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助理的写作指导范例(精彩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教学助理的写作指导范例(精彩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学助理的写作指导范文【第一篇】
考场作文经常会出现立足生活很到位,精彩片段也过得去,鲜活语言还可以,可内容充实没法提的问题。也就是说,有些学生写出的作文总是很单薄、肤浅、平淡。我想,这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没有掌握或根本不会铺展内容造成的。文章内容由单薄、肤浅到具体充实。也同样能让回忆性叙事散文感染读者。
更深刻。有1篇《伸出你的手》的习作用了较大的篇幅写了自己的姥姥施舍一位沿街乞讨者,强烈呼吁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在结尾处小作者大声疾呼,在这世上有多少流落在异乡的游子,有多少一年到头吃不上一块肉的穷人,又有多少风餐露宿的打工仔……是啊,只要人人都伸出援助之手,哪怕是一毛钱,一顿饭,一件衣服,都代表你的一份爱心。请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吧!让“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段文字如果单单记叙姥姥施舍的饭菜,就显得单薄、肤浅。本文由一位施舍者联想到天下的施舍者,由一位贫寒者联想到天下所有的贫寒者,文章内容就丰厚起来,表达也就显得有力。
铺展内容的方法很多,如散点式、多角式、情景式、对比式等等。只要认真研究实践,认真指导练习,学生的写作一定会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教学助理的写作指导范文【第二篇】
有关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一直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摸索和探讨。在长时间的教学中,我发现现在中学生所写的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不会写作文,当老师布置作文题后,上网百度成了他们的首要选择。二是不会观察,脑中无物。当一部分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写作常识和写作的基本结构后,却发现无内容可写。三是人云亦云,无新意。一提到爱,就是妈妈带我去医院,一提到挫折就是,考试成绩不好,一提到愧疚,就是要和同学说对不起。陈旧的内容,完全不具备新时代初中生的特点。
所以说,作文教学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从学生初次步入中学的大门时,就应为他们做好规划,制定出长期的作文教学目标。作文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做好这个引导者。
一、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
古人云“开卷有益”,现在的人也在说,可是真正这样做的人却不是很多,有很多家长都不爱看书,如何引导孩子,自己家里除了课本,就再也没有其它的书了,连最基本的读书氛围都不具备,如何让孩子爱看书。当然除了家长的原因也有孩子自身的原因。那么进入初中的校园后一切理由也就不再是理由了,让学生学会写作文才是根本。于是,我就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阅读课,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首先学会选择书籍,不要拘泥于一种类型的书,要学会“看杂书”,摄取多方面的信息和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和思维。如果让学生背诵杨慎的《临江仙》,恐怕是没有几个人愿意背诵,但是看过一部《三国演义》后,我想大多数学生都已牢记于心了。广泛的吸取多方面的知识,尤其是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学生记忆的内容会更丰富。写作在于积累。其次是做摘抄,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都可以记录下来,哪怕是个小笑话、小幽默。积少成多,重在习惯培养。最后学会精读书,也就是对于那些给自己感触深的文章,要多读、深读、细品。也可以写一些心得,不要求字数,只要感触。可以在课前三分钟是读出来大家共同欣赏,也可以不给任何人看,只要自己喜欢,不要带着压力读书。
这应给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因为习惯在于养成。
二、进行方法指导、搭建结构。
学生只要一提到作文,没有不反感的。一提到作文头脑中就没有头绪,这时教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抵触情绪。首先让学生明白写作文其实并不是很难,其实就是“言为心声”,说通俗些,就是心里怎样想,就怎样写。关键在于写作的思路。至于写作的思路也是有诀窍的,一听到“诀窍”学生的眼里就放出异样的光彩。他们认为可以走一条捷径,其实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要是学生有兴趣,一切也就好解决了。他听讲的注意力也就提高了,这时作文的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的讲解,学生们会很快接纳的。记叙文只要先明确的中心,然后可采用题记法、小标题法、物的视角法、片断组合法、段首排比法等结构方式。议论文则更为简单,明确中心,可正、可反、可反正结合。1篇文章很快就可以完成了。技法讲解过后,学生一下子认识到其实写作文也没那么难。激发了部分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初期的技巧指导是必不可少的,要让学生在遵循模式中突破模式,最后做到,用我笔抒我情,不再刻意追求写作技法,使技法自然的运用与文章本身。
三、教会学生学会创新、勇于实践。
以上所说的都是常见的的写作技法和方式,适用于每一个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写出1篇合格的作文,但不一定会很优秀。如果想要与众不同,就要学会创新,如何创新?我们都在思考。
于是在日常教学中,我就结合学生的心理认知,创造出一种“树形”创新作文构思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当学生们看到作文题目时,首先要在头脑中呈现一棵高大的树干,这棵高大的树干就是作文题目(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可采用),接下来就是为这颗大树添枝加叶,但前提是不得有相同的叶片,也就是说构思内容是不得重复,而你首先添加的枝叶往往是大多数同学都想到的,最好不采用,充分发挥你的才智,使这棵大树枝繁叶茂。例如:学过了八年级下册五六单元之后,我们做了1篇以“古诗古词古文古人我”的话题作文,树干写上了话题内容,就让学生添枝加叶。有的同学说我写古人,我要穿越与多位古人苏轼、李白、欧阳修畅谈人生,我定的中心是学习他们身上的精神,即面对困境不屈服、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同学说我只写一位古人,写他一生的经历,如杜甫乐他所乐、痛他所痛,学习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好了到此为止,大树“人”的一枝已经长得郁郁葱葱了,那就要让下一枝也长上吧。于是有同学又说了,那我就写古诗词,古人所写的诗词都具有深刻的内涵,我选取几句,把它们串连在一起,随着诗词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大树“文”的一枝也有了。有的同学说我写景,我把所有的优美景物描写都用上,感受祖国山川美。大树“美”的一枝也有了。我写古人之间的情谊,感受朋友情。我写亲情!我写爱情!大树“情”的一枝也有了。在学生的你一言我一语中,一节作文课结束了,黑板上呈现的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棵大树上有“人、文、情、美”的枝干。我相信同学们也一定有了写作的思路,而且,我也相信,他们写出的作文肯定是多彩的!
“爱”的大树上长满了父爱、母爱、师生情、同学情、相邻情、陌生情……人与人之间的、人与动物的、动物与动物的、人与自然的……爱不再孤单,学生的思维也不再孤单。
在几次“树形”创新作文构思法的运用后,我发现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了,在考场作文中也较少出现千篇1律的现象了。学生们都在积极的改变,努力让自己与众不同。“树形”创新作文构思法使学生原本较为混乱的的思维变得更加具体可感,思路地清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有了更多的思维创新空间,也有了更多的创新时间。
作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有想写的动机、欲望和冲动,有可以写的情境、值得写的回味、可以展开的联想,以及掌握能写的方法、创新的手法。为了这个目标,我将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课程标准导读与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
《圆点思维与作文教学》。
赵森林。
教学助理的写作指导范文【第三篇】
摘要:中专语文的写作教学是公认的教学难题,结合中专学生写作水平偏低的现状,提出了让学生通过自我生活记录、社会热点评点、经典小文赏读和优秀影视作品精华整理来进行一些写作练笔训练的主张,以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当前中专生由于对写作缺乏热情、缺乏信心,很容易造成审题困境、情感困境与表达困境,导致写作水平普遍偏低,要想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就必须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与思考。所以就要通过练笔来重建学生有灵魂的写作,在较轻松的写作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写作需求,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在轻松愉快的写作中获得进步的体验。
一、自我生活记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们需从情感态度的源头上加以调整,要让学生不害怕作文,不讨厌作文,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而喜欢写作文。
这些记录自我的生活,就是纠正学生为考试而作文的写作观,努力重建有自我灵魂的写作,力求让学生学会与自己的生活对话,真实地表达,表达真实的东西。练笔写作让写作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热点评点。
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关注社会新闻,以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提升形成与表达自我思想观点的能力。
这类练笔写作包括记新闻评新闻,不但可以积累写作素材,
还可以训练辩证思维。做此类练笔训练,需先让学生明确我们所做的新闻记录、新闻评论是必须有语文价值的。这一点有些难度,需要在指导之前进行一些相应的示范,否则只能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当然,有些教师也可代之以征订作文素材本的形式,或者进行读报指导等。鲜活的素材就是鲜活的生活!文中只有李白、杜甫、司马迁、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的作文,与文中出现乔布斯、海派清口周立波、90后等新事例的文章相比,我们将看到他们不同的视野、生活与思想,不同的时代内涵,不同的认识水平,自然会得到完全不同的分数认同。
评点社会热点,不仅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写议论文,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关注社会,拓宽知识面,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深入思考,更重要的是学生会饶有兴趣地参与,在相对快乐自由的氛围中写作、表达,写作的天地更广阔了,文章也因为真实的生活脉搏而变得富有灵性。
三、经典小文赏读。
阅读,以作文为基点和归宿,可以更逼近语文素养的核心。换言之,阅读最终指向写作,有益于写作,优秀的阅读能够有机地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写作的能力,而语文素养的核心则是写作的能力。
读名家小文的练笔方式不但可以收获他们的思想,提升自我的认知深度,也可以学习他们如何写生活,如何对待生活以及如何表达。但在指导学生阅读积累方面要注意,要读名家作品,还要注意读整文,至少是部分相对独立的篇章,反对只孤立记背名言。唯有此,才能沉浸,才能消融。此项练笔只要教师推荐为主,学生写阅读笔记交流。当然,有悟性有爱好的学生会在你的引导下学会自行阅读,并且推荐大家阅读。
论从思想还是形式上,都给予了最优秀的引领,从而重建有自我灵魂的文学阅读生活。
四、优秀影视作品精华整理。
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优秀影视里有极为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课文为主体,大量收集与课文相关的影视和课外读物资料,并学会分门别类、综合吸取的方法;同时,要以课文为主体,尽可能开展人物分析、故事评述、影视观后感等训练。
题材。
总之,中专生的写作教学相对薄弱,写作训练的重点在于如何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写作需求,帮助学生树立写作即是记录人生、表达自我的观念。在练笔训练中要注意分层有针对性地提升指导,通过循序渐进,给予学生足够的宽容与自由,及时交流,勤用练笔成果进行命题作文的写作讲评,这样我们的作文训练让学生收获的将不仅仅只是写作!
参考文献:
陈士兵。中专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10)。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教学助理的写作指导范文【第四篇】
指缝很宽,时间太瘦,悄悄从指缝间溜走,相信你会有不少的收获吧,不如来好好的做个小结。你还在为写小结而苦恼吗?以下是网友分享的“教学助理的写作指导范例(精彩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心与爱护动物,现在已经被人们提高到新的认识高度。怎样表达这个重大的主题,写出能感动人心、触发人们深思的作品,这个单元的课文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猫》记叙了主人三次养猫经历,有快乐,有辛酸,有悔恨;《鸟》在抒发爱鸟情感的同时,也表达了爱自由、恨一些人的压迫与欺凌的深刻思想;《动物笑谈》用具体事例展现出动物的聪明、可爱与其所能给人的无限趣味。这些课文,都围绕各自的中心,运用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手法,写得摇曳生姿,令人爱不释手。
为了突出中心,同是记叙,有的写得比较具体,比如郑振铎笔下的三次养猫;有的是概括叙述,比如康德拉·劳伦兹写有一段时期做有关小雁鹅与水鸭子的对比实验;有的则略去不写,如梁实秋提到“离开四川”的原因等。
写作升华:如何突出中心
一部较长的作品,中心思想可能比较丰富,有的在中心思想之外,还有副中心,即“副主题”。但1篇短文,应当围绕一个中心,并且要想方设法突出中心。短文中“多中心”,必然是“无中心”,成为失败之作。
要突出中心,首先要有明确的中心。如果中心尚未明确,那说明写作的时机还不够成熟,还要继续思考与提炼,形成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当然这个中心思想一般是不应头脑里固有的,而是应该在当前题目与实际的生活体验或对有关事情的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些作文读上去不知所云,极可能是因为中心思想模糊不清。1篇短文要突出中心,除了选材围绕中心外,还要在记叙的详略与描写方法上找到窍门。深刻反映中心的要详写;与中心有关系但不够紧密的要略写;与中心无关的就不写。
教学助理的写作指导范文【第五篇】
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由于小学生的阅读经历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直接将抽象的学习方法硬性塞给学生,要他们去背;更不能以让学生学会读书为借口而放任自流,让其“暗中摸索”。我们认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而又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例如学习第五册《师生情》一课,在理解“她们多么想早点看到王老师啊!”一句时,渗透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1.“她们为什么想早点看到王老师?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并划出有关语句,谈体会。”思考此问,学生必然联系下文王老师“和蔼可亲”、“日夜操劳”来理解。2.“你从哪儿看出她们想早点看到王老师?划出有关的重点词语,谈体会。”学生又必然联系上文中“冒雨”“急匆匆”等词语来理解,最后达到对师生之间情感的深刻认识。这样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指导学生读书要翻前看后,读后想前,上下联系,整体感知,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逐步掌握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
教学助理的写作指导范文【第六篇】
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积累,了解本单元几篇写景美文在写法上的成功之处,作为自己习作的借鉴,再结合本单元的写作指导语指导学生。
教学目标。
一、在景物描写中,强化“观察”的意识。
二、在描写景物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三、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描写景物。
教学方式。
以说导写(用说话的'方式引导写作,促进写作,使说写能力同步提高)。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展示一幅图,短时间观看后,要求学生口述画面内容。
教师点评:对景物描写前,首先需要观察;要想描写得正确、细致,更好的把握事物的特征,平时必须要有较强的“观察”意识。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留心身边的一草一木。
二、阅读《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一文,要求学生概括出其中要点。
三、引出作文训练题:
把文后第一、第二题结合起来(分组与观察的工作,教师已布置),以第一题中的“参考题”为参考,也可以另写对象,500字左右。
四、15分钟的构思,然后要求学生说出:(1)全文主要内容或感情(2)某些具体内容:尽量详细,能说出一些好的词句,开头与结尾必须说出,以供大家讨论分析。
教学助理的写作指导范文【第七篇】
中学生作文尚处于模仿习作阶段,与作家创作有着根本的区别,因为唯有独创性才是创作,唯有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才可称为作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学生的作文不需要创新。我们并不企望通过作文教学就能培养出一批作家,但在大力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今天,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无疑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既然是创新,那就没有现成的模式,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情,包括教师的知识水平、学校的物质条件、学生的写作现状等诸多方面,来探索这一作文教学的新课题。但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要有创新的教学思维和创新的教学手段,引导得法,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现在人们都提倡“大语文”教学的说法,就是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学语文,生活处处用语文。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活动也决不仅仅局限于每周的两节作文课。真正的作文教学功夫应该在课外,要指导学生用创新的眼光积累写作素材,精编写作题材。中学生的生活范围以学校、家庭为主,社会领域的接触相对较少,但从新课程标准对初中作文的教学要求和考查要求看,他们的生活积累是能够适应正常的写作要求的,因为初中生的作文范围也多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为背景,抒发亲情、友情、师生情,反映成长中的喜怒哀乐。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为什么常会出现不少学生无“米”下锅的现象呢这就是因为他们不善于积累写作需要的素材,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我们曾做了一次半命题作文“××,我想对你说”,收到了很大的成功,原因就是这样的作文题给学生较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绝大多数同学在横线上填“老师”、“爸爸”、“妈妈”、“同桌”等谈自己成长的喜悦,生活的烦恼。但也有少部分同学大胆地填上了“日本首相”,和他谈侵华历史,谈日本右翼势力的无耻:填上了“克林顿”,和这位“****卫士”谈****,谈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填上了“******”,和这位魔头谈科学,谈真理。如此等等。而其中不乏惊人之语,成功之作。
这件事启发了我们,只有我们以适当的形式,给学生一个恰当的话题,学生才会说真话,吐真情,才会说好话,作好文。题目会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暗示性和诱导性,我们在作文教学时命题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可全命题,可半命题,可自拟题。命题的范围既要不脱离学生生活,又要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每一类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都能写出作文来,不妨每次给学生2-3道深浅相当,体裁有变的题目,让学生自选。在思维训练的形式上,要努力打破传统的'定向思维的模式,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多种形式并举。要鼓励学生对传统的理论或说法大胆地提出质疑。例如从艺术美和生活美的区别的角度为“叶公好龙”中的叶公翻案;从遇险不慌、沉着机智、善于利用对方弱点保全自己的角度为“狐假虎威”中的狐狸翻案;从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角度为“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中的飞蛾翻案……当然,这一类的“反弹琵琶”式的作文,一定要引导学生用科学辨证的思想分析问题,要言之成理,切不可为了创新而钻“牛角尖”,那就成了诡辩了。
“文似看山喜不平”,作文贵在能尺水兴波,这就是布局谋篇上的功夫了。明代画家唐伯虎曾作诗戏弄一位向他索画为母祝寿的富翁,他画成了《蟠桃献寿》之后,在画上题诗,第一句:“这个妇人不是人”,举座皆惊,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人们转惊为喜;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富翁怒目圆睁,第四句“偷得蟠桃献大人”人们才长舒一口气,连连赞许。这就是打破一般的布局思维习惯,富有创意,别具一格。
再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当写到“前人之述备矣”时,文章似乎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绝境,高明的作家却从“览物”之“异”情,而独辟蹊径,使文章“柳暗花明又一村”。但当抒写“感极而悲者”和“喜洋洋者”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后,作者却以“或异二者之为”,引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这一高尚的生活情操,使文章别有洞天,再登胜境。对教材中这样巧妙布局以收尺水兴波之效的典范之作,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揣摩,以便有写作时借鉴。对学生作文的结构布局,我们要坚持“抓两端,补中间”。即要认真推敲开头,以收先声夺人之效,对不同的文体,要研究不同的开头形式,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石壕吏》等;结尾要干脆有力,以收余音不绝之效,充分地在读者面前展示一个广阔的艺术思维的空间;如《荔枝蜜》、《枣核》等;中间部分连贯自然,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如《驿路梨花》、《最后一课》等文无不如此。
语言表达的创新,实际早就为古代名家所重视,在文学史上,因炼一字而全篇生辉的例子屡见不鲜。“推敲”的典故就是一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堪称语言创新的上乘之作;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中的“逼”也颇有化静为动,变平淡为神奇之效。当然,初中学生作文语言表达的要求首先是连贯、流畅、简洁、得体。我们并不是要求学生象王安石那样去炼定,但作为我们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允许学生遣词造句有创新表现,而且要善于发现学生语言表述中的创新点,以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新大纲就提出“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当然,这种语言表述的创新是以符合基本的语言规范为前提的。创新,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工程。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页,是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最集中体现,我们只有从课内到课外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的注重创新教育,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才能完成新课程标准中“注重培养创新精神”这一教学目标。
教学助理的写作指导范文【第八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用不同的问题和表达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所以,作文也是生活,也源于生活。如果不能认识生活和真正地感受生活,学生只能闭门造车、胡编乱造。达不到真正感人的目的。平时,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留意身边的事情,积累写作素材。只有这样,才能“为有源头活水来”。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丰富的现实生活应充分走进学生的心灵,涌向学生的笔端。令人遗憾的是,较多学生对周围的一切有所感受,但认识肤浅,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缺少独到发现,对生活中的假丑恶缺少深入思考,行起文来怎么会有怦然心动、一吐为快的境界呢?为此,我们要创设条件让学生走进社会,投入生活,让他们亲近自然,亲近社会,使他们对沸腾的社会生活,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有直观的印象,深刻的了解。
另外,我还要求学生留心生活小事对心灵的触动,留意周围人们的言谈举止,并坚持在日记中记下这转瞬即逝的日常观察所得。从中我也受到启迪,作为教师,自己应当时时留心生活,欣赏生活,并把自己对生活的发现真诚地告诉学生,这样,就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不知不觉地教给学生欣赏生活的方法,促进学生去用心欣赏生活。日积月累,学生对生活的领悟就会深刻起来,信手拈来,坦诚写出,就会是原汁原味的好文章。
教学助理的写作指导范文【第九篇】
成功可以给人带来喜悦和快乐,也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
期末考试一结束,妈妈就带我去陶艺吧,放松一下心情,做陶泥是我期待已久的事。
开始做东西了,为了防止弄脏衣服,我围上围裙,坐到了转盘旁边,老师拿给我一块方形的泥,我愣住了。虽然经常看别人做,可真到了自己亲自动手时,不免有些紧张,不知从何下手。老师看出了我的心思,就坐在我身旁告诉我:“不要紧张,慢慢地去尝试,有耐心,一定会成功的。”我按照老师的方法开始摸索:摸着陶泥,转动着转盘,冰冰的泥与手心相接触,感觉真舒服,过了一会儿,我紧张的心也有点放松了。这时老师告诉我做的要领,听着老师的指导,我小心地用食指、中指将泥打成空心,但不能打到底。再用右手将杯身变大,我用左手扶着杯身,生怕弄坏它。陶泥在转盘上飞快地转动着,从小到大一点点地变化着,杯子的形状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好看,我的心也跟着飞了起来。老师看着我笑了:“不是成功了吗?”
一周后,我再次过来,准备上色。我在寻找自己杯子的同时也看看别人的作品。摆台上放着许多杯子,它们肯定都在等着主人过来将它带回家。这时我发现有些瓶口坑坑洼洼,有的还少了一块,整件作品就显得不完美。老师说:“由于你这个瓶口的泥比较薄,上色时稍用力就容易脱落一块,得轻拿轻放。”听了老师的话,我小心翼翼地拿着杯子,画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咪,它披着乌黑光亮的衣裳,脖子上系着红色的蝴蝶结,坐在花丛中,仰望着蔚蓝的天空,显得格外动人。
又过了几天,有点小激动的我过来拿杯子了,当我打开粉色的礼盒时呆了,好美。我激动地拿着杯子看了又看,心里别提有多乐。
做什么事有时不可能一次就会成功,所以不要怕失败,需要多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完善提高,才可能获得成功。成功的滋味很甜,很甜。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为了我们心中的梦想而努力,成功正在向我们招手!
教学助理的写作指导范文【第十篇】
作文像许多事情一样,也可以分为写什么和怎么写。大部分时候,老师都在教学生怎么写,然则,所有对作文感到头疼的学生都会异口同声地说,作文最大烦恼其实是:不知道写什么。
写什么呢?
要不我们见过什么就写什么吧?
其实,对于初学者,在还未熟练掌握想象力这个高级武器之前,真的是见过什么就写什么。或者说,作文不必烦恼题材,从生活出发,从生活的回忆出发,想到什么,什么就可以写。比如我们学过的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1篇来自《朝花夕拾》的散文,里面记录了许多趣味小事,每一件都是鲁迅对童年充满热情的回忆;又比如《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家族曾经非常富贵,但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忽然被抄家了,从此曹雪芹流落江湖甚至到了三餐不继的地步。他晚年写下的《红楼梦》,主角贾宝玉就是十三四岁的年纪,主要写的也就是抄家前一两年的事。基本上可以说,整部《红楼梦》,扣掉文学艺术的那部分,几乎满满都是作者生活的回忆啊。
所以,作文“写什么”最好的来源就是你对于生活的回忆。
那么,这个回忆又是如何操作的呢?如何将回忆转化为作文的素材呢?面对一个作文题,如何调动我们的记忆,寻找到最合适的表达呢?这堂课我们以最近的考试作文题《成长的滋味》为例,讲讲作文到底写什么。
我想并不是每个父母都会跟孩子聊聊什么是成长,而孩子们往往在长大以后才后悔岁月不能再重来。我想成长至少应该包括这几个因素:
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中学生不该还在过家家,不该还在用哭闹表达自己的需求。
二是不断成熟,拥有独立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学会慢慢认识这个世界,不再简单地人云亦云。
三是无论在家庭还是学校、社会,都有合适的责任感。不再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而是家庭的一份子,是社会的一份子。
四是懂得思考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至少我们现在应该知道人生的道路只能自己走,应该学会向往正直、善良、诚信、孝顺等美好的情操。
那么,生活中有些什么事可以作为我们成长的“证明”,可以表达我们成长的“滋味”呢?
我们还是来开开脑洞好了。
对于中学生而言,我们的生活圈子无非是家庭和学校,在家庭接触父母、亲友,在学校接触老师、同学。选哪个呢?这里我们选家庭吧(课堂上我们选了学校)。
人啊,总是尽量地记忆美好,忘却伤痛,如此才能引领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坚强地走下去。回忆过去的每个美好瞬间,其实都是人生成长的轨迹。
要想找到写什么,其实一点都不难,对不对?
在这个课堂上,我们还将多次进行这样的学习和练习,等我们基本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以后,怎么写才是真正的手艺活。
上一篇:教务员学生教学工作【精彩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