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范例【优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范例【优质4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第一篇】

关键词珍视生命 食品安全 规章制度 管理 培训

人以“食”为天,饮食安全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党计民生。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关系着全校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学校食堂管理,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营造安全放心的饮食环境,是各级领导最重视的工作之一,也是社会、家长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还是广大教师、学生最关心的事情之一。

一、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向“制度”要安全

要建立学校食堂各种管理制度,首先要深入学习、掌握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食品安全法》,它是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是制定食品安全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各级各类规章制度的主要依据。它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同时,要对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学校食堂,就要对加工的食品安全负责,对学校负责,对教师和学生的饮食安全负责,就要自觉接受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监督,承担法律责任。

因此,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对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学校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各种管理制度。如学校食堂组织管理机构制度,餐饮服务许可制度,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及培训制度,食品原料的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食品留样制度,餐饮用具洗涤、消毒制度,操作间冷热、生熟食品加工流程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档案建设及管理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应急演练制度等等。学校要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督查,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各项制度的正确执行和全面落实,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加强日常管理,向“管理”要安全

学校食堂的日常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学校在依法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外,首先要成立一个由学校法人、家长代表、社会公众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合理配置一名懂得法律法规、受过专业培训、会经营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其次要配置适量从业人员,即从事食品原材料的采购、保管、加工、清洗消毒、记录建档等的工作人员。再次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配置便于操作、坚固、易清洗、通风利水的基础设施。

只有建立有效的管理链条,才能达到有效的管理效果,才能实现食品安全事故的零发生。要达到有效的管理效果,就要从学校食堂的日常管理着手。科学的管理方法、严格的管理手段是食品安全的有力保障。

1、及时清理整顿。对操作间或库房要及时清理,有用的或无用的,耐久的或易变质的,过期的或有效的,该上架的上架,该归位的归位,该处理的处理。做到定位、定量、明确标志、摆放整齐、一目了然。解决一个“乱”字。

2、每餐清洁、消毒。包括对环境、物品、仪器、设备、实施的清洁消毒,还包括用餐器具的清洁消毒。做到时刻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卫生、个人卫生和设施器具的干净卫生。解决一个“脏”字。

3、坚持事不过夜。当天的事情当天处理完成,绝不推后。包括出入库记录,消毒、留样记录,废品剩渣处理、票据归档等。解决一个“拖”字。

4、加强督导检查。在要求工作人员努力完成工作任务,把规范操作变成自觉行为,并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实行责任追究制,迫使每个工作人员加强自身的约束,克服不良习惯,摒弃工作随意性,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素质,杜绝操作事故发生,保障食品安全。解决一个“差”字。

5、发扬团队精神。学校食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每个工作人员在按照日常分工,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应牢固树立集体意识。只有保持良好的操作习惯和行为规范,改善人际关系,加强团队意识,才能更好的发挥自我,更好的保证食品安全。解决一个“散”字。

三、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向“人”要安全

学校食堂的安全管理,无外乎是对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场所和设施、加工过程的管理等几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管理。

1、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学校食堂安全管理人员具备:身体健康、有安全管理工作经历、合格的培训证必须明等。因为他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如采购进货、卫生、设施设备及餐具的清洗消毒、留样、加工过程、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餐厨垃圾处理、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等具有全面性和多样性,这就决定了他必须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培训,食品安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2、加强食堂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充分认识工作人员参加培训的必要性,杜绝因不良的、随意地操作习惯和不卫生的、邋遢的操作行为而埋下食品安全隐患。在制定培训的目标、任务时,要让工作人员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掌握本食堂对食品安全的控制要求,强化补充新的食品安全知识。对于培训的内容,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a、个人卫生方面。可能会要引起污染食品的不良行为,手的保养及清洗消毒,个人卫生清洁,衣帽着装,健康状况等。b、食品原料的采购、加工过程方面。食品原料从采购、验收(索票索证)、入库保存、出库、加工、温度和时间的掌握、生熟器具等的要求。c、清洁和消毒方面。对象主要有:加工器具、餐饮用具、盛装工具等。熟练掌握清洁方法:一清、二洗、三冲,熟记消毒方法:高温消毒法(物理消毒法)、制剂消毒法(化学消毒法),能正确使用洗涤剂和消毒剂。d、职业道德方面。学校食堂工作人员要加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个人修养,注重对食品安全职业道德的培养,增强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感,对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认真负责、服务师生、奉献学校为内容的职业道德培训。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责任、纪律、技能,培养他们遵纪守法、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学校师生的饮食安全。

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第二篇】

一、加强学习,提高法律业务素质。

2月15日至17日,积极参加了局组织的食品安全知识集中学习活动,通过学习《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文书规范》等法律法规,更全面的掌握了食品安全相关的知识和标准,为做好食品综合服务大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扎实履职,做好餐饮服务许可工作。

为了提高餐饮业户的满意度,让相对人办证更快捷、方便,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为了方便相对人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出齐全、规范的许可资料,根据餐饮服务单位的规模大小,为相对人提供许可资料模式,对于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做到受理许可“一口讲清,一次补正,限时办结”。

2、免费提供各种资料。根据《餐饮服务许可证》办理要求,个体户在申请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时必须提交保证食品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但由于受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有的业主不知道怎么提供,甚至不会写字,离要求有一定的距离。为此,我们免费为业户提供各项规章制度。指导业户绘制经营场所布局图。这样,不仅方便了群众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也提高了有关资料的质量,所以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3、免费提供培训材料。为了提高餐饮业户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食品安全知识水平,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我们编制了容易理解的食品安全培训知识,通过考试合格后,发放健康培训合格证。

4、免费提供餐饮经营单位食品采购与进货验收台账。为了规范餐饮服务经营行为,考虑到餐饮业户的文化水平,我们制定了统一的购货台账,讲解购货台账的使用说明,让相对人切实了解填写购货台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业户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时,免费发放。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免费为业主发放各项制度300余份,发放培训材料400余份。培训餐饮服务从业人员440人次。发放购货台账135本,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152个,申请办理资料均按一户一档保存。

三、按时完成了食品安全信息统计报送工作,做到数据真实、客观、准确,按照工作程序及时报送。

四、按时完成了局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第三篇】

关键词食品安全;建立;应急体系

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基本解决温饱后,食品安全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但是全球及我国接连不断发生多起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也促使各国政府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各国纷纷加大了对本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工作比较发达国家而言,起步晚、问题多,缺乏完整的保障体系也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因此,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要把建立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作为食品安全重点和战略目标来实现。

一、食品安全的内容

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安全法制、食品安全检测、食品市场认证、食品市场准入、食品安全社会信用。首先是食品安全法制,主要是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与标准相配套的食品安全法制;二是食品安全检测,建立对食品流通、加工企业进行自检、社会中介检验机构委托检验、政府部门监督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专项抽检,加强上市销售食品的质量安全检测;三是食品市场认证,按照《绿色市场认证管理办法》和有关要求,积极推进绿色市场认证建设,并积极探索制定市场分级管理办法;四是食品市场准入,建立索票、索证、检测、QS认证、认定等市场准入制度;五是食品安全社会信用,运用信息技术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对食品质量安全情况进行跟踪监测,逐步形成优胜劣汰机制。

上述五项安全中,食品安全检测和食品市场准入是与食品安全监测有着直接联系。

食品安全监测从原料来源到上市销售的整个过程如下:

原料来源检验检疫收购加工监督检验检疫贮存成品检验运输商品检验,在整个过程中要检验的指标有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微生物、生物毒素以及商品的质量、数量等是否符合安全、健康、卫生的要求。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主要包括三项内容:

一是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凡不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必备条件的企业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加工;二是对出厂产品实施强制检验,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销售;三是对检验合格的食品加贴市场准入标志,即QS标志,向社会作出“质量安全”承诺。

二、加强食品检测 确保食品安全

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是食源性疾病仍然是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二是食品中新的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对健康的潜在威胁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三是食品新技术、新资源(如转基因食品、酶制剂和新的食品包装材料)的应用给食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四是我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自身管理水平仍然偏低;五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条件、手段、经费还不能完全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三、完善统一全面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

目前,我国食品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其中,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均有1000余项。当前,我国食品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体水平偏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间存在着交叉、矛盾、重复,重要标准短缺等问题,标准的前期研究薄弱,强制标准也未得到很好的实施。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和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相比,接轨程度不够,直接导致标准的可信度在国际上不高。

四、建立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信用在当今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它已成为企业的无形资本。食品安全不仅需要政府的监管,也需要政府在信用方面加大建设力度,运用市场规律,把食品企业对社会的食品安全责任真正化为自己的自觉意识。

五、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

目前,我国对食品的安全监管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安全应急处理制度。从我国国情来看,一旦发生了食品安全事故,往往是监督部门事后仓促应付,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确定彼此的职责、工作分工和工作步骤。这种事后应急的处理方式已经不能及时控制日趋复杂的食品安全事故,也不能满足公众对政府高效处理此类事故的期望,更有可能发生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以及信息沟通的不畅。建立并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不仅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还可以加强食品安全执法部门的队伍建设。建立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因此,国家在建立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的同时,应抓紧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应急机制中各部门及其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对任何违法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

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第四篇】

加强食堂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食堂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是用于安全防范的专门技术。前几年,这项技术因其投入与防范效果性价比不高,高校普遍没有重视。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师生员工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一些矛盾愈加尖锐,怀仇或精神不正常者快速增长,食品已经成为这些人发泄目标之一。2013年发生的复旦大学投毒杀人案就是一例。另外,高校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频繁,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外来人员的进出,防止或社会不法分子破坏食品安全也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因此,食品安全的防范,通过增加人力,加强值班人员安全防范意识等,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运用安全技防手段维护高校食品卫生安全,已经成为做好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防范工作的必然要求。建立统一的原材料加工基地原材料安全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源头。高校食堂需用的原材料数量大,品种多,渠道五花八门,保障原材料的安全仅仅靠供应商的诚信和进料的抽查是不够的。特别是实行抽查制度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安全漏洞。2012年某高校错把工业盐当食用盐食用,追其原因就是当批盐没有检查,但是前后两批都有检查情况发生。在品种多、渠道多的情况下,每批次、每件原料都检查是不可能的,效率也不高。因此,原材料加工基地的建立,可使原材料从加工基地到高校食堂后直接进行菜肴的加工制作,减少粗加工及流通环节,不但可以节省人力和物力,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控制源头食品的安全。当然建立规模较大的原材料加工基地需要资金和场地支持,单凭某个高校不可能完成,需要政府部门加大支持力度,上海市教委、上海市高校后勤协会等的积极推动,使得建立全市范围的原材料加工基地成为可能,高校食堂的管理模式也将被改变。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各环节的规章制度切实完善从采购至出售的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逐步完善高校食堂HACCP系统(HazardAnalysisandCriticalControlPoint,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简称)及ISO22000体系,建立和夯实“四方监管与四方管理”责任体系,对食堂操作的关键部位进行视频监控,实行食品安全信誉公示制度、设立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可能引起食堂卫生安全问题的各个关键点进行控制,实时监控[1]。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安全责任网络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有效的宣传和落实,建立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及安全责任网络,落实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通过自查、抽查与巡查,及时发现隐患,明确每名员工的责任和任务,如果出现问题,责任到人,要用制度管理,而非人情管理。

3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加强员工专业技能的培训食堂从业人员是否具有基本的食品卫生知识,是否具备食堂操作的基本技能,管理人员是否具有专业的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卫生。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尤其是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注重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食堂各岗位应掌握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使员工明确高校餐饮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2]。同时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在工作及服务过程中提倡微笑服务,对所有师生一视同仁,身体和语言协调一致,积极、主动为师生服务,让师生感受到尊重,充分体现热情、亲情和乡情,营造家的氛围。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认同感目前,食堂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新进员工年龄偏低,为食堂管理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我们在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更要对他们进行精神上的人文关怀,生活关怀,建立更加合理的薪酬制度和竞争体制,凝聚人心,提高员工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4加强监督管理和宣传工作

全方位、全程监督学校要定期对食堂卫生、食品操作流程等进行检查,并联合食药监局等政府部门进行监督检查。食堂管理方要加大自查力度,监管与自我管理相结合,更加重视自我的管理。同时,邀请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参与到其中,成立学校餐饮管理委员会、学生伙食管理委员会等组织,这样一来,既可以让老师和学生共同对食堂工作进行监督,也可以让师生体验式管理,深入食堂一线,了解食堂的管理和运行,有针对性地对食堂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学校与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畅通沟通渠道,缓和食堂与师生之间的矛盾,使彼此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从而更好地促进食堂的管理工作[3]。加强宣传,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首先,要经常对食堂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在不同的场合,不同地点都要有目的地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其次,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要创造一种保障食品安全的氛围,保证食品安全;最后,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不仅涉及食堂管理和运行的所有人员,还涉及所有师生员工,需要全体的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氛围,保证食品安全。

45 9066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