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百岁感言 杨绛100岁感言精编5篇
【导言】此例“杨绛百岁感言 杨绛100岁感言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杨绛百岁感言范文【第一篇】
舒 菲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容易滋生遗忘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不懂得如何回首过去,越来越多的人不敢直面未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你才要学会咀嚼那些昨日隽永的风景。并非只为怀旧,而是为了更好地憧憬明天。
《听杨降谈往事》吴学昭 著
作者吴学昭能够让98岁心静如水的杨绛先生娓娓道来自己的往事,多亏了她的父亲吴宓当年与钱锺书深厚的交情。钱锺书呼吴学昭为“世妹”,杨绛称其为“师妹”――否则,我们还真听不到杨绛先生这么细腻而感性地讲述自己的往事。
书中大部分文字,其实是杨绛先生的自述,从出生到98岁的人生精彩历程,跃然纸上,其中也有加入作者独家的所见所闻。当然,书中还有一些从未发表过的珍贵照片。更是令读者大饱眼福。所以,“谈往事”也罢,“自传”也罢,都是具备“史料翔实”,“高度准确”的特质。难怪书的最后,杨先生题签并作序,更是在“序”中明确说明:经传主本人认定的传记只此一本。
书中的每个章节,都值细细品读。杨绛的叙述,清晰而有感染力,一如她的文字风格,令我们看到一个名为阿季的北京女孩,是如何从东吴高材生到留学牛津,再成为能上厅堂能下厨房的贤惠妻子……此书无疑让人阅读起来有窥私之感(似乎书中最引人注目的“爆料”,就是杨绛先生申明自己不是费孝通的女朋友,也从没有过这个念头,而费的行为大概是一厢情愿罢了)。文字里更多是对中国读书人深邃厚重的人情及正直清朗的操持的推崇。只是对于台下的我们来讲,最应该从杨绛先生那里学到的是,如何在浮躁的当下,学会淡泊名利,宁静地生活与爱。
《流逝的岁月:李新回忆录》李新 著
有些往事,纵然没有机会经历过,但一定要知道尽可能地知道它的真相。很可惜,历史学家们给出的,不总是那么正确,所以,我们的目光便朝向那些个人对于历史的回忆,即使有时候偏颇,但未必没有真言存在。生前曾为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等职的李新的这本《回忆录》便不容错过。“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些历史事实,却被一些大名鼎鼎的‘史学家’为了政治目的而把它歪曲了,我的良心使我感到有责任把它纠正过来,因此我必须写回忆录”――写在书封面上的这句话,已经让我们知道了这本书非读不可。
《青灯》北岛 著
不管是谁的往事,怎样的往事,随着时间的发酵,蓦然回首时,大多会有如诗的感觉。而当往事由脑海转移到纸面上,也许只有诗人的叙述最为细腻与精准,也格外洒脱。所以,对于北岛的这本“往事”,一定不要错过。11个篇章共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怀念熊秉明,魏斐德、冯亦代等故人,青灯素帐,烛影煌煌;后一部分则是游历世界的感触,漂泊中怀揣着家园,唏嘘抑或慨叹。
杨绛百岁感言【第二篇】
杨绛先生钟爱蝴蝶兰,她本人也如同兰花一般清淡、高雅。她出生于无锡一个有名的知识分子家庭,其父亲杨荫杭学养深厚,早年留日,后成为江浙闻名的大律师,做过浙江省高等审判厅厅长。虽出身名门,但她却淡泊名利,对祝寿等事尤其看淡,在2013年生日来临之时,杨绛仅自撰小文为念,并对每位来祝贺的友人回应“替我吃碗面就行了”,还一再告知出版社等机构无须前往探望。在今年生日之际,她依然如此,一再告知出版社等机构无须前往家中探望,甚至会在生日这天去招待所“躲清静”。
杨绛先生曾在百岁之际表示:“我生边缘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杨绛先生最本初、最纯粹、最持久的信仰是读书。她自小受父亲杨荫杭之读书启蒙,在父亲的引导下,她迷恋书里的世界。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因此,在青年时期,她以读书为挚爱兴趣,读翟孟生的《欧洲文学史》、梁宗岱的《法国文学》、吴宓的《中西诗比较》、吴可读的《英国文学》等;与钱锺书共同读书结为连理、终生不弃,艰苦岁月时有书籍相伴而内心强大、苦中取乐,直至百岁也始终钟爱读书。
杨绛曾将读书比作“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峙。所以,钱锺书曾评价杨绛先生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如今,她是这个喧嚣躁动时代的一个温润的慰藉,让人看到,“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杨绛先生淡泊名利,却对慈善出手大方。她曾说:“有钱人家的子女上学很容易,贫苦人家的孩子往往好读书而且有能力,但是他们上中学都困难,就更不用说上大学了。”为此,她将钱锺书和她的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奖励好学上进、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的清华学生:“希望奖学金能帮助贫寒人家的子弟如其所愿。”据统计,“好读书”奖金在过去的十余年里,一共积累了逾千万元的助学奖金。这不是一笔小数目,用巨资形容并不夸张。这些钱,杨绛没有用来享乐,而是全都拿出来捐赠,令人钦佩。有人评价:“钱这东西对穷人来说是恩物,对先生来说是俗物。俗物是可养人,但对神仙来说全是赘物。”在杨绛先生看来,钱财也许就是赘物,但是,把稿费和版税捐出来,既让人读懂了她的高洁,更让人感受到她的纯真。
杨绛曾告诫年轻人,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那些家境贫寒的清华穷学生,有了“好读书”奖学金的资助,也许更有动力求学,也许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厚望。为此,杨绛先生送给年轻人一些寄予希望的话:一是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二是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三是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四是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等。
杨绛百岁感言【第三篇】
杨绛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家人已离去,亲情,过往的点点滴滴却是被真切地记录下来,记录在心中,记录在《我们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我们仨读后感550字,供大家参考。
我们仨读后感550字1不知道多久没有读过“正经书”了,互联网和电子产品的普及让纸质图书成为了我的一种奢侈品。手里的纸质书只是各种考试教材真题或是写论文需要参阅的专业书籍,再也没有小学初中时以泡书店看小说为享受的兴致了。当看累了各种影像突然想看看小说的时候,也只是去网上搜一部两部电子小说,什么霸道总裁网游修真一类的脑残文,不费脑子不费感情迅速打发着时间,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看过就忘,《盗墓笔记》《鬼吹灯》一类是最为“高级”的文体了。
拿到《我们仨》这本书的时候,看到“杨绛”两个字,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似乎是个很有名的作家;再看到书中“钟书”两字恍然大悟,原来是钱钟书先生的妻子,记起来我可是看过《围城》的人。求助度娘普及了一下杨绛先生的资料,为其传奇的一生所折服。曾经我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希望的乐观女青年,可不知从何时开始最擅长的是定期为周围人散步悲观消极情绪了。
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很短,只有一页,我却看得想哭。作为一个尚处于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我却经常会想象人老后死后的事情,人总会归于一抔黄土,再多的追求再多的欲望再多的争斗又有何意义,悲观情绪自然产生。也或许是最近刚刚经历家里老人过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意味着自己一段感情的结束,时不时的竟会想到家里尚且年轻的父母身上,悲伤不请自来。
两个人共同生活几十年,共同陪伴经历过一切。人越老,越怕失去。如钟书先生所说“那是老人的梦,我也常做”。老人的梦中,会害怕另一半突然丢下自己,再也寻不到对方。想到钟书先生的逝世时间,看到杨绛先生所写梦境,竟感觉这是一种预感。害怕失去,害怕突然被丢下,害怕再也寻不到。“梦中凄凄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这样一种感情,同样让我落泪。
我们仨读后感550字2古往今来,离愁也好,欢聚也罢。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合上书,摩挲着它略带粗糙的纸质,心中的思绪涌上,看着杨绛与爱女,丈夫的生离死别,不禁想起我们初三毕业时那六月的阳光。或许我们经历的别离的程度不一样,但当我们回想起以前与别离之人的往事,大抵就在一句: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我们仨》是杨绛记述他们一家三口的往事。杨绛女士在写这本书时已经是九十多岁的高龄。在写这本书时,我想她既是愉快,又是感伤。就像我们现在翻开在书桌上占一席之位的同学录,看着同学以往的笔迹,看着哪张照片将你带入回忆的漩涡,既甜又苦。
在书中杨绛主要记述的是一些生活琐事,其实与我们也没有特别大的,在性质上的差别。杨绛会收拾钱锺书的残局,抱阿瑗去婆家做媳妇,为钱锺书烧红烧肉,做出血牛肉给阿瑗吃。在当时这些只不过是再寻常不过的小事罢了,但在阿瑗和锺书的相继离开后,这一切都变得奢侈。不,确切地说,是再也不可能了。就像我们从前,和同桌争论着题目的对错,即使上一秒面红耳赤,下一秒脸上便是晴空万里。可现在,我们也没有那个机会了,我们只有回忆,回忆着回忆,笑着笑着,哭了。
我们总希望我们当下的某个时间会是永恒的,可什么都不是永恒的,就像没有海枯石烂的爱情,没有永不凋谢的鲜花,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时间如同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我们眼前的时光都是可贵的,无论是与谁度过,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年华。
我们所以为的永恒,会是后人的历史。
《我们仨》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学之家的生活,更让我们明白,何人都畏惧别离,伟人也好,平民也罢。我们在此感受,大抵也只能将我们以后会怀念的现在的寻常日子,在以后怀念。
我们仨读后感550字3是因为自己老了吧,总觉得自己和家人分散了,这是一个万里长梦……
这本书很好,很深,必须要仔细研读才行。
这本书的作者是杨绛,这时她大概在1981写的,文中的我们仨指钱钟书,钱媛,写了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作者在写的文章时已经有一些年迈,自然,年长的人总会做梦,作者梦见自己与亲人失散的情景,一想到我们仨失散了,也就十分难过,十分不舍,不知如何才好,作者文章每一句很朴素,文学味儿特浓,想在读小诗,字里行间都写出了我们仨关系密切,形影不离,相依相随,但又突然分离,这使文章形成了一种对比,更能体现出作者在梦中的恐惧和无助……
这本书举例了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有喜有悲,但大多都是欢喜更多,女儿成了大学教授,笑谈父女相,俩夫妻互相理发等等。但也就是这样,作者才会更加害怕分离。
作者担忧自己与家人失散,害怕再也见不到他们的面,这虽然只是一场梦,但更能体现出作者自己已经老了,作者与丈夫都已经老了。
文中多处用到环境描写,主要背景十分阴暗,而这时年迈的自己突然与自己唯一的亲人失散了,再使作者进入这样阴森的环境,便会无比恐惧,无比害怕。《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中,虽然文章很短,但起到了序的作用,在文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做的梦和钟书的解释更让我害怕。
这使我想到了我的奶奶,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每天晚上半夜总会惊醒几次,有机会总会和我们在一起,可是因为工作,爸爸妈妈一直都不在家,奶奶也就一直跟我在一起,其实我也都知道。
也许,也就是这种恐惧分散,害怕离别的心吧。
不愿分散,不愿离开。
现在的我们还多陪陪老人们吧,别让他们为了自己,操碎了心。
我们仨读后感550字4梅花按语:日本的大地震无疑是今年世界最震撼的新闻,它使人类开始认真地审慎自己的所作所为,面对未来重新认识地球。如果说这场地震属于自然现象的话,那么从去年年底到现在,我局一次次的颠覆性的干部变动,用“地震”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从局长“双轨”引发的地震,以及随后波及的一次次余震,全局乃至全系统20多个直属单位,上上下下没有一天消停过。说句实话,我很心痛,现在谁还在专心工作?明年是奥运会,后年就是全运会了,这么折腾下去还有什么事业可言?我是不是太忧国忧民了?
央视10套开播了《读书》栏目,我太喜欢了。现在,几乎每天早上都要准时收看这个节目,同时还边做笔记,主要记录每期介绍的书目,对其中感兴趣的书打算买回家来。
许是眼花的缘故,已经极少看纸质的书了,另外,似乎也没有耐心再去读大部头的书,虽然内心觉得如果读书还是要读纸质的,但的确很少读了。突然央视有了这么个频道,眼前为之一亮,边做我的手工编织,边听《读书》,与我真是一种享受,我太喜欢这种感觉了。
今早,《读书》栏目介绍的是杨绛的《我们仨》,我很感动。尤其当介绍杨绛先生将自己所有的稿费全部捐出,而自己却过着一种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的时候,眼睛为之湿润,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呀。老公一边发话:看看人家,你就不要再想不开了。
事情是这样的,自认为对什么事都看的很开,对于此次的干部调整,我本身也没抱希望,因为我现在所在的单位虽然效益不是很好,但很稳定,工作氛围我很满意,所以自己也没当回事,还以为自己是局外人,不曾想却还是被人纳入到了调整的范围,因为个别单位岗位的特殊性,因此有人就分析我应该是不二人选,于是早早地就有人放风说我有可能去哪个单位,为此事,我还受到同事责问,问我为什么调走了没有告诉她,我一头的雾水,这都是怎么被人编排出来的?然而最终结果却出乎许多人的预料。我觉得自己挺冤的,无端的被人这么编排了一把,觉得脸上好没面子,我这是招谁惹谁了?真是好气又好笑。
《我们仨》一下子让我轻松了许多,敬佩杨绛先生所拥有的高尚境界,与老人家相比,我们还有什么放不下的?身外的东西生带不走,死带不去,又何必为此自寻烦恼呢?简单而朴素的生活,是我一直向往的,所以自己还要继续修炼,平平淡淡才是真。
在此,衷心祝愿杨绛先生百岁生日快乐!
我们仨读后感550字5说实话,开始是以一种淡淡然读杨先生的《我们仨》。这样一本纪实文集,轻松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过的六十几年岁月。从两口之家的小甜蜜,到两人去到牛津,在图书的海洋里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总也找不到什么喧哗的声音,找不出任何干扰项去打破这片宁静,老人像是在轻轻的对自己言语,在亲人墓前一起回忆那逝去的日子。在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的沉痛打击下,杨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里记录着生活里点滴记忆,也许这是她对逝去的人的最好缅怀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径吧!
对于八十高龄的钟书夫妇而论,独女钱媛的离去,让老人的心从此成为了干枯的老井。杨绛说:“生了独女钱媛这么多年,也就牵挂了这么多年。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牵挂了。”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发人送黑发人又该如何的哀伤?所幸的是,这个时候,还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他可以相偎相伴。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之间也必有一人要先行离去,风风雨雨相扶持着走过了这么多年,而突然间要接受挚爱的永远离去,从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没有了一生中最牵挂自己的人、自己最牵挂的人,余下的漫漫长夜,再多的风风雨雨也只得自己一人走过。午夜从噩梦中惊醒,身边已空无一人,那个在身旁睡了六十多年的人再也没有回来。一个人守着孤单的身影,对着寂寞的台灯叹息。
杨先生在文中不曾想把人生描绘得多么壮丽,多么缤纷,却在不经意间告诉我们,她爱着她的丈夫,女儿,她有着普天之下女人所有的那份热忱,那份牵挂。她的文字里透出来的尽是黑白底色,年轻时候的含苞待放,大家闺秀,到老年时候的沉着坚毅。在这片田地里,你何处去寻找市侩气息?又有什么比这无声的坦然更有份量?
杨绛百岁感言【第四篇】
在我看来,纪念杨绛先生的最好的方式,无疑是读她的作品,接受她的作品的熏陶与精神洗礼。如果再想进一步了解杨绛先生的生平业绩,当然可以读读相关的传记。为了满足读者的迫切需求,我在天地出版社推出了《杨绛传》(追思纪念版),日前已经面市。
我之写作《杨绛传》(追思纪念版),从大量文献里穷原竟委,杂中取真,捕捉了杨绛精神的闪光之点。杨绛先生的生命横跨大清王朝末年、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位跨世纪历史老人,通过《杨绛传》,我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完成了与历史的一次对话。
记得第一次接触杨绛的作品,还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复旦大学读书的时候,当时她的散文《干校六记》一纸风行,倾倒了包括本人在内的众多年青学子。后来,我曾因写作《顾准传》赴京采访的机缘,在与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交谈中,悉知“”中“五七干校”的气氛其实是相当肃杀的,知识分子在那里的日子是非常难熬的。可是,杨绛温柔敦厚、哀而不伤的大家风格,却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在对钱锺书的一片喝彩声中,唯独听到夏衍先生发出的“你们捧钱锺书,我捧杨绛”的声音,不啻是对杨绛的莫大肯定。本书的写作,当是对夏公呼吁的一声微弱回应。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师友和知情者的无私帮助和热情支持。
早些年,当我提出写传记的要求时,杨绛先生一开始是回绝的,她劝我说,要写还不如写钱锺书先生。每当谈到先生钱锺书,她总是将自己放在一个辅助的位置上。为了《杨绛传》的写作,我曾与杨绛有过多次通信,在一封回信中杨绛写道:“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不值得你们作家写……脆劝你放弃这项工作,花点功夫多研究钱先生的学问吧。”
当我把传记手稿寄给杨绛先生,一开始她都压着,半年没有回音,她告诉我:“钱先生身体不好,好多事情我也不方便向他核实。”后来我删掉了有关内容,没有写进书里,她一听到删掉非常高兴。再后来,她看完《杨绛传》书稿,拎了两个装着书稿的大信封到邮局,将书稿寄回给了我。她跟我“发牢骚”说:“小罗啊,你真累人啊!还花了我好多钱呢!”
2005年末,首版《杨绛传》有幸被全国妇联和中国版协评为“第四届全国优秀妇女读物”全国妇联推荐作品。对此荣誉,我深感赧然。不过我没有放弃钻研,对拙作又作了修订补正,二版以《百年风华:杨绛传》之名出版于2011年4月,去年又出版了修订本。现在经修罅补正,《杨绛传》(追思纪念版)又顺利出版,这既表对先生辞世的哀悼,亦示对先生百年人生轨迹的崇敬。
作为为数不多的百岁高龄的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名字已如星光闪耀。她富有老派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在历经风风雨雨后,仍然温柔敦厚、哀而不伤。
我记得,钱锺书在世的时候,几乎不见媒体记者。钱锺书去世后,杨绛先生也如出一辙,她曾对记者说:“我其实很羡慕做一个记者,假如我做记者我就做一个像《焦点访谈》那样的跟踪记者,或者战地记者,有一定危险性和挑战性。但是,我不愿做追逐名人的记者,访什么名人呀!”
通过对杨绛作品及其为人的了解与研究,我个人认为,单凭杨绛所创作的《干校六记》《洗澡》《我们仨》这三部作品,她在中国文坛的女性作家中已是非同一般了,更何况还要加上她在翻译上的贡献。
晚年的杨绛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即便是有电话来了,她也只是淡淡地感谢大家的关心,说自己年岁已高不想接受采访了。据我所知,杨绛活着的时候,每天会拿出很大一部分时间来整理钱锺书的书稿和手稿,并在钱锺书过世后,出版了多部著作。所以可以说,杨绛是为钱先生而活的。杨绛曾说自己是钱先生的拦路狗,在钱先生走后,她应该为钱先生谢世、谢客。1998年钱锺书去世以后,当时年近九旬的杨绛用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将钱锺书留下来的零散而残破的手稿,一张一张精心拼贴起来,井井有条地整理好,并陆续付梓。杨绛曾笑称自己现在还是“钱办主任”,是他们家留下来“打扫战场”的。多亏有了杨绛这样的“主任”,钱锺书仍然不断有作品出版,使世人得以了解一个文化大家丰富的精神成果。
这些年来,杨绛整理钱锺书的笔记,计有外文笔记一百七十八册,三万四千页,中文笔记部分大体数量与此相当;另有“日札”二十三册,二千余页,合在一起足足有四十卷。在为《钱锺书手稿集》写的序言中,杨绛先生说:“许多人说,钱锺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书虽多,也不易遗忘。” 她每天从事的整理钱先生书稿和手稿的工作,意义也很大。由于他们多年来换过多次地方,到现在很多手稿都已经模糊、甚至有页数不齐的,整理起来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杨绛现在的这份付出和牺牲,已经是克服了她精力和体力上的困难,实属不易。可是这样的不易也是值得的,毕竟是将钱先生的学问发扬光大、造福于后学了。洋洋数十卷的《钱锺书手稿集》,终于在杨绛先生去世前全部付梓。
杨绛的日常生活,几乎可以说是与书相伴。她晚年经常读的书有:中国的典籍“四书”,陆羽的《茶经》《圣经》,钱锺书的《管锥编》;以及美国学者白璧德的作品,法国布尔热的《死亡的意义》,伊壁鸠鲁的伦理学等等。除了书籍外,北京和上海的各大报纸也在她的阅读范围之中,上海的《文汇读书周报》、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都是她喜欢的读物。另外,虽然她有些看不起张爱玲,但张爱玲的作品也是摆在她的书架上,成为了她读的众多书籍之一。
杨绛百岁感言【第五篇】
作者:杨绛
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时间:2010年7月
定价:元
传说人死后,会在去往西天的路上喝一碗孟婆茶,之后就忘了今生所有的事。杨绛显然不想忘记,所以她要在喝茶前,把一些重要的事记下来,于是有了《将饮茶》这本著名的散文集。
杨绛用平静的目光、平实的词句、平和的态度叙述人间的大风大浪,叙述每个心动的时刻。这是她一贯的风格。
写亲情,静水深流,爱和感动流淌在琐碎的生活细节里,让你体会岁月静好:
“有一次晚饭后,外面忽然刮起大风来。母亲说:‘啊呀,阿季(杨绛的乳名)的新棉裤还没拿出来。’她叫人点上个洋灯,穿过后院到箱子间去开箱子。我在温暖的屋里,背灯站着,几乎要哭,却不懂自己为什么要哭。”
“父亲一次问我:‘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我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我说:‘一星期都白活了。’父亲笑说:‘我也这样。’”
这是阿季小时候的事。后来经历战乱,又经历“”,杨绛的父母先后去世。她这样怀念父母:“多谢红卫兵已经把墓碑都砸了。但愿我的父母隐藏在灵岩山谷里早日化土,从此和山岩树木一起,安静地随着地球运转。”没有悲愤、悲伤、悲凉,只有安然。
大家闺秀出身,经历留洋、战乱、“”、丧夫失女,兴衰亦常常出现在杨绛笔下:
“父亲去世后,我末一次到苏州旧宅。大厅上全堂红木家具都已不知去向。空荡荡的大厅上,停着我父亲的棺材。前面搭着个白布幔,挂着父亲的遗容,幔前有一张小破桌子……这使我联想起新屋落成、装修完毕那天,全厅油漆一新,陈设得很漂亮。厅上悬着三盏百支光的扁圆大灯,父亲高兴,叫把全宅前前后后大大小小的灯都开亮……我现在回想,盛衰的交替,也就是那么一刹那间。”
“我们家许多大铜佛给大弟奶妈家当金佛偷走,结果奶妈给强盗拷打火烫,以致病死,偷去的东西大多给抢掉,应了俗语所谓‘汤里来,水里去’。”
在杨绛看来,磨难也是新奇的体验,没有沮丧和颓废,更没有绝望。
“打我骂我欺侮我都不足以辱我……我只反复:假如我短寿,我的一辈子早完了,也不能再责望自己做这样那样的事;我不能像莎士比亚《暴风雨》里的米兰达,惊呼‘人类多美呀。啊,美丽的新世界……’却看到了好个新奇的世界。”
“决没有谁会责备我目中无人,因为我自己早已不是人了。这是‘颠倒过来’了意想不到的妙处。”只有心中无比淡定的人,才能在生命跌入低谷时这样处之泰然吧?
杨绛在后记《隐身衣》中讲了一段西方寓言:“英美人把社会比作蛇阱(snakepit)。阱里压压挤挤的蛇,一条条都拼命钻出脑袋,探出身子,把别的蛇排挤开,压下去;一个个冒出又没入的蛇头,一条条拱起又压下的蛇身,扭结成团、难分难解的蛇尾,你上我下,你死我活,不断地挣扎斗争……”
上一篇:杨绛100岁感言精编5篇
下一篇:志愿者感言精彩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