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范例【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范例【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第一篇】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球化的基本观点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随着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出现而产生的。全球化虽是当今时代的重要历史现象,但没有超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活的时代,并且全球化发展早期的特征和影响已经到了他们的研究视野,并被给予了透彻的分析。经典作家生活在全球化已开始的时代,他们虽然没有使用全球化概念,但是已经自觉地从世界的视角、人类共同利益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他们的研究和判断是全球化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他们使用的方法和视角是全球化研究的基本理论工具。他们的研究和分析对社会主义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可以说:经典作家关于全球化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是我们理解当代全球化问的重要理论资源和方法论指导。

2.中国共产党关于全球化的观点

毛泽东分析论述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这一变化,明确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现象,帝国主义的特征、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并不因为种种意识形态的影响或作用决定它的存在。在这一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时存在或消亡。但全球化条件下帝国主义的新发现,赋予无产阶级以新任务。

江泽民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贸易自由化问题倍受人们关注。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问题,对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总体上对全球经济发展有好处。但同时必须看到: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也会给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各国政府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处于“弱者”地位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胡锦涛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坚持扩大内需方针的同时,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参与经济全球化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二、全面认识资本主义全球化

资本主义全球化主要可以概括为:资本的全球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以及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全球化三个方面。具体来说,资本的全球化是资本的跨国流动,随着国际经济联系的加强,资本的流动越来越频繁,资本的跨国流动促进了国际经济一体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上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全球主义的属性。全球化使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发展到了全球的范围。新自由主义主张的核心是尽可能地弱化国家的作用,主张市场对经济关系的绝对统治。市场成为永恒的、决定一切的力量,在其驱动下,资本实现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好处。从经济角度看,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创造了极大的财富,是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的物质财富,科技进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全球时代,创造财富的资源发生了变化,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资源。

资本主义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诸多弊端。资本主义全球化导致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和贫富悬殊,加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以及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和对抗情绪。随着国际资本的优势地位的产生,资本开始跨国流动,出现了“跨国资本阶级”。资本主义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下降,绝对收入下降,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此外,经济全球化的同时,环境污染也在全球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将污染重的工业转移至落后国家,表面上将污染转移出去,而人类生存的环境圈其实是没有国界的,面临的环境威胁也是全球化的三、如何应对资本主义全球化

今天,我们党“应当汲取《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世界历史理论的源头活水,充分借鉴‘新左翼’的观点和方法,批评和扬弃西方主流派的全球化理论,立足于当今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新趋势,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理论”。

全面认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加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并存,是当今时代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应当采取开放性与自主性辩证统一的方略,借鉴前人、少走弯路的后发优势,采取开放引进、综合创新的后发战略,最终达到以柔克刚、以弱制强、后来居上的战略目标。

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来讲,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制度,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道路是曲折的。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既是不能顺利发展国家的产物;也是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帝国主义阶段的纠偏和制约。而当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现代工业体系和产业中,被计划经济的低效和缺乏人本精神所困扰,甚至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改革和放弃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成为必然。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政治上摆脱旧机制的束缚,经济上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够有效地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当前,我们要努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完善各行业的监管体制,维护各方面的稳健运行;扩大对外开放,维护国家安全。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努力做到经济贸易与环境、人口、资源协调发展,下决心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世界历史的思考中洞察到全球化的存在和未来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我们分析认识全球化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工具。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分析现代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面对这一大趋势,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化,以及社会主义中国如何利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应对和解决全球化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全球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

经济全球化的应对措施【第二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金融危机 贸易保护主义

一、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及贸易保护主义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从经济角度看,全球化被视为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依赖,特别是形成了世界性的市场,资本超越了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自由贸易显得愈发重要,也越来越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利益,但是对外贸易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在冲击着国内的产业,这点对于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因此,尽管当今世界的主流是倡导自由贸易,但是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实行着贸易保护政策,其中也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

贸易保护最初源于重商主义,以本国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使各国竞相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后来的凯恩斯的贸易保护学说、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都为贸易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从历史上国际贸易政策演变的几个阶段不难看出,国家贸易政策的本质是保护性的。

1.重商主义,即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重商主义思想是当时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

2.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自由贸易政策占主导地位,但是同一时期后起的德国和美国,则在汉密尔顿和李斯特的保护贸易思想影响下,基于他们特定的对外竞争条件,主张运用贸易政策保护国内的幼稚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

3.超保护贸易政策,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成为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催化剂。

4.贸易自由化,战后世界贸易自由化倾向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一股贸易自由化浪潮,但是战后的贸易自由化倾向与自由竞争时期的贸易自由主义有所不同,并不强调全面的贸易自由,而是一种有保留的贸易自由,它并不完全排斥贸易保护政策。

5.新贸易保护主义,关贸总协定(gatt)条件下新保护主义时期。1973年的能源危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高失业率,给发达国家经济以沉重的打击,使各国贸易政策开始脱离过去自由放任的思潮,转向以管理为主要手段的贸易保护主义,引发了全球性的保护贸易浪潮。

二、金融危机形式下新的贸易保护主义

2007年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连锁反应将恐慌与危机传染到全球各国,导致全球经济进入“严冬期”。随着负面影响的不断扩大、深化,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和贸易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不少国家和地区为加强对本国产业和市场的保护,采取了各种贸易保护措施限制进口。 伴随次贷危机的深化与扩展,各种贸易保护主义言论在全球范围内蔓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再次出现。奥巴马经济刺激方案中的“购买美国货”条款、英国首相布朗“把英国的工作留给英国劳工”的言论,都表明在发达国家经济集体步入衰退之时,全球自由贸易可能面临被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所笼罩的危险。

在经济衰退时期,各国倾向于贸易保护是历史惯例。如印度尼西亚已宣布对至少五百项产品实施进口管制,要求进口产品必须申请特别许可,并须加税。俄罗斯也要调高汽车、家禽和猪肉的关税。法国则拟设立一项国家基金,防止本国企业被外国企业并购。美国一些保守派媒体和政客提出购物要买美国货,在经济危机中首先被裁的应是在美工作的外国人,全然不顾这些外籍员工同样是纳税人,同样为美国缴纳了大量“救市所需税款”这一事实。保守势力要求,获得逾1500亿美元救市资金的银行“要优先保证美国公民的工作”。

各国“自扫门前雪”,贸易保护愈演愈烈。经济衰退是实行贸易保护的重要根源。经济衰退与贸易保护好像一对孪生兄弟。一国经济衰退,其对本国贸易的保护必有抬头,而当前的情况正激发了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

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是通过提高关税、影响他国货币汇等手段来设置进口壁垒,同时也会通过知识产权保护谈判等手段,积极地推动本国的出口,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第三次保护贸易主义高潮,主要是通过非关税限制的行政法律措施和对不盈利的工农业部门给予补贴,以达到限制进口、鼓励出口、保护其已有市场的目的。自从这种政策兴起之后,非关税壁垒已经取代关税壁垒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形式。

与以关税壁垒为特征的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相比,新贸易保护主义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和形式上的隐蔽性。和可以通过谈判实行减让的关税措施相比,绿色和技术贸易壁垒很难通过外交努力或谈判来弱化和消除,而且其具体形式复杂多变,花样翻新,常以最新科技为支撑。

目前,在金融风暴肆虐全球的形式下,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主要体现为阻碍自由贸易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比如阻碍美国签订新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另外还涉及到一些知识产权保护的争端,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会表现为对中国的市场开放提出越来越多要求,相应的进一步开放金融等领域的市场,以此来释放国内保护主义的压力。还要注意一些隐性的贸易保护主义——以其他理由来设置贸易壁垒。比如美国国会中就有人试图依照碳排放标准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一些人以环保的名义支持这种措施,这就是一种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知识产权、碳排放和金融开放,就成为新形式下新保护主义的三副面具,需要引起各方的警惕。

三、金融危机催生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毒药”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贸易保护主义与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发达国家经济步入衰退总是如影随形。一旦发达经济体经济显著放缓,国内就业压力就会凸显。为了取悦部分利益集团或转移国内选民的注意力,发达国家政府总是将就业问题归咎于外国商品挤占了本国市场份额,从而采取各种措施来提高进口商品成本,例如提高进口关税、实施进口配额、诉诸反倾销反补贴立法、指责外国政府操纵汇率并要求外国货币大幅升值等。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当地时间13日最终通过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这项计划最终还是保留了虽有所软化但仍带有明显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购买美国货”条款。历史经验和经济学常识表明,面对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绝不是出路,而恰恰有可能成为一剂加剧世界经济困境的“毒药”,贸易保护主义只会加剧金融危机。

1929年3月,胡佛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不久,美国表面的经济繁荣背后隐藏的问题全面爆发。10月,纽约股市崩盘触发金融危机,美国国会将其归罪于国际贸易,胡佛总统于1930年签署《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对两万多种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从而引发了全球贸易大战,国际贸易因此几近停顿。很多经济史学家认为,世界经济之所以陷入大萧条长达10年之久,与美国在危机之初挑起的贸易战有直接关系。此后,国际社会又耗费数十年,才逐步拆除了这一时期高筑的各种贸易壁垒。因此,《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不仅没有拯救美国,而且让全球经济陷入更深危机。

从历史经验看,贸易保护主义其实什么也保护不了。在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中,美国等国家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引发贸易战,对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造成严重不利影响。信奉保护主义的人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四、贸易保护主义有弊无利,中国应如何应对

全球经济下行的趋势已成为必然,各国为消化过剩产能,拉动本国经济,或通过采取提高关税、限制配额等传统贸易保护手段来设置有形壁垒,或通过知识产权、碳排放和金融开放等新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构建无形障碍,但这些措施不但无易于危机的解决,反而会进一步加剧危机,使全球经济进一步恶化。

贸易保护法案并不是救命良药,而是一剂可怕的毒药,最可怕的是受伤的是整个世界:早在上世纪20年代末因美国股市暴跌引发全球金融危机,至今还令人记忆深刻,而同样令人记忆深刻的是当时美国国会通过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法案,该法案大幅提高了超过2万种外国商品的进口关税,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引起了其他国家同样的贸易保护报复,结果引发各国之间的贸易战争。面对危机,各国以邻为壑,全球贸易额大幅缩减,加剧了世界经济大萧条,很快伤及当时最大的出口国——美国自身。全球贸易总额从1929年的360亿美元缩减到1932年的120亿美元,而美国的出口总额也从1929年的52亿美元左右缩减到1932年的12亿美元。这个当时在国会议员眼里可以帮助美国经济走出困境的一剂良方妙药成为后世学者认为的“最大的错误”。

事实证明,贸易保护主义还将对一些贫穷国家造成灾难性影响,使目前的金融危机演变成一场人道主义危机。过去几年,全球贸易持续增长,不少贫穷国家经济逐步发展、民众生活逐步改善。但随着金融危机持续发展,不少贫穷国家再次陷入困境。

首先,贸易保护主义会损害一国未受保护产业部门及消费者利益。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世界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统一大市场,在这个大市场中,各种要素得到了有效的配置,贸易壁垒的降低或取消加速了要素资源的流动、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全球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所需的“国际化”商品。如果某国实行贸易保护,将直接或间接增加进口商成本,进口商将这部分成本转嫁给本国消费者,从而损害消费者利益。此外,保护措施使非保护产业的生产者为受保护产业生产者提供了强制性补贴,产生的收入转移效应往往得不偿失,还会造成利益分配的扭曲。

其次,贸易保护会造成出口国贸易及经济急剧下降。如果在危机中某个国家(一般是贸易大国)率先实施严厉的贸易保护,会使向其出口的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骤降。随之产生的连锁反应是,作为拉动出口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贸易的迅速萎缩会导致大量出口企业破产、倒闭,失业率大幅上升,从而拖累该国经济快速滑坡。特别是出口导向型国家,将会受到更大的影响。

对中国而言,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只有积极参与博弈,埋头苦练“内功”。对外,在现今的体制和规则下,该说的话要说,该打的官司要打,该采取的反措施要采取。商场如战场,与狼共舞,就要有狼一样的生存竞争意识。对内,要适应世界贸易的形势和环境,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国家经济内需拉动的比重。要着力提高产业的技术档次,包括环保要求,掌握更多的自主核心技术。

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作出了积极努力,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包括确保国内金融体系稳定、增加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密切同其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和配合,等等。中国还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调整宏观经济政策,采取了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存贷款利率、减轻企业税负等措施。最近,中国政府又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从2008第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国将增加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用于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同时增加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中国将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加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及时调整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必将有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是一场全球性的挑战,而务实合作是战胜危机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的命运已紧紧联系在一起,只有加强合作,携手努力,同舟共济,才能有效应对危机。历史经验表明,越是危机关头越要坚持开放与合作。贸易保护主义不仅会加大危机的严重程度,还会使危机持续更长时间。因此,各国要积极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国际经贸合作,推进多边贸易体制健康发展,从而为世界经济早日渡过难关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严国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黄晴。人民日报海外版。

[3]周世俭。财经, 2009-02-10.

[4]明金维。新华国际时评,2009-2-14.

[5]李小年。文汇报,2009-2-16.

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第三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全球化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全球化的基本观点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全球化的基本观点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随着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出现而产生的。全球化虽是当今时代的重要历史现象,但没有超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活的时代,并且全球化发展早期的特征和影响已经到了他们的研究视野,并被给予了透彻的分析。经典作家生活在全球化已开始的时代,他们虽然没有使用全球化概念,但是已经自觉地从世界的视角、人类共同利益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他们的研究和判断是全球化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他们使用的方法和视角是全球化研究的基本理论工具。他们的研究和分析对社会主义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可以说:经典作家关于全球化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是我们理解当代全球化问的重要理论资源和方法论指导。

2.中国共产党关于全球化的观点

毛泽东分析论述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这一变化,明确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现象,帝国主义的特征、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并不因为种种意识形态的影响或作用决定它的存在。在这一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时存在或消亡。但全球化条件下帝国主义的新发现,赋予无产阶级以新任务。

江泽民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贸易自由化问题倍受人们关注。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问题,对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总体上对全球经济发展有好处。但同时必须看到: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也会给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各国政府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处于“弱者”地位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胡锦涛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坚持扩大内需方针的同时,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参与经济全球化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二、全面认识资本主义全球化

资本主义全球化主要可以概括为:资本的全球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以及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全球化三个方面。具体来说,资本的全球化是资本的跨国流动,随着国际经济联系的加强,资本的流动越来越频繁,资本的跨国流动促进了国际经济一体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上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全球主义的属性。全球化使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发展到了全球的范围。新自由主义主张的核心是尽可能地弱化国家的作用,主张市场对经济关系的绝对统治。市场成为永恒的、决定一切的力量,在其驱动下,资本实现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好处。从经济角度看,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创造了极大的财富,是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的物质财富,科技进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全球时代,创造财富的资源发生了变化,知识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资源。

资本主义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诸多弊端。资本主义全球化导致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和贫富悬殊,加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以及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和对抗情绪。随着国际资本的优势地位的产生,资本开始跨国流动,出现了“跨国资本阶级”。资本主义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下降,绝对收入下降,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此外,经济全球化的同时,环境污染也在全球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将污染重的工业转移至落后国家,表面上将污染转移出去,而人类生存的环境圈其实是没有国界的,面临的环境威胁也是全球化的。

三、如何应对资本主义全球化

今天,我们党“应当汲取《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世界历史理论的源头活水,充分借鉴‘新左翼’的观点和方法,批评和扬弃西方主流派的全球化理论,立足于当今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新趋势,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理论”。

全面认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加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并存,是当今时代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应当采取开放性与自主性辩证统一的方略,借鉴前人、少走弯路的后发优势,采取开放引进、综合创新的后发战略,最终达到以柔克刚、以弱制强、后来居上的战略目标。

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来讲,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制度,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道路是曲折的。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既是不能顺利发展国家的产物;也是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帝国主义阶段的纠偏和制约。而当国际形势发生变化,现代工业体系和产业中,被计划经济的低效和缺乏人本精神所困扰,甚至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改革和放弃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成为必然。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政治上摆脱旧机制的束缚,经济上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够有效地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当前,我们要努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完善各行业的监管体制,维护各方面的稳健运行;扩大对外开放,维护国家安全。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努力做到经济贸易与环境、人口、资源协调发展,下决心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

经济全球化的应对措施【第四篇】

1.(2014·泉州模拟)2013年5月1日起,中国政府将婴儿配方奶粉的进口关税从20%大幅下调至5%。在中国民众热衷购买国外安全奶制品而中国政府又降低婴儿配方奶粉关税的情况下,澳洲奶制品业成为对中国大陆商家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目标。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①这是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的表现

②跨国公司促进了资金和商品在全球的流动

③税收是促进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

④澳洲奶业投资增加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材料没有涉及跨国公司这一主体,故排除②。财政是促进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故③错误。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2.(2015·莆田模拟)海尔并购三洋,是其全球化市场战略进入新阶段的分水岭。如果说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标志着海尔探路“走出去”,到海外建厂标志着海尔的“走进去”,那么,全球化并购可能是海尔在全球市场“走上去”的重要途径。与材料中“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相对应的分别是()

①生产全球化 ②贸易全球化

③资本全球化 ④技术全球化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产品出口对应贸易全球化,到海外建厂对应生产全球化,跨国并购对应资本全球化,因此A符合题意,B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技术全球化,C、D排除。

①表明发行国债将不再是弥补财政赤字的有效办法

②可能加剧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影响世界经济安全

③或将导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直接影响我国出口水平

④我国要坚持独立自主,有效限制对美国经济的开放程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①④观点错误,题中没有涉及发行国债问题,更没有提及财政赤字问题,题中也没有涉及美国财政政策对我国的影响,以及我国对美国经济进行限制,故排除。美国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其财政出现危机将会影响整个世界经济,美国经济低迷,会导致更加排斥外来产品,从而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故②③入选。

3.长期以来,巴西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汽车市场。2013年,在日元持续贬值、欧美等国家同行的激烈竞争、巴西对进口车征收30%的工业产品税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汽车对巴西的出口销量大幅下滑。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

②一国经济的波动会殃及他国,加剧全球经济的不平衡性

③我国汽车行业应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推进在巴西的本土化生产

④我国应参与制定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创造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日元持续贬值、欧美等国家同行的激烈竞争……产品税”是中国汽车对巴西的出口销量大幅下滑的原因,体现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①入选;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贯彻“走出去”战略,③入选。②④材料未体现,可排除。

①经济全球化是科技发展的产物

②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③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④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发展日趋一致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①没有体现;材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让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因此②正确;同时这也进一步说明世界的开放性,③符合题意;④观点错误。故选D。

4.目前,全球大约有万家跨国公司。它们大约控制着世界生产总值的30%、世界贸易的60%、技术研究开发及技术转移的80%,以及海外直接投资的90%。由此可见,跨国公司()

①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②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形式

③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

④支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跨国公司是各国发展对外经济的一种方式,但不能说是形式,②错误。跨国公司也不可能支配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④错误。

5.加拿大RIM公司推出的黑莓手机,其软件设计在加拿大,屏幕生产在日本电路板生产一半在日本一半在中国台湾在中国大陆完成组装最后在加拿大贴上标签全球销售。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②我国必须在设计研发、掌握核心技术上增强实力

③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是竞争与合作的国家和地区

④世界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解析选C。经济全球化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通过国际分工和生产社会化来实现的,而不仅仅是制造业的国际分工,①排除;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③错误;我国在生产手机的分工中只是完成电路板生产和组装,手机的软件设计等都在其他国家完成,这体现了②;材料反映了各国在生产手机上的相互联系、相互协作,体现了各国经济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④入选。故选C。

RIM打造的黑莓手机曾经是智能手机市场的主导品牌,2006年,黑莓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高达48%,可谓是占据了半壁江山。在美国,上至总统下到寻常百姓,很多人是黑莓忠实的用户。但是在和苹果的iPhone系列手机以及谷歌的安卓系列手机的竞争当中,黑莓却成为了失败者。根据美国知名的互联网统计、互联网流量跟踪分析和市场调研公司ComScore的数据显示,黑莓在全球智能手机操作平台所占的市场份额从2011年7月的%下跌到了2012年10月的%。作为黑莓品牌的拥有者,RIM公司的市值和2009年相比已经蒸发了90%。6.浙江万通铝业有限公司以9 000多万元收购意大利豪华游艇品牌“DALLA PIETA”,宁波裕人针织机械有限公司成功收购国际上第三大电脑横机制造商瑞士事坦格集团等拉开浙商海外并购步伐。在这诸多案例中我们体会到跨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喜悦,但依然会面临许多未知的课题。这()

①说明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

②表明经济全球化就是合作共赢的影响表现

③需要不断创新“走出去”的形式来趋利避害

④表明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就是“走出去”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②错误,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是双重的,有利有弊。④错误,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7.在国际贸易中,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多次对中国产品进行所谓的“反倾销”,使中国成为部分国家滥用反倾销调查措施的受害国。这些国家和地区滥用反倾销措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

A.市场准入原则

B.非歧视原则

C.自愿原则

D.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

解析选B。滥用反倾销措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非歧视原则。A、D不符合题意。C不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

8.铝土矿,全球不缺,中国缺。伴随国内氧化铝产能的大规模释放,我国铝土矿进口规模迅速扩张,进口依存度大幅攀高,这对我国铝工业安全构成严峻挑战。为此我国必须()

①立足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③优化产业结构,放弃铝工业的发展

④优化出口、投资和消费的结构,立足扩大内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降低我国对外资源依存度,必须提高资源利用率,故①正确。可以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从而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又能够缓解资源紧缺问题,故②正确。放弃铝工业发展的做法错误,故排除③。此题强调资源安全,没有涉及消费,排除④。

9.(2015·福州模拟)2014年1~7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9个国家和地区的3 70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亿美元,同比增长4%。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

①表明我国的对外开放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②是我国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外资作用的必然要求

③表明我国的对外贸易正趋于平衡

④表明我国的资本国际化不断增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对外投资属于走出去战略和资本全球化的体现,①④符合题意;对外投资不是引进外资,②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对外贸易,③排除。

10.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要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

①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②是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要求

③说明对外开放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④是我国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战略转变的体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一带一路”建设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①②符合题意;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是自力更生,③说法错误;“一带一路”建设是为了和其他国家更好地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既有走出去,也有引进来,④与题意不符,排除。

①这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②这是我国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增强经济实力的要求

③旨在应对别国对我国的“双反”(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④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履行了社会责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D。题干材料主要表明我国对外投资过程中的情况,因而②排除;

③对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目的表述错误;①④符合题意。11.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我国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进入经济换挡期,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由生产能力大规模扩张转向提高生产效率。这要求()

①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走出去”驱动

③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市场经济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同所有制经济与不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①错误。材料显示,外部环境变化,所以依靠“走出去”驱动难度加大,②错误。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提高企业和社会的效率,③④符合题意。

12.我国以前一贯使用的“扩大对外开放”正被“建设开放型经济”所替代。单向的“扩大对外开放”思维无助于我们认清开放经济的利害所在。以下符合这一主旨的是()

A.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B.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和深度

C.提升国际竞争力,拓展“走出去”空间

D.加强引导,优化外资利用的结构

解析选C。题干强调的是我国以前单纯扩大对外开放,重点在于“引进来”,而建设开放型经济的意义不仅在于要引进来,更在于要“走出去”,拓展海外产业发展空间和销售市场,故只有C符合题意。A与“建设开放型经济”不符,B、D强调的仍然是“引进来”。

①积极应对,消除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②积极应对,趋利避害,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

③遵循价值规律,杜绝粮食价格上涨

④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粮食安全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D。面对粮食安全问题,既要积极应对,防范风险,又要加强国际合作,②④符合题意;不可能消除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①错误;价格波动有其自身规律,无法杜绝粮食价格上涨,③观点错误,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6分)2012年,欧洲债务危机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鉴于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债务危机风险外溢。欧债危机的持续演变给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全球经济下滑风险增大。这一切再次证明经济全球化也是风险的全球化。据此有人对经济全球化持否定态度。

结合所学内容,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并简要说明发展中国家应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解析注意分析全球化的两面性,也就是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来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面对经济全球化,不同国家应对措施不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要更加主动应对,做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

答案:(1)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促进作用,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抗拒这个潮流;另一方面,由于在全球化的形成及游戏规则的制定中,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处于有利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处于弱势地位,这势必会使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因此,发展中国家不能拒绝全球化,而是应该积极融入其中,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展中国家之间应互利合作,增强在南北对话中的实力;积极参与新规则的制定,维护自身利益,创造条件,趋利避害。

14.(26分)(2015·泉州模拟)2014年10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中欧论坛峰会主旨演讲中指出,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有开放的信念、合作的信念,就能跨越山川海洋的重重阻隔,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宽广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中国是的新兴市场国家,欧盟是的发达经济体,“”与“”交融、一切都有可能。中欧建交以来,双方贸易增长了230多倍;中欧应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希望欧方对中国企业赴欧投资提供更加公正透明的营商环境;希望双方应进一步加强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鼓励文化产业和产品服务领域的合作。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们应如何进一步加强中欧合作,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48 536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