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论文范例【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饮食文化论文范例【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红楼梦饮食文化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红楼梦》;翻译观;文化传递

一、引言

㈠ 《红楼梦》及两种译本

《红楼梦》作为一部文学经典,译本有近20 种文字,近60 种译本,其中全译本12 种,最令人称道的是: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合译的《红楼梦》(A Dream of Red Mansion)(以下简称杨译)和戴维 霍克斯(David Hawkes)和约翰 敏福德(John Minford)合译的《石头记》(The Story of the Stone)(以下简称霍译)。本文以《红楼梦》原作中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为例,赏析评述两种译本在文化传递层面分别运用的翻译策略。

㈡ 文化与翻译观

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同时也涉及两种文化的交流。深厚的国学素养和对主体文化的深刻认同必然引发杨氏夫妇对原语文化特征的倚重,因此,杨宪益视忠实为第一要义,他说“译者应尽量忠实于原文的形象,既不要夸张,也不要夹带任何别的东西。”“过分强调创造性则是不对的,因为这样一来就不是翻译,而是改写了”。而霍克斯的翻译以英国文化为参照系,取向于英国文化。他笃信“读者反应论”,对文化因素采取了消除的态度。

二、对比分析

㈠ 园林建筑

例句: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礼服之人。

霍译:…two great stone lions crouched on each side of a triple gateway whose doors were embellished with animal-heads.

杨译:…two huge stone lions crouching on the north side, flanking a great triple gate with beast-head knockers

对于兽头大门的处理,两种译文的差异很明显:霍译表面很忠实于原文,突出猛兽对于大门的装饰作用,主要是增加威严的气势,但是对于其进一步的挖掘,即兽头作为门环的敲门的重要作用忽略不译,展现给读者的是装饰作用。杨译则用简短的语句展现了其基本图案和作用,这样一来,中国文化中古代大门的“铺首”文化得以简单的呈现。通过对兽头门环的简单介绍,即展现、传递了中国的古文化,又能吸引读者进一步探究。看到霍译的译文,也许还不能产生如此强烈的好奇心,也不能形成较为完整的形象。

㈡ 封建礼教

例句: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霍译:…were comparatively low-ranking ones in the domestic hierarchy…

杨译:…the relatively low-ranking attendants escorting her.

发展了一千多年的封建礼教在清朝稳定地传递下来,形成了整个社会、地区和家庭的严密的等级制度,在贾府这样的大家族更是如此。例句中以贾府的“下等人”,即文中的三等仆妇的华丽和高档的吃穿用度凸显贾府的繁荣和奢华。如果表明封建等级制度严密,每一阶层的人,其服饰、言行举止都在与之对应,就不难做到以上所说的凸显贾府之奢华的作用。在体现等级制度方面,霍译的增加了“in the domestic hierarchy”这一短语:基本上霍译采用了归化手法-通过增添“in the domestic hierarchy”作为“comparatively low-ranking”的依据,使得这一比较显得有理有据,杨译则省略了这一文化的具体形式和表象。

(三)饮食习惯

例句: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

霍译:…the servants brought in tea and various plates of food

杨译:Meanwhile refreshments had been served. And as Xifeng handed round the tea and sweetmeats.

东西方的饮食习惯存在巨大差异,比如食物:米饭还是面包?用餐习惯:分餐还是“聚餐”?例句中体现了中西方茶点的具体差异:茶叶是东西方文化共通的方面;点心则极为不同,中国以馅饼、酥类为主,西方则以蛋糕、蛋挞见长,而且西方茶点中必然包含糖果。霍译的“various plates of food”比较笼统,而杨译的“sweetmeats”基本符合中国糕点的特点。

三、结语

本文通过园林建筑、封建礼教、宗教信仰和饮食习惯等方面的比较,发现霍克斯采用了归化译法,把大量的汉语文化用西方文化解释, 这种以目的语为归宿的策略, 充分照顾了西方读者的需要。而杨宪益夫妇译本以“ 忠实”为目的, 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作的风貌, 保留了原作中所体现的文化意义,尽量把中国传统文化传达给西方读者。

参考文献:

[1]Newmark, Peter. About Translation「 Matters Ltd.,1991.

[2]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包惠南。实用文化翻译学「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4]崔永禄。霍克斯译《红楼梦》中倾向性问题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5]秦红梅。杨宪益《红楼梦》译本中文化成分的处理方式「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饮食文化论文【第二篇】

饮食是人类生存于世的前提,其重要性促使作者在文学创作时总会有意无意地对笔下的饮食对象进行加工,故子弟书中对饮食的描写,虽然是对当时饮食现象具体而鲜活的反映,是现实中的饮食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投影,但并不等同于其所描写的饮食本身。黑格尔在谈到作者和作品的关系时曾提及:“欲望所要利用的木材或是所要吃掉的动物如果仅是画出来的,对欲望就不会有用。”因此作者在进行文学意象描写时,为了表现自己的某种欲望总会对其进行一定的加工,否则就难以满足受众的期待视野。子弟书作者在这一点上做得恰到好处,看似描写当时的饮食现象,实则巧妙地融入自己的主观意识,将饮食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等特征进行了良好地呈现,充分验证了“人的感觉不但可以同对象发生功利的、伦理的、道德的关系,而且还可以发展成为一种诗意情感的关系,文学艺术正是人的感觉中这种诗意情感的高度发展的产物”。由此,对子弟书中的饮食现象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在把握子弟书作者对饮食的审美再造与审美情趣特征时,也可以了解入关之后满族饮食文化的概况,并一窥时人的饮食结构及趋向。

二、子弟书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

综观子弟书中饮食文化现象,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民俗性、地域性等特征,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彰显了当时满族男性视角中的饮食文化特征。

(一)民族性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在婚俗、祭祀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以描写满族婚俗的《鸳鸯扣》为例,作者详细地描写了为女性宾客准备的婚宴:“先摆上整鸡整鸭与酿肚,四抢盘中有尾绝大的鲜鱼。然后是海参燕窝五碗南菜,水晶澄沙两样儿蒸食。”单看这段描写,菜肴的原料不错,似乎对女性宾客非常重视,但是根据子弟书《厨子叹》中的描述,当时置办宴席时“正用的东西猪羊菜蔬,配搭的样数鱼蟹鸡鸭”。由此可知,旗人婚宴中为女性宾客准备的婚宴实际上使用的都是配菜,没有以猪、羊为原料制成的主菜。这种饮食原料的选择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社会原因。皇太极曾在天聪元年九月初一颁布诏令规定:“嗣汗及诸贝勒以至小民,凡祭祀及筵宴、殡葬、市卖所用牛、马、驴、骡,永行禁止之。”又曰:“自汗及诸贝勒,以至小民,凡祭祀筵宴殡葬及市卖等,只许用山羊、豕、鸡、鸭、鹅牲畜。”除去清朝统治者规定的不可宰杀的牲畜之外,剩下的大型家畜只有猪、羊。猪肉是满族尤其入关之前最喜欢吃的肉类之一,也是其招待尊贵客人的必用饮食原料之一,然而《鸳鸯扣》中招待女性宾客的婚宴上并没有猪肉的存在。这种现象和满族女性的地位有关,清人徐珂在《清稗类钞》中指出了满族女性在娘家和婆家地位的不同。“旗俗,家庭之间礼节最繁重。而未字之小姑,其尊亚于姑。宴居会食,翁姑上座,小姑侧坐,媳妇则侍于旁。进盘匝奉巾栉,惟谨如仆媪焉。”可见《鸳鸯扣》中用来招待女性宾客的饮食原料及菜式应是满族女性因婚姻带来的地位变化在饮食文化中的一种外在物化形式。这种旗人婚宴的饮食习俗,反映出满族入关以后,虽然受汉族文化的影响较深,但并没有完全失掉自己的民族个性。此外,在子弟书中出现的其他满族食品,在反映满族饮食文化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反映出其对汉族饮食文化的影响。《窃打朝》中尉迟敬德的早餐是甜浆粥、油炸果、炸糕,其中炸糕反映了当时满族人嗜面、并喜欢将其油炸的特点。《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满人嗜面,不常嗜米,种类繁多,有炸者、蒸者、炒者,或制之以糖,或以椒盐,或做成龙形、蝴蝶形,以及花卉形。”满族人之所以嗜好吃面,是和其原游牧生活有关,因为面食尤其是油炸的面食有利于携带并长期储存,能满足其游牧生活需求。《过继巧姐儿》中的豆馅包也是满族的特色食品之一,它以浸泡发酵的黄米为原料,制作时,“先将水面拍成圆饼状,里面包小豆泥,最后成球形,蒸后食用。宜热食或凉食。热食蘸荤油或红、白糖为佳。”炸糕及豆馅包反映了满族人嗜好粘面的饮食取向,《老侍卫叹》中的酸菜则反映出满族人在苦寒的辽东地区善于利用环境和原料创制新式菜品的乐天精神,正是因为满族的这种面食习俗及酸菜腌制的独特性,它们对汉族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时至今日,依然在汉族的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满族饮食文化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构成要素之一,其独特与丰富的内涵性,也体现出中华饮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针对这一点,日本学者中山时子曾感慨到:“潜藏在中国饮食文化背景后面的究竟是什么呢?本来饮食文化就是一种综合性文化。它不仅包括食物原料、加工方法、饮食方法、烹调用具等要素,还包含着隐匿在这些要素后面的思想、哲学、宗教等问题。”由于饮食文化蕴含了如此多的内涵,所以在满人入关已近二百年的子弟书创作时期不但仍能保有独特的婚宴饮食文化现象,而且其民族特色饮食如炸糕、酸菜、沙琪玛等也为其他民族所接受,体现出饮食文化之于一个民族具有其他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及不同民族之间饮食文化相互影响的事实。

(二)时代性

不同时代的饮食具有不同的特征,子弟书作者通过对清代中后期流行小吃及经济萧条时期的饮食描写,诠释了子弟书中饮食文化的时代性特征。由于大部分流行小吃的原料低廉,故其常被认为是饮食中的“下里巴人”,难登大雅之堂,文学作品中也很少对其进行详细的描写。然而受子弟书的说唱文学性质及其演唱地点等因素的影响,子弟书作者提及了不少当时流行于北京的小吃,如荷叶香粥、蟹肉烧卖、瞅眼食、吊子、丝糕、切糕、豆腐脑、煎饼等。这些流行小吃或具有季节性,如荷叶香粥、蟹肉烧卖;或原料极其低廉,为一般世人所不齿,但凭着它们与荤菜沾边的特点,使其仍能在收入低下的人群中流行一时,如瞅眼食、吊子等。子弟书中描写的流行小吃还透露出另外一个信息,即子弟书创作时期,中下层旗人的生活状况极其不佳。《苇连换笋鸡》中的堆拨兵用破帽子换笋鸡的行为,反映出在官府当差有一定薪酬的堆拨兵尚且手内无钱买食物,那些不当差且好逸恶劳、贪吃贪喝的中下层旗人的生活更是难以维系。在这种窘迫的经济条件下,与荤腥沾边的瞅眼食、吊子等顺理成章地成为流行一时的小吃。子弟书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不是简单的粉饰太平,而是敢于直言,他们不但对社会经济繁荣背景下的饮食进行了描写,也对社会经济极端不佳下的饮食状况也进行了描写。《厨子叹》从正反两方面对其进行了呈现,社会经济状况繁荣时,家境一般的清朝人在宴席上常用的是:“……羊肉准斤六十六个,肥猪一口二百七八,大碗冰盘干装高摆,肘子稀烂整鸡整鸭。罗碟五寸三层两落,活鱼肥厚鲜蟹鲜虾。”而在社会经济萧条下的宴会菜肴则是:“红汤儿的是东蘑白汤儿的片笋,肉名儿的丸子团粉末儿的疙疸。挡口的晕腥是炖吊子,油炸的焦脆是粉锅渣。东坡几块囊皮膪,炒肉多加嫩麦芽。”通过这段描写可以看出,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饮食有关的活动,已经远远超出了饮食本身,正如王仁湘所言:“饮食植于人类是具有第一要义的事情。饮食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也是人类进化的必要条件,同时是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饮食和文化息息相关,人们倾注于饮食之中的审美意识情趣及由其带来的审美愉悦感,是人类其他活动所不能代替的。因此,《厨子叹》中的厨师才会在天灾连连、社会经济状况极端萧条的境况下,利用各种饮食中的“下脚料”做出一桌至少表面看来绘声绘色甚或不亚于以荤菜主打的宴席,从而使设宴主人顺利地完成其人际交往任务。这段描述也体现出与人类的其他必需品相比,饮食的取材范围与食用方法具有极强的时代性特征。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饮食原料的使用大相径庭,在经济极端恶劣的情况下,即便是质量低下的“下脚料”也能做成色香味俱全、待客的菜肴,体现了清代中后期饮食乃至中华民族饮食的原料具有极强的时代性。正是由于这个特征的存在,才能使饮食文化在社会的任何经济条件下都能得以延续发展,无论统治阶级如何更换以及民族的居住环境如何变化,都不能抹杀掉原有饮食文化的特性,新的饮食文化的出现,只是在原有饮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良创新。

(三)民俗性

饮食文化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离的关系,这一点在民俗文化方面也得到了呈现。“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饮食文化正是以行为示范、心理影响等方式体现了民俗性。《花别妻》中妻子为出征的丈夫准备的芦子、槟榔、豆蔻等物品,深刻地体现了当时的习俗。“嚼芦子”是在某些少数民族间流行的习俗,其名称不尽相同,《百夷传校注》:“傣族食槟榔,皆杂芦子、石灰、蒌叶或草烟叶共嚼,芦子即蒌子,亦即嵇含所称之扶留藤。”迄今为止,云南的傈僳族等少数民族到现在还保留着这一习俗。从中医的角度出发,豆蔻具有消除口臭、消炎等作用,在牙膏还没发明的年代,嚼豆蔻成为了一种习俗。“这顿粥自然喝得痛快淋漓。食饱摩腹,得想法子消食,自然不能喝普洱茶,便只有嚼豆蔻了。”与嚼芦子、豆蔻相比,嚼槟榔更是流行一时,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食槟榔》条载:“自福建下四川与广东西路,皆食槟榔者。客至不设茶,唯以槟榔为礼。”嚼槟榔又以广州地区为甚,《百夷传校注》指出在当时的广州“不以富贵长幼男女,自朝至暮,宁不食饭,唯嗜槟榔。”时人之所以酷爱槟榔,是因为槟榔能够“辟瘴、下气、消食,食久,顷刻不可无之,无则口舌无味,气乃秽浊。”嚼芦子、豆蔻、槟榔这一习俗,在改编的《窃打朝》中,也有所呈现:“吃槟榔到处搭讪耍芦子,装叶子连三骗吃蒲城烟。”《禄寿堂》中赴宴也要带着豆蔻和槟榔。由此可见,“嚼芦子”等习俗在清代中晚期非常流行。饮食文化在子弟书中的民俗性还体现在中上层旗人子弟赴宴时所要做的准备,如《禄寿堂》中的中上层旗人子弟赴宴时,需要自带厨师及“漱口盂儿小脸盆儿鼻烟壶儿水烟袋儿与九盒儿香。还有鸦片烟全份器具收拾妥,荷包内是落风鲜缩砂豆蔻还有油绉槟榔”。这些现象表明,赴宴并不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进行人际交流,从而巩固自己的人际圈。

(四)地域性

子弟书作者虽是满族人,但是长期居于辽沈、京津等地区,深受当地饮食文化的影响,反映到子弟书中,就是描写了大量具有地域特征的饮食文化现象。上文提过的甜浆粥、油炸果在当时非常流行,是京津地区的特产。《燕台竹枝词》中对“甜浆粥”的制作方法进行了详述:“豆粉为糜似胶,晓添活火细煎熬。蔗香搅入甘香发,润肺无烦下浊醪。”清人闲园鞠农曾指出卖甜浆粥的摊位往往同时备有螺丝火烧、油炸果、炸糕。《窃打朝》中尽管描述的是家中的早餐,但亦备有甜浆粥、油炸果、炸糕,体现了当时京津一带早餐的特点。子弟书中地域性明显的食品还有炖吊子、切糕、粘糕、灰头菜、笤帚苗、丝糕、煎饼、棋炒、酱茄瓜、云母糕等。这些富有地域性特征的食品,体现出子弟书作者贴近生活,不论是编创还是自创的子弟书内容如果是在北京地区发生的故事,则是选用富有京津地区特色的食品,如编创的《窃打朝》中的甜浆粥,《过继巧姐儿》中的粘糕、丝糕等;自创的《老侍卫叹》中的炖吊子、酸菜等。编创的《盗甲》故事发生在山东梁山一带,故作者在其中选用了梁山的特色食品棋炒、酱茄瓜等。凡此种种,在反映出子弟书作者尊重事实的同时,也反映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在文学创作中如果不能考虑到饮食文化的这一特点,就会使整个作品显得不伦不类。

三、子弟书饮食文化中的审美建构

普洛丁在谈到声音和美的关系时,曾提及“物体美主要是通过视觉来接受的,就文词和各种音乐来说,美也可以通过听觉来接受”。作为说唱文学,子弟书的内容正是以声音的形式被呈现给受众的,要想让受众对子弟书的内容有兴趣,子弟书作者就必须在文学话语、审美意象等方面对子弟书进行精心的建构。

(一)文学话语层面的建构

文学话语是将创作者的思想及创作理念进行物化的一种手段,决定着受众是否能够接受创作者的思想及创作理念。采用何种文化话语形式,既受创作者的影响,又受文学体裁的影响。纵观子弟书中饮食文化的话语层面,从词的形式出发,主要使用了叠词;从词的来源出发,主要使用了方言词语。

1.叠词。

叠词是汉语中形式比较特殊的一种词,其表现力强于一般形式的词语,从《诗经》时代开始,就为韵文作者所喜用。鲍震培指出子弟书作者使用大量叠词的原因在于:“一是纯粹为增加语言的音乐美,没有附加意义。……大量的重迭词是有附加意义的,在表现音乐美的同时,还能表示程度的加重或减轻,事物的大或小,数量的多或少,可以加深读者(听众)的印象,并且带有叙述人的主观情绪,在刻画人物时使用重迭词,可以描摹生动使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性格鲜明具体,具有可见性。”在描述饮食文化时使用叠词,同样也可以使饮食文化或其所关涉到的对象更加生动形象。《赵五娘吃糠》中,作者仅用恶恶实实一词,就将赵五娘婆婆误认为赵五娘偷吃的是美食佳肴,然后抢过来之后那种迫不及待争吃的贪婪情态刻画得惟妙惟肖。《长随叹》中通过长随握着糠窝窝对自己以前豪华生活的回忆,将长随那种懊恼的心情、以及现在生活的凄凉都呈现了出来。《厨子叹》中泡泡满满、拣拣挑挑等AABB式词语的使用将原料匮乏情况下厨师如何置办宴席的行为进行了传神描写;挨挨挤挤、压压杈杈、堆堆垛垛、绿绿花花等AABB式词语的使用将社会经济良好时,富裕家庭举办宴席时的饮食原料丰富的盛况进行了呈现。《老侍卫叹》中的温温则体现了老侍卫夫妻穷困潦倒不堪的生活。饽饽、拉拉饭等饮食文化词语则体现了满族鲜明的饮食文化特征。叠词的这些功用是其他形式的叠词所不具备的,它留给受众的想象空间极为广阔,使受众审美情趣范围内的人物、事件及景色等等更加丰满、生动。叠词的这一功用对以声音为传播形式的说唱文学而言非常重要,反映到子弟书中,则是每篇子弟书中都有叠词的存在,甚至是大篇幅的使用叠词。子弟书作者在塑造饮食对象时,使用叠词主要是描述人物有关饮食的动作形态、饮食的色彩等,给受众带来听觉的有力冲击。

2.方言词语。

由于子弟书作者长期居于沈阳及京津一带,其语言俚俗色彩浓厚,反映在饮食文化上,一是体现在作者提及了诸多地域色彩鲜明的饮食名称。如《老侍卫叹》中的饽饽、双皮,《光棍叹》中的火灼、洋果子等,它们是当时京津一带对水饺、猪耳朵、烤饼及从外域引进的糕点的称呼。二是体现在作者描写了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饮食现象,如《老侍卫叹》中的吊子,吊子是炖吊子的简称,是当时北京地区流行的一种菜肴,“将猪的肝、肠、心、肺等煮熟,调以佐料而成”。《阔大烟叹》中的切糕是当时流行于京津一带的糕点,用粘面蒸制而成,食用时用刀切成片。《过继巧姐儿》中的丝糕是当时北京地区独有的一种糕点,以小米面或玉米面制作而成,“发酵,蒸熟后切成方块,内多蜂窝,一般并不放糖,做主食。”《须子谱》中的藏饼、炒虾仁、卤牲口、菜心熘肌髓等。这种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饮食名称和饮食现象的出现,为子弟书的语言增添了俚俗色彩。三是在描述饮食文化现象时,使用了大量的方言词语描述人物的行为,在《两宴大观园》中使用溜滑、唏哩哗啦、硬、漾等方言词语将刘姥姥参加豪门宴会的那种窘态、土气描述得一览无余。子弟书主要是在京津一带流行,故方言词语的使用在说唱过程中更易引起该方言区受众的兴趣。相较于普通话而言,方言词语更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是人物地域身份的一个标志,刘姥姥所用的方言词语正是体现了它的这一功能。

(二)审美意象层面的建构

红楼梦饮食文化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选修课《〈红楼梦〉欣赏》开放性

统一内容、统一手段、统一进度的统一化教学模式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作为活生生个体存在的学生的个性需求。选修课的开设,从理论上讲则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怀海特说:“教育改革的第一个要求是把学校看作一个单位,有它自己被批准的课程,这个课程建立在它自己的需要上,由它自己的教师来制订。”①但是,由教师自己制订的选修课到底怎么开、开什么?笔者以为,选修课的最大意义在于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所以,构建开放性的教学机制是关键。所谓开放性的教学机制,是指允许学生介入教师的备课过程,上课过程中给学生以充分的展示空间、足够的思考时间,最后在师生多向评价中,使课程内容得以拓展、师生水平得以共同提高的教学机制。下面笔者将从自己《〈红楼梦〉欣赏》选修课实践出发,对此问题进行具体阐述。

一、 课堂因我而精彩――开放的教学形式

选修课开课后教师首先发现,相对于《红楼梦》原著文字,学生其实对影视欣赏更感兴趣。而教师开课的目的绝不是让学生只关注影视内容就够了,因为让学生聪明起来的办法不是欣赏影视,“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②。其二,相对于原来固定班级的学生,这些参加《〈红楼梦〉欣赏》选修的学生,除了对《红楼梦》有更为浓厚的兴趣外,90后的他们也很乐于展示自己、表现自己。面对这一现实矛盾和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因势利导,将影视欣赏与文字解读相结合,将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点慢慢拉回到原著上来。在这过程中,又给学生以充分的空间展示自我,提高学生自信力。

比如,在教学“身前身后事――判词解读”讨论主题时,教师在学生研读完判词后,可布置学生一项任务:下载一段你认为最能体现原著人物特征的视频,在课上播放交流,并说说你选择该视频的理由。这一任务既充分利用了年轻人娴熟的网络下载技术,又让学生能在甄别、取舍的过程中关注原著、研读原文,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锻炼、展示自己,可谓一举多得。学生会下载、能播放、乐展示,学习信心和参与热情自然提升。而学生下载的视频定是五花八门的,讲解理由也不乏独到之处。教师在学生充分欣赏视频之后,可让学生自由讨论87版和新版的林黛玉形象、87版的和新版的晴雯形象哪个更符合你心目中的形象、哪个更贴合原著形象等问题。学生视频欣赏得认真,文字解读得细致,问题讨论得热烈,原来的问题讨论最后几乎成了辩论会,学习效果甚佳。

比如,在教学“笑骂皆是情――《红楼梦》说话赏析”专题时,为了让学生对《红楼梦》人物的说话艺术有更直观、深刻的体验,教师事先就布置了小组任务:选择你们认为说话艺术最精彩的一个片段进行角色扮演,角色自定。小组角色扮演既满足了90后学生爱表现的心理,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或许学生的表演是仓促、稚嫩的,但学生参与的态度是真诚的,参与的经验是宝贵的。

再比如,在赏析人物形象之“任是无情也动人――宝钗”内容时,针对学生对宝钗的褒贬不一的态度,教师可设置辩论环节,辩题可以是“你认为宝钗是贤惠还是虚伪?”“宝钗和黛玉,谁是妻子的更合适人选?”等等,让学生既有充分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又有细读原著文本的驱动力。

开放活跃的选修课堂,学生是绝对主角,选修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全方位展示自我的最好舞台,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自我对话、与他人对话,乐在其中,因为“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③。于是,看似枯燥无味的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红楼梦〉欣赏》自然而然就人气爆棚。“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④,说的就是这个理吧。

二、 我要我的滋味――开放的教学内容

学生在课堂上发几次言、辩几次论、扮几个角色,是否就意味着学生已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了?答案是否定的。光是教学形式的开放,没有思维的碰撞与契合,只能是花拳绣腿的表面功夫。甚至有时“表面兴旺的背后隐藏着不可忽视的危机”⑤。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备课中来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有效参与。

初步构思《〈红楼梦〉欣赏》选修课教学内容时,笔者设想的教学内容是四大专题,分别是“莫道是寻常――《红楼梦》命名赏析”“哭红悲艳处――《红楼梦》人物赏析”“笑骂皆是情――《红楼梦》说话赏析”“尝仙桃一口――精彩情节导读”,每专题又分别由若干讨论主题组成。之所以在内容选择上蜻蜓点水涉及人物、说话、命名等各方面,是因为想让参加选修的初学者对《红楼梦》的多方面艺术都有一定了解、兴趣浓厚者对《红楼梦》有进一步深入研读的动力,从而对其未来阅读生涯产生一定影响。

待学生报名后,教师在学生中作了简单的调查,问题之一是:你最期望本选修课开设哪方面的学习内容?48位参加《〈红楼梦〉欣赏》选修的学生,其中27人次提到对宝黛钗三人的关系、爱情、性格感兴趣,21人次对《红楼梦》中的诗词尤其是十二钗的判词感兴趣,17人次提到对《红楼梦》人物的说话艺术感兴趣,12人次想了解《红楼梦》与作者的关系,4人次想了解《红楼梦》的饮食、服饰、建筑等其他方面知识。

基于此调查结果,教师及时地调整了自己的教学内容。在原来专题基础上,增加了两个新专题。为满足学生希望了解《红楼梦》与作者的关系的心理,新增设了专题“一把辛酸泪――走近曹雪芹”,专题由“都云作者痴――曹雪芹其人”“满纸荒唐言――雪芹与石头”“谁解其中味――序幕概赏”三个讨论主题组成,以便学生对《红楼梦》作者的生平遭际、创作缘由及作品基本思想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在介绍作者与作品关系时,适当引入脂砚斋的评语,介绍胡适等人的观点,穿插学者刘心武的揭秘,让学生在多种观点面前,结合原著文字,对作者和作品的关系,自由下结论。

为满足学生对《红楼梦》饮食文化等方面的好奇,新增设了专题“茶语无限事――盏茶玄机”,本专题由“关乎命运”“关乎性格”“关乎处境”“关乎姻缘”四个讨论主题组成,通过解读枫露茶事件、栊翠庵品茶、黛玉初进贾府饭后饮茶心理及凤姐吃茶玩笑,明确饮茶关系茜雪命运、揭示妙玉性格、暗示黛玉今后处境、透露宝二奶奶人选信息,使学生对《红楼梦》的饮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一饭一茶皆关主旨、不可等闲视之的解读意识。

另外,为了解决学生对《红楼梦》人物判词的疑问,在“哭红悲艳处――《红楼梦》人物赏析”专题下新增了讨论主题“身前身后事――判词解读”,教师与学生共同解读、讨论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读判词、所听曲子,使学生对人物形象、命运等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认知。

如此,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课堂学习的就是学生真正想要的,学生的困惑得以解疑,学生的兴趣得到尊重,学生影响甚至支配教师的教学内容,学生岂有不兴趣大增之理?而“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⑥。

三、 我的课堂我评价――开放的教学评价

开放的教学内容,就是学生参与教师的备课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知识储备的实际情况随时更新自己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形式,就是教学过程中,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绝对主角。那开放的教学评价是什么样的呢?开放的教学评价绝不是用一张试卷几道题目解决的,也不是用点名签到迟到早退来评判的。开放的教学评价应该包括师生相互评价、生生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师生对课程的评价,其中尤其不可或缺的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师生对课程的评价。

比如,在课程将近结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下自己在《〈红楼梦〉欣赏》选修课中的收获、向学生推荐本课程的推荐指数及一句话推荐语。收获可以是知识、情感、做人等多方面的。推荐指数采用星级制,最高级别是五星级――非常值得推荐,最低级别是零星级――毫无推荐价值。教师据此既可了解学生的自我评价,又可由学生在《〈红楼梦〉欣赏》这门课的收获、对《〈红楼梦〉欣赏》这门课的喜爱程度,而对《〈红楼梦〉欣赏》这门课的价值有更科学、客观的认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不署名形式写下自己对任课教师最想说的话,赞美或批评皆可。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褒贬,反思自我授课得失,或为下一次选修课的开发、开设储备经验和教训,或进而深层思考本选修课程的存在价值。

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也可以采用更新颖开放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例如,红楼人物对应评价法:才情突出者,冠之黛玉;通古博今者,赞之宝钗;勤勉上进者,比之香菱;活跃能辩者,评之湘云;乖巧懂事者,谓之袭人……由此推开去,生生间的评价,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周围同学上课表现,为其找到大观园中最相对应的人物,并注明理由。如此评价,既体现《〈红楼梦〉欣赏》选修课课程特色,又让学生耳目一新,还可让学生重新审读文本、审视自我,实现学生对原著文本的二次探究解读目的。

开放的教学的内容、开放的教学形式、开放的教学评价,学生介入备课,支配上课,参与评价。对学生来说,内容是我要的,形式是我乐的,评价是我想的,选修课堂也就成了学生舒展性灵的空间。

以上便是笔者《〈红楼梦〉欣赏》选修课开设实践的一点思考,欢迎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①[英]艾尔弗雷德・诺思・怀海特著《教育的目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②[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版

③[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饮食文化论文【第四篇】

随着科技的发展,渔猎工具、炊具不断地改进。随着无数尝试和不断积累的经验,人类的食物原材料也越来越丰富。但是由于地域不同,各个国家的食材也不尽相同。中国的饮食原料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不断地汇聚、增加和补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种类繁多,涉及广泛。自古以来,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就是以饭食为主,以菜为辅,以菜佐饭。主食的种类主要以米食和面食为主,中国的南方多以米饭为主食,而北方则以面食为主,如面条,饺子,馒头,饼等。副食的种类更加丰富,如蔬菜、肉类、蛋类、禽类、鱼类、奶类、豆类等。

俄罗斯处于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不利于农作物的种植。所以,俄罗斯人可用的食材算不上很丰富。以面包为主食,面包分为白面包和黑面包。俄罗斯人把粥视为面包的“始祖”。俄罗斯民间有句谚语是“粥——我们的母亲,黑麦面包——我们的父亲”。在俄罗斯,土豆被称为是“第二面包”,与圆白菜、胡萝卜和洋葱一起,是俄罗斯人一年四季不断的“看家菜”。丰富的森林和湖泊、河流带给俄罗斯人野味菌类、山果和海鲜鱼虾。俄罗斯饮食中副食主要有肉类(牛羊肉为主)、牛奶、奶酪、香肠、鱼类、禽蛋和块茎类蔬菜如土豆、圆白菜、胡萝卜和洋葱等。

二、餐具的差异

在饮食的餐具的使用上,中俄两国差异很大。众所周知,中国人用筷子夹菜,用汤匙喝汤、用碗盛饭。而俄罗斯人用刀叉吃牛排、喝汤则用专门的汤匙。中国的餐具在材质上以瓷为主,兼有铜、不锈钢等。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还有各种形状的杯、碗、盘、碟。在中国讲究美食要用美器配,根据菜肴的特点来选择器具,煎炒、炸爆等无汤汁的宜用平盘;炖、烩、汆等汤汁较多的则用碗、盆。餐具还要菜肴的形状相统一。例如,鱼类才适宜用长盘,丸子类的宜配圆盘。另外,餐具的色泽和菜肴的颜色也要相协调,例如,深色系的菜要配淡色器皿,而淡色系的菜要配深色器皿。俄罗斯人的餐具体系庞大,无论是刀子、叉子、汤匙还是盘子,都有各种形制。例如刀又可以分为食用刀、肉刀、鱼刀、奶油刀、水果刀等;叉可分为肉类用、鱼类用、前菜用、甜点用;汤匙分为前菜用、汤用、咖啡用、茶用等。依照不同料理的特点配合使用不同形状的刀叉。

三、上菜顺序的差异

由于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的不同,中餐和俄餐的上菜顺序也不同。传统的中餐是先上酒菜,后为饭食。先上冷菜、饮料和酒,然后上热菜。热菜的上菜顺序也有讲究。先鲜后咸,先辣后炒,先烧后蒸,先清淡后肥腻。俄罗斯有三道主菜。第一道菜为汤,俄罗斯最著名的是红甜菜汤,也称为罗宋汤或苏卜汤。接下来的第二道菜是肉菜,如炖牛肉、煎牛排、烤牛肉块,还有炸鸡、炸肉饼等等,也会搭配一些素食,比如土豆条和圆白菜。最后,在吃饭结束的时候还有一道甜食,种类非常多,有蛋糕、羹、糖水果子、冰淇淋等。在中国,甜食不属于正式吃饭的范围,它更多算作一种零食。中俄两国饮食文化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都有其独特之处。中俄饮食文化的差异不仅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也折射出了不同的民族心理。揭示中俄饮食文化的差异,有助于跨越文化鸿沟,有效地避免人们在交际时由于文化的差异产生不理解或误解,从而促进中俄两国饮食文化的共同发展,增强文化的交流与友谊。

23 566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