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安全主题党课讲课稿: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及战略应对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材料】以下精品资料“意识形态安全主题党课讲课稿: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及战略应对”由阿拉网友分享发布,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国际化格局正在形成,东西方力量对比整体上呈现东升西降之势,东方文明稳健崛起与西方中心主义没落对照明显,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鲜明。因此,我们应做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深刻领会意识形态安全对中国和世界具有的重要意义,深刻意识到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从思想和战略高度做好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保障中国式现代化顺利进行的战略应对。

一、意识形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事关”来概括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213。

(一)意识形态安全关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发展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传播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矢志不渝地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强调,党要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重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和社会思想倾向的引导问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揭穿帝国主义的阴谋和伎俩,决不能落入西方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圈套,维护好社会主义的安全。邓小平提出“两个文明”建设成为这一历史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要特点;江泽民鲜明地提出必须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领各种舆论文化阵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不仅从理论上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引;在继承和发展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的基础上,胡锦涛在强调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同时,鲜明而深刻地提出“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原则和制度,强调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2]。

进入新时代,针对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明确定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3]153。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形势做出科学判断,提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4]。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5]4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习近平意识形态安全观,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二)意识形态安全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

历史经验表明,能否维护好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兴亡、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执政党执政地位的稳固。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全面溃败。苏联政治精英和知识界精英被西方意识形态洗脑严重;苏共领导人主张指导思想多元化、主动放弃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使各级党组织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失去了对军队的领导;苏联历史、苏共党史、苏共领袖以及苏联时期的英雄人物被污名化;此外,苏联经济陷入美国的圈套、推行休克疗法,国有资产被美国华尔街资本洗劫一空。最终,苏联社会的思想、政治、经济、财政全面崩溃,这个曾占据世界格局单独一极的社会主义超级大国轰然倒塌。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崛起,美西方国家愈发恐慌,双方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异常激烈。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洞悉其真正目的旨在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削弱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搞乱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从国内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有序推进。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体上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社会的广泛认同,另一方面,一些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也在滋长蔓延。网络民粹主义、“普世价值”、消费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不断消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网络信息泛娱乐化不断削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力。这些都为我国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

(三)意识形态安全关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且没有中断的国家,是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作为世界上极具自身特色和影响力的国家,中国已成为世界多极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国成为推动东升西降这一趋势发展和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力量[6]。

首先,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唯一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不可撼动,世界问题的解决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其次,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和消费市场,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世界经济领域中无法忽视的存在。再次,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领域,中国都为那些既渴望快速发展又不愿照搬西方模式的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从次,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迁、消除贫困和国际反恐等领域,中国都作出了突出贡献。最后,中国的政治制度有着极大的优越性,其中蕴含的实事求是、民本理念、整体思维、选贤任能等中国理念被世界多国广泛研究和借鉴。

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1]288。随着中国一系列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的落地落实,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保持良好势头的同时,已成为引领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此外,由中国主导并积极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等,都是融汇中国人民智慧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其中,“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带动沿线国家和合作伙伴国的经济增长、增加了各国人民的福祉,还开创了区域合作新模式,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倡议开辟了我国参与和引领全球开放合作的新境界,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重回增长之路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健康、平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瞩目,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国防、生态等各领域都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令很多西方国家羡慕不已。国际上,在自然灾害救援、国际反恐、地区冲突、全球抗疫等重大国际事件中,中国都发挥了积极有效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大国形象得到进一步彰显,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稳步提升。无论西方国家是否愿意承认,事实一再证明,世界需要中国,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因此,中国是否能够持续安全、稳定地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二、意识形态安全领域面临的威胁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本质上尖锐对立的社会制度必然引发二者在各个领域的竞争、较量甚至短兵相接。这种东西方之间的较量不仅体现在经济、军事、科技等显性领域,也存在于政治、法律、道德、艺术等意识形态领域。美国政治理论家亨廷顿曾赤裸裸地说:“对于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侵入,印刷品比军队和坦克推进得更快、更深入。”[8]冷战后,从美国在独联体国家策动一系列“颜色革命”到席卷中东北非的“阿拉伯之春”,都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在意识形态领域发动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切入口。美国在不断扩大其势力范围的同时,加大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排挤和打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强势崛起震惊了世界,触动了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脆弱敏感的神经。一些西方国家不断加大对中国进行西化、分化战略的力度,贸易战、科技战、意识形态战轮番上阵,其中意识形态斗争最具隐蔽性也最具杀伤力。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全球化威胁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输出传统上以军事和武力等“硬手段”为主,劳民伤财且令自己声名狼藉。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西方国家利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媒体等多领域优势,采取政治模式推广、经济援助、军事恫吓、文化霸权、媒体操控等手段“软硬兼施”,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全方位意识形态渗透。通过商品输出,西方国家强势宣传推广其文化思想、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导致一部分人以经济物质指标来判定一个国家的“先进”或“落后”,认同西方(尤其美国)为世界的中心和“先进”样板[9]。这种思维逻辑使人们的思想受到蒙蔽,更易于认同和接受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为其意识形态渗透奠定基础。

(二)西方文化霸权威胁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西方国家主要通过互联网、广播电台、影视文学作品、图书音像出版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向中国推广、渗透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以文化为手段实现其霸权主义目的。西方学者伯努瓦指出,一件有利于理解文化全球化性质的新奇事物,即资本主义卖的不仅仅是商品和货物,它还卖标识、声音、图像和联系;不仅仅将房间塞满,而且还统治着想象领域,占据着想象空间[10]。

1.西方国家标榜自己是民主的“楷模”,以传教士的姿态向全世界推广所谓的“普世价值”。根据“普世价值”这一概念,美西方国家展开“价值观外交”,向全世界推广西方主流话语中反复强调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对照西方社会的现实做法,抛开其概念的虚伪性不谈,这种做法偷换概念、混淆视听:一部分人提到“普世价值”就认为这是西方的东西,中国不能搞民主;又或者,中国要发展民主就应该照搬西方的民主模式。此外,西方“普世价值”的泛滥掩盖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形成了威胁。

2.西方文化霸权使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了思想冲击。尽管美国社会存在经济衰退、种族分裂、党派斗争等严重社会问题,但其仍是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一方面,美国利用经济发展水平优势对中国进行文化输出,把其意识形态植入一定的文化载体,对我国进行更加隐形的渗透;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以消费、消遣、娱乐为核心,利用新媒体等多种传播渠道在我国迅速蔓延,导致一部分人盲目推崇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些都影响和阻挠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

(三)信息网络化传播威胁并弱化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传统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一般以国土为边界。互联网时代,由于网络的交互性、匿名性、连通性,整个世界互联互通,使意识形态安全防线打破了地缘空间主权的边界,完成了从有界到无界的转变。互联网成为西方国家对外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平台。正如一位学者所说,过去我们手里挥舞着原子弹使人们害怕,现在我们控制着互联网使人们喜欢,这就为传播西方价值观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11]。

1.信息网络化传播增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管控难度。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热点呈现分散化、全球化趋势,网络的无边界、平面化、去中心化等特点,使意识形态安全事件的爆发不再局限于线下的热点地区,非热点地区的敏感事件也会提高引发意识形态风险的概率。现实世界中的热点地区与虚拟世界中的热点区域呈现不同步状态。此外,网络的匿名性特点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公众的意见表达,使网民在虚拟世界发表言论时减少了诸多顾虑;另一方面,这种虚拟性和匿名性也使传统的行政、法律手段难以对网民的网络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加之相关的规章制度、法律条款等仍有待完善,使得意识形态管控手段在瞬息万变的网络空间面前略显无力。

2.信息网络化传播冲击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互联网兴起之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途径主要为电视、广播、报刊、书籍、影视作品等,通过集体学习、辅导讲授的方式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彻底改变了我国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一方面,其开放性使人们能够超越现实中固定的地理范围和心理认同,向全球发布自己的理念、设计和要求,实现信息跨地域传播;另一方面,这种开放性也为西方传播各种错误思潮提供了空间。风靡西方的种种思潮和不良思想充斥网络,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想通过网络传播冲击着广大中国民众的思想,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削弱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三、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应对

回顾百年来党的意识形态发展历程,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才能在与西方意识形态的斗争交锋中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不断积累意识形态工作宝贵经验,形成了经得起检验的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应对策略。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5]16。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由其科学性质决定的,是中国历史与中国实践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发展进程中,无论是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阶段,都始终坚定地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正因为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党才能够在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够在逆境中奋起拼搏、在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够在取得辉煌成就、面对顺境时仍能够保持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继续奋斗。正是因为坚定着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一代代共产党人才能够做到不畏惧、不退缩、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完成近代以来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种种艰巨任务,才能够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经受住重重风险挑战,抓住机遇、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二)始终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正确方向,是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原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全党动手、压实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3]156。必须发挥各级党委核心领导作用,各级政府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将意识形态工作与各部门、各类具体工作灵活紧密地结合,保障意识形态工作在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做到高效协调、顺利推进。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必须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四个自信”意识,不断提升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针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必须提高鉴别能力,敢于亮剑、敢于担当。针对各种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和错误思潮,必须给予有力反击。决不允许这些“杂音噪声”扰乱人们的思想,冲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三)始终加强网络舆论阵地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

意识形态领域是争夺“制脑权”的没有硝烟的战场[1]257。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体现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其中,互联网已成为双方交锋的前沿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13]。因此,我们党要坚持把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重视互联网核心技术,大力推动传播手段的建设和创新。首先,加快网络媒介技术创新,打破西方国家对媒介技术的垄断和控制。其次,加强网络媒介传播管理,大力提升网络媒介的意识形态传播能力。再次,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提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同时,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首先,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性,这是保障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居于指导地位的内在要求,是避免指导思想多元化、引发意识形态混乱的根本保证。其次,坚持一元主导与社会思潮多元并存相统一。既注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进步思潮要充分肯定、积极保护、大力支持;对呈中性化立场的社会思潮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加强引导,绝不能简单粗暴地排斥、压制;对于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和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造成极为有害影响的错误思潮和反动思潮,必须果断采取行动对其进行彻底的揭露、批判和斗争,最大程度地降低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再次,必须始终坚持引领多样化思潮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每一个历史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人都应该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5]26。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要吸收建党百年来的宝贵经验,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工作的维护功能、引领功能和凝聚功能。全力保障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继续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继续凝聚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各方力量和有效资源,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48 3028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