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教学设计方案【实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学设计的标准范文模板【第一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使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设计思路

统计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统计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数学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

本节课注重体现以下几点:

1、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实践、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对简单数据进行整理,以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有一些初步的认识。

2、注意学生情感的个性化、价值观的多元化得到充分的展示。

由于低年级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化倾向,当讨论如果只买一种水果,该买哪种水果时,这就形成真实的两难问题.学生既要考虑到个体对水果的喜好,又想照顾大多数同学的喜好,真是左右为难.

3、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根据统计结果,六种水果该各买多少的讨论,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想一想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就能知道?

引出课题。

二、引导探索,认识新知。

1、使学生感受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一种水果,记录在统计表里。同桌讨论:如果六种水果都买,哪些水果要多买,哪些水果要少买?

2、绘制统计图。

(1)展示学生绘制的统计图,相互评价.

(2)看统计图表提问题。

三、应用知识。

完成书95页的第一题。

四、课堂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统计?

五、课后延伸。

调查本班同学,把喜欢下面几项活动的人数统计出来。(游泳、跳绳、拍皮球、踢足球、跑步)

教学设计的标准范文模板【第二篇】

教材分析:

《池上》描绘了乡村儿童偷采白莲的可爱的形象,体会诗中优美的意境。

设计理念:

设计本课时,以朗读为主,读中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从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领悟诗的意境。

教学目标:

读出诗的节奏与韵味,理解诗意,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

重点:

感受诗中儿童天真无邪的形象和朴素的美感。

重点解决: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中儿童的形象和诗的意境。

教具:挂图等

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激趣。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有的是从课文中学来的,有的是课后自己学习的,大家愿意把自己知道的,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吗?一句两句也行,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导入。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诗,那就是:(板书)池上。

这首诗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诗人常常临池而立,观察池上独特的风景。本诗就是描写的他在池边看到动人的画面。

二、感知的诗歌,了解大意。

个性化教学设计【第三篇】

论文摘要: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学校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网络教育资源日益丰富;基于internet的教学方式已经深入人心,推动了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学习观念。个性化网络教学系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强调学生自主个性学习,并采用ajax、struts、spring、hibernate等框架技术,使得项目开发过程简捷、结构清晰,并且系统具备很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提高了软件系统项目的可重用性。

一、网络教学的现状

随着internet技术的日益普及, 计算机网络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热点。在网络教学环境下, 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 实现传统教育无法做到的“个性化教育”。但在目前的网络教学中,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质上并没有改变。对网络教学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改变上,同时系统开发一般采用web技术,不能适应网络发展与内容更新带来的变化。为此我们采用assh框架技术研究并设计扩展性良好的网络教学系统,让学生根据自我水平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调用各种学习资源,自我设计学习进度直至达到学习目的。

二、系统框架技术

在程序开发时,我们选择已有的优秀架构可以集中精力处理业务逻辑。在开发网络教学系统时,我们选择了当前流行的j2ee web 应用框架。它整合了ajax、struts、spring、hibernate4四个架构(简称assh 框架)。

ajax全称为“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在浏览器与 web 服务器之间使用异步数据传输,这样就可使网页从服务器请求少量的信息,而不是整个页面。ajax 可使因特网应用程序更小、更快、更友好。[1]

struts中模型是一个action类,开发者通过其实现商业逻辑。视图是由与servlet配合工作的一整套jsp定制标签构成,利用它们可以快速建立应用系统的界面。控制器actionservlet是模型与视图的联系纽带。[2]

spring提供了轻量级管理业务组件的ioc容器。spring通过依赖注入机制,可以在运行期间为组件配置所需要的资源,而无需在编写组件代码时指定,从而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组件之间的耦合,实现组件的即插即用。[3]

hibernate实现对关系数据库的对象化。hibernate不仅能够管理javabean(或者称之为pojo)到rdbms 表的映射,还能够供应用查询和获取数据库中的数据。hibernate事实上是标准的o/r 映射技术。[4]

三、系统分析与设计

系统基本形式为一个交互式动态网站。用户必须登录后才能访问系统,并且不同身份登录后,所拥有的权限是不同的。用户身份有:教师、管理员和已注册过的学生等。每个身份可以注册多个用户,用户可以操作自己权限内的模块。整个系统划分为网络教学模块、智能推荐模块、网上交流模块、答疑模块、网络测评模块、后台管理模块等。

1.网络教学模块

该模块主要有“课程选择”、“课件阅览”、“视频点播”等部分, 提供相关课程的在线教学内容, 如html 网页、ppt电子教案、doc 教学文档、rm、asf教学录像等,这部分是网络教学系统的主要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

2.智能推荐模块

学习内容的选择上,系统根据学习历史记录和能力估计,选择学生没有掌握或是没有学习过的教学内容,这些学习内容是与当前学生能力最接近的。在学习内容的组织上,系统将根据对学生估测的能力和学生的认知风格,选择最适合学习者的内容呈现方式。

3.网上交流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通过“网络论坛”来实现,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在线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充分发挥自和发言权,对课程的某些主题可以在网上展开讨论,发表各自见解,探讨学习心得、交流学习经验等。对疑难问题将设立专门的网页,分专题进行深入、系统、理性的探讨,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同时该模块接受来自各方面对教学的反馈信息,如教学问卷、学习要求及期望等。

4.答疑模块

该模块分为自动答疑和人工答疑两种方式。系统自动答疑是指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通过网络远程提交问题的描述,系统将根据学生提交的问题描述,对问题库和领域知识库进行智能搜索,将对该问题的解答呈现给学生。当没有检索到对该问题的解答时,自动将问题发送到学科教师的留言信箱中,当教师对该问题进行回答后,系统通过发送留言通知该学生。之后,系统将对该问题的解答归纳到领域知识库中,以便其他学生遇到类似问题时,能给予自动应答。人工答疑则是学生将问题直接针对某个老师发送,老师一旦上线给出解答后即反馈给学生。

5.网络测评模块

该模块支持网上自测和正式考试两种类型。学生可以登录后进行网络自测,选择课程及内容进行测试, 可以自己设定章节、题型和难度系数等因素, 然后由系统随机生成测验卷, 自测完成后, 自动阅卷并给出正确答案; 教师以合法身份登录后可以对试题库中试题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同时通过人工或智能组卷方式, 生成试卷对学生进行在线考试。系统可以自动生成并考试试卷, 并且能够对考试结果进行批改、统计和分析。

6.后台管理模块

该模块是网络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人员管理、课程管理、试题管理、论坛管理、成绩管理等。

四、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

1.页面设计

主要采用jsp和部分servlet定制的标签来表现。为了加强用户体验与交互能力,在网页设计大量采用ajax技术来实现,如自动完成、在线提示等功能。

2.课程信息录入流程实现

本系统采用assh框架进行开发实现,下面以课程信息录入为例阐述系统的实现。在响应新增课程数据页面请求时,通过导入课程管理模块的配置文件来完成业务流程的部署。当点击course_上的保存按钮时,将输入数据用set方法存入到courseform中,然后根据调用进行业务处理。在 中页面数据将从courseform中读取。执行成功后将显示页面(course_save_)。对应的coursesaveaction在导入课程管理模块的spring配置文件中指定,也要定义名字为”/coursesave”的受管bean。同时,coursesaveaction 使用到courseservice。要使用courseservice,需要在coursesaveaction 中生成csservice 的get、set方法,并且中对“/coursesave”进行courseservice 的依赖注入。

spring和hibernate 从 中读取和数据库有关的信息。数据库信息包括数据库连接、与数据库结构相对应的映射文件,把它封装在datasource中。然后将datasource注入到sessionfactory中,sessionfactory同时还对课程信息表courseinfo,所对应的映射文件以及hibernate相关操作然后将sessionfactory注入到数据访问类courseinfodao中。courseinfodao中是对courseinfo 表进行保存\查询\删除等基本数据操作,在中需要courseservice进行courseinfodao及其的依赖注入。这样做,使得当courseinfodao变化时,只需修改 给courseservice 实现新的注入就可以了,由此解除了数据访问层和业务层的紧密耦合。

3.事务控制

为了对系统中的事务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采用了spring的声明式事务管理机制。声明式事务最大的优点就是不需要通过编程的方式管理事务,只需在配置文件中做相关的事务规则声明(或通过等价的基于标注的方式),便可以将事务规则应用到业务逻辑中。因为事务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横切逻辑,这正是 aop 的用武之地。

五、结束语

成功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界面, 让学习者乐于学习,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自我发现、自主选择的智能型个性化学习环境,同时创设一个多人在线、互相帮助、协作式学习环境。本文采用框架技术设计的个性化网络教学系统旨在构建一个性能优良、适合网络发展的智能型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view/[eb/ol].

[2]孙卫琴。精通struts:基于mvc 的javaweb 设计与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383-403.

[3]罗时飞。精通spring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29-48,191-224,303-309.

个性化教学设计【第四篇】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8-0014-04

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不断整合,带来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推进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也催化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兴起与发展。伴随着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等理论的提出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我国逐步进入繁荣阶段。然而,信息化教学设计并不是简单地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设计中,它是运用先进的理论(如建构主义理论)作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综合应用各种技术媒介、策略和方法,创设问题情境,以培养并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的系统化过程[1]。

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后备军,其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与未来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对师范生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时,一定要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内涵理解透彻,明确培养的重点,运用先进的理论作指导,严格遵循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切切实实做到科学合理、全面高效的培养。

1 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述

信息化教学设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国际教育领域,引发“教育信息化”备受关注现象,在此背景下产生的教学设计被称为“信息化教学设计”[2]。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密切相关,同时也依赖于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目前,对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还未有统一的定义,但普遍运用的有以下两种定义。

1)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充分、恰当地利用信息资源,科学组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学业成就,并最终成为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卓有成效的自我成长者[3-4]。

2)所谓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策划,创设教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以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5]。

对比乌美娜教授的传统教学设计概念(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6]),可以看出,两种定义的指导理论是不同的――前者主要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而后者则主要以行为主义为基础。它们都强调系统方法的运用和教学设计的目的,但前者更突出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利用,而后者则无提及。信息化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的区别,如表1所示。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时,必须遵循的几个基本设计环节如图1所示。当然这些环节的顺序不一定要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1)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对完成课程后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或技能要达到的水平的描述,是教学设计的输出。教学目标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设计的科学性,有效避免了教学的经验性和随意性[7]。一方面它指导着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及教学资源等的选择,另一方面还充当了学习效果检测的依据。

2)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包括学习者的一般特征、认知风格特征以及起始能力特征等。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具有的有关认知、情感、社会、兴趣、性别等方面的特征都影响着学习信息加工的过程。因此,教学设计应该与学习者的特征相符合,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与学习效果。

3)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学习者必须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等的总和。分析教学内容有助于规定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挖掘教学内容和深刻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的联系,以保证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4)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是师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双边活动过程,由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学生四个要素的相互作用构成,如图2所示。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可以保证科学、合理的教学进度,起到优化教学效果的功能。

5)学习环境的设计。在教学设计中,学习环境包括上课地点(室内或室外)、室外环境状况、室内设备配备情况(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机房)等。学习环境还可以理解为实现某种学习目标,将各种资源和工具有机整合在一起,以支撑、补充学习活动。

6)学习资源的选择。学习资源包括所有能够支持培养学生学习、锻炼能力和发展思维的材料、设施、工具、机构、人等,包括教科书、印刷品以及各种教学媒体、网站、社会文化机构等。在教学设计中应尽可能提供多种资源,以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加以选择、利用。

7)学习策略的选择。学习策略包括学习情境的创设(教学情境、定向情境、迁移情境)、学习模式(协作型学习、研究型学习、探究型学习、资源型学习等)和学习方法(随机进入式、抛锚式和支架式等)的选择等内容。

8)编写评价量表。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制定一套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测评。它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方式,全面、科学地对教学结果做出评价,以此检测教学设计方案的设计质量。

信息化教学设计特征及原则 信息化教学设计除了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密切相关外,还具备它独特的特征:1)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对学习过程的全面质性评价[8]。

这两个特征渗透到学习过程的各个要素中,形成更具指导意义的教学设计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作为学习的帮促者,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起引导、监控和评价的作用,强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和工具来支持学习;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的主线,在具有实际意义的情境中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4)强调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师之间以及跨年级和跨学科的基于资源的“协作学习”;5)注重对学习过程及结果的多样性评价。

2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重点

结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与环节,师范生应具备的教学设计能力可归纳为学习目标分析与编制能力、学习者的特征分析能力、学习情境创设能力、任务与问题设计能力、学习资源设计能力、教学策略设计能力以及评价设计能力等。每一项能力都非常重要,而且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和相互影响。笔者认为,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中,学习情境创设、任务与问题设计、教学资源以及教学策略设计能力的培养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牢固掌握这几项能力有助于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理念的转变与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

学习情境的创设能力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应该注重情境的创设,通过创设与实际经验相似的学习情境,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生动性、丰富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利用原有知识、固有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新技能。

任务与问题设计能力 学习任务与问题设计并不是随意的,首先应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通过学习问题的解决,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完成任务的基本要求;其次,问题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背景、认知能力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最后,问题的设计在确定的概念理论基础上应具备一定的开放性。解决问题的目的不是期望学生一定能给出统一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实践操作、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习资源设计能力 在建构主义下,学习资源不仅指外在于教师和学习者的物化了的材料,还应包括学习者的知识经验。物化材料包括媒体素材(文本、图形、声音、视频等)、“复合型”资源(试题、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电子图书、文献资料等)以及各种网络课程。学习资源设计是指为学生提供支撑其学习活动的各类软件资源和硬件系统,并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网络获取各种相关的信息资源的总和。

学习策略设计能力 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学习策略是指为了支持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安排各元素的程式和方法的能力。常用的学习策略有支架策略、启发式策略、探究策略、竞争策略、角色扮演策略等。在学习策略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以“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学生的学习风格”为主的主观原因和以“学习内容和目标”为主的客观原因等两个方面的因素。

3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由于许多在职教师未接受过信息化教学设计知识和技能的专门培养,导致其在教案的编写上仍沿用传统方法。在教育信息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为了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对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有效培养显得意义重大。根据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要求,高校在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增加信息化教学设计课程,强化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方面知识的学习 目前,大多数师范院校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大都通过开设计算机基础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来实现。而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基本信息素养为基础,并教授学生对Word、PPT及Excel等部分办公软件的基本简单操作。可以说,它只是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对如何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则完全没有提及。另一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虽然设置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设计环节要素等方面的知识,但仅用一个章节来论述,大都处于对理论泛泛而谈的地步,根本无法达到提升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目的。因此,应在师范生的课程中增加相关课程的开设,如信息化教学设计,并保证每个学生人手一本《信息化教学设计指导手册》,以提高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适当鼓励学生用新型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进行设计,以促进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 信息化环境下的典型教学设计模式有基于项目的模式、基于问题的模式、基于设计的模式、基于绩效的模式等。如将基于设计的模式与基于绩效的模式应用于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基于设计的学习(即DBL),包括概念化、创建与测试以及获得知识这三个基本的环节,它是把学习的内容和目标融入设计的任务和要求中,学生利用一定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来支持学习,其学习的结果则反过来检验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9]。它是开放的、非线性的、自由的、循环的模式,如图3所示。绩效技术本起源于教学设计,只是其后来脱离教育领域而在商业领域获得充分发挥。在基于绩效的模式下,教学设计者不只是注重绩效结果,其实他们更注重问题解决方案的选择和设计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

让学生明确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点,牢记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刚接触信息化教学设计,许多师范生总是从教师的角度去进行教学设计,几乎不会或者很少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如果是基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其情境创设、任务和问题及资源设计难免停留在形式上,没有多大意义。而基于“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才算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师范生终究会踏入教师行列,所以高校教师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信息化教学设计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让学生在学校里尽可能轻松、高效地学习,获得管用的生存和成长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恰好也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人为总目标的观点契合。所以如何把“以学生为中心”渗透到师范生的骨髓中显得十分关键。

让学生熟谙信息化教学环节,使其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做到轻车熟路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础和框架。师范生只有熟悉各个环节,才能在设计时做到心中有数、驾轻就熟。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环节包括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分析(一般特征、认知风格、起始能力)、教学环境分析(包括国家及学校各部门对教学的政策、现有的支持教学的工具)、教学资源分析、教学情境分析(包括定向情境、教学情境、迁移情境)以及教学评价量表分析等。

注重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践,强化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技能 教师在上信息化教学设计这部分内容时,应加强学生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践。如多让学生对典型教学案例进行设计,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以及自评的方式,促使学生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的修改、完善,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设计能力的效果。同时,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到学校实习的机会,使学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为一门实实在在的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通过进行实践研究,不断提高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

22 12370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