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练习设计精编4篇
【导言】此例“《美丽的小兴安岭》练习设计精编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美丽的小兴安岭》练习设计1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十一
佚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
一、读题,交流提前查找的相关资料。
二、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三、自学生字词
1.按照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学习:一读,二画,三查,四找。
2.读词语,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纠正读音。教师可采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方式,让学生巩固练习。例:
(2)指导学生记忆字形
“酸”字是左右结构的,左边“酉”字旁里面的一横不要丢,右边的第四笔是“点”不是“捺”。
“献”字的左边的“南”字里边是两个短横,不要少一笔。
“射”字注意左边“身”字变形。
“脆”字右边第三笔是“横”,不是“横钩”。
“刮”,注意与形近字“乱”区分开。
“鼠”字共13笔,第8、9、11、12笔均为“点”,不是“横”。还要注意“臼”字的笔顺,6笔写成。
3.理解词义。
抽出:就是长出的意思。
浸:一般指沉浸在液体里。课文中小兴安岭的雾很浓,范围跟森林一样广,整个森林都沉浸在雾里,所以作者把浓雾比作液体,用“浸”来形容雾中的森林。
葱葱茏茏:指树木枝繁叶茂,长得非常茂盛。
四、练习朗读课文。
五、作业 :1、写生字词2、读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2.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特点的观察方法,从而体会四季景物的相同美和不同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学习了生字,理解了部分词义。这节课要学习作者抓住景物季节变化特点,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且学习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生动。
二、读全文,读后谈谈小兴安岭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
1.自己出声读全文。
2.班上交流读后感受。
(①小兴安岭非常美丽,动人;②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③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④小兴安岭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⑤小兴安岭像一座巨大的宝库……)
三、细读课文,品词品句。
(一)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1.“绿色的海洋”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小兴安岭树的数量、品种极多,树的面积之大,就像大海一样无边无垠,一望无际,从“数不清”一词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2.指导朗读:小兴安岭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繁茂的树木,几百里连成一片,像绿色的海洋,这该是一幅多么壮观的景色,一望无际,一碧千里。要让学生带着对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赞美之情,朗读这一段。
3.小结读懂重点句的方法:读句找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解句义,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二)学习课文2—5自然段,体会四季美。
1.总体感知
(1)作者都描写了小兴安岭四季中的哪些景物,请用“____”画在书上。
(2)班上交流。
(3)出示投影,填写表格。
季节 描写的景物
春 树木、积雪、小溪、小鹿
夏 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
秋 白桦、栎树、松柏、落叶、山葡萄、榛子
冬 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
2.自读课文,领悟兴安岭树木的特点。
(1)从刚才填写的表格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每个季节的树木都有所描写,那么,小兴安岭的树木一年四季各有什么特点呢?小组讨论。
(2)班上交流。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秋天,落叶在林间飞舞。
冬天,树上积满了白雪。
3.深入读文,品词品句。
(1)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景色?为什么?提示:抓住重点词、句谈体会。
①“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抽出”是什么意思?换成“长出”行不行?通过采用近义词换位的方式,使学生懂得“抽出”是“长出”的意思。尽管意思相同,但是作者选用了“抽出”一词,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十分生动形象,试想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曾几何时,笔直的长长的枝干上都不约而同地生长出鲜嫩的枝条,多么神奇啊!因此,作者在这里用“抽出”一词不仅写出了枝条生长的现象,而且把生长的速度之快也描绘出来了,令人觉得贴切而形象,而如果用“长出”一词,就未免显得直白,缺少情趣。
②“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面的影子。”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抓住“散步”、“欣赏”这两个词语。这本是描写人的神态的词语,作者用来描写小鹿,说明作者对小兴安岭中的树木、动物都充满了喜爱之情。同时这些句子的描写,也使我们看到了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③“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在这句话中,“葱葱茏茏”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密密层层”写出了夏天枝繁叶茂的特点。尤其是一个“封”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严的景象,也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这时教师可采用换近义词对比的方法,领悟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为什么要用“封”字,用“盖”字行不行?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清“盖”字有由上而下覆盖的意思。而小兴安岭树木繁多,枝叶不仅是将上面的天空遮盖住,而是上上下下的空间都被浓密的枝叶封闭得严严实实,因此这个“封”字用得恰到好处,再次照应前文的树多得就“像绿色的海洋”。
④讨论“浸”和“罩”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罩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在字典中“浸”是泡的意思,一般指沉没在液体里。小兴安岭的雾很浓,而且是从地面生成,自上而下蔓延开来的;范围跟森林一样广,逐渐使整个森林都沉没在浓雾里。但“罩”是扣盖、覆盖的意思,有由上而下的内涵。相比之下作者把浓雾比作液体,用“浸”来形容雾中的森林,十分确切。
⑤从白桦、栎树的叶子“变黄”、松柏显得更“苍翠”,可以看出秋天的森林色彩艳丽。
⑥“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飞舞”是形容树叶随风飘落的样子。作者看到树叶飘落联想到彩蝶飞舞的情景。用“飞舞”而不用“飘落”,既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也表达了一种活泼、欢乐的情绪。
在讲这句时,教师可采用近义词替换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从中感悟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⑦“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在这句话中,作者用“献出”一词,赋予了森林以人格化的描写。告诉人们,森林里的野果成熟了,这里的特产正在被采集利用。由此可见,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是联系在一起的,既有收获,又无私“献出”,表现了小兴安岭的奉献美。
⑧“树上积满了白雪。”“积满”一词用得非常恰当,连树上都“积满”了白雪,既可以让人想象出小兴安岭冬天很冷,雪很大,又可以反映出小兴安岭森林的密密层层。
⑨“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只好”就是只能这样。冬天,遍地是雪,黑熊无法出来活动,无法外出觅食,只能舔自己掌上分泌出的养分过冬。这是动物生存的本能。
在这句话中,作者用“只好”一词赋予了黑熊人格化的描写,显得生动而富有情趣,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界的喜爱之情。
4.朗读课文,借读抒情。
简单提示:本文词语生动、形象,适合有感情地朗读,抓住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色,采用不同语气指导朗读。春天,语调要轻而缓,读出“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的勃勃生机,读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美丽春天的赞美之情。夏天,描写树木部分要读得热烈;描写晨雾部分要读得深沉有力;后两句要读出美的快感。秋天是收获季节,对小兴安岭的“献出”更应该读出赞赏的激情。冬天应该注意作者句中拟人化的描写,因此应读得生动,富有情趣。
(三)齐读最后一段,谈谈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的意思的。
(小兴安岭不仅景美,而且物美,有价值,有贡献,美得实在而不空洞。)
四、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重点总结课文是抓特点进行描写,用词准确、生动,层次清楚,按总——分——总顺序描写。)
附:板书设计
春 生机勃勃 大花园
美丽的小兴安岭 树海 夏 万物生长
秋 硕果累累 巨大宝库
冬 雪花飞舞
《美丽的小兴安岭》练习设计2
以读促悟 读中示悟
[情景说明]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组中的1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特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学习本课的目的是学会14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受到美的熏陶。在感受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教学本课需两课时,本课例选自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第六自然段,知道了小兴安岭是林海,它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学习了课文二~五自然段后就知道了。
二、导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
(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作者在描写春天的景色时,抓住了哪些事物来描写?(树木、雪水、小鹿)
过渡:这些事物各有哪些特点呢?我们再来读句子。
2、指名读描写树林的句子并出示CAI课件。(画面、字幕)
(1)树木有什么特点?(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2)“抽出”是什么意思?(不知不觉间,突然间地长出新枝)
(3)想象一样嫩绿的叶子是什么样的?
3、齐读描写雪水的句子并出示CAI课件——雪水在林中流淌的画面、字幕。
(1)雪水有什么特点?(融化了,汇成小溪。)
(2)雪水流动的声音大吗?(不大。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淙淙”。描写流水声的词你还知道有哪些?)
(3)雪水在树林下的小溪里淙淙地流着,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读这一句时声音读大了好,还是轻点好(读轻点,读虚点)。
(4)谁能试着读读。我们其他同学闭着眼睛听,看能不能听出雪水“淙淙”流淌的样子来。
4、自由朗读描写小鹿的句子。
(1)出示CAI课件。——小鹿在林中溪边散步、饮水的画面。
(2)小鹿有什么特点呢?(活泼可爱。你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它们有的……有的……”“俯”是什么意思?你能做个小鹿俯下身子喝水的动作吗?)
(3)齐读课件字幕:“小鹿在溪边散步,有的……有的……”指名用“有的……有的……”说句话。
过渡: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春季的景色时,抓住了三种事物的特点来描写,动静搭配,描绘了一幅美妙的自然画面,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作者的这种喜爱之情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5、讨论:作者的喜爱之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抽出、嫩绿、淙淙、俯下身子喝水、欣赏)
6、指导表情朗读。
小兴安岭的春天这么美丽,你喜欢吗?你能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吗?
①个人试读;②同桌互读互帮;③个人展读,教师评价指导;④齐读。
7、总结学习本段的学习方法。
(1)一句一句的读,看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自己试读,读出思想感情。
过渡:我们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来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三、自学三、四、五自然段。
出示自学卡片,认真读书后填写自学卡片。
季 季节
描写的事物
特 点
春天
树木
雪水
小鹿
抽出 嫩绿
淙淙地流
散步 喝水 赏影
夏天
秋天
冬天
四、汇报自学情况,交流自学卡片。(将部分学生的卡片在投影机上展示)
五、教师小结三、四、五自然段学生自学情况。
六、指导表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1、自己试读,边读边想,在头脑中出现画面。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
3、个人展示读。教师评价指导,必要时教读个别句子。
4、根据教师的指导、提示,个人再练读。
5、出示CAI课件——描写树木的字幕,指名表情朗读。(注意“葱葱茏茏”、“严严实实”、“浸在”、“穿”及最后一句的读法,读出喜爱之情。)
6、集体表情朗读。
七、集体表情朗读第四自然段(非重点,可一笔带过)。
八、指导表情朗读第五自然段。
作者写冬天的小兴安岭,先写了林中的雪景,接下来写三种动物过冬的神态。紫貂、黑熊、松鼠它们的神态各不相同,你能读出它们的样子吗?(出示CAI课件——图画、字幕)
1、个人试读。
2、指名读。读后教师评价、指导。
3、个人再练读。
4、个人展示读,教师评价,相机教读。
5、指部分学生集体表情朗读。
九、表情朗读全文,思考上课时提出的两个问题。(大花园、宝库)
十、总结全文:“为什么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你知道了吗?
十一、拓展练习。1、作者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小兴安岭的?(四季)
2、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抓住事物特点描写、联想)
3、如果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为什么?
十二、课后练习。
1、抄写自己喜爱的词语。
2、背诵喜欢的段落。
3、写家乡一处的景物。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后,我集中指导朗读了首尾两段,从而抓住一个统领全文的问题,“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第二课时就带着这个大问题阅读,各个部分最后又回归到这个主要问题上来,这样就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指导学生阅读各个部分的过程中,我先集中指导阅读“春天”这一段,学完后总结学习这一段的学习方法,接下来放手让学生自学夏天、秋天、冬天三段,因为这三段的结构特点如同“春天”段,这样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就落到了实处。从教学反馈,看学生能够自学,且自学效果很好。9自学卡片内容填写正确率较高)然后指导学生表情朗读。在指导学生表情朗读的过程中,形式多样,讲究实效,学生不仅能读出形、也能读出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在表情朗读中得到落实。最后让学生又一次通读全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这对才开始学习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也是一次最直观的写作指导。就这样,让学生一课一段,就不愁掌握不好语文这一“工具”。
[专家点评]
执教者采用变序式的方法从结尾段切入,抓住统领全篇的中心问题。“为什么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来导读,给学生产生一种阅读期待,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往下读。而在导读春、夏、秋、冬几个段落时,不是平推式的进行,而是重点指导“春天”一段。接下来学生运用学习这一段的方法学习“夏天”、“秋天”、“冬天”段。学生的自学精神、自学能力得到锻炼与培养。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对课文的感悟完全是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自由读书来实现的。学生自学完之后是否感悟了课文,是否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所体会,执教者是通过学生的表情朗读来检查,来表现。如果学生能读出感情,那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如果读不到位,教师再针对性地指导、示范或者教读,就能达到目的,所以表情朗读就落到了实处。“以读促悟,读中示悟”的思想得到了体现。同时执教者从整体出发到各部分的精读,最后又回到整体,学生对课文结构的认识更全面了,对作者的表达方法也有所领悟和揣摩。语文学科的特点得到了彰显。(
《美丽的小兴安岭》练习设计3
一、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3篇文章。这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美》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学生分析:
由于我们汉语课文非常重视学生的预习,所以我班除个别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基本上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但是由于学生的智力与能力是不相同的。虽然有的学生已预习好课文,但仍然存在个别学生没预习或没预习好课文的现象。这样,我们就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而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
三、设计理念:
以新课程教学策略设计原则为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随后让学生提出问题走“出”教材,并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等活动方式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
1、正确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感情读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爬过黄山的天都峰,欣赏过它的秀丽与险峻;我们曾游览过河北的赵州桥,惊叹过它的坚固和美观;我们曾看见过高山上的瀑布,感受过它的雄伟与壮丽。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吧!
(这段话通过教师充满感情的娓娓道出,学生自然会想起前面学过的课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马上集中到课文中来,迫切想跟随作者去游览小兴安岭。)
(二)新授知识
1、板书课题:23 美丽的小兴安岭(齐读、点差)
换词练习美丽的
的小兴安岭
(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词语,及掌握助词“的”的前面、后面词语如何搭配,同时通过学生的说来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2、提示学习目标。
(使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3、紧扣中心,整体感知。
(1)听录音,观看小兴安岭四季风景图,整体感知课文。
(2)找出课文的自然段,并说出哪个自然段概括了文章的中心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研究。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3)学生发表,师给予肯定。
(要求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无所顾及。让他们体验获得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能力。)
(4)学习课文的最后一段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思考:哪个词写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特点?
生:景色诱人
师:读完了,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觉得这段话写的很美。
生:这段话概括了全文。
生:这段话里有很多比喻句。
------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主要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
(师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习兴趣。这时师及时表扬鼓励,产生学习动力。)
4、学生通读全文,去发现作者的写作方法。
师:读完全文,你发现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按“四季”顺序写的。
生:就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
师:如果你是作者的,你会这么写吗?说说原因。
生:我会的,因为这样写醒目,读者明白。
生:我也会这么写的。我觉得这样写比较容易些。
生:我不会这样写的。我觉得这样写很繁琐,挑一两个季节来来把小兴安岭的特点写出来会更好的。
师:你们的想法新颖,都说的有理有据,老师建议课后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改写小兴安岭一文来展示给大家好吗?看谁的想法别具一格。
(让学生成为写作之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学生有了自己的创造空间,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丰富的探究创造经验,成为主宰课堂的真正主人。)
5、感悟品味。
(1)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引导诵读品味。
根据学生朗读,多媒体出示: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欣赏映在水中的影子。
学生说喜欢的原因,教师板书。
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春天的画面,边读边想春天的画面,读出自己喜爱的感情。
(让学生学会读书方法,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2)借助刚才的学法,小组讨论并感情读夏、秋、冬的段落。
(运用学习春天段落的方法来自学,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感情读
--- ---
交流你对这三个季节小兴安岭的体会。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目的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教师从中揣摩学生的心理,正面诱导受到思想教育。)
(三)总结全文。
(四)扩展活动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写在摘抄本上。
2、当小导游把感受到的小兴安岭的美景讲给父母听。
3、画出珲春四季风景图,并口述内容。(创造想象,勾勒图画。)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了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把发现问题的权利留给学生。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学习状态,另外以小组合作形式学习,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人交往的合作精神。
学习得法则事半功倍,教学中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学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有法可循,学会读书。利用媒体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想象能力。
《美丽的小兴安岭》练习设计4
学目标教:
1、能正确、熟练地认读生字及词语。
2、能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验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词语卡、四季树木图、林海、雾海及物产图
教学前提:学生已经学习了生字、词语,能比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课文结构有整体地把握,对小兴安岭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前提链接
1、开火车读词语
2、师:(简短评价)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请你回忆一下课文内容,说说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一定会感受到小兴安岭的美丽的。)
(二)、直接导入
师:从哪能感受到小兴安岭的美丽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23课,一起说课题。(学生齐说课题,师板书课题)
(三)、读文感悟
1、读悟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地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我知道了什么,是从哪知道的?
(2)、学生汇报:
树很多,从“数不清”知道的,还可以从“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也可以知道。(教师板书:树多成海)
从文中的“省略号”可以知道小兴安岭树的种类很多。
(3)、师:(出示林海图)这就是那一望无际的“绿色的海洋”,看着这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那我们就把小兴安岭“树多成海”的这种美称为“广阔美”,好吗?(板贴字条:广阔美)
(4)、学生想象着画面齐读第一自然段
(5)小结:这一段,总的写了小兴安岭的树,下面作者就分着写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四季景色。(板书:春、夏、秋、冬)
2、读悟“四季美”
师:老师还准备了小兴安岭的四季风光图,大家想看吗?(出示四季图,依次板贴)看,春姑娘来了,她给小兴安岭披上了一身绿装,枝上的嫩芽迫不及待地探出了小脑袋;夏天,浓绿的枝叶将天空遮得严严实实的,真有“遮天蔽日”之感;秋天也不甘寂寞,你看,到处一片金黄,落叶还跳起了迷人的舞蹈呢;冬爷爷来了,小兴安岭立刻变成了雪白的童话世界。
同学们,小兴安岭的四季风光图美吗?还想看到更多的图画吗?那就快去读一读课文的2~5自然段吧。通过读课文,你一定会看到蕴藏在课文中的更多更美的图画的。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2~5自然段,把你觉得美的句子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画出来,反复读一读,并想想:我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
(1)、学生读、画、想
(2)、和同桌或小组内的伙伴交流
(3)、全班汇报
a、春天部分:(引导学生读句子,说感受)
a、学生读到“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一句时,出示句子,让学生说说“抽出”是什么意思?(长出)那作者为什么没有用“长出”呢?(学生说)教师做“抽手”的动作,学生也做一做,体验一下“抽出”,并说说“抽出”是什么样的?(快速而有力)那用在树上,这种“力”是什么力呢?(是旺盛的生命力)
师小结:作者用“抽出”一词,写出了树木快速而有力地生长的样子。而用“长出”就不能让人感受到那种快和旺盛的生命力了。(师带动作范读句子,学生也带动作读)在课文中,还有很多像“抽出”这样用得好的词语,一会读其它部分时,大家要留心找一找。
b、学生读“小鹿”部分句子时,引导学生想象情景,做着动作去读、去感悟。
c、小结:树木、积雪、小溪,还有小鹿,在作者的笔下构成了了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景图,我们把这春天的美称为“嫩绿的生机美”,行吗?(板贴:嫩绿生机美)
d、配乐读文,可边读边想象,也可以带着表情边读边做动作。
b、夏天部分:(引导读句子,说感受)
a、学生读到“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一句时,出示句子,让全体学生读读这句话,说说发没发现有用得好的词语?封得严严实实的是什么样?带着自己的感受并想象着画面来读这句话。
b、学生读到“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一句时,引导让学生给“浸”组词,从“浸”字来体会小兴安岭的雾的特点。
出示雾海图,学生欣赏图画,闭眼想象情境,师叙述:雾在山谷里飘起来,由于森林被叶子封得严严实实的,所以雾不容易散去。如果你此时就在森林中,你会有什么感觉?(学生说)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这句话。
c、读其它句子,谈感受。
d、让学生充分质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e、师小结:这一段,作者抓住了小兴安岭夏天花木繁茂、浓雾迷蒙的特点来写,还把阳光说成是利剑,把草地比作了大花坛,这样写,使夏天的景色就更迷人了。那我们把这夏天的美叫“繁茂中的朦胧美”,好吗?(板贴:繁茂朦胧美)
c、秋天部分:(引导学生读句子,说感受)
a、学生读“树木及落叶”部分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提醒学生在阅读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b、学生读到“物产”部分,说自己的感受后,出示物产图片,师叙述:这就是吃起来又香又脆的榛子,还有酸甜可口的山葡萄、鲜嫩的蘑菇和木耳、名贵的人参,这些可都是小兴安岭的“宝”啊,那收获了这么多的好东西,你的心情怎样啊?带着这种高兴的心情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师范读、同桌读结合)
c、师小结:秋天,小兴安岭收获了这么多宝贝,我们就把这秋天的美称为“金黄中的收获美”吧。(板贴:金黄收获美)
d、冬天部分:(引导学生读句子,说感受)
a、学生读到小动物们过冬部分时,说感受后,出示紫貂图,让学生说说有没有了解紫貂的,让学生认识到紫貂的经济价值,知道紫貂也是小兴安岭的“宝”。
引导学生对不明白的地方进行质疑,学生之间解释。如果学生不了解,老师进行解释。(学生会提问:黑熊为什么要舔自己的脚掌啊?)
想象着小动物们可爱的样子读这部分,还可以做一做动作来体会。
b、学生读雪及树、风的部分时,说感受后,指一名学生再读,其他学生想象着画面来体会。
c、师小结:小动物们独特的过冬方式为小兴岭增添了无穷的情趣,所以说,小兴安岭冬天的美是“雪白中的情趣美”。(板贴:雪白情趣美)
3、小结重温四季美
(1)、师:我们共同欣赏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不同的美景,那如果我们有机会去那,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呢?为什么?(学生谈)
(2)、师:其实,无论你哪个季节去,你都会感受到小兴安岭的美的,因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引读最后一自然段,板书:花园、宝库)
4、配乐美读全文
师:小兴安岭这么美,下面就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音乐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次去感受一下小兴安岭的美吧。(配乐分段读:1、6自然段齐读,2~5段分组读)
(四)、总结全文
师: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吗?(学生谈到美时,建议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一背或抄一抄,积累下来;学生谈到物产丰富时(),引导学生交流还知道小兴安岭有哪些物产,并给学生推荐“小兴安岭”网站。)
(五)、升华主题
师:小兴安岭为我们人类献出了那么多的宝贵的物产资源,那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学生谈)对,我们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不能任意地去挥霍和破坏。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人与自然的合谐美。(出示“合谐美”卡片)
上一篇:幼儿音乐教案(精编3篇)
下一篇: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