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生管理制度细则最新版内容整理(通用5篇)
中小学学生管理制度细则包括考勤、纪律、奖惩、课外活动、安全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旨在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全面发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范文“中小学学生管理制度细则版内容整理”,希望您喜欢。
中小学学生管理制度 篇1
暑假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关键期。教育部指导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在今年1月发布的20xx年寒假中小学生和幼儿护眼要诀基础上,修订形成20xx年暑假中小学生和幼儿护眼要诀,倡导中小学生和幼儿暑假合理安排好生活、学习,科学健康护眼,度过愉快、充实、有意义的假期。
一、假期生活早规划,“双减”政策落实好
倡导家长转变观念,巩固“双减”成果,加强亲子交流,引导孩子合理规划暑假生活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家务劳动、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注意避暑防晒,可每天在太阳光照不太强烈时进行两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
二、视力检查很重要,虚假宣传不可信
倡导家长在暑假主动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视力。引导孩子暑假居家期间经常通过标准对数视力表自检,早发现近视。经常关注孩子眼健康,有视物模糊、眯眼、皱眉、歪头等现象,及时到医院进行视力检查,建立视觉健康档案。发现近视不要慌张,不要轻信近视可治愈等虚假宣传广告,要尽早到医院就诊,科学矫治。
三、读写姿势要端正,防控要点请记牢
阅读书写时,桌椅高度要合适,做到书本离眼睛一尺(约33厘米)、胸口离课桌一拳(约10厘米)、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约3厘米)。不要躺着、趴着看书。阅读书写时,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亮度。光线不足时,要打开房间顶灯照明和台灯辅助照明,台灯摆放在写字手的对侧前方。
纸质阅读材料的字体不宜过小过密,保证字迹清晰,材质尽量不要有反光。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通过远眺和每天上午、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等方式,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四、电子产品要少用,视屏时间宜控制
尽量选择屏幕较大、分辨率较高的电子产品,根据环境调整亮度。看电视或投影,眼睛距离屏幕3米以上。使用电脑,眼睛距离屏幕不少于50厘米。严格控制孩子每天使用电子屏幕时间。3岁以下儿童避免接触电子产品,学龄前儿童尽量少使用电子产品。中小学生视屏遵循“20—20—20”口诀,观看电子屏幕20分钟后,抬头远眺20英尺(6米)外20秒以上。
五、饮食营养要均衡,睡眠时间有保障
家长督促孩子暑假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和优质蛋白,不挑食、不偏食,少吃甜食、碳酸饮料和油炸食品。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中小学学生管理制度 篇2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常教基〔20xx〕9号),做好我校学生睡眠管理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组织师生学习《20xx年中国儿童青少年睡眠健康白皮书》,并通过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做出如下管理试行办法。
二、目标要求
根据我校学生睡眠的状况,从教师、家长和学生三个层面提出对学生睡眠管理的目标要求:
1、 教师层面
教师是学生睡眠管理的有利推动者。学校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的睡眠实际情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研究和制定相关策略,科学引导学生和家长,促进保障学生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2、 家长层面
家长是学生睡眠管理的重要责任人。家长要增强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并积极参考学校促进健康睡眠的行动指南,做好孩子睡眠管理工作,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
3、 学生层面
学生是睡眠管理的主人。要明白睡眠对于自身健康成长的意义,重视自己的睡眠情况,制定良好的作息时间,自主管理,规律作息。
三、行动指南
1、教师篇
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向学生和家长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
2、严格执行学校作息时间。
早晨上课时间不早于8:30,不得要求学生过早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保障学生1小时(12:00-13:00)午休时间。
3、进一步完善作业管理办法。
加强学科组和年级组的统筹,建立学生作业统筹和公示制度,学校教导处每天班级抽查和定期调查问卷相结合,严格控制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使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1-2年级没有书面家庭作业,3-4年级书面作业不超过40分钟,5-6年级不超过1小时。利用家长会进一步进行宣传,如果学生在睡眠时间还未完成作业,可以联系老师做适当调整或者寻求老师作业辅导。
4、适当使用评价促进管理。
各班老师可以根据本班情况,开展一些班级特色的睡眠管理评比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对作息时间管理的积极性,确保睡眠管理的持续实施。
5、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
对睡眠不足的学生,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共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家长篇
1、加强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多途径学习,充分认识到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
2、减轻学生课外学业负担。
家长应切实减轻孩子的课外学业负担,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不跟风报班,不自行布置过多课外作业,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从而占用睡眠时间。
3、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在保证孩子睡眠时间要求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体睡眠状况、午休时间等实际,和孩子一起商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并督促养成按时上床入睡的习惯。
4、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家长要以身作则,增加亲子交流时间,丰富亲子活动,尽量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关注孩子的睡眠质量,出现异常情况,积极与孩子沟通,并寻找解决方法。
学生篇
1、认识到睡眠对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重视自己的睡眠情况。
2、合理制订作息时间表。
结合自身情况,和父母一起商量并制定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一般不晚于21:20),并努力做到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
3、提高睡眠质量。
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减少或不使用手机,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从而提高自身的睡眠质量。
4、学会寻求帮助。
在出现睡不着等情况时,主动和家长沟通,寻求家长的帮助。
睡眠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对促进中小学生大脑发育、骨骼生长、视力保护、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能力与效率至关重要,结合“五项管理”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我校特做出如下要求:
一、学生睡眠管理制度
1.明确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
2.严格遵守入睡时间:小学生睡觉不得晚于21:20。
3. 保证作息规律:做到按时入睡,按时起床,早睡早起。
4.养成良好个人习惯:合理安排放学后的时间,做到省时高效,合理紧凑。
5.掌握简单的睡眠技巧:可以运用简单的睡眠技巧帮助自己及时入眠。
二、 对家长的建议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作业按时完成。对于实在完不成的学生,和任课教师积极沟通,寻求解决办法。
2.制定严格的睡眠时间:小学生睡眠时长不少于10小时,睡觉时间不得晚于21:20。
3.家长做好教育和监督管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按时睡觉,到点起床,早睡早起。
4.家长为孩子做好榜样,作息规律。
中小学学生管理制度 篇3
根据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XX县教体局的文件精神,从本学期起,我校将实施课后看护服务。为保证师生在课后服务期间的程序规范,保证学校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实效性。特制定以下课后服务管理制度。
一、服务教师的基本职责:
①、服务教师每天要盘点人数。
②、服务教师按学校安排带领学生到规定地点进行活动。
③、服务教师必须提前做好计划,备好课,有充分的准备,避免放养式管理。
④、活动中,服务教师必须紧密关注学生活动状态,保证学生安全。
⑤、课后服务时候,如遇突发状况,教师必须及时做出处置,必要时向学校领导汇报,由学校开动应急预案。
⑥、课后服务结束后,服务教师须亲身将学生送到校门口,学生全部走后才离开。
二、服务教师考勤方面:
1、凡是未告假擅自不参与课后辅导者。
2、凡是一月内告假五次者。
3、凡是一周内活动迟到三次者。
4、凡是中途擅自离开者。在行政领导检查,发现服务教师违反以上条款,将定为不合格等级。
三、服务教师记律方面:
1、在辅导期间玩手机,在教室里接打电话。
2、纠结校外人员,到校进行商业行为。
3、不服从行政领导管理,教导处安排。
4、在活动开展时体罚学生。在行政领导检查,发现服务教师违反以上条款,将定为不合格等级。
四:校级领导检查人员、时候安排:
星期一:XXXXXXXXXX
星期二:XXXXXXXXXXX
星期三:XXXXXXXXXXXX
星期四:XXXXXXXXXXXX
星期五:XXXXXXXXXXXX
五、课后服务安全方面:
1、教职工要认真执行学校作息时候,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
2、教职工告假不事先办理手续的;告假期满未办理续假手续,而又无故超假的';无正当理由不接受组织和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的;不服从工作调动的;一律按旷工处理。
3、教师严格执行课堂常规,规范课堂行为。
4、在看护期间行政人员必须加强课间巡视工作。 5、学生在校期间遵守学校日常规定。
6、严禁学生与社会闲散人员接触,远离生疏人,以防受骗。
7、上课期间禁止学生外出走动,不得任意进其它班级。 8、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严禁学生乘坐"三无"车辆。
9、严禁学生在校进行危险性游戏。
10、严禁学生动用学校电器、开关等,防止人惹事故发生。
11、如遇特殊情况,学生未能参加当天的课后看护,需提前向班主任或看护老师告假。在看护期间,学生不准擅自离校,擅自离校发生安全事故责任自负。
中小学学生管理制度 篇4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和精神,为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防止问题读物进入中学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学校特制定本审核制度。
二、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推荐或选用为中学生课外读物:
(一)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污蔑、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英模人物,戏说党史、国史、军史的;
(二)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有反华、辱华、丑华内容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的;
(四)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五)存在违反宗教政策的内容,宣扬宗教教理、教义和教规的;
(六)存在违反民族政策的内容,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不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
(七)宣扬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观点,存在崇洋媚外思想倾向的.;
(八)存在低俗媚俗庸俗等不良倾向,格调低下、思想不健康,宣扬超自然力、神秘主义和鬼神迷信,存在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赌博、毒品、引诱自杀、教唆犯罪等价值导向问题的;
(九)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十)存在科学性错误的;
(十一)存在违规植入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及不当链接,违规使用“教育部推荐”“新课标指定”等字样的;
(十二)其他有违公序良俗、道德标准、法律法规等,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三、学校是课外读物进校园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为此,特成立课外读物审核专门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科任教师、图书管理员
四、审核实施步骤:
课外读物每学年推荐一次。推荐程序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图书室图书:
1、初选:学校组织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根据相关法规提出初选目录;
2、评议审读:根据初选目录学科组负责审读,对选自国家批准的推荐目录中的读物,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读物要按推荐原则、标准、要求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签字确认后提交学校专门审核小组;
3、审核确认:学校以杨白菊、唐述秀主任带队的专门小组负责审核把关学科组签字确认后的审读目录,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并打印备案。
4、教务处进行公示并上报南岸区教育教委基教科备案。
学科教师课外读物推荐:
1、初选:学科教师提出优秀读物书单,并附样书;
2、评议审读:教务处根据初选书单组织学科组负责审读,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签字确认后提交学校专门审核小组;
3、审核确认:学校以杨白菊、唐述秀主任带队的专门小组负责审核把关学科组签字确认后的审读目录,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书单。
4、学科教师将最后确认的书单在家长群公示,并周知家长,购买课外读物完全遵循学生自愿原则。
中小学学生管理制度 篇5
为了切实落实减负增效的要求,加强作业的布置、完成和批改等过程性管理,特制订学校作业管理制度:
一、作业布置
1、各学科教师不得要求学生统一购买教辅用书。
2、作业的来源:书本、补充习题、教辅(学校为教师购买)
3、作业的种类:随堂作业、补充习题、习字册、诊断性作业、基础专项作业、写话与习作。
4、家庭作业布置要符合江苏省五严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到六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1小时以内。
二、作业完成
1、随堂作业:教材上的习题,采取随堂练习的形式,适当选择并在随堂作业本上完成。
2、补充习题:要求全部完成,完成后需要画好得分格。
3、语文学科用好习字册,英语学科用好抄写本,三至六年级作文每单元1篇,一下、二年级语文写话训练两周1次。习作与写话的形式提倡创新,可以通过设计练习纸的形式完成。
4、诊断性作业:语文学科每课一次,数学学科每周两次,英语每单元两次,一二年级语数、三年级英语,每次练习A4纸1页,其他年级与学科每次练习为A4纸2页,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层次性。
5、困境生训练营作业(基础专项作业):语数英每周一次。
6、各项作业要求学生独立按时完成,并且培养学生规范书写、认真审题、仔细检查等良好的作业习惯。规范书写做到:字迹工整,页面整洁,减少修改;认真审题做到:仔细阅读,看清要求,明确答题方向;仔细检查做到:留有五分钟,题目不留白,数据不出错。
三、作业批改
1、《补充习题》必须认真批阅,做到先批阅后讲评。
2、有批改,有讲评,有订正,订正后的作业仍然要及时批改。订正时原则上用不同颜色的'笔(铅笔)在规定订正区域或错题旁订正。
3、批改使用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一题一改,不得出现一笔勾的现象,作业完毕要求学生画分数格,分数格位于完成作业下一行的右侧。原则上3厘米,左2右1。
4、学生簿本姓名教师填写。
5、语文学科的作文批改可以教师批阅,或者教师批改部分,给出标准,格式,学生互相批阅。
四、作业负担的监测
1、学习教学部门月度“教学六认真”中必须安排“学生作业”检查,其结果与教师月考核挂钩。
2、学校每学年安排有关作业负担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监测并了解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作业负担情况,并针对问题及时整改。
五、考核办法
1、各学科教师不得要求学生统一购买教辅用书,如有举报,一经查实,六认真月查得0分;
2、违反上级作业布置要求,对机械性抄写作业过多、超量布置作业等现象,一经发现,六认真月考核扣20分;
3、所布置的作业,要求家长或学生批改,一经发现,六认真月考核扣除20分;
4、违规私自组织测试并通过各种渠道公布学生成绩的,一经发现,六认真月考核扣除20分;
5、情节严重,遭家长举报,一经查实,六认真月查得0分并对其行为记入师德档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