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公民意识教育【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引言】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感悟公民意识教育【实用4篇】”范文资料,以供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公民意识教育范文【第一篇】

摘 要: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合格公民,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是其题中之义与核心价值。政治教师应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课程开发、学科课堂教学、学科教学评价角度,探索加强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公民意识教育 有效路径

张洁华,女,浙江省奉化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学高级教师。

培养合格公民是教育的基本职责,也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共同追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教书育人的直接同一。政治教师如果重教书轻育人,甚至只教书不育人,就会严重偏离政治课教学的方向与本质。因此,只有把育人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才能在教学的出发点和各个环节上都以育人为目标,始终做到为育人而教。

一、基于学科课程的公民意识教学内容开发

浙江省新一轮深化普通高中新课改的最大亮点,是“把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把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鼓励各学科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开发选修课程。

充分挖掘必修教材中的公民意识内容。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主阵地,但公民意识的具体内容在教材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有些章节相对集中,而有些章节相对偏少。因此,有必要对有利于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相对集中的内容,进行公民意识教育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有效利用。为此,全市教师通过集体研讨,分工合作,对必修教材中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集中教学点进行了细致梳理,并利用校本研修、市级教研活动等平台,对各个公民意识集中教育点进行了实践展示与深入研讨,精心设计编制了每册必修教材中典型的公民意识教育经典案例集。

积极开发以公民意识� 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补充与延伸。适应浙江省深化课改新形势,抓住省教育厅大力推进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契机,本市教师合作开发高中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选修课程,以弥补必修教材中公民意识教育内容零散不系统的缺陷。在此对选修课程做简要介绍:

感悟公民意识教育优秀9篇

(2)课程内容:分两册共十二章编制。具体内容:第一册:前两章为公民意识概论和主要发达国家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概况;第三章开始到第十二章分别为当代高中生所缺失而又必须具备的公民意识内容,分别为以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为核心的生命意识、主体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法律意识、公德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国家意识和世界眼光。上下两册各18课时。

(3)课程实施:高一年级,一学年,每周一课时,共36课时,2个学分。

(4)课程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针对不同学生,灵活运用小论文、演讲、案例分析、笔试等多种评价方式。

二、基于课堂效率的公民意识教学策略探索

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教学目标是一切设计的出发点和一切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只有目标定位准确,才能真正有的放矢。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各个层级的目标中始终贯穿了对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要求。

首先,课程总目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能“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其次,在分类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明确要求“关注社会发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再次,在每个必修模块目标中又作了具体要求。如在《经济生活》模块目标中指出:“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珍惜诚信的价值,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取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最后,在每一课时教学的内容目标中又以“讨论”、“举例”、“模仿”等教学建议对各个内容中应落实的公民意识内容作了具体的要求。

因此,梳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目标体系,学科的最终价值追求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都聚焦于育人,即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合格公民。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走出“把抓分数、提成绩作为教学的第一要务”的误区,立足学生成长需要,真正把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作为第一目标。

教学模式的主动求变。知识只有被内化才能真正被理解与运用,教育只有被内化,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为此,我们应转变原来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探索通过创设“外部事件”激发学生“内部学习热情”的情景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感悟公民意识。

当然,要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外部事件”,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学生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愿意参与,能够参与,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如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教学中,有位教师引用新闻媒体上、网络上和学生身边频繁出现的“暴力抗拆”实例:政府用地拆迁、转移安置群众时,人民群众维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是正当的利益诉求,应该受到政府的尊重和法律的保护。但是,在交涉无果的情况下,被拆迁的当事人不通过诉讼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而是拒不搬迁,制造“钉子户”,导致拆迁工程一再拖延,难以完工,也侵犯了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有些被拆迁户甚至以暴力方式抗拒拆迁转移,殴打政府工作人员,不但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是触犯了刑律,要依法严惩。

选用活生生的事件作为教学情境,学生如身临其境,通过对事件的了解、讨论以及与教师的互动,深刻体会到民主意识的提升应该和法制意识的提升齐头并进,行使政治权利要以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前提,政治参与的方式要符合相应的法律、规则和程序,正确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从本质上说,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既要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也要同时兼顾国家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这才是公民意识的完整体现。

教学方法的灵动多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政治课教学中常用方法与手段,“情”是心灵的交融,教学中唯有以情动人,才能做到与学生共鸣;而“理”是学生自愿接受和自愿转化的根本所在,只有以理服人,才有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并付诸行动。但如何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却正是当前政治课普遍的困惑与症结。现实情况往往是:情动了,动的只是教师的情;理晓了,也只是教师的自圆其说,真正的师生互动共振的局面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教学没有真正切入学生的内在需求,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因此,促动学生内在动机的公民意识培养必须创新培养方式。当某一理论观点学生难以认同的时候,教师不能进行强制灌输,而要循着学生的思路,找到问题的关键,采取迂回战术来达成教学目标。

如在“正确对待金钱观”的教学中,为了破解金钱万能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我们可采取课堂辩论的形式:金钱究竟是不是万能的。要求学生结合“郭美美炫富事件”,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去阐述。通过正反两方唇枪舌剑的交锋,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从中感悟金钱不是人生价值的全部,要尽可能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活处处有政治,学生时时是公民。针对无处不在、极其丰富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关键是要基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对各类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用心采撷与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资源,细心观察与调用学生自身的成长轨迹,有心留意与袒露教师自己的人生阅历,都可成为公民意识教育最鲜活、最直观、最有效的资源。

如在执教《政治生活》“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公民要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时,有位老师向学生呈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两个场景:

场景一:1990年,大学毕业,在宁波汽车南站的广场中间,一个衣冠不整年近四十的乞丐,手中举着个铅碗,慢慢地走向站在广场中间的两位“老外”,看着他一步步走进并向“老外”伸手要钱。

场景二:去年暑假的一个晚上,我和女儿在江边喝冷饮,邻桌坐着一位“老外”和一个年龄二十左右的女孩。忽然从路的对面走来一位年近六十、驼着背、拄着拐杖的乞丐,径直地走向老外。在他快走近时,女孩吆喝起来,叫他不要过去,但他还是想走过去。此时,老板娘过来连骂带拖,把乞丐赶走了。

在我叙述这两个场景时,学生已有了如临其境的反应。当我实事求是地谈了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并声情并茂地描述了自己的表现:在乞丐慢慢地走向“老外”时,我的心理在呼喊:求求你!“木要过去,不要过去,向我来要吧!我给你!”在冷饮摊,我终于忍不住大声对老乞丐说:来这儿,我给你钱!老乞丐很快就走过来拿了我给的一元钱走了。

他是走了,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对此,你们有何感想?请各位谈谈你的看法。(可以相互讨论)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分析出人意料的深邃。有指出乞丐素质不高,有伤人格国格,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指出女孩崇洋媚外、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强的;有指出我国国情薄弱、贫富差距大,所以要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全面小康的;更有指出国家机构不作为的,在这场合不应该出现乞丐,应整顿社会秩序,强化政府职能。学生高昂的爱国热情、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溢于言表,国家意识油然而生。

二、基于学生发展的公民意识教学评价

评价内容的内在多元。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是内容的充实、手段的丰富,还是课堂气氛的热烈?显然不能一概而论。政治课本身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教学评价不能只停留在显性层面,更要关注其隐性功能。因此,基于学生发展的政治课公民意识教学评价更应关注学生在以下三个维度的提升与发展。

(1)认知领域的落实与提升。认知领域包括对各类一般知识的“记忆——理解一——应用——分析——评价——创造”。一节出彩的高效好课,认知目标的达成,主要不在于前三个维度,而在于后三个维度的落实,即在对教材知识理解明了基础上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和新知创造。

(2)情感领域的内化。情感领域又依次分为:接受——反应——价值化(形成价值体系)——个性化。使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化为个性的一部分,这是真正到位的教育,也是德育的最高境界。一节课解决不了这一点,就不能算得上是好课。

(3)动作技能的自觉外显。动作技能领域又依次分为:知觉——局部动作——动作联系——熟练——行为自动化或创新,即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自觉外化为行为习惯。

可见,对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正确评价应看:一是能否引发学生的内在体验;二是能否引起学生的进一步关注,使之主动地去学习探究;三是能否在心理上真正认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四是能否把习得的认知水平转化为个性的一部分,形成良好的处世态度和行为习惯。政治课的最高境界在于教学对学生所产生的内在感受与正确的行为导向,这也是公民教育的必由之路。

评价方式的灵活多样。公民意识培养属于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这一目标的达成与否很难用量化方式加以检测。基于新课程教学应采取促进学生成长的评价理念,公民意识培养的评价必须多元灵活。本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以下几种都是较为适切的评价方式。

(1)问卷测试。即通过设计高中生公民意识具体内容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笔试作答。这是最常规、最简便的评价方式。通过学生对所涉问题的回答,能够大致反映其在某一方面的认识与行为取向。课题组分工对高中生公民意识的主要方面都编制了测试问卷。

(2)现场情境模拟。通过设计公民意识中某一方面问题有关的情境材料,选择合适的场所,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分组模拟,观察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言行举止来判断学生的内在公民素养。有点类似大学面试中的“无领导小组合作”选拔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更直观、更全面,也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探究性,是较受学生欢迎的评价方式。本课题组在检测学生的法律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的时候,都使用现场情境模拟的评价方式。

公民意识教育【第二篇】

关键词青少年 公民意识 教育 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包括了许多方面,但一个核心问题是人的现代化,其标志就是每个人都具有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的基础,是市场经济的保障,也是文化建设的导向。因此,新时代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人的公民意识。青少年时期,特别是中小学阶段是权利与责任意识、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法律道德意识、生态意识和健康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注重这一时期的公民意识培养,对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的公民,以及我国的法制建设进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1.是中小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社会化是个人为适应现在及未来的社会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等生活环境中,经由教育活动或人际互动,个人认同并接受社会价值体系、社会规范以及行为模式,并在个人心里完成内化,成为个人价值观与行为的准绳的过程。因此,通过公民意识教育,使中小学生认同、接受社会规范,明确自己的身份、地位、责任、权利和义务,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社会化的进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时期,要学习生活技能和社会规范,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理解角色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内涵,

2.是中小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2004年3月和10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两个《意见》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关系国家命运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意见》自始至终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代公民,要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培养青少年的公民意识。

3.是构建社会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公民意识中的国家、民主、法治、道德、平等意识是相符合的。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种种不和谐现象,与公民的国家、民主、法治、道德、平等意识的缺失有着重要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不仅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也需要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的保障。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公民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的基础,它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二、公民意识及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于自身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包括公民对自身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社会责任和对社会基本规范的认知、信念、观点、思想以及由此而来的自觉体验。公民意识首先表现为自主自律、自由自觉的主体价值取向;其次表现为平等、开放、个性、参与的行为模式;最后表现为高度的角色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精神。简言之,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是现代民主法制中的民众意识,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觉认识。

养成和增强公民意识的关键在于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强化与公民教育相关课程的教育活动等,藉以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爱国意识、民主观念和法治精神,以求养成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从政治学的意义上讲,是指通过公民意识教育,把公民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即“社会人”、“政治人”;从法学的意义上讲,是指通过公民意识教育把公民培养成具有民主法治理念、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意识、能够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和自觉承担责任的具有行为能力的公民。

公民意识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由于国情不同,历史任务不同,各个国家实施的公民教育各有侧重点。鉴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当前公民意识教育主要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权责意识教育。权责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是公民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统一。权利意识是指人对自己作为独立主体的利益和自由的认识、主张和要求,以及对他人同样的认识、主张和要求的社会评价。权利意识包括三项内容:一是要知晓自己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这是公民实现自己权利的认知前提;二是公民在法定范围内主动追求、行使,并勇敢捍卫自己的权利,这是公民实现个人权利、自由的关键;三是公民尊重他人的一切合法权利、认同并履行自己依法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承担的各项义务。责任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作为主人而应该对国家、社会、他人所尽的基本义务的认可与担当,包括交纳赋税、服从法律法规等。责任意识要求公民自觉调整、处理自己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相互关系,要求公民个人走出一己之狭隘的局限,切实担负起对国家、社会、公共事务的责任。因此,现代社会公民既要有权利意识,又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履行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责任中彰显其作为主体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在对中小学生进行权责意识教育时,首先要告诉他们自己拥有哪些权利,要承担哪些责任,如何去维护自己的权利,怎样履行责任等。

2.法律规则意识教育。一个社会要营造一种民主、自由、和谐、健康的生存环境,就必须制定一整套全体成员都遵守的游戏规则,它表现为法律、社会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公民迫于法律的威严而不得不遵守法律,而且还应从内心敬畏法律以及道德规范,认识到各种规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无形的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心的信服。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时,要特别强调规则意识的教育,要让学生懂得规则是任何人都必须遵守的。

3.生态意识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生态危机问题。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高度责任感和珍惜态度,是公民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但在当今学校中,却只有初二上学期的《法律常识》中有《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这一章,这显然是不够的。

4.公德意识教育。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底线道德。社会公德虽然是一些最基本的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规范,但它却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公民的公德水平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形象,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因此,要把公德教育纳入公民教育的体系中,把是否遵守公德看成衡量一个合格公民的标准。

三、加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

“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的基础,市场经济的保障。如果公民普遍具有公民意识,就有利于民主体制的健全,有利于法治秩序的建立。青少年时期,特别是中小学阶段是权利与责任意识、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法律道德意识、生态意识和健康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注重这一时期的公民意识培养,对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的公民、以及我国的法制建设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国目前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加强我国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借鉴国外公民教育的经验,构建我国公民意识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注重未成年人公民教育和公民意识培养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在公民意识教育方面,国外有很多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法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学校都增加了社会、政治学科的教学量,引进了《文明公民概论》、《法制》等新学科,以培养学生各种必要的道德品性。

在我国,学校教育尚未形成独立的公民教育体系和课程系统,公民意识培养多渗透在学校的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尤其是德育工作中来进行。学校德育与公民教育虽然在培养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不能将学校德育等同于公民教育,更不能涵盖公民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是学校教育和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学校教育作为公民意识培养的主渠道,应把公民教育摆在基础和独立地位,并处理好公民教育与学校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关系,在学校教育中开设独立或综合的公民教育课程,使公民意识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而在目前,当务之急是要构建现代公民教育体系和进行学校公民教育的制度化和课程化建设。

2.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对公民意识的认识水平。实施者是公民意识教育成败的关键,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广博专深的知识储备。同时,还必须具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职业道德,要用人格塑造人格,成为学生信服的楷模。此外,还必须强化公民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要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不仅要加强教学业务培训,而且还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教师队伍在人生价值观、公民意识素养、师德、师范等方面总体上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真正担负起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养成良好的公民意识、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健康心理的任务。

3.改善和改进增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在增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工作上更应体现主体精神,在教育观念上,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和主体需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选择和鉴别能力。

第一,转变教学观念。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公民意识教育主要以知识掌握为导向,教学中强调单纯灌输,从而忽略了学生人格的培养与公民意识的养成。一些在考试中得高分的学生,在生活中却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遵守社会公德。因此,在如今这个开放的、尊重多元化的现代公民社会里,公民意识教育必须拒斥灌输,注重开放性。

第二,增强教育活动的实践性。人的认识过程是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我们要组织和引导中小学生在实践中促进道德认知的提高和道德情操的升华,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并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亲身经历体验,鼓励引导中小学生以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视角去参与体验。学校可以组织有意义的合作活动。比如,在班级中开展互帮互助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团结和帮助别人的快乐,亲身感受合作的力量和奉献的快乐。学校还可以利用重要节日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亲情教育和感恩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情商。

4.创设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公民意识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是提高中小学生公民意识的主阵地,中小学生公民知识的获得、公民意识的养成主要来源于学校。学校要充分认识到中小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是学校领导、全体教师、学校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学校领导要积极倡导和支持,教师要身体力行,教书育人,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管理育人。

第一,建设良好的校风。校风表现为教风、学风和良好的民主作风。教风是基础,是中心。一个学校的教风与其教学质量密切相关,良好的教风对学生的学习风气的形成起促进和推动作用。优良的学风不仅使学生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品格。同时,学校良好的民主作风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

第二,健全、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的管理制度表现为学校的校纪和校规,制度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对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调节、约束、规范和导向等作用。中小学生良好的纪律意识和学校照章办事的风气是中小学生规则意识形成的基础。因此,学校要寓教育于管理中,把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的管理和奖惩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道德意识、纪律观念,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立、自律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季。学校教育与公民意识培养[J].教育研究,1997,(7).

[2]龚燕泉。关于加强小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培养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3,(2).

[3]刘和福。试论我国公民意识现状及提升对策[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殷兴杰,宋西军,张文杰。公民意识的培养要从未成年人开始[J].精神文明导刊,2005,(1).

[5]章舜钦。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J].岭南学刊,2008,(4).

[6]丁莉,曾令辉,吕丹。略论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与培养[J].高教论坛,2008,8(4).

[7]梁文化。公民意识教育与青少年社会化[J].百色学报,2007,(8).

公民意识教育【第三篇】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教育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社会。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公民素质高低是决定国家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在塑造成熟现代公民的道路上必须加强国民的公民意识培育。“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就是公民在头脑里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主义公民的存在,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①公民意识涵盖了公民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丰富内容,主要包括主体意识、自由平等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法律道德意识等。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高素质群体,其公民意识教育可以说举足轻重。

一、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公民意识是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基,关系到社会民主秩序、社会活力和社会风尚。塑造成熟公民是国家实现民主法治的一项重要保障。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不断发展,良好的公民意识成为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重要基础。可见,公民意识教育是公民作为民主政治主体的战略性要求,而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生力军,其公民意识教育的强弱不但直接关系到他们进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甚至还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注重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不断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加注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成功培养。培养当代大学生爱国敬业、集体主义、自由平等、权利义务、法律道德等方面的公民意识,是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将他们塑�

二、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现状

当代大学生以90后为主,还是以积极向上为思想主流,绝大部分学生高度关注国家政治时事,对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和活动以及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有较强的敏感性。但是,这批新生代大多向往个性自由发展,也普遍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但大部分缺少社会参与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加上种种观念误导,很多大学生在刚刚踏入高校时很难有自己的定位。因此,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缺失的,与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要求相比还有一段距离。公民意识教育在当前很多高校面临着一些比较严峻的挑战,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认识水平不高。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缺乏公民意识教育理念支持,也缺乏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专项教育规划。学生们对公民意识的认识较为淡薄,教师对公民意识教育的概念往往大而空。此外,认识水平不高还体现在普遍缺乏互动和主动思考。在公民意识教育中,普遍缺乏师生互动,还是停留在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模式。在学生群体中,也存在缺失敢于质疑和自主探索精神。

2.内容传统老套,没有与时俱进。当前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内容没有及时更新,面对当前时代进步和社会形势的转变没有做出相应的内容调整。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往往都在强调幼儿园和小学时代需要注重的礼貌、卫生、纪律等问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关于国家、政党、国体、政体、民主、参与等有关公民意识教育常识方面的教育篇幅不多,分量不重。

3.形式枯燥单一,局限于传统课堂教学。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接受的公民意识教育往往抽象单薄,被灌输后印象不深,大多为了考试而停留在死记硬背上,很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种单一的形式,容易形成大学生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期望值很高,社会实践能力却极其缺乏,谈不上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很多大学生法律法规意识不强,不爱遵守学校校规,逃课、旷课等现象比较突出。此外,大学生尽管具有较强的公共道德意识却没有相应的行为,遇到乱丢垃圾、公共噪音等大多冷眼旁观,无实际的价值判断和也容易人云亦云、跟风行动。

三、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只有通过公民意识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进而塑造合格成熟的一代现代公民,才能为社会建设提供强而有力的最优秀人才。面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一些严重不足,我们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任务迫在眉睫。

1.提高师生关注度并营造良好氛围。针对师生对公民意识教育认识的欠缺和误区,应该加大对公民意识教育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重视公民意识教育的良好氛围。“要把公民意识教育和学校管理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 ②以公民意识�

2.内容充实形象并与注重时俱进。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应注重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主动性,力求内容充实形象。在基础教育资源中,以大学生的心理� 对如今比较欠缺的国家和主体意识、法治意识、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等方面应加重教育力度。首先是让大学生对自己的国家性质,党和国家政策有更实质的认识,对党和国家有较深的感情,对民族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其次,培养法律思维,提高法治意识,只有法律法规观念强烈才能对违法乱纪的事情能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再次,建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并付诸于行动。面临当前网� ” ③ 除了自己能够拥有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之外,能够力求做到自己发展与社会贡献的统一,在享受公民权利的同时也不忘公民义务。

3.借助实践载体并力求形式多样。当前高校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容易流于形式。课堂教育的重要性无可厚非,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在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借助实践活动为载体,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效果显著。相比当前单一的灌输式课堂教育和被动式学习,实践活动逐渐成为公民意识教育的一个良好平台。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实践锻炼,让大学生对公民权利和义务有更深刻的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忧患意识和使命感,营造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情绪,培养民主平等、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等。在活动中,更真切有力地促使他们从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变,由“学校人”成功成长为良好的“社会人”,成功塑造合格公民角色,在为自身全面发展打下基础的同时也为和谐社会构建贡献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星炜。培育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精神文明建设的着眼点[J].理论与改革,1994(4):29.

公民意识教育【第四篇】

关键词:公民意识;教育;民主政治

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6-0178-03

一、公民意识内涵及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政治历程

民主政治,本质上讲也就是公民的政治。没有公民的政治,也就不存在民主政治,它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因此,民主政治质量如何,根本上取决于公民的素质。有高素质的公民,便有高素质的民主政治。反之,公民素质不高,要建设高素质的民主政治也只能是空想。

(一)公民意识内涵

公民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公民资格及其价值的体认,对国家主体地位的确认,是现代社会的成员� 其中,对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认同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公民意识内容极为丰富,作为政治法律范畴,公民意识主要包括五种意识。一是主体意识,即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主人身份的认同。现代民主国家的基本理念是在民,它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权力合法性在于公意。二是权利义务意识,指公民对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的认同。三是公平正义意识,包含所有公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平等、机会平等、分配公平。四是规则意识,即公民对法律和各种公认准则的遵从。五是民主参与意识,这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公民意识不仅能直接表明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程度,而且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十七大报告也提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但这里的“人民”还是一个抽象的政治实体,人民当家作主需要落实到具体的一个个人民个体身上。个体是否具有公民意识,能否扮演好公民角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否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

(二)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政治历程

感悟公民意识教育优秀9篇

二、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性

感悟公民意识教育优秀9篇

(一)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政府与公民社会等一起构成治理体系。公民社会所对应的政治,应当是一种公共政治,一种公民们的政治。缺少公民意识,公民社会不过是私人利益的卑微集合体,国家不过是依赖私人利益结成的空洞的法人团体。所以,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育公民精神是建立自由、民主的公民社会的必要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也是一种持续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状况有了较大进步。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公民还比较缺乏一种独立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缺乏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风貌。从长远来看,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助于塑造良风美俗,提升我们国家的民族素质和软实力;从当下的需求看,有利于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良好形象,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法治国家。

(二)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本条件

“公民意识,是打开现代化大门的一把钥匙。”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而公民意识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途径。塑造现代公民,既是建设法治国家、提高民族素质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要求,也是我们实现国家现代化所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培育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是我国自近代启蒙以来就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1898年中,由新式知识分子主导的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他们从理论上重新界说“君权”与“民权”的关系,提出君权尊则国威损。有的知识分子还进一步认识到,在政治制度背后有一种更深厚的文化支持,具体表现为国民素质或曰国民性,比如,梁启超石破天惊地提出要造就“新民”。他认为,奴性、愚昧、虚伪、为我、怯懦等千百年来的“臣民”观念造成了中国人的人格缺欠,启蒙的任务就是要培养现代意义上的公民。在法制健全和高度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生活在其中的人都应该有现代化的公民意识。这样的人,不仅具有爱国、忠诚及服从国家的品质,而且有能力对国家的事务评头论足,并愿意参与对其的改进和完善,因为“正是在公民这一层次上,而非精英层次决定着民主自治政府的最终潜能是否存在。”也就是说,公民的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未来现代化的水平。

(三)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开放的基本要求

20个世纪70年代末,我们从自我封闭走向对外开放,国门打开,从政要到民众立即感受到了反差。这种反差既形成了一种动力,让我们感到了差距,让我们奋起直追; 又催生了一个思维定势,了解外部世界,才能与外部世界牵手。对外部世界了解的越多,我们才会越了解自己。更为重要的一个价值是,正是在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的这一双向互动的过程,公民意识得以成长,� 对外开放一个重要成绩就是,从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中,公众对权利的认知,对权利的维护意识得到了提升。如果说,财富涌流是一个国家硬实力增长,那么,公民意识的养成无疑是软实力的增进。进一步的开放,进一步的改革,将促进公民精神的提升,而这正是中国崛起所必需的。

三、如何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推进政治发展的主体是全体国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全体公民。因此,切实推进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以奠定必要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人文基础,是实现我国政治发展目标的基本前提。十七大报告充分阐述了这一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主张,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教育国民牢固地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一)培养公民的国家意识,强化宪法的神圣性

“国家意识”是一种体现社会发展的共同理想,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统一意志,指导行动的新的社会意识。它派生于宪法和法律的原则、规范。在我国,它既有合理继承工人阶级意识,使之适应时代要求,成为人民当家作主、自觉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的向导和思想保障的一面,又具有国家意志的法律性一面;它要求“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它以国家力量为后盾,引导全国各族人民树立自己是国家主人的高度自觉意识及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自主精神。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从国家和社会角度而言,我们现在最迫切的也许并不是建立更多的法律,而重点应是挖掘现有宪法资源,实现现有宪法规定的内容。要树立任何道德的和政治的规范都必须服从于宪法的观念,无论是伸张正义还是惩处罪恶,无论是政� 今天,虽然我们已经实施的法律知识启蒙教育已使公民的宪法观念和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还需进一步从全方位加快公民意识教育的步伐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

我们现在所处社会的所有领域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使所有社会生活都变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整个社 每个公民一切民利的实现,都应该在有序有效的状态下进行。公民既是权利的实施主体,也是义务的履行者,这是一个成熟公民应具有的特征。从国家角度来讲,需要构建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体系。这既包括完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制度、村民(居民)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同时也包括畅通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下一步要突出重点保障人权。一是应当把宪法宣示的各项基本权利法律化,全面完善人权保障的各项法律规定和制度;二是抓紧修改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使之能够适应尊重保障人权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三是从制度保障上进一步加强对公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保障,着力解决“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两极分化”、“贫富不均”等老大难问题,着力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总之,无公民则无法治之国。完善制度,培养良好公民权利义务与责任意识,也是我们建设民主法治国家之必需。

65 3157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