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大全(优质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大全(优质10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一篇】

本课是利用学校标牌识字。教材分三部分:第1部分是列出10个标牌,通过识带注音的10个标牌,引导学生识身边的字,使识教材上的字与在生活中识字结合起来。第2部分是列出本课要认、要写的字,掌握新笔画“”。第3部分是组词练习,以巩固识字,丰富词语积累。

设计理念。

利用多种形式认字,让学生在互动中完成认字任务。发挥学生的天性,用眼看,用脑想,让学生在自主的发现中,掌握每个字的书写要领,尝试独立写字,提高写字能力。借助本课教材的编排内容,引导学生多从生活中识字,树立“身边处处学语文”的大语文观。

教学目标。

1、认识学校标牌中的生字。

2、指导学生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电、长、办、公”等5个生字,并会用这些生字组词。认识基本笔画“”。

3、引导学生自觉地在生活中识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把要求会写的5个生字书写得正确、规范。

难点:会给本课的生字组词。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你们入学到现在,学校的环境你们都熟悉了吗?学校里的标牌你仔细看过吗?你能认出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一认。(板书课题。)。

二、生活识字展示、交流。

1、老师今天把学校里的标牌都拿来了,它就在我们的课本里。请同学们把书翻至58页,大家认识上面的汉字吗?自己读一读吧。

2、如果你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让学生选择识字方法。)。

3、请借助拼音读给同伴听。

4、纸牌游戏。

同桌拿出手中的卡片,互相读对方手中的卡片。

5、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8个字,做抢认游戏,看谁认得准、认得快。

三、练习用生字组词。

1、(出示生字)大家看这些字,你们还在哪见过这些字?

2、强调多音字“长”“少”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读音。

出示“长大”“长城”;“少年”“多少”。

四、学写字。

1、写“电”字。

(1)出示生字,认真观察。说说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字形。

(2)找出这个字的主笔、关键笔画。

(3)教师范写。着重突出“”的写法。

(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

(5)展示、评议。

(6)根据评议,学生规范地在田字格中再写1个“电”字。

2.写“长”字。

(1)出示生字,认真观察。让学生摆“生字巧巧板”。(把“长”字的笔画摆到田字格里。)。

(2)认识新笔画“”,教师注意强调“”的写法。

(3)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写生字。

(4)展示,评议。

(5)评议后学生再写3个。

3.写“办”字。

(1)出示生字,认真观察。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引导学生用“熟字加部件”的方法记忆生字。(“力——办”)。

(2)学生在田字格中独立练写。

(3)展示,评议。

(4)评议后学生再写3个。

4.写“公”字。

(1)出示生字,认真观察。说说这个字中有没有认识的部分,八字头应该怎样写?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2)教师范写,注意强调基本笔画“”的写法。

(3)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写。

(4)展示、评议。

(5)评议后学生在田字格中规范地再写3个。

5.写“少”字。

(1)出示生字,认真观察。让学生自己说说想怎样学习这个字。

引导学生通过“小”来学习“少”,区分这两个字的不同点,强调撇是斜长撇,要写得舒展。

(2)请学生到黑板上写这个字。

(3)学生评议。

(4)评议后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五、练习巩固。

1.连线。

把标牌读出来并和处所图连线。

2.听写本课的生字。

六、在《写字》书中的田字格中书写生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二篇】

《赵州桥》是1篇说明文,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修筑的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它表明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聪明能干、有能力、有志气,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一、设计简单的教学程序。

二、以老师之情拨动学生之情。

虽然赵州桥是1篇说明文,但它的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作者的情感------自豪。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关键词引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通过朗读表达情感。例如结合分享的“2024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大全(优质10篇)”,并经受住了洪水、地震、风雨和使用的考验,至今仍然雄姿不减当年,体会它的坚固,感受它的“世界闻名”。我告诉他们一个数字往往胜过千言万语,从“1400多年”、“五十多米长”,“九米多宽”中体会这些数字传递出来的信息,体会赵州桥的坚固雄伟。抓住关键词“抵”、“回首遥望”,做动作体会桥的图案的传神。最后我让学生利用不同形式读赵州桥精美的段落……此时学生的情感,老师的情感,作者的情感,文本的情感融为了一体。

三、用多媒体突破难点。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突破难点,效果显著。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

2、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3、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

个创举,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骄傲。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

2、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而伟大。

教学难点:对文章段意的概括。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及操作步骤。

2、自学课文,读写、理解生字新词,知道课文大致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你们看见过哪些桥?

2、你所知道的,我国有哪些非常著名的桥?(课件出示:点击请你欣赏)。

(教师举例: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等。)。

3、教师板书:赵州桥(教学生字“赵”、“州”)。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赵州桥。它虽然没有南京长江大桥那样高大,但却是一座世界有名的大桥。为什么这座桥如此有名呢?我们学了课文就一定知道了。(课件出示:点击简介)。

二、听课文录音,自学课文(课件出示:点击课文朗读)。

1、教师布置自学要求:

(1)看清生字,会读生字。

(2)划出带生字的新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教师巡堂。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你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

(2)、齐读新词。,你已经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请说说看。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课件出示:点击自学提示)。

1、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正确地读,即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介绍了什么?

每个自然段各讲了什么内容?

3、学生可同桌交流。师生共同小结。

四、课堂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抓住重点词语、句子,讲读课文1、2段,弄清赵州桥设计上的两个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

2、课文讲了什么?分哪几个方面讲?

二、讲读课文第1段((课件出示:点击课文分析)。

1、默读第1段。

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还告诉我们什么?

讨论:共2句话,主要讲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还告诉我们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和建造的年代。

3、“闻名”是什么意思?它的近义词是什么?

4、指名朗读。

三、讲读课文第2段。

1、自由读第2段。

思考:(1)赵州桥闻名于世,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

(2)课文中哪些句子是描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的?

2、出示两幅投影,让学生观察、比较。

3、大桥没有桥墩有什么好处?

a、减少了冲击力。

b、节省了石料。

4、四个小桥洞有什么好处?

5、李春为什么要设计成拱形的石桥?

(1)“设计”是什么意思?

(2)“这种设计”指哪种设计?

(3)用“设计”说一句话。

(4)你找到了这种设计的优点在哪里吗?能否用课文中的话来说一说。

结合练习:用“既……又…….”造句。

6、齐读第2段回答,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讨论后小结:这座桥大桥洞没有桥墩,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它既减少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来没有,所以说是一个创举。

7、师小结:这一段主要写了赵州桥设计上雄伟坚固的特点,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在。

这一段中,有些词语和句子跟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关系特别密切,请找出来?

五、作业:熟读课文第二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第3、4段,重点学习第3自然段。理解第4自然段,领会课文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二、自由朗读第三段。

1、思考并讨论:

(1)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句在段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2、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写出桥的美观的?

(1)课文中写了大桥哪一部分的美观,它是怎么写的?指名读有关句子。

(2)“似乎”是什么意思?用“似乎”口头造句。

3、分析句子。

用投影出示句子:有的…….有的……还有的…….所有的…….

(1)齐读投影上的句子。

师:这段话中有两个分号,表示连接的三个句子间的并列关系,并列地写出了三种龙的样子。最后一句是前几句的总的说明,这种写作手法是“先分后总”。

(2)如果把最后一句调到前面去,请同学读一读是否可以?这里的写作手法是。

“先总后分”

4、作者写赵州桥的美观,为什么只写了桥面两侧石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4、练习背诵第3段。

三、讲读第四段。

赵州桥不但雄伟、坚固,而且精致美观,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1、齐读第4段。

思考讨论: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小结:这一段是课文的总结,告诉我们赵州桥是我国的宝贵的历史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四、齐读全文。

五、归纳板书内容,总结课文写作特点。

六、除了赵州桥外,你们还知道我国有哪些闻名世界的建筑?

七、启发学生思维,谈谈学习的感想。

师:我们的祖先建造了许多许多闻名世界的建筑物。对此,你们有什么话想说的吗?

八、作业:

1、用“设计”、“似乎”书面造句。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继续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自能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读懂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古诗《咏柳》,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

1.课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揭题解题,简介作者: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来学习一首。

3.课件出示春柳图,使学生初步感知柳树的美。

4.过渡:柳树真美啊,连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课件出示诗歌)师:同学们已经按课文的预习要求预习了课文,接下来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把这首诗再朗读几遍,等一下向老师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能力好吗?读的时候要注意找出能体现柳树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个记号。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

1.生自由朗读。

2.检查朗读情况。

3.检查自学情况: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说说。

4.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读懂的地方。

5.看来大家通过预习,都能自己理解词语跟句子的意思。学到这里,大家发现这棵柳树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树高、绿;枝多;叶细)。

6.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赞美、喜爱)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

三、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品味美。

1.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那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梳理疑问,重点问题再交流朗读)。

3.交流朗读:(主要运用课件帮学生理解,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及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三个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的美及柳树的美)。

(2)出示第二句诗课件,体会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条”,写出了柳条随风飘拂,轻柔美丽、颜色翠绿的特点,让人觉得它的样子很美。

(3)出示第四句诗课件,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以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指导朗读,齐读全诗。

5.小结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柳树的美呢。(生:比喻)是啊,诗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碧玉来比喻柳树的枝和叶,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美,又用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样子美,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由柳树想到二月春风,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

四、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

1.学生闭目想象意境。后先让学生交流想到的画面,再指名描绘意境。

2.出示本诗配歌课件,让学生欣赏诗境的美。

3.吟诵本诗:现在,你们面对的就是美丽的春景,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能背下来的同学还可以背一背。

4.学生吟诗,背诗,互相评价。

五、选读诗歌,拓展思维——丰富美。

1.大家吟诗的时候多投入啊,可见这一首诗写得多好啊!想不想多读一些这样的好诗呢?

2.课件出示与本诗相关的几首古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读。

六、自主作业,迁移能力——延伸美。

学了这首诗后,你回去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可找一些描写春天的诗来朗诵;可画一幅春天的画,可以《咏柳》为题写1篇作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五篇】

《赵州桥》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的特点,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以读为主。

阅读是现在读文教学中的一个主旋律,本课教学中,我也把朗读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从读中感悟”。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1篇课文的内容和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光靠教师在讲台上一句一句的讲解是起不到多大的效果的。所以要想学生理解得彻底,一个重要的手段便是读。例如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用什么方法来读课文呢?”“我喜欢大声朗读!”“声情并茂,不错!”“我喜欢一个字一个字地点着读!”“一字不落,也不错!”“我喜欢默读!”“看得仔细,也很好!”“好那就请同学们选择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这一段,并找一找本段主要写了什么?”(初读)学生很快便找到了本段交代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设计者和建造的年代。“那为什么要介绍这些呢?除此之外你还读到了什么?”(再读)“作者是想给我们一个大体的介绍,我还知道了,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很好,那有谁能告诉我世界闻名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座桥十分的有名!”“哦?有这么多的桥,为什么这座石拱桥举世闻名呢?”(读一读,划一划)“因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1400多年了。”“这是一句句子,其中包括了建造时间和设计者,那么是否因为这是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而使它出名还是因为其它什么原因呢?请找出一些词语概括。”(再读此句)学生划出了“隋朝”、“已经有1400多年了”。“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二个词说明了赵州桥建造的什么特点?”

(教师出示句子填空)-----------------是赵州桥“世界闻名”的原因之一。“距今为止已经很久了”;“历史悠久”;“古老”;“年代久远”,我再请学生把这些词填入到空格中,注意句子的通顺性。然后全班评议决定使用年代久远(历史悠久)。这样边读边理解,层层深入,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

二、多种学习方式并存,自主选择。

此篇文章中,第二自然段是重点段落,我决定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再进行指导。“同学们读课文的方式有很多,相信你们一定还有许多不同的理解课文的方法比如说:划重点词句,画画等!接下来就请你们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自已学习第二自然段!”“老师,我是用划重点词语的方法来学习的。我找到了‘赵州桥桥长50多米,有9米多宽;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些句子来说明赵州桥的结构。”“嗯,你找得真不错!还有同学用了别的方法吗?”“老师,我用了画图的方法。”“那就请你上来给我们展示一下吧!”“嗯,你画的赵州桥真是惟妙惟肖,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你不把这四个小桥洞画在一起呢?”“那样看起来就不舒服了!”“哦,原来赵州桥在设计时还体现了一种对称的美!同学们,你们还能找到生活中哪些对称的物品呢?”“蝴蝶!”“不错!”“天平秤!”“你真聪明!”“人!”“对!我们生边其实还有许许多多对称的物品,希望我们同学以后能够多留心地来观察它们!”(至于这样的设计有什么样的作用,这些内容书上都写得较为清楚,所以我没有花大力气去讲,只作了简单的分析)。接下来,我请学生对赵州桥的设计作一个评价。学生的评价是:“很了不起”;“哦!了不起你是仅仅指桥吗?”“我觉得设计者和建造者也很了不起!”“为什么呢?”“因为以前没有卡车、挖土机这些机器帮助,全都是靠当时的劳动人民自己的双手来建造的!”“嗯,听了你的介绍之后老师也十分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老师,我觉得古代的人很伟大也很聪明!”“嗯,老师也跟你有同感!”这时全班都有了共鸣,师生共同来探讨工程的不易和出色,人民的力量和智慧。让学生从中体会我国悠久的文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这种学习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了知识,更学会了学习方法,从课本当中去感悟更多,这才是最重要,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六篇】

1.了解爱迪生爱科学,刻苦钻研,坚持不懈,后来成为世界的科学家,引导学生向爱迪生学习,爱科学,学科学。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世界闻名、省吃俭用、顽强、合适、不懈”等词语;会用“节省、顽强、合适”造句;了解句与句的关系。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爱迪生进行实验的故事。

1.通过重点词、句、段,体会爱迪生热爱科学、不懈努力的精神。

2.了解段落中句与句的关系,弄清叙述层次。

(一)复习生字词。

垃圾瓶瓶罐罐燃烧聋瞎。

省吃俭用顽强合适价钱便宜。

(二)教学另一部分生字词。

爱迪生做实验,要用上各种各样的化学物品。如:

磷(lin)是一种非常容易燃烧的化学物品。

(三)继续学习课文。

第2、3自然段。

岁的爱迪生在火车上卖报。卖完了报,他做什么?请你们自己读第2自然段。

2.学生自读。

3.这一自然段中,什么是你没有想到的,使你很感动?(12岁的报童卖完报,想尽办法在火车里做实验。)。

5.后来,车长又为什么把他赶走了,而且还打聋了他的耳朵?

当车长把爱迪生那些心爱的瓶瓶罐罐、化学药品扔到车外时,他会怎么样?

6.这两个自然段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小结:爱迪生在火车上做实验,不小心着了火,被车长赶走了。

(四)继续学习课文。

指点:这一段开头第1句就很明确地告诉我们“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

3.齐读第一句。第2、3、4句各指名一人读,以弄清段落中句与句的关系。

4.这一段的内容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指点:这就是“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作者把这一句概括全段内容的话,写在全段的开头,我们一看就明白了。

第5自然段。

1.自读课文。

2.从上一段学习的内容,我们一看就明白,这一段写的是什么。

3.指点:写的是“爱迪生试制电灯”。这一内容也是用一句话写在段落的开头。

4.谁能根据全段的内容具体说说这一段写的是什么?

5.提示:这一段中的“常常”“实在”“不懈”“终于”这些词语告诉我们什么?(不懈:即不放松。)。

6.齐读全段,突出上面这些词句。

7.结合教学“躺”,发准后鼻音;突出字形教学,写好“身”最后一笔。

教学“供”(gong),就是“给”的意思。组词:供给、供应、供不应求、供销。

8.现在看看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

第一层(第1句):总的说爱迪生试制电灯。

第二层(第2、3句):说爱迪生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废寝忘食地做实验。

第三层(第4句):说他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灯丝。

最后一段。

1.上课一开始,我们说爱迪生是“发明大王”,这是为什么呢?读了最后一段就明白了。

2.齐读。

(五)复述课文。

各自准备,从第3、4、5自然段中择其一段,讲讲爱迪生怎么热爱科学,刻苦钻研。

(六)课后练习及作业。

1.造句:节省顽强合适。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七篇】

时光飞逝,日月交替,转眼之间,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二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这一学期,虽然工作忙碌,但我觉得却很充实。为让明天的工作更精彩,收获更多,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以下总结,与大家来共同分享我的快乐、成长与烦恼。

一、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训练。

首先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参加学校组织的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与此同时,积极投入科研课改的实验之中,进行大胆的实验研究,并利用课余虚心向同行请教,还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上好每一节课,及时反思,撰写教学点滴与通年级老师共享,从而不断为自己的教学水平“充电”。

二、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形成群言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在本班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1、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的朗读训练。三年级的孩子,朗读训练是一个转折。首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最为重要的,在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指名读、教读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其次,我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3、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对同1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开放性,有趣味性,富于想象力的问题,能让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积累语言,通过朗读、背诵、积累好词佳句,积累好的篇章。

三、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针对本班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运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每节课根据每个小组组员的表现,在上课的纪律,积级举手回答问题和朗读课文等方面进行评比,那个小组做得好的,就在评比栏上加一分。这样促进学生自觉守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本班学生上课热情高涨,上课纪律良好。

2、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爱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年级是学生习作是一大难点。首先为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我从学生喜欢的作文选题入手,以写童话、想象文为主,鼓励学生大胆习作。其次,开展读书活动,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坚持做好读书笔记,并定期进行词句积累的评比;特别进行读书小报比赛,开展读书小故事竞赛,评选“读书小明星”等以此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本班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增加,习作能力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四、重视对培优补差工作的开展。

三年级的孩子,接受事物的能力和速度十分不同,这样在学习中难免就会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对于接受快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老师要适当给他们增加学习的难度,对于那些在学习上暂时还有困难得学生老师要及时给与帮助,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相对而言,课堂中对优生的关注度更高,对于后进生没有给予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因此以后还要在课堂中多关注这样的孩子。

2、学生练习习作的差异较大大。学生虽然对习作有兴趣,可少数学生还是无从下笔,或者不能把一件事,一个片段写详实,说明练习还应该加强一些。

本学期我虽然尽了自己的责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严格要求自己,汲取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争取成为一名更优秀的语文老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八篇】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五册的第一课,是1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一个“情”字贯穿全文。课文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的顺序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美丽、团结和充满欢乐。课文通过描写这所民族学校,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戴”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二课时。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师生跟着边拍手边唱。

3、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饰、风俗等。

4、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情况。

5、根据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着重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况,并相机出示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早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小路上走来,他们都高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他们要去哪呢?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三、趣味识字。

1、出示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全体读、)

2、游戏巩固生字。

贴字游戏: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出相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画的智慧树上。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3、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字的书写。

四、整体朗读感知。

思考:民族小学的美体现在哪里?你喜欢哪一段就重点朗读哪一段。

五、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朗读第一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说说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

4、引导体会:“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句话,用横线画下来,课后抄写在积累本上。

5、下课了,同学们怎样尽情地玩耍?如果你也在其中,你想和他们玩什么游戏?

6、这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起来上课、交朋友说明了什么?

7、学习第四自然段: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一边读一边想象,拿起彩笔,画出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六、加深体会,比赛朗读。

1、学了课文,你觉得民族小学美在哪些地方?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出这些美吗?指导体验朗读:

景色美:通过看图体会朗读。

衣着美:指名一学生穿戴上一套白族服饰展现在同学面前,接受大家的赞美后,用高兴、自豪的语调朗读。

行为美:结合“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句子和学生平时的礼仪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友好、光荣的语调朗读。

朗读美:如何读得连小动物都被吸引住了。

2、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参加朗读比赛,先在小组进行,再选出代表参加。

七、课后积累。

1、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

八、布置综合性学习。

可以用文字叙述,就像写简短的日记;可以填表格;可以用画图的形式……注意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交流。

巧用体验移情朗读。

朗读是任何一门语言课都非常重视培养的一种能力,它是任何一个没有语言障碍的人都应具备的一种能力,一堂没有琅琅读书声的语文课无疑是充满遗憾的,因此,培养学生通过朗读形成一定的语感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用自豪、赞美的感情来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刚开始,我用提问的形式问学生:“那些民族小学的同学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学校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加上生活区域与时空和课文所写的内容有差距,因此对课文所写内容没有多少感受,所以朗读起来感情并没有真正表达出来。如何引导呢?看到一名学生带来的一套白族服装,我灵机一动,马上在她耳边耳语了一番,请她套上这套服装。当她再次出现在全班同学面前时,立刻传来一片赞叹声,我看到,自豪与喜悦也漾在了她的脸上。我马上提议:“你能用现在的心情来朗读课文的片断吗?”她有了新的朗读体会,果然读得声情并茂。接着,我又让在坐的全体同学用刚才发自内心的赞叹体验来朗读课文,他们也读得入情入境。由此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感。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九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对任何事物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老人是如何知道商人走失的骆驼有这些特点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这有个谜语谁能猜出答案啊?(课件出示谜语找生读谜语,知道“沙漠之舟”是指骆驼)。

师:同学们真聪明,是骆驼。(欣赏骆驼图片)。

师: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骆驼的资料,有谁能为大家读一读啊?(课件出示骆驼资料找生读)。

师:有位粗心的商人丢失了他的“沙漠之舟”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帮助商人“找骆驼”。

(板书“找骆驼”),指导读准轻声tuo。

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捧起你们的课本认认真真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有哪些角色,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另外在读的时候,画出不认识的生词。

2、读完了,老师想出些词语考考大家好不好?(课件出示词语)。

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师:老师帮大家总结了一下(齐读):课文主要讲了一位商人(走失)一只骆驼,向老人(打听),在老人的(指点)下,(找到)骆驼的事。

二)明确学习要点。

(1)商人丢失的骆驼有什么特点?

(2)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

2、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着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三、研读课文。

(一)研读“骆驼的特点”

1、首先让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先读读课文1-7自然段,边读边想: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请画出。(划好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交流。)。

2、学生汇报骆驼特点。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我们先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然后再说说骆驼的特点?(教师板书:左脚跛;左驮蜜右驮米;缺一颗牙)。

思考:“跛”什么意思?谁能为大家表演一下跛脚走路?

过渡:大家很好的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探究一下第二个问题吧!

(二)探究“如何知道骆驼的特点”

1、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介绍了老人是如何判定骆驼有这些特点的?(第10自然段)。

2、那么谁能说出这段话应该怎样读呢?(不紧不慢地读)。

3、“不紧不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很镇定,不慌不忙,很沉稳)。

4、现在就请大家自由读读出老人的不紧不慢。读完后,请大家用画出老人看到了什么,通过看到的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

5、在因为所以、的句式中,我们知道了因为(原因),所以(结果),这样的句子就叫做因果关系。6、总结骆驼特点和发现特点的原因7、老人为什么可以准确知道走失骆驼的特点?(课件总结)。

四、深入理解,解读推理。

(因为米和蜜终有流光的那一刻,沙漠里也不是处处都有叶子,只有脚印是持续存在的。)。

2、“果然”一词说明了什么?(商人通过老人的指点找到了骆驼)。

五、小结延伸。

师:学到这里,你觉得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六、作业。

1、把今天学的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会有哪些新的发现?把你的新发现,准备在口语交际课上与大家共同分享。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十篇】

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信心,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按一定的顺序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

2.能在倾听和交流中选择“吸引人的地方”,并能按一定的顺序把“吸引人的地方”写下来。

3.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写完后同桌互相修改。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并养成动笔写作的习惯。

1.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习作时抓住“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来写。

2.引导学生能通过一些表达方法具体地介绍景点的特点,习作语言规范、生动,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创设情境法。

课型。

习作课。

教学准备。

课件,片段文章,自己去过的地方的照片或图片。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和信心,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受,按一定的顺序介绍风景优美的地方。

2.能在倾听和交流中选择“吸引人的地方”,并能按一定的顺序把“吸引人的地方”写下来。

1、出示课件,谈话引题。

2、课件出示小青蛙的邀请:请同学们给我当小导游,介绍一下风景优美的地方,或吸引你的地方吧!

3、板书课题:风景优美的地方。

3、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地方找出图片,根据图片说说景物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例如:

三峡风光:雄伟用一句诗形容:三峡天下雄。

黄山奇石:奇特用一句诗形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西湖美景:美丽用一句诗形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国酒门风光:壮观。

(学生在倾听、认同、发现、补充中,丰富习作素材。)。

1.小组交流,激发兴趣。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你介绍的地方有趣吗?从哪里看出很吸引人?(景区名字来历、景物山清水秀、民俗风情、物产丰富、儿童乐园……)。

3、分享交流,增强自信。

(课件出示小青蛙的建议)小青蛙:你觉得你的好朋友说得精彩吗?他介绍了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怎样吸引人?推荐(或自荐)你认为说得好的同学向大家展示展示。

4.铺垫过渡,由说到写。

(课件出示小青蛙的建议)小青蛙:大家刚才介绍了自己喜欢的地方,我真高兴!我建议你们写一写自己去过或想去的地方。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

(1)指导学生回忆《富饶的西沙群岛》,掌握写作顺序。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师小结:地点的转移顺序,又叫空间顺序。我们写一个地方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2)师提出疑问:这次习作,我们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

老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引导总结。

(教师适时板书:选择景点抓住特点依照顺序描述特点)。

(3)学生动笔习作,教师随堂关心和帮助学生。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笔,按照我们掌握的习作方法,把你最喜欢的地方写出来,一写为快吧!

风景优美的地方。

选择景点抓住特点。

依照顺序描述特点。

1.继续完成习作。

2.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修改,同桌互相修改。

3.评讲作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并养成动笔写作的习惯。

学生:准备好已写的片段文章。

教师:准备好实物投影仪。

1、师:请同学们把上次交流的内容,按照习作要求,稍加整理,继续完成习作!

2、学生构思,自主写作、教师巡回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3.展示欣赏,分享自信。

小伙伴青蛙:同学们写得可好了!小青蛙等得不耐烦了,谁充满信心地读一读?

(同桌交流读;发现补充读;抽生展示读;点拨欣赏读……)。

小伙伴青蛙:啊!这么多地方!这么吸引人!小青蛙太高兴了!我要记住大家介绍的好地方,到处去走一走,玩一玩,看一看。我要成为有见识的小青蛙。请同学们认真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吧。再见!

1.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再一次润色。

2.同桌互改。

3.学生展示自己修改好的作文。围绕“顺序抓特点运用修辞方法”等方面来评价。

4.学生再次修改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

课堂:誊写文章到《作文本》上。

课后:寻找描写祖国大好河山、丰富物产的诗歌,做好摘录。

风景优美的地方。

修改方法:按顺序-写清楚。

语言生动。

描写具体。

富有想象。

22 3361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