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村居》教学设计【10篇】
通过分析诗歌的意境与情感,结合乡村生活的细节,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思考,如何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意呢?以下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的语文《村居》教学设计相关文章,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村居》教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古筝曲《高山流水》。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学生起来背)
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
村:乡村。
居:居住。
村居:在乡村居住。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1) 学生练读。
(2) 指名读,正字音:
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烟”前鼻音,“醉”“散”是平舌音,“忙”“童”后鼻韵母。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猜出来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
(学生自学)
2、学习一、二句:
(1) (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的画面)谁来说第一句?指名说,大家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2) 我觉得不对,要是“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应该是“二月天草长莺飞”呀,这里写的是“草长莺飞二月天”这是怎么回事?
(板书:?)
我们一会儿再解决这个问题。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
(4) 指名讲第二句,重点理解:
拂、醉(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5) 指导读:
河堤/杨柳/醉/春烟。
(6)老师配乐读一、二句,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听了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充分地说)
(7) 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8)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
(9) 配乐全班齐读一二句。
3、学习三、四句:
(1) 指名读三、四句,读后,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 (多媒体出示孩子放风筝的画面)
指名说诗意,理解“纸鸢”,指导写“忙”字。
(3)请你谈谈自己放风筝时的心情,把自己想象成图中那几个刚散学归来的小孩,请你欢快地读三、四句,读出心中的喜悦。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练习朗读全诗,然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准备比赛读。
2、比赛读,其余同学当评委。
3、配乐背诵,边背边想象在美丽的春天里快乐的生活。
五、解疑
1、这首诗我们先读到这里。还有一个小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什么问题呢?
(老师指板书)
“草长莺飞二月天”为什么不说“二月天草长莺飞”?
2、请同学们按“草长莺飞二月天”读一遍,再按“二月天草长莺飞”读一遍,看看怎样读更好听。
3、让学生写出“天”“烟”“鸢”的拼音,然后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
(韵母都是 ān)
4、小结:《村居》公开课教学设计
你们说得真好!他们的韵母都一样,这样写诗,听起来特别好听,特别有味道。如果换成了“飞”字味道就差了。
六、扩展活动
1、(配乐)自由动手绘画。
(我们学了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想画下来吗?)
2、评析学生作品:
(实物投影打出)
小学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春天美景,感受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古诗,弄懂诗句意思。
2、感受春天美景及儿童生活情趣。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春天的脚步",昨天我们学习了本单元《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古诗《绝句》,谁来给大家背一背 今天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第二首古诗《村居》,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你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高鼎所写。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朗读,指名读,读诗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有读出节奏和韵味。
3、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4、这首诗中,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谁来提出来?
拂堤:轻拂着堤岸。
春烟:春天腾起的烟雾。
散学:放学。
纸鸢:风筝。
5、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吗?先自己说一说,然后再和同桌进行交流交流。
三、品诗古诗、感悟诗情
1、出示前两句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指名读,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这两句诗中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
(2)你看到小草是什么样的?这绿绿的小草在春天里旺盛的生长,真是惹人喜爱,你们还想去读一读另外一些诗人笔下的小草吗?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诗人写诗时所处的时间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尽同一种事物,也会呈现中不同的状态。
(3)这拂堤的杨柳真美!我们还学习一首描写柳树的古诗巜咏柳》,指名读、齐读。
(4)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这首诗前两句写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色,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春景吗?
2、出示三、四句古诗: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过渡)这迷人的春景,不仅吸引了我们,更让一群孩子欢乐不已。谁来读一读后两句诗。谁来说说后两句话的意思?谁放过风筝呢?谁来给大家描述一下放风筝的景象?
(2)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诗。这两句诗写人物的活动,写了孩子们放学后放风筝的情形,感受到孩子充满了生机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闭目想象,老师有感情的范读。
4、齐读古诗,背诵古诗。
5、指导书写生字。
四、布置作业。(任选两项完成)
1、背写古诗《村居》。
2、摘录描写春天的诗句。
3、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并把自己看到的景色描写下来。
板书设计:
村居
景(美丽) 人(生机)
赞美热爱春天
教学反思:
《村居》写的是诗人在农村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的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古诗是一幅有声的画。在学习古诗时,我首先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似乎听到了什么?学生就会大胆交流:看见莺在天上飞来飞去;小草长出来了;杨柳树也发芽了,长长的枝条垂下来随着春风轻轻地摆动,轻抚着堤面;孩子们放学了,在放风筝;烟囱里冒出了缕缕炊烟。听到了莺的鸣叫声;孩子们的欢笑声;下课的铃声。这样学生和诗人一起走进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一同欣赏那醉人的美景,从而使学生渐入古诗意境,达到人入画中、人融画中。
情感是古诗的魂。学生主要通过情感体验而喜欢读古诗,在学习“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时,我特别注重创设情境,从情感体验为主线,首先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味,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放纸鸢的乐趣。再引导学生交流情感从而体会诗人所表达的对春天的喜悦和赞美。
《村居》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说一说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联想,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
学生:查一查“翁”和“媪”的意思。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你们刚才背诵的除了唐诗外,还有一首词(板书:词),你知道是哪一首吗?
对,是苏东坡的《水调歌头 中秋》。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写的词。
2.揭示课题,读准多间字“乐”。
3.解题:词,是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能合着音乐歌唱,所以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就是词牌名,常见的还有“西江月”、“卜算子”、“水调歌头”等。“村居”是词的题目。朗读时,词牌名和词题中间要停顿时间长一点。(范读,齐读)
从“村居”这个题目上,大家来推测一下,这首词将会写些什么什么内容呢?
映示:乡村人家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l)出示生字词,指名朗读,正音。
yán mèi wēnɡ ǎo chú wò bāo
茅 檐 相媚好 翁 媪 锄豆 卧 剥
“剥”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bāo”,表示一个动作——把外面的皮或壳去掉叫“剥” (bāo),词中是剥什么呢?(“剥莲蓬”:把莲蓬剥开,取出里面的莲子吃)谁还能用“剥”(bāo)这个读音说一个词呢?(如:我们家买了桔子,吃的时候,要把桔子的皮——“剥开”)这个“剥”还有一个音“bō”,谁能用“bō”这个读音组词?(板书:剥削 剥夺)
3.指名朗读,提示: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
4.范读,再指名读,齐读。
5.词人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大家欣赏。(播放动画)
问:词中描绘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色?
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江南农村的田园生活的画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幅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农村生活画卷中。
三、理解词意。
1.读一读词,看一看画,想一想每句词的意思,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
2.交流: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分别解决。
查字典理解:
翁:上了年纪的男子。 媪:上了年纪的妇女。 翁媪:一对老年夫妻。
看图理解:
“檐”是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茅檐”这里指茅草屋。 卧剥:趴卧在地上剥莲蓬。
老师点拨:
吴音:吴地的方言。
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热。
无赖:现代的意思是指“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但在这首词中是“顽皮”的意思,是对小孩的爱称。
3.逐句朗读,同桌合作说一说每句词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句子画下来。
4.交流:这首词中哪些句子比较难于理解?
出示: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古诗词中,有时为了对仗、合仄或押韵的需要,常常把其中的词句倒过来写,这叫“倒装”。这句便是,按我们现代的习惯,应该写成这样:
出示:谁家白发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
(2)是谁“醉”了?为什么会醉的呢?
(3)想一想:老俩口一边喝酒,一边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说说词意:不知是谁家的白发苍苍的老俩口,喝过几杯酒后,正醉醺醺地用吴地方音亲热地叙说着家常呢……
5.连起来说一说这首词的意思。
低矮的茅屋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边长满了了青青的小草。不知是谁家的白发苍苍的老俩口,喝过几杯酒后,正醉醺醺地用吴地方音亲热地叙说着家常呢……
大儿子正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忙着编织鸡笼。最讨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十分顽皮,正趴卧在溪边剥吃着刚刚摘下的莲蓬呢。
提示:“锄豆”意为“在豆地里锄草”。(回忆“锄禾日当午”的“锄”也即此意。)
四、品读欣赏。
1.诵读全词,读好每句的节奏。指名读。
2.朗读古诗词,要很好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想一想:这对白发翁媪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心情怎样?
3.联系全词,谁醉了?仅仅是因为喝酒多而“醉”吗?
让我们来看一看:
他们生活的环境是——“溪上青青草”;
老俩口的恩爱生活——“醉里吴音相媚好”;
勤劳能干的大儿子——“大儿锄豆溪东”;
心灵手巧的中儿子——“中儿正织鸡笼”;
活泼可爱的小儿子——“溪头卧剥莲蓬”。
这样的生活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温馨、安宁、平和、幸福)
师: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翁媪陶醉了。
4.作者看到白发翁媪的生活环境,心里又想些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此时的作者辛弃疾是处在怎样的一种环境中。
简介辛弃疾(出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投归南宋。多年为官,42岁时遭馋言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20年之久。68岁病逝。一生力主抗金北伐,收复失地,但不为朝廷采纳。《清平乐 村居》就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江西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所写。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辛弃疾看到这样一幅清新淡雅、其乐融融的村居图时,他会怎样想?
出示:向往热爱安宁平静的田园生活
板书:田园生活
向往热爱
5.(音乐声起)茅檐、小溪、青草,还有这幸福的农家,巧妙地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画面,难怪词人辛弃疾如此热爱、向往这恬静的农村生活。面对如此秀丽的风光,面对如此和谐、幸福的农家生活,你能读出一份热爱与向往吗?让我们一齐再次诵读。
五、合作探究(机动)。
1.从“茅檐低小”这句看,这户农家生活富裕吗?但为什么这对老夫妻却感到那么快乐和满足呢?
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既然老俩口有“最喜”,那一定还有另外的“喜”啰。那么,他们还“喜欢”什么呢?(大儿子的勤俭辛劳,中儿子的心灵手巧,小儿子的活泼可爱,老夫老妻恩爱有加,一家人和和美美,还有远离战争、安居乐业……真是其乐融融啊!)
六、拓展延伸。
1.辛弃疾描写农村田园生活的词还有许多,这里,老师为大家补充其中的一首:《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范读)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七、作业:填空。
《清平乐 村居》中,“ ”是词牌名,“村居”是 ,它的意思是 。词的作者是 词人 。这是一首描写 的词作,词中通过描写 、 、 、 等这些平常的农村景象,把农村生活风貌真实地反映出来,抒发了词人 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26 清平乐 村居
田园生活
向往热爱
《村居》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
读准生字的字音,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上课前咱们先玩个游戏,游戏名字叫:对对碰,碰对了的小朋友是最棒的。
幻灯片出示:
离离原上草——
野火烧不尽——
春眠不觉晓——
夜来风雨声——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不知细叶谁裁出——
2、指名对以上诗�
3、齐读这些诗句。
4、同学们知道这些诗句都是描写哪个季节的吗?(春天)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
1、出示多媒体课件(绿草、飞鸟、河堤、杨柳、农房、炊烟、儿童、纸鸢等)
描绘情境:春天到了,天空碧蓝碧蓝的,小草儿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引导学生吟诵《草》);小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林中歌唱(引导学生吟诵《春晓》);河堤上,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引导学生吟诵《咏柳》)。傍晚,农家的炊烟袅袅上升。这浓浓的春色,令人陶醉。农家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忙着放风筝呢!这就是《村居》中描写的情景,同学们想去感受一下吗?
2、板书课题:村居
三、自学古诗,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对照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生字的读音。
提示:
平舌音的字:散、醉
翘舌音的字:趁、纸
后鼻音的字:莺
3.同学之间相互听读古诗,纠正读音。
4.指名读古诗,全班听评是否读得正确。
5.全班齐读古诗。
四、进入情境,指导朗读
1.指名读古诗,说说自己是怎么读出诗歌的韵律美的。
2.引导看图,诵读诗句,体会诗境。
(1)自由读诗句,边读边想像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探出了头,小草还高兴地说:“春天真美呀!春风姑娘的手真温暖呀!”
生2:我仿佛看见了黄莺鸟儿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还唱着欢快的歌儿。
(2)是呀!这就是“草长莺飞二月天”
生3:我仿佛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儿竞相开放,仿佛听到了虫子的歌唱。
生4:我仿佛看到了柳树姑娘垂着长长的辫子,在风中翩翩起舞。
师:这时你想起了哪句诗呀?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生:拂堤杨柳醉春烟
……
(3)、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春烟袅袅,春天的农村真美呀!请同学们把这美用你的朗读给读出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4)、多么美好的时光呀!小孩子们可不愿错过这大好春光,他们正忙着干什么呢?
生:他们放学后早早回家,忙着在春风中放风筝呢!
师:你怎么知道的呀?
生:我是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两句诗中知道的。
师:真会读书的孩子呀!知道从诗句中找答案!
师:你喜欢放风筝吗?
生:喜欢!
师:请你把你的喜欢之情送进诗句中读出来,好吗?
生:读诗。
(多让几个同学读)
3、小结:春天,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是一曲动听的音乐,也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就让我们伴着音乐把春天的美好给读出来吧!(齐读《村居》)
五、拓展延伸。
其实,描写春天的诗句还有很多很多,这里老师再送同学们几句。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六、总结
春天到了,花红了,草绿了,鸟儿唱着欢快的歌儿,鸭子们到水里嬉戏,孩子们也玩得正欢呢!多么美好的时光呀!让我们再次跟着诗人高鼎去感受着美好的春天吧。(齐读诗歌)
七、布置作业
1、背诵《村居》。
2、和爸爸妈妈读其他的描写春天的古诗。
八、板书设计:
村居
小草——新芽
黄莺鸟——飞舞真让人陶醉
春烟——擦过——杨柳
读书的孩童——早回家——放风筝。
古诗村居鉴赏 篇5:
首联写时间和自然景物。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景物写活,使读者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读者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颔联写村中的原野上的杨柳,“拂”,“醉”,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颈联和尾联写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的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前两句的物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村居》教学设计 篇6:
清 平 乐作者:辛弃疾村居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词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多种方式灵活理解词语
3.结合图意,在正确解释词语、句子的基础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4.想象词描绘的意境,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6.通过理解这首词中的意境和情境,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和热爱国家的赤子情怀
教学重点: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感受词的意境,体会安宁美好的乡村生活,并能动笔将词的意境描写出来
教学难点:通过品味、想象、朗读等方式感受词的意境
教法学法:朗读法、抓重点词句品味想象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词”
1.上新课前,我们先来复习一首古诗(课件出示:《寻隐者不遇》,生齐读)
2.(出示课文)从形式上比较一下,这两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吗?
3.简介“词”这一文学形式: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它兴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盛行于宋代;最早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所以每首词都必须按一定的歌谱填写,这歌谱叫词牌如,题目中的“清平乐”就是词牌,“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
二、初读全词
1.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读
课件出示:清平乐 村居
强调:乐: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yuè)!“清平乐”与“村居”之间注意停顿
2.这首词的题目“村居”是农村人家的意思,辛弃疾笔下的农村人家是怎样的一户人家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3.(课件出示全词)读一读这首词,希望大家读正确、读通顺
4.这几个字的读音要注意:翁媪、锄、剥、莲
5.读词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还要注意词的停顿上、下阙之间也要注意停顿(听范读录音后生自由练读)我们再来读一遍
三、理解词句
1.刚才大家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还真有了些词的韵味有不理解的字或词吗?
2.学生质疑
3.教师预设
①“吴音”不是指苏州、无锡这一带的方言,而是课文中“农家”的所在地——江西上饶地区,所说的方言叫“吴音”
②说着“软软吴音”的是谁呢?从字形上我们不难发现,“翁”指老公公;“媪”则指老妇人“翁媪”就是一对老夫妻
③你是怎么理解“相媚好”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词的内容来说说
④“锄豆”是怎么回事?
⑤“无赖”一般指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小儿”是这样的无赖吗?从这首词中我们也能体会出作者对“小儿”的喜爱之情
4.理解了这些词语,我们对这首词的内容的理解也就更深了一层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词,注意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四、品味意境
1.这首词朴实易懂,说说哪些句子你自己就能读懂
2.这首词中哪种景象你特别欣赏,并从中品出了味道?(村居美景、翁媪图、锄豆图、编织图、顽皮图)
3.能拿起你的笔,为大家描写一下你最感兴趣的画面吗?
4.这一个一个的画面是通过什么事物连成一个整体的?(溪)
5.重点赏析“醉”字
①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这首词的意境,你会选哪个字?(醉)
②谁为什么而醉?
③(配乐响起)看着山清水秀的乡村美景,老夫妇俩醉了!看着勤劳、活泼的孩子们,老夫妇俩醉了!喝着美酒、悠闲地聊着天,安宁舒适的生活更是让他们陶醉!一起读一读,把老夫妇俩的幸福、满足、陶醉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让我们也一起醉上一醉!
6.体会诗人的情感
①醉的仅仅是“白发翁媪”吗?
②看着眼前的景象,词人辛弃疾也醉了,他又为何而醉?
③让我们像作者一样,陶醉地读一读这首词
7.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让我们来试着唱一唱,好吗?(先听一遍,再自由地唱一唱)
五、拓展阅读
1.辛弃疾也是多姿多彩的,除了有茅檐低小的恬淡情趣,还有金戈铁马的壮烈让我们来看一看辛弃疾的另一种“醉”吧!
2.课件出示《破阵子》
3.在这首词中,辛弃疾又为何而醉?
4.辛弃疾的一生,经历了力主抗击外族侵略的金戈铁马的岁月,也经历了被贬乡村、陶醉物外的沉沦词的风格也迥然不同希望同学们更多地了解辛弃疾,了解辛弃疾词中或壮怀激烈,或恬静淡然的情感
六、课外作业
1.认真书写“翁、锄、莲”;
2.背诵这首词,并想象整首词描绘的情境,写下来念给家长听;
3.搜集辛弃疾写的其他的词,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清平乐 村居
景 溪 青青草 美
人翁媪 相媚好大儿 锄豆 醉中儿 织鸡笼小儿 剥莲蓬
小学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会认4个新字。
2.了解诗意,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背诵课文是重点。难点是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读背自己知道的描写春天景象的古诗。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春天,万物复苏,景色优美,许多诗人都曾留下过赞美的诗篇。谁愿意背几首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村居》就是诗人高鼎描写春天农村景致的佳作。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
出示挂图(绿草、飞鸟、河堤、杨柳、农房、炊烟、儿童、纸鸢等)或多媒体课件。
描绘情境:春天到了,天空碧蓝碧蓝的,小草儿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小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林中歌唱。河堤上,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傍晚,农家的炊烟袅袅上升。这浓浓的春色,令人陶醉。农家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忙着放风筝呢!这就是《村居》中描写的情景,同学们想去感受一下吗?
三、自学古诗,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对照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3个生字和4个要求会认的新字的'读音。提示:
平舌音的字:散、醉
翘舌音的字:趁、纸
后鼻音的字:莺
3.同学之间相互听读古诗,纠正读音。
4.指名读古诗,全班听评是否读得正确。
5.全班齐读古诗。
四、进入情境,指导朗读
1.请同学读古诗,提出你想问的问题。
2.引导看图,体会诗境、质疑,指导朗读。
“草长莺飞”——小草吐绿,莺儿飞翔,形容春天的景象。
“二月天”——指春天。
“拂”——轻轻地擦过。
“春烟”——春天里农家的炊烟。
“醉”——沉迷,陶醉。
指名说说从这两行诗中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指导朗读:(“——”表示轻读)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春烟袅袅,春天的农村真美呀!小孩子们可不愿错过这大好春光,他们正忙着干什么呢?(他们放学后早早回家,忙着在春风中放风筝呢)
“纸鸢”——风筝。
“东风”——春风。
“趁”——利用(时间、机会等)。
指导朗读:(“#183;”表示重读)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五、想象画面,朗读背诵
1.分组练习朗读。让我们设身处地,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自己反复朗读,再在小组内轮读,相互评议。
2.自由背诵这首诗。
3.指名背、齐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回忆诗中描写了春天农村什么样的情景,并说一说。
2.朗读课文。
二、指导认字形,并写字
1.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抽卡片读等多种形式)。
烟趁纸
2.师生共同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烟:左右结构,左边是“火”,右边是“因为”的“因”。
趁:与“珍”比较,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纸:左右结构,左边是“纟”,右边是“氏”,下面不能多写一点。
3.鼓励学生用生字组词语,尽量多组几个。
4.指导写字。
烟、纸,左窄右宽。趁,“走”字最后一笔捺画要写得平、长一些,“”的下面三撇要写正。
三、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教师巡视,及时肯定或纠正学生的书写)
四、背诵课文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说完后可
以试着写下来)
六、扩展练习
春天的农村还有哪些景象?请同学们利用星期天到农村去走一走、看一看、画一画、写一写,办一份手抄小报。
板书参考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探究活动
举行一个诗歌朗诵比赛。先在小组里比,再在全班里比。
《村居》教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词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多种方式灵活理解词语
3.结合图意,在正确解释词语、句子的基础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4.想象词描绘的意境,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6.通过理解这首词中的意境和情境,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和热爱国家的赤子情怀
教学重点: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感受词的意境,体会安宁美好的乡村生活,并能动笔将词的意境描写出来
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想象、朗读等方式感受词的意境
教法学法:
朗读法、抓重点词句品味想象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词”
1.上新课前,我们先来复习一首古诗(课件出示:《寻隐者不遇》,生齐读)
2.(出示课文)从形式上比较一下,这两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吗?
3.简介“词”这一文学形式: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它兴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盛行于宋代;最早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所以每首词都必须按一定的歌谱填写,这歌谱叫词牌如,题目中的“清平乐”就是词牌,“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
二、初读全词
1.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读
课件出示:清平乐 村居
强调:乐: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yuè)!“清平乐”与“村居”之间注意停顿
2.这首词的题目“村居”是农村人家的意思,辛弃疾笔下的农村人家是怎样的一户人家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3.(课件出示全词)读一读这首词,希望大家读正确、读通顺
4.这几个字的读音要注意:翁媪、锄、剥、莲
5.读词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还要注意词的停顿上、下阙之间也要注意停顿(听范读录音后生自由练读)我们再来读一遍
三、理解词句
1.刚才大家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还真有了些词的韵味有不理解的字或词吗?
2.学生质疑
3.教师预设
①“吴音”不是指苏州、无锡这一带的方言,而是课文中“农家”的所在地——江西上饶地区,所说的`方言叫“吴音”
②说着“软软吴音”的是谁呢?从字形上我们不难发现,“翁”指老公公;“媪”则指老妇人“翁媪”就是一对老夫妻
③你是怎么理解“相媚好”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结合词的内容来说说
④“锄豆”是怎么回事?
⑤“无赖”一般指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小儿”是这样的无赖吗?从这首词中我们也能体会出作者对“小儿”的喜爱之情
4.理解了这些词语,我们对这首词的内容的理解也就更深了一层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词,注意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四、品味意境
1.这首词朴实易懂,说说哪些句子你自己就能读懂
2.这首词中哪种景象你特别欣赏,并从中品出了味道?(村居美景、翁媪图、锄豆图、编织图、顽皮图)
3.能拿起你的笔,为大家描写一下你最感兴趣的画面吗?
4.这一个一个的画面是通过什么事物连成一个整体的?(溪)
5.重点赏析“醉”字
①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这首词的意境,你会选哪个字?(醉)
②谁为什么而醉?
③(配乐响起)看着山清水秀的乡村美景,老夫妇俩醉了!看着勤劳、活泼的孩子们,老夫妇俩醉了!喝着美酒、悠闲地聊着天,安宁舒适的生活更是让他们陶醉!一起读一读,把老夫妇俩的幸福、满足、陶醉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让我们也一起醉上一醉!
6.体会诗人的情感
①醉的仅仅是“白发翁媪”吗?
②看着眼前的景象,词人辛弃疾也醉了,他又为何而醉?
③让我们像作者一样,陶醉地读一读这首词
7.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让我们来试着唱一唱,好吗?(先听一遍,再自由地唱一唱)
五、拓展阅读
1.辛弃疾也是多姿多彩的,除了有茅檐低小的恬淡情趣,还有金戈铁马的壮烈让我们来看一看辛弃疾的另一种“醉”吧!
2.课件出示《破阵子》
3.在这首词中,辛弃疾又为何而醉?
4.辛弃疾的一生,经历了力主抗击外族侵略的金戈铁马的岁月,也经历了被贬乡村、陶醉物外的沉沦词的风格也迥然不同希望同学们更多地了解辛弃疾,了解辛弃疾词中或壮怀激烈,或恬静淡然的情感
六、课外作业
1.认真书写“翁、锄、莲”;
2.背诵这首词,并想象整首词描绘的情境,写下来念给家长听;
3.搜集辛弃疾写的其他的词,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清平乐 村居
景 溪 青青草 美
人翁媪 相媚好大儿 锄豆 醉中儿 织鸡笼小儿 剥莲蓬
小学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理解词语的含义,学会会读会写生字。
★能通畅的背诵,熟练的读古诗。
★读古诗想象诗中情景,学会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几日呀?那是什么季节了?我们学过描写几首春天美景的古诗了,谁来背一背?(指名背《咏柳》等)
2、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村居》。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解题:“村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农村居住。)
5、介绍作者:高鼎,清朝人。他的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过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就是作者在农村居住时所看见的。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又是怎样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的呢?
二、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请看……(放课件)
学生观看后说说自己的所见。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你们喜欢这美丽的春景吗?同样,诗人陶醉了,他写下了这首有名的《村居》。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意
1、出示要求:借助拼音分组自由读诗句,划出生字词,给生字找几个词语,再讨论诗句意思。
2、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识字。莺:后鼻音,中间是秃宝盖儿;趁:前鼻音。鸢:上面没有一撇。给生字找词语。
3、指名读诗句,如有不正确的读音及时纠正。
4、齐读。再练读。
5、请同学们马上描生字。注意每一笔写在哪儿。
四、借助课件,加强朗读,感悟诗意
1、学习古诗一、二两行诗句
(1)师:同学们,春天到底在哪呢?其实就在我们的眼睛里。仔细看看图,再读读这两行诗句,从哪些字词可以找到春天呢?
(从“草长”、“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中可找到春天;从图上杨柳长出绿芽也可找到春天。)
“草长”是什么意思?“醉”呢?
师:谁能把这句诗读一读?
(指名读,如读得不理想,老师范读后再指名读)
师:读得太棒了。让我们看着图轻轻地、有感情地再读一读。
(生齐读一、二句)
谁能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美景呢?(学生发言,说诗意)
(2)展开想像的翅膀,把诗人描绘的景物具体化。(如“草”是什么样的草?“莺”是什么样的莺?“柳”是什么样的柳?怎样地拂?
学生自由发言
(春光明媚,小草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吐出一点点被春风染绿的嫩芽,自由地长呀长;刚过冬的黄莺展开柔嫩的翅膀,无忧无虑地飞翔着,仿佛在赞美春天,歌唱春天;堤岸上的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梳理着自己细长的秀发,沉醉在春天的美丽中。)
师:诗人用“长”、“飞”、“拂”、“醉”把明媚的春天写活了,沉醉在这美好的春光里。突然,“噢——”一阵欢呼声打破了春天的宁静,原来是——————
2、学习三、四两行诗句
四人一小组读这两行诗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之后,讨论:孩子们是怎样放风筝的?
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男女比赛读。
小组派代表说说。
(欢快的孩子们跑着、跳着,露出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快!快!”一个扎小辫的孩子高高地举着一只五颜六色的鹰形风筝,跳着、叫着,一边跑一边放线。只见风筝在孩子的牵引下越飞越高,在蔚蓝的天空中舞动,似乎在与云朵比高。不一会儿,天空中陆续飞起了许多纸风筝。在高高的云层中,各式各样的风筝似乎活了,纷纷炫耀着自己的美丽。)
3、请同学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朗读,再背诵。
五、解“醉”,总结全诗
同学们,诗人看到这么迷人的春光,这么欢快生动的儿童竞放风筝的场面,他怎样?可用诗中的一个字来代表他这时的心情?(醉)
那诗中到底谁醉?
1、杨柳醉,醉在蒙蒙的春烟里。
2、堤岸醉,醉在柳枝的轻柔的抚摸里。
3、草儿醉,醉在痛痛快快的生长里。
4、黄莺醉,醉在自由自在的飞翔里。
5、儿童醉,醉在快快乐乐的放飞里。
6、诗人醉,醉在迷人的春光里,醉在孩童的欢乐里。
六、作业
同学们,你们能把这迷人的春景,儿童竞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写出来吗?赶快动笔吧,看谁写得生动,谁写出了诗人的“醉”。
《村居》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中首先从古诗的题目入手,让学生理解《村居》的含意,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到的春天的`情景。那么诗人看到了什么呢?通过课件演示一组与诗词有关的春天的景物动画,如:小草、黄莺、杨柳、儿童、纸鸢等画面,借助这些画面来学习诗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的呢?出示古诗,学生边读边体会诗句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学生自主探究环节。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在识字写字和理解诗意两个方面。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阶段学习的重点。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两种方法相结合。但是,在教学的时候,对于集中识字的把握比较的好,但在随文识字的时候,因为怕教学任务不能完成,教学时,基础打的不够扎实,没有采取多种的形式让孩子反复读,反复认。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知诗词的内容的环节。这个环节包括:
1、学生自由朗读。
2、个别学生朗读,分行读,比赛读,表演读。
3、展示读,教师点评,并穿插自己的示范读。
4、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背诵。在这个过程当中师生间、生生间互评,取长补短,以达到最好的朗读效果,再通过肢体的配合增强语感并加深对课文的感知。
遗憾的是学生个别朗读不够到位,初次学习朗诵古诗,抑扬顿挫把握不住。背诵有部分学生还不能在课堂完成。诗句的感悟没有及时让学生谈谈想法,从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感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没有让学生从品读中感受诗歌的美。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还要加强朗诵训练,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诗词的语言、音韵、意境的美。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村居》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说话。
教学重点:
读准生字的字音,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春天的知识。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走进春天。
春天来了,大自然到处都是美丽的景象。瞧,春天多美呀!
1、欣赏春天的美景图片。(出示大屏幕,配乐)
2、看到这么美的大自然,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有关于春天的四字词语呢?(指名说,师相继板书)
3、古代的许多文人墨客,将自己在春天里的所见所想用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记录了下来。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随着清代诗人高鼎,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4、简单介绍作者。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做好记号。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风筝上的生字读准,让风筝飞起来吗?
重点指导读“莺、趁”。
3、同学们真能干,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把它们收回来吧!
4、进行自学,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
5、互相交流。
6、师指导记字方法:编顺口溜、熟字加偏旁、熟字减偏旁、形近字对比等。
三、品悟古诗,感受春天。
1、让我们随着生字宝宝回到课文,再读读古诗吧!
读完这首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景色?你从哪句读出来的?
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师引:美丽的二月,草芽儿长出来了,杨柳绿了,鸟儿也叫起来了,这样的景色美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指名读一、二句。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2)播放画面: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看着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好吗?
3、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4、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2)村子里的孩子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想去做什么呢?你从哪句读出来的?
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你能读好它吗?自由读古诗第二句。
指名读、齐读。
5、设置情境谈话:
(1)你们村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指名说。
(2)在这美丽的春天里,你喜欢去做什么?心情是怎样的?
你能读读这首诗吗?(读出孩子的快乐、欢畅)
6、想不想加入他们放风筝的队伍?这样吧,让我们一起放飞快乐的心情,一边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情。(齐读古诗)
7、古诗不仅可以读,还可以唱呢!听,多美的歌声。(出示大屏幕,播放古诗新唱《村居》)
师带领学生拍手齐唱古诗。
四、背诵全诗,欣赏美。
1、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这一首古诗你一定能背下来。
2、生自由背。
3、师检查,指名试背。集体配乐吟诵。
4、同学们学得真不错,老师为你们喝彩,奖励一首歌给我们听。让我们在动听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歌曲:《春天在哪里》)
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相信同学们可以发现大自然中更多的美。
五、课外活动,寻找美。
1、美美地把古诗读给家人听。
2、读课外书,查查还有哪些写春天的古诗。
3、到大自然中去,看看你身边的春天是怎样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