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实录 观潮教学实录(实用3篇)
【导言】此例“观潮教学实录 观潮教学实录(实用3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观潮》教学实录1
老师:同学们, 大自然是伟大的魔法师,它赋予了钱塘江大潮奇特、壮观的美,而作者又是神奇的画师,他用优美的语句,勾画出钱塘江大潮一幕幕有声有色、雄伟壮观的场面。究竟是什 么样的语言魅力,使大潮犹如在我们心中澎湃呢?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再次去感受钱塘江大潮那无法抗拒的美吧!(板书:观潮)
老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谁能说说作者是按什 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学生: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
老师:回想一下潮来前作者主要描写了那些情景?(师板书:潮来前)
学生:潮来前写了观潮的时间、地点,以及观潮当日江边和江面的情景,还写了人们盼着大潮到来的急切心情。
老师:潮还没来,海塘大堤上就已经人山人海了,究竟潮来时是什 么样的奇特景象,使人们如此焦急的等待呢?同学们赶快读读潮来时这一部分内容,找到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看看作者是按什 么样的顺序进行观察、又是抓住哪一些特点把潮来时这部分内容写精彩的?板书:潮来时
(学生自读感悟)
老师:谁愿意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句子?
学生: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象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
老师:从这句中你读懂了什 么?
学生:我知道了潮来时的声音像闷雷滚动,非常响。
老师:怎么样读最合适?
学生:午后一点左右……
学生:我还想读这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是描写大潮形态的,把浪潮比作白色战马。
老师:把白色战马去掉行不行?
学生:不行,因为去掉这个词,就不能表 现大潮很壮观了。
老师:这么重要的词该怎么样读?
学生:声音响亮、有气势。
老师:试着读一读。(学学生朗读)
老师:还有哪句是描写大潮声音或形态的?最经典的词语是……
学生:(边读边回答)
老师:无论是声音的描写,还是形态的勾画,作者都运用了合理的观察顺序。再细心读读课文,把这些词语按顺序重新说出来。
学生:描写声音的有,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描写形态的顺序是,风平浪静——一条白线——横贯江面——白浪翻滚——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师板书: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形态:风平浪静——一条白线——横贯江面——白浪翻滚——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老师:让我们观看一下潮来时的景象,看看大家排列得对不对?(播放图片)
老师:看来大家排对了,从这些词语排列的顺序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什 么顺序写得吗?
学生:从远到近的顺序 (教师板书:从远到近)
老师:作者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描写,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潮从远处向我们移来,声音越来越大、潮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宏伟、场面越来越壮观,那么我们再读这一部分时,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语调应该有什 么样的变化。
学生:声音应该由小变大,语速应该越来越快。
老师:同学们按你们所说,试着读一读,看你能不能把潮来时的雄伟气势读出来?(学生自练)
老师: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请学学生朗读)
老师:谁敢向他挑战?(请学学生朗读)
老师:大家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 么?
老师:那你也学着读一读。
老师:同学们读得声情并茂,不由得使我想背读,给我一次机会表 现一下行吗?我建议大家闭上眼睛想像着画面去听。(教师背诵)
老师:说说你听后的感受。
学生:我好像真地看见钱塘江大潮了。
老师:用一个词可以代替这种感受。
学生:身临其境
老师:谁能把刚才在你脑海中浮现的潮来时过程说一说?
学生:(复述潮来时的景象)
老师:同学们,这就是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带着对钱塘江大潮深深的爱,像老师一样把潮来时的非凡气势、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背诵下来。
老师:先把你印象最深的部分背一背。再想像潮来时的声音和江面的变化,试着有感 情的背诵出来。一会儿我们比一比,看谁背诵的又快又好?
老师:谁能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记忆力。(请学生背诵)
老师:会背的同学看着画面一起背诵一遍。不会背的同学可以看书读。(老师:播放图片 学生齐背)
老师:钱塘江大潮的奇不单单表 现在潮来前平静而又略显几分神秘,也不仅仅表 现在潮来时的非凡气势,潮来后的情景,我们也能品味出它的神奇,不信请大家自读欣赏潮头过后。(学生自读 师板书:潮头过后)
老师:谁愿意带领我们大家欣赏一下潮头过后。老师没有指导这部分内容,看你能不能把它读好?(请学学生朗读课文)
老师: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哪还有不足?你试试。
老师:真不愧是天下奇观,就连潮头过后都叫人难以忘怀。作者按顺序描写、抓特点刻画、用词准确的形容,让我们犹如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壮观景象。作者描写钱塘江大潮时既留心了大潮的声音,又留心了江潮不断变化的形态,既留心了大潮的气势,又留心了观潮人群的情绪变化,作者这种边看边听边想的观察方法,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用词恰当准确,真值得我们去学习。在这一课中除了黑板上词语好,还有许多好词,找出来读一读、背一背。
学生:(积累词语)
老师:我们知道了这些好词好句,不仅会背诵,还要学以致用。老师这里有一小段关于海潮的录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你能不能也像本文作者描写钱塘江大潮那样按一定的顺序,有声有色、形象具体的描述出来。自己可以先想一想,再动笔写一写,最后说一说,让大家为你评一评。(学生练笔写作)
老师:谁愿意展示你的写作才能?(请学学生朗读)
学生:过了一会儿,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渐渐的,一条接着一条,只见白浪翻滚,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天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老师:让我们为你精彩的写作而喝彩。(师生鼓掌鼓励)
老师:同学们,用我们手中的神笔、优美的话语,感谢大自然这位魔法师吧,我相信通过你们的细心观察一定会描绘出更多、更美丽的天下奇观。
板书设计:
观 潮
潮来前
潮来时 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形态:风平浪静——一条白线——横贯江面——
白浪翻滚——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潮头过后
《观潮》教学实录2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观潮》这一课,了解到江潮还没有来,江面很平静,可是海塘大堤上早已是人山人海,人们等啊!盼啊!直到午后一点左右。听,从远处传来了隆隆的响声,同学们,那是什么声音呵?
生:潮来了!
师:对,大潮就要来了,你们想看看吗?
生:想!
师:说去就去,请同学们打开书。**地轻声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大家要仔细地听潮、看潮、用心体验潮,观后说说钱塘江大潮的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读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生**读三、四自然段,并记下问题。)
生:大潮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它的声音非常大,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生:大潮给我的印象是它气势非常的雄伟。
师:那你所说的气势是你听到的还是看到的呢?
生:是我看到的!
师:能看到气势吗?
生1:我觉得气势是想到的。
生2:我觉得气势是感觉到的。
师:同学们真会观潮,真不错。
生:我不明白的地方是课文中“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这句话前面说白线很快地移来,后面又说它拉长变粗是逐渐的,我不明白这里前后是不是有点矛盾呢?
师:她真会动脑筋!
生:我不懂的地方是课文中为什么用白色战马,而不用别的什么马来形容大潮呢?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都很好,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潮来时这一部分。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大潮声音的词句,用“直线”画出描写大潮样子的词句。你特别喜欢的,就努力地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读给大家听。
(学生**读,勾画。)
生:我画的描写潮来时声音的句子是——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描写大潮样子的句子是——从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师:嗯,你听到了大潮在远处时的声音——闷雷滚动,看到它的样子——一条白线。
(师板书:闷雷滚动、白线)
师:那么大的潮为什么会是一条白线呢?
生: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就是人们在地平线上能看到的最远的地方,所以这时的潮头看起来像一条白线。
师:原来是这个原因,同学们再读一读,体会一下。
(学生**读,指名读。)
师:那条白线就是大潮的潮头。观潮的人们从一大早一直等到了午后一点左右,这时才看到了一条白线,如果你们是观潮的人,你们会怎么样呢?
生:喊!
师:怎么喊?
生:快看呀!大潮真的来了!
师:那么多的人,大家都这样情不自禁地喊呀,叫呀,这就是“沸腾”的场面。来,我们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
(生齐读)
师:有一点老师不明白了,怎么说人群“又”沸腾了呢?
生:我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第三自然段第二句话写了“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这句话也就是在写潮来前,人们已是人声鼎沸,所以在这里他用了一个“又”字。
生:先听到隆隆的响声,人们就议论纷纷,现在既听到声音,又看到形状,所以是又沸腾了。
生:前面已经喊了一次“潮来了!”这里是真的潮来了,所以又喊了起来。
师:课文既写出了大潮在远处时的声音和样子,还写出了观潮人的情绪,作者观察得多么仔细啊!让我们带着观潮人的情绪再来读好这个句子。
(生齐读)
师:同学们真会观潮,不仅听到了大潮在远方的声音,看到了大潮在远处的样子,更难得的是你们还体会到了观潮人的情绪,真是不简单。
师:大潮在远处时其声如闷雷滚动,其形似一条白线,难道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潮仅仅是这样的吗?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一个句子,想一想这条白线是怎样变化的?(提示学生重点理解“横贯”一词。与同桌讨论刚才同学提到的“那条白线很快地移来,却慢慢地拉长变粗”是否矛盾。)
(生**读,并与同桌讨论。)
生1:我认为刚才这个问题并不矛盾,课文中它逐渐拉长变粗,我们在美术课学过远小近大的道理,那是一种视觉效果,所以我认为这里并不矛盾。
生2:我想这里是进一步说明钱塘江大潮很大。因为江面很宽,那么宽的江面全都是潮水,所以我从这里体会到它气势雄伟,而并不矛盾。
师:你体会得真好,“横贯江面”多么壮观!让我们闭上眼睛去想像那个情境,再读一读。
(生**读,师播放大潮由远及近的画面。)
生:(不由自主)真美啊!
师:请一名同学来读这个句子!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画面。
(生读“那条白线……横贯江面”)
生:我们脑海中出现了那条白线慢慢拉长变粗,向我们涌来,最后整个江面满是潮水。
师:咱们一起再体会着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
师:读得真好,浪头越来越近的时候,大潮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生:大潮越来越近,就像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生:我特别喜欢这个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喜欢这个句子的举手!
(学生全体举手)
师:(举手)再加上我一个,我也特别喜欢。多精彩的语句呀!不过,要把它读好还真不容易。你们再自己多读几遍,待会儿我们来比赛,看谁读得最好。
(指导学生个别赛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读书去感受了大潮汹涌而来的气势,现在老师请大家看一段录像。
(师播放大潮通过时的电脑画面,学生看着,不由自主地惊讶、赞叹。)
师:谁能谈谈你刚才的感受?
生1:我想到书上“飞奔而来”这个词。
生2:我感到潮水真是“浩浩荡荡飞奔而来”。
(师板书浩浩荡荡、飞奔而来)
生3:我觉得浪潮就象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气势非常雄伟,声音非常巨大,大潮好象千万辆*发动的声音。
师:你体会得真好,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生3:我怕读不好。
师:你刚才体会得这么好,一定能读好!同学们,你们觉得呢?
(教室一片鼓励的掌声)
(生3读句子)
师:读得真不错!能让我试试吗?
(学生高兴地叫好,教师朗读这一句,学生热烈地鼓掌。)
师:谢谢大家的鼓励,该轮到我为你们喝彩了,行吗?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读得棒极了!我都被大家的朗读给震撼了,学到这儿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大潮的样子?
生:想!
师:现在你们就站在海塘大堤上,每位同学就是海塘大堤上人山人海中的一员,你们现在观潮是什么心情?
生:激动!
生:着急!
生:兴奋!
师:大家看了画面后,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此时的感受。
(师播放大潮来时全景画面,学生发出惊呼。)
生1:大潮真是雄伟。
生2:我觉得钱塘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真是名副其实!
师:你们想不想把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一天下奇观讲给自己的亲人、朋友们听呢?
生:想!
师:那大家自己先试着说一说。
(生**)
生1:我讲给我邻居姐姐听:姐姐,今年暑假我到钱塘*一趟,我们很早就到了那儿,直到午后一点左右,才听到隆隆的响声,好象闷雷滚动一样……
(三名学生分别依据课文和画面,加上自己的想像进行了复述。)
师:下面老师要给同学们放画面,请大家当小主持人,给画面配解说词,大家高不高兴啊?
生:高兴!
师:当主持人可不容易,你们知道解说词在哪儿吗?对了,就在书上的三、四自然段,咱们就来个《话说钱塘大潮》的第二集《潮来时》。
生:好!
(两名学生配解说词)
师:作者围绕着大潮声音、形状的变化,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具体地描写出来,我们读后,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我们就是要学习作者这种细致的观察方法,平时多用眼看,用耳听,用心去想、去体验,这样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观潮》教学实录3
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
师: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是那么雄伟、壮丽,让人读来赞叹不已。然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2《观潮》,里面所描绘的钱塘江大潮更可称为天下奇观(板书)。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领略钱塘江大潮那雄浑、磅礴的气势。好不好?(齐读课题:《观潮》)
师: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生: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的观
师:快请教一下字典,查查是什么意思。
(学生)
生: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师:那么奇观的意思呢
生:奇观就是奇特的景象。
生:奇观就是奇异的景象。
师:谁能说说天下奇观的意思。
生:天下奇观就是世界上奇妙的景象。
生:天下奇观就是天底下奇异的景象。
师:理解得很到位。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师:昨天,大家回家预习了课文还查阅了有关资料,谁来说说,你查到了什么?(生:)有了这些资料,同学们学习起课文就更加游游刃有余了,下面自己再把课文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电脑屏幕上出现第三、四自然段配乐课文
(生:作者先写潮来之前,再写潮来之时,最后写潮过之后。)
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
师:学得真不错,你们对钱塘江大潮一定很感兴趣吧!有没有见到过?
生:(遗憾地摇摇头)没见过。
师:别遗憾,我呀,把这大潮给录下来了,想不想看
生:想。
师: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一下这一天下奇观。
电脑播放录像
(学生看钱塘江潮录像,不时发出惊叹声。)
师:感觉怎样(生:声音大、震耳欲聋;场面很壮观)
四、突破重点,指导朗读
师:刚才录像里潮水的景象,咱们课文里也有,在哪儿呀?
生:课文3、4自然段。
师:自己读读3、4自然段,哪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特别喜欢的,用笔划出并努力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大家听。
生:(**读)
师:下面哪位同学愿意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生:我喜欢这个句子。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师:(引导其感受气势大)读得不错。那条白线慢慢拉长,变粗,最后横贯江面,使人感觉气势越来越大,你的心情越来越
生:激动。
师:咱们用激动的心情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
生:我喜欢这个句子。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师:为什么喜欢这句?(生:作者把钱塘江大潮比作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感觉很高又很壮观)能读出壮观的感觉吗?我们来分组比赛读读看。
生:(分组比赛读)
师:读得真不错。当大潮离我们越来越近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谁能告诉大家?
生: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从这句话又感受到什么呢(生:浪潮就像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气势非常雄伟;声音非常巨大;又像千万辆*发动的声音像千军万马发动进攻时那么气势磅礴,排山倒海、势不可挡)
师:喜欢这句的举手。
(学生全体举手)
师:(举手)再加上我一个,我也特别喜欢。多精彩的语句呀!不过,要把它读好还真不容易。你们在下边再准备一遍,待会儿我们来比赛,看谁把这种雄伟的气势给读出来了。
(指名个别学生读,其他同学挑战。)
师:你们读得真不错,能让我试试吗?
师:谢谢鼓励,轮到你们了,让我为你们喝彩!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棒极了!再次为你们喝彩!还喜欢别的句子吗?
生:我喜欢这句。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师:闪雷滚动的声音是什么样儿的谁来学学看。
生:轰隆隆隆
师:还学得真像,雷的声音比较的沉闷,我们一起学学看。
生:(一齐模拟)轰隆隆
师:这声音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
生:闷雷滚动。
师:课文中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潮水的声音,用得多形象啊!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个句子。(学生齐读)
师:读得真好,再来一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学生闭眼齐背)
生:我喜欢这一句。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师:人群又沸腾起来。看到那条白线,人们是怎么沸腾的?咱们来演演看,好吗?
生:好!
师:准备好了吗,开始!
生:(跳着,叫着,挥舞着手,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来啦!)
师:教室里也沸腾了!刚才这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就在这个自然段里。
生:(齐答)人声鼎沸。
师:来,让我们读出这种沸腾的样子来。
生:(齐读该句)
师:谁愿意把江面出现白线和白线横贯江面这两个句子连起来读读。
生:指名生读
师:写得多精彩呀!正如课文提示中所说,作者把钱塘江的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使人如临其境。
五、听听读读,体会顺序
师:刚才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了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是按一定的顺序写的。下面,我们先来做个听打练习。
师:听老师读这段话(电脑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输进电脑的括号里。
师读生边听边打字: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生:(在电脑的括号里输入相应的字)
(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教师调出一位学生的作业,集体反馈校对。)
师:发现没有,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潮水的
生:作者从远到近描写潮水。
师:是啊!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潮水的变化。来,老师和你们一块儿读读这段话,再来体会一下。
(师生齐读这段话)
师:现在,只留下括号中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刚才那段话吗
(学生**准备背诵)
师:能行的,起立!
生:(全体起立)
师:真有信心!给你们配上录像好吗
生:(兴奋地点头)
师:(电脑播放录像)配着录像,让我们带着对钱塘江大潮的无限赞叹之情来背诵这些描写潮水的精彩语句。
生:(有感情地看录像背诵)
师:听着动情的背诵看着精彩的画面,使人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
生:想!
师: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学生答出,师马上把词贴在黑板上)
(学生跃跃欲试)
师:形容人的说话声,喊叫声,欢呼声,如锅中之水一片沸腾。(生:人声鼎沸。)
师:风和浪都很平静(生:风平浪静。)
师:形容水面辽阔,远处和天似乎连接在一起(生:水天相接。)
师:形容同时出发,同时前进(生:齐头并进。)
师:山上的岩石和土壤塌下来,地也裂**,形容声音很响很响。(生:山崩地裂)
师:形容气势很大
生:(一时说不出,有个别学生答白浪翻滚,师提示浩浩荡荡)
师:反应可真快!谁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把这些词语读一遍。
(学生纷纷举手)
师:都想当老师,那看来只有我当学生了。
生:领读,师跟读。
师: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出示电脑上的习题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声犹如(),海堤上尽管(),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学生在电脑上完成,指名回答,集体反馈)
生: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风平浪静)。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像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一浪一浪(像千万匹白色战马)。潮水声犹如(山崩地裂),海堤上尽管(人山人海),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很远)的地方。
(师生共同评价)
师:这个词语用得真有水平。
生:可以填一浪一浪(浩浩荡荡),一浪一浪(齐头并进)。
生:可以填一浪一浪(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一浪一浪(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生:可以填一浪一浪(漫天卷地地涌来)。
师:真有水平,第5自然段的语句也能用了!
师:人山人海这个词的运用有问题吗
生:(思索)应该用人声鼎沸,因为后边写的是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所以应该和声音有关。
师:每个人再练习说这段话。
(学生**说这段话,进行巩固)
师: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壮观景象,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并积累了好些语句,还学着用一用。现在还有点时间,大家可以自学下课文另两面三刀部分潮来前,潮过后或者网上邻居或上网看看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但要求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