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论文实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心理健康论文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心理健康论文模板1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有了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培养出与社会接轨的全能型人才是我国各大高校面临的首要难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发展的前提,如果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健康心理,那么全面发展即是空谈。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科学性、有效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不合理之处

1、教学目标忽视发展性

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心理教育课程是以问题导向式教学为主,没有与发展性目标进行良好结合。一般来说,高校从预防心理问题、普及心理知识、治疗心理疾病三个不同等级入手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也分成了三个级别:一级目标是以预防教育为主,是针对全体学生开展的,主要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防止心理疾病的产生;二级目标是以普及心理问题为主,教师通过对学校普遍心理问题的调查,面向全体学生予以针对性教育与辅导,从而达到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目的;三级目标是以治疗为主,对患有较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独立的、针对性的诊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通常是二级目标,即以问题导向为主,主要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心理疾病的产生,而忽略了发展性目标,也就是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起到开发大学生心理潜能的作用,不注重对大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等思想品质的培养。

2、教学手段单一

据调查,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采取理论教育的形式,并没有创设一些情境让大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即缺乏体验式教育的引入。心理教育本来就与其他专业课不同,不是记住基础知识就能解决心理问题的,该课程应该着重于学生真实的体验。而单纯的理论教学使课堂毫无生气,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导致不能发挥应有的心理教育效果。

3、课程设置有待优化

我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都是选修课或者是活动课程。部分学校有心理专业,开设的心理课程也相对较多,但是很多内容都很深奥,对于非心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度过大,加上部分教学内容没有逻辑性,知识层次混乱,导致课程教学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方法

1、教学方法多元化

同其他学科教育一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以大学生为主导的,教师起辅导作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多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总结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该进行针对性指导,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其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促使其更好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将游戏教学、情景教学、心理测试、影片分析等环节加入课堂,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教学应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为了提高心理学教学质量,应该将书本教学与课外知识挂钩,教师应该在课堂之余,多组织学生参与专题讲座和社团活动,并与课堂内容相融合,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

3、将课堂学习与学生课后反思相结合

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课堂学习外,还应教会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也就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复习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自我教育可以强化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4、进行有效的课后评价

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教师应该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后评价,不仅包括心理知识的掌握,还包括课程目标的实现。很多学校都是用分数评价教学效果,这是不全面的,并不能反映问题。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应采用作品分析、行为观察、心理测量等方法来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从而真正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通常自我认识不足,缺乏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发展。我国很多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设置、教育方式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所以,只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将理论课与课外学习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学生课后反思相结合,并进行有效的课后评价,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元洪,孔庆娜。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J],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134-136.

[2]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4):151-154.

心理健康论文模板2

随着高校教育的深入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渐突出,就业、生活等多个方面都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因此,通过促进高校体育发展缓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众多高校教师关注的焦点。高校体育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何做到通过高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广大体育教育者的重中之重。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生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仅是就业压力,生活压力和学习压力也给高校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因此,有些高校生出现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它是客观的存在,仍需学校和教师给予一定的关注。

因此,积极开展体育教育促进高校生心理健康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就此本文与读者对高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共同探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表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上各种竞争日趋激烈,虽然大学生未出校门,但是很多竞争压力依然给大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再者随着近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重,尤其高职院校的学生,进入大学三年左右的时间就要进入社会,这使得很多大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感到很焦灼,不知道应该怎样利用有限时间来有效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

随着这种压力的日益剧增,很多大学生或多或少的都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而且很多大学生在高中时期只关注学习,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发展,到了大学才发现自己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给大学生造成了一定的生活压力。

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紧张焦虑、浮躁、急功近利等,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刚刚经历了紧张的高中时期。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都有了极大的改变,大学生还不能很快的投入到新环境中。

二、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交际能力

大学生从紧张的高中时代一下跨入轻松的大学时代,虽然没有学习的压力,但是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使得一些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而体育运动正是能够消除人与人之间隔阂的重要途径。在体育运动中,学生要学会相互合作和相互交流,从而通过这种途径大学生的交际变得会更加容易。

(二)体育运动有助于大学生完善自我

体育运动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形成开朗外向的性格,并且在体育运动中,学生很容易培养自信心和自尊心。这对大学生的性格完善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高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一)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积极作用

通过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教师,教师应该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实施,让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共同提升。

比如教师可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如越野等,培养学生的毅力和韧性,还可以让学生在严格的纪律和规则要求下养成一定的自制力。又如竞技体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意识,从而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争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二)教师应该积极开展体育竞技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

体育竞技活动并不是教给学生要争强好胜,而是要学生在体育竞技中感受到真正的体育精神。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学生已经不再是以往的体育盲了。有的学生可能会喜欢篮球,也有的学生可能会喜欢足球,无论是哪种体育活动,学生在实际的参与中不仅能培养健康的身体更能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开展体育活动。如篮球比赛,学生在积极参与比赛的各个环节中都能感受到运动精神,并且比赛是一项团体活动,这就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以维护集体利益为首要准则。学生通过准备比赛和比赛的过程能够感受到团体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也能够懂得如何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喜悦和烦恼。并且体育竞技还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品格的完善。又如象棋比赛,不仅能促进学生培养冷静、认真的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团队意思。总之,体育竞技比赛能够消除大学生心理的负面情绪,为大学生的交际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就是深化高校体育教育,让大学生在体育竞技中学会分享,学会交流从而培养出外向开朗的性格,从而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出正确的指导。因此教师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使得大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心理。

心理健康的议论文3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那么,怎样才算健康呢?同学们也许会说:“健康就是不生病,身体好。”其实,这样的回答是不全面的,健康除了指身体健康,最关键的是心理要健康。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培养优秀品德,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有利于身体健康,更是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而心理不健康能导致内脏功能受阻、思维紊乱、记忆力衰退等。长期被不良心理笼罩,就会导致生病。所以我们必须拥有健康的心理。

健康不是天生的,需要在家庭、学校、社会所提供的良好的环境中,依靠自身努力和锻炼形成。在班里,我是一名清洁委员,也许有的人会看不上这个“七品芝麻官”,但我深知整洁的环境不仅能使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而且对我们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总是认认真真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因此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可是有一天,我一直忙着做作业,忘了检查卫生,教室里被几个*时不讲卫生的同学弄脏了,老师毫不留情地批评了我,还扣了我的分。当时,我心里甭提有多难过了,真想痛痛快快地哭一场。但我很快就*静下来,心想:这次扣了就扣了,自己端正工作态度,以后一定更好地做好检查督促工作,为班级的卫生工作尽力。正因为我有这样良好的心理品质,真正做到了“胜不骄,败不馁”,所以我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以一颗*常心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后来,我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在我的努力下,我班的卫生工作真的搞上去了,教室里再也不见乱丢纸屑的人。我们整天都在洁净的环境里愉快地学习和生活,同学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了,大家的集体荣誉感也增强了。

由此可见,健康的心理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是多么重要。正如巴德舒尔伯格说的,只有在受批评时不气馁,受表扬时不骄傲,才会取得成功。是啊,健康的心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只有*衡好自己的心理,以健康的心态对待一切,我们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时代呼唤心理健康,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论文4

何调心理健康?这是心理学、精神病学、心理卫生学等许多学科共同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其说甚多,现选有代表性的理论供借鉴。

“心理健康(xmentalheallh)就个体的心理状态而言,心理健康指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自我满足能力,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智慧能力,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创造性,自主性,成热性,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等方面达到正常或良好水平。关于心理健康的正常状态,一般有四种意义:正常即健康状态,以有无心理疾病为判断标准;正常即平均状态,从统计学角度强调正常和异常之间的程度变化,处于正态分布中间范围的属于正常;正常即理想状态,正常是用来评价行为而非描述行为;正常即适应过程.将正常看作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心理健康的人能不断学习有效的技巧以应付紧张状态。这个心理健康概念仅仅描述了心理健康的有关现象,尚未把握到心理健康最一般的规定性。

下面再看(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心理学)卷对心理健康的论述。该书没有专设心理健康的条目.只在“心理卫生”的条目中顺便论及心理健康的问题:心理健康的标准:“健康”虽为一极常用的形容词,但确极不易为之作一明确的界说。以”无病”为健康似应毫无疑义,但若干人常不自觉疾病之存在,若干疾病或尚无法诊察;所以并不易确定谁为健康的人。

心理健康的标准则更不易确定,因心理疾病症状之诊察更较为困难的缘故,因之一般学者多主张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过分重视各别症状之有无。约言之。心理健康的人多能符合下列各点:

(1)乐于工作.且能将本身的知识与能力,在工作中表现出来:并能于工作中获得满足之感。

(2)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且乐于与人交往:其对人的态度.常是正面的态度(如喜悦、信赖、尊敬等)多于反面的态度(如敌视、怀疑、畏惧、好恶等)。

(3)对本身有适当的了解,并能有悦纳的态度。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潜能,但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以为羞。

(4)和现实环境有良好的接触,并能作健全的适应。对生活中各项问题,能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谋求解决,而不企图脱逃。这个心理健康标准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描述了人在心理健康状态下行为的一些特点;对什么是心理健康的问题也避而未答。

概念上,上述文献末分心理与意识,其所谓心理健康,实际所指的就是意识健康。下而论述笔者的心理健康观。笔者的心理健康观可称之为心理健康的自觉平衡统一说:心理健康是自觉平衡统一的心理状态。这个定义包含如下四方面相互联系着的内容。

第一.心理健康是心理的一种状态。“心理健康”的矛盾概念是心理病变或心理疾病。这两个概念共同的最邻近的属概念是心理状态。明确了这三个概念间的种属关系就可以和我们前面讨论过的心理状态的理论联系起来了。心理健康状态的最重要的规定性在于健康;这是由定义包含着的以下三点内容来揭示的。

第二,心理健康的独特规定性就在于自觉、平衡.统一。自觉、平衡与统一这三个规定因素是从不同维度上进行概括的结果。它们之间有着以统一为核心的内在联系。“统一”是从心理的全局说的;“自觉”是人心理的统一形成的高层次的综合功能;“平衡则是心理各构成部分间相互关系的态势。下面,我们先看心理的统一。

心理的统一是在人整体整合下的根源于各心理要素的相对独立的心理整合状态。心理作为人整个机体的一个第一层次的要素,它也是由各系列,各亚层次的心理要素共同构成的。这些要素以结构与功能逐层递变的关系共同构成人的心理。心理作为一个第一层次的要素统一着各亚层次的心理要素,形成相对独立的整合。这种整合形成的内向作用力控制着并在一定范围内觉知着各内在构成要素;其外向作用力则是买现同肌肉、骨骼、皮肤、内脏、腺体等要素的相互结合,共同参加到人整体的整合中。因而,所谓心理的统一即在人体整合统一下的根源于各心理构成要素的相对独立的心理的整合,是根源于心理各层次要素作用力又在人整体统一下的心理力的网络体系。心理的构成要素甚多,从心理的全局来看有意识和意下心理两大部分,从心理过程模式的角度看,有不同系列的操作过程、感知过程、拮抗过程和反射过程;就意识的全局看,有意向、认识、情感三大部分.从另外的角度者则有智能、意志、情感三大部分;就人的观念而论,有自我意识和关于外部对象的意识,现实对象的意识和虚拟对象的意识等。这些不同的心理要素都有其独特的规定性,都有其结构与功能,都会这样那样地参加到心理的整合中,统一为心理,并在心理的统一下存在和发挥作用。在心理的统一中还包含着意识相对独立的统一。在个人的控制和感知上,意识的统一首先就是感到自己有一个以各种思想观念为核心,以自己感知和想象到的时空为范围的主观世界。这个主观世界的诸种过程、观念等都是观念的主体“我”的;“我”控制着它们,了解着它们,随“我”调遣,任“我”使用。通过意识的统一。人们了解着自我与外部客观世界,控制着自己的观念和肢体,把意识谱构成要素结构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意识体系,与意下心理一起参加到人整体的整合中,协助整体的整合,把人各层次的构成要素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实现人的生活行为。具有统一性是心理建构的根本规定性。

第三.心理健康的另一个重要规定因素就是自觉。自觉是意识统一形成的综合功能。所谓自觉即在人整体统一下的意识相对独立的整合对人自己的意识、肢体与整体的生活行为自控、自知、自塑、自正的作用规律。这种综合功能集中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其一,自控,即意识的以现实为基准的自我控制作用。人诸多意识过程的行、止都在意识的控制、掌握之中。人对自己整个的意识状态都可以进行相应的调节与控制。人在生活行为中形成了大量的可以实证的现实意识:也形成了众多虚幻意识。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总是以现实意识为基准来控制自己的生活行为。其二,自知,即人以现实意识为基准对自己的观念、意识过程、相应动作和行为过程形成某种直接觉知和思维评价;从而了解自己的观念、意识过程、相应动作、相应行为过程展开的具体状况和品质上的优劣。其三,自塑.即人根据对自己知识、品德、能力等方面实际情况的了解;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展开相应的学习,训练、修养,以便发展自己的德、识、学、能及身体素质。这就是所谓自我塑造。其四,自正或自我校正。人一旦发现自己的意识、动作、行为中的偏差、疏漏、缺陷,即会进行新的努力。通过学习、训练校正其偏差、弥补其疏漏.纠正其缺陷。自正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自己一旦陷入心理失衡状态,则努力进行自我调节,抑制某些观念或建构某些新的观念,从而使自己的心理恢复平衡。。自正是自觉的一个重要表现。总之,自觉是人意识统一而形成的综合功能,是人心理健康的根本规定因素。第

四,心理健康是心理自觉平衡的统一状态,这里引入了心理平衡的概念。在学术界已有心理平衡说:

心理平衡(Psychologicalbalance)个人在认识上达到主客观统一.人们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保持着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从而使群体里每个人都认识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意义。而心理不平衡则是受歧视、侮辱、有压抑感甚至产生自卑、羞耻、绝望、抱怨、不满等消极情绪。这段话未给心理平衡下一个科学定义,仅仅描述了些有关现象。因而,对我们的研究来说还是不够的。何谓心理平衡?心理平衡是心理的各主要构成部分间协调一致的关系态势。这个定又包合以下两方面相互联系着的内容。其一,心理平衡是一种协调一致的关系态势。所谓关系态势是由诸构成部分组成的关系格局和动态的发展趋势。在心理平衡统一的关系态势下.各构成部分间具有协调一致的格局,具有某种稳定的积极的变化趋势。其二,心理平衡所指的诸构成成分间的协调一致。首先是意识与意下心理间的协同一致。其次是各系列的意识过程的协门一致。各种操作过程、感知过程都根据人生活行为和外部情境的需要及时展开,适时停止:各司其职,各尽其脱有主有从地恰当展开,达到诸意识过程间协调一致。再次,知、意、情三大范畴的协调一致。三者的一致主要指自己认识到的自身状况、生活环境、外部对象与自己意识倾向一致,引起肯定、接受的态度.诱发相应情感。还有,智能、意志与情感的协调一致。意志的控制坚持体用受智能过程肯定、协调.情感过程受智能过程约束,意志过程与情感过程也支持智能过程;从而使人的生活行为合理又坚定地进行下去。最后是不同观念的协调一致。这样,心理平衡就有了上述五个维度的协调一致。平衡是发挥自觉功能的动态平衡。

上面.我们分四个方面论述了心理健康的自觉平衡密统一说。具有自觉平衡统一状态的心理,是为健康的心理。上面,是对心理健康的正面论述。为进一步理解心理健康,还须把它与心理病变相对照。请看下1一节的论述。

二心理病变状态

当明确了心理健康后,就可进而讨论心理病变状态或心理疾病了.什么是心理疾病?首先看我国学术界代表性看法。

精神疾病(mentaldisease)由各种有害的物理、化学、生物、遗传、心理、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心理或行为障碍,常损及患者的社会功能、人际关系和生活能力、可大致划分为:神经症(neurosis)和精神病psychosis)两大类。临床表现各有不同,神经症患者常存在各种心理冲突。焦虑、抑郁等不愉快的内心体验和躯体不适、但与现实环境仍有较好接触,多主动求医,迫切要求治疗。而精神病患者有较严重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紊乱,不能正常适应社会环境,现实检验能力往往受到损害,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求医,甚至拒绝治疗。

有的研究者把心理病变称为心理变态。何谓心理变态?张伯源、陈仲庚二位教授编著的《变态心理学〉是一本很好的教材。该书未给心理变态下定义.但概括了学术界常用的划分常态与变态的四个标准1.以检验作为标准;2.杜会常模和社会适应的标准:3.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的标准;4.统计学标准。对这些标准.张、陈二位也认为并非十全十美。变态标准应该根据心理病态的根本规定性而提出。看来,判定心理病变状态的根本规定性乃是第一位的研究任务。

从方法论上看,判定心理病变首先要根据心理病变的各种经验事实;其次则需与心理健康的经验事实相比较;其三,心理健康观是判定心理病变的主观参照系;其四是运有恰当的定义揭示心理病的包含着种种差异性的特有共性。上一节,我们提出了心理健康的自觉平衡统一论。以此理论为参照系,进一步提出心理病变的昏乱失衡说:心理病变是在人心理、社会文化、生物等原因作用下形成的昏乱失衡统一的心理状态。这个定义包含如下六方面相互联系的内容。第一,心理病变是一种昏乱失衡统一的心理状态。在上一节我们已论述了心理的统一。心理的统一可以是健康的统一,也可以是病变的统一。后一种统一即统一的某种心理疾病。心理病变的统一.又集中地规定于如下两点:第二,心理病变首先是一种失衡的统一。平衡与失衡是从诸心理要素间的关系态势上来着眼的。心理失衡是心理的诸内在构成要素的关系态势上的失衡。健康的人也会有心理失衡,但经过人自觉的调节,可使其心理恢复平衡统一的状态。心理变态者的失衡则难平复,形成某种失衡的统一,统一为某种心理疾病。病变的失衡首先是从心理的全体上来讲的,任何局部的失衡都会造成整个心理结构态势上的失衡。但具体到每一个心理疾病患者,其失衡又是具体地存在于特定心理范畴内;在失衡的那部分心理要素之外,还有众多未曾失衡的部分。究竟什么是心理要素失衡,还须又具体分析。从心理疾病的具体症状来看,失衡可发生在许多范围内。其二,意识与意下心理的失衡。

一般说来,意识与意下心理的根本区别在于,意识是自觉的心理意下心理是自主的心理。后者不须人自觉控制而由低级植物性神经中枢按节律自由地展开。意识可通过随意运动感情影响意下心理,但不直接控制意下心理这就是二者平衡统一的状态。某些神经官能症患者的某种观念可直接控制意下心理,形成某种躯体症状。如痉挛、阳痿、呕吐、厌食等。此时,通过自我暗示的作用,自觉的意识越过意识功能的界线延伸到常人不能的意下心理功能范畴;形成一种意识越位的意识与意下心理的失衡统一。

其二,意识的失衡。意识是由多系列的意识过程和多种观念统一而成的。从意识全局来看,意识的平衡统一表现在许多方面。一是意识过程行止上的平衡或失调。在平衡状态下,各种意识过程的行止都在“我”的自觉控制之中,即自认为该行则行,该止则止,行止自如,行止有度。在失衡状态下,往往该行不行,该止不止,不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意识过程,形成许多强迫性的观念或动作。如强迫洗手、强迫检查门锁、强迫性仪式动作等。二是现实意识与虚幻意识的平衡与失衡。对于心理健康的人而言,关于现实对象的意识是大量的,也是占主导地位的.当以.他也会幻想,也会建构许多虚幻意识。但他了解自己的观念中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幻的。他绝不会以虚幻意识为根据来处世为人。在病理状态下,患者往往把虚幻意识当成是真实的,并以虚幻意识为基准来统一其现实意识。如有人把自己角色幻想成的虚幻角色(总统、大元帅、地球王、宇宙王等)当成是自己的真实身份。以自居的这种角色为基准来对待生活现实.形成以虚幻意识为主导的虚幻意识与现实意识的统一。统一为某种精神分裂症。三是自我意识与外物意识的平衡与失衡。在健康状态下,自我意识与外务意识各有相对独立的存在;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各安其位,各发挥其特定的作用.二者的关系是平衡的统一。在病理状态下,患者往往混淆自我意识与外物意识,把自我当成外物或把外物当成自我,这种失衡的统一,统一为某种独待的癔症。上述失衡是意识全局的失衡。分析地看.又表现为认识的失衡.意向的失衡、认识与意向关系的失衡、情感与诱因的失衡等.下面分述之.

其三,认识的失衡.众所周知.认识有直接认识(感知觉)与间接认识之分。直接认识与间接认识的平衡统一,是认识范畴的健康的表现。但二者也有失衡的状态。认识的失衡又分为三种。一是直接认识(感知)的失衡。在正常状态下.适宜的内外刺激引起人相应感知觉。感知的失衡则在有感知而无相应刺激,或感知与刺激背离。如幻听、幻视、幻嗅、幻触及种种病理性错觉。感知上的失衡就是感觉对象与感知觉的对应性关系上的失衡。这种失衡的统一形成种种幻觉或病理错觉,二是思维的失衡,待别是表现在判断、推理等逻辑关系上的悖缪。三是直接认识与间接认识关系上的失衡,如运用语词的抽象概括与相应感知经验的背离。这背离情况下的统一。形成某种虚妄、错误的观念。

其四,意向的失衡。意向是专司人心理和生活行为中定向的意识体系,人们都是以其自我意识的核心、以一定的立场为出发点、以系列的间接追求和直接控制为方向、以种种规范途径和方法共同组成人生活行为的定向体系。在意向体系中,集中表现的生活行为方向的就是一系列间接追求和直接控制。间接追求是经抽象和形象思维建构起来的观念形态的行为目标;如需要、理想、目的、计划、兴趣等。直接控制是人在生活行为中根据即时的情境对自己肢体和感官的控制。间接追求和直接控制各有相对独立的存在。意向的平衡首先是间接追求与直接控制的平衡,间接追求技一定方向组织、支配直接控制;直接控制则具体体现着某种间接追求,意向的失衡则有多种表现。一是间接追求的失衡。把理想当成现实者最常见。如前某赵姓知识青年自居为赵教授,并在胸前挂上书有“赵教授”的牌子。二是直接控制失衡,即失去恰当的目标。如一患者从背后受到攻击后,不去攻击身后的攻击者,而是攻击他前面的人。三是直接控制与间接追求的失衡。如二战期间,有的士兵为逃避上战场则希望自己瘫痪。对于心理健康的人而言,直接控制的肢体运动不会因个人希望瘫痪的观念而真地瘫痪起来。但对某种癔病患者,在瘫痪的自我暗示作用下,瘫痪的观念导致了直接控制系统真的出现了瘫痪。形成了间接追求越位的间接追求与直接控制的失衡统一等。意向的失衡是多种多样的。

其五.认识与意向的失衡。在健康状态下认识与意向是平衡的统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控制与感知的统一;即在正确感知的指示、监视下进行相应的肢体控制,从而统一为准确的系列动作和恰当的行为。但在心理病态状态下,感知和动作可能失衡。如有病理错觉的人把很远的东西看成很近的东西,便动手去拿;二者的失衡统一为不准确的动作和有失误的行为。二是间接认识与间接追求的平衡统一;即以正确的间接认识为根据来规划、决策自己的理想、目的、计划,恰当地决策自己的生活行为。但在病理条件下,其间接认识会发生种种错误,如自居为”地球王”、某某人要迫害我等。以此为据来决策自己的生活行为,使其间接追求背向其生活现实。二者的失衡统一为系列妄想和悖缪行为。

其六,情感与诱因的失衡。情感是由某种观、感知与心理结构中相应观念相综合形成的情结所诱发的反应与体验统一的心理过程。即时的观感是情感的直接诱因。即时的观念、感知以既有知识结构为据被理解。其价值与既有意向相综合形成某种新观念。这种新观念是诱发情感反映与体验的情结。对于心理健康的人而言,诱因(即时的观感)与情感有内在的一致性;如与人意向一致的事物的观感引起肯定的情感,与人意向背离的事物引起否定的情感等,情感与诱因的平衡统一为一系列合情合理的情感。在病理状态下,诱因与情感往往失去平衡;肯定的诱因引起否定的情感,否定的诱因引起肯定的情感等。二者的失衡统一为一系列悖缪的情感。

其七,记忆的失衡,在健康状态下,识记、回忆、认知等记忆环节是平衡统一的。识记时储存下的信息一致,能实现相应的再认。在病理条件下则可能产生识记与回忆、再认的失衡,表现为遗忘症、再认错误、回忆混乱等。识记与回忆、认再的失衡统一为不同的症状。上面,我们简述了心理失衡的主要情况。心理失衡形成心理不同要素相互关系态势上的混乱,是心理病变的重要规定因素。

第三,心理病态的另一重要规定因素即混乱统一。混乱统一是相对于心理健康状态的自觉统一而言的。。自觉与混乱都是从心理的总体格局或心理结构上来说的,平衡统一与失调统一是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在心理结构方面的规定因素。自觉统一与混乱统一则是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在心理功能范围内的规定因素。关于自觉统一,上节已述。混乱统一则是一种变态的统一。所谓混乱即人心理和相应行为上的失控、失误、倒退的功能状态。失控即人失去对自己心理和行为的恰当、合理的控制,形成一系列悖缪的控制或强迫性控制、强迫性观念。失识即对自己心理与行为以及对相应外部对象失去应有的正确的认识,而形成某种偏执的、错误的认识。倒退即不能积极地塑造自己,而在能力上、人格上后退、昏乱即其观念和行为上失去正常秩序,陷入某种无序状态。失控、失识、倒退、混乱的功能统一为一系列特定的心理疾病症状.这些症状与失衡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失衡是心理结构范畴上的混乱;混乱则是心理功能上的失衡。概括地说,心理病变就是混乱失衡统一的心理状态。

第四,心理病变状态一般是由心理健康状态转化来的。人为什么会发生心理病变呢?关于发生病变的原因,已在心理病变的定义中指出了心理、社会文化、生物等几方面。这里首先讨论造成心理病变的心理原因。一般说来、心理疾病的心理原因主要是不良的心理追求、偏见、低下的挫折承受力、不良的心理习惯易受暗示性。其一.不良的心理追求是对自己有害的心理追求。如有人过分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关心自己的健康本身是好事,但一过分,便易出现偏差。一遇不适便怀疑得了某种绝症,夸大、自我恫吓、形成相应焦虑、恐惧,并想方法消除之;从而导致某种神经症。再如钟情幻想,但若沉溺于幻想,到幻想中寻求心理满足而逃避现实。则往往成为某种变态人格的契机。其二,偏见是由于意向上的好恶而规定的扭曲对象的偏颇的认识倾向。人们难免有偏见;但导致心理病变的偏见是笃信躬行的偏见。为了证明自己的偏见,往往挖空心思,努力从自己的观念内或现实中寻找、编造根据。久而久之,导致自己的某种心理病变。其三,低下的挫折耐受力使人经不起挫折,形成对诱因的夸大倾向和逃避行为。其四,不良的心理习惯积累着病变的诱因。其五,易受暗示性导致自我扰乱等。这些心理原因不见得会导致心理疾病,但心理病变往往离不开这些心理原因。

第五,导致心理病变的还有一系列社会文化原因。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体系中,是一定社会关系与社会利益的承担者。在长短不等的社会生活钟,通过学习劳动、创造吸收社会文化,按照社会文化的要求组织自己的生活,来建立种种社会关系。人社会生活中,既能建立协调的社会关系,也会形成某种对立的失衡的社会关系。在后一种情况下,则会承受来自社会的打击、压力。对来自社会上的打击、压力,个人可能合理地加以统一。但若一系列生活事件接踵而来,当社会压力超过人的承受能力时,也可能产生焦虑、恐俱等反应甚至导致病变。总之.社会关系上的失衡、社会压力的超量,是导致心理病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心理健康论文模板5

一、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1.具体表现

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是应用型人才的保证;专业理论素质是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实践操作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

2.详细内容

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第一年,学生在校内完成心理职业基础课程学习,安排2~4周岗位认知实践和6周校内心理实训,完成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第二年,学生在校内心理实训室学完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的以真实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化专业核心课程,安排1个月校内心理实训和1周到小学做准员工的岗位见习,考取相应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完成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第三年,结合就业工作,安排学生到就业单位或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工作岗位,完成心理职业素质提升和岗位能力强化的专长培养。通过上述措施,教学团队逐步完善1年基本能力培养、1年项目课程+心理实训、1年企业顶岗实习的“3个1能力提升”,最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

二、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

1.优化基础课程,使学生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结构

根据社会对初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素质教育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结合本专业各岗位群所必须和通用的基础知识,以“够用”为原则,确定“宽基础”教学内容。比如,我们设置了思想政治课、文化素质课(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教育理论课(教育学)。这样,使学生能学到比较宽广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基本素质,既有短期就业的能力,又有适应新岗位的基础,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创造良好的知识平台。

2.强化应用课程,使学生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技能

根据培养目标和行业需求,将课程分为若干模块,如素质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以及实训实践课。其中,专业基础课包括教育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多项内容。专业技能课因专业的特色和市场需求,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理解接受水平,并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特性,避免学科间内容的重复,我们经研讨决定删除《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几门课程,增设了《心理健康活动课程设计》《儿童心理游戏》《心理问题案例分析》等课程。对于选修课(如人际关系心理学、应用文写作、国学经典、环境教育、课件制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加以选择。

三、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

1.能力模块。

为了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教学团队确定职业素质教育、岗位能力知识、岗位基本技能、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提升5大模块,构建以岗位核心培养为主线的阶梯型实践能力提升体系。

2.顶岗实习。

为了加强学生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团队积极拓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实践基地。通过顶岗实习与毕业调研,使学生有效应用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也为学生毕业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顶岗实习的管理。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实习计划:实习第一周,每个学生都需要在了解实习单位基本情况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出本人的实习计划,并交给指导老师审核。二是实习方案:实习方案主要包括教案、班主任工作方案、讲座方案、个别或团体心理咨询方案、素质拓展方案和培训方案等。每个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完成上述两类以上(包括两类)的实习方案,且每类方案不低于3个。三是实习调查:实习调查报告主要包括教育现象调查、单位组织状况调查、岗位工作分析报告、该单位心理学专业化建设现状调查等。每个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至少完成其中的1项调查。四是实习日志:认真填写20篇以上(含20篇)的实习日志。到学校实习的学生的日志必须包括3次听课记录(包括评课记录)。五是实习总结:实习结束后,每个学生应认真总结,填写《教育学院学生实习总结》,字数2500字左右。

第二,顶岗实习的实施。重点落实好顶岗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三阶段工作。第一阶段是实习前(计划准备):制订顶岗实习方案;公布顶岗实习的企业用人要求;宣传动员,学生选择顶岗实习岗位,拟订实习计划;学习企业规章制度。有针对性地进行三方面教育:一是目的性教育;二是责任、义务和权利教育;三是安全教育等。第二阶段是实习中(过程监控):职业道德教育、岗位技能训练;教师定期访问学生和企业;教师和企业指导学生撰写业务报告(心理活动小结和业务总结报告);教师和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每个同学在顶岗实习的真实环境中学习专业课程,结合顶岗岗位完成实用的毕业设计课题和规定的作业文件。第三阶段是实习后(评价总结):评价、总结、交流和表彰。

四、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资源

1.特色教材资源建设。

校企双方根据岗位核心能力培养需要,建设优质核心课程、课程标准,开发与优质核心课程配套的校本教材。教学团队一方面选用优秀高职教材,另一方面以真实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团队带头人主持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专业核心课程教材。该教材具有以下两个鲜明特点:

第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其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与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与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力,本书自始至终充分体现了这一宗旨。该教材较大幅度增加了实践教学,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主题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教材在内容和体系上有所创新,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为学生继续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其他分支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应用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全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全书以案例、小故事、知识窗、小测试、小练习和团体活动设计等多种方式来展现主题。内容贴近大学生实际,以大学生在人生发展中所遇到、所关心、所困惑、所期盼的问题为主线来构思。尤其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列举的心理训练或团体活动内容具有可操作性,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悟,行有所导;注重学生参与,让学生更多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在知识的主动建构中来完善自我。

2.拓展教学资源建设。

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本团队在教学中,结合使用了相应的扩充性资料。具体说来,团队教师选定的拓展性教学资源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是基础性资源。以院系图书资料室、心理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等为依托,为课程教学向课外的延伸提供了良好条件。团队带头人组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编排习题手册、团体心理辅导训练方案、心理实验手册与实习指导讲义等资料,并进行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类是推荐性资源。作为学生的课外辅助性读物,我们向学生推荐心理健康教育书籍10余本(如《舌尖上的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图片20余张、心理测试问卷5套(如心理健康测试、记忆力测试)以及《星星的孩子》等十几部优秀视频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8 1562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