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教案【精编4篇】
【导言】此例“《七颗钻石》教案【精编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标:
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三、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语渲染,调动情感。
1、齐读课题
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七颗钻石》。
2、情感渲染,感受“水”的重要性。
⑴师:请孩子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老师带你们穿过时空遂道来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这一场大旱灾使人类及所有动物、植物受到了极大的灾难,同学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⑵师:此时此刻,大家最需要的是什么?(“水”)
3、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师:是啊,那个时候,水是多么的珍贵。
《七颗钻石》就是发生在那场大旱灾中的一个既神奇又令人感动的童话故事。
二、紧扣“神奇”,理清“水罐”的变化。
1、师提出“第一次读书”的要求。
师:文中写小姑娘抱着空木罐去找水,接下来,发生了很多神奇的事情,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80页自由大声地读读课文,把令你觉得很神奇的地方找出来,用“——”把这些句子划出来。
2、生自由大声读、边划、师巡视、指导。
3、反馈:
生想先说哪个句子,师就先指导读哪个句子,并边板书。
⑴例如:“当小姑娘再拿木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银的”。
师:水罐变成了银的!(板书“银”)真神奇!可从你的读中老师感受不到神奇,你能再读读吗?
①一生读→指导后再读→全班读
⑵指导别的“神奇”的句子,理清“水罐的几次变化”。
师:你还找到哪些句子!谁能像我们刚才这样读给大家听。
生依次找出来,并说明神奇在哪?师板书
空木罐?钻石、水流
装满水银金
(空木罐——装满水——银——金——水流)编者改注
4、教生学会提问题。
师:看到空木罐,变成银的,又变成金的,最后还从罐子里跳出钻石,你最想问什么?(如: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等)
三、紧扣“感动”以学定教,感悟“爱”。
㈠生第二次读课文,小组自学
1、师激发读书欲望
⑴师:是呀!为什么会变化?你赶紧再读读课文,就会明白!
老师请孩子们四人为一小组,一起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⑵出示“学习建议”
师:来看看老师给你们什么学习建议?
①用“”画出使你感动的句子,并想想为什么?
②把这些你感动的句子在小组里读一读,并交流学习感受。
师:我们各个小组来比赛一下,看谁找的句子最准确,理由最充分,而且读得最有感情。好!各小组开始读书。
2、生小组自学,师巡视指导。
㈡反馈
以学定教,生先说哪个句子,就先学哪句。共4个句子。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带领学生感受浓浓的“爱”。
这4个句子的教学预设如下: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引领学生感受浓浓的爱。
1、“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2、小姑娘往手掌倒了一点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3、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4、“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㈢小结:
1、师与生一起围绕板书复述课文。
(1)、师先做示范,根据板书说一小段故事。
(2)、生学着复述。
2、师:那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有答案了吗?水罐为什么会变化?
3、再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㈣教学最后一个阶段
师:这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就是北斗七星(出示课件)
四、走出文本,畅谈感受。
1、学了这篇文章,你想对文中的小姑娘或她的母亲说什么?
2、你想对身边的亲人、老师或同学朋友说什么?
五、欣赏朗读,总结全文
1、师:这是个既神奇又让人感动的故事,让我们再一起感受一下它的美好。想不想回家讲给别人听,那就用心记住这个故事。播放“朗读课件”
2、总结
今天,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这篇文章,老师也被感动了,让我们从今天起,学会关爱父母,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做一个快乐、热情的人,好吗?让我们记住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齐读《七颗钻石》。
3、现场学习如何关爱身边的人,体会关爱别人不是很难的事。
板书设计:
19七颗钻石
空木罐 钻石水流
为母亲找水 爱 让给过路人
装满水 金
分给小狗 银 母女相让
(空木罐——装满水——银——金——钻石水流)
《七颗钻石》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一、理解"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会关爱他人,成为能献出爱心的人。
二、了解童话作品夸张、想象的特点。
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爱好。
教学重点
一、爱心的神奇力量。
二、丰富的想象。
师: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听一个动人的故事。
师:在这个故事里,爱心体现在哪里?爱心创造了什么奇迹?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的1篇关于爱心的童话故事
师:我们小学都学过哪些童话?
师:你们喜欢童话吗?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世界
(板书课题《七颗钻石》)
师:了解列夫。托尔斯泰吗?
师(打出大屏幕)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生于贵族家庭,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
师:我们看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投影)
师:请同学们把课文大声地朗读一遍,要求能复述故事。
师:读完后同学们看到这篇课文没有生字,看看大屏幕上的这些字你会读吗?
师:(打出大屏幕)
干涸 水罐 捡 瞬间 舔 唾沫 绊倒
师:哪位同学能够把这篇童话讲给同学们和听听?
生复述故事
师:他说得好吗?
师:他说得很好!
师:同学们现在带着问题听课文,然后在小组内讨论!
读一读 想一想
1、童话中水罐和罐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2、这些神奇的变化是在人物什么行动后发生的?
生听课文--------------生讨论
师:你们讨论有结果了吗?
生1: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
师:什么是变化过程?由……到……才是变化过程呢!
生1:水罐内 由无水变成有水
罐内涌出水并且出现了钻石
水罐 第一次由木做的变成银的
第二次由银的变成金的
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生1:小姑娘为她的母亲找水的时候睡着了,醒来时从无水变成了有水,接下来绊倒了,水罐从空中摔下,水一点也没有洒,水罐端正地放在地上,小姑娘倒水给小狗喝,水罐变成了银的,……水罐由银的变成了金的,小姑娘把水给过路人喝,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涌出了清泉。
师:小姑娘想喝水吗?
师: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1:“想喝个够”
生2:“咽了一口唾沫”
师:小姑娘把水让给小狗、母亲、路人喝,小姑娘充满了爱心!
师:小姑娘希望爱心普照人间,文中哪里能够体现?
生:越升越高……
师:一起读一遍
师:大熊星座就是这样形成的?
生:不是
师:这是童话,什么是童话呢?
师:介绍童话,童话是……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师:这篇童话也是借助夸张和想象的。
师:那现实生活中大熊座是什么样子的呢?(投影大熊座)
师:“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的话,她会梦到什么呢?
生1:仙女送水
恶梦 没有水
生2:梦到小溪,把水带回家,母亲的病也好了,然后自己舀水喝!
生3:恶梦,一路上有渴死的动物、人,回头一看是漫天的黄沙!
生4:梦到上帝,上帝造井救活了人们,救活了母亲!
师: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她的目的是找水。
师:她充满了爱心,其实在我们的周围也有些充满爱心的故事。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
生3:家长把好吃的留给我们
师: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师: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身边的人都在关爱着我们,我们充满了感动。我们学过的有一些诗句也是表达爱心的。
生1:《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亲情
生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生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我们的世界充满了亲情,充满了爱心,让我们拥抱这个世界,让我们感受爱心,享受爱心,营造爱心
师:让我们在韦唯的《爱的奉献》中结束这一堂课。
《七颗钻石》教案【第三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带着美好的感情来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罐的一次次的变化,明白变化的原因,能说说从中自己体会到什么。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罐的一次次的变化,明白变化的原因,能说说从中自己体会到什么,从而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难点: 在了解水罐的数次变化中,明白变化的原因,体会到爱心可以创造奇迹。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课题)
二、复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 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地球上的生灵面临着死亡。此时动物们最需要的是( 水),草木丛林最需要的是(水),人最需要的也是(水)。
(括号内生接答)
三、讲授新课
(一)学习2,3段。
1、师:此时水就意味着生命,意味着希望。为了生的希望,为了母亲的健康,一个小女孩在一天夜里手捧着水罐走出了家门,这一路上,发生了一些很奇妙的事,下面就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2,3段,把自己认为神奇的情节找出来,并想一想神奇在哪里。
2、交流
一共是五次 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
(1) 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
生板书:一、空变满
(2)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 。
生板书:二、水未洒
(3) 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
生板书:三、木变银 (4)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生板书:四、银变金
(5)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生板书:五、钻石 水流
(二)研读课文 感受美好
过渡:从这些变化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这是一个( )的水罐?(板书神奇,有魔法)这个水罐为什么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呢?下面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这些神奇的变化发生前文中的人物做了什么事?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从哪些字、词或句子中感受到的?在你感受深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1、 学生默读课文;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
2、全班自由交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读书。)
a(为母亲找水)从“夜里”,“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这里可以让孩子想象小女孩睡着时会做什么梦?引导孩子们进行想象。得出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发生了变化
b(不喝给妈妈)抓住“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等词语,“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小狗”体会小姑娘对亲人的爱。抓住“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等词语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小姑娘对妈妈的爱使水罐显示出了它的神奇。
c(不喝给小狗)小姑娘在母亲急需喝水,自己也渴得要命的情况下,把水分给了小狗一点。她对小动物的爱使水罐产生了神奇的变化。读出小狗的欢喜!
d(母亲让女儿)母亲为了孩子而放弃了喝水,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这种伟大的母爱感动了天地,水罐再一次产生了神奇的变化。母亲的话应该比较慢,声音比较轻。
e (不喝给路人)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词语,体会小姑娘当时是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对路人的爱心。这里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词语,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小姑娘和她的母亲表现出的爱是无私的,是广博的。
(三)小结:水罐发生神奇变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咱们看,小姑娘把爱不仅给了亲人,还给了自然界里的一个小动物,甚至一个陌生人,唯独没有她自己,那这样的爱是又是什么样的爱呀?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3段,再次体会一下这种无私的,广博的爱吧。
(四)学习第4段
师引读: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多么像小姑娘的爱心,她像钻石一样闪亮,像钻石一样珍贵,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
三、说话:
1、童话中小姑娘的爱心就像钻石一样晶莹剔透,假如这位小姑娘来到你身边,你想对她说些什么?(生自由回答)
2、王老师也有几句话想对同学们说: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使长途跋涉的人品味到滋润甘甜。爱心是一座连接你我的桥梁,使人们之间的距离缩短。即使你身无分文,只要你拥有一颗爱心,你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王老师相信同学们都能拥有一颗爱心,成为世界上最最富有的人
四、作业:写1篇读后感
板书:
神奇 爱
一、装满水 为母亲找水
二、水未洒 不喝给母亲
三、木变银 不喝给小狗
四、银变金 母亲让女儿
五、钻石 水流 不喝给路人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标
1.了解童话想象丰富的特点。
2.感受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习小姑娘美好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想象创设故事,表达思想情感。
2.体会爱的神奇力量,学会用爱来美丽人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走进童话世界,导入新课
1.设问激趣。
(1)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或者读过的童话故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
(2)说说故事梗概。
(3)探讨童话特点。
(小组讨论后教师归纳。)
a.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教育儿童。
b.语言通俗、生动活泼。
c.情节曲折、离奇。
2.导入新课。
无穷无尽的宇宙,瞬息万变的苍穹,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月亮让多少文人为之倾情咏叹;浩淼的银河让一个千年传奇充满神话;一个星座与我们每一个人有着一种牵扯不断的情缘吧……同学们,你是什么星座?你知道它的来历吗?北斗七星,也就是大熊星座,你注意过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俄国伟大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七颗钻石》,来看看大熊星座的奇妙来历。
3.简介作者。
(先看注解,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作者的材料,相互补充。)
教师明确:作者国籍、主要作品、作品的主要特点。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读到了什么?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三、对话互动,共同探究
思考:
1.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主要形象?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
提示一:水罐、善良的小姑娘及其同样善良的母亲、七颗钻石、大熊星座。
提示二:水罐神奇地变化,一次次突显出小姑娘爱心的崇高与伟大;水罐不断变化,爱心随之深化;七颗钻石是爱的象征;七颗钻石变成大熊星座寓意爱心像大熊星座,普照人间。
2.文题是“七颗钻石”,有什么深意?它们是从哪里来的?水罐的神奇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学习小组自由讨论。)
提示:
(1)引导学生理解童话想象的丰富性、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
(2)紧扣文本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如何一步步深化主题的。爱心主题随着水罐的变化,不断深化。
3.理解文章结尾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生活畅谈感受。
(学习小组展开讨论。)
提示:
(1)钻石的价值是贵重的,小姑娘的爱心同样是宝贵的;再一次明确文题的寓意。
(2)作者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在天空永放光芒,普照人间。主题得以深化,感情得以升华。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围绕“爱心”畅谈感受。引导学生由事入理入情,避免空谈。
(4)归结本文语言的特点:通俗朴实,把情感和道理寓于叙事之中。
四、再读文本,拓展训练
1.如果你是文中的小狗、母亲、过路人,你将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
2.你读完这个童话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五、师生共同总结(播放《爱的奉献》)
提示:
1. 童话的特点:丰富合理的想象,离奇曲折的情节。
2. 学会用爱心美丽我们的人生;在领受爱的同时,也去付出。
资料宝藏
1.评余映潮的《七颗钻石》观摩示范课(浙江省松阳县民族中学 卢慧琴)
一、课文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
课堂伊始,余老师就在朗读方法上进行指导,先让同学们齐读,提出读书的要求:1.用童声读;2.读出故事味、3.读出事中情。这要求本身就是一种诗意的创造、诗意的引导。读完后作出评价:流畅,这是一个优点,缺点呢,语速有点快,要用童声来读,去感受故事的内容,要读出故事味来,要注意抑扬顿挫。然后再按照要求各读各的,先范读一点点内容,再让学生娓娓读来,尽显童话的韵味,尽显童稚的纯真、尽显人物的感情、尽显课堂的诗境。自由读完毕后。还请一位小姑娘读第二段,强调读出故事味,读出文中情。完了评价:读得好,那么好听的声音!再请一位小男孩读最后一段,要求怎样表达文中的意味。评价:你读得好,你们注意他的停顿了没有: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这一段要读得慢一点,为什么呢?过一会儿讨论了就知道了。自然地又引出了下面的话题。在教学中我们看到余老师对朗读指导上的特色,让学生在不同种类的读中即品味文意又体会到不同读法的妙处,阅读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独具特色的课堂设计,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
在学生就课文内容展开的过程中,余老师的课堂设计以板块式思路为主,一节课就是几个板块的组合,其教学过程就是“块”与“块”的碰撞。所谓的“板块式思路”即在一节课或1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块”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这几个“板块”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是有机整合,其最高境界或者说最终目的便是几个板块的浑然一体。板块教学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语文课堂繁杂无序的问题,让教师有一种可操作性,给人以看得见,想得到,用得着的感觉。《七颗钻石》,余老师就构思了这些板块:活动一(旅行第一站)——进入录音棚(读课文),活动二(旅行第二站)——畅游智慧泉(研究课文),活动三——来到创作室,活动四——描述小姑娘。整堂课的气氛轻松愉快,似乎文中内容真的是同学们在旅行途中的所见所闻,使课堂充满情趣,而在创作室,又使学生找到自我,展现自己了的才华。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语文课堂是以生为本的课堂,——对学生的评价。
课堂上,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语:“非常有层次”、“我同意你的看法”、“真好,真好”、“答得好”、“他说得真的蛮好”、“瞧!你说的多棒!”、 “那么好听的声音!”、“这个情节很合理”、“你也很聪明”、“你的悟性真高!”、“你的感受真切”、“你也有一颗纯洁的心”……诗样的话语,滋润着学生的心田,盛开的必然是同样诗样的花朵。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首最美的诗,课堂上, 余 老师尊重学生的天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学生得来的体验, 余 老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有时加以适当的引导,教师把学生的回答提高到理论的角度,如:第一个问题:(写景的作用)渲染了环境的严酷,文学作品在写人物的时候往往以环境的描写来烘托,有时设置的是狂风暴雨,有时设置的是漆黑的夜晚,有时设置的是深山老林;当然,心情好的时候设置的是和风细雨。这样的一笔,就是起着烘托人物,设置背景的作用,记住:写风写雨,写森林写太阳,写旱灾,笔无虚设,是实实在在的一笔。对第二个问题,引导: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多角度地,从不同的侧面来表现人的性格,使故事曲折有致,池水掀波。第三个问题,引导:照应之美,美好穿插,诗意的烘托;第四个问题:(结尾)结而不尽,意味深长。这些既体现了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让我们真切感受到 余 老师对学生心灵的呵护,使每一个孩子都大受鼓舞,他尊重孩子的独特体验,尊重孩子的心灵感受,开启孩子的诗心,这也正是 余 老师赤诚的诗心所在。
四、新课堂,是平等的课堂,绿色的课堂,生态的课堂,是充满诗境的课堂——教学用语的美。
初读课文后,余老师出示四个问题“不写第一段不行吗?不写小狗和过路人不行吗?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不出现七颗钻石不行吗?”最后还问:“你也能问上一句吗?”连问题都诗一样的美。课即将结束,余老师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想一想,轻轻描述一个好梦;试一试,快乐地描述一个场景;诗样的话语,引发诗样的答案。新课堂是“聊天室”,余老师和学生在这里平等对话、友好交往。这是心与心的交换,情与情的相牵,思与思的碰撞,神与神的交融。
课文结尾,“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小姑娘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是一个童话形象”“善待别人”“让上苍感动的人”“阳光女孩”“有钻石般美好心灵的人”……这里,余老师没有刻意去求顺、求实、求纯、求完美,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内心的独特体验,这样的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师生之间的活动才是最有价值的。
课文的小结:读起来,让我们心情激荡;说起来,让我们发现闪光;想起来,让我们思绪飞扬。这,既是对课堂的教学过程的小结,更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自信。
五、新课堂,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是充满诗趣的课堂。
在抛出问题后,余老师引导学生自选一个话题,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学生在自主参与中获得的体验,解决着一个又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课堂上洋溢着善于发现,勇于探究的欢乐。这里,教师的身份已经由知识的垄断者演变为学生读书的对话者。《七颗钻石》结题,余老师仍不忘课堂诗趣的烘托:读起来,让我们心情激荡;说起来,让我们发现闪光;想起来,让我们思绪飞扬。
语文是最富情感性、审美性的学科,和诗有着特殊的血缘。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由此产生的心灵感应和生命体验正是诗中的真、善、美。语文课堂的教学应凭借诗情的激发,让学生享受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动,应凭借诗意的追寻,让学生焕发诗一般的创造智慧和优美意境。余老师的课堂正是这种诗情的激发、诗意的创造、诗趣横生的课堂。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一种诗意的熏陶之中,不由得诗意大发,课堂上精彩纷呈,学生妙语连珠,情不自禁地也成为一位小诗人。
其实,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仔细探究,如:课文的导入(把学课文当作旅行),教师的导向,学科知识的渗透(衬托的运用等),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活动贯穿课堂始终,教师只作穿针引线)。
纵观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教学特点,我认为遵循了新课程的理念:
深入挖掘教材,密切联系生活,落实知识,培养了阅读、理解、分析、思维、表达等能力;学会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建议
对课文主体部分的教学可借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为线索来进行。
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变化主要体现为:
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从“空木水罐”到“有水木水罐”: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累得倒在地上睡着了,醒来后发现水罐里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小姑娘发现水罐里装满了水,虽然又累又渴,但没有舍得喝,急着赶回家去给妈妈喝,被脚底下的小狗绊倒,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这部分可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等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正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再次显示出它的神奇。
水罐变成银的:小姑娘分了一点水给绊倒她的小狗,小狗变得欢喜起来。课文第一段写到,“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小狗可能是因为渴极了走不动,小姑娘绊倒在它身上,它也只是哀哀地尖叫。小姑娘没有怪小狗绊倒自己,还把自己舍不得喝的水分给它喝。体会小姑娘的爱心:小姑娘不但深爱着自己的母亲,还用真挚的爱心对待动物,体现出她的爱心是广博无私的。
水罐变成金的:小姑娘的母亲认为自己就要死了,把水让给小姑娘喝。水罐又一次变化的原因是母亲对小姑娘的爱,可见水罐的神奇并不在于小姑娘本身,而在于爱心。只要有人献出爱心,水罐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小姑娘强忍住焦渴,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这部分应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过路人是多么动人的行为。给小狗水喝的时候,小姑娘还牵挂着母亲,所以她分一点水给小狗;而现在从母亲手里接过水罐后,她把水毫无保留地送给了过路人。这里再次体现了小姑娘的爱心是广博而无私的。
3.关于大熊星座
大熊星座位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是终年可见的一个星座。它由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大的斗勺形,人们通常叫它“北斗七星”。古代的希腊人却没有把这七颗亮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星座,它们是把七颗及周围的一些暗星,加在一起,组成一个星座,并形象地命名为“大熊星座”。北斗七星的斗柄仅相当于熊的长尾巴,斗魁相当于熊的腹部,熊的头部和脚部的星,都是由一些暗星构成的。
上一篇:识字教案精编5篇
下一篇:你、我、他(实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