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范例【通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第一篇】

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际,前所未有的就业难让很多大学生不知所措。本文主要阐述大学生在就业和择业中应如何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3―117―001

心理学告诉我们,价值观是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是个体评价事物与抉择的标准,是关于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来实现的。个体的态度取决于这一对象的价值。当个体认为它有价值时,就会持有肯定态度;认为没有价值时,就会采取否定态度;介乎二者之间采取中性态度。价值观决定着人们行为的取向,但它对行为的作用是间接的,它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是时代的宠儿,社会的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价值观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今天金融危机肆虐,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端正就业态度,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找工作,受到各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在各种主观因素中,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价值观因素都是首要因素。大学生去找工作。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找什么样的工作,为什么找这样的工作而不找那样的工作,这就是价值观的导向在起作用。换句话说,大学生在自己的行为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观。大学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就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有所成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非常重要。实事求是地说。大学生找到工作其实并不难,难的是找到一个方方面面都称心如意的工作。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许多机会,只是竞争的日益加剧,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令许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难以适应。有的学历偏高,恃才自傲,不是埋怨工作琐碎,就是嫌弃工资太低,工作中不是尽职尽责,而是怨声载道,结果时间不长就被炒鱿鱼;有的工作地点偏僻,城市来的大学生更多的是缺乏吃苦精神,而农村来的大学生更多的是迫切地要脱离贫困地区,永远不打算再回去。结果这些大学生郁郁不得志,只能看着同学从打工仔变成了老板,从农村回到了城市,而自己还在为一家老小的口粮奔波。其实社会给大学生提供了许多发展机会,要想在竞争中把握机会,大学生必须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并且找到工作后,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作都要爱岗敬业。努力发挥聪明才能,而且还要有勇于拼搏,有不怕失败的奋斗精神,除此之外,还要具备很强的竞争意识、改革意识和协作意识。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制度由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分配制度由按劳分配转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另外各种文化的冲击波一浪高过一浪,经济全球化,西方社会的糟粕伴随着精华一起涌入中国,社会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泛滥,这些都必然会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大学生是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一直处于分化与整台、动荡与生成的过程之中。这其中既有积极向上、改革创新、服务社会的价值观,又有被动安逸、平稳满足、自私自利的价值观。大学生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绝不能好逸恶劳,贪图享乐,必须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可是。近几年,有一些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不是忙着就业,而是现身婚介所,刊登征婚广告,甚至建立个人征婚网站,期盼通过婚姻找到一个好出路。在报端也常见富豪登广告征婚,应征女大学生响应如云之类的事件,尽管富豪开出的条件非常苛刻,甚至无视应征者尊严,但都挡不住女大学生嫁人豪门的热情。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学风就女大学生婚恋观等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了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广州主要高校的1500名学生。调查报告称,由于近几年就业压力骤增,女大学生的婚恋观更为现实,不少人想借助婚姻谋出路。这是因为某些接受了大学教育的女性,迫切希望成功。希望脱离贫困,但价值观却越来越扭曲了,虚荣心和功利心取代了平和的就业心。对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追求凌驾于道德准则之上。好在选择“征婚找出路”的只是少数,功利的价值观还只是少数人的价值观,多数人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人生价值。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就业和成功的前提。大学生首先要相信自己肯定能找到工作,而在找工作时要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长时间观望而错过最佳时机,也不要过于心浮气躁而降低就业期望值,更不要好高鹜远,对工作挑三拣四。无论找到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勤勤恳恳,努力拼搏。只有这样,机会才有可能降临,大学生才能进一步发展。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第二篇】

摘要本文分析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状况,以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定义、结构维度、研究方法为视角进行梳理,反思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研究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大学生就业行为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由于国外大学生一般都是边学边工作,大学生既是学生又是职业人,不同于国内大学生毕业后再就业的模式。因此,国外以wokevalues(国内译为职业价值观或就业价值观)来对已参加工作的人和大学生进行研究,并取得了系统的理论成果。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

国外关于就业价值观的多角度定义

(1)易里哲(Elizur,1984)从工作结果的角度对就业价值观进行定义,他认为就业价值观是个体认为某种工作结果的重要性程度。(2)罗斯(Ros,1999)从终极状态和信念的角度定义就业价值观为人们从某种职业中所能取得的终极状态(如:收入高)或行为方式(如:与同事一起工作)的信念。(3)斯瓦兹(Schwarz,1999)从工作目标和报酬的角度认为就业价值观是人们通过工作而达到的目标或取得的报酬,是人们更一般的个体价值观在职业生活中的表现。

国外学者关于就业价值观结构维度的构建

(1)两分法。赫兹伯格(1951)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这种划分法历史悠久,应用比较广泛。但是,内外职业价值的界定受到不同领域的差异化影响,产生不同的界定结果。因此,两分法的全面性是值得商榷的。(2)三维度观点。塞普尔(Super,1957)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将职业价值观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和外在报酬三类。随后,阿尔得夫(Alderfer,1972)对此种划分方法进行发展,将职业价值观划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与社会价值三种,划分方式更加简单全面。(3)四维度划分法。这是就业价值观维度划分方法中最著名的一种,舍克斯(Surkis,1992)把就业价值观划分为:内在价值、外在价值、社会价值和威望价值(power)。随后,罗尼(Rone,1994)从文化比较角度将职业价值观划分为个体—集体,物质—精神两个维度,并分为四类:个人中心,自我实现的人本主义职业价值;集体中心,社会的人本主义职业价值;个体中心,自尊的物质主义价值;集体中心,生理安全的物质主义职业价值,与舍克斯社会、内在、威望、外在的职业价值分类相对应。

国外关于就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

(1)研究方法。国外普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就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知名度较高的问卷有:明尼苏达(Minnesota)重要性问卷,高登编制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塞普尔编制的工作价值观量表。(2)就业价值观与就业行为的关系研究。国外对就业价值观与就业行为关系的系统研究较少,Ros等人从一般价值观、就业价值观、就业行为三个因素提出了一个就业价值观与就业行为关系的一般模型,Sagie等人从背景、相关变量、就业行为三大因素提出了一个就业价值观的效应模式。

国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国外的研究成果必然打上文化的烙印,国内学者在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研究中必须探索国外研究成果的本土化路径,适用于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与文化土壤。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进行系统研究,其研究主要体现在:

借鉴西方理论研究的特点,初步探索这些理论的本土化路径

(1)关于就业价值观的定义。国内学者关于就业价值观的定义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这个群体,不同于国外其定义是针对在职人员和大学生两个群体。国内学者总是从一般和抽象的角度研究职业价值观的本质,以实证调查验证的操作性低。如于海波、张大均等(2001)提出就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需要对待就业、就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2)研究方法。国外学者一般先提观点,再实证研究。国内学者多采用国外的测量工具,本土研究稍显不足。如郑伦仁修订了塞普尔的量表对国内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了对比研究。

国内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细化研究内容丰富

划定特定人群的研究

(1)不同学历层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中职生)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研究。俞宗火2004年对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研究生在职业选择时最关注自我实现因素,最不关注声望地位因素。宁帆2008年对高职专科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职专科生择业中不受在校期间的专业影像,他们普遍都愿意根据社会需求调整自己的就业方向,不求专业对口,认可就业—创业的模式。(2)不同学科门类(文科生、理科生、工科生、医科生)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研究。赵刚对师范大学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安全感与贡献、声望与地位、自主与发展、成就感这四个维度,文科生较理科生要求高,但在经济收入上没有明显差异。(3)国家不同地域范围(中部、东部、西部)一定群体的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研究。罗晓等人对东西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东部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更倾向经济效益好、难度大、富于挑战的职业,而西部大学生注重经济效益与自我实现并重。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国内学者从性别、年龄、教育背景、专业背景、家庭背景等因素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实证比较分析。高晶对男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表明,男大学生关注职业的经济收入,对职业社会地位的关注度低于对职业经济收入的关注度;女大学生对职业社会地位与稳定性表现出高程度关注,对职业经济收入关注不显著。

3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研究的评价与反思

概念与结果维度未能厘清

对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概念与结构维度没有进行相应的梳理,整体概念处于零散、片段化的状态。学者各自从不同的取向出发来界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概念与维度。由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基础理论不同,出发点不同,因而各个研究结论难以相互验证,稳定性无法提高。厘清与整合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概念与结构维度,对于推进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较欠缺

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可以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关研究。当前,对于择业满意度、自我效能感、人格特质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已初步出现。学者应更多关注大学生的内在心理特点与其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以通过相关研究的开展丰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角度。

大文化价值背景中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并非单独存在,它是存在于社会价值观与大学生个人价值观的体系之中的,我们对其进行研究时必须将它放置于社会文化、个人价值的大背景中来考量。因此,学者应加强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大学生的价值观、社会整体价值观、家庭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提升研究的准确性。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应用研究仍需加强

当前,对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理论探讨多,而将理论研究成果置于大学生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当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学者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职业价值观的干预性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金盛华,李雪.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手段与目的[J].心理学报,(5):650-657.

[2]罗晓等.东西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比较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54-56.

[3]邹蕾.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研究——以三所高校的毕业生为例[J].出国与就业,2009(9):20-23.

[4]SmolaKW&:RevisitingGenerationalWorkValuesFortheNewMillennium[J].JournalofOrganizationalBehavior,2002(23):363-382.

[5]uralOnEnta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HospitalityManagement,2006(25):699-715.

[6]TimothyA&[J].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1992(3):261.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第三篇】

一、自我分析

1.个人基本情况

性格特点:性格外向,待人诚恳,交际能力良好做事认真,能吃苦耐劳,有良好的学习能力

2.职业兴趣

做一名机械工程师是我的第一职业兴趣!做一名机械工程师需要具备基本的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比如机床选择、刀具选择、切削参数、走刀路径;基本的动手能力,而我正是从小就开始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拆装、修理方法的选择对我来说基本上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并且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方法。做这一方面还需要注意经验积累与总结,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我会不断地虚心向老师傅学习,从而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足。

3.职业能力及适应性

有创造性,能发挥个人智慧和支配性。在工作中,有热情,喜欢在工作自由展开想象,做事倾向于追求完美,但也追求新意;胆大,爱冒险,希望有独立主见;对过程和目的都有兴趣,但对教条的制度并不感兴趣,喜欢随机应变,往往根据环境变化而变化个人的策略,具有强烈的内心感受性和言语表达能力;喜欢出入公共社交场所,喜欢说服和劝导他人的活动。

4.职业人格

高度的责任心、团结协作、勇于创新、认真细致、勤奋好学、坚毅自信、严于律己

5.职业价值观

崇尚独立,注重关系期望在工作中能够独立工作、独立决策,而且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创新,发挥自己的责任感、自主性。而且能够以自我监督的形式使自己的工作按照自己的计划顺利进行。

6.胜任能力

心理素质较好,能够在困难中及时找出自己身上出现的问题,并且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

二、职业生涯条件分析

1.家庭环境分析

爸爸、妈妈、哥哥和我组成了这四口之家,爷爷和奶奶不和我们一起住。父亲是一名木匠,月收入一千左右;母亲是一个超市的小员工,月收入几百。家里经济状况不佳,父母一直给我以关爱和生活上的支持与鼓励!爸妈对我的期望就是将来能够像大鹏鸟一样展翅飞翔!

2.学校环境分析

我现在就读的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现设有建筑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电子与电气工程系、航空服务与艺术系、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公共课部等8个系(部、院),开设有建筑工程技术等34个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75人,专任教师353人,在校生8800余人;学院教学设施完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800余万元,馆藏图书27万余册,校内实验实训室50个,校外实训基地43个。学院按照“质量立院、特色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依托行业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3.社会环境分析

中国现在正处于近两百年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虽然社会上还有许多的体制存在弊端,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矛盾,但是政治上比较稳定,法制化进程已经开始,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形成并步入正轨。二十一世纪的中华大地充满各种人才发展的机遇。我们这个专业的.就业还比较好,工资好找,只是前期工资不高,但是这个是需要累计经验的,越老工资越高!

4.职业环境分析

(1)行业分析

为了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加快缩短与国际先进国家的差距,2009年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机械行业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机械行业与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因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调整、机械各子行业发展程度的不同,相对而言,发动机设备、航天航空设备及机床设备处于成长期,而船舶、工程机械及港口设备则已接近成熟期。行业面临并购整合与重新洗牌。我国机械行业跟国际上已相当成熟的同行业相比,行业集中度仍较低,没有明显的行业龙头。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机械企业的重组势在必行,而且应以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为目的。产品创新设计。在机械产品中融入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我国机械工业产品整体上技术含量水平偏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5-20年左右的差距。必须广泛全面地应用信息技术,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技术含量,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机械产品中融入传感器、单片机、微处理器、PLC、NC、数字通信接口以及激光等现代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提高产品的机电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程度,使产品的技术含量、知识含量、附加值得以提高,以满足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用户对于机械产品和机械装备的需求。

(2)职业分析

我在学校所学的专业是机械设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个近年来还比较热门的专业。毕业后就业方向大概分析有下面这几类:

A、制图员,一般也从事一些设计工作,主要是跟着师傅,要天天改图,输图.需要具有学好pro/e和CAD等一些制图软件,工作不是很累,但需要有一定的经验。

B、设计员,当然也要画图,可以学到很多设计知识,有前途,但这个工作得有相当强的技能知识和工作经验;

C、机械维修,现场工作,可以学到不少东西,靠自己的技术干些实实在在的工作。

D、专科\技校的老师,待遇挺好,但需求量少,工作比较难找;

E、机械销售代表,需要了解产品知识,要口才了得,会处事.

F、一线机械加工人员,如果你技术够好,且操作数控机床类,相当不错;

三、计划实施方案

(一)在校期间规划(2011~2014年)

现已是大一下学期,很快就面临就业了,从今以后要利用好大学的学习时间,树立个人的职业目标,以勤奋的态度完成学业,争取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和CAD高级资格考证,英语能力继续加强,以自身所具备的优势,扎实的专业基础在本地公司谋职做一名专业的技术人员。

一>思想道德方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奋斗观,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二>科学技术方面:认真学习专业技能,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书城与网络信息,开拓视野,扩展知识范围,尝试专业设计方面的实践.

三>文体与身心发展方面:积极参加校内外文体活动,社团的演讲赛,借此充分锻炼胆量,展示个人能力.

四>学业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保证学习质量,学习时应注意,听课,复习与综合分析对比,知识累积不仅要博,更应做到专.本学期的任务或许会增加压力,因此,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调整好心态,打好基础知识,为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具体实施

1.大学一年级:探索期

[阶段目标]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

[实施方案]现阶段我已经适应了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重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要开始接触职业和职业生涯的概念,特别要重点了解自己未来所希望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设计;熟悉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提高交际沟通能力,在职业认识方面多向高年级学长学姐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们询问就业情况;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增加交流技巧;在学习方面,要巩固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加强英语、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掌握现代职业者所应具备的最基本技能,多利用学生手册,为将来的就业选择打下良好的基础。

2.大学二年级:定向期

[阶段目标]初步确定毕业方向以及相应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实施方案]认识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动机和抱负。考虑未来的毕业方向(深造或就业等),了解相关的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培养和锻炼自己的领导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并从不断的总结分析中得到职业的经验;增加英语口语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以充实自己。

3.大学三年级:准备期

[阶段目标]掌握求职技能,为择业做好准备

[实施方案]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考取与目标职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地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因为临近毕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上。参加与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等求职技巧,了解搜集就业信息的渠道,如果有机会要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向已经毕业的校友了解往年求职情况;如果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考研,要做好复习准备。

4.大学四年级:冲刺就业。

[阶段目标]成功就业

[实施方案]这个阶段我的毕业方向应该已经确定,目标应该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这时,应该先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实;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进行预习或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好较为充分的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锻炼大胆提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重视实习机会,通过实习从宏观上了解单位的工作方式、运转模式、工作流程,从微观上明确个人在岗位上的职责要求及规范,为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大学毕业的五年

1)找到一份稳定且有一定经济收入的工作。

2)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掌握技能,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长期目标

1)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不断摸索创新,同时坚持锻炼身体。

2)工作认真负责,工作受到领导和员工的肯定。

3)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特点。

4)成为公司基层的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认识新的事物。

5)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第四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择业;职业价值观

论文摘要:从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成因和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分析,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长期的综合性任务。

职业价值观(vocationalvalues),也称职业意向,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随着近些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成为社会科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研究和分析他们的职业价值观,对于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正确地择业和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1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

职业价值主体意识增强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意识到自我作为利益主体的重要性,职业价值主体呈现个性化倾向。在职业选择时,有着更加明确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费毓芳等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择业时,倾向于听“自己”意见的占%,听“父母”、“好友”、“老师”、“舆论”、“其他”意见的分别占%、10%、%、%和6%。许多学生从入校开始就主动关注就业情况,了解有关政策与整个就业形势,开始结合自己的职业期待规划大学阶段的学习与社会活动。

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

毕业生在择业时并不是一味地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而是更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与特长的施展,优先考虑个人需要与兴趣的满足,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长远的人生发展目标。费毓芳等的调查显示“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毕业生择业的首要标准。另外蒋阳飞等在调查大学生的众多择业因素中,作为第一位的选择,大学生选择“发挥个人才干、符合个人兴趣”和“实现个人抱负”分别占到了%和%。当代大学生以实现自我价值为主导的人生取向,将构成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主流。

职业价值取向有多元化、复杂化的矛盾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是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态度和选择性行为,是大学生对自身价值的定位。由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处于自我主体与外在社会的客观性的矛盾冲突中,因而这种多样化职业选择倾向常常突出表现为就业期望值与实际社会需求的脱节,在求稳和求变中存在着困惑。相当一些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正处于现代与传统、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的矛盾交织之中。他们关注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仍保持传统职业价值观所倡导的“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愿望,但在实践中又常常表现“短视”行为,不进行全局、长远的战略思考和人生定位,重视短期效益,职业价值目标短期化和矛盾性;他们希望物质与精神并重,实惠与理想兼得,但在求职过程中更偏爱经济利益,反映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标准的现实化和功利化;他们既渴望竞争,不惜冒险,但又缺乏竞争的勇气,担心竞争失败,遭受挫折,期待工作稳定,希望政府能保障就业;他们既期待专业对口,发挥专长,又准备随时放弃专业,改行跳槽;他们既追求自我奋斗,自我价值的实现,又希望轻松、自在、安逸刚。

职业价值标准影响就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职业价值标准由以往抽象的理想主义变为明显增强的务实主义。追求经济收入最大化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经济价值型”、“自我价值型”并存,希望物质与精神并重,实惠与理想兼得。因而大学生在择业时优先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大城市、大单位。费毓芳等的调查也显示了这一特点。对于医科大学生,这一特点更是表现突出。在大城市、大医院就业更有利于学习和掌握各项医学技术,更有利于走在医疗技术的前沿,对于实现自我价值有更多的有利条件,并且在大城市、大医院就业经济收入一般也比较丰裕和稳定,成为医科大学生就业的优选目标。但是,大城市加大医院毕竟是少数,而且这些单位多数用人指标已经饱和,中国真正缺医少药的乡镇农村很多学生又不愿意去,这就缩小了就业面,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再者,由于医学的专业性强,一些医科大学生抱着除了与医学有关的行业其他行业均不考虑的思想,也大大缩小了就业面。

择业心理准备不足

择业应当是一种有准备的行为,除了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准备外,还要有心理上的准备。而目前很多大学生缺少这种准备,或准备不足,缺少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或者是心理期望过高,当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就会产生挫折感,进而不敢面对困难,产生消极情绪,否定和怀疑自己的能力;或者是自信心不足,怯于竞争,存在着就业焦虑、社交恐惧、自卑等心理问题,坐失良机;或者是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他们在职业选择中常常不能独立思考、独立选择,而产生盲从心理。

2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成因分析

经济体制的变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竞争、协作等特征已深入到了各个领域,以利益为导向的观念更是深人人心。大学生在确立职业目标时也往往看重经济利益和短期效益,将个人需求的满足放在考虑的第一位,功利性明显增强。其次,在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出现多样化的情况下,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观念、文化不断涌现,必然导致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出现多元化。

社会文化的影响

社会文化是大学生确立职业价值观的基础。一方面,崇尚个性解放、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社会风气多渠道地影响着大学生,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了大学生个性张扬、务实进取的价值取向的形成;但另一方面,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思想也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使得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表现出多元、复杂和矛盾的特点。

高等教育目标的改变

高等教育由传统的精英教育已逐步转变为当今的大众教育,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社会精英岗位与大学毕业生数量相比严重不足,只有少部分大学毕业生通过竞争能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只得在“非精英”岗位就业。这些变化要求大学生适时转变其职业价值观念,但当前仍有部分大学生没有改变传统的职业价值观,择业时期望值过高。

家庭的影响

家庭作为学生个体成长的第一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家庭成员的素质等都会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父母的职业价值观将影响或直接决定子女的职业价值观,一些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求稳定、保终身等观念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取向。

3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所要回答的是“大学毕业后我要干什么”的问题。它自20世纪初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心理学、管理学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且随着职业心理学的发展而发展。因此,不能将“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等同于现在的“就业指导”,应该说它比“就业指导”更具专业性、针对性、实效性。而且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应该在大学低年级的时候便开展,帮助大学生尽早增进自我了解,从而有目的地学习、培训和锻炼,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今后就业打下基础,从而避免大学生在毕业前择业时的迷茫和盲从。

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holland的职业发展理论提出了人格的6种类型,分别是: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避免盲从。另外要改变大学生是时代的精英、学什么就要干什么的传统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大学教育是大众教育,就业是大众就业的观念,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就业打开广阔的空间。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目标与职业价值取向

合理的就业目标是指选择的职业既符合个人特点、个人能力,也符合社会需要,体现人职的合理匹配,能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发挥个人优势,在为社会服务中最大限度实现个人价值的就业目标。教导大学生择业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愿望,而且也取决于社会的需要,没有社会的需要就没有职业的分工和选择。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并重。

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优良的职业素质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强烈的敬业精神、认真的工作态度、过硬的专业技能、创造性、诚信品质等,这些职业素质是从事任何一个职业都需要具备的。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大学生职业品质的提高和培养,要重视专业课程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水平。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和促进社会进步,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作,也是高等教育的一项责任和义务。

48 2425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