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制度建设长效机制最新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加强监督管理、促进责任落实,形成长效机制,以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如何实现更好的制度建设?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建立制度建设长效机制最新5篇范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公司内控制度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第一篇】

公司内控制度方面的基本情况说明

2013年4月14日

一、制度体系的基本情况:

截至到目前,公司内部制定并仍有效、在沿用的规范性文件(含各类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工作流程)共计57份,其中:安全、综治管控类xx份,生产组织、服务质量管控类xx份,固定资产、设备及工程管控类xx份,人力资源管控类(包括干部管理、薪酬及绩效管理、员工教育培训、考勤休假加值班管理、社会统筹管理等)xx份,物资采购、后勤管控类xx份,财务管控类xx份,其它管控类xx份。

今年年初,按照集团“持续改善管理”的目标要求和自身开展“制度执行年”的工作所需,公司对2012年之前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集中清理,结合管控实际需要整理出xx份现行规章制度,并分门别类提出了保留、修订、废止的意见。xx份规范性文件中,公司将其中仍可沿用的xx份文件汇编成册并印发到各单位、各部门供日常查阅,同时为后一步深入推进“制度执行年”的工作提供基础;另外对其中的xx份文件提出了修改意见并明确了主责部门和完成时限,同时废止了xx份文件。

二、制度执行情况及相关措施:

总体上来说,以“制定好”和“执行好”为主线,通过近两年多措并举的方式,公司在制度执行力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观,突出表现在中层管理团队、基层员工对集团、公司各方面的管控要求、管控目的更明白,对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掌握的比较到位,能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在日常工作中能时时刻刻按规则处事,大到一个项目的运作、一项工作的推进,小到一支笔、一件工具的购臵,都能按照集团和公司的规定去处理。

采取的具体措施:

总的来说把握了以下原则:

1、集团有明确规定的,按集团规定执行;

2、集团没有明确规定的,按公司已有的规定执行;

3、集团、公司都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公司会议集中商讨一个方案,权限范围内的按方案执行,权限范围外的报集团审批同意后执行。

1、抓好制度的“制定”环节:

一是要求出台的制度要简洁、适用、有效。公司近两年推出的各项管理规定,文字上基本上没有“穿衣戴帽”的废话,都是结合日常工作实际、有明确管控要求、可操作性强的实质性内容。二是要求制度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相互之间不存在冲突。这两个要求既是为了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操作部门和人员“无所适从”。同时通过“必要会签”的环节,避免“各自为政”、互不通气,保证制度之间不发生冲突或遗漏。

三是制度要成体系,有连贯性,要求各部门在制度制定过程中要实现集团—公司—分公司—员工自我管理几个环节的无缝联结、全面对接,使公司规章制度执行规范化、常态化。制度草案拟定后,第一步是制度主管部门——企划部会签,这个目的一是要对制度的内容、统一格式等进行审核把关,二是要对规范性文件给予单独的序列编号,确保公司内控规则体系的一致性、整体性。

2、抓好制度的“执行”环节:

一是成套整理了集团近两年下发的规章制度,并将电子版提供给了下属各单位、各部门供学习、备查。后期将择机将集团层面的规章制度也汇编成册,提供更为直观的书面版。

二是清理、完善了公司的内控制度。将2011年之前推出的45份有效制度汇编成册提供给了下属各单位、各部门,清理的过程中废止了3份制度,并计划后期修订12份制度。对于2011年及今后年度出台的规章制度,公司将以年度为单位成套整理、汇编成册,并形成惯例,方便查阅。

三是抓好集团、公司两个层面规章制度的宣贯培训,让干部员工在准确掌握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能践行到位。通过培训抓制度执行,是2010年以来公司为提高规章制度规范、有效执行的重要举措。公司规定,对集团、公司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相关工作的对口部门必须事先仔细研读,在透彻掌握、领会要义的基础上,要及时组织系统的宣贯培训。在培训师资的选择上,既有集团职能部门领导、公司领导负责授课,也有公司职能部门负责人,甚至是专业技能过硬、基层实践经验丰富的部门员工负责授课;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根据轻重缓急,结合季节性重点工作,有的放矢的选择内容,保证学习培训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尽量挂钩,以增强学习效果;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既有全员轮训集中学的方式,也由自上而下、从公司到班组分层分批分散学的方式;在具体授课的方式上,既有制度条款的详细解读,也有结合日常实际、图文并茂的案例分析。

从今年4月份开始,公司对全员学习轮训进行了统一的安排:一个月学一个专题,每个月3期(每周四晚),员工分批分期参加,确保每个员工每个专题都学到。总体上来说,在规章制度培训上我们始终把握着两点:一是要有实际效果,将制度的关键点、核心内容准确传达给员工,让员工心中有数;二是要通过培训,让员工感受到集团和公司的制度文化氛围,从大的层面上领会到集团和公司当前在做什么、怎么做,今后准备做什么、怎么做。通过这些有实效的学习培训,我们想让员工在接受、掌握、运用这些规章制度的同时,更可以让员工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逐步回归和统一到集团和公司的发展理念上来,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四是分层次监督、强化各部门、各单位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把“调整观念、转变作风、提升执行力”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具体体现在:

1、通过修订中层干部管理及考核办法,加大中层管理团队在规章制度方面的执行力度,对所有中层管理人员实行“百分制”考核,中层干部的月度绩效工资直接与制度执行的质量等指标挂钩,按绩效得分发放绩效工资;

2、打造一个有效的管控流程,各部门通过每周至少一次的“周履职”方式检查各单位在规章制度方面的落实程度并进行月度考核。从职能部门“周履职”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部门通过现场调查,了解掌握了基层的真实情况,在检查公司各项制度、各项工作在基层落实程度的同时,也为基层做好了服务。

3、专门安排企划部门负责督查其他职能部门在规范性文件方面的执行情况,同时明确授权企划部加大问责力度,对未按集团或公司规范性文件执行的行为,在按规定扣减责任部门月度绩效工资总额的同时,另按干部管理办法扣减责任部门负责人的个人月度绩效得分。

五是强调与集团的沟通。公司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注意与集团对口工作的管理部门加强联系、沟通和协调,使公司职能部门和集团职能部门之间形成“热线”畅通、工作高效低耗的局面,避免具体工作中因缺乏与集团沟通而导致“无用功”的现象出现,特别是要避免处理具体工作时出现“想当然”的现象。完

前几天在昆明参加了一个企业标准化工作开展的培训班。回来后对是否需要在企业内开展标准化工作感到更加迷茫了。据我所知,在已知的国际知名公司里面,并没有企业标准化这样一个提法,只是在中国国内,在原有计划经济的基础上才在政府的行政命令下出现了这样一个工作。重点在于企业内部的文档管理体制的建立,以及一个企业内多个不同的体制都存在时,如何将不同体制的文件有机的整合的问题。目前流行的做法是,文档管理的要求作为一般性的技术要求,并不只是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它适用于任何体系的文档管理,在一个企业内部,不论有多少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其文档要求都是一致的,因此,ISO9000对文档管理要求的部分就可以完成这方面的基础工作。但是,ISO9000中对文档的管理提出的要求仅仅是原则性的要求,没有具体到如何列出详细的清单,以什么样的形式查阅,以什么样的形式修改或编码,不同体系的文档如何相互索引和安排等,是采用电子版本或者纸质版本,是否包括数据文件在内等等。这些具体的内容在各个企业内部都通过不同的形式实现了。因此,从一个企业的内部一般使用者来说,因为工作中只接触自己所需的文档,并不显得很乱。从文档的管理者来说,基于树状目录结构的存储模式,也给出了清晰的体系脉络,文档的管理上不是困难。

但是,这些只是文档管理的层面上。文档所代表的实质是一个管理体制,体制就是公司的资源以及控制的方式,其中涉及到了一个公司的方方面面。从管理者的角度看这些文件,就不是这样简单了需要看清楚的是要管理的对象是什么,这个管理过程中都有哪些活动,每个管理活动都涉及到哪些资源。这样每一个管理体系都有自己的负载的网络图,不同体系之间的网络有共同的,也有不同的部分,甚至还有相互冲突的部分。是否需要将其整合,这才是标准化工作的重点。

由此来看,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还是有的,但是,从一个项目的正常完成必要条件来看,需要有目的,策划,组织,行动。目的有了,就是将一个企业内部的多个体系进行整合,统一,策划也可以由一两个负责的去完成,但是到了组织和行动时,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了。因为这是涉及到多个体系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一统全局的有权力的人说话,这一点就不要考虑了。

回头再想,如果在一个企业内,多个体系已经共存很久了,其间并没有出现什么冲突,这种整合还有必要吗?各个体系的认证,审核各自完成,互不干扰,又没有人需要知道全部的内容,做这个工作的意义何在?

但是有一点让人觉得很不爽,国家评比什么“中国名牌产品”时,经常要求有这方面的要求,还搞什么“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等级认定活动,这些都是政府行为,如果一个外资企业,不按照中国的企业标准来做,就没有希望了。当然,纯粹的外资企业也不参加中国名牌产品的评比了。

加强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第二篇】

一、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司系统各单位在构建惩防体系中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从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和深化反腐倡廉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防止决策失误、权力失控、行为失范,为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腐败提供了良好环境。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构建惩防体系加强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制度建设布局不全面。从制度的分布看,决策、执行的制度多,监督检查制度少,对执行制度的纪律性要求和违反规定的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少。部分单位存在重要制度的缺失,如“三重一大”管理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供热关停栓流程审批制度等。还有部分单位以执行集团公司制度为由,不结合实际出台本单位相关制度,造成制度体系不完善。

(二)制度质量有待提高。有的单位为了制度而制定制度,制度内容空泛,有的只是提出原则性要求,基本没有实际意义;有的制度脱离实际,不具有操作性;还有的单位制度执行主体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使制度执行起来存在随意性,例如废旧物资管理制度、库存物资管理等。

(三)制度的清理和修订不够及时。有的单位制度长期未作更新修订,制度老化弱化,跟不上形势和企业发展步伐;有的单位新旧制度边界不清;甚至有的单位从成立以来就没有正式废止过不适用制度;还有的单位机构已经调整、人员已经退休,但有关制度执行和监督主体仍没有调整等。

(四)制度的不规范。有的单位制度不以正式文件下发,企业制度变成了部门规定;有的单位结合企业管理认证工作,名誉上将制度上升为管理标准,通过科技部网上成批和管理,实际上削弱了制度的权威性,造成制度的约束力和适用性大打折扣。

(五)制度宣贯和执行不到位。个别单位在一天之内集中下发几十项规章制度,但由于制度的制定与制度的宣传教育脱节,使得很多制度除制定人外,大部分职工对制度规定并不清楚,更谈不上认可和执行;同时缺少有效的宣贯,一定程度上造成某些制度无人监督,无人过问的情况,制度形同虚设现象比较严重。

二、加强制度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制度建设是落实党中央反腐败方针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市场经济和法制社会的特点,我国就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2010年10月,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依靠反腐倡廉制度创新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可见,依靠制度反腐败,是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

(二)加强制度建设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制度建设是企业的立足之本、发展之基,多年来,公司系统各单位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强化内部管理,结合“创建星级发电企业”、“三标一体化”管理工作等,制定了大量的规章制度,并编印成册。今年,公司又结合外部市场变化,全面展开制度的修、改、废等工作,努力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谨,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实践证明,这些制度的建立,为推动企业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发挥了激励和导向作用。

(三)加强制度建设是构建企业惩防体系的根本任务。党中央颁布的《实施纲要》,明确了惩防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基本要求。在惩防体系中,教育、制度、监督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不能重此轻彼。实践证明,在构建惩防体系中,只有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教育、监督的制度化水平,用教育和监督推进制度的落实,使人们理解制度、自觉执行制度,才能实现自律与他律的结合,最大限度地防治腐败。

三、加强制度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工作的考核。针对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公司制定并印发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制度建设指导目录》,要求各单位认真查找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参照指导目录,结合实际,抓紧完善惩防体系制度建设。通过考核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对制度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监督制约机制、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和转变作风等方面制度建设,从而充分发挥制度的治本功效,真正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的氛围。

(二)不断提高制度的质量。要从工作需要和客观实际出发制定规章制度,确保制度精简、管用,同时,制度建设要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思维,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预判性和超前意识。要设立制度审核委员会,建立健全制度制订程序,规定制度的起草、讨论、审核和会签等一系列工作程序。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管理制度要交职工大会(职代会)讨论通过,保证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制度的制定者要负责文件的归类、收集和整理,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及时梳理制度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空白点和盲点,拟定制度建设工作规划,做好制度的废、改、立工作。

(三)做好制度的学习和宣贯。宣传教育是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应把法规制度宣传教育纳入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之中,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广泛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制度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逐步使制度演化成为广大职工自觉遵守的一种内在的行为准则。

(四)大力抓好制度的执行。制度执行的关键是领导干部,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在制度建设中要切实负起责任,并时刻起表率作用,带头遵守和执行制度。通过建立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职工民主评议以及开展制度执行情况效能监察等有效手段,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坚决予以追究,保证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各项制度规定真正落到实处。

制度建设的意义【第三篇】

关键词:党内民主;人民民主;制度创新;民主意识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11-0026-02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条重要途径。笔者认为,通过发扬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需要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保障:一是制度化建设;二是民主意识的培育。

一、制度化建设:党内民主的长效机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首先是作为一种国家形态、国家形式存在的,是国体与政体的统一,这一层面上的民主是制度建设和发展问题,没有制度层面的民主,就谈不上作风和方法层面的民主。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更多地表现为制度的建设和发展,表现为日益深化和扩展的政治制度化过程。那么,制度是什么?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制度,是指稳定的、受到尊重的和不断重现的行为模式”[1]12;并且进一步指出:“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得价值和稳定性的过程”[1]12,即制度所追求的价值在现实中的实现过程及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的过程。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制度建设,在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主要表现为以党内民主制度化引导人民民主制度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的党,如果不首先使党内民主制度化,使每一个党员不论职位高低都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体现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法制就无法得到切实保障。因此,通过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最关键、最核心的工作是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这是因为,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意识、作风和传统,它在本质意义上是一种制度,一种以体系化的法律和制度性的规范作为支撑的国家制度。人民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由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决定的,是实现人民的民利的必然要求。党内民主是党内的一种根本制度。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化,既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也符合党的建设走制度化路子的时代需要,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法治理念在党内生活中的实际体现。

党内民主的制度化是一个体系化的渐进过程。从内容上看,当前党内民主制度化的重点是真正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如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正确处理常委会与全委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全委会的作用;改革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候选人产生办法和差额选举办法,切实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从形式上看,它包括党内民主相关制度的制定、实施、保障、创新等配套工程。在一定意义上说,民主的制度化,就是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使民主制度规范体系不断适应民主主体参与的需要,并逐步使这种参与有序化、理性化的过程。因此,制度创新是党内民主制度化的灵魂,在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各个环节中起着轴心和推动剂的作用,必须予以大力促进。

二、民主意识培育:党内民主的内在动力

党内民主制度权威的确立、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制度功能的落实,都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党内民主意识的支撑。因此,我们在强调制度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大众民主意识的培育,并把党内民主意识的培养放在首位。因为,只有党员具有良好的民主意识和修养,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各项民主制度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而只有党内的民主制度得到了真正的落实,人民民主制度化的发展才会有强劲的动力。

党内民主意识,是指“在一定党内民主生活中,党员对自身民利、义务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情感、民主心理的自觉表达、平等参与党内事务的意愿”[2]。党内民主意识是党内民主的基础,是形成党内民主制度的内在动因。从内容上来看,它主要由党员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纪律意识等构成。长期以来,“我们更多是从领导层面来强调党内民主,而不是从党内政治生活的整体要求谈民主”[3]63。这种现象常常导致在党内政治生活中,“习惯上把履行党员的义务当作一个党员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的试金石,使有关党员义务的法律性规定逐渐变成一种政治性的规定,许多时候,人们不是从来解释党员承担义务的必要性,而是从对党的态度来强调承担义务的必要性。随着党员义务规定的法律性虚化,党员权利规定的法律性也随之虚化。在这种虚化中,党员的意识自然要逐渐淡漠,党内关系也因此简单地演变为领导与被领导关系”[3]129。党员主体意识的淡漠,必然导致政�

党员民主意识的培育,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提高党员的平等意识。民主意味着平等。党内平等,主要是指全体党员在人格上、政治上一律平等;所承担的义务及享受的权利一律平等;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在参加党的领导和管理党的事务的权利上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凌驾于他人或组织之上的权力,那种等级观念、封建家长制、个人专断、阿谀奉承、盲目服从等,都是与党内民主意识相违背的。提高平等意识,就要提高党员按多数人意志办事的意识。这就是说,“党内的一切事务是由一律平等的全体党员直接或者通过代表来处理”[4],任何个人无权擅自决定党内重大问题,无权改变党的代表大会的决议。按多数人意志办事的意识,对于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来说,就是要培养重大问题必须由集体讨论决定,反对个人说了算或决而不行的意识;对广大党员来说,就是要反对那种不顾党的原则和决议,只知盲目按照某一个人的意志和指挥办事,把服从组织变成服从某一领导者个人的意识。

二是加强宣传力度,推行民主教育。党员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的提高,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前提和基础的。我们党一贯重视对党员的民主教育。当前,建议一方面组织力量编写党内民主建设教程,以克服目前党内民主教育杂乱零散的状况;另一方面,把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列入各级党校和高等院校的教学内容,着力培育领导干部和年轻一代的民主素养。各级党校可按现行的培训分工,分层次有重点地抓好落实。各高校应把民主教育纳入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的内容、重点,用正面教育占领高校阵地。切实使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内容进入党校和高等院校课堂,进入高校教材,进入党员和高校学生的思想。总之,党内民主建设要以党员的民主意识培育为先导,以此作为党内民主建设的起点。这也构成了党内民主建设的另一条重要经验。

参考文献:

[1]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2]肖立辉。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23.

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范文【第四篇】

1.继承性原则。

在全面推进军队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过程中,总部和空军非常重视财务法规制度建设,军队财务管理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法规制度的功能作用越来越明显。新形势、新任务背景下,加强军队财务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必须遵循军队后勤建设与保障规律,充分体现继承性原则,通过制度建设,把军队财务保障过程中形成的先进的理念、体制、机制、方法、手段等,用法规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继承发扬,保持军队财务工作的连续性。

2.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军队财务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灵魂。随着军队财务管理编制体制调整改革,军队后勤财务保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迫切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去化解矛盾、推进改革,为做好财务保障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撑。针对军队财务保障体制、机制、内容要求等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制定与保障需求相适应的新的法规制度,及时填补制度空白,是确保军队财经秩序,落实依法理财要求,提高财务保障实效的重中之重。

3.统筹兼顾原则。

军队财务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科学统筹、合理规划、系统建设、全面提高。各级后勤财务部门作为军队党委理财的职能机构,掌管的经费来源渠道多、构成复杂、数量巨大、标准严格、管理要求高。法规制度建设必须要充分体现全面性、针对性、操作性、实用性,通过制度建设牵引军队理财水平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通过制度设计与安排,统筹好军队的经费与资产、项目经费与标准经费、部门财力与党委财力,聚焦军队能打仗、打胜仗要求,把有限财力转变为军队战斗力的提升。

4.突出重点原则。

军队财务管理是针对军队财务工作实施的管理活动,加强财务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涉及到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各个方面、环节和要素。依法实施的财务保障必须聚集保障军队能打胜仗要求,服从和服务军队现代化后勤建设大局的需要。财务法规体系中的法律、法规、规章建设同步推进。同时,还应突出不同层次管理的侧重点。

5.注重实效原则。

可能、可行、可操作,是军队财务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以增强法规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因此,军队财务管理法规制度建设必须从军队财务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度设计既要考虑健全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也必须充分兼顾创新方法、规范手段,使规章制度中既体现原则目标的宏观要求,也能适应军队财务保障方法、程序的具体要求,增强制度的实用性、有用性、效果性。

二、军队财务管理法规体系建设的目标要求

1.体系完整。

军队财务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渐进过程。法规体系建设基本目标是,纵向上层次分明,财务法律、法规、规章不断完善,横向上内容结构完整,管理体制机制、经费、资产、资金、预算决算、会计、职业道德、人员管理制度、信息化建设应用制度齐全。随着国家财政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法》《国防法》《国防动员法》《军事拨款法》等财务法律将更新充实与完善,从宏观上引领军队财务科学规范发展。在微观管理上,应结合军队实际,研究制定《军队预算管理条例》《军队资产管理条例》和《军队资金管理条例》等,进一步明确财务管理体制、基本任务、管理目标、管理内容、管理方法与原则要求。

2.特色明显。

军队财务管理与行政企事业财务管理相比,有保障对象的特殊性、经费使用的专用性、事业成果的非可比性等特征。军队财务管理工作经费供应数量大、管理标准制度复杂、保障难度大、管理要求高的特点也非常明显。军队财务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建设,要充分体现军队财务保障特有属性的内在要求,既要具备法规制度的一般共性,更要体现军队财务管理的特有属性,把军队财务保障的目标原则、体制机制等用制度的形式转化成军队花钱办事的程序、方法、标准和要求。军队财务法规制度还应体现出职责明晰、程序严格、手续严密、监督及时、保障高效、特色发展的基本要求。

3.科学实用。

紧贴实战化训练、紧贴后勤保障、紧贴军队实际,是军队财务管理法规体系建设的重要遵循。通过制度建设与安排,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现行财务管理体制、优化财务保障运行机制、创新财务保障方法手段、提高财务保障实效。制度建设不是为了故意设门槛、增加程序、繁琐手续,而是为了规范花钱办事的过程、严密财务结算手续、监督经费资产资金的规范使用、提高军事经济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益,通过发挥军队财务法规制度规范、保障、监督作用,强化财务服务保障的功能,突出军队财务保障的作用。

4.促进保障。

法规制度建设是过程不是最终目的,健全法规制度是为了用制度规范权力,用制度管钱、管物、管事、管人。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并严格执行各项法规制度,逐步实现从制度管理向自我约束管理过度。通过持续的制度建设和科学的制度安排,把有限财力向全面深化拓展军事斗争准备聚焦、向进一步提升军队战斗力聚集,实现依法管财、科学理财、勤俭用财,把财力保障转化为军队履行使命任务能力最大限度的提升,保障军队落实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

三、严格依法理财,切实提高法规制度执行力的实践对策

1.认清形势任务,进一步增强依法理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现代战争打的是装备,比的是后勤保障,拼的是财力支撑。军队财务管理是后勤保障工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深化拓展军事斗争准备中的地位作用非常重要。依靠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管好用好各项经费,就是要用政治意识重视各项经费,用打仗意识对待各项经费,用大局意识筹划各项经费,用党性意识管控各项经费。如果把武器装备看成推动军队转型建设的“发动机”,经费保障就是“发动机”的“油料”。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军队转型建设经费投入的力度,但与现代化信息化后勤建设需求相比,供需矛盾仍很突出。各级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必须清醒认识到加强经费管理使命重大,责任重要,唯有改革创新、科学管理、依法监管、提高效益才是根本出路,最大限度发挥好财务管理在推动后勤转型建设中服务保障的职能作用。

2.健全法规制度,为军队财务科学规范、精细管理提供保障。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厉行节约,严格财经纪律,必须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财务实践中,应注重在两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方面,要抓好现有规章制度的落实。多年来,军委总部和空军为加强军队财经管理,制定颁发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这对于加强财务管理、堵塞漏洞,防止各种经济违纪问题,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法规制度的真正落实,要把能否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作为衡量一个单位、一个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和党性观念强不强,政令军令是否畅通的问题来对待,做到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就必须老老实实地照着去做;凡是明文禁止的,就决不能违反。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财经管理制度,重点是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格经费审批权限,严格经费开支范围与标准,严密经费开支使用程序和监管,大力推进阳光财务工程,促进各项经费使用效益进一步提升。

3.学法懂法用法,大力营造依法理财、管财、用财的良好氛围。

许多事实说明,一些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不强,法纪观念淡薄,本位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严重,是财经违规违纪的根本原因。要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抓好政策制度规定、党纪条规和财经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做到廉洁自律、依法办事;抓好保持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艰苦奋斗教育,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在抓制度落实过程中,党委成员要带头学法用法,自觉把行使财经权力装在制度的笼子里,不搞特殊性。机关部门要为军队树立榜样,坚信“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有不好,下必效焉”,自觉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正确行使部门职能赋予的财权。财务部门作为党委理财职能部门,要勇于行使监督权,正确处理确保供应与监督控制的关系,自觉把监督寓于服务保障之中。

4.健全管理机制,切实发挥财务管理法规制度的正能量。

大力倡导和践行“不能为的监管机制、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罚机制”。首先,党委要加大对军队各项经费管理使用的监管力度。定期听取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经费资产管理使用情况的汇报,了解财经管理形势,审大经费和资产使用情况,跟踪检查经费使用效益。其次,各级业务部门要合理用财,自觉按照规章制度花钱办事,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习惯,由制度管控主动向自我约束转变,把有限的财力用到军队战备训练的刀刃上。再次,财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各级财务管理部门和财务人员,要结合单位各项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突出监督的重点,加大对重点时机、重点单位、重点部门、重点人员、重点经费项目等监督检查力度,保持军队各项经费预算科学、计划合理、使用正确、效益明显。

5.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发挥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职能作用。

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是关键力量。就严格执行财务管理法规制度而言,各级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集宣传、执法、监督于一体。要充分认清军队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清依法理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做好军队财务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文化素质、管理素质,更要提高执法素质。把工作当事业干,把履行财务保障、监督职能当使命,对于违规违纪问题,要敢于唱黑脸、敢于当包公,大是大非讲原则,真正做到能理财、会理财、善理财,为军队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提供合法、合理、高效的财力保障。

6.加强监督指导,正确引导所属部队能管财、会用财、善理财。

制度建设工作总结【第五篇】

茶园冲村领导班子制度建设

工 作 总 结

为贯彻落实省市、场(处)有关文件精神,加强我村领导班子的责任心和工作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我村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运行机制,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为实现场(处)的和谐农场和景区建设飞跃发展的奋斗目标,现将我村领导班子制度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2年制度建设工作基本情况

2012年,在场(处)党委的关心和指导下,我村认真贯彻落实场(处)《关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制度建设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村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了制度建设工作,进一步促进了我村“强责任、转作风”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全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营造了风清气正责任心强的良好发展环境。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一是及时成立了以党支部 二是制定了《茶园冲村制度建设实施方案》,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步骤。三是对开展制度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从增强责任心、推进制度建设、完善机制和加大问责等方面明确了责任领导和责任人。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领导小组对我村各项制度进行认真清理和登记,对原有的不适应的制度进行修改完善,结合当前工作的发展形势,从新制定了《学习制度》、《会议制度》、《工作制度》等制度,进一步规范管理。在各项制度的修改完善工作中,涉及到人事、财务、农业建设重大事项、民主集中制、党建人才等各方面,本着适用、可行的原则,共建立健全了38项制度。

(三)切实做好立卷归档工作

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场(处)党委指导下,领导小组对38项制度作了立卷归档,便于制度的废、改、立和落实查询。

二、存在不足及下步工作意见

(一)存在不足

通过近段时间的工作,在制度建设工作中也还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 一是个别负责人对开展制度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那是虚的东西,有应付的思想。二是对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还不够,督查、检查、反馈的少。

(二)下步工作意见

一是要继续以彻落实场(处)《关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制度建设的通知》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村各项制度。坚持责任与作风并重,以制度促规范,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加大制度的贯彻执行力度,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制度就约束到哪里。

二是要坚持制度的落实,经常性、阶段性总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健全和完善一些不成熟的制度体系,并形成长效机制。

茶园冲村

二0一二年十月二十八日

45 34863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