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最新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一篇】

课型: 古诗词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德育目标: 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教学方法 :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教学准备:

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

①指读全诗。(正音)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

3.背诵全诗。

四、扩展

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交流。

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

五、布置作业

熟背《独坐敬亭山》。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第二课时

望洞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

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如: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如: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如: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师问: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

4、师送一组词,课件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多媒体出示))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你理解得真不错。

(我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我理解了“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

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的写作方法,根据文章描写想象画面,更能根据声音描写想象声音,学会在习作中运用,更好地表达。

2.学习词语的运用,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学会运用表示时间词语描述一个事物的变化。

3.体会成语的特点,学会成语的运用。

4.学会写字。在横格中写字,中心要在中线上,注意字句保持一样的距离。

5.熟读并背诵古诗《鹿柴》,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从古诗中感受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体会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教学重点

1.学会课文的写作方法,根据文章描写想象画面,更能根据声音描写想象声音,学会在习作中运用,更好地表达。

2.学习词语的运用,养成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学会运用表示时间词语描述一个事物的变化。

3.体会成语的特点,学会成语的运用。

教学难点

1.学会写字。在横格中写字,中心要在中线上,注意字句保持一样的距离。

2.熟读并背诵古诗《鹿柴》,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从古诗中感受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体会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同学们,你们一定游览过许多好玩的地方,在电视、书本上也观赏过许多风景优美的山山水水,你们游览或见过的自然景观应该怎样向大家介绍呢?

小组讨论后发言。

生:课文《观潮》一文中第4自然段:“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段话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把大潮由远及近时的样子和声音穿插描述,我仿佛看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景观。

生:课文《走月亮》在作者的描述下,我不仅能想象画面,我似乎听到了潺潺的溪流声、秋虫的鸣叫声……

生:有些文章,在作者的描述中我似乎能“闻”美食的味道了。

二、词句段运用。

板块一: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和同学交流。

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悄无声息

1.读一读。

2.理解词语。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震天响。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后多形容喜庆、欢乐的景象。

震耳欲聋:欲:快要,就要。形容声音很大。

响彻云霄:彻:贯通;云霄:高空。形容声音响亮,好像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窃窃私语: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私:私下;语:说话。背地里小声说话。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叫声都没有。泛指什么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人们默不作声。

悄无声息: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3.想一想:这些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生:人声鼎沸可以想到观潮时的热闹场景。

生:鸦雀无声可以想象到教室里同学们认真学习时的情景。

生:切切私语我能想到几个女孩子在一起说悄悄话。

板块二: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述它,再写下来。

风烟花霎时顿时忽然

雷雨小狗过了一会一会儿工夫

师: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对比不同。

生:第一组中的词语表示时间短。第二组中词语的意思表示时间比第一组长一些。

4.读一读,用上加点的词语造句,说一说你的日常生活。

刚才还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滚滚,大雨如注。

我家的小猫一会儿功夫就把一盘鱼吃完了。

(1)读一读。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的用法。

(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书写提示。

1.看提示:旁边的小朋友提示我们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2)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2.练习书写。

四、日积月累。

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1.朗读这首诗。

2.简介作者(板书设计:说说诗句的意思)。

一、二句句意: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但看不见人。

三、四句句意:只有阳光透射过密密的丛林,照在青苔上。

3.展开想象,感悟诗情。

请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的是诗人感受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4.学生读读背背

5.测试学生背诵情况。

四年级语文教案【第三篇】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眼里,老师是干什么的?我是你们的老师,那谁又是人类的老师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并把句子读通顺、连贯。

2、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3、对于难读的生字、词及长句多读几遍

4、学生自由交流:初读课文后,自己有哪些收获?

三、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生字卡,学生拼读、抽读重点指导:研 究 翼 蝇

2、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评议

3、听课文录音朗读课文,生模仿读

四、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学生讨论识记生字的小窍门。

2、师范写生字

3、学生书写生字,师生评议:包括笔画、结构安排

4、学生习字,并给生字组词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学习本课生字的体会及对本文的初步感受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自主识字。

2、默读课文,体会林肯在法庭上通过提问让福尔逊陷入被动、露出马脚的原因。

3、复述林肯精彩的辩护词,或者与同学合作进行表演。

4、辨别“判决”、“断定”、“判断”的差异,并能用其中的两个词语造句。

重点难点:

1、默读课文,体会林肯在法庭上通过提问让福尔逊陷入被动、露出马脚的原因。

2、复述林肯精彩的辩护词,或者与同学合作进行表演。

3、辨别“判决”、“断定”、“判断”的差异,并能用其中的两个词语造句。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25、律师林肯》。

(学生读课题。)

2、教师:知道林肯吗?

(学生交流。)

3、教师:亚伯拉罕o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在未当选总统前,于1836年至1846年间曾经当过律师,林肯在当律师时用他的智慧搞清了许多案件。我们今天学的就是其中的一个。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教师: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大意。

2、学生按要求预习。

3、检查指导。

(1)指名带读,读准下列词语。

律师诬告图财害命有口难辨蒙冤受屈质问毫不含糊彻头彻尾静寂骚动

(2)指名分节读课文。(板书学生读错的字,纠正。)

(3)用上“诬告”、“辩护”、“揭穿”、“宣布”说说课文大意。

三、研读课文,领会中心。

1、教师:给课文分段。

2、默读课文,思考:林肯问了证人福尔逊几个问题?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

3、仔细阅读林肯最后一段话,填空。

10月18日应是月,11点钟的时候,月亮已经,即使,月亮也。月光从往照。而在东边;在西边,福尔逊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从二三十米外看清阿姆斯特朗的脸的。

四、课文小结。

课文主要写美国历一位比较有影响的总统林肯,在他早年当律师期间,为被诬告的的阿姆斯特朗出庭辩护,并获得成功的事。

五、课堂练习。

1、说说下面句子中带点词语的意思,再选两个造句。

(1)阿姆斯特朗有口难辩,被判定有罪。

(2)他断定被告阿姆斯特朗蒙冤受屈,要求法庭重新审理这个案子。

(3)这个意外的判断,使法庭里的人都愣住了。

六、作业布置。

16 712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