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教学设计精编2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乞巧教学设计精编2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乞巧》教学设计1
《乞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过程与方法
在读中体悟诗歌的魅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祖国民族文化。重点、难点
体会诗中表达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教学过程
一、导入,读诗题
1、同学们,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孩子特别喜欢神话故事,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些神话故事的图片,知道名字的就大声喊出来。(出示图片:嫦娥奔(第四声,直往、奔向)月,后羿射日,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牛郎织女)谁能简单的向大家介绍一下牛郎织女的故事?(指名答)
2、牛郎和织女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人们把这天叫七夕节,也叫乞巧节(板书:乞巧)。七夕节是古人和今人都非常喜爱的一个节日。现在,七夕节被称为是中国人的情人节,许多人在这一天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在古代,更是有文人墨客为七夕节写下了不少千古名篇。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首古诗《乞巧》。齐读课题。
3、大家看看“乞”是第几声?巧呢?两个第三声的字在一起,第一个第三声的字就要变调,变成第二声,你能读好吗?(指名读,齐读)
4、读题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乞”字?(指名答,和“气”相比)
“乞”是什么意思呢?谁来给它组词?(乞求,乞讨)从中你知道“乞”就是什么意思?(求的意思。)求人就少了点儿骨气,所以和气相比就少了一横,求人弯一下腰表示尊重,你们发现没有,“乞”的最后一笔是什么?(横折弯钩)再举起手,我们一起来书写这个字。
5、题目中的“乞巧”是什么意思?打开书,看看注释。(指名答)
6、请你们快速浏览诗歌,除了题目,你还在哪儿找到乞巧这个词呢?(诗中的第三句)这两个乞巧意思一样吗?我们先打上问号,等一下再来理解。
二、知作者,初读
1、《乞巧》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林杰写的(板书:唐 林杰)。林杰精通书法棋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写诗了,下笔即成章。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是读诗题,知作者。
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林杰这位神童走进乞巧节!请同学们自由读几遍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谁来读给大家听? 谁再来读? 还有谁再来展示一下?
3、范读。刚才几个同学都能把诗读得很流利,如果能读出节奏就更好了。听老师读,试着划出节奏。
4、看看大屏幕,你们把节奏划对了吗? 自己开口读读,把诗的节奏读好。指名读(1、2)
齐读。刚刚两位同学都能有节奏的把诗吟诵出来。你们也来学着他们的样子把诗读得抑扬顿挫,优美动听吧!
学诗的第二步是解字词,明诗句。
5、现在我们来看看诗歌中的生字。同学们看到第一句诗有两个字变红了,你发现了什么?(同音字)你能区分它们吗?
真不错,你能从字形上区分它们。那它们的字义有什么不一样呢?谁还记得刚刚认识乞字的方法?我们再来组词理解词义。(指名答组词)夜宵、元宵,所以“宵”指晚上。九霄云外、云霄,那是哪儿?就是指天空,所以“霄”指天空。
三、再读,想象
1、学完生字我们再来读诗,多读几遍,读的时候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边读边想象,理解诗意。
2、读了这么多遍,会读书的孩子一定有所领悟了。现在告诉我,在读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随机贴出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哪句诗你知道的?)
四、品读,领悟
1、刚刚同学们读诗想象画面,大概了解了诗歌的内容。(出示动作图片)传说,牛郎和织女隔着茫茫的银河遥遥相望,只有在一年一度的七夕才能度过鹊桥来相会。诗人林杰在七夕之夜仰望星空,不觉得吟诵出两句诗,引读——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诗人看到牛郎织女在七夕之时渡过鹊桥相会,心情是怎样的?体会到什么就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读读这两句诗(指名答1、2、3)
3、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以你们各自的心情来读这两句诗,一起来,齐读。
4、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板书:天上相会)那地上的人们又在做什么呢?(乞巧)(板书:人间乞巧)聪明的孩子们,你们从哪儿知道的?——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5、人们在向谁乞巧呢?请你们读资料袋上的内容,看你了解到了什么?
6、人们用各种方式向织女乞巧,当时是一副怎样的画面呢?你能用诗句告诉我吗?——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儿的“乞巧”是什么意思?(乞取智巧),说明人们在对月乞巧的时候不只是向织女乞心灵手巧,还可以乞自己美好的愿望能够实现。
7、“家家乞巧望秋月”,读这句诗,看你体会到了什么?(“家家”体会到人很多,“望秋月”对月乞巧。)
是啊,每家每户的少女都在对月乞巧,瞧,在小院里,在小河边,在„„还在哪儿?(指名答)在所有能看到月亮的地方,少女们在乞 4
什么呢?(指名答)
8、这么多的美好愿望,难怪人们穿尽红丝几万条。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乞巧的人很多,也说明她们的心愿很多。)真的有几万条吗?这里是用了什么修辞?(夸张)我们学过的诗中你还知道哪些用了夸张的修辞。老师这儿收集了两句,一起来读读。
还从哪个字你知道少女们穿的红丝线很多?“尽”是什么意思?你给它组个词,用尽是用完,穿尽呢?穿完。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少女们把几万条丝线都穿完了,这说明少女们想实现自己愿望的心是多么强烈啊,你能读出少女们的强烈愿望吗?指名读。带着这强烈的愿望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诗——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9、同学们,刚刚我们反复朗诵了诗句,体会了诗中的感情。这就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诵诗句,悟诗情。
五、回顾总结,延伸拓展
1、乞巧的场面真是空前盛大啊,难怪唐朝诗人崔颢说“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穿针线”,让我们一起用我们的朗读再把这盛大的场面吟诵出来吧。听老师的提示:在七夕之夜,人们(七夕今宵看碧霄),那茫茫的银河上,喜鹊搭桥让(牛郎织女渡河桥),许多少女扬起了头(家家乞巧望秋月),为了那美好的愿望,少女们是(穿尽红丝几万条)。
2、古代的人把他们的愿望写成了一首《乞巧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相信同学们也心怀很多美好的愿望,现在你们也来对月乞巧,5
你会乞什么呢?把你的愿望也写成一首乞巧歌吧。(指名答)
3、一段美丽的传说,成就了一首优美的诗篇。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我们中国的民族文化,饱读诗书,相信你们实现自己的愿望,成为优秀之人。我们还了解了学习古诗的方法,一齐来读一读。
4、中国的神话传说故事很丰富,课后请你们再去收集一些民间故事,让我们对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家有个更深刻的了解。把这首诗背诵下来,然后把这个乞巧节的故事生动的向好伙伴和爸爸妈妈介绍。
《乞巧》教学设计2
《乞巧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乞、霄、”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古诗内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情感是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学古诗还处在接受阶段,因此,以引为主,扶放结合。这首诗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远,乞巧节我们这些地方的孩子更陌生,理解诗意就更有难度了。因此,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他们在读中悟出诗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好,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 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一个个故事,蕴含着一幅幅灵动的画面,让人回味无穷。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话故事。(课件)配乐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2、这就是流传千古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听了牛郎织女的故事,那我考考你们,故事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事情?牛郎织女每年在什么时候在谁的帮助下才能相聚一次呢?(每年的七月初七)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与这个神话故事有关的一首古诗。
3、把小手举起来,跟着老师一起来写写。(板书:乞巧)在写乞的时候,有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乞”字音变调和乞的书写,再生齐读。
4、理解诗题。所谓乞巧,就是 乞求巧手的意思。此时,你有什么疑问吗?向谁乞巧?怎样乞巧?真聪明!学贵有疑,学了这首古诗你会找到答案的。
5、简介作者林杰。(课件)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看:课件
二、初读自悟,整体感知。
1、六岁就能写诗了,真了不起。想去读读了吗?心动不如行动!那就赶快打开书翻到122页读读吧!(课件出示古诗)
2、注意在读的时候要把每个字音读准,生字多读几遍,把古诗读通顺。
3、会读了吗?(指名读、齐读)他读得怎样?谁了评一评?你能读读吗?
4、读古诗讲究停顿,看看你能听出停顿吗?出示全诗老师范读。谁来安你听的停顿来试试?(生自由读、抽读)老师听出来了,你是这样停顿的:课件出示画了/的古诗,生照样子在古诗停顿的地方画/,一起读。读了这首诗能告诉我们这首诗主要写什么吗
三、品读鉴赏,积累内化。
会听的小朋友一定会发现诗中有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它藏在哪句诗里?(宵—霄,用点标出来)课件出示那你怎么来记住这两个字呢?(“宵”字是宝盖头,“霄”字是雨字头)那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宵”是晚上,“霄”是天空)。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 查字典 查资料 问别人。
6、过渡:原来学习古诗有这么多的好方法啊!可以多读、多背、多记,也可以查字典、查资料、看注释,还可以向别人请教。真 2 会学习。
我们把它们放进诗句里读一读。从诗句中你知道了什么?碧霄 牛郎织女
你能想象出碧霄的样子吗?出示课件:夜空图。你们看,这就是七夕的夜空!你看到了什么?碧蓝的天空中有一条美丽的银河,在银河的周围,有满天的星斗在闪烁着,好像在像我们点头微笑。在这满天星斗中,有两颗星星最为耀眼,知道它的名字吗? 牵牛星和织女星 它们就是我们刚才听的牛郎织女这个神话故事的主人公。
深蓝的天空星光闪烁,多么美丽的夜晚,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那牛郎织女天上相会的美丽传说。有谁知道织女是怎样的一个人?抽生说。课件织女介绍师小结:织女是天上的 仙女,她聪明、善良、美丽无比,更重要的是她心灵手巧,织女在天宫里不停地织着锦缎,我们一起来欣赏她的杰作。(课件,出示云锦图片)师叙述。
他织的云彩又光又亮,光的像粼粼闪光的河水,亮的比天上的云霞还亮。她织的花,红似火,粉的似,娇艳欲滴,她织的鸟,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孩子们看见了,都想去捉呢!真是让人羡慕啊!)这真是课件出示二句: 引读诗句: 牵牛织女——渡河桥(指导朗读,“渡 ”字轻读,读出不忍惊扰牛郎织女的感觉。
他们一年才()能见一次面,而且还有在喜鹊的帮助下,容易吗?抽读 评议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不易。
3、是啊,牛郎织女日也盼,夜也盼,终于盼到了相会团圆的时刻,你觉得牛郎织女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牛郎织女团聚的画面,在牛郎织女一家团聚的温馨的夜晚,这时的天空除了是碧蓝的,它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幸福的 温馨的 快乐的 用你喜欢的方式把你感受到的与同桌分享。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有不懂的地方吗?河 桥指什么?
4、师:让我们在读中再次体会牛郎一家团聚的的喜悦吧。(分组读——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老师评)读出了幸福 洋溢这快乐 充满了温馨
是啊,牛郎织女它们在银河的两边,遥遥相望,只有在七夕的晚上“渡河桥”来相聚啊!在星空下,诗人林杰也忍不住吟诵着:(生齐读):课件出示“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5、在七七这样一个新月当空的夜晚,天上的牛郎和织女喜相逢,那人间的姑娘少女们又在做什么呢? 从哪里知道的额。出示课件读读三、四行。(学生读)家家(学生接念——乞巧望秋月)读了这句诗,从这句诗中的哪个词中体会到什么呢? 抽生说说望着秋月乞巧 家家 穿尽 几万条
七夕这天,少女们便在牛郎织女相聚的这一天,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有一双像织女一样的巧手。所以有了这样一个节日——乞巧节,也叫七夕节,女儿节。出示乞巧节的资料 从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尽管她们乞巧的方式不同,但都表达了人们向织女乞巧的心愿,希望自己也拥有织女一样的巧手。
这首中讲的就是对月穿针这种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 瞧,你看:课件出示唐朝乞巧的场面。
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在小院里,在家门口,在河边,在花园……)在所有能够看到月亮的地方,少女们都在穿 4 红丝线,哪怕夜深了,她们还在不停地穿,为什么啊?(“聪明、美丽、善良”更重要的是拥有一双“巧手”他们想象织女一样心灵手巧)
借着淡淡的月光,要把红丝线从七孔或九孔针穿过去,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可是少女们为了想拥有织女一样的一双巧手,他们不停的坚持着、努力着。出示3、4句。通过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坚持和努力。谁来试试?
数不清的红丝都穿完了,可见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是多么强烈而美好啊!
诗人林杰发出感慨:课件出示: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指名读,齐读)
人们除了乞求心灵手巧外,还有别的什么愿望要向织女乞求的吗?生说。课件出示乞巧歌,读读。
我们吟诵古诗的声音穿越了浩瀚的天空,飞入了牛郎织女的耳朵里,我仿佛听见了织女在赞叹:人间的孩子真会学习呀!不过织女也在问:“难道他们不想向我乞取些什么吗?”你们想吗?说说你想为自己乞取什么?还想为谁乞取什么? 模仿乞巧歌,当一个小诗人,自己创作一首新的乞巧歌。平安 健康 快乐 幸福、和平、学习进步 工作顺利
总结:
看着同学们专注的神情,我仿佛听到了你们心灵的话语,我相信你们的美好愿望一定会变为现实,因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祝福他人幸福的人,自己同样能得到幸福!
四、体验升华,熟读成诵。
1、林杰的这首《乞巧》诗,表现人间少女们乞取智巧的热烈场面,我被姑娘们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深深地感动了 课件出示整首诗。师引读:当七夕之夜我们仰望清朗的夜空,发出感叹——读一句。站在这碧霄下,我们看见那茫茫的银河,想起了————读第二句。少女们仰起了头对月穿针这叫————读第三句 穿红丝乞智巧,织出了多少美好的心愿————读四句。
不仅仅是我们背感动了,其实古时候很多文人墨客都曾被这个美丽的传说感动,都留下了许多诗篇。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和七夕有关的诗句,读读看(课件配乐出示历代诗人吟咏“牵牛织女”的诗句,引导学生读),你对哪句诗句感兴趣?课件出示读给大家听!(指名读)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把它记在你的古诗积累本中吧!虽然年代在变,但是人们对美满生活的追求依然未变。
同学们,诗中的疑问,你们都解决了吗? 六:总结全文
短短的四十分钟,我们收获很大,不但学习了一首新诗,了解了牛郎织女的故事,乞巧节那令人感动的场面,同时还诵读了与七夕有关的古诗,真了不起!让我们 再次让这经典诗篇回荡在我们的教师里,脑海里。背诵全诗。板书 乞巧 看 碧霄
渡 河桥
望 秋月
穿 红丝
上一篇: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教学设计精编2篇
下一篇:安塞腰鼓教学设计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