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汇编20篇】
通过少年闰土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理解乡土情怀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少年闰土教学设计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小学六年级语文《少年闰土》优质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写的四件稀奇事,了解闰土是一个勇敢机智、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感受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4、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学习四件稀奇事,了解闰土是怎样的人,体会文章中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
理解“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等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时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儿时的伙伴,当母亲和他提起这位朋友时,他的脑海里就忽然闪出一幅神奇的画面。
2、出示课文插图(生看插图)
3、课文哪一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第一自然段)
齐读这一自然段。
4、你觉得写得怎么样?(很美)你从哪里体会到很美呢?
(深蓝……)颜色,是啊,作者把这些色彩写得浓重,你能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让老师也感受到这美景吗?
5、他就是少年闰土(板书:少年闰土)让我们亲切地呼唤一下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大家想认识这位少年吗?好,那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课文,让我们来认识认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遇到有什么问题或不懂的地方请作上记号。
2、出示句式:( )的少年闰土
读了课文,你想填什么词语? 知识丰富(板书)
3、课文中哪一句话总的写出了闰土的“知识丰富”,请用“——”划出来,指名说,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这是我以往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4、闰土的心里都有哪些稀奇事呢?请同学们默读后概括。
交流、板书:瓜地刺楂
雪地捕鸟
海滩拾贝
沙地看跳鱼
5、这四件事中你最喜欢哪件事呢?请选择一件你最感兴趣的事好好读一读,想一想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闰土的特点,并闭上眼睛好好想象一下场景,当然也可以跟你同桌交流感受。
品读,感悟
三、学习课文(一)讲读“雪地捕鸟”
1、指名说,你从这件事中看出闰土的什么特点?
(聪明能干)板书
作者是通过哪方面把闰土的聪明能干写出来的呢?(动作)请大家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指名说。
2、看闰土捕鸟这么有本事,你会对他产生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敬佩)
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话呢,注意读出敬佩之情。
3、你读得真不错,喜欢读的同学一起来读这句话吧,读的时候该强调些什么呢(动词)
4、这一部分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二)讲读“瓜地刺楂”
1、指名说,你从“瓜地刺楂”这件事中感觉到什么?板书(机智勇敢)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的机智勇敢呢?
提示:我们写作文常常通过人物的——生接:语言、动作、神态等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3、你能把他的勇敢读出来吗?指名读。
4、这样吧,每位同学在旁边找一位同伴把这一部分好好读一读吧。指导两名同学分角色读。
5、这一部分内容与哪一部分相呼应?
(三)学习海滩拾贝,沙地看跳鱼
1、指名读,说说这两件事看出闰土什么特点?(见多识广)板书
2、齐读
四、理解闰土的外貌
(1)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想一想,外貌与生活环境有什么联系?
(2)讨论交流,作者在课文中为什么没有写“我”的外貌呢?是不是作者鲁迅忘了写了吗?请你根据刚才我们讨论的结果和课文中“我”的身份,补写“我”的外貌。
五、结果、拓展
板书:
少年闰土
稀 瓜地刺楂 机智勇敢
奇 雪地捕鸟 聪明能干
事 海滩拾贝 见多识广
沙地看跳鱼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3、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特点。
4、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齐读)《少年闰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你都知道了哪些内容?(生答略)
二、从写作手法入手,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师:听说闰土要来,我的心情是什么样的?(高兴)为什么?
师:因为年龄相仿,因为听说他有本事,所以很盼望他来。(师板书:盼望)我们也一起来认识认识这位少年,初次相见闰土是什么样的?谁来读一读?(生读第四自然段。)
师:这是一段什么描写?(师板书:外貌)你能读出哪些内容?
生交流
师:毡帽和银项圈是四川一带的孩子独具地方特色的装饰,作者短短几句话的外貌描写,却抓住了闰土的特点,使人物更加鲜活起来。你还了解哪些写人的基本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本文重点应用了哪种方法?(师板书:语言、动作)
师:是呀,朋友在一块总有说不完的话,就请你们把闰土和我的对话找出来,认真读一读,想一想从闰土所讲的每件事中,使你对闰土有了怎样的认识?
预设:生:雪地捕鸟使我们认识了聪明能干的闰土。
生:海边拾贝使我认识了见多识广的闰土。
生:看瓜刺猹使我们认识了机智勇敢的闰土。
生:看跳鱼儿使我们认识了生活丰富多彩的闰土。
生交流。师相机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读课文,借助语言和动作描写,了解了人物特点。这些有意思的事,你们经历过吗,听过吗?像这样没经历过的事是什么事?
生:希奇事。
师:异口同声,你们都读得很仔细,都知道用书里的词。(板书:希奇事)
师:这些希奇事如果要你和闰土一起去做,你最想干哪件事?
(生答略)
三、总结写法,引出16自然段。
师:多么精彩传神的对话啊,一个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闰土形象再现在我们眼前,真是呼之欲出啊,我听了闰土这些话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同学们一起看看第十六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些什么
生默读。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作者对闰土的喜爱,以及闰土脑子里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对他充满了羡慕。(师板书:喜欢、羡慕)
生:我读出了作者对闰土充满了羡慕,他往常的朋友都和他一样,只看见高墙四角的天空,不像闰土生活丰富多彩。
师:是啊,孩子们你们都读出自己的的感受,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我不懂最后一名话,四角的天空。
师:那么什么是四角的天空啊,你们一起看吧,庭院深深,高墙耸立,这就是四脚朝天的天空,当闰土再干那些稀奇事的时候,我又在干什么呢?
预设:当闰土在雪地捕鸟的时候,我…
生:我在暖暖的火炉边背一首首诗。
师:当闰土在海边的拾贝的时候,我…
生:我在墙脚边捉蛐蛐呢。
师:天地真狭窄啊。当闰土在看瓜刺猹的时候,我…
生:我在书房认真的读书。
师:当闰土看跳鱼儿的时候,我…
生:我正在看树上的鸟儿高高地飞着。
师:难道一个少爷还不如一个农村的少年吗?想想看?
生:作者就像一个井底之蛙,仰望着天空,而没有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感
觉大自然地美好。
生:文中的我确实是饱读诗书,而且深深感受诗之精华,而生活中是单调的,
狭窄的,没有闰土的丰富,我想作者是想衬托出闰土的见多识广。
师:孩子,你读懂了我的心,也读懂了作者的心啊,面对一个聪明能干的闰土,面对一个机智勇敢的闰土,面对一个见多识广的闰土,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生:啊,闰土的心里……
师:闰土这位新朋友有着
生: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四、总结升华
师:在即将离别之时,我的心里有太多的…
生:舍不得、留恋。(师板书:不舍,生读最后一段)
师:(出示分别图片)想象他们可能说些什么?
师、闰土虽然走了,但这位与众不同的朋友和他讲的那些稀奇事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师:(出示第一自然段)在深蓝……
五、拓展延伸,再识闰土
这样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一直定格了三十年。 我和闰土分别近三十年后,再一次相见了,见面时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生猜想)
师: “我”与闰土又一次相见了。可是,这时出现在“我”面前的闰土已经不是那个“天真活泼、勇敢机智”的少年了,他满脸皱纹,双手龟裂,反应迟钝,动作笨拙,叫“我”简直难以相信。你们想知道这方面的情况吗?请课后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少年闰土》就是从中节选的。
六、板书设计:
方法
盼望 聪明能干 ↓
喜欢 → 少年闰土→ 见多识广 外貌
羡慕 机智勇敢 语言
不舍 生活丰富多彩 动作
七、作业:
1、仿照课文的写法。描写老师或同学的外貌。要求不写名字,只写特征。写好后,请同学猜一猜写的是谁?
2、(选做)阅读《故乡》交流体会。
《少年闰土》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形象。
2.体会“我”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体会他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
2.能说出“我”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快速阅读课文,回忆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相机板书(回忆、相识、相处、离别)
2.指名读在“我”记忆中的闰土;指名读初次相识的闰土。
二、概括“新鲜事”
1.过渡:相见后闰土给我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根据自学提示自读6-17自然段。
2.读后汇报,相机板书: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三、再识闰土
“看瓜刺猹”
1.过渡:这四件事情中你对哪个事情最感兴趣?课文描写最详细的是哪件事情呢?我们一起读一读看瓜刺猹的事情。
2.引导学生思考:你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相机板书:机智勇敢、聪明能干)
3.指名读,读后指导,分角色读。
“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
过渡:令我难忘的何止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都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现在同学们小组合作,按小组合作任务单完成学习任务。(相机板书:见多识广)
4.分角色读6-17自然段
四、“我”的内心世界
1.听了闰土给我讲这么多新鲜事,我的内心又是怎样的呢?读18自然段,找出内心感受最深的一句话。
2.高墙的四角的天空:
过渡:庭院深深,高墙耸立。“我”在高墙里能做些什么呢?与闰土进行对比,你的感受是什么。
五、离别
正月过去了,闰土便回家了,我与闰土依依惜别,虽然相处时间短暂,但这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闰土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六、拓展阅读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个富有活力的少年长大后是怎样的呢?课后有兴趣的同学读一读鲁迅的《故乡》。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4
一 、揭题解字,感知大师文章条理清
1、今天咱们要去认识一个海边的少年(板书:闰土)这是我们著名作家鲁迅的作品。
2、课前布置了大家朗读课文,你们读了吗?那老师要检查一下,你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出示句子,引导理解文中一些文言文的词语的意思)
小结:请大家翻开书,再轻轻读读这些句子。当时正是文言文和现代阿拉文库交替的时代,所以读鲁迅那一代作家的文章,经常会碰到类似的情况。刚才大家用联系上下文换一个词,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或借助工具的方法来读懂这些词语。这就是非常好的理解方法。
3、课文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下面根据你对课文的阅读,思考一下文章的写作顺序,完成下面一个练习。
(出示练习题1:认真朗读课文,请按照课文写作的顺序进行排列。)
相处 离别 回忆 相识
【设计意图】
二、读批并重,感知大师文章画面美
1、理清了文章的顺序,也就了解了文章的大意。说起这段回忆呀,对于作者的确可以说是刻骨铭心。(出示第一段)请你轻轻地读这段话。
(一)环境描写,读出色彩。
(1)谁来读读第一句话。(随生的朗读及时评价)
(2)朗读,最重要的就是读着眼前的句子,脑海里就浮现自己所描绘的画面。请你来读出那些美
丽的色彩。
(3) 让我们美美地读第一句话。
(二)人物描写,学习批注
(1)谁来读第二三句话?
(2)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几个少年,你会用什么词?
(3)咱们把自己刚才阅读的感受写在这个句子的旁边,这就是批注。老师选一个词语,你可以用
自己的,也可以选择同学的。(板书机智勇敢)
(4)谁能把这个少年的英雄不凡、机敏读出来。
(三)对比朗读,感受变化
师:下面,我们合作朗读这段话,你们读第一句,我读后面两句。大家看,如果第一句描写的
是 景物 ,那么第二三句话描写的就是人物 ;如果说景物是静态的描写,那么人就是;如果读静的景物用舒缓的语调,那么读动的人物就需要用 ;读景物要读出它的色彩,那么读人物就要读出他的;动静相生,我们就来比比谁读得更好。
(师生合作朗读)
【设计意图】
三、读中品味,领悟大师文笔妙
(1)作者课文一开头,就在美丽的环境中烘托出一个机敏勇敢地少年,不仅让我们读出了作者对
这一画面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对少年充满了兴趣。那么赶紧让我们去见见闰土的真实面貌吧。(出示外
貌的句子)
(2)眼前的闰土,如果要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你会用一个什么词?
(生:健康活泼朴实可爱 等)
(3)像刚才那样选一个词批注在句子旁边。老师也选一个词。(板书:健康朴实)谁来读这句话,
读出他的朴实可爱。
(4)从作者对闰土的外貌的描写,你发现了什么吗?想想我们描写人物外貌一般怎么写?(写头
发,鼻子、眼睛。特别喜欢写眼睛,一写女同学就是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写男同学就是炯炯有神,都长一个样。)而作者这儿呢?老师读到这儿就想到一位漫画家丰子恺。老师带来了他的两幅作品,你们会发现这两位大师在描写人物上有共同点。(出示图画,生评价)你看,两位大师都没有细致刻画五官,但是,读着这样的描写,看着这样的漫画,孩子的天真,祖母的慈爱,家庭的融洽感受到了吗?闰土的朴实健康感受到了没?他们不仅特点鲜明,还很传神,你知道为什么吗?(引导学生了解抓住人物最大特点来写)
(5)没错,抓住人物最大特点,哪怕是寥寥数笔,也能写的活灵活现,对于鲁迅这位城里的少爷
来说,与他年龄相仿的闰土,最大的特点不是他的眼睛,鼻子,嘴巴,而是 紫色的圆脸,因为城里的孩子都是白皙红润的。而是戴的小毡帽和脖子上的银项圈。(引导生自己说)
总结:从这我们可以得到启发:描写人物一定要抓住最大的特点来写。(师提示:如果眼睛有特点也可以写)
【设计意图】
四、创意读文,聆听大师心中情
(一)概括趣事,感知丰富
1、年龄相仿的很快我们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一起时,我最经常做的事是什么?听着他滔
滔不绝地讲述,我发出了怎样的感叹?无穷无尽写出了( ),稀奇则写出了()文中描写了他讲述的几件事呢?
(引导学生用四字词语归纳第一件事)
然后让学生用四字短语概括出另外三件事。幻灯出示:(雪地捕鸟)--( )——( )——( ) (引导学生概括)
(二)品读省略,感受能干
1、这四件事无论哪一桩,哪一件,都让作者觉得是、 这些事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撩拨着“我”的心。而且大家发现没有,在闰土每一次讲述的最后,总会出现一个标点符号。
(生发现省略号)
2、找找有几处这样的省略号?(生读一处,师出示一处,并请 说说省略的是什么)
3、你看,读着这些省略号,我们似乎看到作者(向往)的心。听着闰土娓娓道来、滔滔不绝,此时在我的心中,闰土简直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形容呀!
(生可能答:见多识广 知识渊博 神通广大 聪明能干)
4、真会用词,请你选择一个词写在课文边上。老师也选择一个。(板书)
(三)串读故事,感受渴望
1、闰土就是这样见多识广,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比如,第二天“我”要他捕鸟的时候, 他说——
( 生读雪地捕鸟) 若生读得不够好,引导:你想呀,闰土再讲这些事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神
情?那哪位同学读出这种神气和自豪来。(生再读)
师: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闰土又对我说——(生读月夜刺猹)师随机点拨:轻点,你这样会把猹给吓跑的。它不咬人么?(生继续读)
师:不愧是见多识广的闰土。更妙的是,我们沙地里——(生读)
2、听着闰土滔滔不绝的讲述,“我”不由自主地羡慕——(出示句子:我素不知道天下有?)
3、“我”又情不自禁地感叹——(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
4、“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让你想到一个成语——(井底之蛙)
5、是的,当闰土在雪地捕鸟的时候,我在我在,当闰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时,我在 。
6、所以闰土讲述的无论是哪一桩哪一件,对于我来说,唤起的一再是这样的感觉:(出示句子)这是什么样的感觉呢?(不知道)是呀,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并不知道,我也没有知道,我素不知道,我所不知道!这一连串的不知道背后,是一种怎样的宣泄、一种怎样的遗憾地感叹,一种怎样真切的向往啊!你觉得作者不满什么?你觉得作者遗憾什么?你觉得作者向往什么?(让学生回答)
8、是呀,我们读懂了文字,还读懂了文字背后的情感。让我们带着这种不满,带着深深的遗憾和满怀的向往一起来读!
(生齐读:啊!闰土的心里)
【设计意图】
五、体味涵咏,课外阅读大师文
1、可惜正月过去了,来!捧起课文一起读最后的离别!
2、 我的哭泣和哀求并没有挽留下闰土。这次一别后,从此再也没有见面。当我收到闰土托他父亲带给我的一包贝壳和几支好看的鸟毛时,我知道闰土没有忘记我,而我的脑海里自然也浮现了那美丽的乡村画面。 (女生读第一自然的景色描写)。
而当我把城里孩子的一些新鲜玩意托人送给闰土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那个勇敢机智的少年(男生读第一自然的三四两句话)。
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当我遭遇父亲病故,家道中落,又辗转求学,孤独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儿时的伙伴——闰土,想起他,我的脑海中自然就会浮现这样绝美的景象。 (全班齐读第一自然)
三十年后,我重新回到故乡,当母亲说闰土要来看我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又闪过了这样一个美丽的画面。咱们能背的就背,不能背的就捧着书朗诵! (齐读第一自然)
总结延伸:三十年,这幅美丽的画面就烙印在我的心中。画面中有这样一个(再次读板书),三十年后,再见到的闰土是怎样的呢?和记忆中的闰土一样吗?有兴趣的同学去阅读鲁迅的作品《故乡》。
《少年闰土》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胯下等词语。
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指导课后思考练习4。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预习课文
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2、利用课件检查学习情况
(1)生字中的特殊部首:拜(手);允(或儿);畜(亠)
(2)正音
(3)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3、质疑(可简单写副板书,便于在下面的学习中反馈)
四、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1)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 )
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板书: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五、指导课后思考练习4
1、课件出示要求及插图。
2、课件出示摘录的内容。
3、什么是人物的外貌,让学生结合闰土外貌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4、课件出示范例,让学生自己读、说、评、议。
5、小组同学互相启发,练习说一说自己要描写的人物外貌。
六、理清四件事的顺序
1、提问: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
2、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
4、师生评论,调整板书:雪天捕鸟夏日拾贝月夜刺猹潮汛看鱼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3、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短谈话后,导入新课。
二、教师引导学习看瓜刺猹
1、课文中哪几件事重点描写了闰土的动作?
(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儿没有写出闰土的动作,所以这件事不算。)
2、在这几件事里,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3、学生畅谈
【(1)看瓜刺猹。因为这件事是文章中主要描写的一件事,课文中先后出现了两次,写得最详细。
(2)学生以前根本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听后感到很新鲜,所以印象最深。
(3)作者写得生动,特别是你听月亮地下,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突出了闰土勇敢、聪明、能干的特点,所以印象最深。
(4)一读到这儿,眼前就浮现出一幅少年闰土在月亮地里勇敢刺猹的画面,所以印象深。
(5)这一段不仅给我们的印象深,而且留给作者的印象也很深。课文一开始写作者回忆中的少年闰土的形象,也是看瓜刺猹的画面。这一段最能突出少年闰土动作上的特点。】
适时板书:聪明、能干勇敢
4、教师小结:好极了,这一段话最能突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勇敢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谁的脑子里已经浮现了这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5、引导同学们想象第一自然段描述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看瓜刺猹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晚上);当时是什么样的天空,(深蓝的天空);什么样的圆月,(金黄的圆月);什么样的西瓜地,(碧绿的西瓜地);什么样的银项圈,(明晃晃的银项圈)。作者就是抓住了这几种不同色彩的景物特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般的美妙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轻声齐读让大家一次又一次地体会感情。
7、在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中,其中有一个少年其怎样讲?(那中间,课文中指西瓜地。)
8、同学们,作者对三十年前的朋友如此记忆犹新,可见看瓜刺猹这件事给他的印象是很深的。现在请同学们把描写少年闰土勇敢刺猹主要动作的词语找出来。
(1)学生找后回答。
(2)教师板书:听、捏、走、看、刺
9、看瓜刺猹动画演示
(1)再次体会感情
(2)引导背诵(可以演示动画进行提示)
三、学生自学捕鸟、捡贝壳两件事
1、说说看瓜刺猹这件事我们是如何学习的?
2、谁能给大家说说其它两件事,又表现了少年闰土的什么特点?
3、学生畅谈(先读原文,再谈体会)
4、适时演示捕鸟动画,加深理解和体会。
【(1)从捕鸟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的特点。
(2)从这件事,还可以看出闰土知识丰富,他能认识好多鸟,我们却不然。
(3)从闰土捡贝壳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他知道好多种贝壳的名字。】
适时板书:见识广扫、支、撒、拉
3、师小结:同学们都谈得很好。大家通过对少年闰土看瓜刺猹、捡贝壳、捕鸟等事情的学习讨论,对少年闰土动作上的特点领会得不错,一个海边农村的少年形象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四、学习父亲允许闰土来管祭器部分
1、现在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
【因为那一年作者家是大祭祀的值年,一个忙月忙不过来,所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从此他俩就认识了。】
2、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呢?
【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闰土和他仿佛年纪,又会装弶捉小鸟雀,想和他玩,所以盼望他早点来。】
3、仿佛在这里当什么讲?(类似、差不多、相仿、接近)
4、谁能结合句子再给大家说说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的父亲答应让闰土来管祭器,作者非常高兴,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闰土年龄和他差不多,还会装弶捉小鸟雀,所以盼望他早点来。)
板书:我盼望
五、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人物的语言
1、现在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少年闰土的几件事?是采用什么形式讲的?(四件事,对话形式。)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闰土的语言,我的语言及作者的插说部分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中划出来。
3、学生默读勾划。
4、谁把闰土的话给大家读读。
5、在闰土讲的这几段话中,你对哪一段话最感兴趣。请在小组内给同学们讲讲。
6、小组讲。
7、小组讨论结束,请把你最感兴趣的话给大家说说。
【(1)我觉得闰土讲看瓜刺猹这段话最有趣,特别是讲闰土刺猹时的动作,连用了几个动词,讲得那么逼真,把一个海边少年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2)我觉得闰土捡贝壳那一段讲得好,他不但把海边美丽贝壳的颜色、样子都介绍给我们这些没有见过贝壳的孩子们,而且还使我们爱上了海边的那有趣的生活。
(3)我觉得这句话最好: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
(4)我觉得看跳鱼儿这段话最好,原来我只知道海洋里有鱼,但不知道还有像青蛙似的长着两只脚的跳鱼儿,从中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
(5)我觉得闰土说的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从中可以看出闰土通情达理、朴素可爱的性格。】
8、刚才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确实感到闰土所讲的这几件事,都是生长在海滨的农村孩子最熟悉的事,也是少年儿童生活中的乐趣。这几件事,生动地显示出少年闰土确实是一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从小就热爱农村生活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现在集体朗读插叙部分,体会这几段话的意思。
2、那时候只是无端地这一段话插在了我与闰土的对话中间有什么作用?无端如何讲?两个破折号有什么用?(说明我知识贫乏,什么也不知道。黑暗的封建教育制度脱离实际,脱离生活,并非我念书不用功。两个破折号的用法一样,表示注释作用。)
3、读第14、16自然段
(1)闰土的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闰土知道这么多,那么做为少爷的我呢?(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什么呢?师生对答:
师生
闰土知道雪天在沙地上如何捕鸟
而我却不知道
闰土知道夏天去海边拾贝壳
而我不知道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闰土有看瓜刺猹的经历
而我不知道西瓜还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闰土会在潮汛来时去看长着两个脚的跳鱼儿
而我听也没听说过还有这样的鱼儿
这许许多多的新鲜事,我从来都不知道。
(2)小组讨论、交流:
①我往常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富家子弟)
②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样都生活在深宅大院,不能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
③这一自然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板书:羡慕佩服向往
七、学习分别部分
过渡:正因为闰土知道得这么多,所以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我很高兴、快乐。可惜,正月很快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分别的时刻到了,这时,我和闰土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来?
1、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以体会(急、躲、托、送)
2、课件演示第二幅插图,想象我和闰土是得怎样告别的,再说一说。
板书:难舍难分
八、小结学习情况
1、反馈重难点的质疑
2、让学生自己谈谈在写人文章的学法上及快速阅读方法上的体会、收获。
九、布置作业
完成习题精选的练习
附: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指定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4、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从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少年闰土
二、交流字词的学习
解词:
其间:其中。
素:向来。
便是:就是。
无端:无缘无故。
如许:如此。
希奇:稀奇。
三、指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层次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分析题目
闰土:
1、身份;
2、年龄;为什么叫“闰土”?
二、朗读课文,师生分析
1、“我”与闰土的相识的原因:
⑴ 不同的社会地位:“我”──富家少爷;闰土──穷苦农民的儿子。
⑵ 闰土的外貌描写。
2、“我”为他的到来感到高兴,为什么?
⑴ 年纪相仿。
⑵ 捕鸟、月下看瓜、捡贝壳、看跳鱼。
3、教师总结。
三、学习第三部分
“我”与闰土的关系很好,“我”的心情:
由盼到见。
“我”第一次见到闰土时,他的外貌描写。
四、文中两次写闰土的外貌,作用是什么
你有什么体会?
五、课文闰土给“我”讲了几件事
总结闰土的性格特点。
(勇敢机智、聪明能干、知识丰富。)
“无穷无尽的事”指什么?
“我”与闰土相比,有什么不同?
六、总结全文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总结学法:
快速阅读。
七、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少年闰土》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闰土给我讲了那四件事。
2、通过闰土的动作、语言,体会闰土的性格特点。
3、体会与闰土交往后“我”的感受。
4、模仿课文的写法,剪画写自己的一个朋友。
教学过程:
一、古诗背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复习提问:
1、听写生字词: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
扭、胯、套、窜。
2、复习写作思路:
本文通过(),表达()。围绕这一中心思想,课文先写了(),再写了(),最后写了()。其中重点写了(),因为()。
3、背诵第一自然段;回顾闰土的外貌特点。(板书)
三、导入新课,交代重点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少年闰土》。
2、本节课的重点是抓住闰土的动作、语言,体会闰土的性格特点。
四、阅读理解:
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找一找闰土给我讲了哪几件事?
汇报并板书:
(1)雪天捕鸟;
(2)夏日拾贝;
(3)月夜刺猹;
(4)潮汛看鱼。
2、细读这四件事,第6到16自然段,想一想:闰土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这些地方主要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要点。
3、体会与闰土交往的过程中“我”的感受,并进行造句练习。
4、回读全文,整体感悟。
五、剪画写:
1、导入:鲁迅对少年闰土的描写可谓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其实,我们身边也不乏少年闰土这样的朋友或伙伴。我们能不能也像鲁迅这样来写一写呢?
2、检查、展示课前布置的剪画作品。
3、结合自己的剪画作品,想一想:这个朋友的什么特点?你想通过哪些具体的人物描写来突出他(她)的这一特点?然后动笔写一写。
4、展示读文,注意点评。
5、课后作业:修改剪画写作文,并誊抄到作文本上。
《少年闰土》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写的事情,感受少年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本文课文插图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抽读课后题1(1),贴挂图,放第一自然段的课文录音,师以教鞭随录音指图。
尔后提问:这少年是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少年闰土)少年闰土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勇敢机智)那么,课文中哪几句话突出反映了少年闰土的这一形象呢?
(抽答,然后齐读“其间……逃走了”一段话。理解“其间”和“猹”两个词语。)
为了衬托闰土的形象,课文开头描写了哪些景物(天空、圆月。西瓜),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深蓝,金黄、碧绿、)
情感朗读指导,齐读本自然段,体会梦幻般的美景衬托下的少年英雄形象。
2、学习第二大段。
师:“闰土”在当时和“我”是什么关系?
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更是一对好朋友)
带着问题,深入探究
1、闰土这个名字是怎样来的?指生读第3自然段。看哪位同学能解释。理解“五行”的意思。(五行:指水、金、火、木、土)
2、就是这样一位少年,我们初次见面是怎样的情景?齐读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清楚这是对闰土的外貌的描写)议:闰土的外貌描写给你怎样的印象?
3、闰土和“我”不到半日,便熟识了。第二天他给“我”讲了好多“稀奇的事”。(课件出示闰土给我讲稀奇事的课文插图)他给我讲了哪些稀奇的事?自由读文,用小标题表示。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雪地捕鸟、拾贝壳、看瓜、看跳鱼儿)
4、在这几件稀奇事中,你对哪件最感兴趣?为什么?(用自己的话说最感兴趣的事,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请有声有色地朗读你喜欢的段落,读出你的感悟。(小组内读,相互评价;推荐读)
5、再读读这四件事,从中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闰土是个天真、活泼、机智、聪明、见识广的农家少年)
6、和“闰土”相比,“我”是怎样的人?指读有关句子。(此处重点处理:“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闰土“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明闰土的知识丰富。而“我”和我的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说明“我们”只能在一个小天地里活动,看不见外面多姿多彩的有趣的世界。闰土知道的事情,我和我的朋友都不知道。)
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抓住重点,深入探究
闰土讲的四件事中,哪一件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快速默读课文。小组内交流后发言。(学生根据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自圆其说即可)
再浏览全文,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闰土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研讨表达,体会写法
教师: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个共同的体会:闰土是个活泼可爱的少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去写闰土的?请同学们画出有关句子,自己读一读。
引导学生体会是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去刻画少年闰土的形象的。学生读所画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
(1)重点处理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两处对闰土的外貌描写。
①月夜闰土刺猹的场景。
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对表达的作用,可以用舒缓的语气,体现出静谧的特点。人物描写可以用略带兴奋的语气来读,把人物的机敏勇敢通过语气体现出来。
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背诵第1自然段。
②“我”和闰土初次见面的情景。这是对闰土的第二次外貌描写:紫色的圆脸、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见人怕羞。指导朗读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平缓的语气去读。
(2)闰土和“我”的对话部分。
这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可采用先自读、后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注意:闰土讲的这些事,“我”是不知道的。所以读闰土的话可以干脆利索,体现他的聪明能干;读“我”的话时,可以读出好奇和佩服、羡慕的语气。
教师小结:作者是抓住了少年闰土的外貌、动作、语言等去刻画人物特点的,通过这几方面的描写,一个天真活泼、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再读全文,拓展延伸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闰土和“我”的交往过程,想象少年闰土的形象。
教师:同学们,“我”和少年闰土尽管家境不同,一个是富家子弟,一个是穷苦孩子,却结下了纯真的友谊。然而,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时,闰土的巨大变化却让“我”大吃一惊。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历尽三十年的沧桑之后,“我们”还是那么亲密无间吗?如果想知道,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我们将利用阅读课交流读书体会。
布置作业
课文中闰土那纯朴可爱的形象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试着学习课文抓住人物特点的写法,写写你身边的一个小伙伴的外貌吧。
板书设计:
26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少年闰土》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1881—1936)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城里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原名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鲁迅”是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础;杰作《阿Q正传》的发表,为新文学历史树立了一座丰碑,对中国作家和世界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卓越的文学成就,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宝库,而且也是对世界文学的巨大贡献。鲁迅是世界文坛上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二、相识闰土
1、我与闰土结识的原因?
2、我听说闰土要来,心情怎样?从课文哪里可以看出来?传说中的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为什么我对他有这样的感情呢?
三、相见闰土
1、我和闰土第一次相见,闰土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是什么描写?你从中可以看出闰土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外貌描写重点讲解)
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2、“我”喜欢这个真实的闰土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相处润土
1、“我”和闰土相处时,润土给“我”讲述了那几件好玩的事情?
2、“我”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场景?(重点赏析)
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面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3、从这几件事当中你可以看出润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五、相别润土
1、当闰土要回家,“我”和他各有什么表现?想想他们话别的场面,写出来并进行表演。
“我”:润土,你就再待几天吧,我舍不得你走。润土:我也想,可是我爸爸不让。“我”:终于下雪了,我还想和你一起去捕鸟呢!润土:可是我们要走了,我真舍不得离开你。(哭)还有,夏天你去我家玩,我带你去捡贝壳,看跳鱼儿,守西瓜
“我”:嗯,我一定去!
六、回忆润土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七、总结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背诵第一自然段。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的思想感情。
3、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和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重点难点:
1、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和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2、体会“我”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二 课 时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通过闰土的外貌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二、教学准备
鲁迅先生的图片、相关资料,描写闰土外貌句子的投影片。
三、教学环节
(一)了解鲁迅
1、(出示鲁迅的图片)鲁迅先生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浓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文学家。
2、同学们对鲁迅还有哪些了解?相互交流交流。
3、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1篇节选鲁迅先生写的文章──《少年闰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随机纠正。
2、默读课文,给文中的生字注上音序、部首、结构、笔画。
3、反馈学习情况。
课文中有些词语,可能读起来会感到陌生。在读完课文后,集体交流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以便理解课文内容。
(1)可以采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其间、无端、素、如许、单知道”等词语。
(2)可以通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祭祀、值年、五行、竹匾、秕谷、潮汛、跳鱼儿”等词语。
4、“闰土”和“我”是什么关系?
(“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
(闰土和“我”是仆人与主人的关系。)
(三)初识闰土,学习外貌描写。
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
[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随机出示句子。)]
(1)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2)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
2、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描写了闰土的外貌。
(出示第一自然段以及图片。)
3、从闰土的外貌中,你知道了什么?
(集体自主交流,照顾好“学困生”,激发情趣。)
4、第一自然段也描写了闰土的外貌,从中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少年?
(天真、活泼,很受大人疼爱的健康的海边少年。)
(四)练笔,进行仿写。
1、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抓住人物的特点)
2、用几句话描述同学外貌,请大家猜猜说的是谁?
四、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
年少、健康、活泼
第二课时
一、课文简说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目标
1、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2、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三、教学环节
(一)读课文,感悟人物的特点。
1、从课前或上节课,边读边勾画的内容,细细体会所勾画的内容。
(二)共同交流。
1、出示文中句子:(用毛笔书写在纸幕中)(课件)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
2、从这些描写中你能看出什么?(闰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课件)
很受大人疼爱
健康的
朴实天真
板书:
闰土是个 海边少年。
(框着的内容书写在纸条上,在课中粘贴。)
师:是啊,这是一个多么讨人喜欢的海边农村少年,文中的“我”喜欢他,是因为什么呢?
3、读课文找原因。
生:文中的“我”喜欢闰土是因为“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问:“我”往常的朋友是哪些人呀?
生:是和“我”一样的少爷。
四、深刻感悟
师:是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课文中讲了几件事?
1、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在文中勾画出来。
2、学生概述。
板书:
雪地捕鸟──聪明
海边拾贝──能干
闰土 看瓜刺猹──机智勇敢 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
看跳鱼儿──见多识广
3、体会印象深的事。
师:在这几件事中,作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
生:看瓜刺猹。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件事最惊险,最刺激,作者写的也最详细。
师:讲的真好。请同学们阅读提示走进这四件稀奇事,你会对朴实天真的海边少年闰土有更多的了解。
4、出示阅读提示。(课件)
5、根据阅读提问学生自学。
五、集体交流
1、师:你从哪些文字中了解到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看瓜刺猹这件事表现了闰土的机智勇敢。(在板书第三件事
后板书:──机智勇敢。)
师:说说理由。
生:“月亮地下,……轻轻地走去……”从这句,看出闰土很勇敢。
师:月亮地下,猹来了……,请大家轻轻地把这句话读出来,注意不要把猹吓跑了。
2、学生读课文。
师:还有没有?
生:有胡*呢。“走到了,看见猹了……油一般的滑……”
3、师:谁还体会到其他三件事分别体现闰土的特点?
4、学生概括。(结合内容相应板书,见上)。
六、概括总结
师:从这表明闰土的生活怎么样?
生:表明闰土的生活丰富多彩。(相应板书)
[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
七、联系谈话
师:请大家把课前谈讨闰土是怎样一位少年,与闰土的生活联系起来,感悟性谈讨。
生:我们组把前后联系起来,感悟到闰土的少年时代是天真烂漫的,快乐、幸福的令人向往。
生:我还体会到闰土的家庭状况,虽然没有“少爷”的好,但也还算不错。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从颈戴银项圈。
八、总述
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里面“我”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了鲁迅的思想感情,但这是文学作品,经过虚构、想象,所以不能说“我”就是鲁迅。课文是小说的一段插叙,题目《少年闰土》是编者加的,节选出来的章节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与《故乡》整篇小说的主题有差异。
九、拓展阅读
1、发放打印资料,阅读《故乡》(节选)──鲁迅
2、课后大家还应多读鲁迅的作品,多了解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作品,你一定受益匪浅。
《少年闰土》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牲口、胯下”等词语。
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指导课后思考·练习4。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预习课文
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2、利用课件检查学习情况
(1)生字中的特殊部首:拜(手);允(或儿);畜(亠)
(2)正音
(3)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3、质疑(可简单写副板书,便于在下面的学习中反馈)
四、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过渡语: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
(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
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
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⑴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
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⑵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
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 )
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抓重点次与理解句子的含义的方法。)
五、理清四件事的顺序
1、提问:
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
2、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
4、师生评论,调整板书:
雪天捕鸟
夏日拾贝
月夜刺猹
潮汛看鱼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少年闰土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有丰富常识的海边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短暂而真诚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这是1篇叙事写人的文章,作者从人物极具特点的外貌描述,写到了他的动作、语言、神态,而这一切又不脱离闰土的生活实践──对四件事的描述,使我们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知道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有丰富常识的农村少年。
大家都知道写人必然要写事,而且应当写值得写的事,不然人物就会平平淡淡,普普通通,使人觉得毫无可读之处。通过事例来写人,就是“让事实说话”,借助具体的事实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品质与思想特点。本文作者所写的四件事虽然有详有略,但都体现了这样的特点,是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
编者的`意图是,借助这样1篇篇幅较长的课文,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扭着、厨房、刺猬、畜生、胯下、套住、窜了”等词语。
2、初识闰土,体会外貌描写方法,进行仿写。
3、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
(“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设计意图】以谈话的方式揭开课题,同时为人物情感作铺垫。
二、预习课文
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
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2、利用检查学习情况
(1)生字中的特殊部首:套(大);窜(穴);畜(亠)
(2)正音
(3)在《写字课》本上写生字。师反馈。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平时预习方法(查找资料、读准生字词、质疑)突出生字的难点。
四、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我”和闰土初次见面,闰土的模样如何?请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2、出示句子“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分析。
3、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师抓住“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词句,想想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设计意图】学习人物外貌描写,初步认识闰士。
五、学习描写人物的外貌方法,练习仿写。
1、出示插图1与第一自然段。
2、对照插图朗读第一自然段。
3、什么是人物的外貌,让学生结合闰土外貌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4、课件出示二个范例,让学生自己读、说、评、议。
5、小组同学互相启发,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或老师的外貌。
6、指定同学读自己的仿写内容,其字同学猜猜写的是谁。
【设计意图】抓人物外貌、动作等描写,教给学生方法。自由交流实为学生提供表达运用的平台,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六、理清四件事的顺序
1、提问: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
2、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
4、师生评论。
(雪天捕鸟、夏日拾贝、月夜刺猹、潮汛看鱼)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思路,学会简单概括,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四件事。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少年闰土》教案 篇13
预设目标:
1、整体感知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又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
2、学习作者对闰土的外貌描写,感知语言的表达力度,体会闰土的健康和可爱,尝试仿写。
3、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片段和第一画面——看瓜刺猹的片段,了解闰土不仅是个健康、纯朴的农村少年,而且非常的勇敢,在作者的心中完全是一个小英雄的形象。
教学重点:
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片段和第一画面——看瓜刺猹的片段,了解闰土是个健康、纯朴、勇敢的农村少年。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对闰土的外貌描写,感知语言的表达力度,体会闰土的健康和可爱。
体会“深蓝的天空中……的西瓜”的景致描写蕴涵着作者对闰土生活的广阔天地的向往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词语,想画面。
“妈妈”“雪”“朋友”
这些画面和画面背后的事情都不是发生在昨天,为什么你们会这么记忆犹新呢?
2、有一位朋友在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时也像你们一样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儿时的伙伴,当母亲和他提起这位朋友时,他的脑里就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画面。(出示课文插图)
静静地音乐声中听老师讲述闰土刺查的故事。说说听了故事之后的感受。
他就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闰土。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你想认识这位少年吗?细细地读读课文。
辅助阅读:
1、注意文中生僻的字词,能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其间、仿佛、素、如许、单、无端)
2、填填你读课文后对闰土的认识:()的少年闰土,还能说说理由;
3、文中还有一个“我”,这“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学生反馈交流。(板书学生对闰土和“我”的认识。)
三、提出问题,互释疑点,保留问题。
鲁迅的文章语言精辟,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先由四人小组长组织,进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互解决一部分。
1、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 反馈交流,部分问题存疑。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疑问点。
四、学习闰土的外貌。
方案一:由学生问题进入第一自然段教学。
方案二: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组织后提出疑问:不知你们是否有这样的疑问,三十年过去了,作者回忆起美好的故乡,就想到了闰土。
1、请同学们找一找二人初次见面时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2、指名读,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后说说闰土的形象有什么样的特点。
(看出闰土是一个纯朴、活泼的孩子)
3、老师给大家捎来一顶绍兴的小毡帽,我们找个小朋友戴一戴。仔细观察,戴上毡帽的小朋友像闰土吗?
区分紫色——又白又嫩,体会闰土的健康。
4、 抓住重点词,亲切地朗读这句话。
闰土是一个健康的孩子,形象非常可,可惜课文中没有写到“我”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再读读课文,你们能不能根据闰土的形象特点来想象一下“我”会有怎样的形象?注意:要有想象力,但要有根据,合乎逻辑。
5、 学习作者对闰土外貌的描写,将大家对“我”的设想用几句话写一写。
6、 反馈交流,师生评价。
7、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这样想的缘由,我们到下节课可以继续研究。
五、教学第一段画面:
正是这不同于我的外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让我最记忆犹新的则是看瓜刺猹的闰土。
(一)轻轻地读读这段话,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二)反馈交流,体味提升。
1、第一句教学:
(1)指名读第一句。同桌互读,并且把认为读得好的同桌推荐给大家。再请这些同学齐读。学生评价。学习读。
(2)教师点播:在闰土奔驰在一望无际的海边时,我在哪里?试想,每每回忆起这幅画面时,我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3)深情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画面,把这个小英雄深深刻在脑中。
2、第二句教学:
(1)刺猹——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
(2)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3)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其间……”
六、小结、导读。
这样两个外貌、身份都截然不同的孩子,却成了难舍难分的朋友。老师建议大家课外好好地去读一读鲁迅写的《故乡》,读了以后你会对他们有更全面的了解。然后再细细地读读课文《少年闰土》,你一定会有新发现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3、能写一段“我”的外貌描写。
4、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
教学难点:理解“他们不知道……四角的天空。”
教学重点:朗读说话训练;“我”的外貌描写。
教学过程:
一、学生确定学习方向、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5 自然段,同学们,看看课后习题,这节课我们该研究什么问题?
生:……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学习6-10自然段
1、自由读6-10自然段,想想我了解到什么?(从闰土身上体会到什么?)
2、学生回答。
3、随机出示: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① 稀奇的事是指什么事?
(板书: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师:这稀奇的事也就是——少见的事,有吸引力的事。(板书:有吸引力)
4、选择你自己觉得最稀奇的一件事读一读,把它读得有吸引力。
5、学生朗读,评价。
6、师:同学们大部分选择了“雪地捕鸟”、“看瓜刺猹”这两件事来读,都觉得这两件事有趣、稀奇。准备一下,能否从这两件事中选一件,像闰土一样说给别人听?等会儿,老师来当鲁迅。
7、学生准备。
8、说话练习。
①雪地捕鸟
师:闰土啊,你能不能帮我捕鸟呀,鸟儿可好玩啦!
生:……
师:那么你们是怎样捕鸟的?
生:……
②看瓜刺猹
生:“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师:“管什么呢?”
生:“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
师:“怎么管?”
生:“月亮地下,……轻轻地走去……”
师:“然后呢?”
生:“走到了,……反从胯下窜了。”
师:“想不到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真新鲜,真稀奇!”
9、从这几件事中,你能体会闰土是位怎样的农家少年?(见识丰富见多识广眼界广阔)
10、朗读
闰土地聪明、能干、见多识广,你们对他佩服吗?鲁迅也从心底里羡慕、佩服闰土,通过朗读表示出来。
二、再读16小节,突破难点
1、闰土能干、见多识广,我和朋友们又是怎样的呢?再读读16自然段,想想读懂了什么?
2、出示句子: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①句子中你有哪些地方不懂?
②“他们和我”指谁?“四角的天空”指什么?
③出示:闰土在海边时,我和我的朋友看不见____________;
看不见______________;看不见_______________,只看见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的井底之蛙。
三、展开想象,写写“我”的外貌
1、“我”和闰土除了身份、经历不同,还有哪些方面不同?(外貌不同)
2、“我”的外貌怎样?(出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写下来。
3、学生练写。
4、选择一位同学互相交流。
5、评讲,修改自己写的句子。
四、课外延伸
1、后来,闰土走了,那么“我”和闰土所建立起来的友谊还能持续下去吗?“我”和他还会见面吗?会的,确实见面了,在三十年后。
2、出示:
一眼就认出走进来的人,灰黄的皮肤,尖长的脸,又肿又红的眼睛配着一张毫无生气的脸,他就是闰土。
3、想不想知道闰土变化的原因,课外去读一读小说《故乡》。
板书:
闰土 “我”
农家少年 少爷
外貌 ?
雪地捕鸟
经历 海边拾贝 四角天空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少年闰土》教案 篇14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6年级上册第5单元《少年闰土》。
二、文本解读
《少年闰土》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闰土是小说的主人公,是“我”儿时的好友。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敏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对闰土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课文的表达有何特色呢?
(一)景物描写,涂抹背景
俗话说“马上看将军,花间看美人”。周围的环境与人物的个性特点、活动天地密不可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是课文开篇的环境描写。瞧,景,绚丽多彩,背景开阔。“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色彩鲜艳明快,写出了夜空万里无云,皓月当空朗照的美妙景象。地上,碧绿广如海,西瓜多如星。恰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这样写为闰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舞台。
(二)动态描写,展现风采
行动展示风采。闰土刺猹的行动,凸显了他的机敏勇敢。“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这动态勾画出了闰土勇敢无畏、机敏可爱的形象。“十一二岁”,说明他年龄之小;“项带银圈”说明他深受父母宠爱;一个“捏”字,说明他手握钢叉之紧;“尽力地刺去”,说明他刺猹时用力之猛。他年龄虽小,但懂事很早,他夜间看瓜,勇敢斗猹,简直是个勇敢胆大的小猎手。当钢叉向猹刺去时,它“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句话与其说写猹,倒不如说是写人。这是用猹的狡猾凶猛来衬托闰土的英勇无畏。
(三)外貌描写,显示特点
人们常说,人如其面。闰土的外貌特征,显示了他的个性特点与精神风貌。“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样写活现出了一个健康、朴实、可爱的少年形象!“紫色的圆脸”写出了脸色、脸形,表明闰土常年参加劳动,日晒风吹,身体结实健康;“小毡帽”是当时绍兴一带农村孩子的打扮;“银项圈”当地的风俗,以为用圈子套住,孩子就不会死,虽是迷信,足见父母对闰土的疼爱。
(四)对话描写,突出个性
言为心声。言语是一个人思想、心灵的反映,透过闰土的话语可以体悟到他的个性风采。闰土跟“我”熟识之后,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许多新鲜事。鲁迅先生选择其中的四件事来记叙,而且有主有次,详略得当,从不同方面表现了闰土的特点。他说话时语气短促,停顿之多,极富口语特点。
雪地捕鸟是闰土的特长。“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寥寥数语,闰土把捕鸟的环境、条件、工具、方法和注意事项,交代得一清二楚。捕鸟的时间──下大雪;捕鸟的地点──沙地上;捕鸟的方法──支起大竹匾,撒下秕谷,鸟来吃时,拉绳子;捕鸟的结果──各种鸟都有。由此可见,闰土是一个捕鸟能手,他熟悉鸟性,经验丰富,深知捕鸟的奥妙。
月夜护瓜是闰土的农活。“月亮底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这语言形象地刻画了闰土刺猹的本领:听声便知猹吃瓜,捏叉刺猹不胆怯,轻声捕捉计谋。这展现出一个英姿勃勃、机敏勇敢的小猎手形象。
(五)对比描写,烘托形象
对比一般截取两个不同的人物或同一人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两相比较,使人物特点更鲜明、美丑更清楚、问题更明了。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而“我”是大户人家的“少爷;“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而“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闰土生活在“海边农村”,经常参加户外劳动,而“我”“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生活天地狭窄。这样对比,足见环境不同、阶层不同、生活不同,闰土见多识广,而“我”孤陋寡闻,“我”没有感到快乐,反而对自己所处的地位和环境不满,流露出“我”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
(六)叙事抒情,真切动人
人们常说,“寄情于事”或“因事缘情”。叙事抒情就是情感蕴含在事件的叙述之中。细细品味记叙的事例,其情感也真切动人。
友情──“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这里点出结识闰土时“我”年纪尚小和距今很久了,然而,回忆起那些往事却显得那么清晰、生动,足见他们的交往密切、友情深厚。
高兴──闰土来管祭器,“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一个“忙月”的儿子要来了,“我”这个阔少爷为何高兴呢?不仅久闻其名,知道名字的来由,更重要的是他“能装弶捉小鸟雀”,能让“我”开眼界,长见识,知道一些新鲜事儿。
盼见──“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这里的“日日盼望新年”和“好容易到了年末”,真切地表达了“我”日夜盼望闰土到来的迫切心情。“飞跑地去看”洋溢着“我”的惊喜之情。见面之后,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可见闰土与“我”一见如故,非常合得来。
钦佩──“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一个“啊”字,流露出“我”对闰土的羡慕钦佩之情。因为他生活在广阔的天地中,见多识广,聪明能干,这是“我”往常的少爷朋友无法相比的。
惜别──“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这分别的动人情景,反映出他们的感情深厚,谁都依依不舍,心情难过。
怀念──“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尽管后来分别了,但友情未了,仍然互赠礼物,以寄托相思之意、怀念之情。
好一个机敏勇敢的少年!短暂的相识、纯真的情谊、浓浓的思念、永久的回忆,“我”和闰土之间的美好情感真切动人。“我”对闰土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告诉我们:既要多读书本知识,又要像闰土一样投身大自然,广泛接触社会,增长见识,锻炼实践能力。这正如古人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三、重点难点
教学此文既要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又要聚焦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四、教学设计
(一)聚焦外貌,初识闰土
师:“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师: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师:从闰土的外貌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甲:从闰土“紫色的圆脸”可以看出,他经常在海边风吹日晒,所以脸变成了紫色。
生乙:从“小毡帽”看出,显示了地方特色──绍兴一带农村孩子的打扮。
生丙:从他颈套银项圈可以看出,家人很疼爱他,怕他死去。
师:结合插图,你觉得闰土有怎样的特点?(鲁迅先生寥寥几笔,刻画了一个健康可爱、天真活泼、父母疼爱的海边农村少年形象。)
设计意图:紧扣描写闰土外貌的语句,看插图观察闰土的外貌,初步体会闰土的性格特点,感受鲁迅描写人物的精妙之处。
(二)聚焦对话,了解闰土
师:在交往过程中,闰土给“我”讲了哪些新鲜事儿?
(生速读第6~16自然段,然后交流。)
1.聚焦“雪地捕鸟”的对话。
师:细读第6、7自然段,思考文字透露出了捕鸟的哪些信息?
探究“捕鸟”:
A.捕鸟的时机
B.捕鸟的工具
C.捕鸟的经过
D.捕鸟的结果
E.捕鸟的快乐
师:勾画出动词,体会捕鸟的奇妙。
师:透过雪地捕鸟看出闰土有怎样的特点?
师:根据语段,展开想象,动笔扩写,把它变成一个小故事。
"设计意图"抓住动词,体会到鲁迅先生选词是那么准确,突出闰土聪明能干。动笔扩写,强化语言实践。
2.聚焦“海滩拾贝”的对话。
师:细读第8自然段,思考文字透露出了拾贝的哪些信息?
探究“拾贝”:
A.拾贝的时机
B.拾贝的过程
C.拾贝的成果
D.拾贝的享受
3.聚焦“月夜刺猹”的对话。
师:细读第8、10、13自然段,思考文字透露出了刺猹的哪些信息?
探究“刺猹”:
A.刺猹的契机
B.刺猹的情景
C.刺猹的结果
D.刺猹的'感受
师:找出闰土的动作,品味用词之妙。
师:诵读这三个自然段,你觉得闰土有怎样的特点?大脑中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
"设计意图"一个悄悄地“捏”,轻轻地“走”,把闰土刺猹时的灵敏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里品析动词旨在感知鲁迅先生运用动词的准确。借助角色朗读,入情入境,想象画面,为引出第一自然段做铺垫。
师:月夜刺猹、雪地捕鸟、海滩拾贝,在鲁迅看来,是“希奇”的事,为什么?(“我”被圈在四壁高墙的大院里了!)
师:月夜刺猹、雪地捕鸟、海滩拾贝,在你看来,是“希奇”的事吗?为什么?
师:“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闰土在(海边)时,我正在(家里),不知道(海边有如此美丽的贝壳);
闰土在(雪地)时,我正在(家里),不知道(捕鸟十分有趣);
闰土在(瓜地)时,我正在(家里),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闰土在(海边)时,我正在(家里),不知道(跳鱼儿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师:闰土告诉“我”的,只有这些“希奇的事”的?你们猜想一下:闰土还告诉了“我”哪些“希奇的事”?你觉得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板书:聪明能干、活泼可爱、机智勇敢、见多识广。)
"设计意图"紧扣闰土讲述的“希奇的事”,引导学生揣摩探究,变换角色体验,从而深刻感悟文本内涵与表达技巧。
4.聚焦课文开头一段。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师:大家齐读开头段,然后想一想:同样是写刺� 开头段描写的画面是根据后面的叙述加工而成的。前面有交代,后面有落实。)
师:课文为什么要以刺猹的画面开头?为什么文中还详细叙述刺猹呢?(在鲁迅童年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月下刺猹”的画面。“月下刺猹”,充满惊险,充满神秘,充满刺激,画面显得如此精彩,如此美好,如此诗意。)
师:配乐诵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感悟美丽的月夜景色和勇敢刺猹的形象。通过看图,按照“景、人、猹”的顺序,抓住事物特点,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三)聚焦过程,体悟真情
师:在“我”跟闰土相识、相见、相处、相别的过程中,处处洋溢着真挚的情意。请你们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然后交流自己的感悟与见解。
师:闰土来管祭器,“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思考:一个“忙月”的儿子要来了,“我”这个阔少爷为何高兴呢?
师:“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思考这“日日盼望新年”和“好容易到了年末”,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飞跑地去看”流露出怎样情感?
师:“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思考:一个“啊”字流露出怎样的情感?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他们”指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的是什么?
师:“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思考:一个“急得大哭”,一个“哭着不肯出门”,这分别的情景,反映出他们怎样的情意?
师:“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思考:两个伙伴通过互赠礼物表达什么情意呢?
师:人们常说,“因事缘情”。在事件的叙述之中蕴含真切的情意。细细品味这些小事儿,不难体悟到他们浓浓的真情。可惜,他们终究分别了。想一想:他们的表情、动作怎样?他们是怎样话别的?请你们开口讲一讲或动笔写一写。
"设计意图"抓住叙述的小事例,借助诵读、揣摩,体悟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四)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1.快速浏览全文,梳理课文的叙述是怎样的顺序?
2.回顾重点语段,总结课文的表达有怎样的特色?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关注“言语形式”,关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达方式等,有助于学生体悟表达秘妙,形成语文素养,提升语文能力。
(五)拓展阅读,再识闰土
1.启发学生想象说话:“我”和闰土分别大约三十年后,再一次见面时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2.快速阅读《故乡》原文片段。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啊!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设计意图"延伸阅读开阔学生视野,加快学生进步。
解疑释惑,升华认识
1、那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学生肯定会回答:不,他还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2、大家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呢?(比如说:池塘捕鱼、捉泥鳅……)
是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不完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你用什么样的感情读好这句话?(重点指导“啊”的读法)
如果是“高兴”,该怎么读?
如果是“佩服”,该怎么读?
如果是“羡慕”,该怎么读?
如果是“惊奇”,该怎么读?
如果是“自叹不如”,该怎么读?
3、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复杂的感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海边有如许的贝壳)
闰土在(雪地捕鸟)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大雪天是可以捕鸟的,而且可以捕到这么多的鸟)
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猹是一件什么东西,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D小结:正因为这样,“我”才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他们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三十年来,一直都没把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忘却,一想起闰土,脑海里马上就出现了这个美丽又神奇的画面(出示“看瓜刺猹”图)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话。
观看插图,想象表演
1、闰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见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多么想再和他相处几天,再听听那些新鲜有趣的事儿呀,可惜我们却要分手了。
2、读一读17自然段。他们会怎样话别呢?
3、同桌分角色想象表演。板书:难舍难分
课内积累,课外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
2、“我”和闰土一别就是三十年。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闰土的一句“老爷”让“我”大吃一惊。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然后交流读后的感想。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理解文言词的含义;
2.体会第一自然段的审美感觉并背诵;
3.理清本课写作顺序,能用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体会人物外貌描写方法,感受闰土的人物特点;
5.理解关键句的含义。
教学重点:
1.体会第一自然段的审美感觉并背诵;
2.理清本课写作顺序,能用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体会第一自然段的审美感觉;
2.感受闰土的人物特点。
3.理解关键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除了单元整体学词时的哪些字词,你还有哪些词是不太理解的?
聚焦文言词:其间、仿佛、素、如许、单
聚焦陌生词:家景、一件大祭祀、值年、忙月
(文言词放到品读语言时讲解;陌生词随即解决。)
二、整体感知闰土形象。
1.你觉得闰土是怎样的一个孩子?(见多识广、淳朴天真……)
三、走入文本,细谈闰土形象。
1.找出文中直接描写闰土的句段。
外貌、动作描写:
A.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B.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结合这两段文字,说说对闰土的认识。(参看自己的批注)
理解:其间、小毡帽、银项圈
指名朗读这两个片段。
思考:
1.我和闰土见第一面的情景是哪一个?(B句)
2.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情景是作者亲眼所见吗?
那为什么作者把这个想象中的情景放在了文章的开头?这样安排,你读出了什么?(“我”对闰土农村生活的向往。)
3.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A.在我眼中,闰土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预设:
多彩的——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
自由的——一望无际的
有趣的——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将身一扭、逃走
B.而同龄的我们,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文中有没有哪句话,隐约透露出了“我”的生活。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理解“他们”——和“我”一样的少爷们
我们在做什么?——读书、写字,被关在高高的院墙之内。
插入相应的文段: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书塾〕就是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再见),我的蟋蟀们!Ade(再见),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你觉得作者在写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一种情绪?(不满的、羡慕的……)
批注:这段话,既写出了“我”对自己生活的极度不满,也表达了对闰土农村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读一读
4.关注语言描写。
A闰土的生活中,只有看瓜刺猹这件事让我羡慕吗?
课文还写了与闰土有关的哪几件事?(用四个字概括)
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条鱼儿
B默读“我”和闰土的对话,你有什么发现?
闰土的语言都是大段大段的,而我就只有那么几个字。(在闰土面前,我这个少爷显得那么的无知。)
C出示: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出卖罢了。
理解:素、如许、单(闰土的见多识广和我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在我心中,对闰土充满了羡慕和钦佩。)
C角色朗读。你觉得当时两个人会怎样对话?
D再次出示:“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读一读
四。话别,想象三十年后的闰土。
1.三十年后,闰土和“我”再次相见,大家想一想,他们见面会说些什么?
2.出示相关的文字: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啊!闰土哥,——你来了?……”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的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选自《故乡》
3.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4.是什么让闰土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少年闰土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能干、天真、可爱的孩子。
3、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教学重点:
品味词句,体会闰土的个性特点。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初读研究 整体感知
师:上节课咱们从闰土的外貌中体会到他是一个健康、可爱的绍兴农村孩子,这节课将重点研究闰土的语言和动作,体味他的个性特点。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6-8节,完成填空:()的少年闰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填,也可自己想,可以填一点,当然更欢迎填几点。(此时,学生有的大声朗读、有的轻声速读、有的默读……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研读。)
[点评]开放的填空,给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开放的要求,激起了学生读文的兴趣和自信,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研读,大大丰富了读的内涵和方式,提高了读的质量。
师:不忙回答,先同桌交换一下意见,有必要可离开座位,寻找合作伙伴。
生:我填“能干的少年闰土”。从闰土雪地捕鸟这件事中看出来。
生:我觉得应该填“知识丰富的少年闰土”。因为他不仅知道海边的各种贝壳,还知道许多“我”和“我”的朋友们所不知道的事。
生:我想填“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因为当时海边沙地上,他一个人看瓜,猹来了,他也不害怕,还捏了胡叉去刺猹,要是我早就吓跑了。
生:我说是“心中有无穷无尽稀奇事的少年闰土”。因为他知道下雪天怎么捕鸟,懂得稀奇古怪的贝壳、凶猛的猹和有趣的跳鱼儿等等。
师:请几个同学根据刚才的交流,将课文中介绍的几件事整理后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写在自己的本子上,看谁写得正确,而且字又漂亮。
(雪地 捕鸟 捡贝壳 看瓜 刺猹 看跳鱼儿。教师根据学生的板书在用词上做适当的指导。)
[点评]板块研读,弹性填空,学生多元解读。既感知了课文整体,又丰富了闰土形象。
师:那么,“我”对哪件事印象特别深刻呢?为什么?
生:雪地捕鸟。因为闰土一到,我便要他捕鸟,可见“我”对闰土捕鸟的本领很佩服,印象特别深。
生:我认为是“看瓜刺猹”。因为上一堂课我们学过,“我”与闰土分别了三十年,一看到闰土,就想起他少年时看瓜刺猹的画面,可见对这件事印象非常深。
师:是呀!所以课文中这两件事也就较详细地写了。
二、研读重点 随机点拨
师: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写的文章都有十分精妙的词句,请大家再一次仔细默读课文,找找最值得研究的词语、句子,甚至是标点。等一会儿交流时,可以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也可提出问题请大家帮助。(学生默读课文,不时地圈点、评注、查资料;教师巡回,但不作任何指点。)
[点评]还课堂给学生,让他们自行研究,凭自己的知识积累、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师:好!下面咱们来交流你的研究成果或发现的问题。
生:我发现闰土捕鸟很有经验。从“扫出空地、支起短棒、撒下批谷、一拉”等词语中可以看出。尤其是支起竹匾用短棒,更能看出他是捕鸟高手,因为一拉短棒,匾很快落地,鸟想飞走已来不及了。
生:我认为闰土不但捕鸟很有本事,还很勇敢。你听,猹咬得西瓜啦啦地响,当时又没个伴,他不仅不害怕,还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生:我给他补充一点,猹是很凶猛的,你向它走去,它不会跑掉,反倒向你奔来,多可怕呀!但闰土刺猹好似家常便饭,什么都不在乎,可见他的机灵、勇敢。
生:我认为省略号是表示语意未尽,破折号都是表示解释说明。
生:我不同意,课文中的省略号有一处是表示列举事物的省略,例:蓝背……。不过,我发现有一处标点用错了。稻谷,角鸡,鹁鸪,蓝背……中间应用顿号而不是逗号。
[点评]敢于向教材挑战,这是真正的超文本学习,是研究性阅读中创新的体现。
师:你真了不起,但据我考证,作者当时写这篇文章时还没有顿号,所以只能用逗号代替了。
生:“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从“素不知道”这个词中可以看出“我”对闰土说的这些事从来也没听过,感到十分新奇。从中也能看出“我”了解得很少,知识贫乏。连水果是怎么来的都不知道。
师:“素”字你怎么理解呢?
生:“素”是向来的`意思。
生:课文中有一句话,含义非常深刻,“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我好像有点知道,但又不是十分明白。我觉得这个“啊”字加一个“!”是表示“我”对闰土的赞美,羡慕他心中有那么多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点评]这是第二板块研读中最难解的一句话,学生似懂非懂,处于一种“愤悱”状态,需借点拨、引导之力,使其理解。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这句话确实值得研究。(点击课件)出示:“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点拨:(1)让学生自由地充分地读。
(2)师:“无穷无尽稀奇的事”指哪些事?“他们”指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生:“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指的是刚才讲到的雪地捕鸟、捡贝壳、刺猹、看跳鱼儿等事。“他们”指“我”的一些朋友、少爷们。“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指天空很小。
生:我认为没那么简单的,“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仅仅指天空小,实际上借此来说明“我”和“我”的朋友们生活的空间小,眼界狭窄,知识贫乏。
生:我有补充,与前面的感叹词“啊!”连起来一读,我发现“我”在对闰土敬佩、羡慕的同时,还表示“我”对自己生活环境的不满,渴望有像闰土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
生:我也明白了这一点,课文中说“四角的天空”是“院子里高墙上的”,这正是这些少爷们生活的地方,与闰土的生活环境一比,他们觉得自己太封闭了,也想到外面去看看,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叹。
师:请同学们将“啊!”和“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连起来想一想,再读一读,体会“我”当时的这种感情。(指读——点拨——再指读——齐读)
[点评]适时、适度的点拨,解放了学生的思路,使其茅塞顿开。教学也就此推向纵深。
三、争辩研读 开放课堂
师:那么,在当时社会,如果要你选择,你想做闰土还是做课文中的“我”?想做闰土的坐在左边(称正方);做“我”的坐右边(称反方);咱们来争论一番,但老师有几个要求:
(1)先在组内讨论,准备充分的理由。
(2)在争辩过程中,当你觉得被对方说服,可改变你的选择,并变动座位。(学生坐两旁,人数相差无几,想做闰土的相对多一些。)
[点评]设计专题,引导争辩,将活动引进课堂,在活动中充分展示学生心灵自由,凸现个性。
师:好!时间到,下面由双方陈述自己的理由,人家在讲时你一定要专心听,并想反驳对策。
正方:我喜欢做闰土。因为老师刚才说的那个社会,正是闰土小的时候,我就喜欢小时候自由自在的闰土,可以捕鸟、捡贝壳、刺猹、看跳鱼儿,多有趣!
反方:闰土虽然自在,但他没能受教育,是个野孩子,太无聊了,这样能行吗?哪像“我”,尽管不是很自由,但能受良好的教育,很有教养。
正方:谁说闰土没受过教育?在广阔天地间所做的一切难道不是知识,不是在受教育吗?
反方:这仅仅是闰土农村的一些事,对一个城里人来说难免会有一些好奇。反过来,少爷“我”在城市里的许多事课文中没有说,如果写出来,闰土不知道的也许要多得多,肯定也会羡慕不已的。
正方:请问对方辩友,你想做一只“笼中之鸟”还是想做一只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小鸟呢?
反方:什么?笼中之鸟?文中的“我”是“笼中之鸟”吗?请问“笼中之鸟”能展翅高飞吗?少爷后来成了伟大的文学家,闰土有什么呢?
师:大家争论激烈,谁也不肯让谁,老师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投入地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老师建议大家课外好好地去读一读鲁迅写的《故乡》,读了以后你会对他们有更全面的了解,也会深刻地了解当时的社会。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7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特点及编排意图
评:以上标题似可不必,用了此标题,反而与下面的内容显得有些不十分统一,因为下面的内容,除说了教材特点及编排意图外,还有文章的出处和中心等。
《少年闰土》一文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描述了一个知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
评:这里先介绍教材出处
能干的农家少年形象,反映了“我”和他儿时有过短暂而
接着述说教材的主要内容、中心、结构和重点
真诚的友谊,表达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全文以“忆——盼——见——佩——思”为线索分为五段,其中第四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本课在写作上有三个特点:
(1)采用倒叙的手法:(2)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语
然后分析文章写作上的特点
语句,较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3)通过人物的外貌及言行来反映人物特点。|本篇课文是落实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联系上下文或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
再说所授课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2篇课文。
说教材是说课最基础的内容,以上李华老师说教材的部分,内容全面系统、理解正确、到位,显示了说课者理解教材的深刻性和透彻性,也为下面科学、合理地处理教材奠定了重要基础。
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评:这里的教学目标已无必要重现,完全可以省略。
1.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学习9个生字、2个多音字,理解“无端、稀奇、如许”等部分词语的意思。
3.了解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感受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评: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评价说课者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此处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全面,并能联系教材的实际和教学的实际。
(三)教学重点
1.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2.继续进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训练。
(四)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第16自然段。
评:教学的重、难点定得准,是教材、教学的客观反映,说课时如能结合说说确定重、难点的理由和依据,当有更好的效果。
评:从理论上讲,说教材不但要说出教材的主要内容、中心、特色和重、难点以外,还应概括说说教材中的哪一部分内容,将作为教学的中心详讲或再作进一步的发挥,哪一部分内容将简略处理,以及这样做的理由,这里大概也是出于说课时间偏短的限制,略去了。不过从总体上讲,以上说教材的这部分还是相当不错的。
二、说教学设想(学法与教法渗透在每一教学环节中)
评:什么是教学设想?教学设想指的即是怎样教的计划。在分析完教材,说了教材的内容、特点及重点、难点以后,转入说怎样教的计划,是顺理成章的,至于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是可以的,而问题是即使不在教材分析后,不把教法和学法作为一个单独的内容,在说完教学过程以后,也还需要再概括地点一点。但这里的说课,未能这样,这就使得说课中的说理成分有些被削弱了。
叶老先生说:“大凡读1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叶老的这个教学思想,揭示了阅读教学中抓文章思路的重要性。为此,我在摸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重点和难点,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合理设计自己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究课文,使教路、学路、文路和谐统一,同步进行,达到“入境始与亲,句句悟其神”最佳境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评:李老师这一块内容,显然是在向听者介绍自己将如何处理教材,以及为什么这样处理的理论依据和这样处理的作用。观点明确,理由充足,有一定的说服力, 如“合理设计教学程序”,那么,具体的教学程序是什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究课文”又是一个怎么样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法?所以有些空洞了。好一点的做法是谈及这部分内容时,举若干例子,还可以用“至于具体的怎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请大家注意我的课堂教学,在此因时间关系,暂不展开”的话作个弥补性的交代。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上课伊始,我就采用边看图,边配乐介绍的方法把学生带入神奇而美丽的月下看瓜的情景。导情入境,引出课题,激起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欲望。
评:一般说来,从这里开始,说课者应使用教学语言为主,需直接而不是以第三者的身份间接介绍教学活动,可以这样说:“我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上课一开课,我就让学生边看课文挂图,边听我的配乐介绍:这是一个幽静的夜晚,一轮金黄的圆月……(详见教案)。我这样处理,有情有景,可以很快地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述的特定的情境当中,从而激起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愿望……。”
(二)初读课文,直奔中心。
评:这个教学环节与教案中的不符,教案中的第二个教学环节是“简介作者及出处”。说课应与课堂教学相统一,特别是教学过程中大的教学链,更应该一致。
初读课文后,我引导学生从“我”与闰土之间是什么关系入手,抓住“他们只仅仅相处了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为什么三十年了,闰土留给‘我’的印象还是那样深刻”为疑点,引发学生捕捉文章的中心句,抓住中心。
评:对照教案,这里还有“按要求自由读课文”和“检查自学情况”两个教学过程没有说,这似乎不�
(三)紧扣中心,重点探究,读中悟情。
评:从这里开始,这份说课稿中的教学过程与教案中的教学过程就有较大差异了。这就牵涉到如何认识教案与说课稿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上课前说的课来说,教案是说课的基础、凭借和原始材料。其中的教学过程,虽然不要求一一照搬,但原则上应当一致,这是由“说课与课堂教学相统一”和“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为实际服务”的说课基本要求决定的。如果不顾及这条要求,就会割裂说课与课堂教学的联系,削弱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响说课对于改进课堂教学的实际意义,所以,对说课稿与教案不统一的现象,拟引起重视、(李华老师说课稿中的教学过程与教案中的教学过程,有些仅是叙述方式的不同,所以,还不是大问题。这里只是为了借此展开来说说这个问题,所以多说了几句。)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这句话既是文章的内容的枢钮,又是“我”情感的枢钮,教学中,我把它作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探幽览胜,渐入佳境,这部分的教学我是分两个层面展开的:
1.抓中心句,
找出中心句后,我从“稀奇”一词入手,让学生速读课文,归纳四件稀奇事,再理出哪一件事留给“我”的印象最深,接着围绕“这件事件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农村少年?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去读书,去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品析词句,体会闰土的机智勇敢。|这样从具体到概括再回到具体,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既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评:阐明“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和作用,简洁、概括,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最后,我让学生运用学法,举一反三,学习其它三件稀奇事,体会人物特点。
再具体说“怎样教”
这样,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体现了叶老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
评:这一段述说“怎样教”的途径、方法、手段,接着陈述“怎样教”,最后再说明这样教的好处和理论根据,说得清楚、明白、具体,符合说课的思路和说课的逻辑性要求。
2.紧扣中心句,读中悟情,强化重点训练。
学习了四件稀奇事后,学生对闰土的人物特点有了比较鲜明的印象,但对“我”与闰土之间的感情却没有深入的体会。为此,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落实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别带着赞美、钦佩、向往的感情反复读中心句,读中悟情,强化重点训练,营造情感的氛围,使学生的情感与“我”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课将尽而情真浓”的境界。
评:这一段,注重学情的分析,并从学情出发,组织课堂教学,将说学情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实现了认识与实践的结合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总之,“作者思有路,道路识斯真”这就告诉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遵循作者构思之路,还要遵循学生的思维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教学的高效率。
评:李老师的这份说课稿,很有特色,行文结构严谨,语言表述简洁流畅,说课有观点、有理论,教学实践也比较具体,要不是说课时间限制(也只有6分钟),如果能把板书、练习等一些基本内容再补充进去,理论开掘再深一些的话,这份说课稿就会更精彩一些了
《少年闰土》教学精彩教案 篇18
【教材依据】
《少年闰土》一文被安排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属于本册书中的重点课文。
【设计思想】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学生对这篇文章中闰土讲的事情很感兴趣,可以从这一点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再配以感情朗读,理解感悟,是衡量学生是否突破难点理解重点的关键。本着这一思想,确定本课教学重点及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优美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理解感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文写景优美,写场面生动,可引导学谈读后的感受,引导学生想象感兴趣的场景。
【教学重点】
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
少年闰土
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
(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
三、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过渡语: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
(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
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
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板书:
健康可爱
四、理清四件事的顺序
1、提问:
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
2、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
4、师生评论,调整板书:
雪天捕鸟
夏日拾贝
月夜刺猹
潮汛看鱼
五、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1、教师引导学习看瓜刺猹:
⑴ 课文中哪几件事重点描写了闰土的动作?
(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儿没有写出闰土的动作,所以这件事不算。)
⑵ 在这几件事里,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⑶ 学生畅谈。
适时板书:
看瓜 刺猹 聪明 勇敢
⑷ 教师小结:
好极了,这一段话最能突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勇敢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谁的脑子里已经浮现了这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⑸ 引导同学们想象第一自然段描述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看瓜刺猹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晚上);当时是什么样的天空,(深蓝的天空);什么样的圆月,(金黄的圆月);什么样的西瓜地,(碧绿的西瓜地);什么样的银项圈,(明晃晃的银项圈)。作者就是抓住了这几种不同色彩的景物特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般的美妙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⑹ 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轻声齐读让大家一次又一次地体会感情。
⑺ 在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中,其中有一个少年其怎样讲?
(那中间,课文中指西瓜地。)
⑻ 同学们,作者对三十年前的朋友如此记忆犹新,可见看瓜刺猹这件事给他的印象是很深的。现在请同学们把描写少年闰土勇敢刺猹主要动作的词语找出来。
① 学生找后回答。
② 教师板书:
听、捏、走、看、刺
③ 看瓜刺猹动画演示。
2、学生自学捕鸟、捡贝壳两件事:
⑴ 说说看瓜刺猹这件事我们是如何学习的?
⑵ 谁能给大家说说其它两件事,又表现了少年闰土的什么特点?
⑶ 学生畅谈。
(先读原文,再谈体会。)
⑷ 适时演示捕鸟动画,加深理解和体会。
① 从捕鸟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的特点。
② 从这件事,还可以看出闰土知识丰富,他能认识好多鸟,我们却不然。
③ 从闰土捡贝壳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他知道好多种贝壳的名字。
适时板书:
见识广扫、支、撒、拉
3、刚才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确实感到闰土所讲的这几件事,都是生长在海滨的农村孩子最熟悉的事,也是少年儿童生活中的乐趣。这几件事,生动地显示出少年闰土确实是一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从小就热爱农村生活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读第14、16自然段思考问题:
1、闰土的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闰土知道这么多,那么做为少爷的我呢?(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什么呢?
2、小组讨论、交流:
⑴ 我往常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
(富家子弟。)
⑵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
(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样都生活在深宅大院,不能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
⑶ 这一自然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板书:
羡慕 佩服 向往
七、学习分别部分
过渡:
正因为闰土知道得这么多,所以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我很高兴、快乐。可惜,正月很快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分别的时刻到了,这时,我和闰土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来?
1、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以体会(急、躲、托、送)。
2、课件演示第二幅插图,想象我和闰土是得怎样告别的,再说一说。
板书:
难舍难分
八、拓展延伸
少年闰土活泼可爱,知识丰富。我和少年闰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分别难舍难分。可是,三十年后,当我们再见面时,闰土的一声老爷让我们形同陌路,想了解中年闰土吗?课后我们可以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九、布置作业
背诵喜欢的段落积累词语句子阅读《故乡》。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我是按照全新的教学理念来设计的,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施教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学生能够通过朗读、合作,理解感悟。但本节课并非人人都积极参与,优秀学生积极主动,差生无所事事。如何保留传统教育的精髓,再揉进新的教学理念、新的学习方式,创设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是我们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
少年闰土教案 篇19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认真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力目标:
快速阅读课文,能用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目标:
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重点分析】
了解人物的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媒体】
1、硬件媒体:
计算机、录音机。
2、软件媒体:
文字、图形、音乐。
【教学过程】
一、边导入新课边板书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少年闰土》的第一、二段,了解到当“我”得知父亲允许闰土来看管祭器后是多么高兴。于是“我”就日日盼望着闰土的到来。
板书:
少年闰土
二、学习第三段
1、小组学习:
⑴ 自由读第二段,“我”盼来的这位少年到底是什么样子,请用笔把课文中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用“”画出来。
⑵ 从闰土的样子中可以看出他的那些特点?
2、讨论交流。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外貌的写法。
三、学习第四段
1、“我”最盼望的就是见到闰土后,他能赶快为“我”捕鸟,可是闰土却给“我”讲了许多新鲜事。选择合适的方法学习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从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习方法:
⑴ 勾动词,做动作。
⑵ 查阅资料。
⑶ 有感情朗读。
⑷ 想象画面。
⑸ 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或提出问题。
2、小组学习:
⑴ 四件事中,你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件,说出理由,再读一读。
⑵ 从这些事中你能看出闰土是个什么样子的孩子,可以读一读,说一说,也可以在书上画一画。
⑶ 你怎么理第14自然段。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意愿,可打乱四件事的叙述顺序。
(四件事的叙述有详有略,学习时注意体会。)
⑴ 动画演示润土捕鸟的经过,再读课文,说说闰土是怎么捕鸟的(找动词),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闰土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课件演示。
板书:
扫、支、撒、拉
⑵ 小结:
闰土就这么轻易把鸟捕到了,从闰土捕鸟前的充分准备,捕到鸟娴熟的动作,我们看出了他的聪明能干,所以捕到的鸟(很多),什么都有,有什么?“……”说明什么?(还有很多)这些你鸟都见过,都能叫得上它们的名字,这也说明什么?
⑶ 请你来当一回捕鸟能手,把有趣的捕鸟经过读一读,只读闰土讲的话,老师给你起头(师读提示语)练习朗读,用自豪的语气强调见识广。
过度:
冬天下雪时,闰土知道到海边的沙地上去捕鸟,夏日来临他又会干些什么那?(拾贝壳)闰土见过的贝壳也很多,有红的,绿的。而且他还能根据这些贝壳的形状给它们起来好听的名字,这也说明什么?(见识广)
4、学习“看瓜刺猹”:
⑴ 听到声响,就知道猹在咬瓜,说明他有经验。“捏”用的好,捏在手中就灵活,就能随时刺到猹。“看到猹,你变刺”动作快,不犹豫,说明他勇敢。
⑵ 把“看瓜刺猹”这部分读一读,只读刺猹过程(“月亮地下……轻轻地走去”接“走到了……”)评改后再读。
⑶ 读到这里,浮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出示第一副动画。请同学随着演示(从天空到地面再到人物的顺序)用自己的话或课文中的语言将画面予以描述。
过渡:
润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得却令人难以忘怀。他给“我”的印象也非常深刻。夏天的夜晚闰土有着瓜地刺猹的勇敢经历,那末朝讯来的时候,闰土干什么?(到海边看跳鱼)他看到鱼的什么样?(有着青蛙的两个脚)鱼儿长着脚,真是够希奇够有趣的。
闰土知道的希奇有趣的事仅仅这四件吗?(闰土的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闰土知道这么多,那么做为少爷的“我”呢?师生对答。
5、当“我”知道闰土有那么丰富的生活,有那么广博的见识,他知道那么多新鲜事的时候,“我”由衷地发出了一句感慨,齐读第16自然段第一、二句话。
“啊”的语气读出来了,理解吗?“我”什么心情?
板书:
羡慕 佩服
6、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⑴ 出示第16自然段:
啊!《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案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我们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它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它们都和我们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⑵ 小组讨论、交流:
① “我们往常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
(富家子弟。)
②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的天空”是什么意思?
(“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样都生活再深宅大院,不能广泛的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视很少。)
③ 这一自然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四、学习第五段
过渡:
正因为闰土知道得这么多,所以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我”很高兴、快乐。可惜,正月很快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分别的时候到了,这时,“我”和闰土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来?
1、自由度第五段,加以体会(急、躲、拖、松)。
2、看第二幅插图,想象“我”和闰土怎样告别的,在说一说。
3、以板 这时候我对特的感情又喜欢发展到羡慕、佩服,进而向往她的生活。感情更深了,却要分手,什么感觉?
4、指名读三、四、五段。
五、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
六、小结学习情况
1、反馈质疑。
2、谈谈自己在写人文章上及快速阅读方法上的体会、收获。
七、指导课后思考·练习4
1、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反复读一读,体会特点:
第四自然段:“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它套住了”。
2、什么是人物的外貌,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的问题。
3、抓特点,不流于形式;开阔思路,反映与众不同之处。
4、同学间互相启发,练习说一说。
八、布置作业
1、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2、完成习题精选的练习。
【板书设计】
雪天捕鸟
少年闰土 夏日拾贝聪明
月夜刺猹勇敢
潮汛看鱼见识广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少年闰土》教案 篇20
教学目的:
1、通过分析内容,了解闰土的性格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闰土的性格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闰土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闰土的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电脑、小黑板、图片、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了此文,知道文中讲的是,出示画面并加以描述,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少年闰土(板书),今天我们共同来探究: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
二、学习讨论
1、下面请同学们分组学习讨论并简单交代相关事项。
(1)分小组讨论,设小组长一人。
(2)用铅笔划出相关语句。
(3)在空白处写上注释。
2、教师巡视指导(分优、中、差三组)
3、分析理解
(1)指名回答
(2)学生回答: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人?
(3)教师指导
a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b教师归纳分析
启发一,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可适当点拨,如说他的外貌怎样,从中就可以找出;
启发二,引导学生还有哪些语句不理解,从而引出“知识丰富”这一点;
启发三,文中最后一自然段如何理解?
(4)举例分析
a外貌描写部分
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
指导学生朗读,要突出其特点。
教师分析:
“紫色的圆脸”说明了什么?(勤劳)(板书)
“头戴小毡帽”说明了什么?(朴实)(板书)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说明了什么?(父亲爱他)
b看瓜刺查部分
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
指导学生朗读,要突出其特点。
刺查有几个动作?用横线划出。
从“听”中可以看出闰土什么?(板书:聪明能干)
闰土为什么要“捏着”胡叉轻轻地“走”?(板书:机智勇敢)
想象一下闰土是怎样刺查?哪个同学表演一下?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闰土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
4、教师小结
三、质疑延伸
1、还有哪些疑问?
2、学生提问
3、师生解答
4、课外延伸(可以去阅读小说《故乡》)
四、教师总结
点明板书
五、板书设计
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勤劳朴实
颈套银项圈 约莫十一二
雪天捕鸟 捡取贝壳 机智勇敢
闰土 聪明能干
看瓜刺鸟 潮汛观鱼 知识丰富
舍不得 送礼物 真诚友善
上一篇: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精彩10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