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录(实用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教学实录(实用3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学实录1

本文讲述的是齐国的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为了显示楚国的威风,三次侮辱晏子,晏子对楚王的三次侮辱进行了精彩的反驳。基于以上考虑做了以下的设计:

1. 选准文章的切入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初读课文请同学思考:文中楚王几次侮辱晏子,给每个故事加上小标题。

2. 理解晏子语言中蕴涵的意思,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3. 抓住晏子语言中的技巧,积累语言。晏子夸奖首都临淄人才济济时,运用了推理、夸张、打比方的方法。

4. 在欣赏楚王和晏子的每一次交锋后,让学生评价“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把握文章的中心。并适时地补充“春秋形势图”,进一步理解晏子语言含蓄的原因,感受晏子的不辱使命。

5. 体会故事的结局“从这以后,楚王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了。”通过课件引领,使学生理解双重否定表达的是肯定意思,有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并让学生感受到楚王不仅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更不敢不尊重齐国了。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晏子使楚》故事的内容。理解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凛然气节。

2.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3.抓住晏子三斗楚王时据理力争的言行,体会“侮辱”和“尊重”两个词的含义。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围绕中心,抓住主要内容,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抓住晏子三斗楚王时据理力争的言行,体会“侮辱”和“尊重”两个词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春秋战国时期形势图。

[教学方法]:教师导学,学生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实录]

一、揭题

师:板书课题,指名读。

生:晏子(Zi)使楚,即晏子出使楚国。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晏子。

二、简介背景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形势图,了解齐楚两国。

三、整体感知

师出示目标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习方法:交流――展示

生:本文主要写晏子出使楚国,

生:楚王想借机侮辱晏子,晏子能言善辩,三次反驳了楚王这件事。

四、新课学习

1、师出示目标二:说说课文中楚王几次侮辱晏子?

给每个故事加个小标题。

学习方法:交流――学生在黑板上填表格第一列。

生填:楚王让晏子钻狗洞;

生填:晏子参见楚王;

生填:晏子赴酒席。

2、师出示目标二:楚王三次侮辱晏子,边读边划出相关句子,填表格第二列。

学习方法――默读,总结概括。

生:楚王紧闭城门,让晏子钻狗洞。

生:楚王侮辱晏子,说齐国无人才。

生:楚王嘲笑齐国人做了盗贼。

3、师出示目标三: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怎样反驳的?

找出相关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的话外音是什么?

学习方法------分角色读,总结概括

生填: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话外音楚国是狗国;

生填:访问上等国,派上等人,访问下等国就派下等人话外音楚国是下等国;

生填: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在楚国做起了盗贼,话外音楚王治国无方。

4、师出示目标四:晏子反驳后,楚王的态度如何?填表格五列。

学习方法:自学――总结概括。

生填:楚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生填:楚王只好陪着笑;

生填:楚王只好陪不是。

五、课文内容回顾;

师出示目标五:说说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分别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填表格的空白处。

学习方法――找相关的句子,概括总结

生填略。

六、人物分析:

师:走近晏子,说说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影响?

走近楚王,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影响?

生:我认为晏子是一个机智勇敢,能言善辩,维护国家尊严的人。

生:楚王仗势欺人,想侮辱晏子的人。

七、当堂训练:

1、将下列几句话概括成几个成语。

(1)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 ( )

(2)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 )

(3)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上面这3篇教学实录就是山草香为您整理的教学实录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教学实录范文2

思维是小学科学教育的核心问题。怎样观察世界,从何来认识世界,如何来描述世界,怎样思考问题,直至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都是儿童科学教育中最重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小学科学课要把促进人生的首要能力――卓越的思考技能的培养在课堂上落到实处。思考技能是可以通过训练逐渐形成的,改善学生的思维的最大的问题是让学生在一个情景中学到的思考技能运用到另一个情境中,能够自主灵活的使用。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面对真实的科学问题不断进行思维技能的训练。吴韦萍老师的《水珠从哪里来》是一节旨在体现重视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科学课,在这节课上,吴老师把她对科学思维的关注和对学生进行思考技能的培养的想法呈现在其中,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启发。

执教者简介

吴韦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苏州市小学自然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双十佳教师,苏州市名教师。曾获江苏省小学科学青年教师基本功一等奖,主张“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形成了“真、趣、活、实”的教学风格。目前正在开展“思考技能:小学生科学关键素养培育”方面的研究。

课例呈现

板块一:提供观察物体,引出研究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每组准备了一只杯子(师示范板画杯子 ),杯子里装着什么?

生:(齐答)冰。

师:仔细地观察杯子的外壁,有什么呢?

生:(观察后纷纷发现)我发现杯子的外壁有小水珠。(结合学生的回答在刚才的杯子图上添画小水珠 )

师:如果我们用餐巾纸把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擦掉,你们觉得小水珠还会出现吗?(师演示擦拭方法)

生:会……(不会……)

师:小水珠到底会不会出现呢?想不想试试?

学生点头赞同,小组实验后汇报

生:擦掉了又出来了,擦掉等了一会儿又出现了,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擦不完……

师:那这些小水珠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板书课题)

板块二:立足观察现象,引导充分假设

师:你们认为杯子外壁上的水珠可能会从哪里来的呢?

生:我认为是加冰的时候从杯口流下来的……(师引导:你们认为他的想法怎么样?)

生:我觉得不太可能,如果是从杯口流下来的,应该有一条痕迹,可是现在杯子外壁上的小水珠却不是这样的。

生:我也觉得不太可能,如果是从杯口流下来,那杯子外壁这么多的小水珠,岂不是水要从杯子的四面八方流下来!(做摊手状)

师:(面向刚才回答的学生)听了他俩的意见,现在你有什么想法?(生摇头)你觉得他俩说的有道理吗?(生不好意思地点头)你们三位都非常棒,积极思考,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还有谁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我看到杯子里有“冷气”冒出来,散发到这个杯子外部,然后外面的温度比里面的高,它就会形成水珠。

师:我们用这样的箭头来表示(板画 )冷气溢出,形成小水珠。哪些同学和他的想法是一样的?你们也可以用这样画简图的方式把你们的想法记在自己的科学记录纸上。其他的同学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可能是里面的一些冰融化成水蒸发了,水蒸气变多了之后就凝结成了小水珠。

师:蒸发到了哪里?

生:蒸发到了杯子的外壁,然后等水蒸气越来越多,就凝结成了一个个小水珠。

师:怎么蒸发到杯子的外壁了?

生:蒸发到杯口,就跑出来到了外壁……

师:杯口周边有什么?(空气)那是不是蒸发到了空气中间了?

生:是。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周围的空气当中有许多的水蒸气碰到了杯子外壁凝结成了小水珠。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箭头来表示(板画 )。

生:我觉得可能是从杯子的壁里流出来的。(生插话:不可能)

师:(面向插话的学生)说说你的想法。

生:上学期我们学过,金属是不吸水的,所以不可能从杯壁里流出来。

生:(反驳)可是现在里面装了冰,冰会改变金属的结构。里面的冰散发出寒气以后,金属里面有小孔,寒气就从里面钻出来。

师:哦,也有可能,那如果我们认为它是从杯子的壁里渗出来的,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箭头来表示(板画在溢出的图上 )。哪些同学有这样的想法?(指向其中一个举手的同学)老师想知道,杯子里面是冰,它怎么会渗出来变成水的呢?

生:因为冰会融化成水啊!

师:哦,冰融化成水从杯子的小孔里钻出来?

这些都是同学们的猜想,(指向图一 )这幅图中的两个观点,一位同学认为是从杯口冷气冒出来形成的,还有那位同学说,是从杯子的壁里渗出来的。这两种观点都认为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是从杯子的哪里来的呀?

生:里面。

师:从杯里来(板书)。那赞成这种观点的同学(指向图二 ),你们认为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生:外面来的。

师:从外面,也就是说从杯外来(板书)。

板块三:围绕探究问题,修订完善设计

师:同学们能想办法证明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是从杯子里面来的吗?(进一步提示,集中指向思考内容)杯内的冷气真的会溢出来形成小水珠吗?冰块融化成水后真的会渗出来吗?

生:可以找个东西把杯子盖住,看杯子外壁会不会形成小水珠。

师:你这个方法想证明什么?

生:把杯口盖住,那么冷气就不能出来了,再观察杯壁外面有没有小水珠,这样就能证明杯内的冷气是不是会溢出来形成小水珠?

师:既简单又方便的方法,大家为他鼓鼓掌。谁还能想办法证明杯子外面的小水珠是不是从杯里渗出来的呢?

生:给里面的水上色。

师:加点颜色?为什么?

生:这样里面的水就有了颜色,再看外壁上的水是不是也是这个颜色,如果是,就是从里面渗出来的。

师:大家觉得这个方法如何?

生:奇妙。

师:下面就请组长拿出课桌里的实验记录单,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组准备选择哪一个问题来研究?需要什么材料?怎样实验研究?把你们研究的方法用画简图或者文字记录在表格中。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对用画简图的方法表示研究过程的)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研究问题,选了哪些材料,我们的研究方法是……这样的步骤来交流你们的设计。

生:我们选择的是第二个问题――冰块融化成水会渗出来吗?需要的材料是冰块、杯子、红墨水和餐巾纸。实验方法是先在杯子里加入一些红墨水,然后把外面的水珠擦掉,等新的小水珠冒出来,再用餐巾纸擦一下,看餐巾纸上的水珠是不是红色的。(边听边板画 )

师:如果是红色的那说明了什么?

生:水珠是从杯子里面渗出来的。

生:如果不是红色的,那就是杯外来的。

师:能说是杯外来吗?这个实验只能证明……(生:它不是从杯内渗出来的)

哪些小组和他们研究的是一样的?有补充吗?(等待一会儿后师继续质疑)她刚才说先加红墨水,然后把杯子的外壁擦干,为什么要擦干再观察呢?

生:因为之前小水珠已经有了,加了红墨水后再出来的小水珠的颜色可能与原来的混在一起很不明显,所以要把原先有的水珠擦干了再进行实验。(师生点头)

师:好的,有没有研究另一个问题的?

生:我们组研究的问题是“小水珠是杯内的冷气溢出来形成的吗?”需要的材料是冰块、杯子、杯盖、餐巾纸,实验方法是往杯内加入冰块,然后用杯盖盖住杯子,观察杯壁上是否出现小水珠。

师:(板画 )非常地好。如果出现了小水珠,你们怎么判断?没有水珠又说明了什么?

生:盖住了之后,冷气出不来了,如果还有水珠,就证明杯子外壁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冷气溢出来形成的。

生:如果没有出现小水珠就证明出现的小水珠是杯内的冷气溢出形成的。

师:你们同意吗?哪些小组和他们设计的是一样的?有没有补充?

生:需要把小水珠先擦干再观察。(为什么?)因为在盖盖子之前外壁已经有小水珠了

师:这两种实验设计都是为了证明水珠是不是从杯内来,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合在一起做呢?(可以!)怎么做?

生:先把红墨水倒到装冰的杯子里,然后把杯盖盖上,最后用餐巾纸把原来有的水珠擦干,再看看有没有水珠出来。

师:(PPT逐条出示)加红墨水,盖上杯盖,擦干外壁,观察记录,是不是这样?请小组修订刚才的实验方案,材料员至材料中心领取实验器材,注意要及时记录。(学生分组实验)

师:谁来交流你们的观察和发现?

生:我们发现杯子外壁有小水珠,说明不是杯内冷气溢出形成的,而且小水珠的颜色是无色的,这说明也不是从杯内渗出的。(指向板画图一追问:杯子外壁的水珠是不是从杯内出来的?)不是。

师:你们小组呢?

生: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杯子外壁有小水珠,而且小水珠的颜色是无色的,这说明杯子的外壁的水珠不是从杯内出来的。

师:嗯,和他们一样。那你们小组呢?你们实验过后得到什么结论呀?

生:我们也是跟他们一样的。

师:其他三小组也得到了这样的结论了吗?(生纷纷点头)

看来通过实验,同学们共同证实了杯子外壁的小水珠不是从杯里来的(板书板画)。那现在你们认为可能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从杯外来。

师: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证明。下面请材料员把刚才领取的材料交还到还材料中心。其他同学整理一下你们的个人科学记录。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学会参考黑板上的板书,鼓励学生在板画的基础上添加更多的个人研究细节)

板块四:创设矛盾冲突,引发深入思考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共同研究了杯子外壁的小水珠不是从杯里来的,那么小水珠的形成与杯里的冰有没有关系呢?

生:有!

师:你们认为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杯子里有冰,杯子的外壁才有小水珠。杯子里没有冰,杯子外壁就没有小水珠。

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想,可以设计一个怎样的实验来证明?

生:其实已经不用证明了,因为刚才你在上课放冰之前杯壁还没有小水珠,然后呢,放了冰以后就开始有小水珠。

师: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刚才我做课前准备的时候你一直在观察是吗?(朝这位同学竖起大拇指)其他同学刚才有没有看到?(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没关系,我们可以想办法再做一次,怎么做?

生:拿一个空杯子,观察一下杯壁有没有小水珠,然后把冰倒进去,看杯壁有没有小水珠。

师:这样可以吗?(生点头)请材料员领取材料,同学们还可以模仿刚才我们板画的方式记录你们的研究方法和观察发现。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师:有什么重大的发现?

生:一开始,空杯子的外壁没有小水珠;把这个杯子里的冰倒进去后,等了一会儿,就出现小水珠了,说明,小水珠的产生与冰有关。

生:我们把两个杯子放在一起,一个装冰,一个不装冰,放冰的杯子一擦干就会起雾,而那个空杯子一点雾都没有,也没有小水珠。

师:起雾?那现在看看,杯子的外壁有什么?(雾多了就变成了小水珠,板书)。

哪些小组也有像他们这样的发现?那这样的实验结果告诉我们小水珠的形成与冰到底有没有关系?

生:有!

师:(板书:与冰有关)原来是杯子里的冰在作怪呀!老师这儿也有一杯冰,杯子外壁已经有了小水珠,现在我把冰倒在另一个空杯子里,用纸巾把杯子的外壁擦干,放在桌上,静置一会儿,你们觉得小水珠还会出现吗?(边说边演示)

生:不会?会?

师:究竟会不会呢?动手试一试!

(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小组实验)

师:(板画:把冰倒掉 )把杯子里的冰倒掉,擦干外壁后,小水珠还会出现吗?

生:(生纷纷作答)有!有一点点!没有!

师:(故作疑问状)为什么杯子里没有了冰,你们的杯壁上还会产生小水珠?

生:因为冰放在那个杯子里已经很久了,遗留了冷气,有冷气就会出现小水珠。

师:放了多久了?(从上课到现在)倒掉冰后冷气遗留在哪里?(杯子里)那杯子的壁呢?(也是冷的)谁把它变冷的?(冰)那这个杯子与装冰的杯子的杯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它们都是冷的。

师:原来这几组的杯子外壁都能够形成小水珠,是因为杯壁都是冷的。(指向说没有的小组)那你们的杯子外壁为什么没有小水珠?

生:我想可能是这个杯子里的冰是我们刚才才倒进去的,它还没来得及把杯壁变得很冷就被我们又倒出来了。

师:哦,现在你们认为小水珠的形成与什么有关呢?

生:我认为与冷的杯壁有关。(板书:遇冷)

师:现在你们桌上都有一个装着冰的大杯子,摸一摸杯壁,有什么感觉?(冷)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投影出示比赛要求)。

1.每组把大杯子外壁的水珠用餐巾纸擦干。

2.在10秒钟内让你们组的杯子外壁产生尽可能多的水珠。

3.听到停止的提示声,组长把杯子举起来。

分组进行比赛。

师:同学们真棒,每一组的杯子的外壁上都产生了许多的小水珠,你们是怎么做的?

生:往杯壁上吹气。

生:我们是朝杯壁哈气。

师:为什么朝杯子外壁哈气,会有小水珠产生?

生:因为哈出的气体是热的,而且含有很多的水分。

师:然后呢?这些含有水分的热气碰到了什么?(冷的杯壁)

师:(指着最初猜测的板画)结合刚才的研究,现在你们认为是杯子外面的什么东西遇到冷的杯壁产生小水珠呢?

生:空气。

师:还有补充吗?

生:是温度,比这个冷(指着杯子)温度高的空气。

师:(指着板画)那就是杯子外面的空气遇到了……(生齐答:冷的杯壁)(板书:空气遇冷)

师:还有人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是空气中的含有水分的热气遇冷。

师:你们认为这个热气可能是什么?

生:就是热的气体,水蒸气。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的猜测也更有道理了。(补充并完善板书)

板块五:回顾反思整理,完整思考过程

师: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吗?(举手众多)不着急,大家先整理一下自己的科学记录纸,边整理边思考,一会我们再来交流。

学生整理,教师巡视指导。(参考板画如下)

生:结合整理的科学记录进行交流。(略)

师:你见过水蒸气吗?

生:我见过。

师:哦,你指给大家看看。

生:现在是看不见的。

师:哦,水蒸气是看不见的吗?你们想不想研究?

生:想!

教学实录3

生:霸王龙是最凶猛的肉食动物。

师:咱们人类没见过真正的恐龙,你们怎么知道这些知识的呢?

生:从书本上。

生:从博物馆里看到的。

生:从电脑里查到的。

师:实物中、书本上、网络上了解到,方法很好,这些方法对于你们今后学习肯定有帮助。看了课文,喜欢它们吗?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想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生读)

师:老师注意到这两个孩子,边读边做动作,真可爱。

点评胡老师在上课伊始与学生交流关于恐龙的知识,意在了解学生本节课学习的起点,并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网络、博物馆等更加宽广的渠道汲取知识,知道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师:课文围绕恐龙介绍了哪些知识?

生: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和形态。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呢?

生:第2自然段。

师:第2自然段都是围绕这两个词来介绍的,请大家圈画下来。课文介绍了哪些知识?

生:恐龙是卵生的。

生:恐龙生活了一亿多年,后来突然消失了。

师:生活的年代和消失的时间。两个生字都读准了。“漫游”在书上是什么意思?(选择义项)

生:无拘无束,随意。

师:告诉我们到处漫游,最后神秘消失。这些词组谁能读好?(屏显词语,生读)

生:雷鸣一般的轰响 一架移动的吊桥

利剑一样的尾刺 望而生畏的脸型

师:“畏”是生字,容易写错,它有来历(出示象形字)。要在田字格中写漂亮,该怎么写呢?(生读笔顺)

师:描一个,注意写字姿势。(生描红)

点评本环节教师对生字音、形、义方面的指导恰当而高效。课文有十个“四会”生字,胡老师善于精选,进行细致而全方位的指导:选择“漫”引导学生准确选择字义;对“畏”的来历则出示象形文字进行介绍;最后指导学生把生字写美观,可谓“实在”。

师:如果把这几个词放入课文,写的是哪几种恐龙?

(教师板书:雷龙 梁龙 剑龙 三角龙 霸王龙)

师:时间有限,我们聊前面四种恐龙,哪几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它们?

生:第2自然段。(生读第2自然段)

师:请大家把各种龙的名字画下来,想一想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生读)

师:这一段给我们介绍了四种恐龙,你对哪一种恐龙最感兴趣,选一种把它介绍给大家,注意说清恐龙的特点,要说准确,说生动。现在我们来到侏罗纪,那时到处是恐龙,足迹遍布世界。雷龙闪亮登场了。看看课文是怎么说雷龙的?(生读书后介绍)

师:比六头大象还要重……一比我们就知道雷龙有多重。还从哪些方面知道雷龙的特点。

生:雷龙是庞然大物。轰响,说明它的体重很重,走路好似雷鸣一般。

师:打雷让人感觉怎么样?作者这么一打比方让我们感觉到雷龙的特点。(板书:明特点)现在老师想介绍梁龙的特点。(老师介绍)满意吗?

生:不满意,因为梁龙到底有多长不清楚。

师:用了数字就清楚了有多长。剑龙、三角龙作者是怎么介绍的?我们来点有意思的,你就把自己当作恐龙。(生介绍)

师:你们都发现了它们的特别之处吗?

生:三角龙的特点是有三个大角,都有一米长,让人望而生畏。

师:你心里怎么样?

生:我很害怕。

师:就是望而生畏。你觉得剑龙怎么样?

生:背上插着剑板,尾巴上还有尾刺。

师:尾刺就像利剑。我们用这些方法,就很清楚了。这节课我们了解大意、知道特点,了解方法。课后搜集恐龙资料,用这样的方法把你喜欢的恐龙介绍给伙伴。恐龙的知识还有很多。下节课老师接着跟你们聊。

点评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本环节,胡老师充分培养每个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善于运用对学、群学,通过交流、对话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既让学生了解大意、知道特点,同时了解写作的方法,将言语实践的触角指向语用的层面,更多地关注“怎么写”。同时,教师角色有了很大的转变,由传递者变成了学生的发展者。

评析胡老师的课,看似简单,细细咀嚼,则耐人寻味。他能够科学地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一节课,教师简简单单地教,学生轻轻松松地学,师生互动,着力于建构生态课堂,共生共长。突出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 学生“学的活动”丰富多样。只有当学生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时,学生的眼睛才亮、脑子才灵、心灵才明、智慧火花才能迸发。欲使教学有效,必先让学生的学习有效,欲使学习有效;必先让学生高度参与,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种经历,在经历中习得知识、获得能力,在经历中掌握方法、归纳规律、体验情感。本节课的交互性尤其明显,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这是尊重学生的真正表现,标志着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共同体的一部分。让学生来逐一介绍各种龙的特点,力求通过简约的教学设计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都得到有效的开发,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有效的发展,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

二、 教师敢于“利用”学生。语文教材的信息非常广泛,几乎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及所传达的内容都有可能成为教学目标。但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胡老师善于取舍,在教学中敢于“利用”学生,实现学生自身能力差异的资源共享,学生成为主动积极的意义建构者。教师尊重课堂中的每一个人,呈现学生学习过程,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对学生信任、放手、激励、点燃。课要回到“人本”“学本”“生本”上来,让发展发生在学生身上,胡老师做到了这一点。

三、 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丰富多样。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运用、学会运用语言。教和学的目的,在于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表达方式。在教学中,胡老师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文字是怎么组织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这样写好在哪里?怎样才能体现出学生是否理解了呢?当然要通过一系列外化的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活动来体现。这样一来,阅读本身就成为一种言语实践,充分体现出了“理解是为了运用,读是为了写”的语用教学规律。

23 8529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