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教案最新10篇

好文 分享 时间:

通过故事探讨亲情与智慧,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希望与解决方案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教案”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教案

《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教案模板 篇1

一、 出示剪刀和蓝色布料引起幼儿兴趣

1、孩子们,你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样东西,来看一看你认识它们吗?(出示剪刀)这是什么?(幼回答剪刀)剪刀是用来干什么的?(剪东西的)它又是什么?(出示蓝色布料)布料是用来干什么的?那你说一说布料可以做什么?(衣服、裤子、手绢等)哦,原来布料这么有用啊!

2、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本特别好看的图画书,这把剪刀和布料就藏在这本图画书里面,让我们来看看吧!

二、 引出故事,出示图画书

1、封面上都有谁?(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和一个小男孩)

2、那你猜一猜老爷爷和这个小男孩是什么关系呢?

3、上面还有一行字,就是故事的名字,叫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会有什么办法呢?他是怎么做的?我们一一下。

三、 介绍扉页

我们再来看扉页,你有看到了什么?(许多小星星)它的背景是什么颜色的?(蓝色)对,这就是一块带小星星的蓝色布料,故事就从这块蓝色的布料开始了。

四、 播放课件,幼儿观看课件,回答问题

1、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

2、约瑟小时候的小毯子是谁为他缝制的?

3、约瑟渐渐地长大了,奇妙的蓝毯子变得怎样了?妈妈说了什么?约瑟又怎样说的?

4、爷爷用小毯子做成了什么?随着约瑟的长大,爷爷用他的巧手又接二连三地把小毯子变成了什么?

五、 做游戏

1、幼儿排序(按爷爷缝制的先后顺序把毛毯、外套等教具排序)

2、教师在幼儿排序完后再为幼儿串讲故事

教师:原来这块毯子和毯子做成的各种各样的东西记录着约瑟成长的’岁月,陪伴着他童年快乐的时光。更重要的是爷爷在缝制的过程中也秘密的缝进了爷爷的一片爱,爷爷是那样的有办法,用他慈祥的爱心和灵巧的双手为约瑟把旧的可以扔弃的东西变新,变成有用的的东西,爷爷很爱自己的小孙子。那你的爷爷对你的爱又藏在哪里呢?

3、和幼儿谈话,一起说一说爷爷对你的爱和你怎样爱爷爷?

六、 幼儿找纽扣

让幼儿观察图画书最后一页,幼儿找纽扣发现了小老鼠的一家

教师:哇!这个故事太有趣了,还有小老鼠的一家呢!两个世界,两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老鼠的一家和爷爷的一家都是那样的充满着智慧,能把普普通通的东西变得奇妙无比,这本书告诉了我们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办法,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变废为宝,把不能用的东西变成有用的东西。

七、 出示风车、玉米皮小人,废旧布料

1、这些东西都是用什么做的?

2、教师把废旧布料送给幼儿

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布料送给你们,拿回家也利用你的小巧手制作出有用的好玩的东西,看一看,谁比故事里的爷爷还要聪明。

《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教案模板 篇2

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通过爷爷为孙子不断改衣服的寻常小事,折射出看似平淡的家庭生活中的脉脉温情。故事书的画面细腻,会使孩子在一遍遍的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更会使孩子们在一次次惊奇的发现中体会家的温暖。刚刚步入中班的孩子使用剪刀的机会比较少,这次的活动就以故事为主线,借助剪纸这条副线,为孩子创设剪纸的机会,在为爷爷做礼物的情景中体验自己的成长,感受长辈对自己的关爱。

结合中班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这样定位的:

一、目标设置:

1、积极关注故事线索的发展,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及家人的关爱。(活动重点)

2、初步尝试使用剪刀,大胆想象并运用废旧纸张剪出各种物品。(活动难点)

二、活动设计:

活动的第一环节主要是观察画面,感受故事。故事中一共有五次“变”,第一、第二次引导孩子大胆想象可以变成什么;第三次变时引导孩子重复爷爷的话“还够做”,从中体会爷爷的节约;第四次时增加难度,将爷爷的话和妈妈的话进行对比;最后一次用问题“已经这么小一块手帕了,爷爷有没有把它扔掉?”来引导孩子思考,从而更进一步显出爷爷的聪明与节约。

孩子理解了故事以后,自然进入第二环节:师生共同参与,按照故事线索将故事中出现的物品一一变出来。这是活动的难点。考虑到第一步“把毯子变成外套”操作难度比较大,所以由老师来示范完成。示范指导的同时把一件剪成的衣服和一张方形纸进行对比,让孩子充分地观察、比较,主动习得剪纸的方法。接下来每一步的操作难度相对比较小,可以邀请孩子参与进来,进一步探索、感知剪纸的方法。

最后,引导孩子大胆想象为爷爷做什么礼物。我会出示不同形状的碎纸料,让孩子判断思考怎样按需取材或按材做合适的礼物,对孩子渗透按需选材和按形创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孩子,我将采用“帮一帮(局部帮着剪)、放一放(教师或同伴演示)、推一推(鼓励独立完成)”的指导方法,尽量使每一个孩子都找到自信、体验成功。

三、活动特点:

新《纲要》中明确提出“从学前阶段到小学低年级,故事是儿童阅读的主要材料。因此让幼儿慢慢适应故事文体特征以及其中包含的一些基本成分,都会有助于儿童建立起基本的阅读策略。”“在与幼儿一起读书的过程中,可以用绘画和表演的方式来帮助幼儿假设不同的事件发展情景。”在这个活动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和孩子们一起进行阅读,用剪纸的方法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发展线索、感受故事的内涵,不仅能帮助孩子建立阅读策略,而且孩子在主动的动口、动脑、动手中很自然地理解故事、提高剪纸水平和技巧。相信孩子在快乐阅读、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会收获许多。

《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教案模板 篇3

教学目标:

1、阅读图画书,了解故事内容,感受图画书的魅力

2、通过阅读,感受长辈的慈爱和智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用一两句话来形容你的爷爷或者外公

2、 引入主题

二、讲述

1、 观察封面,你想知道些什么?

2、 观察环衬,想想这一片蓝色的是什么呢?

3、 简单介绍作者

4、 师简单介绍故事前景:约瑟的毯子破了,妈妈要把它扔掉,爷爷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三、阅读

1、 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这本书

(1)当约瑟还是娃娃的时候,爷爷为他缝了一条奇妙的毯子……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为什么说这是一条奇妙的毯子?

(2)继续读故事,爷爷用这块毯子都做了什么?约瑟穿上那些爷爷做的东西,心情怎么样?想象他来到学校的情景。观察图。

(3)妈妈一开始不是反对的嘛,怎么到了后来也那么紧张起来了呢?

(4)那些剩余的布料都到哪去了呢?

(5)第二天,约瑟去上学。“嗯……”约瑟拿起笔来,在纸上刷刷地写着,他说:“这些材料还够……”写成一个奇妙的故事。

体会:“这些材料还够”的意思约瑟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 讨论

(1) 约瑟为什么舍不得爷爷做的’这些东西呢?

(2) 在你的生活中,你的长辈是如何向你表达爱的?

四、拓展活动给爷爷或者长辈写写你感激的话

《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教案模板 篇4

一、活动目标:

1、能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的推测故事发生的情节,并能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2、引导幼儿明白绘本阅读中要细心观察、展开想象,能享受到更多的阅读乐趣。

3、体会爷爷在缝制毯子、外套、背心、手帕、纽扣时密密地缝进了爷爷的一片爱,体会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二、活动准备

绘本PPT、电子书

三、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很好听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这个故事的题目叫《爷爷一定有办法》。

这个故事是谁写的呢,图画是谁画的,你们知道吗?他的名字叫菲比吉尔曼,他写的故事可奇妙啦!画的画也非常有意思。你们想不想边听老师讲,边看这本书?

评析:介绍故事题目和绘本作者的信息,进一步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

2.欣赏封面

我们先来看封面,谁来说说图上画了谁?

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叫约瑟,牵着他的手的’是他的爷爷。谁愿意来猜猜故事可能会是怎么样的呢?

评析:观察绘本封面,通过封面让幼儿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

3.围绕主线

阅读扉页

——到底是不是像小朋友说的那样呢?我们赶快打开书看看吧。——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猜猜它可能是什么呢?

——先保密一下,听了这个故事,你就知道了。

阅读第1页

——师叙述——小朋友们看看,这奇妙的毯子是怎么样子的?——爷爷的心情怎么样?你怎么知道的?

通过让幼儿看一看,猜一猜,来说出这条奇妙的毯子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观察,孩子们发现了在缝制毯子的爷爷是非常慈祥的,有幼儿还说出了爷爷这是爱孙子的表现。

阅读第2、3页

——师叙述

——小朋友,如果你是约瑟,听了妈妈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此环节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让幼儿体会了约瑟此时的心情,是很舍不得的。

阅读第4、5页

——看看约瑟一副舍不得的样子,不知道他是怎么说的,我们来看看吧。

——师叙述

——小朋友们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什么呢?

评析:毯子旧了又不舍得扔,有什么办法呢?此时教师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猜猜爷爷会将毯子做成什么。

(5)阅读第6、7页

——想不想知道?那我们去看看吧。哇!你看到了什么?

——是啊,一件奇妙的外套。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心情怎么样?

——师叙述

——听到妈妈这么说,约瑟会怎么说呢?

评析:这时,奇妙的外套也旧了,约瑟又面临扔衣服的危险。那怎么办呢?这是幼儿都紧张了起来,也体会到了约瑟不舍得的心情。

(6)阅读第8、9页

——想知道就继续往下看吧。

——师叙述

——这块料子还够做什么呢?你能不能来猜猜呢。

(7)阅读第10、11页

——哇,小朋友们,你看到了什么?

——一件奇妙的背心。第二天,约瑟穿着这件背心去上学,小伙伴看了有什么反应?

——师叙述

——听了妈妈的话,约瑟有什么反应?

(8)、阅读第12、13页

——是不是真的要丢掉呢?我也很好奇也,你们好奇吗?那我们继续看吧。

——师叙述

——爷爷总是说什么?(这块料子还够做……)那这块料子还够做什么呢?你愿意继续把它变什么什么呢?

(9)阅读第14、15页

——这回爷爷把它变成什么?我们来看看。是什么?

——师叙述

——约瑟这回还会说爷爷有办法吗?你说会不会?

(10)阅读第16、17页

——看看就知道了。师叙述

——一条领带还能变什么呢?你愿意再来猜猜吗?

(11)阅读第18、19页

——看小朋友猜得对不对。看,你看到了什么?

——爷爷真有办法,师叙述

——妈妈说得没错,手帕真该丢了,小约瑟听了怎么样?

(12)阅读第20、21页

——师叙述

——爷爷说什么?

(13)阅读第22、23页

——爷爷到底能把手帕变成什么呢?我真的很好奇,你们好奇吗?那我们接着往下看。看到什么?(哇,爷爷真是了不起,居然变成了一颗纽扣。)

——师叙述

——小朋友,这怎么办呢?

(14)阅读第23、24、25、26页

——约瑟是怎么做的呢?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耐心地看下去好吗?

——师叙述

——同学们,这回约瑟说了和爷爷同样的话,什么话你知道吗?那你们说这些材料还够干什么呢?

评析:第8—14页都是让幼儿猜想,外套旧了变背心,背心旧了变领带,领带旧了变手帕,手帕旧了变纽扣,最后纽扣都掉了,那剩下的就只有回忆了。在这过程中,约瑟的心情此起彼落,过段时间就会面临扔掉的危险,但每次爷爷都会想方法解决。其中幼儿在猜测时都想了很多方法,有说变成裤子的,有说变帽子的……这些都很合理,只要是从大的变成小的。

(15)阅读第27页

——让我们一起期待,师叙述

——也就是我们今天读到的这个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小朋友们说有意思吗?

——小约瑟每次都说爷爷一定有办法,如果你是小约瑟,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爷爷?爷爷的爱藏在哪里?

——在家里,你最喜欢找谁想办法?你有没有旧的东西也舍不得丢的?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把它变成别的东西呢?你可以回家找你最喜欢的人一起想一想。

评析:故事讲完,幼儿大多理解了故事大意,明白因为爷爷很爱约瑟,所以约瑟这么多次找他,也没觉得厌烦,这其中充满了浓浓的爱。此时再将话题一转,提问幼儿在家里你喜欢找谁想办法,从而进一步让幼儿体验家庭之中的亲情。

4、引发副线

(1)小朋友们,故事讲到这里,你们的小脑袋里有没有一个问号,想问什么没有?老师有一个小问号,这颗纽扣到底丢到哪里了呢?

(2)想知道吗?答案就在一幅画中。(出示老鼠全家福)找到了吗?

(3)呀,纽扣怎么落到老鼠家里了呢?这群老鼠家里怎么全是毛毯做的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去看看。

(4)(重温画面,让小朋友看看老鼠家发生的事情。)剩下的布被老鼠拿去做成哪些东西了呢?

(5)总结:爷爷每次为约瑟做的东西,他都不舍得丢掉,因为这里面密密地缝着爷爷对他的爱,虽然形式不一样。就像我们的家人,我们的爸爸妈妈不像约瑟的爷爷一样是裁缝,会缝衣服,但是,他们给我们买衣服的时候,同样是花好多了好多心思,我们的衣服里同样有家里人的一份爱,一份关心!你还从哪里感受到家里人对你的疼爱?课后告诉你的好朋友好吗?

《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教案模板 篇5

设计意图:

《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一个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它通过爷爷为孙子不断的修改衣服这一平常小事,折射出看市平淡家庭生活中的脉脉温情。故事书中的画图细腻,会使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阅读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更会使孩子在依次次的新奇发现中体验一种温情。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物质过于充裕,物品经常用完就丢了,几乎很少用旧的东西,所以教师也是希望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产生爱物惜物的情怀。书中文字简洁生动,能让孩子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书中每一页的下方还有一个老鼠家庭的故事,更能给孩子带来额外的阅读兴趣。教师选择这一活动,旨在通过这一活动让孩子初尝阅读的乐趣,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洒下“快乐阅读”的种子。

活动目标:

1、关注故事的发展线索,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

2、养成从插图里仔细观察,善于发现的良好读书习惯。

3、体会爷爷在缝制时密密缝进了一片爱,体会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活动准备:

绘本、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封面

今天魏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故事书,这本书的名字叫《爷爷一定有办法》。有办法的爷爷会是怎样的爷爷?

聪明的爷爷是外国小朋友约瑟的爷爷,这本书说的就是约瑟和爷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约瑟和他爷爷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吧。

二、分段欣赏

1、师:当约瑟还小的时候,爷爷给他缝制了一条奇妙的毯子,毯子又舒服又暖和,还可以赶走噩梦。不过,约瑟渐渐长大,毯子也变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一件奇妙的外套。——约瑟得到这件奇妙的’外套时,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你从哪里看出来?

2、妈妈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缩水了,变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 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嗯…..”这块料子还够做什么呢?谁来猜一猜呢?哇,爷爷把它做成了什么? 一件奇妙的背心。约瑟穿着这件背心去上学,小伙伴看了有什么反应?….一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背心也变的老旧了.妈妈说:”约瑟,看看你的背心!上面沾了胶,又沾着颜料,真该把它丢了!”——听了妈妈的话,约瑟会丢掉吗?你猜猜爷爷这次把背心变成了什么?

3、爷爷咔擦咔擦,把弄脏的地方剪掉,把剩下的布料做了一条奇妙的领带。每个礼拜五,约瑟都戴着这条奇妙的领带去爷爷奶奶家.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领带也变得老旧了.妈妈说:”约瑟,看看你的领带!沾了汤,脏了一大块,弄得它都变形了,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请小朋友们猜猜看,这一次爷爷会有什么办法?我们来看看你猜的对不对。看,爷爷把变形的领带做成了什么?爷爷真聪明!

4、约瑟最喜欢用这块奇妙的手帕包小石头了。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手帕也变的老旧了.妈妈又想把它丢了。

5、可是约瑟肯定还是不同意,因为约瑟会说,“爷爷一定有办法”。可是手帕才多大,剪去破的和脏的地方还剩多大?爷爷会不会把它扔掉呢?他还能为约瑟变出什么奇妙的东西呢!我们来猜猜?爷爷用这块材料,为约瑟做出了一颗纽扣。一颗小小的奇妙的纽扣装在他的吊带上。爷爷真是心灵手巧呀!

6、可是有一天,妈妈说:“约瑟,你的纽扣呢?”约瑟一看,纽扣不见了!焦急的约瑟找啊,寻遍了可能去过的所有的地方,可是没有。纽扣都没有了,爷爷就是手再巧,再聪明也不可能无中生有了,那么已经长大了的约瑟会怎么办呢?让我们继续看故事。长大了的约瑟说:这些材料还够…写成了一个奇妙的故事.

7、排序

随着约瑟的长大,爷爷用他的巧手接二连三地把小毯子变成了什么?

故事中爷爷将毯子变出来什么东西?为什么要不断地变出新的东西来?当变出的东西变小或破损时,妈妈总是怎么说?(真该把它丢了),约瑟总是怎么说?(爷爷一定有办法)你觉得故事中约瑟的爷爷是怎样的一个人?

小结:爷爷每次为约瑟做的东西,他都不舍得丢掉,因为这里面密密地缝着爷爷对他的爱。我们的爸爸妈妈不像约瑟的爷爷一样是裁缝会缝衣服,但是,他们给我们买衣服的时候,同样是花好多了好多心思,我们的衣服里同样有家里人的一份爱,一份关心!

三、自主阅读

在这个大故事里面还藏着一个小故事,最后纽扣不见了,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这颗纽扣从大故事中掉到了小故事里了,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本故事吧!让我们边看边找这颗纽扣掉到哪里去了?

四、延伸

师:纽扣去哪了?小老鼠用来做什么?

这个故事里还有小老鼠的一家,真是太有趣了,两个世界,两个故事。爷爷剪剩下的布料被小老鼠带回了家,他们用这些布料打扮自己的家,装扮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我们回去把这个好听的故事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好吗?

教学反思:

在本次的活动中,我利用“猜”故事,“说”故事,“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在观察封面认识故事主人公猜故事时,孩子兴趣浓厚。接着,我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受故事情节。当我第一次问他们,你们猜爷爷会给约瑟做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范围比较窄,后来慢慢进入情景,展开想象。当我再次预设问题,激起幼儿独立阅读的欲望。最后在问题“为什么爷爷每次都有办法”?体会爷爷对约瑟的爱时孩子们说得非常好。存在的问题是幼儿在阅读时只关注到故事情节的发展,由于PPT的限制,幼儿不能细致地去观察妈妈、约瑟表情、动作的变化,需老师及时地启发引导,如有幼儿用书为最佳。最后再增强爷爷与约瑟间的角色互动,就更加能生动地体会爷爷对约瑟深切的爱。

《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教案模板 篇6

教材分析:

荣获加拿大克力斯提先生书奖、露丝·史瓦兹奖、维基·麦卡夫奖并入选第四届全国优秀幼儿读物(0~6岁)评选推荐书目的《爷爷一定有办法》写的是一个充满智慧、爱孙子的老爷爷,他用巧思把孙子心爱的破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钮扣。它原本是一个犹太人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作者用重复而富节奏的文字来重述,既温馨又朗朗上口。图画则细腻地描绘出充满浓厚人情味的小镇和约瑟的家庭。

对于二十一世纪的孩子而言,这是一个物质过度充裕的年代,物品总是用完即丢,举凡纸杯、纸盘、卫生筷、纸尿片、甚至照相机等,过度的商品化让孩子们不太有机会用旧东西,这个故事或许可以给我们一点省思,重新检视我们的生活习惯与消费行为。通过活动让每个孩子的心里都种下「爱物惜物」的情怀。

书中文字简洁又生动,更精采的是爷爷总是回答说「这块料子还够做…」让读者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猜猜看」这一次爷爷会变出什么呢?更奇妙的是作者利用每一页的下方,连续地画出一个老鼠家庭的故事,给小读者带来了额外的阅读乐趣。这一定是一个人人都读得懂,也听得懂的故事。作为良好的阅读教学教材可以让孩子们初尝阅读的乐趣,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洒下“快乐阅读”的种子。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读、排图的方法,帮助幼儿梳理故事发展的线索,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3、巩固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合作阅读中发展孩子的协作能力。

4、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鼓励幼儿在面临难题时要多动脑。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6、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幼儿两人一份图书;

2、投影器;电脑;课件(书本内容);

3、教具图片(毯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

4、黑板(上面做好箭头和数字标志)。

5、家园互动表(见附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书,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图画书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图画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封面上有谁?这两个人可能是什么关系呢?(原来是爷爷和孙子)

师:这位外国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约瑟,你觉得他和爷爷之间可能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幼儿猜想)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约瑟和他爷爷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吧。

二、幼儿观赏投影画面,感受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1、教师讲述故事,请孩子观看画面,念到关键的’地方让学生猜,然后翻页印证孩子的想法。

◎故事中一共有五次“变”,第一、第二次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可以做什么;(潜在提问:约瑟得到这件奇妙的外套时,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你从哪里看出来。)

◎第三次变时引导幼儿重复约瑟和爷爷的对话,从中体会爷爷的节约和智慧;(爷爷真是太聪明了!破损的布料都剪掉了,剩下的布料越来越少了,爷爷还会做出什么奇妙的东西呢!)

◎第四次时增加难度,将爷爷的话和妈妈的话进行对比,设置提问:听了妈妈的话,约瑟会丢吗?

◎最后一次用问题“啊哟!手帕有多大,剪去破的和脏的地方还剩多大?爷爷会不会把它扔掉呢?他还能为约瑟变出什么奇妙的东西呢!我们来猜猜?”来引导幼儿思考,从而更进一步显出爷爷的聪明与节约(约瑟喜欢这颗奇妙的纽扣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把手帕变成奇妙的纽扣,爷爷真是心灵手巧呀!)。

◎师:纽扣都没有了,爷爷就是手再巧,再聪明也不可能无中生有了,那么已经长大了的约瑟会怎么办呢?让我们继续看故事。师提问:长大了的约瑟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哇!约瑟好棒呀!我们一起为约瑟的长大鼓掌吧!

2、阅读后:教师组织幼儿讨论。

师:爷爷的巧手,分別为小约瑟制作了什么东西?(幼儿说,教师随机出示物品)

师:爷爷为约瑟缝制了一条毯子,最后变成了什么?请小朋友上来把爷爷制作的东西按故事里的顺序摆一摆。(幼儿操作)

师:你喜欢有这样子的一個爷爷吗?你会怎么夸奖爷爷?

3、第二次欣赏故事后提问:

师:刚才小朋友发现在这个大故事里面还藏着一个小故事,最后纽扣不见了,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这颗纽扣从大故事中掉到了小故事里了,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本图画书吧!让我们边看边找这颗纽扣掉到哪里去了?

师:啊呀!小朋友这么多,我这里的书不够呀!怎么办?

师:两个人看书该注意些什么呢?(一人翻,两人看,轻轻翻,仔细看,不争也不抢)

幼儿两人一组翻书阅读(师:好,我们先来看封面,封面会告诉你故事的题目,我们一起来说说故事的题目叫《爷爷一定有办法》,打开书本,我们看到了扉页,扉页上有什么图案,这个图案在故事里经常地出现一直到故事的结尾,你们发现了吗?看谁发现的问题最多,看的最仔细)。

幼儿观看图画书,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发现那颗丢失的纽扣了吗?好!在第几页,看看页码?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变成老鼠的椅垫了)

师收图书。请小朋友两人商量好请一个小伙伴把图书送回家,送回来的时候要封面朝上。

师:你们发现什么了吗?故事中掉下来的布料被小老鼠利用了起来,他们用这些布料打扮自己的家,装扮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延伸活动。

1、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有很多的废旧物品也是可以再利用的。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件废旧物品,是什么呀?(废旧报纸)请你们动动脑筋,想一想废旧报纸可以有什么用?哦!原来废旧报纸还有这么多的用处,我们还可以利用废旧报纸来玩呢!请你们想一想,报纸还可以怎么玩?在玩的过程中很可能报纸会变破损了,报纸变破损了,你还可以怎么玩?(幼儿先说再幼儿玩)

2、回家和爸爸妈妈共同完成家园互动表。

活动反思:

在本次的活动中,我利用“猜”故事,“说”故事,“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在观察封面认识故事主人公猜故事时,孩子兴趣浓厚。接着,我点击电子书籍,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受故事情节。孩子们学得很投入,小手都学着我的样子做成剪刀状“喀吱喀吱”地剪着,学说着描写爷爷有办法的句子。特别是第一次问他们,你们猜爷爷会给约瑟做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范围比较窄,后来慢慢进入情景,展开想象,象“裤子、帽子”的答案都很不错。再次预设问题,激起幼儿独立阅读的欲望。通过独立阅读,后面的故事发展情节,幼儿能迅速地理解掌握并讲一讲。最后在问题“为什么爷爷每次都有办法”?体会爷爷对约瑟的爱时孩子们说得非常好。存在的问题是幼儿在阅读时只关注到故事情节的发展,由于PPT的限制,幼儿不能细致地去观察妈妈、约瑟表情、动作的变化,需老师及时地启发引导,如有幼儿用书为最佳。最后再增强爷爷与约瑟间的角色互动,就更加能生动地体会爷爷对约瑟深切地爱。

关于《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教案模板的全部内容,小编收集整理了10篇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各位老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授课方式,以及幼儿接受新知识的进度来制定一套合适、规范的优秀绘本教案,如果喜欢小编此次分享的内容,请多关注本站和后续更新的内容。

《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教案模板 篇7

作品解读:

《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一本表现爱和创造力的绘本,写的是一个充满智慧、爱孙子的老爷爷,用巧思把孙子心爱的破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钮扣。作者用重复而富有节奏的文字来重述,既温馨又朗朗上口。图画则细腻地描绘出充满浓厚人情味的小镇和约瑟的家庭,画面下方的老鼠家庭更带来额外的阅读乐趣。“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是约瑟对爷爷的信任,一个孩子,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景,如果他能脱口而出,“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是凝聚了很深很深的爱的。约瑟一家,整个小镇,小老鼠一家,在这块蓝色布料所代表的爱的映衬下,让人感到温暖而舒适。毯子成为一个象征,爱,就这样通过毯子传递下来。

这个故事的结尾让故事绝处逢生,有了轻巧有诗意的告别,但这个奇妙的故事在告别之前写出来了,你读到了,于是结尾也是开头。很多的优秀文学作品,开始和结尾就是这样的前后呼应,相互连接,就像画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圆,回味无穷的团团转着。—梅子涵—

阅读目标

1、让孩子们感受到阅读乐趣,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2、通过欣赏故事,体会爷爷在缝制毯子、外套、背心、手帕、纽扣时密密地缝进了爷爷的一片爱,感受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3、 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图画,寻找图片中隐藏的故事情节。

阅读准备

《爷爷一定有办法》PPT、绘本书、音乐

阅读过程

一、课前一分钟阅读展示

二、引入故事

(一)师生谈话,根据题目推想情节

1、小朋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图画书。(课件出示封页)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读出故事的题目——生:爷爷一定有办法。谁一定有办法?再来读读。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看图书封面,了解书的基本情况。

过渡:小朋友脑袋里的问题还真不少。不着急,让我们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首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本书的封面。(出示封面)

1、观察封面:

看,封面上一位慈祥的白胡子老爷爷手里搀着一个可爱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就是他的小孙孙,叫小约瑟,他们手拉着手,在乡间的小路上走着。猜猜看,这个故事会讲些什么呢?

2、(出示环衬页)观察上面有些什么?

(带星星的蓝色图案)

这是一块蓝色的布料。故事啊,就从这里开始了——

三、观察图画 问题点拨理解

(一)奇妙的毯子

1、当约瑟还是娃娃的时候,爷爷为他缝了一条奇妙的毯子。

2、指导学生朗读——毯子又保暖又舒适,还能把恶梦通通赶跑。

3、引导学生看图观察:你们看,小约瑟盖上这条毯子,睡得多甜哪。小约瑟每晚都伴着甜美的梦入睡。这真是一条奇妙的毯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非常喜欢约瑟。瞧瞧,他们看约瑟的神情。

过渡: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毯子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约瑟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

4、想一想:如果你是约瑟,你会怎么做?约瑟愿意丢掉毯子吗?你怎么看出来的?约瑟会说些什么?——生:爷爷一定有办法。

(二)”毯子”变“外套”

过渡:约瑟拿着毯子跑到爷爷家,爷爷一看,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

1、指导朗读——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

2、猜一猜:这块料子还够做什么呢?

3、看图观察:那爷爷究竟做了什么呢?让我们睁大眼睛来看——“……一件奇妙的外套。看,秋天来了,这外套改得正是时候呢!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了。”

4、想一想:看,约瑟在和他的好朋友打招呼呢!好朋友看见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会说什么呢?小约瑟听到赞美,心里会想到谁?

总结阅读绘本的方法:阅读绘本时不光要读文字,更不能错过其间美丽的画面,在读的过程中还要动脑筋猜一猜、想一想故事的情节。

过渡: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毯子也变得老旧了。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缩水了,变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

(三)“外套”变“背心”

1、看,他的小伙伴也觉得外套太小了,可是约瑟愿意丢掉旧外套吗?约瑟会说——?

(齐读:“爷爷一定有办法!”)

2、约瑟跟我们一样对爷爷充满信心。于是拿着这件老旧的外套跑到了爷爷家。爷爷正忙着给客人量身做衣服呢!看到约瑟来了,爷爷会怎么做呢?

3、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随着爷爷的剪子有节奏地来读读——

(齐读: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

4、猜一猜: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猜猜看还够做什么呢?——一起来看,一件奇妙的背心!

5、想一想、做一做:第二天,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看,当他推开教室门的时候,小伙伴和老师多么惊讶!你能不能想象出约瑟脸上的样子呢?他可能会怎么说?谁来表演一下?

过渡:老师、同学们都很羡慕他,因为有爷爷为他做这么奇妙的背心。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背心也变得——(老旧了)。

(四)背心-领带-手帕—纽扣

1、时间一天天流逝,约瑟也在一天天长大,爷爷还会给他创造什么神奇呢?让我们看着精美的画面来静静地感受吧!

2、师配乐读故事,生看画面。

3、刚才哪个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重点画面:烛光晚餐)

4、从这些画面我们可以感受到约瑟的童年过得怎么样?(幸福快乐)

师小结:因为图画也是会说话的,所以我们在读图画书的时候不光要看文字,千万别错过这些精美的图画。

5、约瑟的这些幸福和快乐都离不开谁呀?(爷爷)如果你是约瑟,你想对爷爷说什么?

6、小结:是啊,爷爷用灵巧的双手为心爱的小孙孙编织着一件件装满爱的衣物,这些温暖的衣物陪伴着约瑟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时间在流逝,这些东西也慢慢地老旧,但爷爷的爱却始终陪伴在小约瑟左右。

(五)故事高潮:纽扣丢失

1、故事发展到这里,我们来猜猜看,这颗纽扣的命运后来怎样了?

2、是不是像我们猜想的这样呢?一起来看看——

(出示画面)师生合作读故事:

(师)约瑟急急忙忙跑到爷爷家。

(生)约瑟嚷着: “我的纽扣!我的奇妙的纽扣不见了!”

(师)妈妈也跟着跑来说:“约瑟,听我说!”

怎么说的呢?指名读:

“那颗纽扣没有了,不在了,消失了,即使爷爷也没有办法无中生有啊!”爷爷也难过地摇摇头说:“约瑟啊,你妈妈说得没错。”

3、怎么办?纽扣不见了,约瑟的心情怎样呢?是啊,不光是约瑟难过,一家人都很难过。看看大家的表情。

4、看图想象:

(1)有没有人安慰他呀?猜猜小妹妹会说什么?(哥哥你别伤心,我把我这玩具让给你玩儿。)

(2)有没有发现小妹妹的身后藏着什么?(一块带有白云图案的毯子。)

看起来好像把这条毯子看得比娃娃还重要,藏在身后生怕哥哥发现,猜猜看,这毯子会是谁送给他的?(看来爷爷的爱还陪伴着小妹妹呢。多么温馨的一家啊。)

(六)故事结尾:出人意料

1、约瑟是不是就这样一直沮丧下去呢?(没有)

2、来看看,第二天,约瑟去上学。嗯,回想起了爷爷、布料和自己之间的事情,约瑟拿起笔来,在纸上唰唰唰地写着。他说:“这些材料还够……”

3、钮扣已经没有啦,什么都没有了,还够做什么呢?

想不出来很正常,老师第一次看的时候也想不出来,正是因为它的结局这样的出人意料,所以才成了著名的故事。想不想知道?

4、这些材料还够——写成一个奇妙的故事。

(出示图画)看!约瑟正津津有味地把这个故事念给一家人听呢,他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从哪看出?

5、想一想:约瑟写的这个故事题目叫什么呢?(板书题目)

6、小结:这个故事的开头连着它的结尾,结尾连着它的开头,整个故事开头和结尾连起来就像一个完美的圆。是不是很奇妙啊!

四、交流感悟

1、瞧,就是这本书。(出示书本及课件)这本书是加拿大画家作家菲比·吉尔曼女士写的、画的。是台湾的宋珮老师翻译的。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如此奇妙的书。好书呀,还要与人交流,交流让我们得到的快乐更多。

2、爷爷把一块普普通通的布料都做成了些什么?

(依次板书:毯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真是奇妙!

3、约瑟为什么舍不得丢掉那些老旧的衣物?

是啊,爷爷亲手缝制的一件件衣物记录着约瑟成长的岁月,陪伴着他童年的美好时光。约瑟越长越大,神奇的布料越变越少,但是始终不变的总是爷爷对约瑟的——(板书:爱!)

4、你喜欢这位爷爷吗?为什么?

是呀,爷爷慈爱、勤劳,心灵手巧,无论遇到什么难题——爷爷一定有办法!

五、故事创编

1、 钮扣真的消失了吗?它掉到哪里去了?(猜猜看,讨论)

2、(出示图画)看图画的这个角落里,这里还有一家子呢!老鼠一家在干什么?(发现纽扣)

观察小老鼠的头巾、小背心、背带裤,你还发现了什么?

3、他们怎么会有这些蓝色的布料的呢?

4、(翻书)其实啊,在书的每一页的下面都有一长条,画着老鼠一家的生活。一本书,两个世界,两个故事。这就是这本书更奇妙的地方。

5、引导学生想象,创编故事:神奇的蓝色布料会使小老鼠一家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回到家可以自己编一编,明天讲给同学听一听。

六、拓展延伸

1、这是一本值得一看再看的经典好书,买一本回家仔细看,说不清还藏着许多老师和同学都没有发现的秘密呢,比如,约瑟什么时候有了妹妹?约瑟一家在小镇上的生活怎样?相信,你每次看完都会有新的奇妙的发现。

2、阅读绘本,要注意观察、展开想象,同时,还应该跟其他同学共同交流。经典的绘本还有很多,如《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青蛙与男孩》……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在阅读绘本中找到快乐。

《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教案模板 篇8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知故事里爷爷慈祥的爱心和灵巧的双手。

2.通过故事演示,感知故事中爷爷变废为宝的过程。

3.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亲人对自己的关爱。

活动准备:

PPT、剪刀、长方形花布、《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

师:1.今天我给朋友们带来了一本书,介绍书名《爷爷一定有办法》。

2.有办法的爷爷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

二、幼儿观赏PPT,感受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长方形花布变毯子—-毯子变外套—-外套变背心—-背心变领带—-领带变手帕—–手帕变纽扣1、教师讲述故事,请孩子观看画面,念到关键的地方让学生猜,然后翻页印证孩子的想法,然后根据故事内容剪成相应的服饰2、在教师讲述故事过程中,鼓励幼儿跟着讲述故事中重复的语言。

三、第二次欣赏故事,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1、约瑟的爷爷喜欢约瑟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卡片:长方形花布、毯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2、纽扣都没有了,爷爷就是手再巧,再聪明也不可能无中生有了,那么已经长大了的约瑟会怎么办呢?约瑟说了什么呢?

3、约瑟喜欢他的爷爷吗?你喜欢约瑟的爷爷吗?为什么?

四、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讲述家中长辈对自己的关爱。

1、师:小朋友你喜欢家里的谁?为什么?

2、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夸夸自己家里的长辈。

《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教案模板 篇9

【内容介绍】

约瑟的爷爷是一个裁缝,约瑟出生以后,就给他缝了一条漂亮的蓝色的毯子。约瑟长大了,毯子也破旧了,爷爷就把一个破旧的毯子变成一件奇妙的外套,然后,外套变背心,背心变领带,领带变手帕,破旧的手帕还能变什么呢?就变成了一粒崭新的纽扣,可是当纽扣也不见了,还能怎么办呢?

于是,小约瑟就拿起笔来,刷刷刷的写成了这个故事。

【童书解读】

这是一本表现爱和创造力的图画书

约瑟一家,整个小镇,小老鼠一家,在这块蓝色布料所代表的爱的映衬下,让人感动温暖而舒适。

约瑟出生时一家人的拥抱,父母对视时的微笑,爷爷奶奶在平凡日子里的拥抱,烛光等等,给人无限的温暖。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是约瑟对爷爷的信任,一个孩子,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景,如果他能脱口而出,”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是凝聚了很深很深的爱的。毯子成为一个象征,爱,就这样通过毯子传递下来。

整个小镇的生活也充满了爱。屋顶上最朴实的瓦片和路上最经走磨的石头,它们不声不响地许多年地保护了这份质朴的爱。他们是这个故事的环境,要不,这样的奇妙故事就不会在这儿出现了。

这本书,通篇表现的是爱,平凡中的爱。

这个故事源自一首古老的犹太民间歌曲,它讲的是一个裁缝将自己的旧大衣变成了外套、背心、领带,最后变成了一个扣子。当扣子不见时,他就创作了一首关于它的歌。绘本将裁缝改成了爷爷,将背心变成了外套、背心、领带,最后变成了一个扣子的过程,充满了创造。

小老鼠一家,也是智慧、勤劳的一家。从家徒四壁,到熠熠生辉,因为这块蓝色的毯子,我们看到了智慧创造出的奇迹。

教学目标

1、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2、感悟”温暖””智慧”等主题。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由纯绘本向纯文字阅读过渡了,但由于我国学生大多没有经历专门的绘本阅读,所以此课堂教学是极有意义的。针对四年级学生实际,绘本的选用需情节强、内容有趣,且应有适宜的挑战性,因此选用了这本书。

准备课件书

活动流程

一、引入

喜欢听故事吗?

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一本童书,倾听一个故事。

二、观察封面

(一)观察封面。

A我们今天故事的题目叫做:《爷爷一定有办法》

B仔细看看,封面上有些什么?(白胡子老爷爷是一个很高明的裁缝师傅、叫小约瑟的小男孩、乡间小道)

(二)根据封面,猜猜这个故事会讲些什么。

可联系题目与封面来猜猜。

三、共读故事,随机设疑

(一)

出示扉页,上面有些什么?这是什么?

这只是一块普普通通的布料而已。

(二)

老爷爷,他呀是一位丰富的裁缝。当约瑟还是娃娃的时候,慈祥的爷爷把一块普普通通的布缝成了一条毯子。

你们看,小约瑟盖上这条毯子,睡得多甜哪。毯子又保暖又舒适,还能把恶梦通通赶跑。小约瑟每晚都伴着甜美的梦入睡。这真是一条奇妙的毯子。

(三)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非常喜欢约瑟。瞧瞧,他们看约瑟的神情。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毯子也变得老旧了。

有一天,妈妈对约瑟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约瑟愿意丢掉毯子吗?

你怎么看出来的?

约瑟会说些什么?

约瑟拿着毯子跑到爷爷家,说:”爷爷一定有办法”

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

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

(四)

够做什么?我们来猜一猜

那老爷爷究竟做了什么呢?让我们睁大眼睛来看,”…一件奇妙的外套。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了。”

当小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出现在小朋友面前的时候,你们会说什么呢?

小约瑟听到赞美,心里想到了谁?

(五)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外套也变得老旧了。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缩水了,变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约瑟愿意丢掉旧外套吗?

约瑟会说?

“爷爷一定有办法!”

约瑟非常相信爷爷,约瑟拿着这件老旧的外套跑到了爷爷家。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

“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

(六)

猜猜看还够做什么呢?

一起来看,一件奇妙的背心!

第二天,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当他推开教室门的时候,小伙伴和老师又是什么反应呢?

告诉我,你为什么那么惊讶?你为什么瞪大了眼睛?

(七)

不过,约瑟渐渐…,奇妙的背心也变得…。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背心,上面粘着胶,又粘着颜料,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愿意丢掉这件背心吗?

他会说——

“爷爷一定有办法!”

约瑟很相信爷爷,他拿着背心去找?爷爷,”爷爷拿起了背心,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

“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

(八)

看,爷爷给他做了什么呢?一条奇妙的领带!

每个礼拜五,约瑟都戴着这条奇妙的领带去爷爷奶奶家。

你看,一家人围着烛光,吃晚餐多温馨啊!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领带也变得老旧了。一天,妈妈对他说——猜猜看,妈妈会对他怎么说?

妈妈说:约瑟,看看你的领带,沾到汤,脏了一大块,弄得它都变形了。真该把它丢了。”约瑟愿意丢掉吗?

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生合)

我们和约瑟一样越来越有信心,爷爷也越来越胸有成竹。”爷爷拿起领带,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

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

(九)

看看爷爷有多聪明,一块奇妙的手帕!

约瑟拿着这块手帕会干什么?

约瑟收集的小石头就用这块手帕包得好好的,这块手帕陪伴着约瑟童年的许多快乐时光。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手帕也变得老旧了。约瑟的这块手帕已经破破烂烂的了,用它包着的小石子儿掉了一地。

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手帕,已经用得破破烂烂、斑斑点点的,真该把它丢了。”约瑟一脸的不高兴,他愿意丢掉吗?

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

爷爷拿起了手帕,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

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

(十)

还够做什么呢?猜猜看。

刚刚我们说了那么多,猜猜最有可能做什么?为什么?(布料越来越少了)读书要边读边思考,这样就会越读越有意思。

我们来看看爷爷是怎么做的呢?看到了吗?一粒奇妙的纽扣!你看,约瑟把这粒奇妙的纽扣装在他的吊带上,这样裤子就不会滑下来了。

约瑟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再看看爷爷,他会说什么呢?

有一天,约瑟和妈妈一起去打水,妈妈忽然对他说:”约瑟,你的纽扣呢?”约瑟一看,纽扣不见了,这根背带弹了起来。约瑟、小伙伴和妈妈都大惊失色,约瑟找遍了所有的地方,楼上、楼下、庭院,就是找不到纽扣。

约瑟急急忙忙跑到爷爷家。约瑟嚷着:”我的纽扣!我的奇妙的纽扣不见了!”妈妈也跟着跑来说:”约瑟,听我说!那颗纽扣没有了,不在了,消失了,即使爷爷也没有办法无中生有啊!”爷爷也难过地摇摇头说:”约瑟啊,你妈妈说得没错。”

怎么办?

一家人都很难过。

纽扣不见了,约瑟的心情怎样呢?

我们跟约瑟一样很难过。第二天,约瑟去上学。嗯,回想起了爷爷、布料和自己之间的事情,约瑟拿起笔来,在纸上唰唰唰地写着。他说:”这些材料还够写…”

这里的材料不是布料,而是从小到大,爷爷、布料和我之间发生的难忘的事情。

(十一)

还够写什么?

这些材料还够写成一个奇妙的故事。约瑟把这个故事念给一家人听,他们喜欢这个故事吗?

从哪里看出来?

他们一家人都笑眯眯的。

奶奶听了,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是呀,奶奶鼓起了掌,妈妈、爸爸、和小妹妹听得陶醉了。爷爷听了,开心地笑了,爷爷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

想一想:约瑟写的这个故事题目叫什么呢?

爷爷一定有办法!

题目真好,很有创意,非常吸引人。一起读题。

(十二)

瞧,就是这本书。(出示书本)这本书是加拿大人菲比吉尔曼根据犹太人流传已久的一个民间故事改写的。是台湾的宋佩老师翻译的。

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如此奇妙的书。好书呀,还要与人交流,交流会让我们理解得更深,得到的快乐更多。那就让我们好好交流吧。

四、交流总结

爷爷把一块普普通通的布料都做成了些什么?

(依次贴出毯子、外套、背心、手帕、纽扣)

真是奇妙!

约瑟为什么舍不得丢掉那些老旧的毯子、外套、背心、手帕、纽扣?

我们看,当爷爷给约瑟缝毯子的时候,他才多大呀?当他扣上这粒纽扣时,他多大了?

他和你们一样大,已经是一个英俊的小男孩了!爷爷亲手缝制的一件件衣物记录着约瑟成长的岁月,陪伴着他童年的美好时光。更重要的是,每一针每一线都缝进了爷爷对约瑟的——

爱!

你喜欢这位爷爷吗?为什么?

是呀,爷爷聪明、勤劳,心灵手巧,无论遇到什么难题…

五、拓展延伸

(一)

老师还有一个地方不明白了,那些神奇的蓝色布料到哪去了呢?

原来这种犹太民居是木头搭建的房屋。屋子底下还有一小段空间,那是老鼠的家园。神奇的蓝色布料越来越少,意味着老鼠家的布料——

越来越多

小老鼠一家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看,这本书里也画着呢!这也是这本书的奇妙之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想象一下,小老鼠一家会用蓝色布料做什么呢?

(二)

买一本回家仔细看,说不清还藏着许多老师和同学都没有发现的秘密呢,比如,后边怎么出现了小约瑟的妹妹?其实书上已经告诉大家了,期待你们的发现!

《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教案模板 篇10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经典的外国绘本,幼儿活动前接触到的可能性是有的,故事较长,重复性语句多,如何调动幼儿积极性,把熟悉的故事讲得让幼儿喜欢,是设计活动时应该考虑的问题。通过开始部分出示娃娃衣,与幼儿讨论小时候有很多心爱的衣物,现在不能穿了,不是衣服变小,而是人在长大,来获得关于成长的前期经验,幼儿理解的很好。出示绘本封面,幼儿观察了解约瑟与爷爷的特点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在为整个故事奠定温暖的情感基调,在这部分,留给幼儿观察表述的时间较少,着急地进行下面环节,甚至一些本应该由有人说出的.亮点语言,也由我着急地总结出了,留给孩子的机会太少。

提问的引导性尚不够,设计活动时,有很多开放式的提问,但在现场回应幼儿时,不能做到及时调整,启发性不够,导致幼儿可说的不多。重复幼儿的回答,这是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教师的回应语言应该精炼、对下面的环节有铺垫,这样才能才是幼儿学习的引导着、支持者。

活动目标:

1.关注故事发展线索,了解故事内容;

2.能说出故事中角色对话,掌握重复句型;

3.安静倾听故事,感受爷爷的聪明和智慧。

活动准备:

ppt《爷爷一定有办法》布料图案纸、剪刀、背心、领带、手帕、扣子贴图、娃娃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引出故事

1.出示娃娃衣,并讨论

师:这是谁的衣服?你们现在还能穿上吗?是衣服变小了吗?

2.小结:小时候会有很多这样的衣服,我们长大了,衣服变得又小又旧,这些衣服就不能穿了。今天也有一个关于一个小朋友成长的故事,是谁的故事呢?

二、基本部分

1.观察封面

(1)这是一位外国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约瑟,他看上去怎么样?

(2)约瑟和谁在一起?他有一个怎样的爷爷?

(3)介绍故事名字《爷爷一定有办法》,做什么事情爷爷一定有办法呢?

2.观察对比封面与蝴蝶页

师: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就藏在这本书的蝴蝶页里,你看到了什么?和刚才封面上的什么是一样的?

师:原来约瑟的衣服就是用它做的,那这会是什么?

师:记住这块神奇的布料,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3.参与式阅读前半部分

(1)观察爷爷缝制毯子的画面,介绍毯子

幼儿观察画面

师:爷爷在做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教师配乐朗读P1、P2,渲染温馨氛围

(2)毯子—外套

①师:毯子变得又小有旧了怎么办?妈妈会对约瑟说什么?(有一天,妈妈对约瑟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小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

②师:约瑟愿意丢掉毯子吗?你怎么看出来的?约瑟会说些什么?

③师:仔细听!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有什么办法?”

④教师剪裁演示,验证幼儿猜想

师:我们一起看看爷爷是怎么做的(教师示范剪)(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一件奇妙的外套。”

⑤幼儿观察P6并讲述,体会约瑟高兴的心情

师: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看上去怎么样?

师:约瑟穿着外套会干什么?

师:约瑟来到外面,想让所有人看到他的外套。

(3)外套-背心

①师: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外套也变得——又小又旧了。

②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③回应幼儿猜想,巩固固定语句;

④教师小结,并裁剪背心,验证幼儿猜想;

⑤讨论并模仿,体会约瑟穿着背心的得意之情

师:老师和小伙伴看到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是什么表情?

师:约瑟进教室时背对着我们,你能不能想象出他脸上的样子呢?

师:约瑟好得意哟!老师、同学们都很羡慕他,因为有爷爷为他做出这么奇妙的背心。

⑥师: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背心也变得——(又小又旧)。

4.出示贴图,幼儿尝试讲述:“领带-手帕—纽扣”的过程

(1)幼儿大胆猜测故事的发展

师:时间一天天流逝,约瑟也在一天天长大,爷爷还会给他的童年创造什么神奇呢?我们大家可以猜一猜

(2)猜测中幼儿理解布料变小,能做的东西也越来越小。

(3)随幼儿猜测出示领带、手帕、纽扣图片,幼儿讲述

4.完整配乐欣赏故事

师:“听了爷爷和约瑟的故事,你有什么感觉?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三、结束部分

引导幼儿阅读小框中的内容,动手用边角料做一做。

师:看得出来你们很喜欢这个故事,经过爷爷精巧的裁剪,平凡的衣物总能变得神奇,可是这些剪下来的边角料又去了哪里?看到地板下面忙碌的小老鼠一家了吗?它们也在用自己的智慧创造者神奇。你们觉得减下来的布料可以做什么?我们一起回到教室里试试吧。

20 41455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