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说课教案【汇集4篇】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高校教师资格说课教案【汇集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幼儿教师资格面试说课教案【第一篇】
幼儿教师资格面试语言说课教案:《野猫的城市》
设计目的:
孩子们对于“城市”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怎样让孩子更好的积累城市的经验,我就想到了“野猫的城市”这个故事,《野猫的城市》是一个非常富有童趣的童话故事,故事中的野猫有点自以为是,它向森林的动物介绍城市的三个特征:城市里有斑马线、城市里有地图,城市里有高楼大厦,但因为它用了不清楚、不正确的比喻来形容城市,所以让动物们对城市产生了误解,以为城市是一个很疼、很痒、很重的地方。同时大班幼儿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并且具有一定的倾听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所以可以通过故事教学让孩子更好地认识我们的城市。
教学目标:
1、丰富词汇:问长问短。
2、启发幼儿发现以及纠正故事中野猫所犯的错误,训练幼儿逆向思维和判断能力。
3、增进对我们的城市的认识和喜爱。
4、理解故事内容,感知野猫的性格特征和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
1、句字卡片:城市是一个很疼的地方;城市是一个很痒的地方;城市是一个很重的地方。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熟悉、理解故事内容,从而发现故事中野猫犯的错误。
教学难点:启发幼儿纠正故事中的错误,训练幼儿逆向思维和判断能力。
2、多媒体课件《野猫的城市》。
3、图片:野猫、斑马、小鹿、花奶牛、大河马;磁铁。
一、兴趣导入,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导语:小朋友你们见过猫吗?(见过)老师这里也有一只猫。我们用掌声把它请出来好吗?问候。大家好!我可不是一只普通的猫,是一只生活在城里的野猫,是一只会说话的野猫。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提问:
1、出示图片一提问:
过渡语:你们瞧图片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呀!小动物们都会问野猫什么问题
呢?(个别动物提问,河马问什么问题呢?)动物们围着野猫问长问短,问城市哪里有好玩的,哪里有好吃的。有谁能告诉我“问长问短”是什么意思?(就是问这问那,表示对城市的好奇。)野猫可得意了,晃着脑袋,东瞧瞧西看看,然后皱着眉头说:“城市太大了,我们怎能用嘴巴讲的清楚呢?让我来比划给你们看吧。
2、出示图二提问:
过渡语:你们瞧野猫会用什么东西来比划城市?(斑马)
师:你们看看野猫会用斑马来比划城市的什么呢?(斑马线)
师:它会怎样去比划呢?(动物们从它身上踩过)
师:小动物从斑马身上走过去,那斑马会有什么感觉呢?斑马会怎么说呢?(出示文字)
3、出示图片三提问:
过渡语:野猫拍了拍脑袋说:城市是一个很大的地方,那它又会用什么来比划城市呢?那我们来瞧一瞧,(出示图片三)
师:有谁呀?那花奶牛身上的图案像什么呢?(图片、地图)野猫在花奶牛身上画来画去,奶牛的感觉是什么样的?(痒,出示文字)(请幼儿互相指一下身体的部位,来感觉一下。)
4、出示图片四提问:
过渡语:野猫想了想说,城市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是哪里呢?
师:(出示图片四)野猫让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动物们叠起来)
师:小动物们这样叠起来像什么呢?(高楼大厦)看看河马现在是什么表情?(脸红红的,眼睛睁得大大的)那它有什么感觉呢?(出示字卡)小朋友们故事听到这里了,觉得这只野猫是一只怎样的猫呢?
老师引导幼儿共同小结:故事中的野猫有点自以为是,用了自己以为很正确的比喻,来比划城市,因为它讲述比喻得不清楚,所以让森林里的动物觉得城市是一个很疼、很痒、很重的地方,动物们都不喜欢野猫的城市了。
三、完整欣赏故事一遍,进一步熟悉故事的内容。
师:我们的城市真的是一个很疼、很痒、很重的地方吗?(不是)那野猫是怎样完整地介绍它的城市呢?
师:野猫比划的城市恰当吗?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的城市是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是一个先进的城市。
四、拓展延伸:
有一天,城里来了一辆汽车,从车上下来许多小朋友,假如是你从那辆汽车上下来,你会怎样介绍我们的城市?(出示课件)
五、总结:
我们的城市是旅游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希望小朋友们都用恰当的比喻向别人介绍我们的城市。
2015教师资格考试学习 283167855 2015教师招聘考试交流 278099065 2015特岗教师交流群 253946008 2015北京教师招聘考试 144172044 2015北京教师资格考试 239138860
来源:中师教育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说课【第二篇】
教师资格考试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
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xxx本科2006年毕业于xxx专业,研究生2011年同样毕业于xxxx专业,2012年开始在xxxx任教。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药物化学》第九章化学治疗药第一节内容,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授课进行介绍。
一、教材分析
1、说教材重要性
我们用的教材是尤启冬主编的《药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08月第七版。我讲的是第九章化学治疗药物第一节,《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本课设计一个课时,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一类广谱的化学治疗抗菌药物,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头孢菌素的抗菌药物。第三代喹诺酮抗菌药疗效可与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媲美。。这类药物的研究已成为抗感染药物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喹诺酮类药物也是整本教材重点讲解之一。
2、教学目标及要求
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特点,我们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及要求
1.熟悉喹诺酮类抗菌药发展和结构类型。
2.掌握代表药物诺氟沙星、盐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化学结构、命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
3.掌握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结构改造方法、构效关系。4.掌握盐酸环丙沙星化学合成方法。3、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喹诺酮类典型药物药物的化学结构及构效关系; 难点在于典型药物体内代谢以及环丙沙星化学合成方法。这是教材分析的一些内容,接下来了解一下授课学生的基本情况 二、学生情况
授课对象是全日制药学和药物制剂专业大三学生,有一定的临床药理学基础和化学基础,这对结构、活性、理化性质等知识的学习很有帮助,但是这两方面的学习又存在不深入的缺点,对化学合成(机制)方面的教学比较困难。三、教法
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多媒体讲授法为主,提问法、实物模型演示等方法为辅。多媒体讲授法可以系统地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根据对教材分析,对教学重点化学结构和构效关系,采用多媒体演示与提问法并重的教学法,通过提问让学生查找分析结构母核与典型药物的结构差别,典型药物与典型药物之间的结构差别,查找抗菌活性的差别从而掌握药物化学结构。同时可以利用模型让学生熟悉药物立体结构的空间概念。
对教学的难点,选择信息延伸,演示化学合成的机理、化学结构和合成路线,增加的授课的信息量,对比研究其他药物的合成路线及优缺点。四、学法
对于本节的学习,指导学生采取结构-性质-应用三位一体的分析对比法,以结构母核为基础结构,对比与典型药物结构不同的官能团,对比典型药物与典型药物之间不同的光能团,对比理化性质和抗菌活性的差异。在对比中学习中掌握每一个基团的与活性的关系,从而也掌握了应用到临床的药物。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一个课时进行说课。在教学教程中我设计五大环节(45分钟)1).导入:首先讲解本章化学治疗药物与抗生素的关系,再有第一喹诺酮药物诞生的偶然性导入,揭示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发展和进展引发注意、激发兴趣进入课题。2分钟
2)展示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本节的重点与难点在课前展示,有利于学生有的放矢。
3).精讲与分析
1、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包括三代喹诺酮药物的代表药品、抗菌谱、结构特点和临床应用。(5分钟)
第一代:主要代表药物:萘啶酸和吡咯酸(Priomidic Acid)等。第二代代表药物:西诺沙星(Cinoxacin)、吡哌酸(Pipemidic Acid)等。第三代药物:代表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第四代药物: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等
2、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理:以图片讲解抑菌机制(8分钟)
喹诺酮类药物是DNA回旋酶(gyrase)和拓扑异构酶Ⅳ(Topoisomerase Ⅳ)的抑制剂。
3、构效关系:以喹诺酮药物的母核为基础,讲解结构与活性、与生物代谢的关系(10分钟)
1位和8位之间可成环,形成的S构型的异构体抗菌活性强。 3位的羧基和4位的氧为必要基团。 5位被氨基取代可使活性增加2-16倍。 6位引入F原子有协同作用。 7位侧链的引入可扩大活性和抗菌谱。对抗菌活性及抗菌谱贡献的大小以哌嗪基最好。
4、喹诺酮类药物中的代表药物: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结构特点、理化性质、代谢。熟悉环丙沙星的合成路线。(15分钟)
诺氟沙星 Norfloxacin
OFCOOHHNNNCH2CH
3由于分子中引入6位氟原子和7位哌嗪基团,使得此类药物具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具有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包括绿脓杆菌在内的革兰氏阴性菌作用比庆大霉素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还强。
Norfloxacin的问世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的重要进展,并且对此类药物的构效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二氢吡啶酮部分是药效的基本结构,氟原子及哌嗪基为不可少的取代基。构效关系见图9-2。开发出的常用药物见表9-2。
环丙沙星 Ciprofloxacin
OFCOOHHNNN
Ciprofloxacin分子中1位位环丙基取代,虽然抗菌谱与诺氟沙星相似,但对肠杆菌、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链球菌、军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脆弱拟杆菌等的最低抑菌浓度(MIC90)为~2μg/ml,这显然优于其他同类药物及头孢菌素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本教学内容逐步展开,以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目标
4)、总结小结,强调学习本节课构效关系及其结构的特点这一重点和难点,通报现阶段关于喹诺酮药物研究进展,提出其优势及发展趋势,引起学生兴趣,为今后的学习,研究提供概述性知识(2分钟)
5)、习题,强化本节知识(3分钟)六、教学反思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授课方式,对授课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补漏。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请评委指正,谢谢!
教师资格考试说课教案【第三篇】
教师资格考试说课教案:《山中访友》
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
我是应聘小学语文的01号考生。我说课的内容是《山中访友》,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以及说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是选自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1篇课文。
这是1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描写了作者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好友,并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课文语词优美,感情充沛,同时,这是本单元的第1篇课文,为学生接下来学习本单元另外几篇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及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我设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首先,知识与技能目标:
1、所有学生均能掌握课后“邀”、“附”等8个生字,能认会写,并理解“德高望重”等10个生词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其次,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以读促悟、多种阅读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激发阅读热情,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排比、拟人、想象等表达感情的写作手法。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在以上学习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展开联想与想象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的,鉴赏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地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以上对教材内容及目标的分析,并且依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反复品读课文,品味赏析精彩语句。
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展开联想与想象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之情,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鉴赏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并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说学情
分析完教材,我将进一步分析学生情况。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够初步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但是对于准确体会一些词句的韵味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同时,六年级的学生与低年级的学生相比,学习动机相对成熟、学习目的相对明确,而且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因此,对课文传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可能难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尤其不易与作者产生共鸣,这些都将成为我组织教学过程中的考虑因素。说教法
基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本课我将主要以引导启发法为主,同时辅以感情诵读法、创设情景法、联想想象法等教学方法,此外,我还将借助多媒体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使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三、说学法
教师的教归根结底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基于对学情和教法的分析,同时,考虑到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些读悟能力,因此,我将本着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原则,主要选用读议结合,以读促悟的学法。
四、说教学程序
说完教法和学法,接下来我将这样展开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说课的核心内容。
(一)品读唐诗,导入新课
启发学生回忆已学唐代诗人贾岛《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歌(“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品读诗歌内容,思考本诗中作者是在什么地方,做一件什么事。这首诗描写的正是诗人前去山林探访自己的一位隐居其中的朋友的故事,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山中访友》是否也就是这样的情景。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在作者的引领下,走进山林去看个究竟。
(一)新授
在正式进入新课之后,首先,我将带领学生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并疏通字词
要求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小组交流的方式,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描写的是作者早晨出发去山林拜访“朋友”,在山上度过愉快的一天,黄昏归来的事情。板书:早晨 黄昏很明显,作者主要写了自己在山上的经历,那么我们要将重点放在这一部分,让学生依次找出作者在山中所拜访的“朋友”板书:古桥、树林、山中的一切(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
在学生找关键词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读出课文相应内容,这样便于同时纠正字音,理解生词意思。主要的有诸如:德高望重、津津乐道、波光明灭等。板书
2、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在学生找出作者所访朋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将这些大自然的事物称之为“朋友”,即思考课文标题的含义。并且进一步画出作者描写“朋友”的语句,初步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
3、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这一部分主要是针对学生刚刚找出的作者描写“朋友”的语句,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中的关键字词,如“凝望、知己、智慧”等充满作者感情的一系列词语,体会作者对大自然事物的深情厚谊,是在用强烈的感情为我们描绘一幅大自然的魅力图画,进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点明课文热爱大自然的主旨。
4、想象意境,陶冶情操
在学生对课文思想感情有所领悟的基础上,我将播放轻松优美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由我为学生用深情舒缓的语调朗诵课文,让学生尽情想象与联想作者所描写的山中美景,进入作者所创设的美妙的大自然的世界中,体验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美妙感觉。学生想象完毕,我将与学生讨论感受,引导其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讨论作者是如何做到将自己对大自然的这种独特感受传达到我们身上的。进而让学生思考传达自己感受的方式方法。引入下一步的教学步骤。
5、探究语言,领会手法
请学生先画出自己觉得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并讨论喜欢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老师重点引导学生探究课文中出现较多的几种写作手法,即想象与联想,比喻、拟人、排比等,并讨论这样写的好处,进一步加深对这几种写作手法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在新授过程结束之后,我将给学生布置练习帮助巩固拓展。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心观察自然,将自己对大自然的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描绘成有生命的人,让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让她们也成为我们的朋友。我将请同学们相互交流汇报自己的类似感受。
(四)小结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在课堂小结的设计上打算采取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的小结形式,即由学生自己分组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再安排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小组间互评以及互相补充遗漏之处,我将在最后给予整体评价。
(五)布置作业
加强言语实践是语文课改的两大方向之一,同时基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将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作业:观察生活中的一处自然景色或一个自然事物,比如云、河、江、草坪、森林等,运用这节课所学到的几种主要的表达感情的方法,可以任选其中一种表达方式来写或者几种任意组合均可,写成100字左右的一个片段。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亲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美好感情,同时也能练习几种写作手法的运用。起到了复习巩固课堂学习内容的作用。
六、说板书
为了帮助学生清晰明了地把握本节课的内容,突破难点,我将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山中访友
高校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稿【第四篇】
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传播的基本过程》,我使用的教材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的《传播学教程》,由郭庆光主编。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小结等六个方面逐一展开。
一、说教材(首先,我选的这本教材)
传播学教程,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之一,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庆光教授主编,该教材获教育部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是国家级重点教材,同时也是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的必备参考书,它运用国内外传播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新媒介技术的发展,阐释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现象,注重概念的明晰性和理论的系统性,对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等领域中的许多理论和现实课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而勾勒出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框架。它是传播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能够为后续传播学理论和实践奠定基础,因而学好这门课程至关重要。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是本书第四章第一节“传播的基本过程”的第一个课题。在此之前,大家已经学习了“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它使我们学习传播过程内容的一项基本要素,学好“符号”能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同时,学好本节内容,也是为学习以后课程(诸如人内传播、人际传播、媒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打基础,因此,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我们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
根据对教学大纲和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以及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并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同时按照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完整性、可操作性、易检测等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认知目标方面:
1、掌握传播过程的基本要素。
2、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模式)、香农-韦弗模式(数学模式)。
3、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能力目标方面: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于传播模式理论的认识,掌握传播活动的本质规律,运用传播理论知识认识身边的传播现象,并能分析解决当前传播实践中的问题,为日后的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以及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情感目标方面:
培养学生学习传播学的兴趣以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自觉性,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下面我来说一下本次课程的重难点)
从学生实际与教学目标来看,本节的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模式)、香农-韦弗模式(数学模式)、教学难点: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乃为至法。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储备、心理状态及教学条件以及本节内容,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的教学过程将主要采用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但以讲授法为主。
a 讲授法:有助于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帮助学生系统理解掌握传播模式的相关理论知识。
b小组讨论法:针对开放性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如的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
c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将抽象知识直观形象化,如讲解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和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时通过图示法进行演示,可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学法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从而能够独立学习,“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学法指导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作为重点,我将具体谈谈这一节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1、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面对面的协商性的对话,小张对小李说:“明天放假,我们去春游吧?”小李点头答应了。通过这个最简单的传播事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传播的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带入到本节课的内容中。
2、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因为模式比较难懂且枯燥,所以我选择以讲授为主,同时在突出教材重点时,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进行讲述。在讲解过程中,我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以穿插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思路。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书中知识有更直接的感受。比如拉斯韦尔的直线传播模式中各个要素所起的作用等,他们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与讨论找到对应的答案。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是本节课的难点,我会选择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化,进行直观的展示,并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在这三个模式中,整个循环过程是如何发生并持续发展下去的。学生主动思考并积极参与讨论,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中,完善自我的观点,形成自己对于传播理论模式的新思考,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3、分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是本节课进行过程中使用较多的方法,主要使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法。并记录下对本次课程的心得和问题,讨论结束后,学生发问,老师给予分别解答。
4、课堂内容总结与作业
简单扼要的课堂内容总结。用大纲的方式,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在回忆中系统全面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就是让学生自己制作表格,将本节课的几种传播模式做一个比较,包括不同之处与优缺点等,巩固学习效果。
七、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主要采用图解式板书,目的就是对所学知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让知识系统化与层次化,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迅速记住知识,发现传播过程的内在规律,更有利于日后对知识重点的提取,教会学生掌握这一学习策略。
八、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传播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与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教法的同时更注重对学法的指导;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注重思维的发展与能力的提升。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希望各位领导与老师给予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谢谢大家!
上一篇:分数的意义教案(精编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