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六国论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六国论课教学设计【第一篇】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通过学习中长跑技术,让学生学会一种运动技能,激发学生做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终身体育的意识,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是选自七年级《体育与与健康》中长跑为教材。
三、教材分析:
中长跑是一项运动强度不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氧运动,它对场地器材没有过高的要求,且技术简单,这项运动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也是最容易学习和掌握,终身都可以参与的群众性健身项目之一。同时也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其单调和枯燥予以高度重视的项目,中长跑是人获得健康的基本途径,是发展健康性体能最简单的方法,最有效途径之一,它能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发展耐久能力,增强意志品质,是培养终身体育的有效途径,初中生练习中长跑,要求掌握中长跑的技术,培养参与意识。
四、学情分析:
教学的对象为浦江县第七中学703班学生,该班学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理解和模仿能力,身体素质相对比较好,班级纪律比较好,集体荣誉感强,但是对于中长跑这样单调而又枯燥的运动项目,兴趣不大,加上老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中长跑的耐久性有些误解和抵触情结,绝大多数同学谈跑变色、怕苦、怕累、不能坚持。那么如何使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练习,教师不仅仅要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态、心理状态,更主要的是要从教法上多下功夫,将枯燥乏味的教法变为灵活多样的趣味教学,使学生在心理愉悦中完成课的任务,达到一定的运动量,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实效。
五、教学目标:
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中长跑?如何解决中长跑中出现的问题?培养面对挫折,解决困难的意志品质。指导学生体育活动,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从而提高健康水平,养成良好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拼搏、自信、超越自我等等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六、教法和学法:
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学习知识的互动过程,课的教法与学法应根据学情和教材的特点制定,本课的教法与学法主要以下几种:
2.启发教学法:通过启发让学生更好了解这项运动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讲解法:通过趣味的讲解和知识外延活跃课堂气氛,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终身意识。指导体育中考中长跑的锻炼。
七、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呼吸节奏与跑速变化的配合,及弯道技术。
难点:极点及极点的克服。
八、教学过程:(共三个部分)。
在体育运动中,中长跑是一项大运动量的运动项目。它不仅消耗大量的人体体能,而且还消耗人体大量的心理能力。它是一项发展耐力素质,改善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的运动项目。此运动项目还可以促进代谢能力,提高人体的耐力素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中长跑还可以预防和治疗某些慢性疾病,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和延年益寿的作用。因此,在世界范围内群众性的健康长跑得到了广泛的发展。这也是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
如小学初中课程中“耐久力跑”“快乐跑”等等。
(二)中长跑·优点•缺点。
1、中长跑对改善学生心肺功能和整体耐力水平的有效性比较突出,受到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中长跑练习独特的艰苦性,有极高的训练价值。明确指出以生命在于运动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理念。
2、中长跑·缺点(优秀素质)中长跑练习时间较长、枯燥,对心理和生理都是严峻的考验,学生厌跑的情绪严重。
中长跑要达成有效教学目标教学难度很大,中长跑教学容易被回避。
强调中长跑是获得健康的运动项目之一,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前提下,传授中长跑的技巧与技能,以及对自己的耐力的培养。
(三)中长跑教学·现状根据上课的情况·调查反馈:
不喜欢和讨厌中长跑的约占全班人数的80%;觉得没必要中长跑锻炼的占全班人数的45%;不会主动中长跑锻炼的占全班人数的75%;觉得中长跑枯燥没锻炼价值的占全班人数的45%。现场举手调查示范要求:
(四)中长跑教学.反思(13年毕业班)。
1、应提高学生对中长跑锻炼价值的认识。中学生对中长跑运动的功能不太清楚。也就是说当他们在进行中长跑锻炼的时候,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这样对身体哪个部位或者哪个器官有锻炼作用,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中长跑运动对身体有害,因此,有必要提高学生对中长跑锻炼意义和价值的认识。
2、应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中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逐步完善与成熟,整个机体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与此同时,中学生应加强耐力练习,提高心肺功能,以促进各系统的发育和生理功能的变化,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3、注重学生的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首先介绍在耐力跑时,由于内脏器官工作条件的改变,让学生了解体验“极点”,适当加强呼吸,调整步伐,坚持跑进,极点就会逐渐消失。随后机能重新得到改善,氧供应增加,运动能力又将提高。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对中长跑的畏惧心理。
(五)问题解决。
1、解决“不喜欢和讨厌中长跑”教学构思发展专项耐力的教学。
从游戏耐力内容教学进入中长跑专项教学:如时间性比赛游戏。从球类耐力进入中长跑耐力练习:如球类单元内容进行长时间性的强化练习。
从一般耐力进入中长跑耐力练习:如一般速耐专项耐力。
2、从“加强耐力练习,提高专项技能”教学构思培养专项技能的教学。
从学生心率变化诊断中长跑练习;如时间性比赛游戏)变速跑,追逐跑,接力跑。
从学生承受能力增加中长跑强度:如200米300米400米500米600米---2000米。
从学生目标共识后进入竞技教学:如公布标准明确目标设定目标设定计划。
从原始成绩与进步成绩差值评价;初次测试成绩及耐力表现评价。
一次测试成绩及耐力表现评价(开学中长跑测试)二次测试成绩及耐力表现评价(期中中长跑测试)三次测试成绩及耐力表现评价(期末中长跑测试)。
3、从达到“有效教学目标”的构思中长跑教学计划。
三年年度学期单元教案学校体育竞赛活动计划。
冬季耐力跑单项竞赛活动(球类单元内容)(接力跑)。
中长跑技术动作可分为起跑、途中跑和冲刺三个部分。起跑:在田径比赛中,800米和800米以上项目的起跑规则采用站立式起跑姿势。
1、途中跑技术是中长跑技术的重点部分,它要求身体的前倾角度、摆臂摆腿的幅度和后蹬的力量都较短跑的小,但是后蹬的角度要求较大,约为55度,在节奏上要求轻快、均匀,力求实效、省力。同时注重呼吸和跑的节奏相配合,比较理想的有“三步一次呼气,三步一次吸气”或“两步一次呼气,两步一次吸气”这两种方法。呼气时要求学生张口呼吸,增大呼吸量,深呼吸,更多更快地进行气体交换。另外还有中长跑的弯道技术:身体左倾,右臂摆幅必须大于左臂,左脚用外侧、右脚用内侧落地,以此获得向心力,克服直线运动的惯性,保持跑速。
2、克服“极点”现象和争取“第二次呼吸”。在进行中长跑的教学训练当中,学生会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心率急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精神低落、眼睛出现“星星”而想终止练习的这种状态称为“极点”。
出现“极点”以后,让学生们知道,只要依靠意志坚持下去,稍减缓跑速,不久这种难受的感觉就会减轻或消失,逐渐会变得动作轻松有力、呼吸均匀自如、心率较慢,这时候就出现了“第二次呼吸”。
“极点”和“第二次呼吸”,可以当作衡量中长跑耐久能力的一个技术指标,可以告诉同学们知道这样一个标准:在中长跑训练的运动强度大约相同的情况下,“极点”现象出现得越晚,消失得也越快,这样的同学,他们的中长跑能力就越强。通过训练证明,经常参加中长跑训练的同学,他们的“极点”现象会变得越来越晚,从而提高了中长跑的成绩。
(八)鼓励后进,表扬优秀,小结。
六国论课教学设计【第二篇】
本节课力的合成,是在学生了解力的基本性质和常见几种力的基础上,通过等效替代思想,研究多个力的合成方法,是对前几节内容的深化。
本节重点介绍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但实际这是所有矢量运算的共同工具,为学习其他矢量的运算奠定了基础。
更重要的是,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对今后牛顿运动定律、平衡问题、动量与能量问题的理解和应用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这节课承前启后,在整个高中物理学习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定位。
为了让学生充分进行实验探究,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本节内容分两课时来完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的概念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等效的角度进行力的替代。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如下:
一、重点。
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关系。
实验探究力的合成所遵循的法则。
二、难点。
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运用。
三、重、难点突破方法——教法简介。
本堂课的重、难点为实验探究力的合成所遵循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为了实现重难点的突破,让学生真正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就要让学生亲自体验规律获得的过程。
因此,本堂课在学法上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归纳法——通过重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探究、归纳总结。体现学生主体性。
实验归纳法的步骤如下。这样设计让学生不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本堂课突破重点和难点的重要手段。
本堂课在教法上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激发学生思维。体现教师主导作用。
采用六环节教学法,教学过程共有六个步骤。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展示合力与分力以及力的合成的概念,强调等效替代法。举例说明等效替代法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方法。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
首先,教师展示实验仪器,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如何进行实验呢?学生面对器材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再次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面对仪器分组讨论以下四个问题。
问题1要用动画辅助说明。在问题2中,教师要强调结点的问题,用动画说明。问题3中,直观简洁的描述力必须用力的图示,用图片说明。问题4让学生注意测力计的使用,减小实验误差。通过对这四个问题的讨论,再结合多媒体动画的展示,使学生对探究的步骤清晰明了。
然后,学生分组实验,合作探究,记录合力与两分力的大小和方向,作出力的图示。实验完成后请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应该立即可得出结论一:比较分力与合力的大小,可得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不能简单地利用代数方法相加减.
那合力与分力到底满足什么关系呢?
此时要引导学生思考:既然从数字上找不到关系,哪可不可以从几何上找找关系呢?学生会立即猜想出o、a、c、b像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ob可能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哪么猜想是否正确呢?亲自实践才有发言权,学生动手作图:以oa、o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cb,看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ob是否重合。
学生作图后发现对角线与合力很接近。教师说明实验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科学家经过很多次的、精细的实验,最后确认对角线的长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致,说明对角线就表示f1和f2的合力.由此得到结论二: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进入。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
六国论课教学设计【第三篇】
《六国论》,选自鲁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四第一单元,隶属话题:“历史坐标上的沉思”。课型,新授课。
二、课标解读。
新课阅读教学中,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要求如下:
1、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2、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3、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
4、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社会、自然、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5.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基于对课标要求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文言文的教学,实际上是“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的四位一体。文言文的特点首先体现在“文言”上,重点实虚词、文言现象的梳理,以及《六国论》等重点篇目的背诵是文言学习的基础目标。同时,“文章”与“文学”又分别体现文言文的功能和表现形式;故,“文言文的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往往就是作者言志载道的关节点、精髓处”(王荣生),也应该成为文言教学的重点。另外,文言文多层面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如朱自清所言:“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科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所以课标中提出:“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文化”在阅读教学中应照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可测性较差,但应始终贯彻。
总之,基于课标的文言文教学的特征,即“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的四位一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文言教学的内容选择,目标确定,方法选择和环节设置等。
三、教材分析。
《六国论》作为经典文言篇目,具备如下育人价值:
(一)典范的结构。
1、起:开宗明义,一个中心论点,两个分论点。中心: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分论点: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不赂者以赂者丧。
2、承: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第二段承分论点一,明赂秦而灭之道。第三段承分论点二,明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
3、转:第四段假设推理,由古及今,“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一语双关,婉诫北宋统治者不可被强大敌人吓倒。
4、合:第五段关合“不赂”话题,进一步告诫北宋统治者以史为鉴。
(二)透彻的论证。
除结构有着严密的逻辑力之外,论证方法的多样,使得本文的论证特别透彻。本文主要论证方法有:因果论证、对比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比喻论证等。高中议论文常用之论证方法基本囊括。
(三)形象精警、富于韵味的语言。
本文的语言炉火纯青,堪称古代说理散文的典范。其形象化说理语言生动有张力,大量对偶式短句精警有哲理,整句与散句的结合使文章兼具气势与韵味。最宜结合诵读,深入体验。
(四)博大的情怀。
苏洵《六国论》情理并重,其博大的政治家的情怀,为本文注入了无限的魅力。苏洵的智慧与痛苦,源于他对江山社稷的密切关注,源于他对天下苍生的自觉责任。结合历史背景,带学生体验其胸襟,可陶铸人格,培养家国情怀。
(五)重点实虚词文言现象的典范使用。
四、版本比较及教学资源的整合《六国论》是各版本的必选文本,其经典性不言而喻。本单元还有《宋词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阿房宫赋》等课文。整合教学资源,可系统整理文言现象,如《六》《阿》两篇中的典型虚词“与”“则”“焉”等,强化文言知识的系统梳理。亦可在比较对比中,领会本文的历史观与天下情怀,提高人文素养,加强人文引领。
五、学情分析。
2教学重难点。
六、学习目标及其确立的依据。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生能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通译文本。通过小组合作,整理积累文言字词句。能独立写出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勾画出文中“与”“则”两个虚词,并整理其用法。
(2)能背诵并准确默写全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独立列出本文论述提纲,体会其论证的严密性。准确把握典范议论文的论证结构。
(2)通过小组合作,标出本文主要论证手法,并通过小组讨论体会其论证效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本文形象精警、富于韵味的语言,以此体会史论文的浩然之气和文辞之美。体察作者的拳拳爱国之情和强烈的使命感,培养忧国忧民、报国济民的意识与胸怀,增强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七、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及其依据。
教学重点:
(1)能独立列出本文论述提纲,体会其论证的严密性。准确把握典范议论文的论证结构。(2)通过小组合作,标出本文主要论证手法,并通过小组讨论体会其论证效果。
教学难点:
反复诵读课文,揣摩本文形象精警、富于韵味的语言,以此体会史论文的浩然之气和文辞之美。体察作者的拳拳爱国之情和强烈的使命感,培养忧国忧民、报国济民的意识与胸怀,增强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确立依据:本文的文言知识比较简单,因将其定为基本学习目标,更是教学条件。在此基础上,将把握“文言文的章法考究处”作为重点,这取决与本文的艺术特色,也符合学生现阶段思维特点,同时这也是突破教学难点的保证。在此基础上,把反复诵读文本,在“炼字炼句处”体会语言特色,领会作者所言之志与所载之道作为教学难点。这是语文核心能力语感力的所在,也是人文目标之所在,是文言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也是难点所在。
八、教法、学法分析及其依据。
(一)、自读点拨法——疏通文义。
1、排除文字障碍。
2、整体把握结构。
(二)、小组讨论法——掌握重点。
1、自我发现。
2、交流互动。
(三)、诵读品味法——突破难点。
1、熟读成诵,准确默写。
2、品味语言,感悟情怀。
(四)比较阅读法——拓展能力。
与苏辙的《六国论》对比阅读,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体会本文的思想境界和艺术特色。
依据:基于学情和文本分析。
九、课前准备。
(1)学生学习资料准备:课本、《古汉语字典》、整理本、和相关学案。(教师另需准备课件)。
(2)学生学习状态准备:完成预习要求,做好必要知识储备。教师收集问题征集表,了解预习中的疑问。
第一课时。
一、预习要求。
1、结合注释并查阅《古代汉语词典》,疏通全文。标注疑难点。
2、反复诵读课本,力求读出感情,学完背会。
3、写出学案中的重点实虚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以备课上交流。
二、教学进程。
(一)预习交流。
1、美读课文,小组间互动评价,立求有气势,有情味。
说明: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师范读、个别学生读、齐读结合,营造书声琅琅的课堂氛围。正基本字音,读好断句,读准语气。
2、文言知识重点点拨。
说明:以学生自主讨论订正、自主总结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二)发现质疑。
根据预习问题征集表上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并补充相关背景,解答学生质疑。预设问题:
1、为什么韩、魏、楚要贿赂秦国?
2、为什么齐国不贿赂秦国?
3、凭什么说燕国“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4、李牧是如何被“谗诛”的?
由上述问题可以顺势导入重难点问题的思考。
(三)熟读成诵。
在理解的基础上,当堂背诵。
1、2自然段。
1、默写。
1、2自然段。
2、进一步整理重要知识点。
3、完成第二课时预习要求。
第二课时。
一、预习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3-5自然段。
2、小组合作列出本文的论证提纲。
3、标出本文所用的论证方法,并就论证效果进行评注。
4、品读本文形象精警、富于韵味的语言,并在课本上进行点评,体会本文娴熟的语言技巧,以及背后蕴含的人文情怀。(此要求较高,提示:如品读后两段“呜呼”“悲夫”“哉”“矣”四处所倾注的情感,评析本文的写作目的。)。
二、教学进程。
(一)温故知新。
1、复习检查重点知识点。
2、背诵检查。(分组交流,互相检查)。
(二)“文章”研习。
1、整体把握。
形式:组内交流个人所列“结构提纲”,互相补充完善,每组推荐一人上讲台投影展示,申明缘由,评选最佳提纲。
2、方法借鉴。
交流预习任务3。可采用抢答形式,小组间互评互补,教师板书整理本文所用论证手法:因果论证、对比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比喻论证。注意,不仅要指出,还要结合诵读体会每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三)品读语言魅力,感受博大情怀。
交流预习任务4。小组内先交流,指派代表班内交流。交流时结合诵读,透过语言技巧,感受人文情怀。
5此环节为难点,教师要适时点拨,予以示范,结合学案上的背景补充,予以引导。并板书整理要点。
预设鉴赏角度:
1、语言形象化:思厥先祖父……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2、语言精炼:“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3、语言警策:“为国者勿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4、整散句的结合:体会整散句各自的妙处。
5、多用修辞:引用、比喻、夸张。
6、精妙炼字:“割”“呜呼”“矣”等。
此环节生成内容较多,要适时引导归纳补充,并始终将语言品读与人文情怀的领悟相结合,从而感受本文情理兼备的艺术特色。
1、背默全文,小组内相互检查,纠正反思默写中的错误。
2、古人的阅读教材《古文观止》中也又1篇《六国论》,不过是苏洵的儿子苏辙的,课后自主阅读,与本文比较。思考:
六国论。
苏洵。
清通准确(说理之美)优美(表情之美)(学生板书因果论证形象。
结构提纲)对比精炼。
事例警策。
引用整散。
假设修辞。
比喻炼字。
借古讽今,情理交融,博大胸怀。
十二、相关拓展资源苏辙《六国论》。
6设计亮点:能突出“文章”“文学”与“文化”的维度,而不仅仅是“文言”的教学。尊重学生主题地位,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六国论课教学设计【第四篇】
德国法西斯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大屠杀暴行;纳粹种族灭绝政策的实质;奥斯威辛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及其对全世界的警示作用。
(2)过程与方法__。
分析纳粹种族主义理解其实质。了解奥斯威辛集中营内的屠杀史实,理解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自主探究南京大屠杀和七三一部队在亚洲的暴行,培养使用网络探究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苦难,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联系日军南京大屠杀和七三一部队在中国的残酷暴行,培养热爱祖国,为国家富强而学习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种族主义、奥斯威辛里的罪行以及奥斯威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目的意义。
难点:纳粹种族主义的实质。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__。
2、讲授新课。
_集中营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突出奥斯威辛集中营,以及点题---奥斯威辛集中营是众多集中营中的典型,也是种族灭绝的一个例证。)。
_简介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建立、布局(展示相关图片)。
_学生活动之一----"重现历史"说一说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暴行。
_教师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增加学生感性体会同时通过历史图片简要介绍纳粹党卫军在集中营里犯下的滔天罪行。要注意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一个悲情氛围,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使师生在情感上达到共鸣,突破教学重点。
_学生活动之二---"共同探究":宣称人道的、尊贵的优等民族却对人类犯下了如此灭绝人性的罪恶,其根源到底是什么?明确奥斯威辛集中营出现大屠杀的理论根源是纳粹的种族主义。突破教学难点---种族主义。(种族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列强瓜分非洲的年代。种族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种族歧视、种族隔离、极端的种族灭绝。种族主义是纳粹民族主义的核心和基础。)师生通过德国纳粹的种种暴行加深对种族主义的理解。
_学生活动三---"亲临其境"如果你现在来到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前,你会说些什么?(教师根据时间安排,结合历史与现实的情况,论从史出,突破重点)今天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是整个世界反思历史的路标。当年,纳粹德国用400万人的生命,在波兰这个小镇向人类证明了,一旦脱离人性的轨道和世界规则的束缚,政治欲望就可以以如此残忍的方式来实现。在那个时候,在这个小镇上,善良的人性从来就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眷顾。从奥斯威辛开始,人类就不再相信纯粹理想国意义上的幸福。奥斯威辛的历史足以让全人类在其后为和平。
_"历史与现实的碰撞"环节:展示1994年卢旺达惨剧的图片。折射出战争是残酷的,在战争中人性的冷漠!所有的大屠杀都向人类展示了一个事实:人类有时会犯下不可饶恕的集体罪行。我们追忆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并不仅仅是为了慰籍那些被血腥屠杀的逝者,也不仅仅是为了声讨纳粹曾经犯下的罪行,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让所有的人来体味历史带给我们的警示与思考,尤其让曾经犯下罪行的国家领悟世界和平来之不易!正因为如此,为了让后人牢记这段惨痛的历史,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波兰在1947年决定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建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默哀区,表达人类对纳粹暴行的愤怒与对受害者的哀悼。1979年,出于同样的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为而且是第一批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
3、课堂小结。
当人们在追忆奥斯威辛的时候,自然不能不联想到同时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南京大屠杀,那同样是人类历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然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个东方加害国非但不愿直面历史,坦诚承担道义责任,反而试图掩盖与推卸。…从而使他们失去了赢得亚洲人民原谅的机会。如果淡漠历史,或者企图污蔑、篡改历史就将永远成为历史的俘虏,永远无法摆脱历史的羁绊,必然在前进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人类在重温历史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后代正确的认识这段惨痛历史,拒绝战争,维护和平!
板书设计。
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
一、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建立。
1、建立-1940年春。
2、布局:。
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滔天罪行。
1、屠杀。
2、监禁。
3、掠夺。
4、奴役。
5、实验。
三、奥斯威辛集中营暴行发生的根源。
纳粹种族主义。
四、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警示意义。
1、揭露罪行、哀悼死者。
2、反省历史、警示未来。
3、拒绝战争、维护和平。
六国论课教学设计【第五篇】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之前的章节中,已对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做了详细的介绍,为本章内容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而本节课中对晶体常识的介绍,则是以后学习各种晶体结构与性质的一个重要开端。关于晶体的常识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三部分: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2、晶体的特点;3、晶体的制备。从教材看,本章首先从人们熟悉的固体出发,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引出了晶体的特征和晶胞的概念。从外形、微观角度和物理性质等方面讨论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并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学生充分体会的化学的意义。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是研究晶体结构的最基本概念,教科书利用图片、比喻等方式介绍了晶体与晶胞的关系,并通过例子介绍了如何计算晶胞中所含的原子数。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对晶体与非晶体在宏观上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微观本质了解并不多,基本可以运用在前几个章节学习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知识对本节课进一步学习。再通过设计合适的情境和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的各种性质。高一15班是西安交通大学少年预科班,具有较高的实验素养和理论知识以及对科学强烈的探究精神。所以本节课在知识的理论性上可以适当加深,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设计理念:
本教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实物展示和形象比喻等教学方式,使学生自主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不同,激发学生探究晶体和非晶体本质区别的热情。通过晶体和非晶体微观上的本质区别,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宏观性质上的区别,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思维方法。
建构起晶胞的概念,形象比喻的方式,体会晶胞与晶体之间的关系;再以课本上的问题设置矛盾,通过学生自学讨论,教师的适当点拨,总结归纳出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个数的计算方法,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2、掌握晶体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探究晶体结构的兴趣,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辨证思维。
教学重点:晶体和晶胞的概念;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晶胞的结构、晶胞中微粒数目的计算。
六国论课教学设计【第六篇】
导,指导、启发使明白的意思;论,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的意思;导论亦称引论,一门课程的导论是指用较为概括的语言,来论述这一学科的基本的、整体的思想,从而使学习者能够对该学科有较为整体的、系统的把握,对这门课有概括的了解。这样看来,一门课程的导论有两个基本内容:一是概括介绍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二是指导、引导、启发。一门课程的基本内容的介绍只要谙熟了这门课程的内容,做一归纳、提炼即可。而指导、引导、启发就比较复杂,因为这就有一个向哪里指导、引导、启发的问题。
一、导论的方向。
应该向哪里指导、引导、启发呢?这不是简单的对一门课程的理解和把握的问题,而是对一门课程的一个“形而上”的追问。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形而上”的追问呢?这是由这个追问的缘起决定的。人本身就是一个意义动物。哲学对意义的探索由来已久,历史上著名的有:洛克和休谟的观念论的意义论,穆勒和罗素的指称论的意义论,维特根斯坦的图象论、工具论的意义论,戴维森的真理论的意义论,胡塞尔的意向论的意义论,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的理解论的意义论。袁祖社“人生于世,区别于动物者,在于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人为意义而活着,在意义的指引和推动下又去创造新的`意义。失去意义,人便复归于动物。”人的意义动物的本性决定了人做的所有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和价值取向。作为所有课程学习主体的人,自然在学习任何课程时必然要追问其意义,这是学习者的本能。所以,一门课程的导论应该是向学习者普遍关注的价值和意义的方向,进行指导、引导、启发。心理学的研究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这个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的心理需要被激发起来后,情绪学习系统就产生一种激情,当教育人员传授的信息有助于达到学习者的个人目标时,心理能量能涌动起来,产生的复合胺等化学物质渗透到大脑的生物组织中,驱使大脑不断地产生这些化学物质。
二、公共关系策划课程的导论。
(一)公共关系策划课程的基本内容。
1.公共关系策划的基础理论和知识。
一是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主要是公共关系策划的涵义、实质、基本类型,产生、发展、现状,策划的原则、地位和作用,等等;二是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过程。让学生学习、掌握从公共关系调查材料的分析―――目标的确定―――策划类型的提出―――创意―――计划―――完善的策划全过程。让学习者通过公共关系策划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学习,铺垫一个进行公共关系策划活动的理论功底。
2.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一是专题策划的知识、技能、技巧,如开业典礼策划、产品营销策划、危机策划、社会赞助策划、旅游策划、会展策划等。二是综合策划的知识、技能、技巧,主要是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策划,如生产性组织、商业性组织、服务性组织等。
(二)公共关系策划课程导论的方向。
公共关系策划课程导论的方向由其价值、意义决定。从人类历史看,公共关系策划课程是一门时代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创新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它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外交领域的运用更加广泛,从应用效果看很富有实效性,所以,公共关系策划课程,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较为高涨。一言以蔽之,公共关系策划课程的价值、意义在于其应用性,所以策划意识的培养及其技能、技巧就成为学习该课程的根本利益点。一是公共关系策划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这是基本的。任何一门课程,不论是理论性强还是实践性强的,不同的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都是必须的内容之一,只是侧重于理论还是实践而已,正如马克思所言:“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孔子所言“学以致用”。公共关系策划课程因为其极强的应用性,所以更加侧重于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为了达到公共关系策划课程导论所确定的这一目的,我们一般采用模拟策划的方式方法进行训练。就是让学生在模拟策划中进行学、想、做、组织、实施的全方位实训,能够实际操作比较常用的公共关系策划活动,如开展的开业典礼策划、产品营销策划、危机策划、社会赞助策划、旅游策划、会展策划等专题策划,就是让学生组成专题策划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专题策划题目;群策群力进行各小组的专题策划;各小组的专题策划演示;学生、老师共同学习、评价个专题策划,并提出针对性完善建议。使学习者能够较全面了解、掌握各种公共关系策划活动。二是公共关系策划意识的培养,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公共关系策划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是学会怎么干。公共关系策划意识的培养,则是学会什么时候干什么。没有公共关系策划意识的培养,再精到的技能、技巧,也没有发挥的时间和领域,只有通过公共关系策划意识的培养,能够扑捉到公共关系策划的时机,策划技能、技巧才有用武之地。所以,策划意识的培养就成为公共关系策划课程的高级的、根本的任务。公共关系策划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其有效方法就是时长期的、时时刻刻地注意培养和训练,从而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敏锐地扑捉到公共关系策划时机,进行策划。这种敏锐的意识,如果能够达到“众人皆醉我独醒”,那么这种策划就是无二的,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商业史上、经济史上、政治史上、军事史上的传奇,都是这样发生的,也对“众人皆醉我独醒”进行了经典的注解,这也是策划“家”与策划人员的根本差别。
作者:王伟然单位:青岛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六国论课教学设计【第七篇】
〔摘要〕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质量、凸显其实效性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高校教师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就必须结合课程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情感等实际情况,不仅要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科学安排教学内容,而且要选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制作有吸引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以进一步提高其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养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原理”课教材在出版后进行了多次修订,版教材除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进行了高度概括和凝练之外,还融入了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提出的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和新精神。新形势下,高校教师要适应时代要求,提高“原理”课教学质量和实效性,必须精心规划,对“原理”课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一、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必须以认清课程性质、制定教学目标为始端〔1〕。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预计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是教师讲授教学内容和选取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原理”课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使教学活动更加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然而,目前部分“原理”课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由于没有认识到“原理”课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标准、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以及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制定的,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因而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没有很好地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导致其制订的教学目标不是太高就是太大,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目的就是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复杂的社会现象与问题。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价值取向等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许多大学生认为“原理”课理论性、政治性太强,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并不紧密,往往对其不感兴趣,甚至有的同学对其产生反感并加以排斥。因此“,原理”课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避免将教学目标制定得太高、太大,既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主体,又要关注世情、国情、民情等时政热点话题,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与他们实际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社会现实问题,帮助其将抽象、单调的思想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科学认识,使他们能够真正做到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原理”课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为例“,原理”课教师要从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去设计教学目标。首先,教师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回答出物质的概念和存在形式、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与矛盾运动规律等重要的理论问题。其次“,原理”课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能力,使其在未来的学习和实际工作中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第三,“原理”课教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其理想信念。笔者认为“,原理”课教师只有把以上三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使教学目标更具明确性和可操作性,进而有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设计符合教育对象特点的教学内容。
“原理”课作为高校开设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其教育对象是除思政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的在校二年级大学生。“原理”课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应用到的知识点较多,课时数却不像专业课那么充足,使得教师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全部教学内容都讲授到。因此,原理”课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一些“原理”课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一方面,对所有专业的学生设计的教学内容都相同,没有体现出差异性。另一方面,过分追求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未能很好地将马克思主义“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观点运用到实际中去,忽视了教学内容中主要问题、重点问题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不同专业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笔者认为,“原理”课教师在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时,既要从学生原有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基础出发,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别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又要从“原理”课内容多、课时数少等特点出发,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和重点问题。只有这样,“原理”课教师才能合理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果。首先,按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原理”课教师在讲授物质的概念及其存在形态、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时,可以对汉语言文学、历史等有一定哲学基础专业的学生适当地引入西方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些比较典型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更好地认识到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性,而对于数理化、机械等哲学基础相对薄弱的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就要把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笔者认为,这种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分层次组织、安排教学内容的方法,满足了各个专业学生不同的.需求,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其次,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如“原理”课教师在对“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这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明确这一章主要讲授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原理”课教师在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时,应该抓住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条基本主线,联系我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重点讲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事物的普遍联系与矛盾运动规律、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等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理论知识。这样做,不仅能够使“原理”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抓关键,而且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自然能够得到很大提升。
三、创新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
高校“原理”课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按照所要讲授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这一课程要求和当代大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这是确保“原理”课教学任务高质量完成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目前许多“原理”课教师在选取教学方法时比较单一和僵化,往往选择灌输法,而没有从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选取讨论法、谈话法、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方法。教师单一、机械地采取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育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原理”课教师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以“原理”课教学内容为依据,从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情感等实际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践中,“原理”课教师可以选取以下两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首先,选取案例教学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更能生动地说明一些问题,使学生易于理解及记忆,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2〕。讨论法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中,“原理”课教师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如教师在讲授“世界的物质性”这一节中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时,可以选取“猪孩”王显凤这一典型案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辽宁鞍山“猪孩”王显凤因缺少父母关爱,幼年时一直与猪为伍,没有人类的感觉和思维能力,后来在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的帮助下,她逐渐熟悉了社会环境,恢复了人的意识的真实案例,并且在播放视频的同时提出“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等理论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通过以上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而且能够使学生很好地理解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社会实践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等抽象的理论知识。其次,选取教师点拨、学生自讲互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原理”课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点拨、学生自讲互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他们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如教师在讲授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时,由于其侧重于方法论问题,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学生也较容易理解和感兴趣,所以可以采取以上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实践中,“原理”课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要求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分别讲述“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三部分内容,每组讲述时间为十分钟左右,每组讲完之后留五分钟时间让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进行点评,然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最后由学生投票选出最好的一组。教师通过以上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在理论上全面、深刻地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性,而且在实践上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讲课能力,为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四、制作有吸引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为了顺应信息时代的潮流,满足“原理”课教学的需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原理”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原理”课教师在教学之前,依据“原理”课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但是,部分“原理”课教师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太过于机械化,把全部教学内容都用ppt课件放映出来,致使ppt上文字太多,学生容易对其产生反感。还有一部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过多的精力用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如加入了一些华而不实的音频和视频,虽然课堂气氛有所改变,但课堂的重点、难点并不突出〔3〕。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充分发挥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提高“原理”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要素有机地整合起来,制作出能够满足学生实际需求、既美观又实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如在设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教学课件时,教师一方面要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个重点知识与难点知识,通过文字的形式在ppt课件上面呈现出来,另一方面,又要把“猪孩”王显凤的真实案例和《人与宇宙》这一科教片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播放出来。但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适度原则,播放时间不能过长,不仅要使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等方式变得生动化、具体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突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而提高“原理”课的教学效果。总之,教师在对“原理”课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以大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性格特点等实际情况和课程本身的特点为依据,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制作教学课件。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原理”课教学设计的积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进而达到教师和学生都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3〕马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多媒体教学设计探讨———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107-110.
作者:岳文晋高平堂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六国论课教学设计【第八篇】
执教:静宁县仁大中学杨菊红。
学习目标。
通过朗读,继续积累文言词汇及句式;提要钩玄,理清文章结构;因声求气,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的是如何安排文章结构的?四.小结。五.作业。
必做:总结文中的文言知识;熟读文章。
选做:课外阅读苏轼的《六国论》,试与本文比较。
六国论课教学设计【第九篇】
教学目标:
反复阅读课文,认真体会课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重点和难点:
4、作者紧密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写作的目的和动机;
5、课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6、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社会背景,学习和理解第1、2段)。
导入课文谈话的要点:
朝先后与这些入侵者订立屈辰的和约,每年向他们输送大量的钱物,割地贿赂。当时的苏询看到了这样的形势,于是写了这篇文章,错古讽今,旨在劝谏北宋政府,不要贿赂北方的少数民族,要吸取历史的教训,不要走六国灭亡的老路。
这是1篇议论文,我们要读懂课文文字的基础上,理解它的论点和论据。
学生阅读第1、2段。在读懂的基础上,掌握本文的论点和论据。
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教师讲解以下要点:
课文的第1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答: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礁。
在第1段,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的?
答:第一方面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
第二方面是--不赂秦者以赂秦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2段,是从哪一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
答: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
这第2段,可分哪几层意思?请指出这4层意思,并在课文上划出这四个层次。
答:第一层--用数字说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
第二层--轻易供奉土地是六国灭亡的原因。
第三层--说明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的道理。
第四层--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论证了赂秦而亡的道理。
在第2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对比性的句子?
(1)秦攻取得与“受赂所得”的对比;
(2)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的对比;
(3)以上两个对比之间,也构成了对比。通过对比,得出了“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
(4)祖父创业艰难与子孙轻易割地的对比;
(5)“今日割五城……然后得一夕安寝”与“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的对比;
(6)“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
(7)“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的对比。
(8)通过以上的全部对比,说明诸侯割地的情形和后果,得出了“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
学生继续反复阅读课文,理解本文的要点。并准备下一节的课文学习。
第二课时(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并指导学习第3段)。
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要点见上一课时。
重点学习本课时的第3段。要点是:
第3段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
答:从“不赂秦者以赂秦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六国破灭的原因。
概述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请概述燕国灭亡的原因,是“以荆卿为计”。
概述赵灭亡的原因,是“牧以谗诛”“用武不终”。
燕、赵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燕、赵战败而亡,是“诚不得已”。
这段文字论证的中心。(不赂秦者以赂秦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这段文字可分为哪几层,在书上标出来。然后写出这两层的大意:
第一层:就齐赵燕三国的不同情况加以论证。
第二层:通过假设推理指出如果不赂秦,齐燕赵不犯错误,那么秦与六国谁存谁亡就不一定了(很难预料了)。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理解这两段的大意和要点。
准备下节课的学习要点,准备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复习上一节学习的课文内容,学习和背诵最后几段课文)。
复习上课时的学习内容。见一课时的讲解要点。
学生阅读和理解最后两段课文。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在扫清文字障碍后,教师讲解以下要点:
这两段的'内容概括:总结历史教训,指出“为国者”不要被敌人的积威吓倒,并委婉地讽谏北宋统治者要接受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
本段承接第3段的假设立论,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如果六国“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发挥谋臣能士的作用,同时“并力西进”,团结抗秦,那么六国就不会灭亡了。
但是,六国被秦国的积威挟制,今日割地,明日割地,便一天天地走向灭亡。
由此,作者得出正面的结论是:“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这是作者要对北宋统治者说的。也是作者发这篇文章的目的。
第5段用六国和秦的事喻指北宋统治者:六国和秦都是诸侯,六国的势力比秦弱,但是还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那么北宋雄据“天下之大”的国家,实力远远超过西夏和契丹,那么北宋的统治者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在六国之下了。这句用“苟”开头假设,但所指是实有其事的。
指导阅读和背诵课文。
准备下一节课时的练习。
第四课时(综合练习)。
本课时的练习另附。
六国论课教学设计【第十篇】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一、二段。
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
2.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4.正音:
赂(lu)率(shuai,全都,一概)暴(pu,暴露)厥(jue,他的)。
洎(ji,及、到)为(wei,治理)国者无使为(wei,被)积威之所劫。
5.对课文进行整理把握。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一至三:对历史事实的描写与评论。
四至五:对历史的总结与感慨。
6.一、二段中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附]:秦灭韩:前230年灭魏:前225年。
灭楚:前223年灭燕:前222年。
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
7.研习第一段: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背诵第一自然段。
8.研习第二段。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9.布置作业:熟读、背诵全文。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研习第三、四、五段,小结课文特色,完成练习。
1.齐读第三段。
a.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b.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齐读本段。
2.研习第四段,齐读。
a.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b.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齐读、背诵。
3.研习第五段。
a.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b.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4.小结本文思路。
[板书]。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奉之弥繁不战韩魏楚。
破灭之道侵之愈急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抱薪救火。
非兵不利。
战不善齐人与嬴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不赂秦者不助五国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燕谴刺客齐燕赵。
(盖失强援始速祸焉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赵失良将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5.小结课文特点:
借古讽今,切中实弊。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上一篇:语文低年级的教学设计案例10篇
下一篇:小学风筝教学设计范例(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