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优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优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青少年肥胖;健康管理;干预机制

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人们生活生活物质水平也在相应的提高,超重与肥胖的人数逐步呈直线趋势快速上升尤其青少年。从而导致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亦呈快速上升趋势,尤其青少年问题日益突出[1]。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然而肥胖是许多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疾病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超重和肥胖在近期呈严重流行趋势,相比成人后肥胖,始于儿童期的肥胖将会导致更高的慢性病罹患率[2]。控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即超重和肥胖在青少年这一群体中的流行,已经成为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国内国外学者在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角度与深度都在不断深化。目前,社会上常见的肥胖干预方法和手段可谓五花八门,例如:“药物减肥、手术减肥、针灸减肥、气功减肥、节食减肥、魔鬼训练减肥”等方法大都不适宜青少年,为此造成的伤害事故也屡有报导,我们急需出台一个更安全、更健康、更全面、更科学,符合我国国情和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健康减肥新标准”和干预机制来指导实际减肥工作。

本文将根据多年的快乐山海行减肥夏令营的营员入营情况,以快乐山海行多年成功减肥的方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针对青少年健康肥胖问题的预防和控制,以运动养、食养、心养三养理论模式和健康信念对青少年的肥胖健康问题进行评价。从而制定出一套综合的并有针对性的青少年群体干预机制策略、对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探索健康促进学校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历届参加快乐山海行减肥夏令营营员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一个周期为28天封闭式训练营、男女都有年龄大约在9-20岁之间。每年实验都与每位营员的父母签订知情同意书,经病史询问和医学筛选没有疾病。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统计分析法对青少年肥胖的健康减肥标准和干预方法进行分析整理。

通过实验法在实验前测量每位营员的身体基本情况,年龄,身高,根据快乐山海行夏令营营员每个人身体基本情况、不同的个体差异。主要以调整生活习惯和改善营养饮食结构、习惯为主,并在十多年的验基础之上针对不同的营员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膳食、心理干预处方。在文明山海的快乐山海行减肥夏令营十多年的经验基础上,不断的探寻正确的干预方法来改善青少年的身体成分。

1.运动干预

根据每位营员的健康状况和身体组成测试结果综合评价,确定运动强度,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确保减肥运动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有氧运动的心率每分最多不能超过140次。研究发现“肥胖症患者的体脂率与有氧运动能力指标呈负相关关系,运动能力会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受到限制。因此,肥胖程度越高的肥胖症患者,减肥运动强度应越小,在运动过程中更应注意运动强度的控制以及运动项目的选择[3]”。

因此在运动中一般选择耗时长强度较小的项目如:慢跑、快走、游泳、快乐有氧游戏、有氧健身操等针对每一位营员的个体差持续交替进行。每周每天上下午都要运动、每次有氧运动的时间为小时,由于游泳项目场地的特殊性需要每隔一天游一次每次2个小时。在每上下午最后的40分钟根据每位营员的不同身体姿态,做针对性的塑性练习。每周末一个大户外活动、旅游参观。

2.饮食干预

所有营员均接受4周的膳食干预,通过身体成分测试仪测出营员的基础代谢率。而后由专门的营养专家制定出个性化的平衡膳食食谱,满足青少年正常发育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氨基酸的需要。在饮食方案中,三大营养素在食物中所提供的能量供应比例原则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 55%~65%,脂肪为 10%~15%,蛋白质为20%~35%,另早餐需提供全天总摄入能量的35%,午餐提供全天总摄入能量的40%,晚餐提供全天总摄入能量的 25%。

3.心理干预

在整个干预过程中每天观察营员的反应和表现,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定期的举办有关于肥胖知识讲座和玩一些有关于心理健康游戏。普及食育知识,改善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挑食、猛吃、狼吞虎咽等现象。积极的引导营员对肥胖的认识。调动营员在做有氧运动时的热情和对自我认知的提升。

二、实验结果

根据多年实验干预完后:体重测试各项指标与入营前都呈显著性降低。各项生理指标都有了明显的改善,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构建了切可行的“青少年健康减肥标准和干预模式”形成一套合理的理论加实践干预模式“动养心”。遵循“以养为主,以动为辅”的“全新、科学、自然”的减脂塑形养生康复新模式。它既包含了道家动则生阳,增强体质的养生理念又增加了“运动、营养、心理”多重干预的含义,为解决青少年肥胖问题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全国的青少年肥胖问题提供可参考价值意义。

三、分析与讨论

(一)肥胖对青少年的危害分析

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第二篇】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现达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偏差,甚至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

如果我们用心观察学生就会发现:有的性格懦弱、孤僻,缺乏进取心;有的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他人,颇具攻击性,会做出正常人认为不可理喻的事;有的则生性激动,对所见所闻极易做出过激行为;有的对学习失去兴趣,自暴自弃;以上类似的还有许多。这一切不能不令我们为之担忧。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因素

1.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品质都或多或少的烙着家庭的印记。一个和睦积极向上的家庭,可能铸就孩子健康的心理。反之则极有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弥补的创伤。

2.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注重学生智能的发展,如果忽视了心理卫生,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损害。仅就负担过重而言,引起的学生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后者。长期疲劳会造成学生心情忧郁、情绪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的还会引起学生精神失常,甚至轻生。

三、如何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方法

1.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父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要求父母应具有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去感染孩子;其次,要求父母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必须严格要求,决不能失信于孩子;此外还要求父母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能过于顺从溺爱,也不能过于严厉甚至专制,要有民主的作风。

2.学校教育中,首先教师自己要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教师具有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认知能力,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教师要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有健全的人格,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不论何时都不忘记为人师表,严以律己;所以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我们教师应首先拥有同样健康的心理。

其次,对低年级的教育方法主要是各种游戏。有入学时的“自我介绍”游戏开始,有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还有“镜中的我”游戏,通过学生自己照镜子,学会自我观察、自我描绘,进行自我评价;“文明用语”游戏,通过学生的表演学会日常文明用语,无形中规范了孩子的日常行为;“称赞”游戏,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称赞,使学生明白,应当看到别人的优点,知道称赞和尊重别人,从而使他们的情感交流得到锻炼。另外还有互助游戏、日常行为习惯游戏等等。

再次,对中高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则体现出方法的多样性,除了上述一些游戏、活动外,增加阅读材料、心理问答、谈心、交流等内容。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学习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心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组织谈心、交流。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材料分析、谈心等,都是建立在中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基础上,也恰好弥补了低年级游戏活动的缺点。

总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长发育初期,这一时期心理则几乎从零开始,尽管孩子入学前受到家庭的一些影响,但是这与学校教育阶段相比,则显得微乎其微,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奠定孩子的心理健康基础。我们只有从小抓起,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初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甘肃省十二五规划课题论文]

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第三篇】

智力是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常的智力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智力发展水平要符合实际年龄的智力水平。

二、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

儿童青少年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稳定、协调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使整个心身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功能有助于发挥自身的内在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如果经常出现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影响潜能的发挥,势必影响学习效果。

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标志着心理健康水平,一个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能够较快地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包括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及人际环境等。既使突然发生意外变化或身处恶劣环境中,也能较快地顺应环境并保持心理平衡。有些独生子女由于早期社会化的娇生惯养,形成了他们生活自理能力低下,不能有效地处理与现实环境的关系,往往导致适应。

四、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能够与同龄人建立平等、互助、和睦相处的伙伴关系。

如果早期社会交往被剥夺,家庭不和睦、接受较多消极影响,易形成孤僻、敌意、敏感、过度警觉、自我为中心、妒忌、自私等不合群的不良个性,而导致人际关系的不协调。

五、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

健康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和谐统一。对外部刺激反应适度,表现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并具有一定应变、应对能力。

六、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心理健康的儿童青少年具有与其实际年龄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并形成与年龄阶段相适应的心理、行为模式。如果心理、行为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段特征,可能存在心理发育问题。表现为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七、心理自控能力

心理活动自控能力强的儿童、青少年,其注意集中水平高,记忆和意识活动有效水平也高。而自控能力较差者,其注意集中水平低,注意力难集中,缺乏专注性,其记忆和意识活动有效水平低,往往导致学习困难。

八、健全的个性特征

个性(人格)是每一个人独有的心理特征及特有的行为模式,具有相对的倾向性和稳定性。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和后天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是一切心理特征的总和。自幼培养儿童青少年客观而积极的自我意识,能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使其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健全的个性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保证。

九、自信心

自信心是对自我的客观评价,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如果自我评价过高、自命不凡,会因盲目自信导致意外失败而沮丧,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若自我评价过低,会产生自卑感,因缺乏勇气不能充分发挥自

身潜能而失去机遇而一事无成。恰当的自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新疆班 生活事件 心理健康 安全感

从2000年开始国家提出内地办学定向支援民族教育的新模式,使民族地区优秀学生有机会到内地接受更好的教育,从而推进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获得跨越式发展[1]。对新疆地区的学生来讲,到内地经济发达地区接受教育既是难得的好机会,也必将受到生活事件的应激。由于内地新疆班这种办学模式呈现出“跨文化教育”的特点[2],在跨文化教育的环境中,部分青少年出现了如难以适应新环境、人际关系敏感、对自我不自信、对学习和生活感到焦虑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在本质上都源自他们内心安全感的下降和缺乏。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心理健康是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3]。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既要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又要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生活事件作为客观因素,是指人们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社会应激。Nadia等[4]认为负性生活事件是引起人们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的重要原因。安全感是人类基本的心理需求,它是主体对身心可能出现的危险或风险的一种预感,以及个体应对时的有力或者无力感,安全感是人类心理健康的基础。良好的安全感能够帮助人们调动社会支持系统,获得更高的幸福感[5]。

在跨文化教育大背景下,内地新疆班青少年的安全感水平如何?在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过程中,安全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些都是开展面向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

1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陕西省西安市和浙江省温州市的8所中学的新疆班,共发放调查问卷535份,回收521份,回收率为%,有效问卷为501份,有效率为%。具体分布:汉族学生80名,少数民族学生421名。少数民族学生中,男生203名,女生218名;预科108名,高一112名,高二120名,高三81名。

研究工具

①青少年生活事件自评量表(adolescents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list,ASLEC):该量表适用于青少年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强度的评定,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6]。②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ental health inventroy of middle-school students,MMHI-60):该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本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7]。③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security-insecurity questionnaire,S-I):该量表的α系数为[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内地新疆班青少年心理健康、生活事件与安全感的总体状况

内地新疆班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分别为:学习压力感、情绪不稳定、焦虑、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偏执、适应不良、敌对、和心理不平衡。见表1。

表1 内地新疆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情况(x¯±s)

心理健康各因子 内地新疆班(n=501) 全国常模(n=2446) t P

学习压力 ± ± **

情绪不稳定 ± ± **

焦虑 ± ± **

强迫 ± ±

人际敏感 ± ±

抑郁 ± ± -**

偏执 ± ± -

适应不良分 ± ± -**

敌对 ± ± -**

心理不平衡 ± ± -**

内地新疆班青少年的生活事件各因子得分值从高到低依次分别为:学习压力 ± 分、人际关系 ± 分、健康适应 ± 分、丧失 ± 分、其他应激 ± 分和受惩罚 ± 分。

新疆班青少年安全感各因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分别为:情绪安全感因子得分为 ± 分,人际安全感为 ± 分,自我安全感为 ± 分。

内地新疆班青少年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内地新疆班青少年的生活事件各因子分、均分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分、总分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见表2。

内地新疆班青少年安全感对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调节效应

内地新疆班青少年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是否受到安全感的影响?生活事件是否通过影响安全感而作用于心理健康?这还要进一步检验。首先调节效应检验。建立假设:安全感在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之间起调节作用。见图1。

表2 内地新疆班青少年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

项目 人际关系 学习压力 受惩罚 丧失 健康适应 其他应激 生活事件均分

强迫 ** ** ** ** ** ** **

偏执 ** ** ** ** ** ** **

敌对 ** ** ** * ** ** **

人际敏感 ** ** ** ** ** ** **

抑郁 ** ** ** ** ** ** **

焦虑 ** ** ** ** ** ** **

学习压力感 ** ** ** ** ** ** **

适应不良 ** ** ** * ** ** **

情绪不稳定 ** ** ** ** ** ** **

心理不平衡 ** ** ** ** ** ** **

心理健康均分 ** ** ** ** ** ** **

图1 安全感的调节作用示意图

按照温忠麟等[9]2005年建议的方法,对安全感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见表3。

表3 安全感在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

步骤 自变量 β t R2 F

1 生活事件 ** **

安全感 - -**

2 生活事件×安全感 - -** **

在以心理健康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中,“生活事件×安全感”的回归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引入交互作用项后,新增解释量也达到了显著水平,表明安全感在生活事件影响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即研究数据支持本研究的安全感调节效应假设。

3 讨论 内地新疆班青少年生活事件、心理健康和安全感总体状况分析

根据本研究的调查结果可看出,内地新疆班青少年受到生活事件的影响是轻度的。生活事件中得分较高的分别是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健康适应。首先,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迥异的内地求学,这一群体学生首先要面对来自学习的挑战,如学习的难度加大、跟不上进度、无法顺利完成作业、容易产生考试焦虑等。其次,他们远离父母,脱离原来的人际关系,在新环境中容易感到孤独无助,久而久之也会累积起心理压力。

内地新疆班青少年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优于常模,这说明在跨文化教育背景下,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是进一步访谈发现,他们的焦虑心态、学习压力感与情绪不稳现象需要引起关注。此3类心理都是应景性的,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情绪不稳,为学习困难、考试不顺而感到焦虑,体会到较重的压力都是正常的。

关于安全感的调查发现,内地新疆班青少年的安全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且其安全感指数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内地新疆班青少年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差异与相关分析

对内地新疆班青少年生活事件、安全感与心理健康进行民族、性别和年级变量的主效应与交互效应的检验发现,在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方面,少数民族学生、女生和高年级学生的得分均高于汉族、男生和低年级学生。按年级来讲,高年级学生的生活事件压力普遍高于低年级的学生,压力主要来自学习,他们需要面对数量更多、强度更大的应试(特别是高考)挑战,由此导致心理问题的比例升高,但是他们的心理问题大多还是应景性的,教师应该教给他们正确的应对方法。

男生安全感得分明显高于女生,这说明女生在拥有强大的内心能量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内地新疆班青少年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包括人际交往、学业任务、健康适应以及受批评、惩罚等在内的生活事件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直接且重要的外在因素。生活事件是心理健康重要的影响源,引发了跨文化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心理适应、情绪情感、人际交往等问题。

内地新疆班青少年安全感的调节效应分析

根据本研究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在内地新疆班青少年生活事件作用于心理健康的过程中,安全感具有调节作用,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受到了不同安全感水平的影响。

4 结论①在跨文化教育背景下,生活事件对内地新疆班青少年的影响程度较轻,这一群体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良好,安全感位于中等偏上水平;②内地新疆班青少年的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呈现显著的正相关;③安全感在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了调节作用;④跨文化教育背景下,生活事件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而安全感则是保护因素。

参考文献

[1]马真。异文化环境下民族学生的心理引导——以内地西藏班、新疆班学生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7):239-242.

[2]白毓秀,吴倩倩,赵生玉。内地新疆班高中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调查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4):63-67.

[3]何安明,万娇娇,惠秋平。青少年手机依赖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生活事件,学业倦怠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27(2):410-413.

[4]Nadia Garnefski,Vivian between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A comparative study of five specific sample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6,40(8):1659-1669.

[5]韩磊,许玉晴,孙月,等。亲子冲突对青少年社交回避与苦恼的影响:情绪管理和安全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9,26(7):40-46.

[6]于颜菲。农村初中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

[7]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13(4):15-20.

48 926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