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测量教案(优质1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理解物理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八年级物理测量教案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八年级物理测量教案

八年级物理测量教案 篇1

1.中新网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阚枫曾鼐)记者从北京市环保局获悉,当前北京正遭遇今年以来最严重的污染过程。从27日开始,北京的重污染天气已经持续4天,浓度在12小时内一度激增近10倍,部分监测站点出现超过900微克/立方米的极端峰值污染浓度。其中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μm的颗粒物,单个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μm=μm×μm=×10-5dm。

μm=×μm=×10-9m。

2.一同学想测物理课本的一张纸的厚度,应该如何测量?

3.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________叫做测量误差。阅读课本p108页的“信息快递”。误差只能想办法减小,而不能绝对避免。即无论使用何种测量工具,采用什么测量方法,误差总是______的。但是,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均可使误差______。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__________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4.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309px,,,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5.用一把学生的三角尺,测得一个物体的高度,共得五组数据如下:

(1);(2);(3);(4);(6)其中有问题的数据是哪个?。该物体高度比较正确的值应为多大?。

八年级物理测量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

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难点:

焦点、焦距的定义。

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教学器材:

激光源、各种透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完成光路图:

空气 玻璃

水 空气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我们经常用到一些玻璃器件。如:眼镜、照相机的镜头,它们有什么作用?

进行新课:

1、透镜:一些玻璃做的透明的器件(实物观察)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图示)

2、透镜的做法:

主光轴:连接圆心的直线

光心:透镜的中心 光心在主光轴上。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焦点和焦距:

焦点: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有几个?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单位是什么?

5、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6、两种透镜上能画三条特殊的光线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习。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透镜。

教学后记:对光心、主光轴的知识进行补充。会聚、发散的结论。

八年级物理测量教案 篇3

1、通过观察知道自界的物质以三种状态存在,以及他们的不同特征。

2、学会使用酒精灯。

3、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学会温度计的测量。

重点难点: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一、揭示教学目标,导入新课

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学情况。

1、自然界的物质的三种状态为:

和 。

3、酒精灯使用:

(1)酒精灯的 温度最高,应该用 加热;

(2)绝对 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应该用 去点燃;

(3)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 盖灭,不能 ;

(4)万一洒出的酒精 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 扑盖。

4、物质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变的,那么物质处于那种状态与 有关。

5、 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测温液体

的 的性质 制成的。

6、温度计上的标度常采用 温标,该温标是由 国物理学家 首先规定,标度的单位是 ,符号是 。

7、0度的规定: 。

8、100度的规定: 。

1、云、雨、雾、露、霜、雪都是水的化身,其中只含固态成分的有 ,只含液态成分的有 ,含固态、液态等多种成分的是 。

2、一块冰的温度有―15℃升高到―5℃,其温度升高了 ,另一块冰原来的温度为―2℃,降低了10℃后,冰的温度变为 。

3、物体的冷热程度用 表示,测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仪器是 ,它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

4、常用液体温度计的种类有: 、 、 。

5、―20℃的正确读法是( )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20度 c、负20摄氏度 d、零下20摄氏度

6、0℃的冰河0℃的水,两者温度相比较( )

a、0℃的水的温度低一些 b、相同

c、0℃的冰的温度低一些 d、两者状态不同,无法比较

7、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但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的示数分别是( )

a、上升的示数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细的升高的多,示数也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等

d、内径粗的升高的高,示数也大

8、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 。 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 热胀冷缩 来测量温度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移动;(填左或右)

(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 0c;

(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会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答 。(填会或不会)

八年级物理测量教案 篇4

自学、相信自己

1、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可能与 、 、 有关。

2、在设计实验时,常用的方法是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做 法。

4、测量仪器在使用前,一般应先调整指针到 ,这个过程叫做 。

三、交流研讨,学习新知

(一)、控制变量法

1、阅读p16内容,探讨“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2、在设计实验时,如果有多个因素对研究问题有影响,常用的方法是先考虑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二)、测量仪器的选择与使用

1、看图,提问:怎么样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呢?

2、引出仪器的使用和选择,引导看图p17.

调零: 。

(三)、不规则面积的测量方法

1、问题:若要测量鞋底的面积怎么办?

2、归纳方法: 。

3、复习科学探究的步骤:

三.巩固・延伸

2221、(1)、3600cm=dm= m

(2)、2h30min=h= s

2、在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猜想可能与伞的形状、面积、伞绳的长度有关。他为了探究滞留时间与伞的形状是否有关,应在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这种探究的方法叫。

3、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运用身体上某个器官或部位进行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例如:利用手臂的长度可以估测一个物体的长度。你还可以利用身体上的 估测。

4、某物理课外小组在“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长短”的问题。

(1)、为了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可能与降落伞的形状有关”的猜想,他们利用所选的仪器进行实验时,必须保持两次伞绳的长度、伞下降的高度、伞下所吊的重物和伞的面积都 ,这样才能探究出伞的滞留时间与伞的形状是否有关。

(2)、为了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可能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的猜想,他们利用所选的器材和工具进行实验时,必须保持 、 、 和 等不变,只改变伞的,这样才能探究出伞在空中滞留时间是否与伞的面积有关。

(3)、为了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可能与伞绳长度有关”的猜想,他们实验时必须保持 、 、 和 等不变,只改变,这样才能探究出伞在空中滞留时间是否与伞绳长度有关。

(4)、以上探究过程中采用了 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5、小明看到教室门窗上的玻璃被大风吹碎了,他想换一块玻璃,需测一下尺寸,他应选择()

a、分度值为1dm的刻度尺b、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

c、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d、分度值为1μm的刻度尺

6、对于仪器量程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便选择,只要能测出结果就行 b、大量程较好,没有不能测的

c、小量程较好,精确度高d、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程

7、每次只改变其中的一个量,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

a、累积法 b、先易后难法 c、控制变量法 d、探究法

8、小明用手表测自己从家到学校的时间,出发前他看了一下手表,时间为7:50,到学校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为8:10,则他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为( )

a、7:50b、8:10 c、0:20 d都不对

9、某技师用一把刻度尺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工件的长度为980mm,后来经过精确测量,发现此米尺上所标出的1m实际为,则该工件的真实长度最接近于()

a、 b、1000mm c、 d、

10、有如下几种刻度尺:a、米尺;b、分米刻度尺;c、厘米刻度尺;d、毫米刻度尺。要测量以下几个长度,请将合适的刻度尺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1)、环形跑道的长 ;

(2)、公路上两里程碑之间的距离 ;

(3)、量机械零件的长度。

四、当堂反馈小结

1.交流检查错误订正的情况,老师巡视答疑。

2.回想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你学到哪些?还有哪些疑问?

五、学/教后反思:

八年级物理测量教案 篇5

1.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2.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1)会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2)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使用前要先调零.

(3)会正确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学习和使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项羽与文弱书生力的作用效果的不同,引出“我们就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本节主要讲述力的单位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教材首先通过文字和插图说明力是有大小的,因此需要进行测量,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测量力的大小.对于力的单位,课本中只讲了牛顿,因为这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也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由于初中无法讲解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课本中只是给出了单位的名称、符号,并通过例子使学生认识1n的力有多大.

教材简单介绍了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并通过几个插图说明弹簧秤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教材重点讲解了学生实验——练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有关“弹簧测力计”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把弹簧测力计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也可用大型演示弹簧测力计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外形和内部构造;钢制弹簧、挂钩、指针及刻度.对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可作简单的说明: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加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即力增大几倍,伸长也增大几倍.讲刻度时应该明确单位、零刻度线、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数以及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要强调测量时不得超过量程.教师可带领学生读出几个演示的数据.

最后向学生简单介绍其他的测力计,指出弹簧测力计只是测力计的一种.

有关“力的单位”教学建议。

教师可向学生直接说明国际上力的通用单位是牛顿,简称牛,要学生记住.并通过举例使学生对1n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除了课本中的例子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学生常见的例子,例如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对手的压力大约是1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还可以让学生拿起两个鸡蛋,感受一下1n的力有多大.至于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就不必讲了.

有关课堂实验的教学建议。

本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可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再按实验步骤去做.2、3、4、5步都是为了让学生多使用几次弹簧测力计.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读数,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在做第3、第4步时,要向学生说明匀速的要求.对于程度好的学生,在实验基础上可让他们思考为什么第3、第4步两次拉力大小不同,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把测出的自己头发拉断时的力跟课本中给出的各年龄组的头发的数据比较,以提高兴趣.

本节后面的“想想议议”问题,可在学生开始实验前讨论,来回拉动几次挂钩,可以避免弹簧破壳子卡住.如果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不指在零位置,应进行校正.对程度好的学生可以提出:除调零外,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提示:可以作零点误差的调整.)。

有关新课引入的教学建议。

测量是由力有大小引入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不难懂得力有大小.教师可以准备一个拉力器,请男女学生各一名分别拉,大家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弹簧伸长程度是不同的,引出力有大小的区别.为了准确地搞清力的大小,就要进行力的测量.并指出在物理学中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八年级物理测量教案 篇6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城市内种树,修隔音墙等.

(3)在人耳处减弱.如戴上防噪声耳塞,用双手捂住耳孔等.

5.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

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为20hz---0hz。

6.超声波。

(1)定义: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2)性质: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传播距离远.

(3)用途:超声波的声呐测距、超声成像、超声测速(多普勒效应)、超声清洗、超声焊接及超声碎石.

7.次声波。

(1)定义: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2)用途:可用来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

8.课堂练习:。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声源做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声音,以及人们在某些场合________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人们把_____________称作“隐形杀手”,这是因为它影响人睡眠、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外,还会损害人的______________,使人产生头痛,____________力哀退等神经哀弱症状,噪声还是诱发__________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3)现代城市把控制噪声列为城市_______________的主要项目之一。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制定了针对不同环境的__________。

(4)对噪声污染的治理,主要是消除或减弱噪声,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分别是控制___________,阻断_________,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

(5)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一定会致人伤害b在家里,几位同学旁若无人地引吭高歌不是噪声。

c与环境需要不相符合的声音都是噪声d控制噪声只能从声源和人耳处减弱。

(6)下列各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a音乐会里的钢琴声b节目的焰火鞭炮声。

c指甲在钢板上划过的声音d郊游时,树林里的鸟鸣声。

(7)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装在城市高架道路两侧的透明板墙。

c在人耳处戴上助听器d在声音传播途中植树造林。

(8)声音频率__________________的声波叫超声波,低于____________的声音叫次声波。

(9)利用声呐测距时,需要知道__________________,需测出______________,从而测算出该物体所处的位置。

四.布置作业。

一份练习。

八年级物理测量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自界的物质以三种状态存在,以及他们的不同特征。

2、学会使用酒精灯。

3、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学会温度计的测量。

重点难点: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教学过程:

一、揭示教学目标,导入新课。

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学情况。

1、自然界的物质的三种状态为:

和。

3、酒精灯使用:

(1)酒精灯的温度最高,应该用加热;

(2)绝对禁止用一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应该用去点燃;

(3)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盖灭,不能;

(4)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扑盖。

4、物质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变的,那么物质处于那种状态与有关。

5、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测温液体。

的的性质制成的。

6、温度计上的标度常采用温标,该温标是由国物理学家首先规定,标度的单位是,符号是。

7、0度的规定:。

8、100度的规定:。

三、探究新知:

1、云、雨、雾、露、霜、雪都是水的化身,其中只含固态成分的有,只含液态成分的有,含固态、液态等多种成分的是。

2、一块冰的温度有―15℃升高到―5℃,其温度升高了,另一块冰原来的温度为―2℃,降低了10℃后,冰的温度变为。

3、物体的冷热程度用表示,测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仪器是,它是根据的性质制成的。

4、常用液体温度计的种类有:、、。

5、―20℃的正确读法是()。

a、零下20度b、零下摄氏20度c、负20摄氏度d、零下20摄氏度。

6、0℃的冰河0℃的水,两者温度相比较()。

a、0℃的水的温度低一些b、相同。

c、0℃的冰的温度低一些d、两者状态不同,无法比较。

7、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但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的示数分别是()。

a、上升的示数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细的升高的多,示数也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等。

d、内径粗的升高的高,示数也大。

8、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移动;(填左或右)。

(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0c;

(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会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答。(填会或不会)。

八年级物理测量教案 篇8

二、惯性

这里提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三、惯性现象

教师: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下面我们做几个表现物体具有惯性的有趣实验.

1.惯性小球实验

(演示)

小木片弹出去后,小球落在了原处.

大家都知道这是由于小球有惯性.但是如何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这个现象呢?

2.钢笔帽的.惯性实验.

(学生操作)

教师提问:请大家解释当纸条抽出时,笔帽为什么不倒?

(学生回答,教师讲评)

3.刹车时的惯性现象

(演示,并请学生解释,教师讲评)

这个实验再现了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倒这一普遍现象.

4.汽车起动发生的惯性现象

教师:请大家解释汽车起动时乘客为什么向后倾倒?

(学生回答:教师讲评)

四、学生练习

1.章后习题1

(教师讲评从略)

2.章后习题4

(教师讲评从略)

3.习题3

(教师讲评从略)

4.习题2

(学生答)

飞机速度越大,高度越大,提前量也应该越大.飞机投弹也遵循这个规律.

5.节后练习4

(学生答)

五、学生阅读“汽车刹车之后”

我们同学骑自行车也应如此.不骑快车、精神集中、车闸要灵.

八年级物理测量教案 篇9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 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法与学法:分组讨论法、阅读法

四、教学过程:

放一段录像,先放出一段优美的旋律,然后放出一段嘈杂的声音。

1、噪声的来源(学生讨论)

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噪声的含义: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学生讨论)

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三条界线:

90db,会破坏听力;

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

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3、控制噪声

复习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

(声源发生处) (声音的传播过程) (人耳)

演示实验:让闹钟发出声音,过一段时间后,把纸盒将闹钟罩住,让学生比较前后声音的不同。

综合实验和学生活动内容,总结得出控制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五、课堂小结:

1、 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有哪些?

2、 怎样防治噪声?

六、布置作业:

调查学校周围有哪些噪声源,学校应该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

七、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多,在强调一两个主要内容的同时,可以安排一定的课外练习让学生在课堂完成。

八年级物理测量教案 篇10

学习目标:

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主要环节(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巩固应用---课堂小结。

预习内容:

预习教材。

重难点、问题预测及对策: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资源及优化组合:

小组: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参考书p46)。

全班: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若干(气温计、体温计、高温计等)。

师生互动:

一、测量水温的方法。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八年级物理测量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力的概念,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课型与教学方法:新授课。先学后教、适当点拨,自主学习,学生实验。

教学资源的利用及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案、检测题,弹簧,磁铁,气球,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时间2分钟)。

二.学习目标。

1:掌握感受力作用的效果。

2:力的三要素。

3:用示意图表示力。

4:认识物体间力作用是相互的。

活动一:观察教材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二.先学后教。

活动二:阅读课本42页你能说说力的单位及符号吗?

活动三:阅读书本第42页“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让学生提出猜想:可能与力作用的大小有关;可能与力作用的方向有关;可能与力作用的位置有关。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观察力作用效果的实验结合课文图示以及学生生活的经验进行论证。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四:阅读书本第42页,完成下列问题:教师适当提示: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活动五: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演示:用一个气球去压另一个相同的气球,让学生观察:两个气球都变扁了。(施力的气球在施力时变扁了,说明它同样受到另一个气球作用力)。

(2)演示:两个带相同电荷的通草球靠近时相互排斥。(一个通草球排开另一个通草球时,自己也被排开了,说明两个通草球同时都受到了对方力的作用)。

(3)学生实验:伸出手去,让一个同学打你的手,你感到疼吗?打你的同学也感到疼吗?(打的.同学感到疼,说明他的手也被打了)。

(4)学生实验:向上拧书包,你对书包用力了,你是否感觉到了书包也在拉你?(拎书包手同时受到书包向下的拉力)。

(5)看课文第33页图,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坐的船也被推开了。(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只小船,把另一只船推开时自己所坐的船也被推开了。说明推船的人同时受到另一只船的推力,推船的人被推开时连同他坐的船也被推开。)。

概括以上分析,得到结论: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完成下列问题:

课堂小结:(约4分钟)(可师生共同小结本科收获)。

八年级物理测量教案 篇12

1.重点:

(1)色散现象

(2)物体的颜色

(3)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2.难点:

(1)决定物体颜色的因素

(2)会区分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1.学生课前准备:一块圆纸板、一根火柴棍、水彩颜料

2.教学器材:三棱镜、七色光板、红、绿、蓝三色板、多媒体课件

提出

问题由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提问:

这些美丽的色彩是从哪里来的呢?

难道阳光是由这些美丽的色彩构成的吗?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引发他们的思考

光的色散演示实验:

七色光

复合成

白光使用七色光板,通过快速旋转来演示七色光复合成白光的现象。

请学生把七色光按一定的颜色比例,画在圆盘上,现场制作七色光板。

让学生用自己做好的七色光板,完成七色光复合成白光的实验。学生观察

学生动手制作七色光板:

在预先准备好的圆纸板上,划分成六个面积不等的扇形,扇形区的颜色和圆心角按逆时针顺序分别为: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颜色可以用水彩或彩色粉笔涂上,也可以贴上不同颜色的色纸.然后用笔在圆盘中心扎一个孔,再插入一根火柴棍即完成。

学生做七色光复合成白光的实验.转动这个圆盘,观察盘上颜色的变化。

20 39232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