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校党建文稿6篇

爱国 分享 时间:

加强党的领导,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融合,提升师生思想觉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确保党的方针政策落实。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高校党建文稿”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20xx年高校党建文稿汇编(6篇)

目录

1.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抓住立德树人根本 形成三全育人合力 2

2.党建引领五育并举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

3.武汉工商学院:培养建设美丽中国的应用型人才 14

4.牢记嘱托铭初心爱国奋斗勇担当 20

5.集美大学:构建"4453"发展党员工作模式实现发展学生党员质量和数量"双提升" 27

6.西安交通大学:听党指挥跟党走团结奋斗新征程 33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抓住立德树人根本

形成三全育人合力

发表时间:20xx-12-09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立德树人,服务社会"不悔初心,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神圣使命,构建形成"思想政治'三全四方五平台'育人体系"。20xx年,在双高建设中进一步实施"三全融合、三体贯通"育人工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充分发挥"五史"教育功能,打造思想政治工作新引擎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自20xx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学校党委就把以党史学习教育为重点的"五史"教育作为学院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契机,全力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发展换挡提速,全院呈现出静学深悟、实干笃行的良好局面和崭新气象。按照"一级带一级、级级做表率,一层抓一层、层层讲落实"的学习要求,通过举办各种读书班,党员干部、教职员工、学生群体三级联动发力,纵向层层带动、横向个个比拼,不断密织学习网,切实把"五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覆盖全院师生员工,不断增强其对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

学院把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协同互补的思政课师资梯队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予以夯实,按照中央、教育部文件精神将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作为政治任务。打通思政课堂主渠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思政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设计,形成与各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建好必修课的同时开设《历史与现实》选修课。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出台学院课程思政实施办法,以汽车、智能制造、电子电气、物流四大重点专业群为突破口,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开展"精准思政"探索。建设并完善2门主干"思政课程"和4个重点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

强化实践育人作用,擎起思想政治工作助推器

学院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在四川省示范高职院校创建中成立的"思想道德训育中心"特色鲜明,是四川省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训育普及基地。建成大国工匠精神培育基地、艺术思想启迪中心、青年传媒中心、雷锋精神学习馆,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群,为学生思政教育实践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强化基地育人整体效应。同时,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主动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承担育人功能。

创新学生社团活动内涵,挖掘思想政治工作动力源

一是学生思政类社团彰显主流。青年马克思主义协会等思政类社团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不断攀升,学生政治理论宣讲团、学生理论读书班、"大学生党史知识竞赛"等激发了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情感,坚定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二是民族社团体现特色。20xx年,学院合并成立同心社,各民族同学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20xx年,成立"姊妹花"艺术团,选拔各民族文艺骨干共200人,组成民族舞蹈队和民族声乐队。三是原创性活动凸显品牌。推动"学院原创文化活动经典计划",打造"涪水红帆""足迹""再唱山歌给党听"等一系列四川职院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构建起校园文化之魂。

形成新媒体矩阵,筑牢思想政治工作安全网

20xx年,学院成立青年传媒中心,陆续创建和完善了学院的网络传播平台,形成新媒体矩阵,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创造性地把思政教育的理论精髓、核心要义和教育目的转化为一个个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案例、时政新闻并及时推送,从而开辟思政教育第三课堂,确保教不断网、学不掉线。青年传媒中心制作、推送了扶贫MV《燃》、"音为有你""检而言之"栏目、教师节视频《何以为师》、毕业季视频《不说再见》等网络育人优秀作品。

学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组建以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工作干部为主体的网络思政工作队伍,通过网络空间研判学生思想动态,组织学生团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指导帮助学生骨干建立充满正能量的网络互动平台。

党建引领五育并举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发表时间:20xx-11-3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人才标准的界定,经历了从强调德智体的"三好",到德智体美的"四好",再到德智体美劳"五好"的变迁。"五育"的教育理念是我国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五育并举"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通过"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解决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少于美、缺于劳"的不足。长期以来,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坚持党建引领、五育并举,强化以德立人、以智启人、以体健人、以美化人、以劳塑人,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以德立人,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学院不断强化思想导航和价值引领,引导学生立大志、怀大爱、树大德,有担当、讲奋斗、作奉献。

注重把握教育时机,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结合建党百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学院立足专业特色、学科特点、学生特长,以"进媒体、进军营、进社区、进场馆、进舞台"的"五进"为抓手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取得了显著效果。

与时俱进开展活动,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学院组织开展"勇毅笃行抗疫情?共克时艰担使命"主题活动,通过视频会议、主题班会和宿舍走访等方式,积极开展学生思想引导、学业指导、心理疏导和防疫指引等工作,教育引导学生担使命、做先锋。学院教职工和学生骨干组成"突击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组织师生党员前往贾汪区马庄村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学院提倡参与式、体验式、沉浸式教育模式,组织学生参观李大钊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张思德纪念馆,组织青协实践团成员到杭州历史馆北山馆区,重温红色历史,感受红色精神。

积极拓展各类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学院主动开展立德树人研究,20xx年学院党委负责同志主持的"教育价值视角下的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获江苏省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研究会课题结项评奖一等奖。学院深入挖掘各类育人资源,把以"两汉文化""淮海战役精神"为代表的本地优秀文化和以"广石精神"为代表的矿大优秀文化纳入学生德育教育中,引导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

坚持以智启人,促进学院学风建设、增强学生实践技能

学院以知识、实践、文化、艺术等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实践性学习,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抓全员投入、氛围营造,促学风建设。学院不断加强生涯规划教育,通过专业介绍和专业导论、主题班会、大学生涯导论课、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专家讲座等活动,扎实推进学生生涯设计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全面落实本科生导师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专业学习能力和效果;通过开展朋辈示范和帮扶,充分发挥学生个人、团学干部、学生党员、优秀团员和先进集体在学习生活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帮助学业困难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夯实学习基础。学院重视发挥校友在生涯指导、创新创业、困难帮扶等方面的作用,形成育人合力。充分发挥人文学科在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优势,将创新创业教育和美育、德育相结合,挖掘培育高质量项目,为学生创新创业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抓"一系一品"、创新创业,强实践技能。学院根据学科专业和年级特点打造优质专业活动品牌,逐步形成"一系一品"良好格局,如中文系师生的苏轼文化研究、红楼梦研究、华文文学研究,法学系的法律援助活动和知识产权竞赛,新闻传播系结合新媒体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音乐系举行艺术展演,美术系举办书画作品展览等。学院通过重点项目培育、项目展示交流、专家辅导报告、实践走访参观等形式,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动力,增强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坚持以体健人,强健身体素质、锤炼坚强意志

健康教育包括身体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个方面,学院提出新时代合格人才必须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广大青年成长成才要励志勤学、加强磨炼。

学院着眼于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培养锻炼习惯、普及运动技能和增强学生体质,不断加强体育特色建设,在体育活动中培养拼搏精神和团队意识,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学院提出"育人为本、健康第一",致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学生社区"为依托,通过开展晨练活动和趣味运动会等,加强兴趣引导与体育意识培养;以"学院比赛"为载体,通过开展"风华杯"篮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等,提升运动技能与参赛覆盖率;以"学校比赛"为推进,在学校啦啦操、太极拳等比赛中屡获佳绩,充分展现了人文学子的健康精神风貌。

学院按照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结合,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融入学生健康工程。学院坚持"围绕学生,关爱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团体辅导等形式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院领导和老师通过座谈会、宿舍走访等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学院学工团队责任心强、工作细致,有效处理危机事件。学院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经常开展知识讲座,各班安排心理委员负责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调解学生间的小问题、小矛盾,及时缓解同学的心理压力。

坚持以美化人,提高审美素养、陶冶高尚情操

学院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学科优势、教师专长和学生特长,积极承办相关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引领广大学生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向美向善而行。在第二届江苏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中,学院师生创作的3件作品获得一等奖。学院加强学生社区党工委的文化建设,注重环境育人和文化育人相结合,使环境美、文化美和心灵美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学院常态化举办年度五月诗会、声乐器乐大赛等活动;依托学生社区党工委,以"正其心、乐其学、健其体、和其群、雅其居"为主题,开展"自远"读书会、线上音乐会、"艺心向党"主题教育等"人文浸润,芳菲四季"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形成人人、时时、处处育人的良好局面。20xx年,音乐系师生获得第五届"敦煌杯"中国二胡演奏比赛金奖与优秀演奏奖,由学院青年教师担任剧目古筝演奏的莆仙戏《踏伞行》获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七届"文华大奖"。

坚持以劳塑人,增强价值认同、磨砺意志品质

学院积极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氛围,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使学生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习惯。学院积极参与政校企合作共绘苏州吴中"太湖艺术岛",师生团队重点打造"开心农场"项目,将劳育融入文旅创作;在20xx年中国矿业大学"以劳励志、以劳育美、向美而行"劳动教育研讨会暨劳动教育与美育成果展中,书法、油画、版画、中国画、综合材料等多种艺术形式的200余幅学院作品入选。

学院依托学校力量、社会力量、行业力量建设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通过义务劳动、勤工助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参与到劳动实践中来,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学会做事、在做事中学会做人。学院以"一见寝新"雅居乐学活动为抓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在20xx年"五一"劳动节期间,学院通过劳动教育与实践课程和共建美好校园义务劳动弘扬劳动精神,让学生在创造性劳动和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增进才干、磨砺意志、锻塑品格。学院党委组织开展的《情系乡土以文赋能,助力乡村攻坚脱贫》项目,获20xx年度中国矿业大学"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

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基、美育为要、劳育为本,人文与艺术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继续坚持以德立人、以智启人、以体健人、以美化人、以劳塑人,不断创新工作形式、改进工作方法,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勇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武汉工商学院:培养建设美丽中国的应用型人才

发表时间:20xx-11-28

在武汉工商学院校园里的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操作员按下按钮,餐厨垃圾便被送入传送带,开始了"变废为宝"之旅--校企共研的有机垃圾生化处理一体机"吃进"垃圾、"吐出"肥料。每"吃进"1吨厨余垃圾可"吐出"100公斤肥料,成本仅70元。

"参观让我大开眼界,这项技术是师生共研,让我感觉自己的专业大有可为,我决定从身边垃圾分类的'小事'做起,以后争取为国家绿色发展的'大事'作贡献。"武汉工商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20xx级学生李志允在这里上了大学第一课,埋下了投身环保事业的种子。

"高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育人全过程,通过激发产教融合动能、激活科技创新密码、激励学生行为养成等举措,着力培养建设美丽中国的应用型人才。"武汉工商学院党委书记刘生元说。

激发产教融合动能,培养应用型生态环保人才

"我们与君集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相融检测有限公司等环保企业不断拓展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致力于培养就业有实力、'双创'有能力、发展有潜力的应用型生态环保人才。"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李圭白孜孜以求的目标。

在学校的实验教学中心,企业导师、君集公司副总工程师董俊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画设计图,"我们最先进的实验室就设在学校,师生共同参与真实项目研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与产业需求可实现无缝对接"。

"双师型"教师郑丹博士在校企合作企业武汉奥恒胜科技有限公司实践了半年,主要参与环境监测中的在线监测自动化业务。

"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是很好的讲课素材,如果没有亲眼看到这么大的污水处理项目,就很难了解它是怎么运作的。学生更喜欢听和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了解了最新的工艺。"郑丹说,自己将实践中的收获融入教学和实践中,开展项目式、案例式、启发式教学,让课堂更鲜活,更有针对性。

学生黄娇就非常喜欢上郑丹老师的课,大二暑期,黄娇报名参加了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湖北省选拔赛水处理项目的比赛。在郑丹的全程"陪练"下,黄娇"泡"在实验室做实验、查原理、安装调试系统装置,实践能力和创新得到了飞跃式成长,获得湖北省总决赛第一名。

学校产教深度融合结出了累累硕果,校企共建的"污水处理工艺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资源环境与智能化工程"学科群入选"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打造了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武汉实验室、湖北省污水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流创新与人才培养平台。大批毕业生受到环保企业的青睐,成长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激活科技创新密码,打造环保技术的排头兵

李圭白不仅在学校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担任院长,他还是李圭白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领衔专家,校企还共建了魏复盛院士专家工作站。

学校构建以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共同体,深化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激活绿色科技前沿的"创新密码"。

20xx年,校企研发的"粉末活性炭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在浙江嵊州市嵊新污水处理厂应用,该技术突破了"粉末活性炭再生"这一科研卡点,引起了李圭白的关注,坚定了他在学校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想法。20xx年,嵊新污水处理厂启动提标改造项目,将出水标准提升至地表水Ⅳ类标准,成为我国率先将工业污水深度处理至地表水Ⅳ类标准的案例。

嵊新污水处理厂同时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技术前沿、无边界和智能化的应用场景,在该厂曾有一座100多个座位的教室,师生团队在这里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实现"零距离"学习应用,其中不少"90后"学生毕业后入职成为技术骨干。

20xx年,李圭白带领校企技术团队研发的"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速效脱氮技术"在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城中湖--武汉汤逊湖的污水处理厂应用,该技术可将一级A标尾水(劣五类水)深度处理至地表水Ⅲ类(湖库)标准,有效解决了城中湖污水净化难题。20xx年,以"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靶向大孔树脂脱氮技术"为核心的"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工艺"被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鉴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如今,校企研发的污水治理和生态环境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全国10余个省市的60多个污水处理、河湖生态修复、有机垃圾处理项目,获近百项专利,经济效益近10亿元。

激励学生行为养成,争做蓝天绿水青山的守护人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我们来一起找到它们,变废为宝好不好?"20xx年暑期,学校"萤火虫之光"服务队的志愿者走进湖北潜江市龙湾镇小学少年宫,专门开设了生态保护实践课,向孩子们科普垃圾分类知识,让孩子们从小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学校将生态文明教育与绿色校园建设紧密结合,发挥环境育人和文化浸润作用,并依托志愿服务等活动将生态文明理念宣传扩展到中小学师生及社会大众。

"出门前,分好类,带下楼,已经成为我们寝室6个小伙伴的习惯。"学校金融专业20xx级学生尚张明伦说,这得益于新生入学教育中专门介绍了绿色校园创建这一亮点工程,为我们普及了生态环保知识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体现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在课堂上,在文化活动里,在校园的各个场景,学生都能感受到全景式熏陶。"学校团委副书记叶之培说。

学校建有"土壤污染与修复""清洁生产""环保法规体系"等一批高质量生态领域通识课程;打造高水平生态文明宣教传播平台,在20xx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暨湖北省节能协会"双碳创新合作平台"揭牌仪式上发布低碳校园建设宣言;学校20xx年获评湖北省节水型高校、20xx年被认定为湖北省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

"绿色生态、绿水青山的校园本身就是一部立体、多彩、润物无声的教科书,让学生们在这里拔节生长,将来成长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推动者、引领者。"学校董事长彭秀春说。

牢记嘱托铭初心爱国奋斗勇担当

--南开大学兴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发表时间:20xx-11-18

收听收看热烈讨论、传达学习领会精神、集体备课融入教学、广泛宣讲振奋精神、联系实际推动工作......连日来,南开大学师生兴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

南开师生一致表示,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考察调研时的殷殷嘱托,坚定信心跟党走、团结奋斗创伟业,以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南开贡献。

热切关注学习讨论热潮不断

10月16日一早,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烈士之子、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志远佩戴好党徽,与南开青年学子一起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

已89岁高龄的陈志远精神矍铄,听得非常专注。他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承革命先辈遗志,更加关心关注青年学生工作,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作出贡献。

同时,在南开大学3个校区近40个集中会场以及教室、实验室、宿舍,3万余名师生通过电视、网络,认真聆听和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共同展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也道出了广大教师和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心愿。我将持续在教学科研一线,立德树人、培育新人,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为国家科教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85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宋礼成说。

南开求学期间,李业广曾参军入伍,毕业后成为学校药学院的辅导员。工作中,李业广不忘军人本色,身体力行引领学生成长。"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强军号角。我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今后工作中将结合部队所学,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鼓励更多有知识有梦想的大学生参军入伍,投身伟大的强军事业。"

南开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孔雪宁,正在西藏拉萨市达孜区中心小学开展支教工作。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令她倍感振奋,干劲十足。"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加入研究生支教团,就是要在服务西部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历练成长。"孔雪宁说。

作为首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集体备课,思政课教师们热烈研讨,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带着热气"进课堂;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合多家单位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组织全国知名政治经济学家与会研讨,学深悟透、凝聚共识;全校学生辅导员、青年师生、团学骨干、"青马班"学员等第一时间开展座谈交流,在青年学生中持续掀起学习热潮。

热烈深入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10月25日,学校党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部署落实举措。10月27日,学校党委召开有近3000名干部师生参加的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会议,强调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南开大学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与推进实施学校"十四五"规划、加快"双一流"建设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南开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学生骨干学习班、专题读书班、"金课"大赛......一批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学习、宣传宣讲、专题培训在校园组织开展。

"我们要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坚定的历史自信、昂扬的青春朝气,结合青年实际,运用青年视角、青年方式、青年话语,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广大青年投身强国征程。"学生宣讲团成员、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xx级硕士研究生姚征说。

南开大学着力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10月29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高校思政课教材建设"高端学术研讨会举行,全国27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学者就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方位、多角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材展开研讨。10月30日,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联合天津、湖南、新疆等地10余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好'大思政课'集体备课会",进一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

"我们要深入学习研究、阐释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教学、科研、一流课程和一流学科建设,发挥全国重点马院各教学科研平台优势,发挥'开门办马院'多学科交叉融合支撑优势,抢抓'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建设机遇,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贡献南开力量。"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新生说。

11月初,南开大学"名师引领"通识课,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出新课程。逄锦聚、顾海良、洪银兴、林毅夫、刘伟、陈文玲、黄泰岩、刘元春等齐聚南开,共同开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前沿问题》课程,旨在推进习近平经济思想进课堂。

热气腾腾爱国奋斗落在行动

因爱国救国而诞生,更因富国强国而成长,南开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新时代新征程,南开人在接续奋斗。

"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党建思政、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聚焦发力、综合提升,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努力为现代化建设造就更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南开大学党委书记杨庆山说。

在南开校园,全校师生员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热气腾腾"的奋斗实践,奋力谱写南开爱国报国的崭新篇章。

10月28日,在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诞辰111周年之际,南开大学"省身班"正式命名。"省身班"旨在立足南开,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培养有爱国主义情怀和科研报国之志、兼具全球数学视野的拔尖创新型数学人才。

"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展开"理论研讨会、高校党建高端论坛党内法规研究与建设分论坛......南开大学进一步发挥哲学社会科学重镇的优势和作用,积极组织有关学科专家深入开展研究阐释,努力推出更多引领性、原创性、标志性成果,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南开智慧和南开方案。

核磁数据持续输出,化学试剂悄然反应,通风橱里低声嗡鸣......虽已夜深,但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科研人员正在加速攻关,攀登元素有机化学高峰。

实验室师生纷纷表示:"科技创新没有终点。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力争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上推出更多'0到1'的成果,破解更多'卡脖子'难题。"

"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厚望嘱托,紧紧抓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把党中央部署贯彻落实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各环节,持续加强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需求的有效对接,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南开力量,彰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担当新作为。"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说。

集美大学:构建"4453"发展党员工作模式实现发展学生党员质量和数量"双提升"

发表时间:20xx-11-16

集美大学党委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严格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四早",严把"四关",抓实"五环",强化"三力",创新构建"4453"发展党员工作模式,实现发展学生党员质量和数量"双提升"。学校先后入选福建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福建省党建工作培育创建高校。

注重"四早",选好苗

注重"早引导"。立足"迎新"入学"关键期",组织各学院党委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志愿岗,组织党员先锋队等,用师生党员的"先锋行动"为新生送去"思想触动"。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专职党务干部、党员教师、辅导员、党员学生干部等进宿舍、进班级,通过开展谈心谈话、走访慰问、答疑解惑等,关心了解新生需求,传递党组织温暖,引导新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注重"早教育"。组织各学院党委通过专题报告、理论宣讲、座谈交流等方式,综合运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将新生入党启蒙教育与校史校情教育、专业教育、生涯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把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讲清楚,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讲透彻,为新生上好入党第一课,增强他们向党组织靠拢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注重"早选苗"。建立新生基本情况数据库,通过查阅档案、察看表现、访谈交流等形式,及时发现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一贯表现良好、参与活动积极、奉献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新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制作发放《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程序和要求》,具体明确入党的基本条件、基本程序、培养环节、有关要求等,为新生申请入党提供参考。邀请基层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组织员等进行入党政策宣传和解读,指导新生撰写入党申请书。

注重"早培养"。创新方式载体,通过举办政治理论学习会、专题培训、红色电影观影、党员榜样分享会、学生党员经验交流会、朋辈结对帮扶、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打造理论引领、红色洗礼、榜样带动、实践提升"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抓好教育帮带,确保培养不掉队、成长不落伍。

把好"四关",育好人

把好"谈话关"。制作谈话提纲,明确谈话主体、内容和形式,确保谈话过程的针对性和全面性,把好"入口关"。坚持"四必谈",做到提交入党申请书一个月内必谈、拟确定发展对象前必谈、审批预备党员前必谈、转正前必谈,进一步帮助谈话对象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党性修养。

把好"考察关"。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综合素质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考察内容。推进由党组织定人培养、定期谈话、定期考察的"三定"方式,把学生的政治表现、日常表现和关键时刻表现以及自我评价和群众评议、学习情况和社会实践情况等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虑,科学合理作出评价。

把好"教育关"。坚持抓好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发展前的集中教育、发展后的长期教育、毕业期间的主题教育,实现教育培养全程化。融合党内专项教育、"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创新"线上+线下""理论+实践""个人自学+集中学习"等,实现教育形式多样化。

把好"培训关"。建立校、院两级党校工作制度,完善培训师资库,精心设计培训课程,推进专题讲座与研讨交流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实地参观相结合、典型引路与自我激励相结合,明确考核标准,提升培训成效。坚持分层次、分类别,构建完整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对象培训、预备党员培训、党员培训、党支部书记轮训等"五级"培训网络,提升建党对象和党员队伍质量。

抓实"五环",守好规

抓实"制度环"。制定《集美大学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集美大学发展党员工作测评制、公示制、预审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实施办法(试行)》《集美大学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实施办法(试行)》《集美大学发展党员工作参考资料》,定期举办业务培训讲座,加强制度宣传解读,下沉一线开展工作指导,提升基层发展党员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抓实"审查环"。建立基层党组织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数据库,完善上级党组织备案制度,加强对发展对象各环节时间节点的审查。建立发展对象校院"两级预审"制度,强化对个人材料的审核把关。通过谈话了解、查阅档案资料、查核征信记录等形式,做好政治审查,强化政治把关,织密"过滤网",堵住"带病入党"漏洞。

抓实"评议环"。明确评议对象、范围和要求,采用师生代表谈话点评、所在基层单位范围内民主测评、考察对象自我述评的"三评"方式,扎实做好考察对象评议工作。重视抓好评议的"后半篇"文章,科学合理运用评议结果,对评议结果相对较差的考察对象,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帮助其改进提高。

抓实"票决环"。统一制作票样,明确票决要求,重视票决结果运用。在发展学生党员工作过程中,凡涉及到需要表决的环节,如共青团"推优"、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民主测评、吸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等,均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票决,确保票决结果真实可靠。

抓实"监督环"。严格公示制度,突出紧盯发展对象确定、预审,预备党员吸收和转正等关键节点,强化党委审核把关,抓实公示公开,形成环环相扣的程序"链"条,构建支部审核、党委审批、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规范材料清单,坚持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对发展党员实行全程纪实管理,规范发展流程和相关记录,做到每个环节有据可查,每个步骤有人把关,推动发展党员管理由"结果监督"向"过程监督"转变。

强化"三力",扛好责

强化责任压力。建立发展党员工作申请、审查、督促等制度,严格履行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明确发展党员工作各环节责任主体。按照"谁介绍、谁培养,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发展党员责任追究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层层把关。将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加强压力传导,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主责主业意识。

强化队伍能力。坚持选优配强,打造高质量的专兼职党务干部队伍。通过建立基层党委组织员、党支部书记例会制度,基层党务干部轮训机制、传帮带机制、以赛促学机制等,全面推进实施基层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工程,不断提升基层党务干部抓好发展党员工作的能力素质。

强化督查效力。实行发展党员工作"定期检查制度",按照常态化自查、每半年检查、结合专项抽查等方式,运用查阅档案资料、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定期对全校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进行全面"体检",并及时反馈检查情况,明确整改时限和要求。

西安交通大学:听党指挥跟党走团结奋斗新征程

发表时间:20xx-11-14

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团结奋斗正当其时。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听党指挥跟党走,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理论学习相贯通、理论实践相贯通、宏观微观相贯通,从"学什么、怎么学"到"干什么、如何干",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交大力量。

听党指挥跟党走,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下功夫求实效。党的二十大全面总结了五年成就与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要深刻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20xx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安交通大学时指出,西迁精神的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要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培养更多一流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科技、人才等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既有宏观战略方向,又有微观路径方法,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征程上,全校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感悟"两个结合"要求,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决做到"听得准、跟得紧、走得实",严格执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工作机制要求,确保不折不扣、对标对表、落实落细。

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筑牢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上下功夫求实效。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突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系统配合,对高等教育作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重要结合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足"两个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发展是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关键靠创新,科技创新最重要的是人才,人才培养根本靠教育,高等教育必须勇担新征程上重大责任使命。

交大西迁时有一句响亮的口号"党让干啥就干啥,打起背包就出发",学校西迁就是坚决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调整新中国工业布局和教育布局。学校紧密围绕国家需要,率先创办了国内一流的21个新专业,一代代交大人潜心攻关,创造了百余项国内外科研领域"第一",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作出了很大的科技贡献。

新征程上,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三全育人",深化"一站式"模式建设。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创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强基础研究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成立"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专班,强化有组织科研。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依托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落实"双导师制",推进教研一体、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破四唯""立新标",完善人才计划,探索柔性引才模式,建设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在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上下功夫求实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要求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回顾交大西迁,学校党组织的坚强领导至关重要,各级党组织广泛动员、科学统筹,以彭康同志为代表的党员领导干部以身垂范、深入师生,为这次伟大的迁徙奠定了成功基石,归纳起来就是党的领导下的"听党指挥跟党走",这已经成为学校光辉办学传统中的首要经验。

新征程上,学校坚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健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常态化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突出调查研究。持续巩固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成效,坚定不移深化反腐败斗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67 38664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