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党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党的建设,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增强人民获得感与幸福感。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党课相关范例,供您参考!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大旗,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魄力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的丰富内涵形成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革命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一套逻辑严密、系统完整、内涵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在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深刻把握这一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等,坚定改革方向、锚定改革目标、落实改革要求,不断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不断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一、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党的改革经验,立足新的改革形势,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在领导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我们党在理论、制度、实践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而这些历史性突破,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指导下取得的。这一重要论述逻辑严密、系统完整、内涵丰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刻阐述了改革的正确方向、原则方法重点任务等方方面面,为在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历史方位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根本遵循,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这些重要论述,准确定位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深刻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重大意义,不仅讲清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战略性,而且讲清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依然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这个“关键一招”,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从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前行。
(二)坚持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偏离了这一条,那就南辕北辙了”:“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改革开放这艘航船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实行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改革,取得了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成就。这些伟大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后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自上而下形成了党领导改革工作体制机制,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出征,谋划指导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最坚强有力的领导保障。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的极端重要性,充分显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领导核心作用。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当然要高举改革旗帜,但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这些重要论述,有力回答了改革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向什么目标前进等根本性问题。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我们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要深刻认识到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前进方向,该改的、能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不动摇、不偏轨、不停顿,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四)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两句话都讲,才是完整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提出,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方向和总任务,丰富并深化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使我们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尤其是要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为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价值指引。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全面深化改革,人民至上。改革,改到深处是民生,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在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深入推进就业、教育、收入分配、医药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幼、基层治理等民生领域改革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并不断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改革是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需要汇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来推动。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宝贵经验。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汇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把高质量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人民高品质生活,进而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六)坚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也要回答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结果这个问题”“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增强整体效能,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现象”。这些重要论述,表明我们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认识、全局把握更加精准深刻。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是各领域改革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科学规划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我们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以及国防军队改革等诸多领域的改革,目的在于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领域改革都取得明显进展,其中,已经开展的两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充分体现了我国改革的全面性。
(七)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表明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因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抓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在当前改革发展的谋篇布局中,关键是要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抓好关系改革发展的重点和关键。“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所在,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兼顾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发展高科技、高效能的新质生产力,更好地推动生产关系转型和升级;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更好相适应,为其他领域的改革提供助力。
(八)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改革必然要求开放,开放也必然要求改革”;“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永远不会关上”:“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们主动作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要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聚焦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对外交流合作的重点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积极主动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改革和开放的内在统一性,阐明了我国扩大开放的坚强决心。改革离不开开放,开放也是改革。在当代中国,改革和开放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把开放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之一,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布局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高水平推进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加注重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顺应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大趋势,我国要坚持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加快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为经济发展不断拓展新空间,为各国开放合作提供新机遇。
(九)坚持正确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作用”方法是“桥或船”,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渡过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问题导向,坚持稳中求进、立破并举,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方法论。一是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在推进改革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坚持辩证法,“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在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必须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以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抓手,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扎实调研、认真思考,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将改革进行到底。三是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效果协同,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发力。四是坚持法治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要处理好改革与法治的关系,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将改革发展决策同立法决策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五是抓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繁重,必须抓好落实,要建立健全抓落实机制,建立健全改革决策落实督察机制。
二、全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在谋划,更在落实。新时代新征程上,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中务求实效、真抓实干的要求为指导,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问题谋划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切实将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有效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
(一)聚焦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
(二)坚持守正创新
改革没有现成的方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所获得的经验、成就都是在实践中自行摸索出来的。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中国化运用,内含勇于尝试的探索创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免。”基层是改革的前沿和第一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激活基层经验”;“要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各地区各部门要因地制宜、大胆尝试,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把自觉维护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既坚决按中央确定的方向、目标、原则办事,又勇于探索、勇于创造。同时,我们要坚定改革信念、把准改革方向、掌握科学方法,既坚持守正不移又勇于探索创新,既积极主动作为又扎实稳健推进,既笃定目标任务又注重梯次推进,坚持科学思路与务求实干统一,保证改革行稳致远,不断取得新的实践成效。
(三)突出改革重点
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实现整体推进中的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既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也是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主攻方向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推出一批战略性、创造性、引领性改革,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突破,带动其他领域改革的整体推进,进而在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时,对可能面对的困难与风险做到心中有数,以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实践,带动各类矛盾与风险的消解,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四)坚持问题导向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论是国内改革攻坚、应对外部风险还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其他方面改革,都还存在各种各样阻碍现代化发展的障碍。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与发展,实践进程中的不同领域、具体方面也会出现新的矛盾与问题。因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笃力破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用改革的方法解决新出现的问题。
(五)加强制度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的突出特点。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要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抓好这条主线,既在原有制度基础上继续添砖加瓦,又在现有制度框架内搞好“精装修”,打通制度堵点、抓好制度执行,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六)坚持系统观念
2024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会议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贯彻的一系列原则,其中之一是“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深化改革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运用好系统观念,正确处理和解决好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更好地驾驭复杂局面、应对风险挑战。要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加科学、有序、高效。要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七)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全面深化改革
面向未来,我们要坚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要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的先行先试作用,在规则对接、规则创新、规则开放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八)领导干部要担当作为
当前,改革的重点领域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领导干部要克服畏难情绪,勇担当、勤作为,自觉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亲自抓、带头干,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全面准确地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弄清楚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要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和个人进退留转,积极支持改革,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做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
上一篇:纪检干部政治建设个人自查材料
下一篇:2024年8月支部书记党课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