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精编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南亚——印度教学设计【第一篇】
《南亚——印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南亚是亚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在自然、人文地理方面,呈现着独特的区域特征。本节突出了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编排简洁、精炼,重点选取了位置、范围、地形与河流、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宗教与社会、人口和经济等,重点突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然要素知识,三大地形区、两大河流、一个季风气候。通过分析自然要素对农业、工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学习运用地图说明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2、让学生运用文字、数据、地图、图表等说明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口观、环境观。
重、难点:
重点: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热带季风的成因;印度的工农业发展特点 难点: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印度自然环境特征对其农业发展的影响及主要作物的分布;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
教法、学法:
综合法、归纳演绎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继续学习区域地理中世界地理《南亚——印度》这部分内容,关于南亚的一些地理环境特征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所以这可以看做是一节复习课,但是我们现在不应该还停留在初中的阶段,要把高中学过的一些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规律加进来。我们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思路是:首先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这些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环境特征(包括人口、城市、交通、农业、工业等),这些地理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时我们还可以得出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区域的发展是对有利的条件加以利用,不利的条件加以治理,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一、南亚(印度)的自然环境特征
读图指导老师:同学们打开地理地图册《南亚》这部分,找出南亚的地形,气候,主要河流,并对这些地理要素的特征进行描述。教师提问南亚的地形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以高原、平原和山地为主。北部和西北部为喜马拉雅山,中部为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教师提问在各个地形区内部地势起伏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北部山地海拔高,地势落差大;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南部德干高原是古老的岩熔高原,平均海拔为600m,饱经侵蚀,高原内部地势平坦。
教师提问印度主要是什么地形?对它的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印度主要包括中部平原和南部高原,平地低地多,耕地面积广。教师提问南亚的气候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高山高原气候,备备为热带沙漠气候,季风气候典型。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旱季是10月至次年5月,雨季是在6月至9月。重点分析南亚季风的成因
0°
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
得出南亚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西部沿海和东部平原区降水多,乞拉朋齐为世界雨极,半岛西部降水少,西北部最少)
教师提问南亚有哪些主要河流?恒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如何?
学生回答南亚主要有三条河流: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显著,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思考探究南亚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地理位置:印度半岛伸入印度洋,大气运动强烈,水汽来源充足,已形成大量降水
地形地势:北部山地,中部平原,从印度洋带来的水汽被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汇集到中部低平的平原区,易形成洪涝灾害。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分成明显的旱雨两季,6-9月容易出现洪灾,其他月份容易出现旱灾。
季风风力弱,来得晚,退得早,降水少,造成旱灾;风力强,来得早,退得晚,降水多,形成洪灾
水文:南亚地区河流少,主要是印度河、恒河,分洪泄洪能力差,径流变化大。汛期水量过大,旱季水量不足。
二、南亚(印度)的人文环境特征
教师分析南亚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过亿的国家有3个,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南亚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所以生态环境问题非常的严重。白色人种为主。
主要的宗教分布为:佛教-斯里兰卡 印度教-印度、尼泊尔 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三、印度
读图思考通过这个图,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印度人口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少年儿童及青壮年组的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
教师提问通过刚才对印度自然环境特征的分析,印度农业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学生回答
印度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1.有利条件
耕地面积广,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正常年份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河流提供丰富的水源。2.不利条件
水旱灾害频发,这与西南季风的强弱有关。
教师分析我们来具体看一些印度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有水稻和小麦。
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0%,出口量为世界第三。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这些地区为平原地形,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 小麦是印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产量占粮食 的30%,在世界上居第二位。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及恒河上游地区。区位优势有:地面起伏平缓,虽然降水较少,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印度主要的经济作物有棉花、茶叶和黄麻 糖料作物为甘蔗,油料作物为花生。
教师提问印度的工业系统比较完善,大家根据印度的资源状况,推测印度传统工业有哪些?有哪些主要的重工业部门?
学生回答印度的传统工业为棉纺织和麻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分布在靠近黄麻产地的加尔各答,棉纺织工业分布在靠近棉花主要产区的沿海城市孟买,这两个城市都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印度的煤、铁、锰资源非常丰富,之前主要为采掘工业,独立之后重工业如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快速发展。尤其是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
教师提问比尔盖茨认为,21世纪印度将成为软件超级大国。印度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班加罗尔有“南亚硅谷”之称,你认为班加罗尔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何区位优势?
学生回答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知识密集,技术先进(或人才充足);现代化交通(交通便利);地处德干高原,环境优美;企业管理水平高。
古代印度工艺美术【第二篇】
古代印度工艺美术
一、概述
“印度”(India)《史记》——“身毒”《汉书》——“天竺”《大唐西域记》——“印度”来源于印度河(Indws)
(一)自然环境
复杂、南亚次大陆各部落或国家的总称 印度河 恒河(Ganges)(上古文明)
(二)历史 △哈拉帕文化(Harappa)
1、达罗毗荼人·印度河流域城市国家(约公元前3000—前1750)
2、孟达人·恒河流域城市国家(森林土著居民)(约公元前2000—前1000)
3、雅利安人·印度河及恒河流域城市国家(约公元前1000—前400)△婆罗门教形成 △种始制度形成4、孔雀王朝(Maurya)(约公元前324—前187)△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 △阿育王统治的40多年为极盛时期
因创立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为国王养孔雀之家族而得名 艺术:△阿育王大石柱 △桑奇窣睹波(佛塔)△舍利容器 初期佛教艺术
5、贵霸帝国Kushan(1~5世纪)迦尼色加统治时为鼎盛时期 艺术:犍陀罗艺术 Gandhara 盛期佛教艺术
6、笈多王朝Gupta(5世纪)佛教、耆那教、印度教并行大力发展印度中世纪历史的灿烂时代
艺术:阿旃陀石窟(公元前1世纪—前7世纪)长550M八百年建成共29窟(5拜、24居)1819年被英军官偶然发现
(中国云岗(460年)、龙门石窟(493年)均为5世纪)
☆种姓Caste(英语)瓦尔那Varna(梵语)1婆罗门Brahmana——“人间之神”,最胜种姓。僧侣
2刹帝利Ksatriya——武士贵族,掌握军政大权
3吠舍Vaisya——平民、农、牧、商、工(雅利安人)再生族 ④首陀罗Sudra——土著居民、雅利安人中贫、破者 一生族 ※旃陀罗Gandala——最底层 山林地区落后部落或不同种族 结婚后生的子女,“最卑贱者”
(三)宗教
△吠陀教Veda约公元前20世纪雅利安部落的信仰演化而成、信仰多神,自然物象均被幻化为神。
△婆罗门教Brahman源于吠陀教公元前7世纪形成。信仰多神,突出三神 梵天Brahma——创造之神 毗湿奴Vishnu——保护之神
湿婆Shiva——毁灭之神 三大主神 主张: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之说 认为:达到“梵我同一”即可使人获得解脱。
△印度教Hindu(新婆罗门教)教徒占总人口之83% 约4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佛教、耆那教等教义和民间信仰演化而成。
8、9世纪逐渐形成现代雏形
基本教义与婆罗门教同 信多神、突出三神
※特点:对种种神化了的自然力量和祖先进行崇拜 △佛教Buddhism 500万80年代中期 乔达摩·悉答多 创立公元前6世纪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迦毗罗卫国国王之子 属刹帝利种姓
乔达摩(约公元前566—前486)释迦(族名“能”)牟尼(寂静、仁、儒、忍)佛陀(觉悟者)
※四谛:苦、集、灭、道 苦谛——一切皆苦 集谛——欲动业果 灭谛——灭欲、道谛——修行,实行五戒、八正道
※大乘佛教Mahayana(北传)大(大道、大业)乘(运载、流、度)普渡众生 革新→ ※小乘佛教Hinayana(南传)保守
△耆那教Jaina(胜利者的宗教)胜利者/完成修行的人 尼乾陀子创立、故译有:尼乾外道 公元前6世纪—5世纪与佛教同时兴起,故自称是最古老的宗教。基本教义:业报轮回、灵魂解脱,非暴力、苦行主义。特征:1不杀生 2实行苦行主义
※五戒1不杀生 2不妄语 3不偷盗 ④不淫 ⑤无所得
※三宝1正智(认识真理)2正信(信仰真理)3正行(实践真理)公元1世纪 分为两派
1天衣派(裸体)2白衣派(穿白袍)
二、工艺美术
(一)陶工艺 最早见哈拉帕文明
特点:祭器、陶俑多、器皿较少、雕塑感强(母神尤多、瘤牛其次)风格:古朴大方,具有大写意风采、夸张变形、强调艺术感受、充满活力
(二)石工艺 成就突出
特点:神像及建筑装饰多、实用者少,完全依附于宗教,体现宗教精神
风格:造型优美、生动、线条流畅,注重节奏变化,创造了东方神像造型法则及标准,具有世俗性。※水晶
(三)金属工艺
特点:祭器(神像、舍利容器等)生活用具 风格:精致典雅、神像造型优美、富于世俗情调 ※货币
(四)建筑装饰 特点:注重建筑的外部装饰,主要是宗教建筑,全面装饰,装饰精致,像雕刻和工艺作品 风格:装饰繁缛、对比强烈、层次丰富,纹饰生动活泼
(五)其他 木制乐器
三、小结
1、宗教性。古代印度工艺美术可以说自始至终充满着宗教色彩。宗教性可算作是其工艺美术最突出的特性。大量工艺美术作品证实了这样一个规律,即古代印度的工匠们将宗教作为工艺美术创作的动力,并通过工艺美术创作来加强对宗教的信仰。
2、丰富性。古代印度工艺美术表现出极度丰富的形式和内涵,有许多创作表现出一定的矛盾,如表现形式上,我们既能看到它的单一性,又能感觉到它的多样性;在风格上,既有强烈的民族性,又具浓郁的国际意义;既反映出禁欲的一面,又表现出纵欲的一面,从而将宗教的、世俗的文化融入工艺美术的各个方面;从表现手法上来看,虽有更多的装饰性表现,但也有不少写实性的表现。总之,其风格特征是多方面的。这与印度复杂的地理环境、民族成分及宗教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
3、象征性。任何一种宗教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文化现象,它是由物质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一种道德规范。但宗教又是从主观精神出发,要求信仰者按照宗教戒规行事,并为此创造出符合这种主张的形象来象征教义的永恒与万能。古代印度工艺美术所反映出的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精神和象征形象,比起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来,似乎有更大的神秘感和隐喻性。
4、神秘性。古老而富于哲理的宗教,赋予印度工艺美术以神秘性,这种神秘性来自工艺制作中的繁缛精致的纹饰,和变化多端的线条,以及抽象意味的造型和含蓄的色彩效果,但极端的单纯形式也是神秘性的来源之一。
5、官能性。对生殖的崇拜及对性的直观表现,是古代印度工艺美术的另一特征,这一点,主要反映在建筑装饰纹样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上。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特征带有一定人文主义色彩。对人的歌颂或将神赋予人的品格,表现和赞美人体,歌颂人的生命,都表明了古代印度工艺美术中流露出来的这一特质。
6、韵律性。许多工艺美术作品都反映出印度艺术所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造型夸张、纹饰活泼,线条富于动感,对比强烈。尤其是装饰纹样中所表现出来的节律和韵味,给古代印度工艺美术注入了清新、活泼、典雅、瑰丽的风韵。
世界古代文明古代印度【第三篇】
古代印度
(一)从比较民族学的角度而言,古印度文明主要是以下哪一民族创造的:()
以下哪一项是印度恒河流域最早的文明创造者:()3
雅利安人是古印度土生土长的种族。()
摩亨佐·达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拥有城市规划的城市。()
古代印度
(二)以下哪一项是婆罗门教最早的经典:()
以下哪一项是雅利安人在古印度创造的的文化:()
将古印度经典《五十奥义书》翻译成中文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徐梵澄。()《奥义书》是古埃及文明的经典。()
古代印度
(三)佛教在印度产生的时间是()。
以下哪一项不是印度耆那教派的教义:()
印度种姓制度中以下哪一个种姓的等级最低:()
与佛教相比,婆罗门教注重众生平等。()
古代印度
(四)1
世界三大宗教不包括()。
根据传播的方式,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佛教三大流派:()
阿育王是印度哪一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
汉传佛教以小乘佛教为主。()
古代印度
(五)1
以下哪一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法书:()
以下哪一项是古印度文明的法典:()3
阿拉伯数字最早起源于古巴比伦文化。()4
犍陀罗艺术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
印度教案范文【第四篇】
广州市21中 地理科 黎老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明确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能力目标:
能结合图表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理解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能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印度的气候特点,知道印度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能够解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树立起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印度的人口增长特点。
教学难点
热带季风气候与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关系。
教具准备
电教平台、手提电脑、投影仪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3月17日——马航客机失联事件追踪》。
自3月8日以来,马航失联客机上2百多位乘客的安危一直是我们牵挂的焦点。现周边国家已将范围扩大到印度洋海域。那么印度洋的名字来源和哪个国家密切相关呢?
(板书) 第三节印度
过渡:那么印度的位置在哪里呢?
(板书)一、印度的位置
出示地图《亚洲的政区》,请一位学生上来指出印度并说出印度所在的大洲及周边的海洋。
指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
海陆位置:印度位于亚洲的_______部,南临__________洋,西边是________海,东边是_________湾。
(板书)1、海陆位置
过渡:那么印度的范围有多大呢?
出示地图《印度的地形》,要求学生在书本上,先画出经过东南西北四个端点的经纬线。
指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
经纬度范围:印度主要位于___ N~___ N,___ E~___ E,国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板书)2、经纬度位置
过渡:印度的范围比较大,那么他的邻国有多少个呢?
出示地图《印度的地形》,请一位学生上来指出印度的邻国。
指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
主要邻国:北邻中国、_____ 和不丹;东北与______ 、缅甸接壤;西北与_________毗邻;东南、西南分别与斯里兰卡、_______隔海相望。
(板书)3、主要邻国
过渡:那么,印度的地形有何特点?
出示地图《印度的地形》,请一位学生说说,自北向南有哪几个重要的地形区?。
指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
三大地形区:东北部是________山地;中部是_______平原;南部是_______高原。
(板书)二、地形特点(北——中——南——)
过渡:在这片土地上,印度约有多少人口?
(板书)三、人口特点
播放视频《3月17日——马航客机失联事件追踪》。
指导学生完成《学案》:
人口众多:2011年,印度人口达到______ 亿,仅次于中国,据世界第______位。
(板书)1、人口众多
过渡:在这片土地上,印度人口增长的速度如何?
出示图《1993~2011年印度人口数量变化》,
指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
增长较快:从1993年到2011年,印度人口大约增加了______亿 。
(板书)2、增长较快
过渡:人口众多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好处?
出示书本P32《活动》第一题材料,要求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并发言。
指导学生思考,完成《学案》:
人口众多的优势: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3、人口众多的优势
过渡:人口众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有没有不良的影响?
出示书本P32《活动》第二题材料,要求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并发言。
指导学生思考,完成《学案》:
人口众多的劣势: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他
(板书)4、人口众多的劣势
过渡:面对人口众多的困扰,印度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出示书本P32《阅读材料》,
指导学生思考,完成《学案》:
应对措施: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印度政府推行____________计划,鼓励一对夫妇只要_____个孩子。
过渡:那么,印度人日常穿着的传统服饰有何特点呢?印度妇女一年四季都可以穿着轻便的纱丽?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点出日常衣着受到气候的深刻影响。
(板书)四、气候的特点
过渡:那么,印度主要受到哪种气候的影响?
出示图《亚洲的气候类型》,
引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
气候类型:北回归线穿过印度______部,印度绝大部分地区以__________气候为主。
(板书)1、热带季风气候
过渡:那么,热带季风气候有什么特点?
出示图《孟买各月气温及降水》。
引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
气候特征:以孟买为例,终年_______,降水分______、______两季。
(板书)2、全年高温,分雨旱两季
过渡:为什么一年当中,雨旱两季降水差别那么大?
演示动画《南亚1月、7月盛行风向》。
引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
雨旱两季的成因:每年10月~次年5月,盛行______季风,降水______,成为旱季。每年6~9月,印度盛行______季风,降水______,成为雨季。但每年西北季风很不稳定,易引发水灾或旱灾。
过渡:为什么西南季风不稳定会引发自然灾害?
出示图《印度的水灾》、《印度的旱灾》
引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
下面是7月份西南季风的几种情况,请将A—F填入下表,以说明印度水旱灾害与西南季风的关系。
A.来得早B.来得晚 C.退得早 D.退的晚
E.风力不足 F.风力强盛
灾情
水灾
旱灾
7月份季风
的变化
(板书)3、水旱灾害频繁
过渡:面对水旱灾害的困扰,印度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出示图《印度的拉甘纳迪水坝》、《印度的克利须那河大坝》
引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
应对措施:针对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印度人民兴修了很多______工程。
小结: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
上一篇:《蒹葭》教学设计优秀4篇