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色光》教学设计最新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七色光》教学设计最新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色光【第一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演唱波音与滑音。
2、通过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让学生从那活泼欢快的旋律中去领悟长大后要去创造多姿多彩的生活。
3、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2、学会演唱波音与滑音。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四、教学过程:
1、导入:装饰音是用来装饰旋律的主要音的旋律型。在记谱中装饰音用特殊的记号和小音符来标记,演唱是它的时值计算在前面音符的是值内。下面介绍波音和滑音。
2、音乐知识:
1)采用先感受后认识的方法认识波音与滑音。并从中找出规律即波音是把本位音一分为二,在其间加入上方或下方辅助音而成,进而介绍上下波音。
2)介绍滑音。参照波音的介绍方法。另外,在“唱一唱”的练习中,注意下滑音要顺着它的音势向下滑行到另一音。
3、学唱歌曲《七色光之歌》
1)拍打节奏
a ∣∣∣ ∣
b ∣∣∣∣
2)视唱合唱练习
听一首二声部歌曲
提问:你听到海鸥在干什么?什么叫副旋律?副旋律的作用是什么?
3)视唱b段旋律。
4)听音练习:用a段的前八小节。
4、歌曲的处理。
1)速度:稍快。
2)力度:变化应较大一些可以形成对比。
5、活动与练习
1)、按教材上要求作听音练习。
问:歌曲处理时应注意什么?
2)、做练习前让学生先观察每一条节奏的特点。
节奏练习的准确性。
问如何才能把节奏听的准确?
3)、欣赏黄河大合唱。
6、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
通过今天的教学我发现一些学生唱歌平铺直叙,一些学生大声喊叫,这样长久下去肯定会使他们的嗓音受到损伤。我们知道学生正处在发育阶段,声带生长还没有定型,所以,应指导科学的练喉。每每上课前,总有些看似单调的发声曲,我们在教学时可以通过画画和相应的几句谈话,让学生比较直观的感受到发声曲的意境。记得贝多芬说过:“音乐可以使人们的精神迸发出火花”,音乐教学中应贯穿这一主线音乐形象的整体性,从教学氛围到教师范唱、范奏;从学生的演唱到每首歌曲的处理,都应强调音乐形象的整体性,使学生能在美好的音乐中,受到教育、感受到音乐的美。唱歌的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我们要充分挖掘音乐本身的美感再去感染学生。
《七色光》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进行词、句训练,体会句子语气的不同。
2.积累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3.阅读介绍浣熊的短文,扩展知识面。
4.练习猜谜,并说己的根据,激发学生猜谜的兴趣。
教学难、重点:
1.理解个别成语的意思。
2.培养学生的交流及合作。
教学准备:动物图片,课前与动物有关的成语。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1.练。
(1)仿写句子。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小组、全班交流,要注意肯定学生所填的新颖答案。
(2)用带点的词语说句子。
a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再相互说说、评议,看谁说得正确、恰当。
b适当补充一些关联词语,做扩展练习。
(3)体会句子语气的不同。
学生反复读这三个加上不同标点符号的句子,体会语气。小组试读、全班交流,评议,教师讲解。最后学生再试着用句号、问号、叹号分别写一句话,同桌互读,体会句子语气的不同。
2.日积月累。
(1)先出示缺少动物名称的成语及12个动物图片,让学生帮动物找家,选择试填。
(2)学生试填后,互相交流,然后读一读这些成语。
(3)学生质疑,这些成语中哪个词语的意思不太明白,师生共同讨论、释疑。
(4)“动物成语之最”小竞赛。看谁知道的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时间:
教学流程:
1.知识窗。
先读一读文章的`内容,同时欣赏浣熊图片,理解浣熊名字的由来,从中感受它的可爱。同学之间可相互讲一讲自己知道的动物名字的由来的小故事。
2.开心一刻。
(1)自读谜语,读通读顺。
(2)小组互读,试猜谜语。
(3)推荐代表,全班汇报。
(4)扩展:教师或学生出有关动物的谜语,共同猜。
(5)选一则谜语背下来,回去说给家人或小朋友猜。
《七色光》教案【第三篇】
教材说明
本次“语文七色光”由四项语文实践活动构成。第一项为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内容为近义词和反义词语的练习。练习本身难度不大,重在扩展延伸,补充一定的练习,如本单元或本单元前学过的一些词语。第二项为“日积月累”,内容是与同情弱小相关的词语、句子积累,第1题是两组感情色彩相反的四字词语。第2题是名言警句,前两个尽量让学生背诵下来,第3个只理解即可以,如果学生能背诵原诗全文应加以鼓励。第三项为“知识窗”,是让学生了解安徒生及其部分作品的,可以让学生搜集更多的与安徒生有关的资料,也可以让学生找来作品读一读。第四项属于语文实践活动,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内容调整。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能写出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2.培养学生背诵、积累成语、名言警句和读书卡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成语、名言警句。
2.近义词、反义词。
〔教学准备〕
安徒生的资料和部分作品,学生课前查阅有关安徒生的资料和作品,以及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操作要点〕
1.练。
⑴先独立完成教科书上的练习,教师再组织集体订正,“同情”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学生比较难说,要适当引导,如近义词“怜悯”,反义词“冷漠”。
⑵再从本单元的课文选出几组词语进行扩展练习,有些典型词语也可以拿到语言环境中体会,如用“暖和”与“寒冷”各说一句话,类似此种练习可多练一些。
⑶可以采用游戏、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⑷要让学生多读诗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能找出诗中对应的部分如“野火”对“春风”,“烧”对“吹”,“不尽”对“又生”等。
2.日积月累。
本项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内容都与“同情弱者”相关,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接受“同情弱者,帮助弱者”的教育。
⑴学生自读四字词语,为了便于积累,教师可以组织不同形式的读,读的同时要让学生大致了解词语的'意思,达到不仅会记,还要会用的目的。
⑵名言警句是文言文,教师要给学生讲明意义,在理解基础上背诵。除书上三条,还可以适当增加相同主题的内容,但应考虑学生可接受程度,因人而异。
3.知识窗。
本次“知识窗”的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安徒生及其部分作品,让学生读一读,再根据事前查阅的资料补充一些,有条件的可以选择部分作品读一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4.大家一起来。
这是一次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设计出新颖、别致、有创意的读书卡片,填写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七色光》教案【第四篇】
教材分析:
《七色光》安排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探究日光的色散现象(包括分解阳光和混合色光);第二部分是滤光实验。
探究日光的色散现象,先由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彩虹颜色和成因,引导学生制造彩虹光影--分解色光,再通过陀螺的旋转做色散的逆实验--混合色光,分析其中的光学原理。时间许可的话,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颜色的排列顺序、色块的大小是否会影响看到的效果”诸如此类的问题,以求观察与研究的结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做光的色散实验,知道光能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能对此进行观察研究;
2、使学生学会做光的合成实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日光由七色光混合而成;
3、使学生认识色光可以被过滤掉,感受滤光纸下的神气世界,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爱好,并能从中感受科学实验的乐趣。
教学准备:
手电筒、镜子、硬币,水盆(装水)、陀螺(涂上七种颜色的圆形纸片)、红、黄、蓝3色玻璃纸和白纸。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牛顿与七色光的故事
1、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7页的“牛顿和七色光”材料,仔细观察两幅插图。
思考:大家读懂了什么?说说这两幅图各表示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内容?
2、组织交流。
二、做彩虹光影实验
1、师:夏天,雨后的傍晚,常常会看到彩虹,谁能说说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空中的水气反射阳光)它有几种颜色组成?
2、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3、师:你们能制造出一个彩虹吗?
4、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介绍人工彩虹的'制作方法:在盆中倒一些水,把镜子斜放在水中,可用硬币抵住镜片,以免滑动,把一张白纸斜立在镜子前方,用手电筒对着镜子照射,调整镜子和手电筒的角度,很容易在白纸(或墙上)发现彩虹光影。
5、学生制造彩虹活动。
6、学生汇报活动情况。
7、师:制造彩虹的方法很多,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还在哪里看到过类似现象?
(晴朗的白天,喷泉旁边的水雾中就能看到彩虹;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将会在水雾中看见一道彩虹。)
三、玩陀螺
1、制作陀螺。
学生上课前能够带来现成的陀螺最好。如果没有现成陀螺,教师分发准备好的圆形纸片(稍硬些)等材料,让学生装在铅笔上,指导学生制成一个简易陀螺。
2、指导学生猜测:陀螺旋转后会产生什么现象?
3、学生活动:旋转陀螺并进行观察,填写好实验记录。
4、师生讨论。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这是光的混合,是光的色散的逆实验。
5、拓展思考:陀螺旋转的方向、色彩的排列、色块的大小是否会影响白色光合成的效果?
上一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精编4篇
下一篇:小学主题班会设计教案通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