怎样的结构关系?

(1)我游览了三峡(总起)

(2)写山好奇

(3)写水好急(分述)

(4)写船好险

(5)一幅百里山水画(总结)

3、自主合作学习2、3、4自然段

A、选择你喜欢的段落, 分组自学讨论:

1)、读一读,把你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想想这一段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画一画可以说明景物特点的词语。

3)、谈一谈你的感受,再试着读一读。

B、汇报交流填表

4、引读5、6自然段

读了神女峰的故事以后,你对三峡的山水有什么新的感受?

5、小结

四、积累与运用(()任选一题)

1、当当小导游,借助重点词语把你喜欢三峡美景介绍给你熟悉的人。

2、学习本文写作方法选择喜欢的词句介绍一处景物。

3、以《祖国山河美》为主题,搜集资料、图片与同学合作办一期手抄报。

《巴东三峡》优秀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明白词句含义。

2掌握排比、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3掌握文中所引的诗、谚语和典故,并理解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作者行文的时间和空间顺序。

2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3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简析

重点:

1学习作者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2把握本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写作特点。

难点:

掌握寓学识、才力和情感于记叙之中的游记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长江三峡简图”,标明主要景点,让学生了解旅游景点的方位。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三峡的资料,建立对三峡风光的感性认识。

教学方法:图片演示法、问答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长江从源头至入海口,全长6300余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三峡更是其中的盛景。三峡西起……(用幻灯片展示教师设计的“长江三峡简图”,指出各个旅游景点的方位)

2组织课堂发言。

师: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请同学们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描述一下自己心目中的三峡,然后我们再来阅读《巴东三峡》,看看与大家所描述的有何区别,又有何相似之处。1观看幻灯片,听教师讲解,对三峡形成较直观的认识。

2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讲述自己心中的三峡。注意尽量进行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述,如讲一些关于三峡的民间故事等。通过课堂讲述,建立对三峡的感性认识。

二、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划分段落,总结各部分大意。

2抽学生发言。

3小结: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总述三峡景观。

第二部分:(3~9自然段)分别描写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的景色。

第三部分:(10自然段)写走完三峡后的心情。

4总结出作者的游踪顺序(见板书设计1)1朗读课文,在书上划分段落,并归纳段意。

2发言。有不同意见者积极补充。

3与教师一起理清文章结构。

4理清作者游踪顺序。

三、字词积累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通过注音、释义、造句等检查学生对疑难字词(见板书设计2)的掌握情况。跟随教师的活动掌握疑难字词。

板书设计:

1作者的游踪顺序(首先要搞清作者是由宜昌到重庆逆流游览三峡)

宜昌——西陵峡(黄猫峡、灯影峡[中有黄陵庙]、崆岭峡[中有牛肝马肺峡、崆岭滩]、米仓峡、香溪)——秭归、巴东——巫峡——瞿塘峡(白帝城、孙夫人庙、八阵图)——夔府的江岸

2疑难字词

浣妆滟滪堆凝望玲珑险峻悬崖绝壁古褐苍苍

第二课时

一、分析描写巫峡所用修辞手法及作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作者在巫峡描写时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请在文中找出相关例句。

2抽学生朗读他所划的句子。

3指导学生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作用。1阅读7、8自然段,划出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2朗读所划的句子,并指明其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3体会文中所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二、比较阅读,讨论作者的写作特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将这两个段落与描写西陵峡和瞿塘峡的段落作比较,体会作者根据景物特点而采用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2师总结:本文介绍三峡景物能抓住特色,详略安排得当,根据景物的特点来调整描写手法,如西陵峡山势的高低,水势的急缓各不相同,作者介绍得简明扼要而又刻画精准,记叙巫峡,则侧重描写其山水的奇险和美丽,同时涉及了闻名遐尔的巫峡山云雨;记叙瞿塘峡,则侧重介绍了两岸的人文景观,既避免了重复,又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1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提出意见,互相商讨,也可一人提问,大家讨论,解决问题。

2在老师点拨下感受作者写作特点。

三、分析文中诗句、谚语和典故的作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作者在描写三峡景物时引用了诗句、谚语和典故,请大家阅读课文,找出相关例句。

2抽学生朗读其所划例句。

3抽学生分析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小结:能收到画龙点睛之效,言简意赅,渲染气氛,使游记增添了文化内涵和韵味。

1阅读课文,划出文中的诗句、谚语和典故,思考其作用。

2朗读例句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古乐府诗)

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谚语)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3分析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四、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师: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的。请大家细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心理的句子,并分析它表明了作者的什么心理。

2抽学生朗读所划语句,进行小结。

3师:作者在写三峡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关注两岸的人文景观,他到底讲到了哪些人文景观呢?

4师:这些人文景观大大增强了三峡之美的丰富性。1细读课文,找出体现作者心理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2朗读所划语句,稍作分析。

3生:黄陵庙、王昭君故里、刘备托孤……

4听教师介绍文中的人文景观,拓展知识面。

第三课时

一、通读全文,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辞的精彩。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范读《巴东三峡》,再让几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大声朗读,听教师和其它学生朗读,感受文章中作者对三峡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并体会文章中文辞的精彩。

2要学生散读课文,摘抄词句,体会作者的学识和才思。1朗诵课文,感受文章中作者情绪的变化发展,感受作者对三峡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并体会文章中文辞的精彩。

2散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进行词汇的积累和语料的储备,同时体会作者在娓娓道来时所表现出的渊博的学识和过人的才思。

二、比较阅读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要求学生将本篇课文与七年级(上)已学过的郦道元《三峡》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二者之间的区别。

2抽学生发言。总结:了解《巴东三峡》为游记,作者置身其中,有时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三峡》一文则多为客观描绘。《巴东三峡》写景物常渲染、铺叙,《三峡》的记叙文字则十分洗练。1将两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讨论其不同点。

2发表意见,在教师指导下了解两篇课文的不同处,进一步了解游记与记叙文的不同处,在区别中把握游记的特点。

三、作文训练

教师活动

1现在我国正在建设三峡大坝,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结合本篇课文的学习,充分发挥想像力,写1篇200——300字的小文章,描述大坝建成后三峡的壮观景象。

2请学生朗诵。

3评价。

学生活动

1根据资料,发挥想像,当堂完成作文。

2朗读

3吸取有益建议,总结经验,增强描写能力。

《三峡》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本文出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比较精要的描述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赞叹。因此学习此文要让学生领会文中所描绘的三峡美景,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节奏分明的朗读课文,疏通课文大意,并基本能当堂成诵。

2、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3、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

4、体会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欣赏之情。

教学重点

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展开想象,品味语言,反复朗读,基本能当堂成诵。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师生: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图片以及作者的概况。

教师:制作幻灯片。

教学内容

熟读成诵,准确理解,品味语言,体味意境。

教学设计

一、烘托气氛,导入新课

大屏幕以长江为背景,反复播放《长江之歌》。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是什么歌曲?(生回答)对,它就是《长江之歌》。长江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自豪。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特别是三峡的景致,更是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神往。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的饿俊美。长江之美,美在三峡。今天我们就随郦道元的笔端,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

大屏幕出现课题。

二、检查预习:

1、三峡的地理位置:(大屏幕显示地图)

2、作者的情况:(大屏幕显示作者投降及有关资料。明确: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撰著《水经》四十卷,《本志》13篇。)

三、反复朗读:

1、教师在音乐声中范读课文,大屏幕显示相应的图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大屏幕显示生字。学生读出生字读音。

4、学生齐读课文。

四、学生自主探究,疏通课文。

(大屏幕显示学法:1、自主探究。2、同伴互助。3、提出疑难)

在学生基本疏通课文后,大屏幕展示图片,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试背课文

学生在疏通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大屏幕出示相关图片预以提示,试背课文。

过渡:课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下面我们细细品读课文,体会其写景的妙处。

六、研读与赏析

1、课文写了三峡的`哪些自然景物?

2、作者抓住了这些自然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3、课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屏幕依次显示分析结果:

雄壮美

山——连绵不段,遮天避日(险峻美)

夏:急、猛(奔放美)

秀丽美

水——春冬:绿、清(清悠美)

秋:凄凉(凄婉美)

表达了作者的无限赞美和欣赏之情。

小结: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把三峡的神韵生动的表现了出来。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凄婉美。

七、拓展延伸

1、《三峡》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游记散文,后者是诗歌,试找出诗句与课文相应的句子。

大屏幕出示诗句,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

A、朝辞白帝彩云间——有时朝发白帝。

B、千里江陵一日还——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C、两岸猿声啼不住——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D、轻舟已过万重山——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重岩叠障

2、三峡工程正在建设中,有人认为这将会影响三峡的美,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八、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写自己家乡的一处景色。

作文题:家乡的___(翠竹、夜色、柿子等)

22 1538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